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市場預測的基本原則
對未來的先知不僅是人類渴望的,所以預測很早就有,包括「前知500年後知500年」的神話,因此預測落了一個不光彩的前身叫「占卜」。
企業如果能做到某種程度的先知先覺,對企業的經營的益處當然不言而喻。當然做到完全的先知先覺不可能,否則每個人都是百萬富翁,每個企業都必定欣欣向榮。
雖然企業對未來不可把握,但是人類的認識、思維的進步使人們發現「規律」的重要性,古人很早就有「辨道、順道」的說法,「道」就是規律,隨著歷史經驗的積累和科技的進步,人類認識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強。作為企業,發現、認識和利用「規律」(包括市場的、顧客的、技術的、企業發展的)對企業的經營必定增大勝算把握。
拓展資料:
預測的基本原理
以最簡單易懂的說法:是如下這樣一個模式
規律、趨勢、邏輯、經驗、實質是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手段。
預測的四大原則
預測本身要藉助數學、統計學等方法論,也要藉助於先進的手段。我們先不講技術和方法,對企業的管理者而言,可能最先關注的是怎樣形成一套有效的思維方式?以下幾個原則可能會有些啟發:
1、相關原則:建立在「分類」的思維高度,關注事物(類別)之間的關聯性,當了解(或假設)到已知的某個事物發生變化,再推知另一個事物的變化趨勢。
最典型的相關有正相關和負相關,從思路上來講,不完全是數據相關,更多的是「定性」的。
(1)正相關是事物之間的「促進」,
(2)負相關,是指事物之間相互「制約」,一種事物發展導致另一種事物受到限制。
2、慣性原則。任何事物發展具有一定慣性,即在一定時間、一定條件下保持原來的趨勢和狀態,這也是大多數傳統預測方法的理論基礎。
3、類推原則。這個原則也是建立在「分類」的思維高度,關注事物之間的關聯性。
(1)由小見大—從某個現象推知事物發展的大趨勢。
(2)由表及裡—從表面現象推實質:
(3)由此及彼—引進國外先進的管理和技術也可以由這一思路解釋。
(4)由過去、現在推以後--
(5)由遠及近—比如國外的產品、技術、管理模式、營銷經驗、方法,因為可能比較進步,就代表先進的方向,可能就是「明天要走的路」。
(6)自下而上—從典型的局部推知全局
(7)自上而下—從全局細分,以便認識和推知某個局部。
4、概率推斷原則。我們不可能完全把握未來,但根據經驗和歷史,很多時候能大致預估一個事物發生的大致概率,根據這種可能性,採取對應措施。
要搞好預測,必須把握預測的四個基本要素:
1、信息。信息是客觀事物特性和變化的表徵和反映,存在於各類載體,是預測的主要工作對象、工作基礎和成果反映。
2、方法。方法是指在預測的過程中進行質和量的分析時所採用的各種手段。預測的方法按照不同的標准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別。按照預測結果屬性可以分為定性預測和定量預測,按照預測時間長短的不同,可以分為長期預測、中期預測和短期預測。按照方法本身,更可以分成眾多的類別,最基本的是模型預測和非模型預測。
3、分析。分析是根據有關理論所進行的思維研究活動。根據預測方法得出預測結論之後,還必須進行兩個方面的分析:一是在理論上要分析預測結果是否符合經濟理論和統計分析的條件;二是在實踐上對預測誤差進行精確性分析,並對預測結果的可靠性進行評價。
4、判斷。對預測結果採用與否,或對預測結果依據相關經濟和市場動態所作的修正需要判斷,同時對信息資料、預測方法的選擇也需要判斷。判斷是預測技術中重要的因素。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市場預測的基本步驟 預測應該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步驟以使工作有序化、統籌規劃和協作。市場預測的過程大致包含以下的步驟:
1、確定預測目標
明確目的,是開展市場預測工作的第一步,因為預測的目的不同,預測的內容和項目、所需要的資料和所運用的方法都會有所不同。明確預測目標,就是根據經營活動存在的問題,擬定預測的項目,制定預測工作計劃,編制預算,調配力量,組織實施,以保證市場預測工作有計劃、有節奏地進行。
2、搜集資料
進行市場預測必須佔有充分的資料。有了充分的資料,才能為市場預測提供進行分析、判斷的可靠依據。在市場預測計劃的指導下,調查和搜集預測有關資料是進行市場預測的重要一環,也是預測的基礎性工作。
3、選擇預測方法
根據預測的目標以及各種預測方法的適用條件和性能,選擇出合適的預測方法。有時可以運用多種預測方法來預測同一目標。預測方法的選用是否恰當,將直接影響到預測的精確性和可靠性。運用預測方法的核心是建立描述、概括研究對象特徵和變化規律的模型,根據模型進行計算或者處理,即可得到預測結果。
4、預測分析和修正
分析判斷是對調查搜集的資料進行綜合分析,並通過判斷、推理,使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從事物的現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質,從而預計市場未來的發展變化趨勢。在分析評判的基礎上,通常還要根據最新信息對原預測結果進行評估和修正。
5、編寫預測報告
預測報告應該概括預測研究的主要活動過程,包括預測目標、預測對象及有關因素的分析結論、主要資料和數據,預測方法的選擇和模型的建立,以及對預測結論的評估、分析和修正等等。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市場預測的內容 市場預測的內容十分廣泛豐富,從宏觀到微觀,二者相互聯系、相互補充。具體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內容: 1.預測市場容量及變化。市場商品容量是指有一定貨幣支付能力的需求總量。市場容量及其變化預測可分為生產資料市場預測和消費資料市場預測。生產資料市場容量預測是通過對國民經濟發展方向、發展重點的研究,綜合分析預測期內行業生產技術、產品結構的調整,預測工業品的需求結構、數量及其變化趨勢。消費資料市場容量預測重點有以下三個方面:
(1)消費者購買力預測。預測消費者購買力要做好兩個預測:第一,人口數量及變化預測。人口的數量及其發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消費者的消費水平。第二,消費者貨幣收入和支出的預測。
(2)預測購買力投向。消費者收入水平的高低決定著消費結構,即消費者的生活消費支出中商品性消費支出與非商品性消費支出的比例。消費結構規律是收入水平越高,非商品性消費支出會增大,如娛樂、消遣、勞務費用支出增加,在商品性支出中,用於飲食費用支出的比重大大降低。另外還必須充分考慮消費心理對購買力投向的影響。
(3)預測商品需求的變化及其發展趨勢。根據消費者購買力總量和購買力的投向,預測各種商品需求的數量、花色、品種、規格、質量等等。
2.預測市場價格的變化。企業生產中投入品的價格和產品的銷售價格直接關繫到企業盈利水平。在商品價格的預測中,要充分研究勞動生產率、生產成本、利潤的變化,市場供求關系的發展趨勢,貨幣價值和貨幣流通量變化以及國家經濟政策對商品價格的影響。
3.預測生產發展及其變化趨勢。對生產發展及其變化趨勢的預測,這是對市場中商品供給量及其變化趨勢的預測。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市場預測方法 市場預測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時間序列預測法
在市場預測中,經常遇到一系列依時間變化的經濟指標值,如企業某產品按年(季)的銷售量、消費者歷年收入、購買力增長統計值等,這些按時間先後排列起來的一組數據稱為時間序列。依時間序列進行預測的方法稱為時間序列預測
二、回歸預測法
1.「回歸」的含義。回歸是指用於分析、研究一個變數(因變數)與一個或幾個其它變數(自變數)之間的依存關 系,其目的在於根據一組已知的自變數數據值,來估計或預測因變數的總體均值。在經濟預測中,人們把預測對象(經濟指標)作為因變數,把那些與預測對象密切相關的影響因素作為自變數。根據二者的歷史和現在的 統計資料,建立回歸模型,經過統計檢驗後用於預測。回歸預測有一個自變數的一元回歸預測和多個自變數的多元回歸預測,這里僅討論一元線性回歸預測法。
2.回歸分析的基本條件。應用一組已知的自變數數據去估計、預測一個因變數之值時,這兩種變數需要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第一,統計相關關系。統計相關關系是一種不確定的函數關系,即一種因變數(預測變數)的數值與一個或多個自變數的數值明顯相關但卻不能精確且不能唯一確定的函數關系,其中的變數都是隨機變數。經濟現象中這種相關關系是大量存在的。例如糧食畝產量y與施肥量x之間的關系,二者明顯相關但不存在嚴格的函數關系,畝產量不僅與施肥量有關,還與土壤、降雨量、氣溫等多種因素有關,這樣畝產量y存在著隨機性。
第二,因果關系。如果一個或幾個自變數x變化時,按照一定規律影響另一變數y,而y的變化不能影響x,即x的變化是y變化的原因,而不是相反,則稱x與y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反映因果關系的模型稱為回歸模型。
另一種分類市場預測的分類方法般可以分為定性預測和定量預測兩大類。對於企業營銷管理人員來說,應該了解和掌握的企業預測方法主要有:
(1)定性預測法
定性預測法也稱為直觀判斷法,是市場預測中經常使用的方法。定性預測主要依靠預測人員所掌握的信息、經驗和綜合判斷能力,預測市場未來的狀況和發展趨勢。這類預測方法簡單易行,特別適用於那些難以獲取全面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的問題。因此,定性預測方法在市場預測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定性預測方法又包括:專家會議法,德爾菲法,銷售人員意見匯集法,顧客需求意向調查法。
(2)定量預測法
定量預測是利用比較完備的歷史資料,運用數學模型和計量方法,來預測未來的市場需求。定量預測基本上分為兩類,一類是時間序列模式,另一類是因果關系模式。
拓展資料:
市場預測就是在市場調查獲得的各種信息和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分析研究,運用科學的預測技術和方法,對市場未來的商品供求趨勢、影響因素及其變化規律所做的分析和推斷過程。
Ⅱ 如何預測經濟前景
預測經濟是一門很綜合性很強的經濟學應用知識。尤其是長期的預測,人們大概知道明天的菜價,但是誰知道明年的呢?
所以股市會提前反應經濟,但是也是有時間限制的,一般時間在於3-6個月。這個范圍內,一些有實力的經濟學家還是可以預測相對准確的。
但是股市中也有反轉也反彈,需要分辨清楚。
經濟復甦這個詞的意思是所有的行業綜合來說有好轉,就中國來說吧,信貸規模的擴張的確先帶動了金融等行業,房地產業有熱錢流入,但是鋼鐵電力還是處於下落過程之中。
我的答案就是,如果你對於經濟很敢興趣的話,不如慢慢積累知識,如果無暇顧及的話,不如看看中國官方上的新聞,例如中國新聞網上的,能給你很多直接的答案。
Ⅲ 經濟學家是怎麼預測到明年一季度通脹就要來了
他們是有具體的數據,專門有統計機構干這種事。
我們當然就沒了,但我們可以看CPI。CPI的上升就預示著通貨膨脹的風險。還有就是看鋼鐵產能和房地產市場,如果它們的產能太過剩,那麼就說明經濟可能過熱了,通貨膨脹有風險。此外還可以看流動性,即M2的供給量,太多就意味著資金供應量多了,錢多了就有通貨膨脹的壓力。還可以看國家的財政政策,當財政政策開始收緊時,就表示通貨膨脹壓力大了。你還可以看利率,如果有通脹風險,國家就要考慮調高存款利率了。
你想學習的話,可以讀讀經濟學的書,推薦格里高利·曼昆的《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
再者,以我們普通人的能力想預測通脹基本不可能,我們頂多有些感覺而已。我剛才說的數據基本是滯後數據,那些專家就可以收集到現行數據了。但我們可以憑規律:看國家的投資。因為中國的經濟是靠投資拉動的,只要國家一投資那麼GDP絕對增長,但是一段時間後經濟就會增長過快而過熱了,那麼通脹也就不遠了。現在國家投入了4萬億巨款,以此觀之,通脹是遲早的。
Ⅳ 名詞解釋,市場預測
市場預測:市場預測就是在市場調查獲得的各種信息和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分析研究,運用科學的預測技術和方法,對市場未來的商品供求趨勢、影響因素及其變化規律所做的分析和推斷過程。
拓展資料
市場預測產生的歷史悠久。根據我國《史記》記載,公元前6世紀到5世紀,范蠡在輔佐勾踐滅吳復國以後,即棄官經商,19年之中三致千金,成為天下富翁,他的商場建樹取決於他懂得市場預測。例如,「論其存余不足,則知貴賤,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這是他根據市場上商品的供求情況來預測商品的價格變化。
嚴格地說,市場預測是從19世紀下半葉開始的。一方面,資本主義經濟中的市場變化極其復雜,只要能獲取利潤,減少經營風險,就要把握經濟周期的變化規律;另一方面,數理經濟學對現象數量關系的研究已經逐步深入,各國統計資料的積累也日益豐富,適用於處理經濟問題,包括市場預測的統計方法也逐步完善。學術界關於市場預測的里程碑是從奧地利經濟學家兼統計學家斯帕拉特·尼曼算起的。他運用指數分析方法研究了金、銀、煤、鐵、咖啡和棉花的生產情況,有關鐵路、航運、電信和國際貿易方面的問題,以及1866-1873年的進出口價值數據。
Ⅳ 商業,工會和市場經濟學家做的通貨膨脹預測哪個最准
商業,工會和市場經濟學家做的通貨膨脹預測市場經濟學家准。
預期的通貨膨脹,就是字面的意思,也就是人們預計的下一期的通貨膨脹率。
預測是指在掌握現有信息的基礎上,依照一定的方法與規律對未來的事情進行測算,以預先了解事情發展的結果。 預測不等於事實。天氣預報說今天會下雨,它只是表明下雨的可能性比較大。 預測的方法、技術、精度都會影響預測的准確度。
Ⅵ 市場預測的歷史溯源
市場預測產生的歷史悠久。根據我國《史記》記載,公元前6世紀到5世紀,范蠡在輔佐勾踐滅吳復國以後,即棄官經商,19年之中三致千金,成為天下富翁,他的商場建樹取決於他懂得市場預測。例如,「論其存余不足,則知貴賤,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這是他根據市場上商品的供求情況來預測商品的價格變化。
嚴格地說,市場預測是從19世紀下半頁開始的。一方面,資本主義經濟中的市場變化極其復雜,只要能獲取利潤,減少經營風險,就要把握經濟周期的變化規律;另一方面,數理經濟學對現象數量關系的研究已經逐步深入,各國統計資料的積累也日益豐富,適用於處理經濟問題,包括市場預測的統計方法也逐步完善。學術界關於市場預測的里程碑是從奧地利經濟學家兼統計學家斯帕拉特·尼曼算起的。他運用指數分析方法研究了金、銀、煤、鐵、咖啡和棉花的生產情況,有關鐵路、航運、電信和國際貿易方面的問題,以及1866-1873年的進出口價值數據。
Ⅶ 經濟學家真的可以瞎說嗎
經濟是個非常特殊的領域,也是唯一一個任何人都離不開的范疇。工作要賺錢,生活要用錢,做生意要錢,投資理財更要錢。換句話說,只要是個社會人都離不開與經濟打交道,所以這個領域也顯得非常敏感,關乎到自己、別人,甚至影響到行業經濟、政府政策等。
因此,真懂經濟的人不一定樂於分享,不懂的反而無所忌諱地滔滔不絕。有些時候,說多了,可能會把自己、行業甚至區域經濟的微妙給透露了,不但止失去了獨有的競爭優勢(只要活在社會必定需要競爭優勢),還可能成為公敵。所謂經濟,其實就是指社會財富總量的分配方式與比例。在社會總量財富不變的情況下,他多了,她就會少。百姓多了,ZF就會少。所以不會有人真正公開分享如何成為多的那個,以及挑釁少的不滿。
所以,不管是從媒體上還是網路上看到或聽到的經濟學家談心得、談巧妙的,盡量聽聽看看當參考就可以,不要太當真。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人會把如何賺錢及如何更富有當成公益知識去分享的,畢竟社會財富總量不變的情況下,其實就是個游戲,有人多就有人少。多的容易成為支配者,少的成為被支配者。
切記,真要學那些懂經濟的人,特別是他們的能力和知識,只能在身邊學。這類人都非常低調,通常在別人面前隻字不會提經濟的事,卻往往可能是能看透社會分配本質的高人。
除此之外的經濟學家們,大多是像學校教授一樣談書本或理論上的公知性知識而已,基本都對,所以不可能真有太大的競爭價值。切記多一點,都知道的事情不是事情,都懂的知識不是學識,都會的經濟不是真經濟。最後,祝福大家都有美好人生,付出與收獲成正比。世上並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以及勞而不獲的事情,緊記這句,才是正開竅懂經濟了,比聽專家分析有意義很多。
Ⅷ 想了解市場整體規模和預測未來增速,該怎麼去做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計算整體的GDP水平,當然你也可以計算各個行業的經濟數據。
這其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因為會涉及到宏觀經濟學,同時也只有專業的經濟學家才能做這樣的事。即便是經濟學家,也很少有人能准確預測出未來的經濟增速。掌握市場規模並不是什麼難事,你只需要通過掌握各個行業的規模就可以了。
一、你需要有足夠強的調研能力。
這個專業能力不僅指市場調研能力,同時也有收集數據信息的能力,更需要你有歸納總結的能力。我覺得你可以嘗試從某一行業入手,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了解這個行業的整體經濟規模,竟然把這樣的方式擴展到其他行業。只要你掌握了足夠多的行業數據,你就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了解整體的市場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