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成渝城市群與成渝經濟區有什麼區別
成渝(橢圓)城市群位於成渝地區,以成都和重慶主城兩市為雙核,以遂寧為成渝北弧中心城市,以內江為成渝南弧中心城市,以安岳為成渝直線中心城市和成渝幾何中心城市;以成遂渝、成安渝和成內渝等交通線為紐帶,包括四川的成都、遂寧、內江、資陽和重慶主城等不同規模等級的城市集合體。
成渝經濟區位於長江上游,地處四川盆地,因區域內的兩大核心城市(成-成都市、渝-重慶市)而得名。成渝經濟區自然稟賦優良、產業基礎較好、城鎮分布密集、交通體系完整、人力資源豐富,是中國重要的人口、城鎮、產業集聚區,是中國西部綜合實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成渝經濟區天然氣儲量佔全國的60%以上,鋁土礦與硫鐵礦儲量分別佔全國的1/4以上,銅礦儲量佔全國的1/3,中葯材產量佔全國葯材總產量的1/3以上,是全國最大的中葯材基地。區域經濟密度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2倍,是西部地區平均水平的14倍,2008年,實現GDP14041億元,占川渝兩省市的79.8%、西部的24.1%、全國的4.7%。
❷ 與珠三角經濟區比較,成渝經濟區的發展有哪些優勢條件
主要是有後發優勢,還有國家政策支持,另外處於長江航道和戰略大後方也是有優勢的
❸ 成渝經濟區的重要意義
西部大開發新引擎——規劃中的成渝經濟區約20.6萬平方公里,包括四川15個地市和重慶31區縣,區域總面積20餘萬平方公里,人口和GDP總量均佔西部地區的近三成。「成渝經濟區是西部經濟總量最大、經濟水平最高的區域。」成渝經濟區是「整個西部大開發最重要的部分」。
此番定位得到四川各方面的認同。成都市副市長傅勇林代表認為,成渝經濟區之所以備受關注,在於「成渝經濟區的命運決定西部的命運,而西部的命運緊系中國的現代化。」「通過區域發展,將縮小整個西部與東部的差距」,廣安市委書記王建軍代表說。「這也是成渝經濟區建設能夠上升到國家戰略的基礎」,李亞平代表說。
就在兩會召開前夕,國家相關部委在成渝經濟區規劃初稿的基礎上,分赴四川多個市縣調研,以求進一步完善。調研已結束,規劃編制進入最後階段。
加速經濟一體化進程
「廣安為重慶工業配套的企業涉及8個行業251戶,隆創動力、銀鋼凸輪等一批重慶知名企業將生產基地和總部遷至廣安。」王建軍說。「我們從重慶引進投資約10億元的紡織產業、投資近9億元的農機產業;我們和成都共建了成資工業園。」資陽市市長羅勤宏代表介紹。
2009年10月27日,省政府出台《關於加快「一極一軸一區塊」建設推進成渝經濟區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環渝的達州、廣安、瀘州等市成為重慶的「菜籃子」,引進重慶的「車輪子」。
「成渝經濟區加速經濟一體化,打造西部增長極,已經蓄勢待發。」楊慶育代表透露,下一步兩地還將重點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要素無障礙流通大通道、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對接平台、農村勞動力轉移促進機制、跨行政區政策體系等「六大共建」。
眼下,成渝兩地已經在交通基礎設施上開始了牽手之旅。包括渝遂高速、成渝城際列車、成安渝高速、成渝高鐵在內的已建成和規劃在建鐵路、高速公路近10條,按照雙方的規劃,未來,成渝之間將有9條通道連接。
優勢互補錯位發展
與成都和重慶兩個特大城市相比,兩「極」之間的若干城市更急於在成渝經濟區內找到位置。「不追求大而全,要找准自己的優勢資源,錯位發展,相互補位。」李亞平代表說,區域合作,產業布局將決定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我們的定位是成渝經濟區內的新興工業城市。」羅勤宏代表說。「遂寧正在大力建設成渝經濟區的次級物流中心,爭取把成遂渝現代物流示範發展帶納入國家《成渝經濟區規劃》。」中國西部現代物流港已完成總投資11.42億元,對於「物流港要達到30億元」的目標,胡昌升代表信心十足。「廣安的天然氣、水泥、農副產品都具有優勢,可以服務重慶,承接重慶的產業轉移。」王建軍代表說。
「在這個過程中,成都和重慶必須承擔起領跑者的角色,帶動整個成渝經濟區的發展。」成都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洲代表的觀點是:成渝的發展水平要保持彼此匹配,才有持續合作的動力。
❹ 成渝經濟圈的差距優勢
四川省社科院專家指出,長三角、珠三角經濟區的對外開放程度比成渝經濟區要高出多個層次。國外的直接投資至關重要,因為它給中國帶來先進技術和商業慣例。長三角和珠三角經濟區地處沿海,外貿和外資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2002年,長三角進出口總額為1752.17億美元,佔GDP的76%;珠三角的進出口額為2118.65億美元,佔GDP的184%。相比之下,成渝經濟區的進出口總額僅為62.61億美元,佔GDP的8.5%,進出口總量只及長三角的1/28,珠三角的1/34。
從上述數字所反映的對貿易依存度看,長三角和珠三角經濟區主要是外向型經濟,成渝經濟區主要是以國內市場為主的內向型經濟。成渝經濟區實際利用外資不足8億美元,僅為長三角的1/23,珠三角的1/19。說明成渝經濟區的增長主要靠內資,而長三角和珠三角的經濟增長外資佔了相當大的比重。
成都市國內經濟合作局招商處的王力認為:「成渝經濟區與長三角、珠三角經濟區對外開放程度所以出現這樣大的差別,與成渝經濟區的區位有關,與投資環境有關,但更重要的是與外國投資者的經營成本、利潤有關。」目前,成渝經濟區的對外貿易、利用外資要達到長三角和珠三角經濟區那樣的水平不太現實,但仍有很大的潛力。關鍵是產業的選擇、生產和運輸成本的降低、特色產業的發展、良好投資環境的營造、市場前景的把握、對外開拓能力的提高。 現實中的西部,農村地區和農村人口仍然占著巨大的比例。成都和重慶應該意識到仍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如經濟結構中科技比重不高,高素質的勞動者缺乏等。除了越來越多的農民不斷涌進城市外,國有企業改革的緩慢和矛盾也令人擔心。許多失去原有工作而又無法重新就業的人,每天仍在千方百計地反映他們的痛楚。
在謀求長期經濟繁榮的過程中,金融系統被認為是一個薄弱的環節。除了清理、重組自己的銀行力量外,西部的地方政府正在積極爭取外資銀行的進入。作為西部唯一直轄市的重慶市政府正重點改造重慶商業銀行、萬州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並且已經計劃將萬州商業銀行變身為重慶發展銀行。
重慶地方官員說:「重慶要大發展就必須建立自己的銀行,特別是建立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否則在資金使用上我們總被別人限制手腳。」
當然,並非沒有讓人擔憂的問題了。一名西方的金融人士在2004年考察重慶、成都等地後說:「那裡50%以上的經濟仍然由政府在控制,而且政府官員們都覺得是理所應當,中國西部離真正的市場經濟還很遠。」也有環保人士指出,環境保護項目經常被視為不受歡迎的開支,在中國東部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很多情況件已經是前車之鑒,他們擔心西部在發展的同時環境狀況很可能失控。
成渝經濟圈具有與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經濟區不同的區域特點和不同的經濟結構特色,它在全國的區域分工和空間布局中完全可以扮演一個「五個基地、一個屏障」(能源基地、重型裝備製造基地、國防科技工業基地、以IT產業為先導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特色農副產品加工基地和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和帶動西部發展的重要角色。 按《成渝經濟區發展思路研究》的設計思路,長江上游經濟區的定位為「五大基地一個屏障」,即能源、重型裝備、國防科工、IT、特色農副產品加工基地和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在產業設計上,將以汽摩、天然氣化工、裝備製造業、電子工業、航空、礦電一體化等產業為今後5年內成渝經濟區發展的重點。這些產業,擬按攀枝花—宜昌、重慶—成都—綿陽、重慶—貴陽等軸線布局。
交通建設將為成渝經濟區未來5年的重頭戲。「蜘蛛網」狀交通線的框架將付諸實施。預計成渝經濟區將修建「環線高速」,構成6條城市間快車道,分別經重慶—瀘州—宜賓—成都—綿陽—遂寧—重慶,目前,瀘州到宜賓、綿陽到遂寧還是「斷頭路」(指互不相連),需國家部委出面規劃。目前,成都到重慶主要有老成渝高速路和遂渝高速兩條通道,沒有形成網狀結構。2010年,川渝兩地已有5條高速路連接,預計未來5年內,長江上游經濟帶將擁有西部最發達的交通網。
在區外交通的規劃上,即將修建的上海到成都的高速鐵路、西安到北海的高速公路,也都經過重慶。顯露「中國弓型戰略」廖元和認為,成渝經濟區的成功將代表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成功。
目前,成渝經濟區的經濟總量與另幾個經濟區的差距還比較大。2002年,長三角、珠三角利用的外資佔中國實際利用外資的62%,而成渝經濟區在其中只佔很小的比例。其原因是西部地區在交通上不具備優勢,環保成本和物流成本過高制約了當地的投資和經濟發展。
❺ 成渝經濟區發展的優勢條件
1,目的:
成渝經濟區是西部經濟總量最大、經濟水平最高的區域。成渝經濟區是整個西部大開發最重要的部分。
成渝經濟區是西部大開發新的引擎,能夠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更大作用。
成渝地區作為一個經濟區,雖還不及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經濟區成熟,但從全國戰略布局看,成渝經濟區卻具有東部沿海經濟區無法取代的戰略地位。成渝經濟區地處我國核心地帶,是國家的戰略後方基地,有強大的國防科技工業基礎,重大裝備製造業基礎,以及正在快速發展的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這一地位是別的地區無法替代的。
加速成渝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
促進成渝地區優勢互補錯位發展。
2,帶動地區:
成渝經濟區是以成都,重慶兩市為中心,主要包括:重慶(市區)、成都、雅安、樂山、綿陽、德陽、眉山、遂寧、資陽、宜賓、瀘州、自貢、內江、南充、廣安、達州、廣元、都江堰、彭州、邛崍、崇州、廣漢、什邡、綿竹、江油、峨眉山、閬中、華瑩、萬源、簡陽以及重慶的江津、合川、永川等33個不同規模、不同等級的城市。
成渝經濟區向周圍輻射可以帶動貴州、雲南、西藏、甘肅等省和自治區的發展。
❻ 成渝請問成都和重慶哪個發展前景好,為
成渝經濟區的規劃會給兩個城市都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每個城市都有其不同的定位,不能簡單地說誰更有實力。作為一個在成都的重慶人,我感覺兩個城市都有其各自的優點和缺點,我們只有正視這些缺點,並不斷改正,這樣才能給城市帶來更好的發展。只有兩個城市聯合起來共同發展,才能給兩地的人民帶來實惠。我們真心希望看到兩成共同的繁榮。
❼ 成都和重慶未來哪個城市發展前景好
成都重慶,看哪方面,航空成都,水路重慶,但是航空成本高,不過效率高,遠飛歐美,水路水路成本低,效率低,結果還是上海說了算,重慶國家級新區,但是不過是為了城鄉平衡,成都很早就提出城鄉統籌,而成都雖然不是國家級新區,但是同時發展城鄉和經濟,要知道成都城鄉統籌是最早的城市,那時候成都將會全面發展,重慶在西部優勢不突出,在中部又面臨武漢的挑戰,所以成都是真正意義上的西部中心,所以全球500強有300家左右在成都,在中西部最多,未來成都將迎來全球財富論壇,到時將會再次推動成都經濟發展,要知道只有北京,上海,香港有機會能力辦過此國際的財富論壇,成都是第四個,成都同時在摩天大樓上也與重慶一直引以為傲的摩天大樓數量,高度上有得一拼,都說重慶工業好,但是卻不知工業對環境帶來的危害,成都已經發展起了服務業,這樣說吧,上海,巴黎,東京,香港,等國際城市都是服務業為重,你看俄羅斯就是工業強,新加坡,歐美打發國家就是服務業,重慶是直轄市,但是四川稅收是重慶的53倍,所以成都也是比重慶多交,但是重慶本來就是靠地方大比成都Gdp微多,如果稅收平等呢?重慶除了直轄市還有什麼可炫耀,問問國外友人,就知道成都,重慶的發展了,全世界都知道成都熊貓,大熊貓是中國的大使,以即j20最新戰機,成都三國文化文明中外,川劇變臉,成都有許許多多在世界聞明的稱謂比如世界美食之都,都知道揚一益二吧,益就是古成都,古時候還是5大都市,至今有2000多年長興的歷史,世界第一張紙幣都是成都發行的,所以成都玩經濟就是有天賦,成都人喝茶就把經濟弄上去了,反觀重慶除了說直轄還是直轄,不過我想說其實我不想生氣,畢竟剛才有個人吹的太神了,其實我也喜歡重慶,還記得山城幫幫軍,描寫了偉大的重慶兄弟為城市建設所無私付出的故事,很淳樸,很感動,很真實,我覺的這是重慶最自豪的,遠比直轄市更該自豪,相信全世界都會為你們鼓掌,最後也許我的言語有些過分,但是希望重慶兄弟諒解,我們永遠是兄弟,永遠不容許他人挑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