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黃河流經山東哪幾個地級市
黃河流經山東:經菏澤、濟寧、泰安、聊城、濟南、德州、濱州、淄博、東營。
黃河河口三角洲為近代泥沙淤積而成。地面平坦,海拔在10米以下,瀕臨渤海灣。以利津縣的寧海為頂點,大體包括北起徒駭河口,南至支脈溝口的扇形地帶,黃河尾閶在三角洲上來回擺動,海岸線隨河口的擺動而延伸。
黃河流域幅員遼闊,山脈眾多,東西高差懸殊,各區地貌差異也很大。又由於流域處於中緯度地帶,受大氣環流和季風環流影響的情況比較復雜,流域內不同地區氣候的差異顯著,氣候要素的年、季變化大。
Ⅱ 黃河經過山東的那些地方
從
上游
到下游依次流經:東明縣、菏澤
牡丹區
、
鄄城縣
、
鄆城縣
、
梁山縣
、
東平縣
、
東阿縣
、
平陰縣
、
長清區
、
齊河縣
、
槐蔭區
、
天橋區
、
歷城區
、
濟陽縣
、章丘市、
鄒平縣
、
惠民縣
、
高青縣
、濱州
濱城區
、
博興縣
、
利津縣
、
東營區
、墾利縣。
按
地級市
來說,流經菏澤、濟寧、
泰安
、聊城、
濟南
、
德州
、濱州、淄博、
東營
。
Ⅲ 黃河流經山東幾個城市
黃河流經山東:經菏澤、濟寧、泰安、聊城、濟南、德州、濱州、淄博、東營。
黃河流經的地區是: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全長5400多千米,注人海洋是渤海。
黃河流域西界巴顏喀拉山,北抵陰山,南至秦嶺,東注渤海。流域內地勢西高東低,高差懸殊,形成自西而東、由高及低三級階梯。
主要支流與湖泊
黃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洮河、湟水(大通河)、庄浪河、祖厲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無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其中渭河為黃河的最大支流。
黃河流域的主要湖泊有鄂陵湖、扎陵湖、烏梁素海、鹽池、紅鹼淖、沙湖、崗納格瑪錯、阿涌貢瑪、星海湖、尕海湖、東平湖等。
Ⅳ 濟寧位於黃河流域的縣市區
只有梁山縣小部分區域屬於黃河流域,梁山縣大部分及汶上縣、嘉祥縣等都屬於淮河流域
Ⅳ 黃河流經山東的哪幾個城市
黃河流經山東:經菏澤、濟寧、泰安、聊城、濟南、德州、濱州、淄博、東營。
黃河流經的地區是: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全長5400多千米,注人海洋是渤海。
黃河流域西界巴顏喀拉山,北抵陰山,南至秦嶺,東注渤海。流域內地勢西高東低,高差懸殊,形成自西而東、由高及低三級階梯。
(5)黃河途經濟寧哪個縣擴展閱讀:
黃河河口三角洲為近代泥沙淤積而成。地面平坦,海拔在10米以下,瀕臨渤海灣。以利津縣的寧海為頂點,大體包括北起徒駭河口,南至支脈溝口的扇形地帶,黃河尾閶在三角洲上來回擺動,海岸線隨河口的擺動而延伸。
黃河流域幅員遼闊,山脈眾多,東西高差懸殊,各區地貌差異也很大。又由於流域處於中緯度地帶,受大氣環流和季風環流影響的情況比較復雜,流域內不同地區氣候的差異顯著,氣候要素的年、季變化大。
Ⅵ 黃河經過濟寧的那個縣
濟寧濟南縣
Ⅶ 黃河在山東內經過哪些地市
流經菏澤、濟寧、泰安、聊城、濟南、德州、濱州、淄博、東營9市。
黃河從菏澤市東明縣進入山東,流經菏澤、濟寧、泰安、聊城、濟南、德州、濱州、淄博、東營9市25個縣(市、區),在東營市的河口區入海。境內河道全長628公里,流域面積1.83萬平方公里。
山東沿黃9市中的濟南、淄博、濟寧、泰安、聊城已相繼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濱州市、菏澤市正在緊鑼密鼓地創建;東營則成功躋身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
(7)黃河途經濟寧哪個縣擴展閱讀:
1、菏澤是黃河進入山東的第一個城市。
2017年,菏澤申請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大規模國土綠化序幕就此拉開。全市大力推進環城生態防護林帶、路域水系綠化、鄉村綠化美化等重點工程,加快發展林業產業,積極弘揚生態文化。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催生片片新綠,現在的菏澤「平原有森林,林下是糧倉」。
2、黃河從東營入海。
東營是濕地之城。全市濕地總面積4567平方公里,約佔全省濕地的1/4,濕地率高達41.58%。與其他的入海口濕地不同,黃河入海口三角洲兼有濕地、海洋、森林三大生態系統。1992年10月,東營市建立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5.3萬公頃。這是我國暖溫帶最完整、最廣闊、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
Ⅷ 黃河在山東省經過哪些城市
從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經:東明縣、菏澤牡丹區、鄄城縣、鄆城縣、梁山縣、東平縣、東阿縣、平陰縣、長清區、齊河縣、槐蔭區、天橋區、歷城區、濟陽縣、章丘市、鄒平縣、惠民縣、高青縣、濱州濱城區、博興縣、利津縣、東營區、墾利縣。
按地級市來說,流經菏澤、濟寧、泰安、聊城、濟南、德州、濱州、淄博、東營。
(8)黃河途經濟寧哪個縣擴展閱讀
黃河流域的地勢西高東低,西部河源地區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由一系列高山組成,常年積雪,冰川地貌發育;中部地區海拔在1000—2000m之間,為黃土地貌,水土流失嚴重;東部主要由黃河沖積平原組成。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河南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著眼全國發展大局,明確指出黃河流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深刻闡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作出了加強黃河治理保護、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部署。
Ⅸ 黃河流經山東哪些地方
黃河經泰安市的東明縣流入山東省內,自西向東流經泰安東明、菏澤牡丹區、鄄城縣、鄆城縣、梁山縣、東平縣、東阿縣、平陰縣、長清區、齊河縣、槐蔭區、天橋區、歷城區、濟陽縣、章丘市、鄒平縣、惠民縣、高青縣、濱州濱城區、博興縣、利津縣、東營區、墾利縣,最終在東營流入渤海。
按地級市來說:
流經菏澤、濟寧、泰安、聊城、濟南、德州、濱州、淄博、東營.
黃河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黃河的孕育、誕生、發展受制於地史期內的地質作用,以地殼變動產生的構造運動為外營力,以水文地理條件下本身產生的侵蝕、搬運、堆積為內營力。在成河的歷史過程中,運動不息,與時俱進。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與黃河下游的泥沙堆積在史前地質時期就在進行,史後受人類活動的影響與日俱增。
根據多方面的研究,古黃河有三個發展階段:第三紀至第四紀的早更新世為古黃河孕育期。第四紀中更新世(距今115萬年~10萬年)古黃河誕生成長期。晚更新世(距今10萬年~1萬年)黃河形成海洋水系。
歷史時期黃河在上中游平原河段,河道也曾有過演變,有的變遷還很大。如內蒙古河套河段,1850年以前磴口以下,主要分為兩支,北支為主流,走陰山腳下稱為烏加河,南支即今黃河。1850年西山嘴以北烏加河下游淤塞斷流約15公里,南支遂成為主流,北支已成為後套灌區的退水渠。龍門~潼關河道擺動也較大。
不過,這些河段演變對整個黃河發育來說影響不大。黃河的河道變遷主要發生在下游。歷史上黃河下遊河道變遷的范圍,大致北到海河,南達江淮。據歷史文獻記載,黃河下游決口泛濫1500餘次,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資料參考來源:網路-黃河(中國第二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