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共享經濟的發展現狀怎麼樣了
過去幾年共享經濟平台的服務對象主要是面向C端消費者用戶,隨著這些業務逐步進入相對成熟階段,行業領先企業積極拓展企業服務等新業務領域。與此同時,疫情沖擊下,數字化水平高的企業的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凸顯,傳統企業數字化和平台化轉型的意願大大提升,這為平台企業從消費者業務轉向企業服務業務提供了機會。平台企業發展重心的轉變,也成為各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推動力,越來越多的共享平台轉向B端即企業服務市場。
共享經濟平台B端服務優勢明顯
在共享經濟發展的初始階段,行業平台產品更多是圍繞C端來進行應用落地。未來隨著共享經濟模式逐漸成熟,圍繞企業B端服務的共享經濟應用將實現落地。包括在辦公空間共享、企業資源共享、供應鏈互通等方面,將成為共享經濟B端服務的重點挖掘領域。
共享經濟平台在服務B端市場具有突出優勢:一是平台擁有龐大的消費者流量及數據資源,可以幫助企業進行精準用戶畫像、提供客源基礎、收集用戶反饋,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需求;二是通過規模效應實現服務降本增效。
共享平台作為多主體力量整合的紐帶,能夠集聚、整合、分享產業鏈資源,發揮規模優勢,為企業及商戶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相關服務。
——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全球及中國共享經濟發展模式與典型案例分析報告》
㈡ 怎樣看待共享經濟未來的發展趨勢
共享經濟的發展——去中介化和再中介化的過程。去中介化:共享經濟的出現,打破了勞動者對商業組織的依附,他們可以直接向最終用戶提供服務或產品;再中介化:個體服務者雖然脫離商業組織,但為了更廣泛的接觸需求方,他們接入互聯網的共享經濟平台。
共享經濟平台的出現,在前端幫助個體勞動解決辦公場地(WeWork模式)、資金(P2P貸款)的問題,在後端幫助他們解決集客的問題。同時,平台的集客效應促使單個的商戶可以更好的專注於提供優質的產品或服務。
比起在歐洲市場Uber和Airbnb的如火如荼,中國市場的共享經濟熱潮卻又顯得不那麼真實。從O2O到共享經濟,在險象叢生的中國市場似乎一切新興模式都離不開燒錢二字。對「有形資產」的執念成為制約中國共享經濟的一道無形之鎖,在中國市場,共享經濟的熱潮從「無形商品」開始。
在北京、廣州、杭州等多個城市,繼共享單車、共享汽車之後,共享充電寶、共享籃球、共享雨傘等共享經濟新形態不斷涌現,並成為新一輪資本蜂擁的「風口」。僅以共享充電寶為例,短短40天時間就獲得11筆融資,近35家機構介入,融資金額約12億元人民幣。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2-01-1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㈢ 中國共享經濟近年來發展情況如何
投資了ofo、滴滴和餓了么等知名企業的金沙江創投合夥人朱嘯虎說,在過去的五六年裡,中國抓住移動互聯網機遇,在改造線下物流基礎設施、發展線上用戶交易和信用系統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中國共享經濟正是站在這一肩膀上才獲得跨越式發展。
騰訊研究院《2016-2017分享經濟發展研究報告》也顯示,分享經濟資本熱潮在2014年起步,2015年井噴,當年融資筆數增幅高達100%,融資規模增幅近340%。2016年融資筆數回落30%,但融資總額仍保持3%的小幅增長。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李強治表示,近三四年共享經濟融資增長態勢世界罕見。
㈣ 什麼分享經濟典型的分享經濟新項目有哪些
分享經濟指個人、組織或者企業,通過社會化平台分享閑置實物資源或認知盈餘,以低於專業性組織者的邊際成本提供服務並獲得收入的經濟現象,其本質是以租代買,資源的支配權與使用權分離。
分享經濟將社會海量、分散、閑置資源等,進行平台化、協同化的集聚、復用與供需匹配,從而實現經濟與社會價值最大化利用的新經濟業態。
智慧出行高擎大旗。在滴滴出行的平台上,有計程車、專車、快車、順風車、巴士、代駕等各種出行工具。
擴資資料:
共享經濟通過高效利用社會資源,達到供需雙方的有效鏈接,提升企業競爭力,解決產能過剩,促進產業的未來和國家競爭力的商業新模式,成為時代最熱的議題。
隨著分享經濟的深入發展,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行業以分享經濟為契機在市場當中掀起眾享潮流,分享經濟時代對行業的變革已經來臨。
開放平台、眾創空間風生水起。以騰訊開放平台、眾創空間為代表的開放空間、公共服務平台形成中國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為創新創業生態化自由生長奠定了基礎。
㈤ 國內做共享經濟的有哪些行業
國內做共享經濟的行業包括: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廚房、共享衣櫥、共享雨傘等。
1、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是指企業在校園、地鐵站點、公交站點、居民區、商業區、公共服務區等提供自行車單車共享服務,是一種分時租賃模式,是一種新型綠色環保共享經濟。共享單車實質是一種新型的交通工具租賃業務-自行車租賃業務,其主要依靠載體為(單車)自行車。
5、共享衣櫥
共享衣櫥是按月、季度、半年或一年交一筆錢,成為會員,然後在這些共享衣櫥平台上選擇每次租借的衣箱,靠快遞的往來,實現更換衣服,這就是包月換衣的概念。根據平台規則,消費者要先把衣服寄回,平台才能寄出新的衣服。郵寄過程需要時間,最快也要隔天到。
㈥ 共享經濟模式有哪些
共享經濟模式有:
1、共享出行:交通出行是共享經濟目前在全球范圍影響最廣、爭議最多、也是最徹底貫徹共享經濟精神的領域,主要有共享租車、共享駕乘、共享自行車、共享停車位四種類型。
2、共享空間:空間是無處不在的資源,但它有著明確屬性特徵,主要包括共享住宿空間、共享寵物空間及共享辦公場所空間三種產品形態。
3、共享金融:金融與互聯網模式相互滲透,促使金融的共享經濟需求誕生,主要有P2P網貸模式與眾籌模式。金融共享經濟通過互聯網平台快速高效搜尋和撮合資金的供需方,加快資金的周轉速度, 最大程度發揮了資金的使用價值,讓更多人享受到金融服務。
4、共享美食:OpenTable 創立於1998年,是一家上市公司。消費者可以通過他們的應用查看附近餐廳、菜譜和評價,並預訂座位,而 OpenTable 通過向餐廳收取一定費用來實現收入。
5、共享醫療健康:國內還在面臨排隊掛號看病難的今天,遠在萬里之外的大洋彼岸,紐約市的患者已經可以享受眾多醫生通過預約平台提供的按需服務。
6、共享公共資源:馬斯克收購的SolarCity公司主要業務是購買閑置太陽能光伏系統,然後租賃給用戶並提供安裝等周邊服務,通過周邊服務的附加值將產品提價並從用戶手中賺取差價。
7、共享知識教育:個人都可能是一個領域的專家,讓這些專家將自己的經驗和知識與他人不僅在線上而且在線下進行1對1的分享,可達到更好效果。
8、共享任務服務:幫助別人完成任務或提供各種服務。人們在網站上發布工作內容,然後別人可以領取任務,完成任務後獲得相應的報酬。
9、共享物品:物品共享領域其實是最早就出現的共享形態,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共享物品的商業模式呈現除了物品共享、書籍共享、服裝共享等更加多元化的形態。在共享物品這種模式下, 降低了供給和需求兩方的成本,大大提升了資源對接和配置的效率。這不僅體現在金錢成本上,還體現在時間成本上。
㈦ 2020最新最火的共享項目有哪些可以繼續火下去
最近2年「共享經濟」一直是一個熱門的話題,那麼哪些共享項目可以一直火下去嗎?不管是共享充電寶、還是共享單車、或者共享私家車。那麼共享私家車的發展空間還很大,閑置的問題沒有充分的得到解決,所以共享私家車還是很有前景的.
㈧ 共享經濟包括哪些
國家信息中心對共享經濟的定義:共享經濟是指利用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以使用權分享為主要特徵,整合海量、分散化資源,滿足多樣化需求的經濟活動總和。
中國共享經濟市場格局分析
2019年,我國在交通出行、共享住宿、知識技能、生活服務、共享醫療、共享辦公和生產能力7大領域積極推動共享經濟的發展,拓寬共享業務的布局。其中生活服務、生產能力、知識技能等三個領域交易規模居前三,分別為17300億元、9205億元和3063億元,佔比分別為52.70%、28.04%和9.33%。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全球及中國共享經濟發展模式與典型案例分析報告》。
㈨ 共享產品紛紛「漲價」,未來共享經濟將如何發展
共享衣櫥、共享雨傘、共享電動車、共享充電寶、共享單車以“便利人們的生活”“解決用戶電子設備沒電”“解決出行最後一公里”等需求進入消費者的生活。
如今,中國的共享經濟發展迅速,滲透到眾多細分市場和市場,成為互聯網經濟的新藍海。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共享經濟自最初的共享自行車以來逐漸進入了公眾的視線。
雨傘每小時收費3元,自行車每小時收費4元,移動電源最高可達每小時8元。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系副教授蔡志兵說,一方面,政府應加強監督,引導這些公司合法使用其市場地位和定價。當共享經濟產品和服務的價格大大高於正常市場價格時,政府應加強對公司的監督和采訪;另一方面,有必要引導這些公司回歸共享經濟的起源,並鼓勵它們利用共享經濟的產品來開發其他次級產品以謀取利潤,而不是通過共享產品直接獲得巨額收益。
結語:總的來說,目前的共享產品處於一種比較尷尬的上升階段,希望度過這個困難的階段,這些公司能夠回歸共享經濟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