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贛江經濟怎麼樣

贛江經濟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8-27 04:39:11

『壹』 南昌贛江新區能發展起來嗎

先表明我的觀點:贛江新區會發展起來,但是時間會比較久而且達不到預期效果。

我們先看看 新區的特點 :

那我們就從實際情況來分析贛江新區在未來能不能滿足或者具備這三條特徵。

毫無疑問,贛江新區肯定能符合。作為承載南昌大都市圈以及昌九一體化的夢想之新區,贛江新區位於南昌和九江之間,共計465平方公里。不管江西對昌九戰略稱呼如何改變,多年來已經一直走在做大做強昌九走廊的道路上!很多江西人都反對這一做法,這么多年都沒發展起來似乎已經成了死胡同。但是政府似乎決意已定,以市委書記掛名,甚至不惜申請國家新區的名號來打造這一戰略。可以說,政府的力推贛江新區的意志已經非常堅決了。

來看看贛江新區的定位: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新興產業集聚區。

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新興產業本來南昌市區就缺,即使有也都在高新區,況且這個區域都吃不飽,哪來的資源轉移至贛江新區?且不說作為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下羅鎮周圍的比較有實力企業本來就不多,哪有什麼資源遷至贛江新區腹地?

至於人口疏散,南昌市區的人口的確在疏散,就老城區那點基數的人口,高新、朝陽、九龍湖都填不滿,更別說到贛江新區去了。

所以,這個特徵基本不存在!

如果拋開下羅所在的經開區,贛江新區基本和南昌主城區沒有太大的交流。事實上南昌主城區還沒有發展到對安義、桑海、永修等縣鄉地區產生影響。在南昌,很難見到經常在這兩個地區進行通勤的人,一是沒有交集,而是交通不允許。

作為兩個涇渭分明的區域,除了行政上都屬於南昌,經濟和生活上基本找不到聯系的紐帶。

所以,這個特徵也是名存實亡的!

三去其二,就目前看來,贛江新區基本宣告失敗!

但是,政府的意志是強大的,我們有理由相信政府一定會推進昌九一體化戰略,那麼贛江新區向前發展是一定的。

南昌市區沒有資源,那就對外引起資源。南昌市區沒有人口,那麼對外引進人口。雖然贛江新區與主城區交流不大,但未來高速和地鐵一定會通的。

傾全省之力,應該可以起來!

1.支點挑擔定位:昌九工業走廊之所以經久不振,在於昌九之間缺少一個高端製造業集群支點!好比修橋建路,從頭修起,不如中心開花,四頭並進!這才能快速帶動昌九融合,將江西兩大經濟發達區聯片!言易行難,江西經濟較弱,中間開花不成(桑海已屬實證),只能「葫蘆型」從近市端「臨空區」圍繞機場經濟布局,占穩腳跟,跳躍布子,點線片逐一聯接,推動連片發展提速!

2.頂端產業招商:著力打造頂端產業招商,而非光伏、手機配套、電池等一把抓,最終政策扶優用完,兔子跑光,集中精力搞一兩樣品牌,抓三四家終端企業,自然「招得來、留得住」一批集群配套企業。集「工業設計,3D列印製模、新材料生產、節能環保設備、智慧安防、綠色休閑、高端製造等」為一體,敢為天下先的去培育頂端消費產業,比如:將江鈴房車改裝分廠遷入新區,重點扶持。打造符合中國消費特點的多功能車、休旅房車!將江鎢軍民品製造引入新區,延伸本省的高端再加工產業!原址重建造船廠完全可以移至新區復業,積極全球調研,發展適合長江航運的新能源或節能船型,打通儒樂湖與贛江的水運聯通,形成高端船務休旅區!聚集產業配套,延續「江佑」輝煌並非不可!綜合言之,江西人骨子裡自卑,俗雲「外來產業好念經」,不知去梳理出本省的工業特色,端著金飯碗,卻不知-大力嫁接培育適合本省拓展的產業方向!誠然,江西人眼界遠了,大可以己為基,再求他山之石攻玉,而不光是引金投、旅投等總部集中在新區,增加那點近期GDP區域增長!招商是頂層設計,靠招商一城一池苦幹,只能打到小魚蚊蝦!學「圍屋」,陌生地,立支點,一圈一圈跳躍去。

3.人氣集聚:勿耽心高端社區建設,別人又說賣地賺錢,工業新區走樣!學湘江新區經驗,布點一定優質教育醫療資源,教育費附加協議補貼,新區招商企業子女優先入學,時機成熟,新校入駐,學生內遷!必要時還是要政府加強配套引導,吸引高端人才落戶,沒有人氣齊聚,哪來昌九支點,「事業在新區、生活在紅谷灘」,可以留人一時,豈可一世!企業招商駐而復失,終其根本,硬體生活環境項嚴重缺失!

4.打通交通,貫通高新:不急修貫通昌九多條道線,規劃好,跑不了!穩住一片是關鍵,建好一環,打通二環東北段,回收東繞城高速,免減高新至新區段高速通行費,與金山大道快速路形成一橫一縱,貫通車流,將高新與贛江新區提前連片!

省市重點工業開發區北東相輔相成,互為犄角,主業各分,至此東有航空城,北有江輪城、多能車城!有共青之高校人才後繼,永修之高新農業,何患新區不追頭籌!

我覺得很難發展起來了,第一現在政府已經把贛江新區又拆分了,新區已經名存實亡;第二政府把大量的資金放在了廠房建設,而沒有做好基礎建設,配套建設;第三是對科研機構和人才不夠重視,對產學研不夠理解;第四政府的大量配套資金大部分用在了特定的企業上,對創新企業, 科技 公司不夠重視,初創企業還是很難生存,而比如歐菲光就活得很滋潤;第五贛江新區尤其是臨空組和經開組部分領導作風有待提高,為什麼本土企業和外省企業不一樣待遇?

贛江新區成立幾年了,最近才理清架構體制,但我這個愚人還是沒有搞清設立它的作用和意義,它跨界南昌和九江,單就某一個市來說,哪一個做好了自身的事,南昌在十幾年前與中部六省的省會城市站在一個平面上一條起跑線上,而今天再看呢?我是不敢恭維,九江雖然靠長江,有京九線,其發展速度和狀況敢與沿江哪個城市比呢?在這樣的情況下得國務院批准設立贛江新區,政策要到了,有用嗎?

我看完大家的評論,只能說,眼光格局真的不要太小,贛江新區,一定能起的來,這些還需要多說么?有人會拿30年昌九工業區來說事,對的,確實發展了30年,口號一個喊的比一個響,喊完就撤,從不投入。你發展100年,靠口號喊起來,就牛逼了,直到真正的贛江新區正式成立後2016年,省府才開始全力重點發展贛江新區,各種配套,昌九公路,4改8。還有人既然愚蠢到,認為南昌是要跟九江對接,我只想說對接你個二腿子,南昌只想要九江市的永修根共青城,想要這兩個縣,聽懂了呢。九江市永修縣,共青城,從來沒說過要吧九江拉進來。你們高潮什麼?贛江新區的規劃是什麼?你們搞明白了么?是買房子么?不懂,就多去關注贛江發布微信公眾號,贛江新區的主要產業是工業,工業,工業,操,幾個傻逼。有了工業,才會有就業,吸引外地人口進入南昌,安居樂業,懂?贛江新區的工業用地,10萬一畝,便宜么?而且贛新,完成大量補貼廠房建設,滿足企業降低成本入駐贛新區。為何一直在布局贛新區呢,因為有大量的海陸空物流產業布局,能夠有效率吧企業的產品,通過海陸空物流輸往全世界,也就是一帶一路,這又是給企業降低運輸成本,記住,贛江新區走的路線,類似與蘇州工業園區模式。工業強省。

我建議省委省政府對直轄市的經濟開發區要嚴格設限。例如,南昌市有高新開發區,經濟開發區。南昌市能認認真真的將這兩個開發區的開發功能,經濟功能,效益功能真正發揮好,那就為國為民建樹了功勞!人民不會忘記你們的功勛章!直轄制市要搞開發區,但求精,不求數字多。象南昌市開發區最多搞三個。不能再多了!多了就會醞釀成鴨多不下蛋的局面。

贛江新區要搞好,不是拍著腦袋上。而要動腦子如何把他搞好的問題!否則,就是一個負擔了!

省委省政府在開發區上要嚴格杷好關!只能精,不能湊合數字多!

會發展起來,不過需要很久,看九龍湖就知道了,政府部門都過去了,還不限購,結果還是沒有發展起來,萬達茂地鐵,都過去了,還是沒起來,需要時間,贛江新區我看,最少需要10年到20年左右

南昌有什麼地方發展起來了?

要認真調研科學決策,攤子鋪的再大卻不切合實際...九龍湖幾乎就是個鬼城,而位處城市中心的二手車市場一片狼藉與南昌的現代化發展極不協調卻不好好搞一搞,盡做些舍近求遠華而不實的事情。

發展起來不起來,你看看經開區就知道未來的贛江新區,政府對贛江新區的發展是企業工廠為主,打造的是工業區,不像九龍湖一樣居行的,那邊很多地賣給一些企業見工廠了

『貳』 贛江新區屬於哪個市

贛江新區屬於江西省南昌市。贛江新區位於南昌市北部的贛江之濱,包括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昌臨空經濟區和九江市共青城市、九江市永修縣的部分街道、鄉鎮。

贛江新區屬於哪個市

贛江新區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位居前列,呈現出產業集聚、融合發展、新動能孕育「三個提速」的態勢。

贛江新區位於京九大通道和滬昆大動脈的結合部,交通樞紐功能顯現。

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南昌市北郊,靠近長三角、珠三角、閩東南三個經濟圈,境內水、陸、空、鐵現代綜合立體交通全覆蓋。

『叄』 江西贛州市有哪些好玩的地方這個地方人和經濟發展怎麼樣

小武當山

小武當山,位於龍南縣城南,面積13.5平方公里,主峰海撥813米,有99個峰,綿亘聳立,猶如直戟,奇石峭立,千姿百態,其中有兩峰並立,猶如姐妹相依的姐妹石,尤為奇麗。各峰之間,羊腸小道輾轉百折,南端一峰,掛有鐵鏈,遊人若拾級攀鏈可直登峰頂,峰腰間,雲霧漂渺,峰頂視野開闊,遠眺數十里,峰頂與後峰相連,方園有數十畝,掩映紅檐飛閣的一座庵堂,秀色如畫,周圍蒼松翠柏,鬱郁蔥蔥。小武當山風景區已成為贛、粵、湘、閩及港、澳、東南亞等地的旅遊熱點。

門票:28元

交通:小武當山交通非常便利,105國道貫穿全境。距龍南縣城和廣東連平縣城、和平縣城均為44公里,距廣州250公里,深圳300公里,贛州市180公里。

通天岩

通天岩位於贛州市西北郊,距市區約10公里,是石窟風景區的中心,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里丹崖悠悠,山靈水秀,具有「丹霞地貌獨特,石窟文化深厚,文物古跡眾多,生態景緻宜人」四大特點。通天岩由摩沙岩石山組成,山中有很多天然岩洞,其中一個岩洞頂上有窟窿可以看到天,故名。通天岩是我國南方古代石窟藝術寶庫,這里有江西最大的石龕造像群,共有石龕279座,石刻造像359尊。石刻造像均為佛像神祗,多屬唐宋時期作品。這些造像神態各異,精緻俊美,是古石雕藝術的瑰寶。通天岩附近岩深谷秀,泉水涓涓,古木參天,冬暖夏涼,是游覽和避暑的好地方。

門票:60元

交通

客車

1.從贛州火車站、貿易廣場、南門廣場西園乘109路公交車,或乘贛州市區一日游公交車,都可直達景區。

2.從火車站、南門廣場西園乘18路公交車直達通天岩景區。

3.市區一日游公交車直達通天岩景區。

於都

於都地處贛州市東部,距贛州65公里,南昌422公里;東鄰瑞金,南接安遠,西連贛縣,北毗興國和寧都。屬丘陵低山區,地勢東、南、北三面較高,中、西較低,貢水、梅江、濂江等在境內縱橫交錯。於都縣「山明川秀,地麗物繁」,名勝古跡眾多,旅遊景點引人入勝。現已開發「紅」、「綠」、「古」特色旅遊景區10餘處,如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紀念碑園――東門渡口、毛澤東舊居何屋、江西第一、江南第二大高山草場――屏山牧場、羅田岩摩崖石刻、寶塔公園等。

交通

客車

都4小時內可到達廈門經濟特區,全程高速直達廣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

於都景點推薦

萬里長征第一渡

被稱為「長征第一渡」的「於都紅軍大橋」是於都縣橫跨於都河的第8座大橋,1934年,8.6萬紅軍主力從於都河上8個渡口渡河,踏上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路。當時,河上沒有一座橋,於都人民搭浮橋,擺渡船,把紅軍送上了漫漫征程。解放後,於都人民自強不息,在黨和國家的關懷下,先後在當年紅軍渡河的渡口上,建起了於河大橋、寒信大橋、長征大橋、三門大橋等7座大橋,使兩岸87萬於都人民結束了擺渡的歷史。

屏山

屏山,坐落於縣南部的靖石鄉境內,距縣城約60公里,舊名龍山,海拔1312米,為縣內最高峰,山麓四周百餘里,皆山石層壘而成,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結構,山高如屏,有奇禽異獸,盛夏最高氣溫29℃。

大余

大余縣位於江西省西南端,贛州市西南部,章江上游,庾嶺北麓。東北與南康市相連,東南與信豐縣交壤,西北與崇義縣毗鄰,南與廣東省南雄市襟連,西界廣東省仁化縣。三面環山,地勢西高東低,以低山丘陵為主。大余河流密布,縱橫交錯,以贛江支流-章水為主幹流的章江流域。「大江東去幾千里,庚嶺南來第一州」,這是宋代文豪蘇東坡對古府大余的盛贊。大余縣有聞名的丫山風景區,景色優美獨特,內有瀑布20多處,巍峨的峰巒,悠久的歷史,造就了大余眾多的旅遊勝地,是旅遊的好去處。

大余縣景點推薦

嘉佑寺

嘉佑寺塔位於縣城東獅嶺山麓的南安板鴨廠旁,因塔屬原嘉佑寺院內建築故名,是縣內歷史最久的一座古塔,距今2000多年歷史,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專家考證,此塔有唐代風格,是不成熟的宋塔,雖歷經千年,多次修繕,依然雄偉屹立。

丫山風景區

國家森林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大余縣城東10公里處,323國道從丫山山腳穿過,經景區公路可直達丫山腹地。是一處山、林、泉、湖、瀑、洞等自然景觀和寺廟等人文景觀構築而成的綜合性景區。因最高峰雙秀峰呈「丫」形而得名。丫山歷史悠久,古時即以佛教活動和游覽勝地聞名遐邇。

三江口原始森林

三江口原始森林位於縣城西北23公里的洪水寨南源山中,海拔400—900米,屬省級森林公園,現存林木在三江口河兩岸,約五公里長,總面積1200萬平方米。進入三江口林區,可見古木參天,濃蔭蔽日,沿途峰巒疊嶂,溝壑縱橫,且多處瀑布錯落其間,自然景觀絢麗多彩,山上既有美麗的白鷳,也有珍貴的獐、鹿等。河谷多大青石,像牛、像豬形態各異,千姿百態。全年氣候涼爽宜人,平均氣溫15.6℃,是天然的避暑之勝地。

信豐

信豐,取「人信物豐」之意,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置縣,居贛江上游,貢水支流桃江中游。地勢由南向北傾斜,南嶺山脈的大庾嶺、九連山余脈分別從縣境西南綿延,周圍群山環繞,中部地勢低平。東鄰安遠縣,南靠龍南縣、定南縣、全南縣,西連廣東南雄市,西北接大余縣,北界南康市、贛縣。信豐是「中國臍橙之鄉」、「中國草菇之鄉」、「全國生態環境示範縣」,縣城有「小南京」之稱,是「江西省衛生縣城」、「江西省文明縣城」。全縣通行客家話。

信豐景點推薦

大聖寺塔

大聖寺塔建於三國赤烏年(公元238年)。高66.45米,共十八層,建國初期,江西省文教廳即將此塔列為省級保護文物, 1957年,江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已批准為國家級文化遺產圖:大聖寺塔,大聖寺塔夜景,信豐大聖寺塔。該景區就在縣城境內,問當地人都知道怎麼去。

北江源

據《珠江水利簡史》記載:「珠江支流北江源出江西信豐油山大茅坑,流經廣東省南雄市及始興縣,至韶關與武水匯合,南流曲江、清遠等地,流入珠江三角洲」。大茅坑景區位於油山主峰東部,四周山峰高聳,佳木蔥蘢,清泉見底。近幾年廣州,佛山,清遠,肇慶,韶關等不少專家、學生和遊客到北江源頭探尋、考察,旅遊。

『肆』 江西南昌的經濟怎麼樣

你是問哪方面啊
衣:批發市場百元以下只要你會降價就買的到,步行街專賣店百元到千元不等,當然我指的是休閑運動的,高級商場的上千就不是我接觸的層次了
食:快餐10元左右就OK了,20元就不錯了,南昌特色的小吃一般你10塊就能吃飽了.普通飯店1人50元/餐足夠了,當然更上的層次就不是我接觸的了
住:普通路段1人住50平房子500/月,500以下以上都可以看你自己要求了
買房來說房價均價是4000/平,但我覺得要市中心和好地段都要6000/平,當然偏僻的3000以下/平也不是沒有了
行:公交投幣一元,的士起步6塊...
發展的話,南昌前兩年弄了個全球十大動感都市的稱號,有點囧...
但從其他方面來說發展還是不錯的,至少我覺得這兩年變的不像樣了,老樓使勁了拆,使勁往高了拔,廣場噴泉超市多多益善,各種娛樂(表想歪)咄咄逼人...
發展比不上巨大的那種城市但怎麼著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在中國還是不錯了...
找工作的話我只能說不難,低等勞動市場還是有空缺的,如果你是高端人群的話,恕我不好評論,不過真有才華在哪也不怕...
差不多就這樣了,我在這活了十多年了,也要出去看看了
所以說這么多記得給分啊....

『伍』 大家覺得贛州和九江那個好,全面比較

贛州和九江都是江西省重要城市,曾幾何時為了江西第二大城市的名頭爭論不休;
這兩個城市我都比較熟悉;下面我從幾個方面闡述一下我的觀點;供你參考;
第一:經濟
贛州市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4169.37億元,人口897萬,人均GDP46481元。
九江市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3735.7億元,人口460萬,人均GDP81210元。
贛州GDP總量高於九江,但是贛州市面積39379.64平方公里是九江市的18823平方公里的兩倍多,贛州人口也將近是九江的兩倍。人均GDP九江完勝贛州。
第二:交通
贛州市作為江西南大門,四省交界中心城市,已建成大廣高速,濟廣高速,廈蓉高速三大國家高速公路;已經建成昌贛客運專線,贛龍鐵路復線,贛深客運專線,規劃長贛高鐵,贛廣高鐵,並有江西第二大機場黃金機場;
九江市作為江西北大門,長江黃江航道優勢明顯,國家高速公路網福銀高速,大廣高速,杭瑞高速;已建成昌九城際鐵路,合九高鐵,武九客運專線,九景衢鐵路,規劃昌九高鐵;
因為九江靠近長江,並與世界上多個國家直接通航;雖然廬山機場遠不及黃金機場,綜合來看各有千秋吧。
第三:教育
贛州有江西理工大學,贛南師范學院,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贛南師范學院科技學院,贛州教育學院,江西應用學院,江西環境工程學院,贛南醫學院,贛州衛校等高等院校。
九江有九江學院,九江職業技術學院,江西財經學院,九江職業大學,九江廣播電視大學。
教育水平贛州完勝九江,江西理工大學是贛州市的驕傲。
第四:知名度
九江市的城市知名度要高於贛州,在中國如果有3億人知道九江,可能只有1億人知道贛州;沒辦法因為九江有廬山和鄱陽湖;
贛州市雖有紅色故都之稱,享有客家搖籃美譽,而且是共和國的搖籃,中華蘇維埃臨時政府,長征出發點;但是這些滄桑的歷史被現在的年輕一代忘得乾乾凈凈;現在的在校學生只關心談戀愛;什麼時候買iPhone;畢業了早就把這些革命精神留在了學校,拋之腦後;但是無論如何贛州在革命戰爭時期的功績和歷史性地位都不可動搖,永載史冊。

綜合評價:個人覺得短期內城市競爭力九江更強,未來發展潛力贛州大於九江、贛州是江西省打造的贛南中心城市、交通部2021年《樞紐規劃》提出重點規劃的全國100座交通綜合樞紐城市,近幾年贛州市大力發展城市快速道路、高架道路,立交橋數量省內僅次於南昌,城市建設甚至超越很多二線城市,而且贛州更適合居住,贛州市是我去過的中國治安最好的城市,沒什麼外來人口,安居樂業,是一座很休閑,雅緻的城市;贛州橋多,章江貢江在贛州匯入贛江;所以贛州的夜景很美,在古城牆和浮橋的映照下贛州令人嚮往。

『陸』 江西的經濟

20世紀50年代以前,江西為農業省,經濟基礎薄弱。1949年,工農業總產值為12.2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僅為2.16億元;財政收入僅為0.8億元;人均財政收入僅有7元。50年代以後,經濟發展較快,到了1998年,全省工農業總產值2464.5億元,財政收入145.66億元,人均財政收入348元。主要農產品產量進入全國前10位。並由部分調入轉變為全部凈調出,50年累計凈調出商品糧1200多億斤。工業總產值達1729.62億元,比1949年增長800倍。同時,江西國防工業積極實行「軍轉民」戰略,民品產值已佔總產值的90%以上 。
2015年,江西省實現生產總值16723.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4年增長9.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73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8487.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6463.5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10.6:50.8:38.6。
江西境內的鄱陽湖平原地區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江西是建國以來兩個從未間斷向國家貢獻糧食的省份之一,華東地區木材和毛竹生產基地,中國淡水漁業重點省份之一,中國銅、鎢等有色金屬工業的重要基地。綠色農產品正成為重要增長點,共有綠色食品數量達916個,有機食品數量415個。同時建有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73家,其中國家級14家。江西基本形成了汽車航空及精密製造、特色冶金和金屬製品、中成葯和生物制葯、電子信息和現代家電產業、食品工業、精細化工及新型建材等六大支柱產業,光電、高精銅材、優特鋼材、特種車船、精密機械、生物醫葯、特色化工、綠色食品、度假旅遊、新型服務等產業呈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 歷史發展 西漢時,鄱陽湖平原和贛江、撫河沿岸谷地農墾逐步興起,南昌、九江開始成為江西政治、經濟和交通中心。西晉末年,北方遷入鄱陽湖周圍地區的人口漸增,帶來了北方的先進耕作技術。至南朝時,江西已有大量糧食東運。安史之亂以後,省境不僅北部平原及南北通道沿線地區農業興盛,而且東北、西北及中部丘陵區也廣泛開發,糧食、茶、麻等作物有很大發展。南宋及元初,省境陸續興修了多處水利工程,農業生產條件有所改善,在農業較發達地區,農作物生產開始萌發專門化過程,北部地區小麥種植普遍,茶葉產地日增,婺源茶葉譽為絕品;朱橘、柑橘、金橘運銷京師;明、清時期,省境民屯普遍,水利工程又有更大發。明初墾荒面積曾達43萬余公頃;清末,由於帝國主義的掠奪,江西已有所發展的茶葉、糧食、煙葉、薴麻、藍靛等的生產備受排擠減產。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江西糧食產量較抗戰前最高年產量減少60%,森林面積縮減30%,70%的油茶林面積及85%的茶園面積陷於荒蕪 。 產業現狀 江西是中國江南以水稻為主的重要糧食產區之一。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占作物總播種面積的60-70%。其中水稻常年播種面積約占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85-90%,稻穀總產量約占糧食總產量的95%。1957年以後雙季稻面積不斷擴大。小麥的分布以贛北為主,甘薯則以贛中、贛南最多,大豆則主產於鄱陽湖東岸、南岸及吉泰盆地。80年代以來,江西在鄱陽湖畔和吉泰盆地建設了一批商品糧基地縣。
包括油菜籽、花生、芝麻在內的油料作物約占江西經濟作物播種面積的70%,其中油菜籽佔40%以上。油茶是省內主要的木本油料,面積約100萬公頃,略少於湖南,居全國第2位。棉花主要產於贛北、贛中和贛東北3大棉區。江西是中國南方九省(區)產蔗區之一。薴麻為江西具有全國意義和地方特色的傳統經濟作物。黃紅麻以余江、金溪為主要產地。烤煙主要分布於贛南。茶園以贛東北的上饒市、景德鎮市及贛西北的修水流域最為集中。柑橘栽培集中於新干、清江,撫河流域和贛南三大片。
江西是中國東南重要的木材、毛竹產地之一。全省活立木蓄積量達2.54億立方米,竹材蓄積量為8.8億株。森林以樟、楠、柏、栲、櫟類等闊葉樹居多,針葉樹則有杉木、馬尾松等。山地丘陵中還廣泛分布有油茶、油桐、烏桕等多種經濟林木。森林主要集中分布於三南、安尋、上猶江、遂川、幕阜山等11個林區。
畜牧業以養豬和水禽較有基礎。贛江、撫河流域及鄱陽湖區為全省養豬業較發達的地區。全省有樂平豬、玉山黑豬、贛州白豬、興國茶園豬和濱湖黑豬等優良豬種及雜種豬。養牛業以黃牛較盛,多分布於丘陵山區,濱湖及河谷平原地區則以水牛為主。此外有山羊和地方家兔等。水禽主要有肉用大余和宜春麻鴨及玉山大白鵝等。泰和武山的「武山雞」具有較高的葯用價值。
江西是中國淡水漁業重點省份之一。包括鄱陽湖在內的總水面達166.7萬公頃,其中可供養殖的水面達26.7萬公頃。省境長江沿岸一帶水域,所產魚苗除供全省養殖外,還運銷國內許多省區。名貴魚類有鰣魚和婺源的荷包鯉、興國的紅鯉等 。
2015年,糧食播種面積5558.4萬畝,糧食總產429.7億斤,實現「十二連豐」。油菜籽總產量73.9萬噸,單位面積產量首次突破90公斤關口,達90.4公斤/畝,總產、單產實現連續12年增長。豬肉產量253.5萬噸,牛肉產量13.6萬噸,羊肉產量1.2萬噸,禽肉產量66.3萬噸。禽蛋產量49.3萬噸,牛奶產量13萬噸 。 從漢代開始,江西就是內地重要的造船基地。龍泉(今遂川)郭氏父女創龍泉碼,為傳統木材貿易作出重大貢獻 。「安史之亂」以後,江西境紡織、陶瓷以及銀、銅、鐵、鉛等采冶業均有所發展。昌南(景德)鎮瓷器則已名聞天下。南宋及元初,景德鎮成為聞名全國的瓷都,漸為中國瓷器製造業中心之一。明初手工業以冶鐵、煉銅鑄幣業著名;手工造紙遍布各地;制瓷業日趨發達,到明初官窯、民窯已近3000餘座,年可產瓷器數十萬件。
清末,由於帝國主義的掠奪,已有一定基礎的紡織、造紙、瓷器等手工業遭嚴重打擊。近代工業落後,唯煤礦和鎢礦的開采略具規模。1898年萍鄉煤礦大量開采,為便於煤炭外運,1905年修築了萍(鄉)株(洲)鐵路,1908年又修築了南潯鐵路。省內豐富的鎢礦資源亦深受帝國主義掠奪,從1917-1918年開始大規模土法開采贛南大庾、西華山一帶鎢礦,此後又擴及龍南、全南、崇義等縣共30多個礦場,資源破壞嚴重。至1923年漢陽鐵廠停辦之後,萍鄉煤礦產量大幅度下降。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江西工業破壞無遺。50年代開始逐步形成門類較齊全、布局較合理的工業體系,其中有色金屬冶煉、機械製造、制瓷等居全國前列 。 工業體系 江西有色金屬采冶工業較發達,逐步形成了「南鎢北銅」為主體的國家重要有色金屬生產基地。在贛州已建有鎢冶煉廠。上饒、臨川、九江、鷹潭等地正建設成為贛北銅業基地。貴溪冶煉廠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現代化煉銅企業。江西鋼鐵工業興起於20世紀50年代初期,主要以省內鐵礦和煤炭為原料,新余所產錳鐵產量約佔全國一半。龍南縣為中國南方重要稀土生產地。
萍鄉煤礦是開采歷史較長、產量最大的老礦區,豐城煤礦為省內第2大煤礦,系20世紀50年代以後新建的現代化煤礦。
南昌為中國飛機製造基地之一;南昌、臨川、上饒等地興建了汽車製造工業;瑞昌、九江崛起為重要船舶工業基地。此外有拖拉機、柴油機、電機、機床、礦山機械製造、精密光學儀器和儀表製造。電子工業是省內新興工業,80年代初期已遍及全省,以南昌、景德鎮、吉安等地為著。
制瓷工業歷史悠久,著名瓷都景德鎮歷來是中國著名的瓷器生產中心。1949年以來,瓷器生產逐步機械化,產品分色釉瓷、彩繪瓷、刁鑲瓷3大類,並恢復了金星綠、勻紅、霽紅等產品的製造。
輕工業以紡織、造紙、製糖等為重要。紡織工業以棉紡織工業為主,主要分布於九江、南昌、臨川3市;麻紡織和絲綢工業則以南昌為重點;化纖紡織工業以南昌和樂平為主。造紙工業以南昌、贛州、吉安為基礎。製糖工業集中於贛南甘蔗產區的南康、贛縣。
化學工業為江西新興工業部門。九江已成為省內新興的石油化工基地;南昌、新余以化肥生產為主;此外,還有九江、新乾的制鹼;南昌、鷹潭、德安的橡膠;南昌、於都、瑞金等地的塑料等。
木材加工工業以贛州、吉安、樟樹、南昌為主 。
2015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268.9億元。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269.1億元,股份制企業增加值2847.6億元,私營企業增加值2992.2億元,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加值1112.5億元。分行業看,38個行業大類中33個實現增長,裝備製造業實現增加值1655.2億元,對全省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27.7%。分產品看,350種產品中有207種產量實現增長,主要工業品中,十種有色金屬167.8萬噸,房間空氣調節器372.9萬台,太陽能電池560.5萬千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2333.4億元 。 「安史之亂」以後,江西境商業漸發達。唐代為發展對外貿易,再度開辟穿越大庾嶺、南達廣州的驛道,各國使臣也沿此路線利用長江水運輾轉抵長安。南昌、九江成為商旅匯聚的繁榮都邑。明、清時期,除南昌、九江外,清江、吉安、臨川、贛州等自明代起亦成為較大都邑。九江商業尤為繁盛,被列為中國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一。景德鎮、樟樹鎮、河口鎮、吳城鎮號稱江西四大鎮。第二次鴉片戰爭後,1858年九江辟為商埠,1861年正式開埠通商。尤當長江航運興起後,九江成為江西最大物資集散中心。
國內貿易:2015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96億元。其中,限上消費品零售額2272.1億元。按城鄉分,城鎮4885.5億元,其中,城區3118.7億元;鄉村1010.4億元。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693.5億元,商品零售5202.4億元。另外全省居民消費價格比2014年上漲1.5%,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2014年下降6.3%。
對外經濟:2015年,全省進出口總值2641.5億元。其中,出口值2060.9億元,進口值580.6億元。分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出口1723.3億元,加工貿易出口290.9億元。分企業性質看,私營企業出口1526.7億元,外商投資企業出口433.5億元,國有企業出口98.9億元。分商品看,機電產品出口872.8億元,高新技術產品出口326.5億元。分國別看,對美國出口272億元,對韓國出口109.3億元,對東盟、歐盟分別出口380.3億元、251.7億元。
旅遊業:2014年,江西省接待國內旅遊人數31134.5萬人次,國內旅遊收入2615.2億元,入境旅遊者人數171.7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5.57億美元。
郵電業:2014年,江西完成郵電業務總量445.7億元。其中,郵政業務量51.4億元,電信業務量394.3億元。年末固定電話用戶577.4萬戶;行動電話用戶總數為2938.5萬戶,3G行動電話用戶1150.7萬戶;固定互聯網寬頻接入用戶434.2萬戶,移動寬頻用戶1914.6萬戶。
金融業:截至2014年末,江西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21537.7億元。其中,單位存款余額9520.7億元,個人存款余額11048.3億元。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5466.1億元。
證券業:截至2014年末,江西省有證券公司2家、期貨公司1家、證券分公司11家、證券營業部239家、期貨營業部30家。全省境內證券市場共有A股上市公司32家,全年證券經營機構累計成交2.9萬億元,期貨經營機構共代理成交5.2萬億元 。

『柒』 贛州為什麼那麼窮

轉自公號地球知識局 歡迎關注雖然2016年贛州GDP以2194.34億元,居於江西省第二,但是在854萬龐大人口基數下,其人均GDP卻居於江西省倒數第一。

贛州發展的相對落後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長期交通落後和封閉地理環境阻礙了經濟的外向聯系。
1996年京九鐵路通車前,贛州無一寸鐵路。2006年贛州通往福建的贛龍鐵路(單線)才建成通車。贛州經大余至廣州的贛韶鐵路(單線)2015年才修好。

贛州雖說毗鄰珠三角、閩東南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交通建設滯後卻讓這種優勢淪為紙上談兵。新建線路的低標准似乎也很難滿足贛州重新崛起的需要。



二是贛州的礦業對經濟的貢獻越來越可疑。

贛州至今仍然依賴的鎢礦開采、冶煉加工產業拉動經濟。但是這種礦業資源利用水平偏低、產品附加值低,在國際有色金屬製品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下,對經濟發展的貢獻越來越有限。一些礦山環保設施較差,廢石、廢水、尾砂隨意排放,對贛州新興產業和投資的引進是致命打擊。

江西南部有著眾多的礦業小鎮三是缺乏產業聯動與承接的次級城市。

在江西省21個國家級貧困縣中,贛州就佔了8個。與其說贛州擁有龐大的經濟腹地,倒不如說贛州背著個沉重的脫貧帽子。即使吸收了南康市和贛縣為市轄區,贛州市轄區仍然找不到足夠強的次級城市。唯有瑞金占據了紅色旅遊業資源,且在交通和政策扶持上有所優勢。將來能否有所突破,值得期待。

四是贛州新興產業,尤其是旅遊業的滯後。

作為贛江和珠江的源頭,贛州絲毫不缺山水旅遊資源。但是在贛東龜峰、大覺山等開發較晚的景區都創國家5A景區成功時,贛州還是只有瑞金的共和國搖籃景區。就連這唯一的5A景區,相關的服務業等也是布局落後,難以令人滿意。

在民俗方面,明明是客家土樓等客家風情旅遊最密集的地區,遊客的聚焦點卻被隔壁福建龍岩和廣東梅州搶去。

閱讀全文

與贛江經濟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歸鄉記講的是什麼故事 瀏覽:430
幸福到家什麼時候開播 瀏覽:186
美女現在紋眉多少錢 瀏覽:120
長沙市跟福州市哪個地方經濟好 瀏覽:384
第三十七卦怎麼解釋事業 瀏覽:573
這樣的婚姻到底有沒有什麼意義 瀏覽:454
當天真遇上愛情的結局是什麼 瀏覽:615
通達海外事業部是做什麼的 瀏覽:962
愛情公寓里酒吧的酒是什麼酒 瀏覽:380
阿里雲智能事業部在杭州哪個區 瀏覽:73
小美女不戴胸罩什麼樣子 瀏覽:75
人要怎麼樣才幸福 瀏覽:896
幸福拍手歌如何設計游戲 瀏覽:1001
單獨事業單位考試多久出成績 瀏覽:554
美女笑臉藏著什麼 瀏覽:25
埠村幸福小區附近買什麼好 瀏覽:383
西遊記講的是什麼樣故事 瀏覽:756
中國經濟如今什麼水平 瀏覽:42
朗讀的故事有什麼類型 瀏覽:329
事業的輝煌怎麼形容 瀏覽: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