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及中國主要經濟作物分布
我國主要經濟作物及分布2006-11-03 08:47東北林區:紅松、落葉松(白樺、紫椴);人參、貂皮、鹿茸
遼東半島、山東半島:蘋果
黃河流域:葡萄、梨、桃、杏、柿、棗、栗、核桃
南方地區:柑橘、香蕉、荔枝、桂圓、菠蘿、茶、油茶、油桐、漆樹、毛竹、杉樹、樟樹、
蠶桑
南部沿海:香蕉、荔枝、桂圓、菠蘿
海南:椰子
西北:新疆的葡萄、哈密瓜、長絨棉,
內蒙古的三河牛、三河馬,
寧夏的灘羊
青藏高原:氂牛、藏綿羊、藏山羊
台灣:樟樹(樟腦)、甘蔗、茶葉、香蕉、菠蘿
世界主要經濟作物及分布
朝鮮:高麗人參、棉花、煙草、蘋果
韓國:棉花、煙草、麻類、海洋漁業
東南亞:天然橡膠、油棕、椰子、蕉麻、金雞納、胡椒等的最大產地,世界重要的稻米產區
其中:天然橡膠(馬、印尼、泰)、油棕(馬)、椰子(菲)、蕉麻(菲)、金雞納(印尼)、胡椒(印尼)貴重木材(如柚木)(緬、泰)
印度:棉花、黃麻、茶葉、花生、甘蔗
中亞:第三大產棉區(中、美)(其中烏茲別克被稱為「白金之國」)、放牧細毛羊和羔皮羊。
西亞:棗椰樹是本區綠洲農業的代表性植物,椰棗是當地人民的主要食物,也是伊拉克等國的出口特產;地中海沿岸是油橄欖、柑橘、葡萄等水果產區;土耳其的安卡羊毛、阿富汗的紫羔皮、伊朗等國的羊毛地毯都很有名。
非洲:是咖啡、棗椰、油棕、香蕉的故鄉,現在可可、棕油、劍麻、丁香、花生、棉花等經濟作物及其產品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大猩猩、河馬、非洲象、斑馬、長頸鹿是特有珍奇動物。
埃及:長絨棉產量世界第一
象牙海岸:「象牙海岸」,是世界上生產和出口可可最多的國家(被稱為「可可王國」),咖啡和木材產量居世界第一。
法國:葡萄、葡萄酒
美國:棉花、煙草、大豆
南美洲:是天然橡膠、可可、金雞納的故鄉,咖啡、香蕉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巴西:咖啡、蔗糖、可可、大豆是主要農產品,咖啡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香蕉、蔗糖產量世界最大,大豆產量僅次於美國。
澳大利亞:羊毛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2. 經濟作物有哪些
經濟作物又稱技術作物、工業原料作物,是指具有某種特定經濟用途的農作物,主要種植目的為賺取高回報,而不以提供糧食為其目標。廣義的經濟作物還包括蔬菜、瓜果、花卉、果品等園藝作物。亞洲熱帶地區的經濟作物主要有油棕、橡膠、咖啡、可可、胡椒、椰子、甘蔗等。
經濟作物的種類很多,主要包括棉花、油料、麻類、桑柞絲、茶葉、糖料、蔬菜、煙葉、果品、葯材等。
經濟作物是指對自然條件的選擇較嚴、技術要求復雜、產品的經濟價值較高、主要是用作工業原料的作物,故又稱「技術作物」或工業原料作物。
經濟作物生產的集約化和商品化程度較高,綜合利用的潛力很大,要求投入較高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因此,必須注意解決好經濟作物和糧食作物爭地、爭勞力、爭資金的矛盾,以及收購政策、價格政策、獎售政策等問題,促進經濟作物的發展。
3. 世界主要經濟作物的分布在哪
經濟作物是輕工業的主要原料,其產物幾乎全部供銷售,因此也被稱為商品作物。經濟作物種類很多,包括纖維作物、油料作物、嗜好作物(有時稱飲料作物)和葯用作物。天然橡膠和大豆等,有時也包括在經濟作物之內。
世界主要經濟作物的生產分布大多與糧食作物相反,糧食生產分布比較普遍,且與人口分布大體一致,而在世界糧食總產量中投入世界市場的比重較小(僅約1/10),且主要糧食出口國都是發達國家。但是主要經濟作物的生產則往往是高度集中在少數地區,尤其是集中在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僅僅是在某些溫帶經濟作物(如甜菜、大豆和某些油料)及少數亞熱帶作物(如棉花、葡萄)生產方面占的比重較大,熱帶作物則幾乎完全集中在發展中國家。
主要經濟作物的生產分布所以有此特點,主要原因是這些經濟作物的生長大多對自然條件有特殊要求,同時商品率很高,價值規律和競爭的作用特別明顯,因此通過競爭逐步集中到了少數條件最有利的地區。另外許多經濟作物的生產往往需要大量勞動力而不宜實行機械化,因此趨向於人口密集、勞動力便宜的少數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發達國家除自然條件限制和勞動力昂貴及其他社會、歷史等因素影響經濟作物生產比重較小外,還因為它們對蔬菜、肉、乳等的消費量大,從而使很大一部分勞動力用於這些不適宜長途運輸的農畜產品的生產方面。
天然纖維原料作物有棉花、麻類和木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棉花。棉花原產印度,喜高溫多雨,熱帶草原、溫帶和熱帶季風地區最適宜生長。由於灌溉技術的進步和對棉花質量要求的提高,戰後棉花日益向具有灌溉條件的乾旱地區集中,而且棉花生產需要大量勞動力,機械化發展又較晚,棉花經壓軋去棉籽後運輸成本不比棉織品高,這些因素都影響了棉花生產和消費在地區分布上的不一致。
世界棉花生產主要有4大地區:①亞洲大陸南半部,包括俄羅斯的中亞和外高加索以及我國、印度和巴基斯坦,還有一些西亞國家等,此區約佔世界棉花產量1/2以上;②美國南部;③拉丁美洲,主要是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哥倫比亞以及中美洲地區;④非洲,其中以埃及和蘇丹長絨棉最為著名。
油料作物多以一年生為主,包括大豆(有時也將大豆列為糧食作物)、花生、油菜、向日葵、芝麻等,另外,棉籽、亞麻籽、大麻籽也是榨油原料。多年生油料植物(如油橄欖、油棕、椰子和油桐等)佔次要地位。油料作物生產油地區分布與糧食作物有些類似。世界上人口密集的地方都有油料作物的種植,只是品種不同而已。不過,由於自然條件的限制,個別油料作物的分布比較集中。世界上產油料較多的國家是美國(大豆、棉籽、花生等)、我國、俄羅斯(向日葵、棉籽)和印度(芝麻、花生、油菜籽和棉籽)等。發展中國家在世界許多油料的生產上都占重要地位:花生、芝麻各佔4/5,亞麻籽佔3/5,大麻籽佔70%,油菜佔1/3,大豆佔1/4,以及100%的油棕和椰子。油料作物是發展中國家的重要出口商品,西歐和日本油料產量較少,是世界最大的油料進口地區。
糖料作物主要是甘蔗和甜菜。甘蔗是亞熱帶、熱帶作物,原產印度,後傳播世界各地。20世紀80年代初期,世界每年生產糖約9000多萬噸,其中近2/3為蔗糖,其餘是甜菜糖。世界甘蔗生產絕大部分布在發展中國家,其中拉丁美洲約佔1/2,主要集中在巴西、古巴、墨西哥、多米尼加、阿根廷等國;亞洲佔1/4,主要在印度、我國、菲律賓、印尼和泰國;其餘則產在非洲(南非、模里西斯等)和澳大利亞等地。
甜菜與甘蔗不同。它是溫帶作物,歐洲是甜菜最大產區,約佔世界總產量的80%以上。在歐洲,由英國向東經荷蘭、比利時、法國、德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一直延伸到烏克蘭,以及義大利北部、西班牙等,許多肥沃的平原和河谷都盛產甜菜。北美是第二個主要甜菜產區,產量約佔世界的96%。可見甜菜糖主要生產國是發達國家,它們生產的甜菜糖主要供國內消費,而且尚供不應求,幾乎所有甜菜生產國都要進口原糖。
世界主要飲料作物有咖啡、可可和茶葉,除日本、俄羅斯有少量的茶葉外,幾乎全部產在發展中國家。咖啡主要產於拉丁美洲(以巴西、哥倫比亞為最多)和非洲,可可多集中在西非和巴西;茶葉則以亞洲的印度、我國和斯里蘭卡為主要生產國。但是咖啡與可可的消費地則主要是發達國家,佔世界人口3/4的發展中國家,只消費了世界咖啡與可可總消費量的不到1/5。發展中國家茶葉的消費量較咖啡、可可為大。
橡膠在人類生產和生活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但由於世界人工橡膠的發展,天然橡膠在世界橡膠消耗總量中所佔比重有所下降。天然橡膠原產於巴西亞馬孫河流域,19世紀70年代被引進到東南亞。東南亞某些地區現在是世界天然橡膠的主要產地,其中以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泰國為最多,南亞的印度、斯里蘭卡產量也較大。
4. 經濟植物有哪些
經濟植物有:
1、按其用途分為:
蔬菜作物(西紅柿、茄子、辣椒、黃瓜、絲瓜、豆角)
纖維作物(棉花、麻類、蠶桑)
油料作物(花生、油菜、芝麻、大豆、向日葵、橄欖)
糖料作物(甜菜、甘蔗)
飲料作物(茶葉、咖啡、可可)
嗜好作物(煙葉)
葯用作物(人參、靈芝。貝母等)
熱帶作物(橡膠、椰子、油棕、劍麻。蛋黃果等)。
2、按所處溫度帶分為:
分為熱帶經濟作物、亞熱帶經濟作物、溫帶經濟作物。
(4)各國經濟作物有哪些擴展閱讀
糧食生產高投入、高成本的趨勢日益明顯,種糧比較效益低的局面短期內很難改變。與此同時,農民從事非農勞動的收入大幅上升,來自非農的收入增長速度遠遠高於來自農業的收入增速,一些地區的農民開始「厭農」「棄農」,即便選擇務農,生產非糧化的傾向也較為嚴重。
保障糧食安全,離不開農民種糧務農的積極性。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核心在於讓農民種糧有利可圖。
5. 我想知道世界各國都盛產哪些東西
日本 1、水稻是主要的糧食作物,大面積的桑園﹑茶園和果園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帶。
2、魚類資源豐富,魚產品是日本人習慣的肉食品。
朝鮮 水稻是主要的糧食作物,特產有高麗人參。
韓國 水稻是主要的糧食作物,多產於平原和河谷地帶。
東南亞 1、稻米是各國的主要食糧,是天然橡膠﹑椰子﹑油棕﹑蕉麻﹑金雞納﹑胡椒等熱帶作物的重要產地。還盛產柚木等珍貴木材。
2、石油和錫是重要的礦產。錫砂礦產量佔世界一半以上,馬來西亞錫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緬甸﹑印度尼西亞﹑汶萊三國分布著豐富的石油。
泰國 農﹑林﹑礦業是傳統的經濟部門,稻米﹑天然橡膠﹑柚木和錫砂礦是重要的出口物
資。
馬來西亞 種植業和采礦業是傳統經濟的兩大支柱,天然橡膠﹑棕油﹑錫產量居世界第一
位,也是馬來西亞的重要出口物資。糧食以稻米為主。
印尼 1、采礦業近年來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增加較快,是東南亞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和輸出國。
2、農業以生產糧食作物和熱帶經濟作物為主,木棉和金雞納霜的產量居世界第一,天然橡膠和椰子產量居世界第二,胡椒﹑棕油﹑咖啡等也很重要。蘇門答臘島的東部山麓和沿海平原,是橡膠和石油的主要產區。
印度 1、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麥﹑穀子。經濟作物主要有茶葉﹑花生﹑棉花﹑黃麻和甘蔗,同時也是重要的出口物資。黃麻茶葉產量居世界首位。恆河平原是重要的農業區,盛產小麥。東北部和東西兩側沿海地區是水稻種植區。德干高原適宜種植棉花。黃麻主要分布在恆河三角洲(加爾各答)。茶葉分布在東北部的丘陵區。
2、 煤﹑鐵﹑錳﹑雲母等礦產資源豐富。
西亞 石油資源極為豐富,儲量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一半以上,石油產量約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1/3。集中分布在以波斯灣為中心的西北——東南方向延伸的一條巨大的石油帶上。
中亞 1、農業上主要種植小麥和棉花。這里是世界上僅次於中國和美國的第三大產棉基地。中亞還放牧細毛羊和羔皮羊。
2、中亞的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主要有煤 ﹑鐵 ﹑石油﹑天然氣和有色金屬。煤主要分布在哈薩克和塔吉克,石油﹑天然氣分布在裏海沿岸,鐵和有色金屬分布在哈薩克。烏茲別克盛產棉花,被稱為「白金之國」。
非洲
1、蘊含有世界上最重要的50多種礦產,包括至少有17種發展高科技所需的稀有戰略礦產。鑽石﹑黃金﹑鋁土礦磷酸鹽的儲量居世界首位,鈷﹑ 鉻﹑ 鈦﹑ 鉭﹑ 鍺﹑ 鋰、錳、鉛的蘊藏量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其它如白金、鈾、銅、錫,以及石油、天然氣等的儲量也很大。黃金、鑽石產量占各洲首位。銅、鈷、鈾等產量也居世界前列。有色金屬和稀有金屬主要產於南、中、西部。幾內亞的鋁,剛果(民主)的鈷,尚比亞的銅,波札那的鑽石,賴比瑞亞、茅利塔尼亞的鐵,納米比亞、尼日的鈾,都聞名於世。石油、天然氣主要分布在北非和幾內亞灣沿岸地區,以奈及利亞、安哥拉最為著名。磷酸鹽主要分布在北非西部,摩洛哥的磷酸鹽儲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南非有多種礦產資源,具有「世界礦產寶庫」的美稱。
2、非洲的名貴經濟林木有烏木、紫檀、桃花心木等。珍貴動物有大猩猩、河馬等。非洲草原上散生著一種能活四五千年的波巴布樹。生活著羚羊、斑馬、非洲象、犀牛、長頸鹿等有蹄類食草動物和獅、獵豹等食肉動物。熱帶沙漠中的綠洲有棗椰種植。生活著單峰駝、鴕鳥等動物。亞熱帶植被以櫟林、油橄欖、灌木叢為主,動物有北非蠻羊、無尾猿、兀鷹等。
3、非洲是咖啡、橄欖、油棕、香蕉的故鄉。現在還盛產可可、棕油、劍麻、丁香、花生、棉花、腰果、除蟲菊、橡膠、木材等。
埃及 生產長絨棉,是世界長絨棉的最大生產國,棉花出口量居世界第三。尼羅河邊種植棉花、小麥、水稻和棗椰等農作物。
南非 1、礦產資源極為豐富。黃金、鉑、錳、鉻、紅柱石、螢石和硅鋁酸鹽的儲量居世界第一,鈦、鑽石、蛭石、鈾的儲量居世界第二,磷酸鹽、鋯、鎳、煤的儲量居世界第三,是世界第四大礦產國。黃金主要產區在以南非第一大城市約翰內斯堡為中心的蘭德盆地。鑽石主要分布在金伯利及其附近地帶,居世界首位。此外,石棉的產量也居世界前列。
2、農業上主要生產玉米、小麥、高粱、棉花、煙草等作物。
法國 1、盛產鋁土礦和鈾礦。
2、農業上在巴黎盆地和其它平原地區集中種植小麥、大麥、玉米和甜菜。在地中海沿岸、羅訥河谷地和科西嘉島上,栽培葡萄、柑桔和油橄欖。葡萄產量居世界首位,其葡萄酒的質量和產量都居世界之冠。
德國 農業上種植黑麥,在北德高原上。其它主要有小麥、大麥、馬鈴薯和甜菜等。
義大利 波河平原是義大利的農耕區,以生產小麥、玉米和甜菜為主,還有栽培水稻。南部葡萄種植廣泛,用來釀酒。橄欖油也聞名於世。亞熱帶水果以柑桔和檸檬最重要。
俄羅斯 1、礦產資源有煤、石油、天然氣、鐵、鋁、金、鉑和多種稀有金屬。森林資源也很豐富。
2、農業上的主要農作物有小麥、馬鈴薯、向日葵和亞麻等。畜牧業以飼養牛、羊和豬為主。
北美洲
西印度群島,是世界上重要的蔗糖產區之一,「世界糖罐」古巴就在這里。
加拿大1、1/3的土地覆蓋著森林,大部分是松樹等針葉林,是造紙的好原料。東南部有楓樹林,其楓樹汁可製糖,楓糖產量居世界第一。
2、鐵、鉛、鋅、石棉及鉀鹽等的儲量和產量居世界前列,煤、石油、銅、鈾等的儲量也很豐富。鐵礦石等礦產品是其重要的出口物資。加拿大還蘊藏有豐富的水利資源。
3、加拿大是世界重要的糧食出口國之一。小麥是主要糧食作物,平原南部地區是小麥的集中產區,有加拿大的糧倉之稱。
美國 1、阿巴拉契亞山地煤含量豐富,是美國最大的煤礦區。落基山地埋藏著數量可觀的銅、鈾等礦。石油和鐵礦多集中在中部平原,墨西哥灣沿岸盛產石油。蘇必利爾湖的西面和南面是鐵礦的「寶庫」。
2、農業上,種植玉米、棉花、小麥、煙草、大豆等。
南美洲
巴西 1、森林資源有珍貴的熱帶林木「巴西木」,巴西高原在5月至10月間生長有紡錘樹。
2、巴西的礦產資源豐富,鈹的儲量居世界之首;鐵礦儲量650億噸,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鋁礬土、鈾、錳、錫、鉻、鎳、石油、天然氣、煤的儲量居世界前列。水力資源僅次於中國,森林覆蓋率達60%。
3、巴西的咖啡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巴西還生產甘蔗、可可、大豆、柑桔、棉花等。
阿根廷 1、農產品以小麥、玉米、大豆和亞麻籽為主。畜牧業以飼養肉牛和綿羊為主。
2、鈹的儲量居世界第二。
智利 銅的儲藏量、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其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露天銅礦和地下銅礦,素有「銅的王國」之稱。其還是世界天然硝石的最大產地和出口國。
大洋州
植物繁茂,盛產白檀、紅木等珍貴木材和椰子、菠蘿、甘蔗等經濟作物。
澳大利亞 1、有古老的桉樹,有袋鼠、袋貓,卵生的哺乳動物鴨嘴獸、針鼴,鴯鶓等,這些都具有代表性,是其他洲所沒有的。
2、澳大利亞的鐵礦石、鋁土礦、鈾礦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銅、鉛、鋅、鎳、錳、鎢、金等礦產也較豐富,此外,煤的產量也較豐富。
南極洲
1、南極富含有硅藻和南極磷蝦,它們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企鵝是南極海鳥的代表;海豹是南極海獸的代表,其中最大的是象海豹。此外,鯨也生活在南極。
2南極有煤礦、鐵礦、金、銅、鋅、鎳、錳、鈾等200多種礦產。
6. 世界三大經濟作物指什麼
世界三大經濟作物指熱帶經濟作物、亞熱帶經濟作物、溫帶經濟作物。
經濟作物又稱技術作物、工業原料作物。指具有某種特定經濟用途的農作物。廣義的經濟作物還包括蔬菜、瓜果、花卉、果品等園藝作物。
經濟作物通常具有地域性強、經濟價值高、技術要求高、商品率高等特點,對自然條件要求較嚴格,宜於集中進行專門化生產。
按其用途分為:
纖維作物(棉花、麻類、蠶桑)
油料作物(花生、油菜、芝麻、大豆、向日葵、橄欖)
糖料作物(甜菜、甘蔗)
飲料作物(茶葉、咖啡、可可)
嗜好作物(煙葉)
葯用作物(人參、靈芝。貝母等)
熱帶作物(橡膠、椰子、油棕、劍麻。蛋黃果等)。
按所處溫度帶分為:
分為熱帶經濟作物、亞熱帶經濟作物、溫帶經濟作物。
世界上一些主要經濟作物如棉花、甜菜、甘蔗、麻類及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的集中化與專門化程度均較高。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中國在「決不放鬆糧食生產,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的方針下,逐步擴大經濟作物面積,並根據「因地制宜,適當集中」的原則,調整作物布局,建設各種經濟作物的商品基地,促進了各類經濟作物全面發展。
7. 世界各地的主要農作物有哪些
世界分部,亞洲主要是水稻和小賣,美洲主要是玉米和小麥,澳洲主要是春小麥,歐洲主要是小麥,非洲農業不發達主要是熱帶經濟作物。中國南方主要是三季(海南,珠三角)稻和二季稻,北方主要產小麥
8. 經濟作物有哪些
答:經濟作物的種類較多,常見的經濟作物有棉花、大豆、花生、油菜、甘蔗、甜菜、煙草、茶樹、蠶桑、麻類、果樹等。不同地區的栽培種類差異很大,其中我國的東部集中了中國經濟作物播種面積90%以上的經濟類作物,是中國棉花、油料、糖、煙草、茶樹、蠶桑、麻類、果樹的主要種植地區。因我國南北橫跨的溫度帶較多,中國經濟作物的南北差異也很大。在熱帶地區種植的經濟作物主要有橡膠、咖啡、可可、胡椒、椰子、油棕、香蕉、龍眼、荔枝、菠蘿和特種葯材等;在亞熱帶地區主要栽培甘蔗、茶樹、油桐、柑橘、油菜等;在溫帶地區多種植棉花、花生、蘋果、梨、葡萄等,是中國棉花及溫帶水果的集中產區;在中溫帶地區主要種植甜菜和大豆等,是中國甜菜的主產區。
經濟作物按其用途可分為:
①纖維作物,如棉花、麻類和蠶桑。
②油料作物,如花生、油菜、芝麻、大豆和向日葵等。
③糖料作物,如甜菜和甘蔗。
④澱粉類作物,如甘薯和馬鈴薯。
⑤飲料作物,如茶樹、咖啡和可可。
⑥嗜好作物,如煙草。
⑦葯用作物,如人參和貝母等。
⑧熱帶作物,如橡膠、椰子、油棕和劍麻。
9. 各國的經濟作物是什麼
經濟作物美國M81E甜高粱
農業生產和糧食問題
1.發達國家農業生產的三種類型
類型 代表性國家 農業國情特點 農業機械 農業技術 經營方式
地多人少型 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 國土面積廣大,農業勞動力不足 高度機械化,農業機械向大型、寬幅、高速聯合作業發展,甚至採用飛機作業 大量採用電子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節約勞動力 農牧業並重,農場規模很大,農產品大量出口
地少人多型 日本 國土面積狹小,地形復雜,人口眾多 多使用小型、靈便的農業機械,機械化水平高 側重生物技術和水利化發展,精耕細作,單位面積投入勞力多,畝產高 以耕作業為主,畜牧業發展較快,農場規模小,大量進口農產品
地少人少型 英國、法國、丹麥、德國等 國土面積較小,耕地和農業勞動力都不足 機械化水平高,廣泛採用機械作業 重視生物技術,集約化較高,單產比較高 重視乳肉畜牧業發展,一般畜牧業產值大於耕作業,農場規模一般
2.發展中國家農業生產的四種類型
類型 代表性國家或地區 農業生產的突出特點
新墾區 阿根廷、巴西等國 開發歷史短,人少地多,發展速度快,機械化水平較高,農畜產品出口較多
傳統稻米產區 東亞和南亞產稻國 開發歷史久,人多地少,精耕細作,傳統經驗豐富,現代生產技術水平較低,勞動生產率較低,多為「勞動密集型」農業
熱帶企業化種植園區 中美、南美北部、東南亞、中非和西非等國
熱帶經濟作物產區 有規模較大的企業化種植園,採用一些先進工具和技術,產品商品率高,但受外國資本控制,在國際貿易中處於不利地位
原始農業區 非洲、南美、太平洋諸島的熱帶雨林和北極地區 人煙稀少,少數居民從事原始的狩獵活動,或從事原始的農業生產活動
3.三大糧食作物
小麥 稻米 玉米
特性 耐寒耐旱、適應性強 喜溫喜濕,高產作物 旱糧、高產作物
自然條件 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雨林氣候 夏季高溫多雨,生長期較長
分布地區 主要在溫帶大陸性氣候區。種植面積最大、分布最廣 東亞、南亞、東南亞 美洲、亞洲、歐洲、非洲,美國的產量佔世界一半
4.糧食生產的不平衡。總量:亞洲產量最大,北美洲、歐洲次之。年產量大於一億噸的有:中國、美國、印度和俄羅斯。人均量:北美洲、大洋洲最多。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年人均產量 1 500千克左右。世界商品糧產區:北美洲和大洋洲的溫帶草原區。世界糧食出口國:美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阿根廷。
5.主要商品性農產品基地。
(1)三大糧食主產區:河南、河北、山東。
(2)五大商品棉基地:冀中南、魯西北和豫北平原、江漢平原、黃淮平原、長江下游濱海和沿江平原、南疆。
(3)兩類油料作物:花生的重要性居首位,主要分布在暖溫帶、亞熱帶、熱帶的沙土和丘陵地區。油菜是播種面積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近年有「北移南遷」趨向,如黃淮海平原、遼、黑及華南地區。
(4)兩類糖料作物:甘蔗生長期長,需水肥量大,喜高溫,主要分布在台灣、廣東、廣西、福建、四川、雲南六省。甜菜生長期短,耐鹽鹼乾旱,喜溫涼,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新疆四省區。
(5)三大出口農產品基地:太湖平原、閩南(泉州、漳州、廈門)三角地區、珠江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