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民宿產業的形成條件分析主要包括哪些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07
B. 民宿的經濟發展特點
歐洲鄉村民宿: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包含了觀光體驗、休閑農場、戶外騎行、家庭活動等多種體驗形式,並在管理法規、產品開發以及專案策劃上,形成了成熟的鄉村民宿經營模式。
澳洲鄉村民宿: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結合自身發達的畜牧業與優質的自然環境,形成了以體驗農場生活和觀光農業為主體的旅遊形式。
美國鄉村民宿:產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形成了以長時間停留的度假休閑方式,採用以農舍為據點向外從事各式各樣的活動形式。
亞洲鄉村民宿:發展於20世紀90年代,主要以綠色旅遊、社區發展的形式,增強鄉村居民的參與性。
2、國內民宿的發展概況
(1)發展歷程
20世紀80年代末:由當地農民自發創辦以迎合遊客的住宿需求。
2003年:「家庭旅館」這一概念被引入了中國,緩解了旅遊旺季住宿緊張的困境。
2010年:上海世博會來臨,民宿這種住宿形式得到了更多的關注。
目前:在麗江、廈門等地民宿已經成為當地的一大旅遊特色,投民宿成為熱點。
(2)發展現狀及特點
目前我國的民宿分布主要集中在南方,北方佔有少量份額,民宿主要集中在旅遊景區周邊,依託於旅遊景點,以景區為核心向周邊輻射,形成了過分集中於景區的特點。主要的形式有家庭旅館、客棧、農家樂、青年旅舍、鄉村別墅、酒店式公寓。據國家旅遊部門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國共有民宿53852家,而在2014年和2015年,我國客棧民宿的數量則為30231家和42658家。預計到2020年,民宿市場能達到300億規模。
C. 民宿發展趨勢如何
近些年來,亞洲民宿開始遍地開花,而國際遊客和亞洲多元文化的內部交流也更加頻繁,亞洲民宿的火熱背後所代表的,是多元文化交流的集中展示和民間交流的文化融合。
亞洲民宿城市論壇,依託亞洲民宿品牌的影響力,是亞洲民宿年度三大論壇最為基礎的論壇,亞洲民宿年度三大論壇分別是亞洲民宿城市論壇,亞洲民宿品牌影響力論壇(含亞洲民宿投資高峰會),亞洲民宿年度盛典(含亞洲民宿頒獎禮),亞洲民宿城市論壇主要為文旅地產,地方政府、民宿集群,客棧村落,古村落復興,民族村寨等提供民宿推廣和品牌打造的服務,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文化和旅遊的最好結合就是民宿,鄉村旅遊的創新是民宿發展的最佳機遇,亞洲民宿依託亞洲民宿客棧業主的近一千名專家學者,全部來自一線的品牌和實踐的運營者,通過對民宿客棧的實踐,可以為當地旅遊從業人員進行基礎客棧民宿培訓服務,通過亞洲民宿的傳播,以及新媒體矩陣的導向,可以起到非常強大的宣傳效果,覆蓋近2800萬人的亞洲民宿新媒體矩陣,可以讓亞洲民宿城市論壇未開先火,導入足夠的市場流量。亞洲民宿城市論壇為申請制,為了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需要提前2個月開始介入宣傳,打造營銷計劃,植入品牌概念。具體可以聯系亞洲民宿城市論壇負責人賀雙全,也即是亞洲民宿的合作夥伴探索文化總經理。
D. 租房做民宿能掙錢嗎
我認為合租民宿房東的核心訴求就是,用少部分的合住時間平攤大部分房租。身在二線末城市,每個月房租、水電、物業硬支出全年大概24k,合租民宿收入大約為14k,也就是說,在地鐵口、商圈附近、交通生活皆便利的地方,能夠一年只花10k有個好住處。如果努力一些,完全覆蓋掉房租也不成問題。
以前在北京住過這樣的房源,所以很早就有這樣做的想法。我本身喜歡旅行和結交神人,聽別人說故事,所以還挺樂意分享自己的空間。
自己真正著手做的起因也是因為房租比較貴,對住所的質量又比較有要求,兩年經營下來整體成果還是比較滿意的。由於去年起換了工作,所以這套房子也就沒做了。這是2020年的經營數據,沒有前一年好,不過也還不錯。
餐桌上會保障鮮花,每周都不一樣,鮮花給人帶來的觀感是假花和乾花比不了的。花材是家附近花店買的,自己搭著,每次差不多買15-25元之間。
除此之外,廚房也提供給客人,但是會收取額外的費用,提供柴米油鹽調料餐具廚具。
其實基本看下來,你應該能感受到這間小小民宿的溫度和關愛。給予陌生人善意大部分能換來善意,我下班回家,客人已退房,有時能收到客人放在冰箱里的冰激凌,或留下來的零食,在留言本上告訴我:姐姐給你留了吃的,收好呀,祝你快樂!
E. 鄉村旅遊業的發展帶動了鄉村民宿,鄉村民宿的存在有哪些好處呢
鄉村旅遊業的發展帶動了鄉村民宿,鄉村民宿的存在有哪些好處呢?發展趨勢鄉村民宿可以提高農村自然資源使用價值;近些年,民宿客棧在農村悠閑旅遊業發展中充當著十分關鍵的人物角色。鄉村民宿所在的所在位置能完全展現農村特有的人文與自然景觀,在這個基礎上,根據人為因素整體規劃融合,設計方案出合適本地的民宿客棧,展現特有的特點與使用價值。
鄉村民宿可以充分發揮農村空閑閑置不用房子的獨特網路資源使用價值,廢物利用,造成一定的經濟價值,從而提高本地的社會經濟發展,一定水平上處理地方就業壓力。與此同時,推動農村健康養老與旅遊度假商圈發展趨勢,吸引住一二線城市的住戶去感受農村旅居生活日常生活,並推動民宿客棧業和別的產業鏈的高效對接與結合。
F. 現在投資民宿市場怎麼樣
丨現在投資民宿市場怎麼樣?丨
最近也有在看一本關於民宿的書,你也可以看看《今天的我有點熱愛生活》,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想法哦。
當然你想要了解民民宿市場怎麼樣,還要看看這些趨勢的,看完之後你就知道能不能投資了。
城鄉互映,觸角下沉
民宿從大類上可以分為城市民宿和農村民宿兩種,前者目前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以及旅遊熱點城市如麗江、大理與嘉興等,它們或者在傳統老街基礎上打造而成,或者抓住網紅熱點拓展住宿之外的消費場景,同時民宿一條街已經成為許多城市的一道共同景觀。但是,相對於一二線城市而言,許多三四線城市的民宿元素仍處於沉澱與待墾狀態,而且三四線城市靠近農村,城市民宿與農村民宿更容易形成市場對接,更利於對旅遊者產生近空消費牽引,商業紅利自然值得期待。另外,由於與鄉村振興戰略同頻共振,能夠得到當地政府的政策優惠支持,而且農村有著更多的土地、農房等閑置資源可用,加之比城市廣袤得多的自然地理空間便於投放房車、集裝箱等物理基礎設施,因此,農村民宿未來可能得到更多投資人的青睞。
資源集約,品牌為王
既有率先蹲位者穩打穩扎,也有後來入局者猛打猛沖;既有小型單體民宿隻身突進,也有成熟連鎖民宿左右開弓。商業火拚的結果都會以盈利的大小與有無決出最終勝負。於是,資本與資源朝著優勢與頭部位置集中的鏡像也在民宿行業得以再現。一方面,局部范圍內過多的分食者肢解了民宿規模經濟效應,促進區域個體民宿突破獨立邊界並聯合聚集成民宿聯盟進而催生出區域品牌將成為地方政府的鮮明產業導向;另一方面,域內或域外強勢民宿企業會藉助資本與品牌優勢展開橫向並購,在加速行業連鎖化集成的基礎上聚合出大型民宿綜合體,達到放大民宿產業集約化的效果。不僅如此,手握技術、渠道等長項資源的互聯網平台會朝著各類民宿主體展開標准、品牌以及管理技能的輸出,以帶動民宿行業的集群化提升以及放大各個集群成員的商業價值。
主題多樣,個性定製
隨著未來消費者的日趨成熟,更多人的注意力不會完全停留在民宿表象之上,而是傾向於追求它的內涵,個性色度與厚度以及在此基礎上衍生出的用戶體驗由此成為了民宿體內的最核心資產與最顯貴資源,以此為圭臬,民宿主題將朝著垂直性、縱深化方向挖掘拓展,從而呈現出多樣化特徵。一方面,多樣化特徵是完全建立在本地生活與文化底蘊基礎之上的,民宿元素在「去泛在化」的同時,更能將「在地化」做到極致,甚至一座民宿還能夠攜帶主人的獨特生活與藝術品味;另一方面,針對不同消費群體,民宿產品會細分出更精準的主題,實現別樣化與個性化定製,如寵物主題民宿、禪修主題民宿、體驗觀鳥主題民宿等。更重要的是,民宿內容服務不再是供給方的單向推送,而是讓作為需求方的消費者參與到各種有趣的具象化場圍中來,主客活動雙向互動,民宿用戶黏性不斷提升。
管理精進,NGO切入
作為經營主體,民宿主人既是管理者,也是服務供給者,扮演多種角色但又分身乏術情況下必然導致服務質量下降,同時損害用戶體驗;不僅如此,專業經營管理能力欠缺也是許多民宿經營者的硬傷。克服這種短板,民宿產權分離即所有權與經營權、租賃權與經營權分離成為客觀趨勢,職業經理人將進入民宿經營者陣營,相應地,特許經營、委託代理、策略聯盟等管理模式在民宿領域會派上用場。作為一種個人職業與藝術偏好,文創人員、建築設計師、高校教師以及新聞記者與鄉賢人士等未來會以半公益身份的NGO(非政府組織)角色不同程度地介入民宿運營,他們帶來的不只是創意,還以資本入股方式參與民宿運營,從而整體提升民宿管理能效。
科技賦能,場景別致
民宿所顯示的不只是靜態物理景觀,而是由此可以牽出動感鎏金歲月,為此,聲光電等傳統技術嫁接全息、VR與AR等時尚技術,共同開啟與再現本土塵封的歷史影像,同時讓觀眾沉浸場景之中,觸摸當地文化脈搏,留下具有刻度的體驗記憶。另一方面,運用成像技術、模擬模擬技術以及計算機和人工智慧技術,圍繞民宿主題的多種邊緣與衍生產品將被開發出來,進而提高民宿附加值。更為重要的是,藉助於大數據技術,可以實現對民宿用戶消費行為的精準畫像,推送出與需求個性更能匹配的消費產品;此外,IOT(物聯網)、人臉識別等技術能夠讓消費者從線上民宿預定到開鎖進門甚至取物消費與退房結賬等過程,都能非常輕便地在終端進行遠程遙控與自主操作,由此豐富旅行者的體驗度,同時節省民宿人力成本。
強勢破圈,產業集群
對於旅行者來說,民宿是一個小憩驛站,稍作駐足停頓並恢復和積蓄出一定能量後往往會奔向新的旅遊景點,因此,在整個旅遊棋盤上,民宿就好比是一個個結點,裙帶關聯起四方景區,從而激活全域旅遊,也讓旅遊地的集群化特徵更顯直觀。除此之外,「民宿+」的方向愈來愈朝著深度與廣度地帶延展,城市民宿帶動當地紀念品熱銷以及農村民宿帶動農產品俏銷還會持續外,由於具有鮮明的空間集聚特徵,民宿更容易通過能量破圈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呈現出的商業生態正在不斷疊加與更新,除了眾所熟知的民宿基建、民宿餐飲、民宿安保等之外,還有民宿創意、民宿運管、民宿營銷、民宿拍攝、民宿培訓、民宿融資以及民宿養老和民宿醫療等,未來諸如民宿藝術、智能民宿等細分專業說不定也會走進大學課堂。
G. 民宿如何經營,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1.政策規范民宿進一步發展
近年的各項旅遊政策中,均有提到鼓勵特色民宿的發展,在未來3-5年內民宿政策持續利好導向;目前共享經濟是大趨勢,未來政府也將繼續鼓勵個人閑置財產的有效利用,變相支持民宿發展。而地方政策主要針對部分飽和市場的惡性競爭問題,出台行業相關准則,提高民宿入行標准;另一方面地方政策要去除目前民宿的安全隱患,提出民宿水電、樓層結構和消防等建設標准。
2.民宿行業趨向多樣化發展
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環境之下,民宿短租迎來巨大發展機遇。同時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資本進入民宿這個行業,推動了民宿商業化的發展模式。但是,隨著市場發展和用戶不斷更新的需求,民宿也將迎來創新的挑戰。以文化為載體的民宿需要開辟更多新型旅遊模式,非標住宿方式迎來多樣化、圈層化趨勢,在未來會對民宿提出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