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永春縣最窮的鎮
達鋪鎮。
永春縣達鋪鎮新瓊村位於永春縣中南部,
曾以「新瓊新瓊,達鋪最窮」的順口溜,成為聞名全縣的窮鄉僻壤。
『貳』 福建永春吾峰
吾 峰 鎮
吾峰鎮位於福建省永春縣西北部,天馬山南麓,距縣城十公里,境內群山環繞,山清水秀。中部有三座山,形似三龜。民謠"三龜排走銅鑼把水口"。因龜鰲同類,以鰲為雅,故俗稱"鰲頭"。後改稱鰲峰。
鰲峰,地處永德兩縣交通要塞,古代常在橋頭鋪設有驛站,因之成小集鎮。鋪街的獨拱石橋和橋墩旁的古榕樹是橋頭鋪的象徵。南宋理學家朱熹來泉講學時,曾客寓於此,並賦詩《宿大橋鋪》一絕。
鰲峰,在宋至清期間,屬民康鄉,常安里廿一都、廿二都,民國初稱鰲峰社,抗日戰爭前期,跟蘇坑鄉合並,稱為三山鄉,後期改稱常安鄉。
新中國成立伊始,沿用常安鄉舊制,後歷經隸屬第三、八和十一區,1958年劃入城關人民分社,1961年分出成立吾峰人民公社,1984年改稱吾峰鄉,1991年撤鄉設鎮,成立吾峰鎮。
吾峰鎮轄棗嶺、吾中、吾西、擇水、侯龍、梅林、吾頂、培民等八個村,境內面積32.2平方公里,人口1.95萬人(2000年底)。享有人傑地靈之稱,知名人士有梁披雲、梁靈光、梁良斗等先生,革命先驅者張文宣等。
吾峰鎮佔有天時地利人和優勢,屬縣城"半小時經濟圈"的鄉鎮。近年來,鎮黨委、政府立足鎮情,審時度勢,搶抓機遇,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帶領全鎮人民走以農為主,以工富鎮,農林牧副漁齊發展的路子,實現了經濟穩步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使吾峰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成為生機盎然的一方熱土。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至2001年底,全鎮農業總產值6150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可達112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可達3758元。基礎設施日臻完善,貫穿境內兩條公路主線高梅公路,長9.8公里已鋪築水泥路面,社湯公路鋪築柏油路面,交通條件十公便捷,實現村村通公路,通村公路硬化率達75%;郵電模塊局建成,移動機站運行實現了村村通電話,程式控制電話安裝2800多門,占農戶五分之四以上。鎮容鎮貌明顯改觀,鎮區面積由原來6公頃擴展到15公頃,至此商、住、貿、廠一條街的集鎮雛形已經形成。鄉鎮企業長足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以大,從分散趨向集中的歷程,並辦出特色,形成規模,花崗岩、陶瓷燈具生產已經上檔次、上規模,目前500一1000萬元年產值生產能力有3家。堅持農業放在經濟工作的首位,穩定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實施科技興農戰略,農業綜合開發成績喜人,全鎮柑桔種植面積5000多畝,完成閩台蘆柑技術改造3500畝,建成早鍾6號枇杷基地,種植面積1600多畝,計劃在三年內發展至3000畝,麻竹1950畝,建立蔬菜基地500畝,同時致力發展「一村一品」種植特色,全鎮各村初步形成獨具特色的「一村一品」優勢產業:棗嶺的麻竹、吾中的龍眼、吾西的柑桔、吾頂的茭白筍、培民的茶葉。我們相信,只要全鎮人民團結一致,奮發努力,頑強拼搏,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吾峰一定能夠迎來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
『叄』 永春為什麼會泉州最窮的原因,永春人的十大恨
永春的發展,其實就是被小泉卡住的,剛剛改革開放就被地級市定位農業縣,也就是「山美水庫」的水源的問題,不讓永春發展工業,煤炭資源被省裡面和小泉控制,化工廠造紙廠許許多多企業開辦不批准,原來辦廠的被關閉。要知道德化縣的陶瓷工藝,有許多祖籍永春的高級工藝師,就是不引進來自己辦廠,比如永春介福鄉就是古代的陶瓷基地和瓷土礦產地,還有鋼鐵企業水泥廠也沒有了。化肥廠是原永春和晉江地區最出名的企業,被無情地搞垮了。泉州市和地方政府故意弄個「牛姆林」,把有限的資金放在森林中,還在遠離永春上百公里遠的一都鎮搞一個「美嶺集團」,整個縣的貸款都被遠距離的農村拿走了,因為那個地方辦工廠不會污染小泉的水源。永春達鋪鎮的神香產業本來要定位省先進單位,後來被泉州市卡住,把所謂的一都小山溝美嶺村搞成全省先進單位等等,你說永春怎麼會發展??????
『肆』 泉州市哪個縣市區最窮
泉州市共有11個轄屬區縣市,分別是:鯉城區、洛江區、豐澤區、泉港區、晉江市、南安市、石獅市、惠安縣、安溪縣、德化縣、永春縣。
『伍』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的那些鄉鎮經濟比較好
桃城, 五里街 ,達埔 ,都挺不錯的。
『陸』 泉州的永春縣跟德化縣哪個經濟好
永春和德化經濟差不多很多的,都排到泉州經濟末尾兩位,沒什麼好比的,泉州市裡,晉江石獅南安經濟比較好
『柒』 有關泉州永春縣錦斗鎮的簡介如題 謝謝了
錦斗鎮是永春內半縣的一個發展中的鄉鎮,面積41.35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人口16178人。漳泉線(205)貫穿我鎮境內,交通方便,可直通三明、泉州、福州等地,村村通水泥路,通訊網路齊全。錦斗鎮是以農業為基礎,農工商旅遊、運輸業為依託的經濟發展格局。特別是近年來,鄉鎮企業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現有福錦織造有限公司、錦源礦泉水有限公司、綠都食用菌有限公司、麗源礦泉飲料發展公司、錦華竹席廠、瑞興茶葉有限公司、長松選礦廠等一批骨幹企業。境內有聞名海內外的旅遊朝聖地——烏髻岩;有一支擁有350多部的汽車運輸隊和一支近30部鏟車的土方石工程隊,並逐步形成了「果、蔬、茶、竹、菌、蓄」六大生產基地,有較豐富的農產品。全鎮工農業總產值比96年翻番跨入億元鄉鎮的行列。
『捌』 德化、永春為什麼是泉州最窮的地方
永春、德化的發展,被卡住了,剛剛改革開放就被地定位農業也就是「山美水庫」的水源的問題,不讓永春發展工業,煤炭資源被省裡面控制,所以是泉州最窮的地方。
永春縣為福建省泉州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福建省中部偏南,泉州市西北部,戴雲山脈東南麓,北緯25°13′-25°33′,東經117°40′ -118°31′。東接仙游縣,西連漳平市,南和南安、安溪兩縣市接壤,北與大田、德化兩縣毗鄰。
全境呈帶狀,東西長84.7千米,南北寬37.2千米。總面積1451.8平方千米。轄15鎮、7鄉。人口54.72萬。其中非農業人口127007人。漢族為主,有壯、回、畲、高山等少數民族。旅外華僑、華裔、港澳同胞100多萬。通行閩南方言泉州話。
氣候條件:
永春氣候條件優越,在14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同時兼有三種不同的氣候類型,西半縣屬中亞熱帶,東半縣屬南亞熱帶,而千米以上山地則屬北亞熱帶。全縣無霜期320天,平均氣溫20.4℃,降水量1600~2100毫米,氣候溫和,濕潤多雨,夏長不酷熱,冬短無嚴寒,素有「萬紫千紅花不謝,冬暖夏涼四序春」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