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茂名萬寧經濟怎麼樣

茂名萬寧經濟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8-22 16:03:45

⑴ 海南省萬寧市四個百億工程是指

如下。
萬寧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其中四個百億級產業、八大產業鏈、八個園區已初具規模,今年1-8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接待過夜遊客人數增速分別位居全省第1、6、5位。
萬寧營商環境位居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一類部門管市場、一支隊伍管執法」,行政審批改革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准入即准營」案例入選自貿港第十二批制度創新案例對外發布,明確「審批、監管、執法」責任邊界,確保放得開、更管得住,今年6月獲評「2021優質投資環境城市」。
在生態環境方面,兩輪中央環保督察和國家海洋督察整改均達到序時進度,拆除青皮林保護區和茄新保護區19棟違建別墅,穩步推進月島項目拆除,推動小海水質明顯改善和周邊漁民轉產轉業。

⑵ 海南省萬寧市怎麼樣

如果海南東部沿海地區經濟情況作個排名的話,我想應該是,海口,三亞,瓊海,萬寧。哈哈畢竟奧運火炬都從那經過。但發達算不上,萬寧應該是東部沿海城市裡海岸線最長的城市裡,就旅遊而言,萬寧的自然資源比海南許多地方都要好。
工資應該都不高,看你在什麼部門工作。而且萬寧沒有什麼大公司,如果你有遠大的目標,最好還是選擇發達的大城市。如果只是想小康生活,萬寧還是不錯的,雖然小但是萬寧市上全是休閑場所。而且相對而言萬寧的房價比較便宜。
治安?你應該沒到過海南,因為很多人都覺得萬寧的治安不好,萬寧人好鬥。但,我理解為熱情,灑脫,不做作。
哎,小城市,小老百姓,過小日子,工作完,幾個朋友出去喝喝茶,打打牌,聊聊天,閑著沒事,海邊游游泳,曬曬太陽,娶個老婆,生幾個孩子。再忙忙。哇,老了···退休,再喝喝茶,再聊聊天

⑶ 經濟等別各等地描述

1.25 等地

面積為 2470.90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0.34%,佔全國 25 等耕地面積的 0.61%。分布在樂東、陵水、儋州等4個縣(市)。其中,樂東黎族自治縣25等地面積最大,達到1212.52公頃,占 25 等地的 49.07%;東方市面積最小,為 111.23 公頃,占 4.50%。樂東黎族自治縣 25 等地主要分布在沖坡鎮和新英鎮,面積為 1212.52 公頃,佔全縣 25 等地面積的 100%。陵水黎族自治縣25 等地主要分布在文羅鎮等鄉鎮,面積為 581.36 公頃,佔全縣 25 等地面積的 59.43%。

2.24 等地

面積為 7157.45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0.98%,佔全國 24 等耕地面積的 1.29%。分布在樂東、東方、儋州等 6 個縣(市)。其中,樂東黎族自治縣 24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2455.43 公頃,占 24 等地的 34.31%;昌江黎族自治縣面積最小,為 143.99 公頃,占 2.01%。樂東黎族自治縣 24 等地主要分布在沖坡鎮、佛羅鎮和黃流鎮,面積為 1821.24 公頃,佔全縣 24 等地面積的74.17%。東方市 24 等地主要分布在新街鎮等鄉鎮,面積為 451.53 公頃,佔全市 24 等地面積的74.19%。

3.23 等地

面積為 10900.29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1.49%,佔全國 23 等耕地面積的 1.62%。分布在儋州、三亞等 8 個縣(市)。其中,儋州市 23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4585.95 公頃,占 23 等地的42.07%;昌江黎族自治縣面積最小,為 118.02 公頃,占 1.08%。儋州市 23 等地主要分布在松林鄉、中和鎮和木棠鎮,面積為 2458.24 公頃,佔全市 23 等地面積的 53.60%。三亞市 23 等地主要分布在紅沙鎮等鄉鎮,面積為 256.3 公頃,佔全市 23 等地面積的 39.76%。

4.22 等地

面積為 13543.29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1.85%,佔全國 22 等耕地面積的 1.42%。分布在澄邁、東方、儋州、三亞等 10 個縣(市)。其中,澄邁縣 22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2987.48 公頃,佔22等地的22.05%;文昌市面積最小,為246.12公頃,佔1.81%。澄邁縣22等地分布在福山鎮、老城鎮、仁興鎮、白蓮鎮和中興鎮,面積為 2987.48 公頃,佔全縣 22 等地面積的 100%。東方市22 等地主要分布在感城鎮等鄉鎮,面積為 1173.55 公頃,佔全市 22 等地面積的 57.13%。

5.21 等地

面積為 27802.58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3.80%,佔全國 21 等耕地面積的 1.97%。分布在澄邁、陵水、瓊海、三亞等 11 個縣(市)。其中,澄邁縣 21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8007.91 公頃,占 21 等地的 28.80%;五指山市面積最小,為 465.75 公頃,占 1.68%。澄邁縣 21 等地主要分布在瑞溪鎮、福山鎮和華僑農場,面積為 3587.35 公頃,佔全縣 21 等地面積的 44.8%。陵水黎族自治縣 21 等地主要分布在椰林鎮等鄉鎮,面積為 283.46 公頃,佔全縣 21 等地面積的 56.47%。

6.20 等地

面積為 23912.11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3.27%,佔全國 20 等耕地面積的 0.90%。分布在澄邁、文昌、儋州、瓊海、三亞等 14 個縣(市)。其中,澄邁縣 20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4123.90公頃,占 20 等地的 17.25%;五指山市面積最小,為 361.67 公頃,占 1.51%。澄邁縣 20 等地主要分布在瑞溪鎮、仁興鎮和華僑農場,面積為 2936.24 公頃,佔全縣 20 等地面積的 71.20%。文昌市 20 等地主要分布在新橋鎮等鄉鎮,面積為 267.08 公頃,佔全市 20 等地面積的 65.27%。

7.19 等地

面積為 26308.31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3.59%,佔全國 19 等耕地面積的 0.62%。分布在臨高、文昌、儋州、瓊海、海口等 17 個縣(市)。其中,臨高縣 19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3272.93 公頃,占 19 等地的 12.44%;昌江黎族自治縣面積最小,為 222.79 公頃,占 0.85%。臨高縣 19 等地主要分布在東英鎮、和舍鎮和博厚鎮,面積為 2638.01 公頃,佔全縣 19 等地面積的80.60%。文昌市 19 等地主要分布在邁號鎮等鄉鎮,面積為 256.79 公頃,佔全市 19 等地面積的62.06%。

8.18 等地

面積為 38093.42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5.20%,佔全國 18 等耕地面積的 0.63%。分布在臨高、萬寧、儋州、瓊海、海口等 18 個縣(市)。其中,臨高縣 18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6648.96 公頃,占 18 等地的 17.45%;定安縣面積最小,為 105.81 公頃,占 0.28%。臨高縣 18 等地主要分布在和舍鎮、波連鎮和加來鎮,面積為 4853.35 公頃,佔全縣 18 等地面積的 72.99%。萬寧市 18 等地主要分布在長豐鎮等鄉鎮,面積為 273.86 公頃,佔全市 18 等地面積的 67.51%。

9.17 等地

面積為 41908.25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5.72%,佔全國 17 等耕地面積的 0.69%。分布在儋州、五指山、瓊海、海口等17個縣(市)。其中,儋州市17等地面積最大,達到7200.89公頃,占 17 等地的 17.18%;五指山市面積最小,為 235.34 公頃,占 0.56%。儋州市 17 等地主要分布在大成鎮、雅星鎮及和慶鎮,面積為 4127.34 公頃,佔全市 17 等地面積的 57.32%。五指山市 17等地主要分布在暢好鄉等鄉鎮,面積為 214.11 公頃,佔全市 17 等地面積的 90.98%。

10.16 等地

面積為 34321.82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4.69%,佔全國 16 等耕地面積的 0.58%。分布在儋州、萬寧、瓊海、海口等 16 個縣(市)。其中,儋州市 16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7978.84 公頃,占 16 等地的 23.25%;五指山市面積最小,為 49.21 公頃,占 0.14%。儋州市 16 等地主要分布在大成鎮、王五鎮和新英鎮,面積為 5599.57 公頃,佔全市 16 等地面積的 70.18%。萬寧市 16等地主要分布在禮紀鎮等鄉鎮,面積為 596.12 公頃,佔全市 16 等地面積的 29.76%。

11.15 等地

面積為 50816.38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6.94%,佔全國 15 等耕地面積的 0.85%。分布在海口、儋州、瓊海等 18 個縣(市)。其中,海口市 15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11768.87 公頃,佔15 等地的 23.16%;三亞市面積最小,為 131.62 公頃,占 0.26%。海口市 15 等地主要分布在十字路鎮、舊州鎮和三江鎮,面積為 4719.10 公頃,佔全市 15 等地面積的 40.10%。樂東黎族自治縣 15 等地主要分布在樂羅鎮等鄉鎮,面積為 612.53 公頃,佔全縣 15 等地面積的 35.38%。

12.14 等地

面積為 59914.68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8.18%,佔全國 14 等耕地面積的 0.91%。分布在海口、儋州、瓊海等 18 個縣(市)。其中,海口市 14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12311.02 公頃,佔14 等地的 20.55%;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面積最小,為 121.89 公頃,占 0.20%。海口市 14 等地主要分布在遵潭鎮、新坡鎮和舊州鎮,面積為 7220.61 公頃,佔全市 14 等地面積的 58.65%。瓊海市 14 等地主要分布在大陸鎮等鄉鎮,面積為 279.49 公頃,佔全市 14 等地面積的 31.14%。

13.13 等地

面積為 62485.48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8.53%,佔全國 13 等耕地面積的 0.88%。分布在儋州、瓊海、海口等 15 個縣(市)。其中,儋州市 13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11921.62 公頃,佔13 等地的 19.08%;白沙黎族自治縣面積最小,為 21.63 公頃,占 0.03%。儋州市 13 等地主要分布在富克鎮、雅星鎮和排浦鎮,面積為 7649.30 公頃,佔全市 13 等地面積的 64.16%。瓊海市 13等地主要分布在長坡鎮等鄉鎮,面積為 313.25 公頃,佔全市 13 等地面積的 56.97%。

14.12 等地

面積為 30073.69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4.11%,佔全國 12 等耕地面積的 0.36%。分布在文昌、瓊海、儋州等 12 個縣(市)。其中,文昌市 12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4682.75 公頃,占 12等地的 15.58%;五指山市面積最小,為 10.47 公頃,占 0.03%。文昌市 12 等地主要分布在東閣鎮、湖山鎮和公坡鎮,面積為 1071.14 公頃,佔全市 12 等地面積的 22.87%。瓊海市 12 等地主要分布在煙糖鎮等鄉鎮,面積為 1380.78 公頃,佔全市 12 等地面積的 90.62%。

15.11 等地

面積為 41339.50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5.65%,佔全國 11 等耕地面積的 0.46%。分布在定安、儋州、海口、三亞、文昌等 16 個縣(市)。其中,定安縣 11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6124.72公頃,占 11 等地的 14.81%;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 11 等地面積最小,為 750.63 公頃,占 1.82%。定安縣 11 等地主要分布在居丁鎮、仙溝鎮和雷鳴鎮,面積為 4418.49 公頃,佔全縣 11 等地面積的 72.14%。三亞市 11 等地主要分布在崖城鎮等鄉鎮,面積為 655.75 公頃,佔全市 11 等地面積的 72.24%。

16.10 等地

面積為 34232.35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4.67%,佔全國 10 等耕地面積的 0.38%。分布在澄邁、儋州、海口、瓊海等 14 個縣(市)。其中,澄邁縣 10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4961.70 公頃,占 10 等地的 14.49%;屯昌縣面積最小,為 27.07 公頃,占 0.08%。澄邁縣 10 等地主要分布在中興鎮、福山鎮和瑞溪鎮,面積為 3046.15 公頃,佔全縣 10 等地面積的 61.39%。瓊海市 10 等地主要分布在石壁鎮等鄉鎮,面積為 1621.12 公頃,佔全市 10 等地面積的 66.38%。

17.9 等地

面積為 35941.00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4.91%,佔全國 9 等耕地面積的 0.39%。分布在文昌、儋州、海口、瓊海等 14 個縣(市)。其中,文昌市 9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7603.85 公頃,占 9 等地的 21.16%;陵水黎族自治縣面積最小,為 156.75 公頃,占 0.44%。文昌市 9 等地主要分布在龍樓鎮、會文鎮和羅豆農場,面積為 5113.61 公頃,佔全市 9 等地面積的 67.25%。瓊海市 9 等地主要分布在大陸鎮等鄉鎮,面積為 1478.21 公頃,佔全市 9 等地面積的 88.88%。

18.8 等地

面積為 34299.96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4.68%,佔全國 8 等耕地面積的 0.36%。分布在文昌、瓊海、儋州、海口、三亞等 16 個縣(市)。其中,文昌市 8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11978.61公頃,占 8 等地的 34.92%;澄邁縣面積最小,為 211.59 公頃,占 0.62%。文昌市 8 等地主要分布在錦山鎮、文教鎮和抱羅鎮,面積為 4774.39 公頃,佔全市 8 等地面積的 39.86%。瓊海市 8等地主要分布在長坡鎮等鄉鎮,面積為 200.43 公頃,佔全市 8 等地面積的 73.41%。

19.7 等地

面積為 42477.30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5.80%,佔全國 7 等耕地面積的 0.56%。分布在儋州、海口、萬寧、三亞等 15 個縣(市)。其中,儋州市 7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8635.03 公頃,占 7 等地的 20.33%;白沙黎族自治縣 7 等地面積最小,為 384.68 公頃,占 0.91%。儋州市 7 等地主要分布在峨蔓鎮、海頭鎮和大成鎮,面積為 3377.60 公頃,佔全市 7 等地面積的 39.12%。萬寧市 7 等地主要分布在和樂鎮等鄉鎮,面積為 1497.9 公頃,佔全市 7 等地面積的 89.5%。

20.6 等地

面積為 58496.52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7.99%,佔全國 6 等耕地面積的 1.06%。分布在儋州、海口、昌江、三亞等 14 個縣(市)。其中,儋州市 6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14957.00 公頃,占 6 等地的 25.57%;五指山市面積最小,為 56.20 公頃,占 0.09%。儋州市 6 等地主要分布在富克鎮、大成鎮和排浦鎮,面積為 9742.92 公頃,佔全市 6 等地面積的 65.14%。昌江縣 6 等地主要分布在十月田等鄉鎮,面積為 831.03 公頃,佔全縣 6 等地面積的 65.45%。

21.5 等地

面積為 55796.92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7.62%,佔全國 5 等耕地面積的 0.96%。分布在儋州、海口、三亞等 15 個縣(市)。其中,儋州市 5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8959.32 公頃,占 5 等地的16.07%;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面積最小,為 0.17 公頃,占 0.0003%。儋州市 5 等地主要分布在海頭鎮等鄉鎮,面積為 5643.55 公頃,佔全市 5 等地面積的 62.99%。

⑷ 萬寧的經濟

萬寧市作為傳統的農業區域,積極發展現代農業。萬寧市的農業資源主要有四大優勢:一是以橡膠、檳榔、胡椒為主的熱帶作物產品;二是以菠蘿、西瓜為主的水果產品;三是以四季瓜菜為主的蔬菜產品;四是以海水養殖為主的水產品。正式這些優勢撐起萬寧市農村經濟繁榮發展。
解放前,生產技術落後,農作物產量很低。1949年,糧食畝產90公斤,水稻畝產98.5公斤,全縣合計糧食總產36336.95噸。 1950年後,興修水利,推廣良種,加強農田基本建設,農業生產有所發展,農作物產量逐年提高。1958年糧食平均畝產112公斤,水稻畝產124公斤。糧食總產52472.7噸。1989年糧食總產達81364噸,其中水稻總產68880.6噸。1990年水稻總產72880.4噸,旱稻187噸。
2011年農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全年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32.06億元,增長7.2%。糧食生產穩中有升,種植面積30.29萬畝,同比增長5.2%,總產量9.8萬噸,比上年增長10.2%。優質高效水果種植繼續擴大,面積達10.13萬畝,比上年增長12%,總產量12.03萬噸,比上年增長7.5%。規模化生產基地不斷增加,新增大棚設施農業項目13個,面積2227畝;新增生豬標准化養殖場建設2個,年出欄生豬1萬頭。遠洋深海捕撈保持增加,產量25700噸,比上年增長5.1%。
2012年萬寧市大力發展基地農業、科技農業和品牌農業,優化以瓜菜、熱作、南葯、水產養殖等為主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創建名優特新品種生產基地68個、無公害瓜菜生產示範基地16個、海水養殖、南葯和咖啡等科技特派員創業基地15個。發展方斑東風螺、南美白對蝦等名優品種養殖生產。建立30個科技示範村,成立和港農村資金互助社和361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一卡通」發放農機補貼、農資綜補、燃油補貼等45項惠民補貼1.3億元。扶持建造100噸位以上深海捕撈漁船2艘。完成28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建設文明生態村567個。建成農業檢驗檢測及有害生物預警控制中心。「和樂蟹」、「興隆咖啡」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第一產業增加值從2006年的16.45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32.06億元,年均增長8.3%。 萬寧市的工業主要有電力工業、機械工業、製糖工業、鈦礦業和其他工業。
宋代,和樂琉川村農民築窯燒制硫璃瓦。民國年間,萬城、和樂、後安等地有紡織廠、印染廠、打鐵店;祿馬、青山營等地有鑄造犁耙等工具的作坊;合豐、黃山等地建糖寮,年產糖片200噸。還有多地築窯燒制磚瓦、建坊榨花生油、海棠油等。以後,釀酒業、米粉加工業等也相繼發展。其產品,除供縣內外,還銷往島內其他各縣。後安的鉤刀、剪刀與大茂的竹製產品馳名島內外、久負盛名。
解放後,利用特有的礦產、熱作、南葯等豐富資源,先後興建了一些工廠和礦山,填補了某些行業的空白,如電力、機械、化工、印刷等,但工業發展的速度緩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調整了產品結構,立足於本地資源的開發與加工。生產了「興隆咖啡」、「益智可樂」、「香酥椰片」、「六連嶺礦泉水」、「多功能碾米機」、「鈦精礦」、「獨居石」、「金紅石」、「鋯英石」等名產品。暢銷國內20多個省、市,有些打進國際市場,為國家創匯。至1990年,全縣創辦國營、集體、私營工業企業200多家。行業有20多種,從業人員近萬人,成為省內以采礦為主的重點縣之一。
1956年,縣屬全民企業興建一家小型糧食加工廠和一家發電能力5千瓦的小發電廠。「大躍進」期間,興建縣農機修造廠、煉鐵廠等一批小型企業。1961年,吸取了大起大落辦工業的教訓,淘汰了煉鐵廠等一批盲目上馬的廠礦。
萬寧縣縣屬工業企業除上坡糖廠為中型企業外,均為小型企業。自「大躍進」時期,經濟效益一直不佳。1976年,縣屬全民企業虧損額高達22.8萬元。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逐步擴大企業自主權,企業根據自身特點,調整產品結構和人員,推行經濟承包責任制,但因資金緊缺,原材料漲價。市場疲軟,產品滯銷,虧損額仍有增無減。1989年,縣屬全民企業虧損184萬元,唯有1985年和1986年分別盈利34.82萬元和32.24萬元。1990年,縣屬工業企業進一步完善經濟承包責任制,經濟效益有所提高,完成稅金58.2萬元,虧損158.9萬元,比上年同年減虧25.1萬元。1990年,全縣共有縣屬國營企業11家,其中經委8家,農機局1家,交通局1家,水電局1家,總產值為694.72萬。職工1780人,佔全縣職工人數的10%。 萬寧縣教化較早,唐、宋就置學田、建學宮、辦儒學。明萬曆年間,建萬陽書院。開辦州學。清雍正年間,建社學,分布州城及各鄉都,讀書者眾,人才輩出,科舉成名者不斷。自宋至清,舉人、進士共49人。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廢科舉,興學堂。民國年間,本縣教育有所發展,民國14年(1925),小學已由民國元年(1912)的13所發展到140所,學生4500人。並創辦起縣立初級中學,而後因「4·12」事變及教育經費缺乏,減少到45所,學生只有1450人。縣立初級中學也停辦。民國22至27年(1933~1938),小學教育才恢復到民國初年水平,1936年有小學128所,相當部分是由縣辦或民辦公助。還辦起縣立簡易師范學校一所。日軍侵佔期間,學校全部停辦,1946年才恢復。
解放40年來,學校和學生數十倍地增長,幼兒教育、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師范教育、職業技術學校教育、城鄉居民業余教育、成人教育、函授電視教育等門類齊全,學校布局漸趨合理,教學條件和教學質量不斷改善和提高。
2012年萬寧市是政府累計投入教育資金20.2億元。完成農村初中校舍改造、教育扶貧移民工程建設。市職校新校區、思源實驗學校建成使用,新萬中(高中部)基本完工,校安工程加快推進。招聘重點師范院校畢業生、骨幹教師、「雙師型」教師、特崗教師等共929名。42所農墾中小學校順利移交。撤並規模較小的學校139所,創辦九年一貫制學校7所。落實義務教育經費、貧困寄宿制學生生活補助、助學項目資金等共3.5億元。 萬寧人吃檳榔趣談
海南省是中國檳榔的主要產區,而萬寧市是海南省的檳榔主要產區,遊客到萬寧除了領略萬寧的自然風光外,還有不少引人入勝的風俗人情.「客至敬檳榔」算作其一。
根據當地人介紹和古書的記載,海南一帶檳榔待客的風俗,古來有之,早在《南方草木狀》(檳榔篇)中已有「廣交人凡貴勝族客,必先呈此果」的記載、《南方草木狀》為晉代稻含撰著,成書於公元304年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植物學專著。宋代《嶺外代答》一書,則寫道:「客至不設茶,唯以檳榔為禮」。古往今來,海南人把檳榔作為上等禮品,認為,「親客來往非檳榔不為禮」。八百多年前,貶居海南島的詩人蘇東坡就曾描繪黎家少女口含檳榔頭插茉莉花的情景。海南人種檳榔,吃檳榔的風俗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萬寧種檳榔始於宋朝,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而吃檳榔的風俗風情歷史悠久,今天萬寧人吃擯榔仍然很有情趣。萬寧人依然把檳榔果作為美好友誼的象徵。客人登門,主人首先棒出檳榔果招待。即使不會嚼檳榔,也得吃上一口表示回敬。如今萬寧人平時訪親探友也要買上檳榔果當作「甜路」。特別是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要備有檳榔果,以敬拜年長的貴客親朋。檳榔還是青年們愛情的象徵。小夥子-旦看中哪一位姑娘,先向女方娘家贈送檳榔果(俗稱放檳榔)表示求婚之意,如果女方收下,就表示定了婚約。舉行婚禮時.檳榔果更是不可缺少的佳品。新郎新娘都要給登門賀喜的親朋敬獻檳榔果,以表敬意。
古萬州婚姻習俗
古萬州(今萬寧)盛產檳榔,親朋往來,非檳榔不為禮。至干婚禮更非此物不可,媒做通同之初,必送檳榔、茶、老葉至女家.富者盛於銀盒.次之盛以錫盒、貧者以彩帕包裹送去,在說親過程中,如果女方允諾則由輩份最長者,首先開盒,手佔一枚.即為定禮。俗雲;凡女子受聘某家.就叫做「吃某氏檳榔」。據明朝《正德瓊台志》記載可見,這種吃檳榔的習俗在明朝巳有,至今大約巳六七百年了。此外,在訂婚至結婚中間,還有叫做「送節」之例。每年三次,就是春節,端陽節,中秋節。男方一定給女方送禮物一般是酒、米、豬肉、糕餅之類。女方則將所送的禮物退還一二,表示答禮。否則是要受輿論譴責的,有的甚至影響婚事進程,所以這送節之禮也不可缺少。訂婚至結婚時間很短,但男女結婚習俗仍沿襲舊的習俗。
港北龍舟
萬寧市港北港一年一度的龍舟競渡定於」端陽節「舉行。港北沿海的漁家兒女於初四破曉前便宰雞殺鵝、泡粽子,酒足飯飽後,身著節日盛裝組隊賽龍舟。港北賽龍舟自宋朝開始,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了。
龍滾軍坡
萬寧不少地方都有軍坡節。但是,盛況空前的龍滾軍坡,有截然不同的地方。為什麼龍滾軍坡定於每年農歷六月廿一日舉行?這里有一段真實故事。
清咸豐(1851-1861)年間,軍戲流遍全島民間。龍滾村藝人慶籌蘭組建的「瓊順班」在島內各地演出。由於清朝腐敗,反清情緒高漲,進步藝人大編大演反清的戲,屢遭清兵追捕。慶壽蘭決定出洋逃難,於1859年六月廿一日帶「班」回家,在龍滾營搭起土台,上演《頤和園》、《北洋狗》、《竇娥冤》和《怒沉百寶箱》來告別鄉親父老。是日、龍滾村家家戶戶鵝迎客,大排延宴;親朋戚友白天飲酒,夜間看戲,直到通宵。第三天,」瓊順班離開龍滾,從西營抵達星洲。「瓊順班」流入南洋,是瓊戲南播的最早的文武大班。他創立的「星洲劇社」,成為瓊戲在海外點播藝術的創導者和組織者。多少年來,為紀念這位進步藝人,龍滾村的鄉親父老每年於六月廿一日必定殺鵝排席等地。
黎家海獵
世代家居萬寧縣新梅黎族苗族鄉新梅灣海邊的黎族同胞,喜用特製的小彈弓,捕獵魚、蝦及蟹類,這是他們傳統的海獵活動。在風平浪靜的日子,黎家同胞,駕著小船,駛向大海,在珊瑚礁盤、或海島山石旁,將船停泊系牢。然後穿著小褲衩,拿著小彈弓,掛上水鏡,潛入水底,尋找龍蝦、鯔魚、石斑魚。有經驗的獵手二三個鍾頭,可捕獲龍蝦、鯔魚、石魚幾十斤。

⑸ 萬寧的介紹

萬寧市位於海南島東南部沿海,東經110.39° 北緯18.8 °,東瀕南海,西毗瓊中,南鄰陵水,北與瓊海接壤。萬寧市城市總面積為4443.6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883.5平方公里,海域面積2550平方公里。2010年萬寧市全市總人口55.56萬人,其中漢族45.66萬人,黎苗等18個少數民族8.9萬人1;行政轄區有12個鎮、6鄉、 201個管理區。萬寧市人民政府駐地為萬城鎮。萬寧素有中國著名的長壽之鄉、咖啡之鄉、檳榔之鄉、溫泉之鄉、書法之鄉、華僑之鄉、海南美食天堂、中國沖浪之都等美譽。

⑹ 急急~~~!海南各城市的經濟發展實力排行.

首先是總體而言,東線開發比西線要強一些。
三亞當之無愧的第一,海口作為省會排在第二,文昌因為要建設發射基地也有很大的潛力所以排在第三,瓊海因為博鰲身價提升較快所以排在第五。另外,陵水,五指山,萬寧也是發展潛力很大的地方。
上面是東線的介紹,西線的話是儋州,澄邁,東方比較好。

閱讀全文

與茂名萬寧經濟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胸有成竹講的是哪個人物的故事 瀏覽:553
經濟法人源於哪個文獻 瀏覽:723
大國經濟是怎麼體檢的 瀏覽:629
婚姻不安是什麼意思 瀏覽:445
男人的婚姻什麼時候脆弱 瀏覽:957
無性婚姻該如何解決 瀏覽:176
愛情中的水果是什麼 瀏覽:756
中國第一美女保鏢為什麼一直未嫁 瀏覽:29
美女說上火了怎麼辦 瀏覽:1000
帶著孩子尋夫哪裡才是幸福的彼岸 瀏覽:643
6位數愛情密碼是多少 瀏覽:437
什麼叫非行政事業編 瀏覽:258
故事領域興趣認證怎麼過 瀏覽:234
健康文胸怎麼穿 瀏覽:635
上海跟杭州哪個城市美女多 瀏覽:568
溫州蒼南人才引進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807
怎麼讓愛情幸福下去 瀏覽:344
公安和國門經濟什麼關系 瀏覽:952
一顆椰棗樹出自哪個故事 瀏覽:709
新泰事業編工資怎麼樣 瀏覽: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