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查詢案件判決書
【法律分析】
現在都要求判決書上網,但是個別地區可能還沒有達到要求,或者說只有個別的判決書上網。
查判決書其它幾種途徑:
1.如果你是當事人,可以直接去法院檔案室查詢或委託別人去查詢.如果你不是當事人,在經法院辦公室領導簽字同意後,可以自己去查詢或委託別人去查詢.如果你委託的律師是你要查詢的案件的代理人,律師就可以直接拿當時案件的委託書去法院查詢。
【法律依據】
《關於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 第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在互聯網設立中國裁判文書網,統一公布各級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書。各級人民法院對其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裁判文書質量負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八十三條 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2. 怎麼查詢法院判決結果
【法律分析】:查判決書其它幾種途徑:如果你是當事人,可以直接去法院檔案室查詢或委託別人去查詢;如果你不是當事人,在經法院辦公室領導簽字同意後,可以自己去查詢或委託別人去查詢;如果你委託的律師是你要查詢的案件的代理人,律師就可以直接拿當時案件的委託書去法院查詢。第一審程序的民事判決書,亦稱一審民事判決書,它是人民法院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對受理的民事案件和經濟糾紛案件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第一審普通程序或簡易程序審理終結後。依照國家的民事法律、法規或經濟法律、法規,就解決案件的實體問題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文書處理決定。第二審程序的民事判決書,亦稱二審民事判決書,它是中級以上人民法院民事判決對當事人不服第一審法院民事判決提起上訴的民事案件或經濟糾紛案件。審判監督程序的的民事判決書,亦稱再審民事判決書,他是人民法院對本院或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和調解協議。
【法律依據】:《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一條 本規定所稱的民間借貸,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進行資金融通的行為。經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從事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因發放貸款等相關金融業務引發的糾紛,不適用本規定。
第二條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間借貸訴訟時,應當提供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以及其他能夠證明借貸法律關系存在的證據。當事人持有的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沒有載明債權人,持有債權憑證的當事人提起民間借貸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被告對原告的債權人資格提出有事實依據的抗辯,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原告不具有債權人資格的,裁定駁回起訴。
第二十四條 借貸雙方沒有約定利息,出借人主張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自然人之間借貸對利息約定不明,出借人主張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除自然人之間借貸的外,借貸雙方對借貸利息約定不明,出借人主張利息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民間借貸合同的內容,並根據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報價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
第二十五條 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約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是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的除外。前款所稱「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是指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
3. 怎麼查判決結果
現在國家法律規定可以公開判決書,所以很多網站都有相關判決書信息,匯法網,中國裁判文書網,中國法院網這些都能查詢,不過涉及個人隱私信息部分還是要給予保護的,案件本身是可以公開的。在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網,一般的法院生效判決書都能查到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法院的生效判決書,都應當在互聯網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在互聯網設立中國裁判文書網,統一公布各級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書。但是,如果判決書屬於下列四種情形之一的,不在互聯網公布,從網上是不能查到相應的判決書的:(一)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的;(二)涉及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三)以調解方式結案的;(四)其他不宜在互聯網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第二條最高人民法院在互聯網設立中國裁判文書網,統一公布各級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書。第四條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書應當在互聯網公布,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的;(二)涉及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三)以調解方式結案的;(四)其他不宜在互聯網公布的。
4. 怎麼查詢判決書結果
查詢判決書結果方法如下:
1、如果你是當事人,可以直接去法院檔案室查詢或委託別人去查詢;
2、如果你不是當事人,在經法院辦公室領導簽字同意後,可以自己去查詢或委託別人去查詢;
3、如果你委託的律師是你要查詢的案件的代理人,律師就可以直接拿當時案件的委託書去法院查詢。
判決書是指法院根據判決寫成的文書,判決書的製作,在形式上應當具備規范性、創新性、公開性、法律性和准確性的特點。
司法判決是法官書寫的具有很強法律性的專業性文書,是法院依照法定職權按照法定程序製作的法律文書。司法審判不同於道德評價或一般的社會評論,法官要用專業知識在司法判決中進行法律概念和規則的闡述。司法審判是各種紛爭的最終解決方式,這就要求法官運用法律術語進行觀察、思考和判斷。要求法官對於各種紛爭,都要運用法言法語將其轉化為法律問題進行分析判斷。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通過分段遞進式的論理,得出裁決結果。此種文書格式一改判決書的慣常模式,改革創新的韻味濃厚,使司法判決的各個構成要素之間相輔相成、有機聯系形成了統一整體,使司法判決真正成為向社會公眾展示法院文明、公正司法形象的載體。
【法律依據】
《關於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
第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在互聯網設立中國裁判文書網,統一公布各級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書。
各級人民法院對其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裁判文書質量負責。
5. 怎麼查詢法院判決書
【法律分析】
如果是當事人,可以直接去法院檔案室查詢或委託別人去查詢;如果不是當事人,在經法院辦公室領導簽字同意後,可以自己去查詢或委託別人去查詢;如果委託的律師是要查詢的案件的代理人,律師就可以直接拿當時案件的委託書去法院查詢。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
第二條中國裁判文書網是全國法院公布裁判文書的統一平台。各級人民法院在本院政務網站及司法公開平台設置中國裁判文書網的鏈接。
第三條人民法院作出的下列裁判文書應當在互聯網公布:(一)刑事、民事、行政判決書;(二)刑事、民事、行政、執行裁定書;(三)支付令;(四)刑事、民事、行政、執行駁回申訴通知書;(五)國家賠償決定書;(六)強制醫療決定書或者駁回強制醫療申請的決定書;(七)刑罰執行與變更決定書;(八)對妨害訴訟行為、執行行為作出的拘留、罰款決定書,提前解除拘留決定書,因對不服拘留、罰款等制裁決定申請復議而作出的復議決定書;(九)行政調解書、民事公益訴訟調解書;(十)其他有中止、終結訴訟程序作用或者對當事人實體權益有影響、對當事人程序權益有重大影響的裁判文書。
6. 經濟糾紛案件在哪裡查詢
法律分析:有兩種方法:網上查詢:進入各地房產管理局網站進行查詢;房產局查詢:攜帶個人身份證件及房產證到當地的房管局檔案館或窗口查詢。如:四川的就可以進入四川政務服務網之後,點擊「辦事指欄」,之後查找「房產登記信息查詢」,之後再輸入信息就可以查詢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三十四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
離婚案件,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7. 判決書怎麼查
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一般的法院生效判決書都能查到的。當事人可以攜帶身份證去當地法院查詢,不是當事人需要委託律師一起去當地法院查詢人民法院的判決書,網上查詢的步驟:1.網路搜索中國裁判文書網或者當地的法院的官網,點擊進入。2.在搜索款輸入對應案件的關鍵詞、法院名稱、當事人或者律師名稱,點擊搜索。3.點擊搜索後,會出現想要查詢的判決書。(7)經濟案件判決怎麼查擴展閱讀: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新規:法院生效的判決書從2014年1月1日起在互聯網全面公布,除涉及國家機密、個人隱私、未成年犯罪以及不宜「曬」的4類判決書外,公眾均可隨時查閱。判決書,法律術語,是指法院根據判決寫成的文書。是法律界常用的一種應用寫作文體,包括民事判決書、刑事判決書、行政判決書和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判決書的製作,在形式上應當具備規范性、創新性、公開性、法律性和准確性的特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積極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
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政府信息資源的規范化、標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強互聯網政府信息公開平台建設,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平台與政務服務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開在線辦理水平。
第九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權對行政機關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行監督,並提出批評和建議。
8. 判決文書怎麼查
法律分析:判決後,法官會向各方當事人送達判決書。可網上查,也可以用其它幾種途徑,.如果你是當事人,可以直接去法院檔案室查詢或委託別人去查詢.如果你不是當事人,在經法院辦公室領導簽字同意後,可以自己去查詢或委託別人去查詢.如果你委託的律師是你要查詢的案件的代理人,律師就可以直接拿當時案件的委託書去法院查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八條 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法院。宣告離婚判決,必須告知當事人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