Ⅰ 關於江西南昌發展的優勢與劣勢。
個人認為,南昌的優勢有:1區位優勢:南昌是一座區位優勢非常明顯的開放城市,地處長江中下游,素有「吳頭楚尾、粵戶閩庭」的盛譽,現為京九線上唯一的省會城市,京九、浙贛、皖贛鐵路線在此交匯;南昌作為開放型內陸城市,目前正在形成一個通過高速公路6小時可以通達8個省會城市、涵蓋4.6億人的「6小時經濟圈」。 2\生態優勢:傳統產業向循環經濟轉變,是實現協調、持續發展的關鍵,也是生態文明的重要特徵之一。南昌市的主要做法是,把全力推進開放型經濟與建設現代製造業重要基地有機結合起來,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同時打造一流的投資環境和居住環境,從而推進經濟形態由傳統產業向循環經濟轉變。 3\其他優勢:適宜居住,水土好,物價低,交通方便,啥也不缺。南昌市以水清、城綠、花美為英雄城增光添色.
劣勢在於:市民素質有待提高:每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都有賴於市民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目前,南昌市正處在天時、地利、人和的發展機遇期,同時,生活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但是南昌市的街頭也時常冒出一些不和諧之音。有一位外商欲在南昌市投資,當他在城區轉悠了大半天之後,卻喪失了投資信心,原因是,橫穿街道、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等不文明現象觸目驚心。他對市領導說,市民素質的高低,是人與自然和諧程度的體現,也是經濟發展後勁的內在動力。 但是,值得慶幸的是,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大好形勢下,這種不文明現象已經引起了南昌市委、市政府及廣大市民的高度重視,一股革除陋習、倡導文明新風的熱潮正在洪城興起。 古人在分析形勢時喜歡用"天時地利人和"來說明,天時,前些年,我們南昌 在這點上沒有趕到,浪費了.雖然這裡面也有政策等方面的因素,但主要的還是我們那時膽子不夠大,戰略定位出現偏差,沒有抓住改革開放的第一輪發展的機會;現在我國正進入城市化的浪潮,所以南昌這些年提出對接長珠閩的戰略,我個人覺得是正當其時.地利,雖然我們沒有臨海,但是現在發展已經呈現出沿海想內地推進的勢頭,南昌作為中部,正可以發揮襟三江而帶五湖的地理優勢;人和,以前南昌由於發展的思路不是很正確,人民的思想也較為保守,經過這幾年對思想解放的提倡,南昌逐漸放開了思想,統一了思路,呈現一心謀發展,全心搞建設的好形勢.
所以我覺得在天時地利人和上,我們南昌正逐漸發揮出自己後發的優勢.
Ⅱ 為什麼南昌經濟會相對其他省份顯得不發達
其實我個人覺得還是因為地理位置或者是經濟支柱的問題。
首先相比來說其實南昌的地理位置就不是那麼的有優勢,你看石家莊不管怎麼說距離北京近啊,鄭州的話,京九的中樞點啊,武漢有長江還有水運等等的。
並且江西整個都是山多啊,像河南可以種田啊,種地啊,就看高速你就會發現,每次一看限速就知道到了江西境內了。
怎麼說吧,要想富先修路嘛,不管有多少好東西,只要是交通跟不上,其實就很崩潰的,要不然為什麼古代的故事中會有愚公移山呢?就是因為只有走出去,才可以帶動經濟的發展啊。
一個城市就像一個人是一樣的,沒有一個好的定位和目標,又怎麼會好好的發展呢?請勿噴,因為這是我個人的認為,只是我看到的來說的,只是我覺得南昌其實最近幾年發展的挺好的啊。
Ⅲ 南昌這個城市 怎麼樣 經濟支柱都有那些
南昌是省會城市 在近幾年變化十分巨大 始終是爭創衛生 文明城市 有許多商家加盟投資 但是要明確一點畢竟這還是革命老區 也算紅色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只因為基礎和底子有點薄 但是絕對是有發展的中小型城市
八一廣場的改建 秋水廣場的新建 高新開發區的 幾個新區的不斷開發 南大 師大 校園規模的建設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南昌經濟的現狀 難道你們都沒看到
經濟的發達與否不是簡單的看就能清楚的 城市建設是一方面 南昌的城市建設差嗎 人均生活水平也不低 物價水平也穩定
經濟有多發達當然不能和北京 上海 深圳 廈門 海南 那些窗口城市比 畢竟不是在一個層次上
南昌經濟的發展是多元化的
南昌有自己的特點啊
商業當然不是非常發達
但有些領域還是不錯的呀
環境一般,在中國絕對不是很差的那種
在省會城市裡南昌在人口,面積方面都算小的
收入也不能和那些經濟很發達的城市比
但絕對不是又窮又破,哪個地方沒有窮人,如果你覺得南昌又窮又破,只能說你呆的那個環境的問題
南昌的物價確實是偏高的,尤其是以南昌人的平均收入來看
物價,房價等都比全國一些大城市高
Ⅳ 同樣是中部省會城市,為什麼南昌經濟不如武漢和長沙
同樣是中部省會城市,為什麼南昌經濟不如武漢和長沙
作為一個中部省會城市,南昌經濟為什麼不如武漢、長沙?有歷史的原因,也有現實的因素,可以說是多方面因素導致的!
第四,旅遊服務業發展不力。江西旅遊資源本來不錯,但是沒有利用好!號稱紅色城市,但南昌的紅色文化旅遊在全國出名嗎?並不!靠近中部最大的淡水鄱陽湖,但是生態旅遊也不怎樣!還有久負盛名的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變成了一個商場,別人去了直搖頭。
總之,南昌既失天時,又缺地利,連人和也沒有,想跟武漢、長沙比,當然是不可能的?
Ⅳ 江西南昌的經濟怎麼樣
你是問哪方面啊
衣:批發市場百元以下只要你會降價就買的到,步行街專賣店百元到千元不等,當然我指的是休閑運動的,高級商場的上千就不是我接觸的層次了
食:快餐10元左右就OK了,20元就不錯了,南昌特色的小吃一般你10塊就能吃飽了.普通飯店1人50元/餐足夠了,當然更上的層次就不是我接觸的了
住:普通路段1人住50平房子500/月,500以下以上都可以看你自己要求了
買房來說房價均價是4000/平,但我覺得要市中心和好地段都要6000/平,當然偏僻的3000以下/平也不是沒有了
行:公交投幣一元,的士起步6塊...
發展的話,南昌前兩年弄了個全球十大動感都市的稱號,有點囧...
但從其他方面來說發展還是不錯的,至少我覺得這兩年變的不像樣了,老樓使勁了拆,使勁往高了拔,廣場噴泉超市多多益善,各種娛樂(表想歪)咄咄逼人...
發展比不上巨大的那種城市但怎麼著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在中國還是不錯了...
找工作的話我只能說不難,低等勞動市場還是有空缺的,如果你是高端人群的話,恕我不好評論,不過真有才華在哪也不怕...
差不多就這樣了,我在這活了十多年了,也要出去看看了
所以說這么多記得給分啊....
Ⅵ 如何評價南昌這個城市
南昌站在至少不會象以前那樣,當我告訴別人南昌的存在時,他們盡然連南昌在哪都不知道,更不用說江西的省會是南昌這么高深的東西了(另外一點,他們的歷史好象出其的差哦,呵呵)
一提到南昌,確實很多人馬上聯想起來的就是落後與欠發達什麼的。確實,南昌幾乎連西部的的省會城市都不如,華東六省一市中,就屬我們最窮了。有時候還真覺得連累了華東這一家子。
要說前幾年,南昌真的好爛。放假從外地回南昌後,感覺南昌的馬路都要窄好多,更別提什麼環境衛生了(雖說武漢的衛生也不是很好).唯一好些的就是南昌人的穿著好象還行,至少去沿海城市,人家不會說是從縣城裡來的.
但是這兩年,南昌確實有了很大的變化,綠化多了,標志性的東西也多了,尤其是陡然間好象多了很多景點.以前,外地人一來南昌,似乎只有騰王閣和八大山人可去,可現在不一樣了.秋水廣場和八一廣場都會讓外地人覺得南昌還是比較氣派的.另外,公交車也比以前多多了,早些時候,好象只有1.2.5.7.11路在市內跑,可現在連南昌本地人都不曉得增加了多少路公交車.外出的時候,常常我們自己都要看看公交站台,哪些車到哪些點.而且南昌的公交車幾乎全部實行了無人售票. 許多大型的有規模的超市在南昌的落戶,都帶動了南昌超市經濟的發展.至少正規軍的東西在質量上會讓消費者更放心.
另外,南昌的夜景也比以前亮化多了.霓虹燈普照下的南昌城讓人感覺有了大都市的景象,
總之,在南昌人眼裡的南昌,南昌已非昔日的南昌. 南昌,給人的感覺更多的是一種欣欣向榮的發展的景象.
Ⅶ 南昌經濟如何
南昌作為省會經濟還是很好的,可以參考下中國城市gdp,貌似比太原,南寧,昆明都好
Ⅷ 如何看待江西南昌這個城市
南昌,顧名思義,就是南方的昌盛之地。贛江自南向北蜿蜒而過,東西兩岸一馬平川大氣磅礴,其間湖泊翡翠畫龍點晴,好一座水潤華麗的城市。
每個住宅小區自成一體,就是一個個花園一個個景點,舒適宜居,自由悠閑。公路旁、街角處,湖畔、濕地公園、贛江兩岸都是高標準的園林傑作,心曠神怡花園城市。南昌的城市建設迅猛,設施備套完善,正在進一步完美走向極致。
城市裡的人來自全國各地四面八方,南昌本地人說著南昌話,各老鄉群體講著家鄉話。混搭的時候,不經意間冒出半生不熟的南昌話,但社交主要還是講普通話。特別是學校,本土外地的孩子都說普通話,基本上不會說各自的家鄉話了,他們是南昌的未來。
城市不論大小,舒適就好,經濟不論發達,繁華就行。不同階層的人們,在這里追逐著自己的夢想。工資雖然不高,但價廉物美;雖然不是遍地黃金,但基本上可以滿足你的預期。
南昌,是一個包容的城市,人們在這里共享繁華;南昌,是一座充滿潛力孕育希望的城市,正點點滴滴走向繁榮。
我是萍浮居士,我在南昌,給你最正視角。
任何一個城市,都有它的獨到之處,我們除了感受這個城市的不足,更多的是體驗這個城市的美好。南昌雖然有很多不足,但是南昌更多的是魅力十足。
南昌發展雖然沉寂了多年,表現出來的成績入不了各位大神的法眼,但是我們看的到南昌近幾年奮力追趕的決心和行動力。在某些地方和領域,南昌的變化真的是日新月異:九龍湖、儒樂湖、象湖濱江等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大批的工業企業入駐南昌,出具規模的工業新城;舊城改造不斷激發老城區的活力;動感都市之名不斷提起……
通過改造和建設,南昌山水正在逐漸發揮它的魅力,梅嶺越來越占據市民周末的時光,艾溪湖和瑤湖為代表的內陸湖不斷的打發著市民的飯後小憩,樂山活水讓南昌人民越來越喜愛親近自然,可以說沒有多少省會城市有這么好的自然資源供市民享受了!
很多人抱怨南昌素質不行,事實上居士不否認坑蒙拐騙偷的發生,不過細心的人就會發現,這今年再談這些的聲音是不是很少了?時代在發生,人口素質在提升,法制觀念也在加強。特別是新城區,年輕人居住的地方, 社會 環境和北上廣深已經沒有多大差別了,這點居士特別感受深刻。
居士所在的小區,凡是遇到問題,從來不會採取暴力對抗的措施去解決問題,基本都是依法依規辦事,通過管理處、社區、12345市長熱線、電視台曝光等多渠道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事實證明,這些措施都是有效的!
當然,南昌一直在進步,但是不足之處還是很多的,比如道路建設,我想這應該是最大的吐槽之處。
南昌道路修建真的太慢了!一環線三年才通!另外南昌的交通建設無論質量和速度上都跟不上南昌的發展速度。修三年、補三年、修修補補又三年,充分體現了南昌道路的真實狀況。南昌再這樣下去真的很是讓人擔憂,希望能夠盡快結束這種局面吧!
誰的青春不迷茫,迷茫之後,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南昌對強大的嚮往!
所以,南昌一直在變!變的更好!
當然,除了那該死的四季不分明的天氣!除了老天,誰也無能無力……
南昌站在至少不會象以前那樣,當我告訴別人南昌的存在時,他們盡然連南昌在哪都不知道,更不用說江西的省會是南昌這么高深的東西了(另外一點,他們的 歷史 好象出其的差哦,呵呵)
一提到南昌,確實很多人馬上聯想起來的就是落後與欠發達什麼的。確實,南昌幾乎連西部的的省會城市都不如,華東六省一市中,就屬我們最窮了。有時候還真覺得連累了華東這一家子。
要說前幾年,南昌真的好爛。放假從外地回南昌後,感覺南昌的馬路都要窄好多,更別提什麼環境衛生了(雖說武漢的衛生也不是很好).唯一好些的就是南昌人的穿著好象還行,至少去沿海城市,人家不會說是從縣城裡來的.
但是這兩年,南昌確實有了很大的變化,綠化多了,標志性的東西也多了,尤其是陡然間好象多了很多景點.以前,外地人一來南昌,似乎只有騰王閣和八大山人可去,可現在不一樣了.秋水廣場和八一廣場都會讓外地人覺得南昌還是比較氣派的.另外,公交車也比以前多多了,早些時候,好象只有1.2.5.7.11路在市內跑,可現在連南昌本地人都不曉得增加了多少路公交車.外出的時候,常常我們自己都要看看公交站台,哪些車到哪些點.而且南昌的公交車幾乎全部實行了無人售票. 許多大型的有規模的超市在南昌的落戶,都帶動了南昌超市經濟的發展.至少正規軍的東西在質量上會讓消費者更放心.
另外,南昌的夜景也比以前亮化多了.霓虹燈普照下的南昌城讓人感覺有了大都市的景象,
總之,在南昌人眼裡的南昌,南昌已非昔日的南昌. 南昌,給人的感覺更多的是一種欣欣向榮的發展的景象.
南昌,雖不象深圳那樣大多由移民組成,但至少有一半人來自全國各地,這從南昌人的口音可以看出,大多數人都說不出純粹的南昌話了。南昌原來很小,有城牆,城牆沿撫河和現在的陽明路八一大道站前西路而建。城牆拆了後向東和向南擴展,地域還是很小,上世紀九十年代提出一江兩岸,贛江以西的新建縣逐漸被蠶食並入南昌,南昌才初現一個大都市的雛形。
作家余秋雨曾評論南昌是"全國少有的幾個最不好玩的省會城市之一",過去確實如此,但今非昔比了,南昌好玩的地方現在很多了,最有名的地方當屬鄱陽湖候烏保護區。
老城區變化不大,新城區街道寬闊,街道綠化美化,走到了紅谷灘、九龍湖等新城區,才會感到大都市的意味。
不是出生在南昌,會不習慣南昌的氣候,夏天酷熱,冬天奇冷。但南昌的空氣和水質是較好的,屬國內少有。如果在家裡弄飯吃,南昌的生活費用不高,但如果天天吃飯館,可能會捉襟見肘開支較大。
南昌人漂亮,善良,地域觀念不強,不排外,很好相處。初到南昌的人在街上問路,立刻會引來多人向他指路。可能會有人在南昌碰到不愉快經歷和事情從而留下遺憾,我耍說對不起,那不是南昌的本來面貌。希望黑南昌的人多來幾次南昌或呆長一點時間,他的印象會改變做。
我出生於南昌,在這里生話了七十多年,我愛南昌,離不開南昌。我跑遍了大半個中國,雖然有很多地方可能某些方面比南昌強,但我還是覺得南昌好。我習慣了這里的生活,我愛南昌,它是我的家鄉。
我在南昌待過四年,對這個城市也算是愛恨有加,但江西現在卻發展成整個華中華東地區最落後的一個省份,也是有些唏噓,具體對這個城市也算是有些見解。
1.強大的 歷史 背景
從夏朝建立以來至今,跨越三千年文化長河中,江西也是在 歷史 上留下過數筆濃墨色彩的,從唐宋元明清時期的江南富裕之地,文豪之地,到南昌起義再到毛澤東同志領導的井岡山起義,都標志著江西這個地方對中國的重大貢獻。
2.現代發展的制約
南昌作為江西的省會,從以前的華東地區被劃到華中地區,這區域的劃分也算是給了南昌一個很大的尷尬,從新中國開始,南昌也是接收了很多福利的,當年高校搬遷,沒留下什麼,自己辦學也越辦越差,其中江西 財經 大學,南昌航天,華東交通大學,東華理工大學這幾所學校都有很強的底蘊,但在南昌卻越辦越差,這點作為江西的領導人最應該反思的,這點也最直接的導致江西人才流失嚴重,也成為後期發展受約的至關因素,南昌領導人的發展經濟措施也很模糊,在工業和生態發展上拿不定手,又想搞 旅遊 又想發展工業,弄得兩頭不是,所以沒有一個好的向標指導。
3.人文環境
南昌人給人一種很嫌棄的感覺,在南昌聽得最多的就是,其他地方的人說南昌本地人叫「南昌鬼子」,為什麼會被這么叫,最應該反思的,其次江西前些年腐敗橫行,也很直接的導致發展與周邊地區斷層。
我在南昌讀了四年大學,衷心希望這個城市能發展得很好,但現實也很讓人失望,江西的另一座城市贛州最近受國家規劃的青睞,南昌浪費了很多機會,也不知道以後是好是壞。
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南昌這個城市呢?
首先南昌是一個 歷史 文化名城,有著悠久的 歷史 。據記載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人在此生活。春秋時期屬吳,戰國時期屬楚,吳楚相爭多發生在南昌這里。三國時期是東吳豫章郡。隨開皇九年的時候,罷郡置洪州。唐朝中後期又先後改都督府、江南西道。五代十國時期,南唐中主李璟,設洪州為南昌府。宋開寶八年復名洪州。1914年為洪州道,1926年北代軍攻克南昌後設市。一直延用至今。所以你來南昌會發現很多地名和路名會用到「洪州」、「洪都」、「豫章」之類的名詞。
其次南昌是一個英雄的城市。八一南昌起義就發生在這里。1927年8月1日,由周恩來、朱德、賀龍等領導的八一起義爆發了,它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具有深遠的 歷史 意義。如果你想重溫那段戰火紛飛的年代,可以去八一起義紀念館看看,不收門票的,一天八小時開放。節假日照常開放。
然後,南昌還是全國衛生城市。最近十來年,南昌的城市建設取得輝煌的成就。十年前的南昌和現在的南昌簡直大不相同。現在三四十層高的摩天大樓隨處可見。紅谷灘新區,有小香港之稱,這里高樓林立,街道寬敞整潔!特別是到了晚上,秋水廣場的音樂噴泉燈光秀非常漂亮,它是全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秋水廣場的摩天輪,也是全亞洲最高的。
其次,南昌的經濟發展速度雖然不是很高,但還是處於平穩發展之中,作為省會城市,南昌的經濟遠不如相鄰的省會城市,如長江、武漢、合肥、鄭州等,甚至不如中西部地區的一些城市。但畢竟這些年,南昌的經濟建沒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還是相當看好南昌的。
最後,南昌還具有豐富的飲食文化。南昌地處鄱湖平原,素有「魚米之鄉」之稱。南昌飲食最出名的當屬南昌炒粉,還有「瓦罐湯」。南昌人早餐都愛吃這個。如果你來南昌沒有吃炒米粉、拌米粉和瓦罐湯,你就沒有真正來過南昌。還有藜蒿炒臘肉,藜蒿是鄱陽湖裡面的一種草,略帶香味,摘去葉子和臘肉一起炒,特別香。
還有,南昌人熱情好客!大家認為呢?
中國最重要的三個城市:北京,上海,南昌!
北京——建國;
上海——建黨;
南昌——建軍!
南昌,革命第一聲槍響的地方。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實踐的地方。也是令人嚮往的地方。新中國故事開始的地方。可以把她列為聖地!
大學生是城市消費主體,很多大學外遷到共青城,造成省會經濟越來越差,大學生長期封閉在共青城,對省會南昌印象差,人才畢業必定不會留在南昌,肯定會外流別的城市發展,所以省會南昌經濟會越來越差,人口會減少,一直落後,一個城市發展繁榮,不能光靠城市建設美麗,還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特別是年青大學生,城市人口多了,南昌才會發展!另外堅決取消外地車牌限行,向別的城市學習,外地車一點小違章,不罰款,以教育為主,還可以多設定一些免費停車點,這樣給外地人感覺南昌政府政策好,有財力,有底氣,才會吸引外地人在南昌投資發展!
謝謝您的邀請,作為一個 旅遊 愛好者,看待南昌這座城市,自然而然地從她的 旅遊 資源進行挖掘。下面我們就以這一角度進行分析探究。
南昌市自古以來就有「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之地的美稱,是一座 歷史 悠久的文化古城。南昌文化博大精深,南昌寓意是「南方昌盛」、「昌大南疆」,南昌別稱有洪城、英雄城。講到南昌,我們首先想到的景點是滕王閣、鄱陽湖、八一起義紀念館等。根據 歷史 角度,影響深遠的當屬滕王閣。所以,我們從滕王閣的 歷史 變遷就可以了解今天的南昌
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 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於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後世。
也就是說,唐朝時期,南昌就是一個「昌大南疆、南方昌盛」的城市,具有雄厚的經濟實力,方可建造如此規模的滕王閣。往更遠看,它的經濟實力是 歷史 積累的結果,春秋戰國,南昌地處吳、楚交界,吳楚相爭多在於此。秦屬九江郡,開創南昌建城史。三國時為東吳豫章郡。兩晉及南朝時為豫章郡、豫章國。這一時期,伴隨著中原文化南渡,南昌城得到了很大發展,逐漸
成為中國古代版圖上的重要城市。上元二年(675年)洪州都督閻公重修此閣,王勃寫成《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之後重修,改建多次,見證著南昌 歷史 的興衰,宋朝大觀二年(1108年),江西洪州知府范坦重建滕王閣,第一次重修滕王閣,閣高五丈六尺。嘉靖五年(1526年),都御史陳洪謨重建,次年二月落成,吏部尚書羅欽順撰《重建滕王閣記》曰:「閣凡七間,高四十有二尺,視舊有加。」康熙十八年(1679年),滕王閣毀於大火,由安世鼎重建之。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閣又遭火焚,由中丞宋犖重建。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閣又大火,江西巡撫張志棟又重建滕王閣。以上建設均反映南昌在各朝各代的暫短的繁榮安定。
之後,咸豐三年(1853年)四月,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奉命出征安慶,滕王閣被燒成一片灰燼。光緒末年(1908年),滕王閣又遭火焚。宣統元年(1909年)重建,此時清廷內外交困,民窮財盡,修閣規模大不如前。這些 歷史 是南昌不堪回首的歲月。
直至1942年,古建大師梁思成先生偕同其弟子莫宗江根據「天籟閣」舊藏宋畫繪制了八幅《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但真正的重建是1989年10月8日,第二十九次重建的滕王閣勝利落成。南昌也就此加速騰飛,在全球發展最快的20個城市中名列第15名,是中國乃至全球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之一,今日南昌,是江西省省會,現轄三縣(南昌、進賢、安義),六區(東湖、西湖、青雲譜、青山湖、新建、紅谷灘),三個國家級開發區(南昌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昌小藍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及臨空經濟區,面積719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46萬,是國家 歷史 文化名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
今後的南昌,以國際思維、開放眼光,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合作,積極參與區域競合發展,全面融入國家和省級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構建「引進來」和「走出去」雙向聯動的大開放格局,拓寬文化、教育、 旅遊 等國際交流渠道,增強國際影響力,她將建設成為中部內陸開放新高地。
Ⅸ 你覺得南昌這座城市怎麼樣
挺不錯的一座城市,現代化氣息很濃的同時古風也很濃重,街道隨老但是很有生活氣息,關鍵是南昌的消費水平大家可以接受,走在南昌的大街上,感覺南昌確實是一個慢生活、環境不錯(有水有風景)適合居住的好地方,但是隨處可見的工地似乎也預示著這座城市的飛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