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經濟利潤問題,怎麼計算
利潤=售價-成本
利潤率=李榮÷售價。
❷ 關於經濟利潤的計算方法主要有兩種表現為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營業收入:是指企業經營業務所確認的收入總額,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成本:是指企業經營業務所發生的實際成本總額,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
資產減值損失:企業計提各項資產減值准備所形成的損失。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或損失):企業交易性金融資產等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應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或損失)。
投資收益(或損失):企業以各種方式對外投資所取得的收益(或發生的損失)。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外收入:企業發生的與其日常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得利。
營業外支出:企業發生的與其日常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損失。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所得稅費用:企業確認的應從當期利潤總額中按一定比例向地方政府稅務機關計繳的所得稅和費用。
利潤也稱凈利潤或凈收益。從狹義的收入、費用來講,利潤包括收入和費用的差額,以及其他直接計入損益的利得、損失。從廣義的收入、費用來講,利潤是收入和費用的差額。利潤按其形成過程,分為稅前利潤和稅後利潤。稅前利潤也稱利潤總額;稅前利潤減去所得稅費用,即為稅後利潤,也稱凈利潤。
❸ 如何計算利潤
利潤計算公式 1、營業利潤 =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或減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或減投資損失)其中:營業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支出」 2、利潤總額 =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3、應交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稅率-減免稅額-抵免稅額其中: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
❹ 利潤是怎麼計算的
投入1萬元,到手後是15000元,那麼利潤是15000-10000=5000元,
利潤佔比為5000/10000*100%=50%。
各種利潤計算方法
一、毛利
毛利是商品實現的不含稅收入剔除其不含稅成本的差額,因為增值稅是價稅分開的,所以特別強調的是不含稅,現有進銷存系統中叫稅後毛利。
1.毛利計算的基本公式是:
毛利率=(不含稅售價-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2.不含稅售價=含稅售價÷(1+稅率)
3.不含稅進價=含稅進價÷(1+稅率)
4.從一般納稅人購入非農產品,收購時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17%進項稅額,銷售按17%交納銷項稅額。
5.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非農產品,其從稅務局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4%進稅額,銷售按17%交納銷項稅額。
6.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非農產品,沒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銷售時按 17%交納銷項稅額。
7.總的來說,增值稅是一種價外稅,它本身並不影響毛利率,影響毛利率的是不含稅的進價和售價。要正確計算毛利率,只要根據其商品的屬性,按公式換算成不含稅進價和售價就可以了。
二、凈利
凈利指毛利減掉所有的費用及稅額所剩下的利潤。
營業利潤
營業利潤是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它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中所產生的利潤。其內容為主營業務利潤和其他業務利潤扣除期間費用之後的余額。
其中主營業務利潤等於主營業務收入減去主營業務成本和主營業務應負擔的流轉稅,通常也稱為毛利。其他業務利潤是其他業務收入減去其他業務支出後的差額。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4)裂變經濟如何算利潤擴展閱讀:
利潤的特性:
1、商業利潤的神秘性,利潤是資本的生命,加快商品生產、提高生產效率、促進社會發展的動力。
剩餘價值是僱傭勞動者在直接生產過程中創造出來的,但必須經過流通過程把商品轉化為貨幣後才能實現。至於商品能否賣掉,以及按什麼樣的價格出售,從而利潤能否實現以及實現到什麼程度,將取決於供求關系和市場競爭的具體狀況。
特別是,商品資本從產業資本的運動中獨立化出來成為商業資本,專門執行實現商品價值和剩餘價值的職能,並相應地取得商業利潤,使關系更為錯綜復雜,更易造成神秘化。
2、分割性
利潤分割為利息和企業主收入
隨著資本主義信用制度的發展,產業資本家和商業資本家不僅使用自有資本,而且大量使用借入資本。借貸資本對職能資本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大。由於使用借入資本必須支付利息,於是產業利潤或商業利潤又會在量上再分割為利息和企業主收入兩個部分。
3、再轉化性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先從工業發展起來並取得統治地位,再逐步向農業擴展。由於在農業中存在著兩種壟斷,即對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的壟斷以及土地私有權的壟斷,因而它不具備如象在工業中那種自由競爭的條件,從而阻礙著利潤率的平均化。
❺ 經濟利潤是如何計算的呢
樓主你好:
首先我們分清下利潤和利潤率是什麼意思:
利潤的定義是:經濟利潤(Economic profit)總收入和總成本之間的差額。計算公式是總收入-總成本。
利潤率的定義是: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利潤率是剩餘價值率的轉化形式,是同一剩餘價值量不同的方法計算出來的另一種比率。計算公式是 :利潤÷成本×100%=利潤率。
所以給樓主舉出的例子:我投入1萬元,到手後是15000元,那麼我的利潤是百分是5000除以1w,答案是50%。在比如我投入5000元,變成1萬元,這利潤又是1w-5000。答案是5000。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❻ 利潤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1、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2、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3、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6)裂變經濟如何算利潤擴展閱讀:
利潤結構基本合理:
(1)企業的利潤結構應該與企業的資產結構相匹配。
(2)費用變化是合理的、費用在年度之間沒有出現不合理的下降。
(3)利潤總額各部分的構成合理。
企業的利潤總額是由營業利潤、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支差額三個主要部分構成。
❼ 利潤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利潤有兩個,一種是毛利潤,一個是凈利潤。毛利潤是你的銷售價減去你的粗成本價凈利潤是你的銷售價減去你所有的投入成本與稅後利潤。關於計算方法一般是填利潤表來計算完成的,比如:凈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投資收益+匯兌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所得稅費用(1) 以上公式簡化,也就是你所說的:收入-成本-費用-支出=利潤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利用資產負債表的平衡關系倒算。但這種計算方法很復雜,需要知道的因素更多。原理就是你說的:銀行、現金余額-注冊資金=利潤 詳細來說,就是:總資產-總負債-所有者投入資金=累計未分配利潤 也就是說,用這種方法,可以計算出從企業成立到資產負債表日止企業累計實現的未分配利潤。(2) 也就是說,公式(1)是正常計算某一期間利潤的方法。而公式(2)是利用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平衡等式倒推出來的利潤,是從企業成立起至資產負債表日累計實現的利潤減去已分配的利潤後的余額。 兩者的區別就是: 1、計算利潤的期限不同,公式(1)計算的是本期的利潤,公式(2)計算的是累計的利潤 2、利潤的口徑不同,公式(1)是實際實現的利潤,不扣除利潤分配的金額;公式(2)是累計實現凈利潤扣除各項利潤分配後的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