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 主要的理論和模型
微觀經濟學又稱個體經濟學,小經濟學,是宏觀經濟學的對稱。微觀經濟學主要以單個經濟單位(單個的生產者、單個的消費者、單個市場的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單個生產者如何將有限的資源分配在各種商品的生產上以取得最大的利潤;單個消費者如何將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種商品的消費上以獲得最大的滿足。
需求供給模型
宏觀經濟學又稱總體經濟學、大經濟學。是微觀經濟學的對稱。宏觀經濟學是現代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宏觀經濟學以整個國民經濟為考察對象,研究經濟中各有關總量的決定及其變動,以解決失業、通貨膨脹、經濟波動、國際收支等問題,實現長期穩定的發展。
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B. 經濟模型的表示方式有什麼
經濟模型
是指經濟理論的數學表述。經濟模型是一種分析方法,它極其簡單地描述現實世界的情況。現實世界的情況是由各種主要變數和次要變數構成的,非常錯綜復雜,因而除非把次要的因素排除在外,否則就不可能進行嚴格的分析,或使分析復雜得無法進行。
通過作出某些假設,可以排除許多次要因子,從而建立起模型。這樣一來,便可以通過模型對假設所規定的特殊情況進行分析。經濟模型本身可以用帶有圖表或文字的方程來表示。
經濟學的研究是通過對社會各種現象建立模型來進行的,通過一個模型,我們可以簡單地表示現實世界的情況。這里的重點在「簡單」兩個字上。一個模型的力量在於能去除無關的細節,從而讓經濟學家把重點放在經濟現實的基本特徵上。在建立模型時,選擇正確的簡化方法具有一定的藝術。一般來說,我們要採用的是最簡單的並且能夠描述出我們正在考察的經濟狀況的模型,然後再逐步增加復雜的因素,使模型變得更為復雜同時也更符合實際。[1]
中文名
經濟模型
外文名
Economic Model
作用
反映經濟現象的內部聯系
起始時間
20世紀30年代以後
快速
導航
建立
應用
分類
數學模型
模型史
定義
經濟模型是指用來描述所研究的經濟事物的有關經濟變數之間相互關系的理論結構。[2]
內容
一個經濟模型通常包括:變數、假設、假說和預測等。[2]
用途
經濟模型主要用來研究經濟現象間互相依存的數量關系。其目的是為了反映經濟現象的內部聯系及其運動過程,幫助人們進行經濟分析和經濟預測,解決現實的經濟問題。[2]
變數
1、自變數與因變數;
2、存量與流量;
存量是指某一時點所測定的量。如人口總數
流量表示在一段時間內變數變動的值。如人口出生數
3、內生變數與外生變數。
內生變數是指由經濟模型內部結構決定的變數。
外生變數是指由外部因素(如戰爭、自然條件等)決定,影響內生變數的變數。
假設
假設是經濟模型用來說明事實的限定條件。經濟學經常使用的術語就是「假設其他條件不變」 。
假說
假說是經濟變數之間如何發生關系的判斷。
預測
預測是根據理論假說對事物未來發展趨勢和變化的方向等作出判斷,它是在理論限定的范圍內運用邏輯規則演繹出來的結果。
建立
建立經濟模型的一般過程:
1、對經濟現實進行歸納,形成抽象的概念;
2、概括和總結概念間的相互聯系和基本規律;
3、進一步地把概念符號化;
4、建立模型,對模型求解並對結果進行解釋。[2]
應用
經濟模型主要運用於:
1、經濟實證分析;
2、經濟政策分析;
3、發展情景分析;
4、規劃嵌入分析。[2]
分類
可分為:
(1)數理模型:在數理經濟學中所使用的經濟模型。
特點:把經濟學和數學結合在一起,用數學語言來表述經濟學的內容。使用數學公式表述經濟學概念,使用數學定理確立分析的假定前提,利用數學方程表述一組經濟變數之間的相互關系,通過數學公式的推導得到分析的結論
(2)計量模型:在計量經濟學中所使用的經濟模型。
特點:把經濟學、數學和統計學結合在一起,來確定經濟關系中的實際數值。主要內容:建立模型、估算參數、檢驗模型、預測未來和規劃政策。[2]
C. 宏觀經濟學的主要理論模型有哪些
宏觀經濟學的主要理論模型:
1、簡單國民收入模型,該模型不考慮利率
2、ISLM模型,該模型考慮利率 ;
3、ADAS模型 (衍生關於失業:菲利普斯曲線),該模型考慮價格;
4、ISLMBP模型,該模型考慮國際經濟;
5、新古典增長模型(衍生關於最優資本確定:索洛模型,黃金分割率、乘數加速數模型),該模型考慮經濟周期。
D. 經濟學有那些模型
1.消費需求模型
2.生產函數模型
3.現代經濟增長模型:
3.1哈羅德一多馬增長模型
3.2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索洛經濟增長模型
3.3新劍橋經濟增長模型
4.新增長理論模型:
4.1人力資本理論模型
4.2知識積累模型
4.3人力資本模型
5.完全競爭市場的局部均衡模型
6.
一般均衡模型
7.投入產出模型
8.消費函數模型
9.投資函數模型....
E. 什麼是經濟模型如何建立經濟模型十分感謝誰來能解釋一下。。。。
1、經濟模型就是對經濟現象或者過程的一種數學模擬。比如說,關於消費行為理論,可建立Y=a+bY消費函數。
2、要想設立一個合理的經濟模型,要注意幾點:
第一、要有科學的理論依據
第二、要選擇適當的數學形式
第三、變數要具有可觀測性
第四、模型中要包括主要變數
以上都是我個人手打。。望採納,可追問~~~
F. 什麼是經濟模型如何建立經濟模型
所謂經濟模型是指用來描述與所研究的經濟現象有關的經濟變數之間的依存關系的理論結構。
經濟模型是一種分析方法,它極其簡單地描述觀實世界的情況。現實世界的情況是由各種主要變數和次要變數構成的,非常錯綜復雜,因而除非
把次要的因素排除在外,否則就不可能進行嚴格的分析,或使分析復雜得無法進行。通過作出某些假設,可以排除許多次要因此,從而建立起模型。這樣一來,便可
以通過模型對假設所規定的特殊情況進行分析。經濟模型本身可以用帶有圖表或文字的方程來表示。
建立經濟模型的一般過程:
1、對經濟現實進行歸納,形成抽象的概念;
2、概括和總結概念間的相互聯系和基本規律;
3、進一步地把概念符號化;
4、建立模型,對模型求解並對結果進行解釋。
G. 什麼是經濟理論模型
所謂經濟模型是指用來描述與所研究的經濟現象有關的經濟變數之間的依存關系的理論結構。
經濟模型是一種分析方法,它極其簡單地描述觀實世界的情況。現實世界的情況是由各種主要變數和次要變數構成的,非常錯綜復雜,因而除非把次要的因素排除在外,否則就不可能進行嚴格的分析,或使分析復雜得無法進行。通過作出某些假設,可以排除許多次要因此,從而建立起模型。這樣一來,便可以通過模型對假設所規定的特殊情況進行分析。經濟模型本身可以用帶有圖表或文字的方程來表示。
H. 經濟模型的定義
經濟模型是指用來描述所研究的經濟事物的有關經濟變數之間相互關系的理論結構。
內容
一個經濟模型通常包括:變數、假設、假說和預測等。
用途
經濟模型主要用來研究經濟現象間互相依存的數量關系。其目的是為了反映經濟現象的內部聯系及其運動過程,幫助人們進行經濟分析和經濟預測,解決現實的經濟問題。
變數
1、自變數與因變數;
2、存量與流量;
存量是指某一時點所測定的量。如人口總數
流量表示在一段時間內變數變動的值。如人口出生數
3、內生變數與外生變數。
內生變數是指由經濟模型內部結構決定的變數。
外生變數是指由外部因素(如戰爭、自然條件等)決定,影響內生變數的變數。
假設
假設是經濟模型用來說明事實的限定條件。經濟學經常使用的術語就是「假設其他條件不變」 。
假說
假說是經濟變數之間如何發生關系的判斷。
預測
預測是根據理論假說對事物未來發展趨勢和變化的方向等作出判斷,它是在理論限定的范圍內運用邏輯規則演繹出來的結果。
I. 經濟學模型是什麼
1、投入產出模型
投入產出模型是綜合分析經濟活動中投入與產出之間數量依存關系 (特別是分析和考察國民經濟各部門在產品生產與消耗之間的數量依存關系) 的一種經濟數學模型。它由投入產出表和根據投入產出表平衡關系建立起來的數學方程組兩部分構成。
投入產出模型的種類很多,從計量方法分,有實物模型和價值模型,動態模型和靜態模型; 從范圍上分,有全國模型、地區模型、地區間模型、部門模型和企業模型;從內容上分,有產品模型、固定資產模型、勞動模型等; 從任務上分,有計劃模型和統計模型等。
2、價格模型
價格是商品同貨幣交換比例的指數,或者說,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價格是商品的交換價值在流通過程中所取得的轉化形式。
用於宏觀經濟的常見的價格模型有三種:利用投入產出關系建立價格模型;宏觀經濟線性規劃模型;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
3、供應和需求模型
供應和需求是經濟運行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描述顧客和生產商之間的相互作用。這個管理模型中的基本因素是供應曲線、需求曲線、均衡價格、均衡數量、消費者剩餘生產者剩餘)。
4、卡特爾模型
卡特爾模型(Cartel)是一種正式的串謀行為,它能使一個競爭性市場變成一個壟斷市場,屬於寡頭市場的一個特例。卡特爾以擴大整體利益作為它的主要目標,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在卡特爾內部將訂立一系列的協議,來確定整個卡特爾的產量、產品價格,指定各企業的銷售額及銷售區域等。 卡特爾常常是國際性的。
5、彈性價格貨幣模型
彈性價格貨幣模型是現代匯率理論中最早建立、也是最基礎的匯率決定模型。其代表人物主要有J·Frenkel、P·Kouri、J·Bilson等人。它是在1975年瑞典斯德哥爾摩附近召開的國際研討會上被提出來的。 彈性貨幣法的一個基本思想:匯率是兩國貨幣的相對價格,而不是兩國商品的相對價格。
J. 經濟理論和經濟模型的區別
經濟理論是一種思想,描述對某一經濟現象的理解和對其背後的經濟學規律的認識。表述方法有很多,如文字描述、數學公式描述和圖形描述。
經濟模型是建立在經濟理論基礎之上,通過規范的假設和前提,運用嚴謹的分析和推理,試圖將某一經濟理論規范化。
經濟模型是表達某一經濟理論思想的一種很好的方法,通過建立模型人們可以將各種變數代入到模型中,進行經濟預測。
一般是先有經濟理論,再有經濟模型。經濟理論揭示了某一經濟規律,經濟模型就是運用這個規律進行模擬和預測,為經濟發展提供參考建議和意見。
經濟理論的缺點是比較抽象,描述的內容比較泛;經濟模型比較規范,但是假設條件太多,太過於理想化,所以預測時有可能出錯,所以參考其預測結果需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