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哪些政府部門屬於經濟部門
法律分析:我國政府中主管經濟的部門有:統籌綜合管理的國家發改委、負責財務管理的財政部、負責核查國民經濟狀況的統計部和計收稅務的國家稅務總局 以及 對應的下屬省市發改委、財政、統計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九十五條 省、直轄市、縣、市、市轄區、鄉、民族鄉、鎮設立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組織由法律規定。 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設立自治機關。自治機關的組織和工作根據憲法第三章第五節、第六節規定的基本原則由法律規定。
② 市政府經濟部門有哪些
法律分析:計劃、經濟、外貿等委員會,審計、財政、勞動、稅務、統計、物質、城鄉建設環境保護等廳、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百零七條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城鄉建設事業和財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務、司法行政、計劃生育等行政工作,發布決定和命令,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行政工作人員。
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執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決議和上級國家行政機關的決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行政工作。
省、直轄市的人民政府決定鄉、民族鄉、鎮的建置和區域劃分。
③ 什麼是經濟部門
產業的分類(即國民經濟部門分類)
又稱國民經濟部門分類。按照一定的原則對經濟活動進行分解和組合而形成的多層次的產業概念。由於研究問題的角度不同,產業分類也不一樣,目前常見的分類有:
(1)聯合國產業分類法
又稱聯合國標准產業分類法,是聯合國為了統一世界各國產業分類而制定的標准產業分類法。它把國民經濟分為十個部門:農林漁獵;礦業;製造業;電力、煤氣、供水;建築業;批發、零售、旅館、飯店;運輸、儲運、通訊;金融、保險、不動產;政府、社會與個人服務;其他經濟活動。每個部門下面分成若干小項,再將小項分解為若干細項,大、中、小、細共四級,並對各項都規定了統計編碼。這種產業分類將全部經濟活動不遺漏地給以分割,並使之規范化。基於這種分類法所作的統計有很高的可比性。聯合國產業分類法的顯著特點是和三次產業分類法保持著穩定的聯系,其分類的大項,可以很容易地組合為三部分,從而同三次分類法相一致。
(2)三次產業分類法
把全部經濟活動劃分為第一次產業、第二次產業和第三次產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兩名詞最早流行於20世紀20年代的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當時把農業、畜牧業、漁業、林業和礦業稱為「第一產業」,把製造業稱為「第二產業」。1935年紐西蘭奧塔哥大學教授阿倫·格·費爾希提出了第三產業的概念。1940年英國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科林·克拉克在其著作《經濟進步的條件》中運用三次產業分類法,研究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變化之間的規律,把全部經濟活動劃分為第一次產業、第二次產業和第三次產業。由於研究產業結構的角度和目的多種多樣,各國對三次產業的劃分不完全一致,歸納起來有三種分類辦法:(1)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分類辦法。第一產業包括農業、畜牧業、漁業、林業、礦業;第二產業包括製造業、運輸業;第三產業包括商業、金融和保險、不動產、個人服務業。(2)日本1947年《經濟白皮書》的分類辦法。第一產業包括林業、漁業、水產養殖業;第二產業是製造業、包括礦業、製造業、建築業、電力、煤氣、自來水、運輸業和通訊;第三產業指服務業,包括質量、金融、不動產、個人服務、商業、家務、職業服務、政府和國防。在我國第一產業指農業、林業、牧業、漁業等;第二產業指工業(含礦業、製造業、自來水、電力、建築業等);第三產業則指商業、服務業、郵電通訊業、金融保險業及科研、文教、衛生等行業。另外,現已出現第四產業的說法。
所謂第四產業,即對傳統產業通常分為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基礎上產生出來的某些新興產業的概括稱謂。它是資本主義國家中對產業結構的一種劃分。主要包括:設計和生產電子、計算機軟體的部門,應用微電腦、光導纖維、激光、遺傳工程等新技術部門,以及高度電子化和自動化的產業部門等。
(3)資源密集產業分類法
亦稱資源集約度產業分類法。在產業結構分析中,根據不同的產業在生產過程中對資源依賴程度的差異,劃分產業的一種分類方法,這種分類法把產業大致分為:
①資源密集型產業。亦稱土地密集型產業。在生產要素的投入中需要使用較多的土地等自然資源才能進行生產的產業。土地資源作為一種生產要素泛指各種自然資源,包括土地、原始森林、江河湖海和各種礦產資源。土地資源是人類進行生產活動所必需的物質條件和自然基礎。與土地資源關系最為密切的是農礦業、包括種植業、林牧漁業、採掘業等。
②勞動密集型產業。在生產要素的配合比例中,勞動力投入比重較高的產業。是對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而言的。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隨著生產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出現勞動密集型和資金技術密集型兩種不同的產業類型。勞動密集型產業中物化勞動消耗比重較低,活勞動消耗比重較高。
③資本密集型產業在生產要素的配合比例中,資本(資金)投入比重較高的產業。
④技術密集型產業又稱知識密集型產業。在生產要素的投入中需要使用復雜先進而又尖端的科學技術才能進行生產的產業,或者在作為生產要素的勞動中知識密集程度高的產業。
(4)按產業是處於增長或衰退狀態
可將產業分為
①朝陽產業。隨著新技術革命的進展和社會需求的變化,在開發新產品、開辟新市場的競爭中處於興盛狀態的產業部門。主要指目前正在迅速發展的新興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如微電子、激光、新材料、新能源、空間開發、海洋開發、衛星通訊、生物工程等產業部門。其特點是技術先進、知識密集、低能耗、高經濟效益。近年來,隨著各項新興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范圍的擴大,朝陽工業對資本主義國家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促進了世界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國際分工的深化。由於這些產業的發展有如早上初升的太陽,蒸蒸日上,故形象地稱為「朝陽產業」。
②夕陽產業。隨著新技術革命的進展和社會需求變化,在開發創造新產品、開辟新市場的競爭中處於衰亡狀態的產業部門。它主要指發達國家的傳統基礎產業,如煤炭、紡織、鋼鐵、汽車、鐵路等。其特點:主要以簡單的電力機械原理為基礎、消耗大量能源,產生大量廢棄物和污染物,生產周期長,技術要求低,勞動作業重復,產品標准化,以及高度的集中控制。就世界范圍來看,由於新技術革命浪潮的沖擊,一些工業發達國家傳統產業正在明顯衰退,設備利用率低、生產能力過剩、就業人員減少。因此,人們形象地稱為「夕陽產業」。
④ 請問一個經濟體系可以劃分哪幾個部門
實體經濟部門:指提供物質的、精神的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流通等經濟活動部門。包括農業、 工業、交通通信業、商業服務業、建築業等物質生產和服務部門,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識、信息、藝術、體育等精神產品的生產和服務部門。
虛擬經濟(金融經濟)部門:相對實體經濟部門而言的,除了目前研究較為集中的金融業、房地產業,還包括體育經濟、博彩業、收藏業等部門(尤其側重於提供金融商品、金融服務的部門)
以上僅為大體劃分
⑤ 國民經濟各部門是指哪些部門
國民經濟各部門指:機構部門SNA分類方法是:非金融公司部門,金融公司部門,一般政府部門,住戶部門,為居民服務的非營利機構部門;
我國分類方法是:非金融企業部門,金融機構部門,政府部門,住戶部門。
產業部門參考聯合國《國際標准產業分類》,或我國《國家標准行業分類》
又稱國民經濟部門分類。按照一定的原則對經濟活動進行分解和組合而形成的多層次的產業概念。由於研究問題的角度不同,產業分類也不一樣。
(5)經濟部門包括哪些單位擴展閱讀:
國民經濟構成:
第一,國民經濟是人們進行物質產品生產經營活動的總過程。人們要生活,就要進行生產,生產出人們進行再生產和生活所需要的商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出的產品要進行買賣,生產出的生產資料要出售給需要這些生產資料的企業,以便用於再生產。
生產的消費品,要出售給需要這些產品的居民。這些出售的商品,要經過運輸過程運送到銷售企業,由商業企業進行買賣。
第二,商品買賣又要通過貨幣作為交換媒介,而貨幣是通過金融企業發放的。這一系列生產、運輸、買賣、消費的總體就是國民經濟。在我國的國民經濟中,按生產資料不同所有制劃分有國有經濟、集體經濟、私營經濟或民營經濟、個體經濟等,構成國民經濟的整體。
第三,我國要發展國民經濟,要大力發展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同時也要發展民營經濟和個體私營經濟,使得各種經濟成份在國民經濟的總體當中,都能不同程度地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國民經濟是我國社會的經濟基礎,只有國民經濟發展了,才能使我國不斷地強盛起來。
⑥ 我國的國家經濟管理機關有哪些
中國中央政府部門中,屬於經濟管理部門的有:財政部、計劃委員會、經濟委員會、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稅務總局。地方盛地、縣級政府中對口設置這些部門。
⑦ 中國的經濟管理部門主要有哪些
我國的經濟管理部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地方省、地、縣級政府中對口設置這些部門。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作為國務院的職能機構,是綜合研究擬訂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進行總量平衡,指導總體經濟體制改革的宏觀調控部門。
2.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負責財務的國務院組成部門。
3.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的主管國內外貿易和國際經濟合作的部門。
4.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
審計署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審計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審計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5.國家稅務總局
是國務院主管稅收工作的直屬機構。
統籌綜合管理的國家發改委、負責財務管理的財政部、負責核查國民經濟狀況的統計部和計收稅務的國家稅務總局以及對應的下屬省市發改委、財政、統計局。
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主管全國統計和國民經濟核算工作,擬定統計工作法規、統計改革和統計現代化建設規劃以及國家統計調查計劃,組織領導和監督檢查各地區、各部門的統計和國民經濟核算工作,監督檢查統計法律法規的實施。
⑧ 初中地理中的經濟部門指什麼
一般初中就是農業(包括農林牧副漁五業),工業,交通,商業,旅遊業等。
國民經濟分為十個部門:農林漁獵;礦業;製造業;電力、煤氣、供水;建築業;批發、零售、旅館、飯店;運輸、儲運、通訊;金融、保險、不動產;政府、社會與個人服務;其他經濟活動。每個部門下面分成若干小項,再將小項分解為若干細項,大、中、小、細共四級,並對各項都規定了統計編碼。這種產業分類將全部經濟活動不遺漏地給以分割,並使之規范化。基於這種分類法所作的統計有很高的可比性。聯合國產業分類法的顯著特點是和三次產業分類法保持著穩定的聯系,其分類的大項,可以很容易地組合為三部分,從而同三次分類法相一致。
⑨ 國民經濟各部門是指哪些部門
國民經濟各部門指:
機構部門SNA分類方法是:非金融公司部門,金融公司部門,一般政府部門,住戶部門,為居民服務的非營利機構部門;
我國分類方法是:非金融企業部門,金融機構部門,政府部門,住戶部門。
產業部門參考聯合國《國際標准產業分類》,或我國《國家標准行業分類》
⑩ 經濟部門是指哪些部門
財政部,央行
各金融監管機構
審計,統計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