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什麼是堵車經濟

什麼是堵車經濟

發布時間:2022-08-26 03:50:55

㈠ 什麼是交通堵塞

交通堵塞 由於交通設施能力不足或非正常情況所引起的一定數量的交通車輛在公路上的滯留。
造成交通堵塞有三大原因:
一、 道路,公交事業等基礎建設差,不合理;我國大部分城市的基礎都是以20年為規化期的,本來在20年之內是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的;但是由於我國近年來的經濟建設比較快,10年左右基礎建設就跟不上經濟發展的步伐,車流量過大,道路建設又相對落後自然就會老塞車了。比如廈門大橋當年就是按20年規化的,結果10多點車流量就大大的超過了當年設計的25萬車次/每天達到了40萬以上車次/每天。
二、 路上行馳的車輛過多:
1) 由於稅收制度的問題,我國的車子不管有沒有上路都須繳納養路費,大多人都認為反正錢已經交了我有車為什麼不開(只要交得起油錢就行)。歐美大多路國家養路費都是加到油錢裡面了,車子有上路就交錢,不上路就不用交錢自然大多人都是能省則省,路上車子自然就少。
2) 中國人的意識原因造成,歐美國家的人如果上班近的話大多會選擇坐公交車或地鐵,但是我國則大多認為我有車為什麼不坐而去擠公交呢?
所以就造成了一個城市如果有50萬輛的車的話,每天在路上至少有80%以上的車子,而歐美相應的數據是30%多點。
三、大部分的司機交通法規觀念差,闖紅燈,搶道等經常發生,造成交通事故多發至使堵塞更加嚴重。

㈡ 堵車和繞道哪個更經濟劃算

我個人覺得堵車和繞道相比,繞道更加經濟劃算一些吧。要說起來司機最怕就是什麼,司機最怕的就是堵車,尤其是在堵車高峰時期。我之所以會認為繞道比堵車更加經濟劃算,是因為堵車的時候,會堵很長的一隊,然後走一步停一步的,而且需要你時刻盯著前面的車尾,前面的車一走你也必須要走,否則的話就會被不知道哪個旮旯堆里出來的車給擠到一邊去。

而且在開車的過程當中,你要時刻注意著與周圍車之間的距離,你不能為了省事就把發動機給關了,那樣你就停在那兒了。我估計你要停在那兒的話,後面的人會立刻朝你按喇叭的。繞道的話,雖然他可能會讓你走遠路,然後再到達目的地。但是它對發動機並沒有損害。如果我有車的話,我寧願繞遠道也不願意堵車,一方面我本人是對賭車十分厭煩的。再者在我看來一走一停的話,對汽車的發動機損害是十分大的。

但是對現在的我來說依然討厭堵車,因為我坐車的時候會暈車。暈車的人最怕就是遇到了堵車高峰期,因為可能你本身並不難受,但是在堵車一走一停的過程當中,會加深你的嘔吐感。從而讓你難受數倍。

雖然說繞道的話,對某些人來說要比堵車更麻煩,因為你要從那個地方要到另一個地方,而且你可能在途中會收費站,也要停車一段時間,反而不如在堵車當中一走一停,起碼到達目的地比較快吧。但我覺得你一走一停的話不更浪費油嗎?雖然說現在大多數的汽車計程車都已經變成了用氣,但是氣也是要花錢的呀,又不是免費的。

㈢ 用經濟學原理解釋節假日一定堵車嗎

堵車的經濟學原理:
(1)博弈論中的「囚徒困境」模型 在堵車的情況下,每個人都希望短時間快速通過,但是所造成的結果反而是交通秩序混亂,甚至堵上加堵。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按照利己的想法行事,最終卻帶來壞的結果。
博弈論中著名的「囚徒困境」模型表示,個體的最佳選擇卻未必是團體的最佳選擇。如果每個人都出於個體理性的自私自利而採取為自己謀取最大利益的行為,結果很可能損害自身利益,造成兩敗俱傷的「納什均衡」。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講師王塑峰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假設兩個人離婚。每一位都在考慮是不是請一位離婚律師,如果都不請,則大家平分財產,好聚好散;如果男的請了律師,而女方沒請,則律師有能力把幾乎全部財產給男方爭取過來。但是當雙方都做如此考慮的話,最後的結果就是每個人都請律師,還是平分財產,除此,雙方還付出了很大一筆律師的費用。 「這個時候,你想一想,從個人的角度而言,你會選擇哪個?」王塑峰說,兩個人在此種情況下,只有都選擇不請律師,才是合作共贏的方式。
因此,在交通擁堵的情況下,只有每個人往後退一步,有秩序地出行,才能更快解決交通堵塞問題,從而達到共贏。
(2)「劣幣驅逐良幣」 「劣幣驅逐良幣」定理說的是金屬貨幣流通時代,成色不足的劣幣如果能與成色充足的良幣共同流通,那麼誰也不願意把良幣拿出來用於交易,都會把劣幣用於流通,於是劣幣會將良幣驅逐出流通領域,市面上流通的就都是劣幣了。「通俗地講,如果你口袋裡有10張一元人民幣,其中有兩張是舊的,那麼這兩張肯定被你先花出去。」這種做法,註定會加速紙幣的磨損速度,會最終導致制幣成本的增加,但是人們的這種行為沒有觸犯任何的法律、法規,不應該受到制裁。
如果「劣幣驅逐良幣」定理應用到交通領域,體現的就是,不良的違規行為如果能經常帶來利益而不受到懲罰,這種的想法,就會讓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自私違規,終將把遵守規則的良性行為排斥掉。駕車時搶行並道泛濫,不被懲罰,並得以迅速通過,導致禮讓守法的司機總是被堵被搶,長時間如此,便再也沒有人會遵守規矩。

㈣ 堵車主要有哪些直接經濟損失

生活在首都的人,都會有這樣的無奈感受:開車行進在寬敞的大道上,卻必須沒完沒了地耐心等待;交通電台播放著一長串擁堵路況信息,節目的名稱卻叫「一路暢通」;很多初來乍到的外地人都吃驚於北京人喜歡閱讀的程度,無論公交車還是地鐵上,到處都是埋頭看報的人。殊不知北京人的回家路途被無休無止的擁堵拉長了不知道多少倍,以至於碰到堵車時,許多人都會打開隨身帶著的一份報紙習以為常地閱讀起來。這樣的場景多少有些滑稽,但這就是北京現實生活的一部分。

交通堵塞對皇城根的老百姓來說,是件每天必須忍受又無力改變的頭疼事。那麼,它究竟給城市生活造成了多大損失?耗費了多少經濟資源和社會資源?美國得克薩斯州運輸研究所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美國因交通堵塞,平均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631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更是接近1000億美元。其中,交通堵塞使美國人一年浪費的時間達37億小時,人均每年因交通高峰期浪費的時間,自1982年以來已從16小時增加到47小時;浪費的汽油達23億加侖,平均每年因道路擁堵導致各種交通工具白白燃燒100億升燃油。放眼世界,「很受傷」的不僅是美國,據估算,倫敦每周為交通堵塞浪費的生產力價值高達290萬美元,香港每年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3億多美元。

北京由於交通堵塞造成的損失究竟有多大,恐怕沒有人認真算過。對我們而言,如何衡量這種經濟損失還是一個相對缺失的領域,指標和基礎數據都不易獲得。為了直觀感性地說明北京交通堵塞可能造成的損失方面,先引入一個比較典型的案例——因雪災而導致的「12·7」北京交通大癱瘓,把每一個環節剖析開來,將有助於分析交通堵塞造成損失的方面。

第一,計程車的運營損益可以一窺交通擁堵的情況。「12·7」那天選擇上路的30%計程車中,有80%都遭受損失,損失與計程車的賺錢效益直接相關。車能跑得起來的情況下,每小時基本是50-60公里的速度,計程車司機平均能掙30元左右;到下班高峰時間,速度降到30-40公里。而那天不只是下班高峰時間,還下雪,大多數出租司機就只能掙到「堵車」的錢,但這樣的收益只是正常跑動的三分之一或更少。

第二,直觀的損失是人,包括時間、精神甚至生命!「12·7」當晚京城的很多交通樞紐成了巨大的「馬路停車場」。路邊伸手招計程車的人不計其數,可路過的計程車全數爆滿。其實,這種景象並不只有在交通大癱瘓的時候可以看到,每逢節日下班,國貿CBD各種寫字樓里湧出的白領們伸手擋計程車的情景在很多人腦海里都留下深刻印象,集中人流的交通疏導隱患反復凸現出嚴重性;長時間塞車使司機和乘客都充滿精神壓力,交通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陡增;急診病人無法及時就醫。如果病情被耽誤,可能就是生命代價!

第三,堵車過程中燃油和汽車的損耗是一個巨大數目。車堵在了路上,很多車都不熄火在路上等待著向前挪動——「大燈一直亮著,車又跑不起來,電瓶虧電很厲害,直到車里燃料耗盡」。在交通堵塞的時段內,一輛機動車啟動了多少次很難計量,間接的資料或許可以起到補充作用。有調查顯示,機動車在遇到紅燈等情況下停止然後再啟動,一停一開啟動一次造成的損失是0.3~0.5元。如果僅以100萬輛機動車那天啟動一次的損耗計算,費用也在30萬元到50萬元之間。

從這個案例中,可以比較直觀地感受到交通堵塞所造成的社會成本。我們將其主要分為人力損失和燃油機械損失兩個方面,這為進一步核算由於交通堵塞給整個北京造成的損失,提供了一個相對可行的思路。

先從人力損失入手。據粗略統計,北京市從業人口平均每人每天因為堵車而耽誤的時間為1個小時左右。有資料顯示,北京600萬左右的從業人員中,有一半以上是坐車上班,包括私車、公交車等。北京市的人均勞動生產率為一年10萬人民幣,攤在一小時上的價值起碼有20元。那麼,如果說一天中有200萬人坐車上下班,按照一個人社會成本為20元來計算,因為堵車造成的社會成本一天就是4000萬元,一年按照300天計算(適當扣除節假日交通流量的下降),一年的社會成本就達到120億!

再算算燃油和機械損失。北京市現有機動車擁有量已經突破200萬量。按照50%的上路率,一天就有100萬輛的汽車總量。前面提到,機動車在遇到紅燈等情況下停止然後再啟動,一停一開啟動一次造成的機械和燃油損失是0.3~0.5元。如果僅以 100萬輛機動車一天啟動一次的損耗計算,費用也在30萬元到50萬元之間,那麼一年的損失總量就達到1.2億!

經過粗略推算,已經得出北京市一年因為交通堵塞所造成的損失有121.2億元!相比於北京2004年3300億元的GDP總量,可以發現交通堵塞造成的損失相當於GDP總量的3.6%!

不能忽略的是,以上只是能夠粗略推算的損失,還有更多的隱性損失,比如環境污染和投資環境的惡化;各種各樣的經濟體,由於交通堵塞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政治損失、信息損失、機會損失……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所有相關聯的損失非常巨大,降低了社會的總體經濟福利水平。因為缺失更多的基礎數據,無法更進一步細化整個測算的系統工程。我們只能從損失發生的方面和可行的核算思路出發,對首都交通堵塞的成本有一個直觀感性的認識。

北京的目標是2008年建成宜居城市,看來,解決交通堵塞的問題將最能夠說明居住環境改善的實績。要達到這個目標,恰當的城市戰略和交通投入自不用說,應該引起注意的是,城市交通流量和變化規律的數據應該納入常規調查的掌握中。到那時,我們也可以通過比較交通堵塞造成的確切損失數據,來了解北京的居住環境究竟有沒有改善,改善了多少。「像鳥兒棲在樹上,讓我們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何以達致,人居環境才是最重要的方面。

㈤ 如果將「堵車」和「經濟」這兩個詞聯系在一起你會想到什麼呢

國家經濟發展很不平衡,不能有效的安排經濟分布,所以造成貧富差距,以致有的地方堵車嚴重,有的地方連汽車都沒看過。

㈥ 西方經濟學分析題之堵車經濟學

對於人們的交通行為影響交通秩序的現象,經濟學者曾經做過各種解釋,試圖找出人們行為的經濟學基礎。最有名的解釋就是用「囚徒困境」模型的非合作博弈論來解釋。博弈論中著名的「囚徒困境」模型告訴人們,如果每個人都出於個體理性的自私自利而採取為自己謀取最大利益的行為,結果很可能損害自身利益,造成兩敗俱傷的「納什均衡」,誰也得不到好處。如交通行為中,每個人都想快,爭先恐後、你爭我搶,甚至違反交通規則,其結果必然是交通秩序混亂,誰也快不了;而如果大家選擇遵守規則、互利合作、禮讓利他,反而會帶來合作利益,使交通順暢有序。

經濟學家們試圖用這樣的道理告誡人們,在交通活動乃至各種社會生活中,應當講道德、守規則。如果大家都這樣做,交通秩序乃至整個社會秩序都會大大改善。然而,任憑學者苦口婆心,這樣的理論在現實中卻並不起作用。交通參與者未必不知個中道理,但到了現實中依然你爭我搶、互不相讓。難道是理論錯了?

其實,不是理論不對,而是我們對理論理解不足、應用不當,將經濟理論簡單化、公式化、概念化了。譬如「囚徒困境」模型,出現合作博弈均衡的條件是同一些參與者進行多次重復博弈。只有同一些參與者經過足夠多次的重復博弈,才有可能產生合作與利他的行為。而在具體的交通環境中,並不總是具備這樣的條件。同時,合作均衡的出現還需要人們的理性、車與路的條件大致均衡。然而,在具體交通行為中,人們的理性不足,車與路有時嚴重失衡。這進一步降低了合作均衡出現的可能性。

進一步說,即使交通行為中具備了產生合作均衡的諸條件,現實中的合作均衡也未必就會出現。因為人的行為動機是非常復雜的,並非單一理論可以完全覆蓋。對於人們的交通行為,經濟學除了可以用「囚徒困境」模型來解釋,還可以用其他理論來解釋,比如「劣幣驅逐良幣」理論。

「劣幣驅逐良幣」也是經濟學中一個有名的定理,說的是鑄幣流通時代,成色不足的劣幣如果能與成色充足的良幣共同流通,那麼誰也不願意把良幣拿出來用於交易,都會把劣幣用於流通,於是劣幣會將良幣驅逐出流通領域,市面上流通的就都是劣幣了。將這一理論引入社會行為領域,不良的違規行為如果能經常帶來利益而不受到懲罰,「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自私違規,終將把遵守規則的良性行為排斥掉。如果在駕車時加塞搶行泛濫、乘公交車上車時不守秩序,導致禮讓守法的司機總是被堵被搶、守規矩排隊的人總是上不去車,守規矩者就會越來越少,交通狀況就會越來越差。這都屬於劣幣驅逐良幣一類。此時,合作博弈的均衡就很難出現,出現的就是多敗俱傷的「納什均衡」。

㈦ 為什麼下雨就堵車經濟學

1、下雨天氣下人們的駕駛更加謹慎,盡量慢開車,因此出行的時間就會更長,交通系統的承載也隨之變大,就形成了擁堵。

2、雨後過後路面濕滑,地面的摩擦系數也會隨之降低,再加上摩擦力大,很多技術不成熟的新手交通事故機率會增加,雨天違規也會更多,通行效率自然會下降。雨天的交通事故已是平常的5倍還要多。

3、雨天人們出行大多都是開私家車或者打車出行,原本在天氣晴朗的時候人們會考慮非機動車或者步行,但雨天時人們所駕駛的小汽車以及公交車數量都會增加,車流量的增加。

附:雨天注意事項:

1、避免緊急制動:

除了降低車速、保持安全車距以外,急剎車也是要堅決避免的,由於路面濕滑,緊急制動後極容易發生側滑和甩尾。

2、避免下坡空擋滑行:

下坡前根據速度換入適當的前進擋位,利用發動機的牽製作用降低車輛滑行的速度,也要注意的是,進入下坡路段後就不可以再換擋了。

3、避免駛入不熟悉的隧道:

暴雨天水位上漲很快,不熟悉的隧道危險因素不容易把控。如遇涉水路段,經觀察貼合自身車況判斷,若可以通過(不超過輪胎的一半),盡量保持低檔勻速,切記不要松開油門,避免水流倒吸。

㈧ 為什麼高速公路會堵車堵車的原因都有哪些

高速交通擁堵主要是由於事故佔用車道、車流量超計劃、維修管理佔用道路資源等。一些高速公路因前瞻性不足、鋪設預算不足而造成交通擁堵。高速公路上的汽車太多了。如果每個人都走自己的路,遵守交通規則,文明駕駛,公路應該是暢通的,而不是停滯的。很顯然,罪魁禍首是極少數人的私心,隨意駕駛,交通違章造成高速交通事故,造成大范圍、長距離的堵車。

再者是隨意停車,車速太低造成堵車現象。在高速公路上,經常發現快車道時速60km/h,長時間佔用快車道,低速行駛,容易造成後面的車低速行駛,而且很容易造成交通擁堵。還有一些司機朋友,在高速公路上隨意停車,隨意變道,違章倒車,不管後面有沒有車。如果後車沒有剎車,肯定會發生追尾事故,甚至連環事故。

㈨ 怎樣用經濟學中的外部性原理解釋交通擁堵現象

外部性可以分為正外部性(或稱外部經濟、正外部經濟效應)和負外部性(或稱外部不經濟、負外部經濟效應)
堵車為外部不經濟
外部不經濟是指生產或消費給其他人造成損失而其他人卻不能得到補償的情況。
在外部不經濟的情況下:個人邊際成本(MCP)<社會邊際成本(MCS)。這時私人活動水平高於社會所要求的水平。
外部不經濟也可以視經濟活動主體的不同而分為「生產的外部不經濟」和「消費的外部不經濟」。

㈩ 高速為什麼會堵車

高速堵車是因為私家車數量增加。2020年中國汽車保有量將超過1億。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歐陽明高表示。

目前路上行車有70%都是私家車,其中70%在早晚高峰期又只是一個人駕駛,這些車輛佔用了50%的交通資源,但只運送了不到5%的出行者,這是對有限道路資源的浪費。

堵車另類解釋

堵車是一種拉動經濟增長,解決社會就業問題的方式。

因為堵車,才有大量的時間磨蹭在路途中,本可以一天完成的工作,拖成了兩天、三天。勞動效率降低了,才有了更多的工作要找人做,才有了更多的就業崗位。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堵車經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堵車會影響什麼經濟損失 瀏覽:815
抖音如何打造健康科普 瀏覽:712
去江陰在哪裡申請健康碼 瀏覽:640
故事單詞用英語怎麼讀 瀏覽:168
事業單位領取失業金要多久時間 瀏覽:168
月嫂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152
南昌有什麼事業單位培訓機構 瀏覽:292
講故事配什麼音好 瀏覽:41
如何找到自己的婚姻 瀏覽:552
迷你世界小故事應當怎麼寫 瀏覽:972
打給你的愛情手冊是什麼歌 瀏覽:706
西安酒店如何申請場所健康碼 瀏覽:314
事業單位考核結果包括哪些 瀏覽:659
你在愛情里受過什麼傷害 瀏覽:850
2021年中級經濟師考試怎麼樣 瀏覽:700
美女在哪裡k歌 瀏覽:661
事業編辭職的時候需要辦什麼手續 瀏覽:113
婚姻錯了怎麼才能重新開始 瀏覽:600
散文和故事哪個好 瀏覽:756
隊長在給灰灰講什麼故事呢 瀏覽: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