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共享經濟對社會發展有什麼重要意義
總的來說,共享經濟發展對社會的意義可以從社會資源、環境、投資需求、市場經濟等方面上來說,具體的詳情如下:
1.共享經濟可以節約社會資源和保護環境。如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是出現,有利於節約社會資源,大幅使用共享單車等,有利於減少尾氣的排放,保護自然生態環境。
2.共享經濟快速提升總供給能力。共享經濟通過三種途徑提高總供給能力:提高現有資源存量的使用率;提升未來新增產能利用率;提升自然資源的使用效率。我們知道,很多設備、住房等本身就存在自然折舊,增加使用強度(例如房子增加一定的實用頻率,私家車拼車),並不能大幅度增加這類資本的折舊速度。
3.共享經濟有助於解決政府城市管理難題。
交通擁堵、生態資源緊張、勞資矛盾、收入分配不公、鄰里冷漠是制約多數城市發展的普遍難題。在共享經濟理念下,地方政府間可以開展廣泛的發展合作,通過城市間信息共享、政策協調、人力資源共用,有助於縮小城鄉差距和區域不平衡問題。共享自行車和汽車改變了城市旨在改善交通的政策,共享汽車還能減少尾氣排放,共享私人住宅還能平衡城市住房供需關系,共享經濟甚至還可以通過穩定社會網路來解決城市犯罪問題。共享模式切入政治程序,成為民主化進程的重要促進因素。
4.由於資本利用率上升,投資需求可能下降。共享經濟提高了存量資本的使用效率,意味著提供一定量有效供給所需的新增投資減少,投資需求將下降。例如,近期估值已達255億美元的Airbnb致力於將全球的閑置房屋都變成酒店,供旅行者使用。2015年初,Airbnb已擁有超過100萬間房間,因其採用的是盤活存量住房,而非買地蓋樓等重資本投入,降低了酒店業的新增投資需求。
5.消費者實際購買力提升,消費需求增加,尤其是服務消費。由於共享存量資源的邊際成本低甚至接近於零,共享經濟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也較低。在相同名義收入水平下,商品和服務價格的下降將提高實際收入,帶動總購買能力的上升,從而增加需
求。
6.促進商品流通,活躍市場經濟。直銷(分享經濟)是眾多現代經銷模式的一種,可以有效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對促進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流通有積極作用。在大力發展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健康和規范的直銷將會對促進商品流通和活躍市場經濟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7.共享經濟改變人們的產權觀念,培育了合作意識。共享經濟將更多的私人物品在不改變所有權屬的基礎上讓更多的人以較低的價格分享,從而壓縮了個人用品中私人專用物品的相對空間,擴充了公共物品概念的內涵。這內孕著集體經濟的發展,也要求政府在國家層面更廣泛地滲透和干預進了居民私人生活,推動著社會共有形式的躍遷。藉助網路平台,出租或借用東西給自己不認識的人,從根本上擴大了人們分享的人際圈,教會人們如何分享,互相豐富生活,使得分享成為社會交往中的不可逃避的重要因素。
2. 共享經濟的概念
共享經濟,一般是指以獲得一定報酬為主要目的,基於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其本質是整合線下的閑散物品、勞動力、教育醫療資源。有的也說共享經濟是人們公平享有社會資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獲得經濟紅利 。
3. 對共享經濟的理解
互聯網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借用了原有的很多概念。從2014年起,重新炒熱了「共享經濟」、「分享經濟」概念,滴滴、摩拜等相繼出現並被大眾廣泛接受,人們重新掀起了新一輪「共享經濟」熱潮。
不免有人會問,到底那什麼是「共享經濟」,他與「分享經濟」和 「循環經濟」,他們之間又有何異同呢?下面我重點站在符合時代特徵的互聯網思維角度(並非站在傳統經濟思維角度)重新闡述三者之間的區別和聯系,以便於未來更好的理解和把握互聯網時代發生的各類經濟現象和新的變化。
互聯網時代下的共享經濟
首先我們看一下三者的傳統定義。
共享經濟:一般是指以獲得一定報酬為主要目的,基於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
分享經濟:是指將社會海量、分散、閑置資源,平台化、協同化地集聚、復用與供需匹配,從而實現經濟與社會價值創新的新形態。
循環經濟:亦稱「資源循環型經濟」。以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為特徵、與環境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強調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資源一產品一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上述概念源於網路)
從上面的定義可以看出,每一種經濟形勢都是基於一定的資源(如物品使用權、閑置資源、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而產生的,而這種資源一定以物質資源方式呈現,同時三個概念都強調有一定經濟利益(一定報酬、經濟與社會價值、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這些特徵表明了實物經濟活動的基本特徵,就是由一定有價值的物品通過買賣或租賃等行為獲取一定時期內的使用價值,同時支付一定的費用。至於使用者選擇短期租用或買賣轉手,就是上述三個經濟概念的區別了。
在互聯網思維下,共享經濟強調陌生人之間的物品使用權轉移,而要實現陌生人之間的交易,一般都以平台方式進行,租房有中介公司或互聯網網站,這些都是平台,只是表現形式不同。平台除了以物品連接雙方外,資金往來大都通過平台進行。目前的神州租車、摩拜、ofo等都屬於基於互聯網平台的共享經濟形態。
而分享經濟則強調資源為海量、分散、閑置,這種資源一般為個人所有,有一定使用價值的舊物品,通過平台臨時或永久出租或出借。這在資源創造價值上與共享經濟相似,但區別在於物品使用權屬於個人,而非平台所有。目前的互聯網公司有順風車、快車、小豬短租等。
循環經濟則強調資源的再利用,即回收後使用,可以回收後通過一定處理,達到使用價值最大化後的二次銷售,也可以回收拆解後廢物使用。與上面兩種經濟的最大不同是,資源本身的使用價值已經很小,但通過一定處理可以重復利用。目前此類互聯網公司包括瓜子網(二手車交易)、京東拍拍二手等。
未來生活中,很多物品都可以通過「共享經濟」、「分享經濟」和「循環經濟」等方式實現共享或循環使用,但總有些物品是不能分享的,這是由物品本身的使用特徵決定的。一般來說,不能共享的物品包括生活快消品、家庭內使用的各類私人物品等,他們會具備如下特徵之一:1、使用後會消失的,2、使用後不能被別人再次使用,3、個性化喜好,4、一定范圍(如家庭)內使用。
而可以分享的物品主要包括,1、交通、物流工具類(公共汽車、地鐵、出租、貨運、單車、輪船飛機等)。2、培訓、教學類(在校學習、參加研討會、展會等)。3、影視、娛樂類(演唱會、影視劇等)。4、土地、房屋類(耕地、住宅、底商等)。這些可以被分享的經濟,未來都將成為下一個互聯網共享(分享)經濟的風口,可能培育出更多的細分領域的優秀互聯網企業。
隨著社會的發展,可以被共享或分享的產品,大部分會慢慢演變為公共產品方式實現共享(如公交、地鐵等就屬於此類產品)。另一部分因為人們對產品的痴迷和熱衷,則會演變為個性化產品。如果你的需求,有現成互聯網平台產品能滿足,非常適合以共享方式,即減少了個人投資,又方便了便捷使用,如果你的需求是特定的,則需要定製化產品或單獨擁有它來滿足。
共享、分享經濟對於社會快速發展,滿足大眾需求,利用更少資源實現社會進步,同時對於建立高效、集約社會意義重大,國家也在大力提倡,對此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關注這個未來互聯網共享經濟投資的風口!
4. 跪求,哪位幫忙解答下,什麼是共享經濟
共享經濟:民眾公平、有償的共享一切社會資源,彼此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享受經濟紅利。此種共享在發展中會更多的使用到移動互聯網作為媒介。
滿意請採納
5. 什麼是共享經濟
是指以獲得一定報酬為目的。
共享經濟是指以獲得一定報酬為目的,基於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短期轉移的一種新型經濟模式。
共享經濟是指擁有閑置資源的機構或個人,將資源使用權有償讓渡給他人,讓渡者獲取回報,分享者通過分享他人的閑置資源創造價值。在共享經濟中,閑置資源是第一要素,也是最關鍵的要素。它是資源擁有方和資源使用方實現資源共享的基礎。共享經濟概念下的閑置資源可以理解為:該資源原本為個人或組織自身使用,在沒有處於使用狀態或被佔用的狀態時,即為閑置資源。
6. 什麼是共享經濟分享經濟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不同
共享經濟是指利用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以使用權分享為主要特徵,整合海量、分散化資源,滿足多樣化需求的經濟活動總和。共享經濟具有兩個關鍵特徵:第一, 共享經濟是一種商品權利分割下的市場交易,而不是完整的商品權利交易。第二,共享經濟是一種使用權的共享,而不是純粹的使用權交易。
分享經濟指個人、組織或者企業,通過社會化平台分享閑置實物資源或認知盈餘,以低於專業性組織者的邊際成本提供服務並獲得收入的經濟現象,其本質是以租代買,資源的支配權與使用權分離。分享經濟將社會海量、分散、閑置資源等,進行平台化、協同化的集聚、復用與供需匹配,從而實現經濟與社會價值最大化利用的新經濟業態。
7. 共享經濟的內涵
共享經濟,一般是指以獲得一定報酬為主要目的,基於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其本質是整合線下的閑散物品、勞動力、教育醫療資源。有的也說共享經濟是人們公平享有社會資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獲得經濟紅利。此種共享更多的是通過互聯網作為媒介來實現的。 共享經濟這個術語最早由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社會學教授馬科斯·費爾遜(Marcus Felson)和伊利諾伊大學社會學教授瓊·斯潘思(Joel.Spaeth)於1978年發表的論文(CommunityStructure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其主要特點是,包括一個由第三方創建的、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市場平台。這個第三方可以是商業機構、組織或者政府。個體藉助這些平台,交換閑置物品,分享自己的知識、經驗,或者向企業、某個創新項目籌集資金。
本質
共享經濟的本質——整合線下的閑散物品或服務者,讓他們以較低的價格提供產品或服務。對於供給方來說,通過在特定時間內讓渡物品的使用權或提供服務,來獲得一定的金錢回報;對需求方而言,不直接擁有物品的所有權,而是通過租、借等共享的方式使用物品。
8. 什麼是共享經濟
從概念上講,共享經濟是將原先由於技術手段或者商業模式的限制無法參與經濟活動與經濟流通的生產生活資源,通過新的技術手段或者商業模式投入到經濟活動與經濟流通中,重新產生經濟價值與社會效益的經濟模式。簡單來說,共享經濟是基於閑置資源使用權的精準匹配與連接,實現生產要素的社會化,提高存量資產的使用效率。
共享經濟產業鏈是一個動態的生態圈,它打通了生產與消費的壁壘。每個消費者既可以是生態圈中以供給為形式的外圍組成,也可以隨時轉化成為以需求為核心的中心,每個人或每個企業都有可能是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者或需求方,這種方式決定了整個交易市場的無限外延能力。
(8)未來共享經濟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共享經濟,一般是指以獲得一定報酬為主要目的,基於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其本質是整合線下的閑散物品、勞動地、教育醫療資源。有的也說共享經濟是人們公平享有社會資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獲得經濟紅利。此種共享更多的是通過互聯網作為媒介來實現的。
共享經濟牽扯到三大主體,即商品或服務的需求方、供給方和共享經濟平台。共享經濟平台作為連接供需雙方的紐帶,通過移動LBS應用、動態演算法與定價、雙方互評體系等一系列機制的建立,使得供給與需求方通過共享經濟平台進行交易。最具代表的企業有,滴滴,Uber 、Airbnb和全球蛙。
在北京、廣州、杭州等多個城市,共享經濟體具體的是指
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共享籃球、共享雨傘等共享經濟新形態不斷涌現,並成為新一輪資本蜂擁的「風口」。
共享經濟,一般是指以獲得一定報酬為主要目的,基於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其本質是整合線下的閑散物品、勞動力、教育醫療資源。
共享經濟的五個要素分別是:閑置資源、使用權、連接、信息、流動性。共享經濟關鍵在於如何實現最優匹配,實現零邊際成本,要解決技術和制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