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什麼是湖北省經濟發展的主流

什麼是湖北省經濟發展的主流

發布時間:2022-08-24 10:45:53

① 湖北長江經濟帶的介紹

湖北長江經濟帶,處於長江流域中心位置,交通樞紐地位突出,自然資源豐富,產業基礎較好,城鎮體系完備,是湖北省東、西兩大區域聯系的天然紐帶。但是,這一經濟帶基礎設施建設滯後,資源整合不充分,產業競爭力不強,環境保護壓力較大。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基礎,以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為主題,以充分發揮長江的水資源優勢、促進特色產業發展為核心,加快經濟帶的新一輪開放開發,真正成為全省經濟發展的主軸。

② 在湖北的眾多城市當中,宜昌市有什麼自身的發展優勢


宜昌的優勢何在?宜昌的歷史很悠久,早在東晉,宜昌就出現在了中國的歷史上,而且,直到現在,宜昌都是一個發展非常強勢的省份。而且,宜昌有著自己的優勢,在經濟和風土人情上。經濟上,宜昌在湖北取得了第二的好名次,並且,宜昌還參與了一系列有利於自己經濟發展的政策,將自己的經濟發展成了有自己優勢並且能對外出口,進口的國際城市。在風土人情上,宜昌有自己的特產,美食像是香濃的五峰名茶,咸香的臘肉。而且,宜昌也有自己的文化方言……這樣的宜昌你覺得是不是潛力最大的城市呢?

③ 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四大省份,誰的發展潛力更大呢

當然是湖北了。無論從發展速度還是經濟質量來看,在中西部而言都是湖北發展得最快最好。說明其省內主導產業、經濟結構和市場活躍程度相比鄰省更顯優勢,才能發展得更快更好。那麼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大概率仍會保持這種優勢。

首先從經濟層面來看: 湖北是這幾個省份中,總量和人均雙雙最高的省份。2019年湖北經濟總量全國第7,人均GDP全國第8(除了三個直轄市,也就廣東、江蘇、浙江和福建比湖北高)。而其它幾個省份與之相比,差距懸殊。這種經濟質量上的差距遠比總量的追趕更困難,遑論相差2萬元的人均GDP。

從發展速度來看: 你在發展的同時,別人也在發展,而且速度比你更快。從最近10年的發展情況來看,湖北在全國的位次上升4位,湖南上升1位,安徽上升3位,江西上升3位。

一個地區的發展潛力,最終還是要落實到主導產業上面來。哪個地方的主導產業更具優勢,高新技術為主的行業,企業更多,那麼發展相對更快和更具優勢。湖北省擁有全國僅次於北京中關村、深圳南山 科技 園和上海張江的東湖高新區。其省內的科教文衛實力也最具優勢,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打造以高新技術為主的產業。

安徽的科教和產業優勢僅次於湖北,包括全國最大的家電產業和平板顯示產業。湖南則是以智能機械和 汽車 零配件為主。至於江西則明顯要落後三省,從科教文衛和產業層面全線滯後。

從交通優勢來看: 湖北處於華中腹地,南來北往,東上西下,九省通衢以及扼守長江要道。這種交通優勢也不是安徽、湖南和江西擁有的。從航空客流量、港口吞吐量(全國內河第四)、鐵路運能均是四省第一。

從 社會 發展程度來看: 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四省城市化建設水平分別為:61、57.2、55.8、57.4,仍是湖北最高。其省內第二大城市襄陽4800多億的GDP高出鄰省第二城一大截。從城市基礎擴張和基礎設施建設來看,也屬湖北最高。包括建成區面積、地鐵通車里程,城市各方面建設用地情況,以及發展工業所預留的土地,湖北一省頂倆省。

從目前的各種產業優勢、四省發展現狀,以及所擁有的優勢來看,湖北在未來的一段時期顯然更有發展的潛力。另外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武漢顯然也更受國家的重視,也更易獲得來自國家的重大投資和政策支持,這也是鄰省所不能比的。

安徽的可能性最高。

①從地理上看,安徽與江蘇、浙江兩個經濟很發達的省相鄰,與魔都上海也不遠,上海、南京、無錫、蘇州、杭州、寧波等發達城市都有一些企業因各種原因調配搬遷到安徽。

②從交通上看,因為地理已近江浙滬,而安徽的交通也發展得很快,路網較宻,布局較完善,人員往來、原料產品運輸便捷,像徽州(現黃山市)這樣出行曾極不便利的山區城市,都已形成比肩江浙同等城市的交通網。

③從人口上看,安徽向來是江浙滬用工的重要來源省份,對江浙滬經濟發展起了很大作用,如果家鄉有足夠的、符合心理預期收入的用人單位,會有足夠的工人就近上班。

④從本土基礎上看,安徽在很多行業有其優勢或已有不錯的基礎,如高 科技 產業、 汽車 行業、家電製造、建築材料、礦物金屬、旅遊資源……等等,都正在內外力的作用下快速發展中。

所以,安徽會是這四省最具發展潛力的省份。

江西的工業結構還是中部最優的,航空業中部第一、 汽車 與新能源 汽車 前二左右、LED全國第一、中醫葯與現代醫葯中部第一、vR第一、大數據業有上饒與宜春已集結可能超過貴州全國第一了,電子信息業全國排第八位左右中部第二位,物聯網中部前排,手機出產量全國前排中部前二,陶瓷全國前三中部笫一,服裝業中部前二,傢具業中部第一,礦業中部第一,江西欠缺高校,但贛商不論高 科技 企業還是傳統商業都是中部第一全國前三,高 科技 企業家己超過浙江與福建全國最多,這會為江西的發展帶來動力

看地理位置

4省均屬我國中部地區,而湖北又處於中部的中部,武漢有「九省通衢」之稱,為國家中心城市。

在中部地方與鄭州形成雙子 星座 。

看4省經濟總量

排除2020年這一特殊年份,排名是湖北>湖南>安徽>江西。

看人均GDP

湖北>安徽>湖南>江西。

看發展潛力

這一方面取決於國家戰略,另一方面又取決於當地的人才當量,看4省大學綜合競爭力排行:湖北>湖南>安徽>江西。而且湖北的優勢在此項比較優勢更加明顯。

總之,雖然湖北因疫情在2020年第一季度各方面受到極大沖擊,但未傷筋動骨,受的只是皮外傷,待休 養生 息一段時間,依舊是中部崛起的領頭者。

我是山東人,看好湖北,為湖北加油!!

湖南,因為我是湖南人。我肯定毫無理由的支持我家鄉,現在互聯網人才出自湖南的並且數得上名號的佔半壁江山吧!

選湖南!理由:

一是有卓異的湖湘文化。

二是有優秀的三湘兒女。

三是有天賦的地理條件。

四是有獨特的自然風光。

五是有深厚的 歷史 積淀。

六是有便利的交通運輸。

七是有豐富的物產礦藏。

八是有成熟的產業基礎。

九是有雄厚的科教實力。

十是有強烈的創新精神。

感覺安徽,江蘇帶動安徽經濟,合肥帶動安徽科研。

個人見解,請參考。

從他的一個排名都可以看出,現在湖北是發展得比較好的,特別是武漢是個大城市,至於安徽和江西吧,這兩個稍微是比較落後一點,江西本來是個農業大省。安徽和江西我都呆過。安徽是待在巢湖那邊,相對發展的話,比江西稍微要好一點啊,那是跟湖南跟湖北比的話,那肯定比不上。江西的話我是待在南昌,南昌是一個革命根據地,發展的話相對落後。安徽和江西後期你再怎麼發展也趕不上湖北跟湖南。湖北的話不是特別清楚,現在的一個成績的話,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最後說說湖南吧。我本來就是湖南人。湖南的一個發展是看在眼裡的。本來湖南長沙為了趕武漢,就實現了一個長株潭一體化,長沙的一個發展現在是突飛猛進,長沙要開8條地鐵線,目前已經開通3條,中國第2個有懸浮列車的城市長沙,磁懸浮列車還要開至瀏陽和韶山。經常帶動 旅遊 的一個發展。韶山是毛澤東故居嘛,是 旅遊 勝地,目前長株潭也開通了城市輕軌。三個城市形成半小時經濟圈。所以說長沙在不久後將會超過武漢,所以也說明湖南在四省當中發展潛力是最大的。

我覺得到達2050年,排名會是這樣:江西>湖北>安徽>湖南。時間越長,一個地區的發展跟國家政策越沒關系,而跟地區人口關系越大。 歷史 上江西從唐朝開始就是中國的文化中心,經濟重點區域之一,這個地位直到清朝才結束,而清朝結束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地理因素,而是因為江西主流文人放棄了參加科舉,喪失了主動權。江西人才是這四省里最優秀的,雖然現在外流的比較厲害,不過這個局面到2030年左右就會逆轉。最後,江西會憑借高 科技 產業和文化產業重新回到中國前五位的經濟文化 科技 強省。

個人感覺湖北發展最好,自古到今湖北都是好地方,交通發達,各大高校聚集,所以優勢非常大!

④ 襄陽對於湖北的經濟發展起到了什麼作用

大家對湖北省的經濟狀況應該有充分的了解,湖北省的外形不是武漢,武漢這個城市有著非常強大的經濟,同時也是一個非常巨大的經濟體,可以說,作為湖北省的經濟支柱,武漢支撐著湖北省的經濟,當然湖北省也有很多城市,像襄陽、宜昌這樣城市的知名度和發展前景都很高。

⑤ 湖北2021年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新鮮出爐:GDP的情況如何

從這一次湖北的一季度運行數據就可以看出,在疫情恢復之後,湖北的經濟發展可以說增速非常快的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九十多。取得這樣的成就可以說是極為喜人的。而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展示了國內的經濟活力。很多人在看到這樣數據的時候非常的興奮,認為疫情結束的時候我國的經濟可能會再次飛速發展,那麼今天就跟大家來探討一下湖北的GDP情況以及未來的經濟發展形勢。

第三,如何看待以後的經濟形勢?

在最開始的時候,我也說了,之所以湖北省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主要就是因為在此前他們一直壓抑著其省內的經濟,因為基數比較低,所以才能夠取得這么高的經濟增長規模。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那一點,如果經濟達到正常的水準,肯定也會逐漸的恢復理性。所以以後可能很難看到這樣的高速增長。但與此同時,丟失了高速增長並不意味著我們的發展速度就會降低。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高速增長對於我們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穩定而質量高的增長才是真正的利國利民。

⑥ 湖北省經濟發展情況

根據初步核算的結果,2008年,湖北GDP總量首次過1萬億元,達到11,330.38億元,按可比價格比較,GDP總量居全國第十位,比上年增長13.4%。其中,第一產業1,780億元,增長6%;第二產業4,963.61億元,增長16.6%;第三產業4,586.77億元,增長12.4%。人均GDP達到18,796元。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1,338.04億元,比上年增長20.0%,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710.24億元,增長20.3%,稅收收入537.14億元,增長23.8%。與其他省份的經濟發展速度相比,湖北的發展速度屬於中等偏後;同時湖北農業經濟數量大,所佔比重高,屬於農業大省。1979-2007年29年,按絕對數比,2007年GDP總量為1978年的60.6倍;根據全國平均物價水平推算,GDP年平均增長率9.3%,增長速度次於重慶、天津等22個省份居23位,低於全國9.8%的平均水平。1978年-2008年,湖北GDP總量在全國的位次在第9位至第13位間輪替,1978年位居全國第10位,1990年第9位,1995年第11位,2004年第13位,2007年第11位,2008年居第10位。根據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1978-2007年30年湖北經濟的年增長率,有9年低於當年全國平均水平,21年高於當年全國平均水平;30年間有15年年增長率低於10%,15年高於10%。GDP總量的發展,1992年突破1千億元,2004年突破5千億元,2008年突破1萬億元。人均GDP的發展,1987年首次突破1千元(全國1987年突破1千元),1998年突破5千元(全國1995年突破5千元),2005年突破1萬元(全國2003年突破1萬元)。2007年,湖北GDP總量(最終核實數)達到9,150.01億元,與上年相比增幅達到14.5%,佔全國的比重達到3.3%;其中第一產業1,422.80億元,佔GDP比重15.55%;第二產業3,633.02億元,佔44.75%;第三產業3,632.39億元,佔39.71%;人均GDP為16,064元,次於新疆、山西等15省份居第16位[5]。湖北經濟結構中三次產業的比重(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1978年為40.5:42.2:17.3(同期全國為28.2:47.9:23.9);2007年為15.5:44.7:39.7(同期全國為11.1:48.5:40.4),從1978年-2007年經過30年的發展,經濟結構漸漸趨向於合理,但農業在國民經濟中仍舊佔有較大比重,第三產業低於全國平均水平。2007年,第一產業佔GDP比重次於河南、吉林等12省區居全國第13位;二產業佔GDP比重次於新疆、吉林等20省居21位;三產業佔GDP比重次於天津、湖南等9省份居第10位。按絕對數比較,一產業增加值總量次於江蘇、湖南等7省居第8位;二產業增加值總量次於四川、福建等10省居第11位;三產業增加值總量次於遼寧、四川等11省居第12位。

⑦ 湖北省在中國經濟發展中承擔著什麼功能

連接與輻射的作用。湖北地處我國中部,是長江流域最重要的省份之一。經濟發展在全國中上水平,是長江中上游經濟區的中心地帶,既能連接東南沿海經濟強省,又能聯合湖南,安徽等中部省份共同發展,輻射西部重慶,四川,陝西等西部省份,還能通過河南向北方省份互通有無,承擔著我國整合南北,連接東西經濟的樞紐作用。

⑧ 湖北省十四五規劃

法律分析:主要目標:

綜合實力邁上新台階。全省經濟總量跨越6萬億元。經濟結構更加優化,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建立,市場樞紐功能進一步增強,初步建成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中心、先進製造業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

改革開放贏得新優勢。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等重要領域、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水平顯著提升,開放型經濟突破性發展,跨區域合作深度拓展,內陸開放新高地基本形成。

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誠信守法、向上向善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文化強省、體育強省建設持續深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文化和旅遊產業成為支柱產業,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

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不斷優化,「三江四屏千湖一平原」生態格局更加穩固,「水袋子」「旱包子」問題有效解決。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取得顯著成效,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疾控體系改革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湖北樣板」加快建成。

省域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會公平正義進一步彰顯。廉潔政府建設不斷加強,行政效率和公信力顯著提升。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和應急處置能力明顯增強,自然災害防禦水平明顯提升。

法律依據:《湖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三、營造良好數字生態

完善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推動地方數字經濟立法。探索數字化標准規范,完善數據產權保護機制。優化新產業、新業態的准入制度,健全觸發式監管機制,構建多方協同治理體系,推動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互促互進。以國家和省級高新區、經開區為重點,建設一批數字經濟示範園區,完善園區新型基礎設施,豐富應用場景,推進數字化創新應用。完善網路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加強重要信息系統網路安全防護,健全網路安全監測預警、應急處置的工作機制。加強數據知識產權保護,確保個人隱私和大數據安全。提升全民數字技能,實現信息服務全覆蓋。

⑨ 湖北經濟怎麼樣

湖南湖北歷來被稱作是「兄弟之省」,關系密切。

湖北省的核心是江漢平原,湖南省的核心是洞庭湖平原,這兩個平原彼此相連,組成了兩湖平原。

兩湖平原可以算是一個較為完整的地理單元。正因如此,在歷史上的大多數時候,湖南湖北都是作為一個統一的政治實體出現的。

從區位上看,湖北仍然比湖南好些。長江黃金水道的價值,是怎麼強調都不為過的。武漢更是九省通衢,不是長沙所能比擬。

但是即便如此,當代湖北對於湖南的優勢,遠不如古代那麼巨大。兩省的綜合實力,大致在伯仲之間。由於產業結構很類似,這兩省日後會有比較多的較量。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湖北省經濟發展的主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安和國門經濟什麼關系 瀏覽:947
一顆椰棗樹出自哪個故事 瀏覽:704
新泰事業編工資怎麼樣 瀏覽:300
婚姻中有了絕望後怎麼過 瀏覽:679
企業編制如何弄成事業編制 瀏覽:640
如何健康増肥 瀏覽:276
永泰幸福庄園門票多少錢啊 瀏覽:919
女人額頭看婚姻是什麼意思 瀏覽:945
堵車會影響什麼經濟損失 瀏覽:817
抖音如何打造健康科普 瀏覽:712
去江陰在哪裡申請健康碼 瀏覽:640
故事單詞用英語怎麼讀 瀏覽:168
事業單位領取失業金要多久時間 瀏覽:168
月嫂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152
南昌有什麼事業單位培訓機構 瀏覽:292
講故事配什麼音好 瀏覽:42
如何找到自己的婚姻 瀏覽:552
迷你世界小故事應當怎麼寫 瀏覽:973
打給你的愛情手冊是什麼歌 瀏覽:707
西安酒店如何申請場所健康碼 瀏覽: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