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當經濟衰退和蕭條時,政府應採取什麼樣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來治理
你好!當經濟衰退和蕭條時,政府應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和擴張性貨幣政策來治理。
一、擴張性財政政策就是通過減少收入、擴大支出來增加總需求。採用的政策措施是:降低稅率擴大投資規模、增加財政補貼、實行赤字預算和發行公債等。財政政策是政府針對一定時期的經濟目標,依據特定的財政理論,為指導財政工作和調節財政關系,所制定的基本准則和措施。財政政策和其他經濟政策相比,其主要特徵:較強的法治性、相對的穩定性、關聯的系統性。貨幣政策目標,是由操作目標,中介目標和最終目標這三個漸進層次組成的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我國現階段財政政策的目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物價相對穩定;2.經濟可持續均衡增長;3.收入合理分配;4.資源合理配置;5.提高社會生活質量。
二、在總需求不足、失業率上升、經濟增長乏力甚至出現經濟衰退時,中央銀行應採取擴張性貨幣政策,即放鬆銀根、擴大貨幣供應量,以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長。可供選擇的政策手段主要有增加貨幣發行量、降低法定準備金率、降低貼現率、在公開市場上購進政府債券等。貨幣政策是指國家通過金融系統調節貨幣的供應量和需求量,實現宏觀經濟目標所採取的控制、調節和穩定貨幣的措施的總和。它的最終目標如下:1.穩定物價;2. 充分就業;3.經濟增長;4平衡國際收支。
三、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區別:1.概念不同:貨幣政策是金融當局制定和執行的通過貨幣供應量、利率或其他中介目標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手段。財政政策是為實現預期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對財政收支關系進行調整的指導原則和措施;2.制定者不同;3.採用工具不同;4.內容不同:貨幣政策與利率、信貸相關,財政政策與財政收入和支出相關。
⑵ 簡述政府可以如何採取措施對經濟波動實行控制
經濟波動時期,政府要加強宏觀調控。
通過財政稅收等手段來實現。
⑶ 政府宏觀調控經濟的手段有哪些
首先通過調控市場商品的價格;其次向市場投放一些國家儲備的商品;再者可以通過印製貨幣的形式來調控經濟。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的宏觀調控政策。
一、通過調控市場商品的價格
首先可以通過調控市場商品的價格,通過出台一些相關的政策,而後讓市場的相關部門去執行,從上而下讓各個企業執行此市場商品價格 的標准,而後在政府宏觀的政策調控下,市場商品的價格就會恢復到一個正常的價格,因為有一些商品的市場價格偏高或者偏低,會導致其嚴重影響市場價格的穩定性。
注意事項:政府通過各種形式去調控宏觀的經濟水平,目的就是為了通過這種形式可以這種調控形式可以使得市場的經濟水平恢復正常,因為市場的經濟水平一旦異常的情況下,意味著很多的行業都會隨萎靡,國家的發展也會受到阻礙。
⑷ 政府幹預經濟有哪些途徑
國家干預亦稱宏觀調控(Macro-economic Control),是政府對國民經濟的總體管理,是一個國家政府特別是中央政府的經濟職能。
政府幹預經濟的途徑如下:
1、法律手段與經濟政策,如:調整稅率、金融、財政補貼等;
2、計劃指導,如:國家大的投資規劃,或在某些行業和領域實行配額制度;
3、行政手段,如利用工商、商檢、衛生檢疫、海關等部門禁止或限制某些商品的生產與流通。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具體以國家政策為准。
應答時間:2020-12-1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⑸ 政府宏觀調控經濟的手段有哪些
1、the meaures of macro adjustment and control,宏觀調控手段分為:經濟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經濟手段包括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2、調控手段劃分:
①經濟手段有時是政府制定的經濟政策影響;
②法律手段有時是政府制定的經濟法規;
③行政手段則是政府發布的經濟命令。
④經濟手段:這是指政府在自覺依據和運用價值規律的基礎上藉助於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經濟杠桿是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宏觀調控的價值形式和價值工具,主要包括價格、稅收、信貸、工資等,通過媒體宣傳,達到調控目的。
⑤法律手段:這是指政府依靠法制力量,通過經濟立法和司法,運用經濟法規來調節經濟關系和經濟活動,以達到宏觀調控目標的一種手段。通過法律手段可以有效地保護公有財產、個人財產,維護各種所有制經濟、各個經濟組織和社會成員個人的合法權益;調整各種經濟組織之間橫向和縱向的關系,保證經濟運行的正常秩序。
⑥法律手段的內容包括經濟司法和經濟立法兩個方面。經濟立法主要是由立法機關制定各種經濟法規,保護市場主體權益;經濟司法主要是由司法機關按照法律規定的制度、程序,對經濟案件進行檢察和審理的活動,維護市場秩序,懲罰和制裁經濟犯罪。
⑦行政手段:這是依靠行政機構,採取強制性的命令、指示、規定等行政方式來調節經濟活動,以達到宏觀調控目標的一種手段。行政手段具有權威性、縱向性、無償性及速效性等特點。社會主義宏觀經濟調控還不能放棄必要的行政手段。因為計劃手段、經濟手段的調節功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計劃手段有相對穩定性,不能靈活地調節經濟活動;經濟手段具有短期性、滯後性和調節後果的不確定性。當計劃、經濟手段的調節都無效時,就只能採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尤其當國民經濟重大比例關系失調或社會經濟某一領域失控時,運用行政手段調節將能更迅速地扭轉失控,更快地恢復正常的經濟秩序。當然,行政手段是短期的非常規的手段,不可濫用,必須在尊重客觀經濟規律的基礎上,從實際出發加以運用。
3、經濟手段中的政策:
稅收政策、信貸政策、利率政策、匯率政策、產品購銷政策、價格政策、扶貧政策、產業政策等。如:國家恢復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 法律手段如:河北省質量技術監督系統在2000年春節熱銷商品中查獲假冒偽劣「五糧液」「劍南春」酒,承德「露露」「大白兔」奶糖等假冒偽劣商品價值200多萬元. 行政手段如:政府下令關閉污染嚴重的小煤窯、小油田等。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2-0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⑹ 在宏觀經濟波動較大時,政府應該採取那些財政政策和措施
首先要解決的是 這個政府的公信力如何 國力如何 國際形勢怎麼樣 人民情緒如何 沒有這些限定 這個問題無意義
你既然問了 我就先給你一些解決辦法吧
提高政府公信力(能提多高是多高 盡量提)
看微觀層面 重要指標是人民的情緒如何
完善游戲規則 公平公正
注意的指標應該是 貨幣供應量 gdp 產業結構 股票市場 國債市場
⑺ 政府如何調控經濟
政府通過實施宏觀調控的方法來調控經濟。
宏觀調控是對整個市場經濟的調控,調控的領域自然是整個市場經濟。宏觀調控的具體方法有頒布實施宏觀經濟調控基本法律、制定臨時措施法、頒布指引性政策和實施優惠政策、提供信息服務和勸導服務和懲罰違法行為予以糾偏。
(7)政府哪些措施適用於經濟波動擴展閱讀:
中國政府調控經濟的事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斷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較好地實現了保持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的任務。
在受到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時,通過及時有效的宏觀調控,較好地抵禦了外部沖擊。在應對上世紀90年代末期亞洲金融危機沖擊中,我國在堅持人民幣不貶值的同時,採取努力擴大內需、刺激經濟增長的政策,保持了國內經濟的健康穩定增長,同時對緩解亞洲經濟緊張形勢、帶動亞洲經濟復甦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襲來,我國及時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迅速實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一攬子計劃,扭轉了經濟增速過快下滑態勢,在世界率先實現經濟增長企穩回升。
⑻ 什麼是財政政策政府如何運用財政政策來調控經濟
財政政策是指為促進就業水平提高,減輕經濟波動,防止通貨膨脹,實現穩定增長而對政府財政支出、稅收和借債水平所進行的選擇,或對政府財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決策。或者說,財政政策是指政府變動稅收和支出以便影響總需求進而影響就業和國民收入的政策。
財政政策由國家制定,代表統治階級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鮮明的階級性,並受一定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相應的經濟關系制約。財政政策是國家整個經濟政策的組成部分,同其他經濟政策有著密切的聯系。
財政政策的制定和執行,要有金融政策、產業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經濟政策的協調配合。
政府運用財政政策來調控經濟:
1、國家預算。主要通過預算收支規模及平衡狀態的確定、收支結構的安排和調整來實現財政政策目標。
2、稅收。主要通過稅種、稅率來確定和保證國家財政收入,調節社會經濟的分配關系,以滿足國家履行政治經濟職能的財力需要,促進經濟穩定協調發展和社會的公平分配。
3、財政投資。通過國家預算撥款和引導預算外資金的流向、流量,以實現鞏固和壯大社會主義經濟基礎,調節產業結構的目的。
4、財政補貼。它是國家根據經濟發展規律的客觀要求和一定時期的政策需要,通過財政轉移的形式直接或間接地對農民、企業、職工和城鎮居民實行財政補助,以達到經濟穩定協調發展和社會安定的目的。
5、財政信用。是國家按照有償原則,籌集和使用財政資金的一種再分配手段,包括在國內發行公債和專項債券,在國外發行政府債券,向外國政府或國際金融組織借款,以及對預算內資金實行周轉有償使用等形式。
6、財政立法和執法。是國家通過立法形式對財政政策予以法律認定,並對各種違反財政法規的行為(如違反稅法的偷稅抗稅行為等),訴諸司法機關按照法律條文的規定予以審理和制裁,以保證財政政策目標的實現。
7、財政監察。是實現財政政策目標的重要行政手段,即國家通過財政部門對國營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團體及其工作人員執行財政政策和財政紀律的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
(8)政府哪些措施適用於經濟波動擴展閱讀
現代國家的財政政策,都是隨著不同時期政治和經濟發展的不同需要而不斷調整的。但這種調整在一定時期內又保持相對穩定性。主要的調節方式有:
1、動態調節。即根據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規定相應的財政政策。
2、總體調節。即從全局上組織各種經濟活動之間、經濟與社會事業之間平衡協調發展的財政政策。
3、主動調節。即基於對經濟發展狀況的認識而制定的有針對性的政策。調節經濟的財政政策,有膨脹性財政政策、緊縮性財政政策、平衡性財政政策、總量調節政策和結構調節政策等。
⑼ 針對失業,通貨膨脹,緊縮,波動,滯脹政府應該採取哪些宏觀經濟財政政策
失業,政府可以增加購買和增加轉移支付,減少稅收來增加總需求來刺激就業量。
通脹率和失業率反方向變動,收入政策和製造衰退可以有效的降低通脹率。
寬松的貨幣/財政政策,調整產業結構等來應對通貨緊縮。
經濟波動的原因有很多,總的來說市場規則體系越完善,市場機制越能發揮作用。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也能起到穩定經濟的作用。
滯脹沒有有效的政策。短期內不容易調整
⑽ 歷史上面對經濟危機時國家是如何運用財政政策來調節經濟的
歷史上面對經濟危機時國家是如何運用財政政策來調節經濟的?經濟運行一般具有周期性,即繁榮與蕭條交替。經濟的周期性波動會引起就業和國民收入等變數周期性波動,因此國家需要運用宏觀經濟政策來減少波動,保持經濟平穩增長。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都有擴張性的與收縮性的之分。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指政府擴大支出,比如國家為應對危機而增加的4萬億投資,或者減少收入,比如減稅,緊縮的財政政策正好相反;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指中央銀行通過降低利率、准備金率或公開市場操作等措施增加貨幣供給增加市場流動性的措施,緊縮性貨幣政策正好相反。不管是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擴張性的宏觀經濟政策均會引起經濟增長,失業率降低,緊縮性政策則可以防止通脹和經濟過熱。 既然宏觀經濟政策的目的是減少波動或者說燙平經濟波動,則在經濟處於繁榮狀態時應該使用緊縮性的財政貨幣政策,而經濟處於蕭條狀態時則使用擴張性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