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簡述太原作為晉商之都的優勢
太原作為「晉商之都」,影響力不僅體現在文化層面,同時應該成為一個大太原經濟圈。在這種大背景下,太原—— 榆次同城化的進程應該更進一步。有些人狹隘地認為,太原市與晉中市屬於同級行政城市,太原—— 榆次同城化變相地擴大了太原的行政區域。對於這種觀點,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說,太原—— 榆次同城化完全是兩地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建設「大太原經濟圈」的核心,是合則兩利的雙贏方式。太原作為我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如何發揮資金積聚、信息積聚、商品積聚的功能方面,需要創新改革思路,同時,太原市的城市發展規模已經嚴重地限制了其作為全省經濟發展的帶頭作用。太原市在政治、科技、人才、經濟活力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優勢,但作為傳統的重工業城市,產業結構急需升級換代、水資源緊缺、污染嚴重、建築用地緊張等方面則存在著比較大的缺陷。從地理環境上看、太原東、北、西三面皆為山嶺,只有南面可以擴展,從經濟的互補性上看,太原—— 榆次的同城化可以整合兩地的市場,優勢互補,共同促進經濟的發展。最明顯的一個例子是,遊人在去平遙、榆次老城旅遊時,大多數人是不會在當地住宿,更多地是返回太原。從這方面講,太原就與周邊各個旅遊景區形成了兩地互動,促成兩地經濟的良性循環,這也是構建大太原經濟圈的重要功能之一。
城市與城市的聚合是城市化進程發展的重要標志,而「晉商之都」完全可以承擔太原與周邊縣市的紐帶作用。構建大太原經濟圈,政府首先需要解決體制上的問題,通過調整各個城市之間合作、競爭的關系,最大限度地發揮各地區域特色。
太原市在經濟發展中常常會出現缺少資金支持的窘迫環境,我們常常不得不花費很大代價吸引外資,殊不知,我省內部的資金常常在不知不覺中流出去。很高興地聽說,省、市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已經決定成立晉商銀行並已經進入實質階段。
「晉商銀行」與「晉商之都」
現代金融被稱為整個經濟的「血液庫」,其對整個經濟環境起到了極大的作用。成立「晉商銀行」從實質上解決山西經濟發展的資金緊張的困境。同時,山西票號業曾經極度繁榮,一度壟斷了中國的金融業。有著這樣的歷史積淀,成立「晉商銀行」也成為必然的趨勢。
當然,我們成立「晉商銀行」並不是為了祭奠古人,而是要積極地促進我省經濟發展。從我省的情況看,隨著我省經濟,特別是能源工業的發展,民間資本累積到一個很高的程度。但由於之前,我省並沒有很好的金融渠道,
㈡ 太原市經濟較發達的是哪個區
現在是迎澤區,小店區發展迅速有趕超迎澤區的事態。杏花嶺
尖草坪
萬柏林
發展也不錯不過和小店
迎澤
比就差了點了太原3面環山。小店區地理位置非常好。現在太原市的中心正在從迎澤區向小店
移動。
㈢ 山西省那個城市經濟發展最好
大同,畢竟是煤都。
㈣ 山西哪個城市的未來潛力最大誰會成為下一個「太原」
我國的經濟快速發展的大趨勢之下,國內的600多座城市都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的態勢,很多在之前發展不太好的城市,在現在得以嶄露頭角,有的城市在省內排名逐漸提升,直逼省會城市。
在國內眾多省份當中,山西省的發展並不是最好的,但是作為煤炭資源大省,山西在全國范圍都有極高的知名度,甚至有很多人一提到山西就會想到煤老闆,其實,我們如果將山西省的經濟分解來看,除了煤炭資源之外,其餘的經濟發展並不是特別突出。
運城鹽湖更是我國最早開發的鹽湖,在5000多年前,這里便發現了食用鹽,目前這里被開發成為了旅遊景區,最奇特的當屬於人可以浮在湖面上,更有著“中國的死海”之稱。
就目前運城的經濟總量來看,在發展上是和太原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是有了一系列的資源作為支撐,更有便利的交通,也讓這座城市完全具備崛起的潛力,在未來成為下一個“太原”也不為過,對此,你怎麼看呢?
㈤ 太原經濟圈的介紹
太原經濟圈以山西省太原市中心,以晉中市榆次、平遙、太谷、祁縣、介休,呂梁市的汾陽、文水、孝義、交城,陽泉市的郊區和盂縣,忻州市的原平和定襄等縣市區為核心圈,總面積大約為2.5萬平方公里,在經濟總量上佔到山西省的40%左右,是帶動全省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在承東啟西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12015年1月14日國家發改委編制跨省區城市群規劃,並報送國務院審定的20個城市群中,將山西中部的城市群正式定名為「太原城市群」。
㈥ 山西哪個城市最富啊,為什麼,靠什麼發展經濟。
第一名太原市,第二名長治市,第三名晉中市(我沒去過他富裕不富裕)應該是晉城臨汾運城陽泉富,第四名臨汾(正好臨汾排第三名,差不多,可是不知道晉中哎)第五名運城和晉城,大同(5名運城,6名大同,7名晉城,可是運城人均不好的話5名晉城,6名大同,7名運城,看起來大同排第五合適),第八名忻州和朔州,第10名呂梁,應該是太原長治臨汾最富,晉中我也不知道哎
㈦ 分析太原市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有哪些
1。有便利的交通。(陸路和航空)
2。為山西省會。經濟比其他地方較發達。與其實地方的經濟交流密切。
3。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煤。鐵)利於發展重工業。
4。位於汾河上。有豐富的水資源。
5。政府的大力支持。
㈧ 太原市的支柱產業是什麼
太原市的支柱產業是能源、冶金、機械、化工產業,
太原是中國建國初期的重要工業基地之一。「一五」時期,太原為中國的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當時與北京、天津同為華北地區工業重鎮。
20世紀末以來,在全省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建設中,太原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承擔起全省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轉化「領頭羊」的重任。以不銹鋼生產基地、新型裝備製造工業基地和鎂鋁合金加工製造基地「三大基地」為代表的優勢產業發展態勢良好。
經過50多年的建設,已形成了以能源、冶金、機械、化工為支柱,紡織、輕工、醫葯、電子、食品、建材精密儀器等門類較齊全的工業體系,加之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集中及商業物資供應中心的優勢,國民經濟實現了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8)太原市哪些經濟體發展好擴展閱讀
太原的區位
太原位於山西省境中央,太原盆地的北端,華北地區黃河流域中部 ,地處南北同蒲和石太鐵路線的交匯處。區域輪廓呈蝙蝠形,東西橫距約144公里,南北縱約107公里。
太原西、北、東三面環山,中、南部為河谷平原,整個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海拔最高點為2670米,最低點為760米,平均海拔約800米,市區坐落於海拔800米的汾河河谷平原上。
太行山雄居於左,呂梁山巍峙於右,雲中、系舟二山合抱於後,太原平原展布於前,汾水自北向南縱貫全境。黃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橫貫太原市全境,流經境內約100公里。市區東有太行山阻隔,西有呂梁山。
㈨ 太原市的哪幾個區經濟發展比較好啊
高新區
南內環、親賢街、長風街、學府街這個區域
㈩ 太原經濟圈的經濟發展
它是產業梯度轉移的承接地。發揮承東啟西的作用就是要承接東部產業轉移,促進中西部經濟發展。太原經濟圈以其雄厚的產業基礎、技術基礎和人才基礎,必將成為東部產業轉移的承接地。太原作為國家老工業基地,國家「一五」時期投資的156項重點工程,有11項落戶太原。以這些項目為基礎,太原經濟圈的製造業快速發展,製造業競爭力在黃河中游重點城市中名列前茅,並擁有一批大型製造企業,如太原重型機械集團公司是目前我國最大的大型起重機生產基地、最大的大型挖掘設備製造基地和最大的採煤機製造基地,太原鋼鐵集團公司已經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不銹鋼企業。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是全國最大的名白酒生產基地。同時,太原經濟圈具有較為雄厚的技術力量,特別是煤炭能源領域的研發力量最為突出,現有13個能源領域的科技研發機構,2個國家級實驗室,2個省級實驗室,能源相關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有1萬多人。另外,在長期的發展中,太原形成了一支具有豐富經驗的產業工人隊伍和熟悉冶金、化工、機械、煤炭開采加工的工程技術人員隊伍,為承接東部製造業提供了人才支撐。 此外,鎂業及其相關產業也是太原經濟圈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在08年4月舉行了中國(太原)鎂合金產業高端論壇上,太原市已經提出了打造「世界鎂都」的戰略目標,醞釀已久的《太原市鎂(產)業發展規劃(2008年-2020年)》也已通過專家論證,不久的將來世界將知道,太原不僅有煤,更有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