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仙游縣的社會
供水:全縣水資源平均總量19.2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擁有量1810立方米。水能蘊藏量26萬千瓦,已開發水電總裝機容量13.6萬千瓦。福建省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金鍾水利樞紐工程,總庫容1.06億立方米,年平均供水量1.8億噸;現有小(二)型以上水庫126座(含發電水庫),總庫容量近3億立方米。自來水廠12家,設計日供水能力9.5萬噸,現日供水6.4萬噸,其中縣自來水公司日供水能力達2萬噸;仙游經濟開發區日供水能力達2.8萬噸。在建的仙游第二水廠近期日供水5萬噸,遠期日供水10萬噸。建立飲用水源地保護區10個,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達100%。
供電: 福建省第一座抽水蓄能電站——仙游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現有水電站106座,總裝機容量13.6萬千瓦;現有11萬伏變電站4座、3.5萬伏變電站6座,日最高負荷190.6兆瓦,可完全滿足企業用電需求,確保不拉閘、不限電。
供氣:西氣東輸三線工程(吉安一福州段)總投資134億元,計劃2014年6月全線投產。投產後,年輸送天然氣150億立方米,全線2015年建成投產,途徑仙游。 仙游是中國「戲劇之鄉」,莆仙戲是全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鯉聲劇團六度晉京獻演,其中:莆仙戲《團圓之後》是中國近代十大悲劇之一,參加國慶10周年演出,受到周恩來總理的接見;《春草闖堂》是中國近代十大喜劇之一,參加國慶30周年獻禮演出,2010年被文化部列入「全國優秀保留劇目」;《白兔記》一舉囊獲福建省第24屆戲劇會演五項大獎,並在2011年第五屆巴黎中國戲曲節上,獲得最佳傳統劇目獎。
仙游是全國「工藝美術之鄉」、「中國古典工藝傢具之都」,已成為全國最重要的紅木集散地之一,古典傢具高端產品占國內市場份額六成以上。全縣現有工藝美術企業3350多家,2011年產值突破160億元;擁有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1人、省級工藝美術大師14人。仙游工藝產業園是福建省首批6個省級創意產業重點園區和十大文化產業重點園區之一。
仙游是全國「國畫之鄉」,由李霞、李耕、黃羲所開創的仙游畫派,以古典人物畫飲譽海內外,其中有「北齊南李」之稱的李耕,曾為人民大會堂國賓廳繪制巨屏《松青鶴白東方紅》,其作品《達摩》、《春夜宴桃李園》分別被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收藏。仙游是全國重要的油畫基地,共有2萬多名油畫師、畫家,在全國各大城市開辦畫廊700多個,其中油畫出口企業10多家、大型畫室150多個,年產值達20多億元。 仙游話屬於閩方言莆仙方言區。早期的莆仙話應屬於閩南方言區,該方言區是經過東晉和唐末兩次中原人民南遷而逐步形成的。
北宋末年以後,從北方遷入莆仙地區人口增多,在木蘭溪流域形成了具有顯著特點的社會生活方式。隨著福州成為閩中首府,莆仙方言又和福州話為代表的閩東方言連片,受到閩東方言的不少影響,逐漸形成了兼有閩東、閩南兩個方言區特點的莆仙方言。就文白異讀的對應說,它近於閩南;就聲韻母的連音變化說,則近於閩東。莆仙方言也有和這兩個區都不相同的一些特點。
仙游話屬於莆仙方言區的仙游片。和莆田話相比,它更加接近閩南方言,這顯然是因地理位置相近造成的。
仙游話以城關話為代表,城關話和附近的榜頭、賴店、龍華、大濟、度尾等地的口音比較接近。與城關口音有明顯差異的有南北兩片。南片的楓亭、園庄兩鄉鎮因和惠安縣連界,帶有更多的閩南腔;其中園庄鄉的義路、嶺北、六戶及龍華鎮的金山、金溪的松柏洋的村民講閩南話;北片的大漳溪上游的游洋、石蒼、鳳山等地,因與永泰縣連界,帶有閩東永泰腔,其中游洋五星、石蒼的老山、鳳山的白岩村民也會講永泰話。南北的邊界村落也有兼通仙游話和閩東話(或閩南話)的,城關口音在全縣有較大的權威性。莆田話在縣內亦可通行。 仙遊民間的端午節,從五月初一至初五皆為節日。民間有「初一糕、初二桃(或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扒(賽龍舟)」的民謠。意味著「五日節」生活豐富多彩,活動形式多樣,具有淳樸的地方風情。
仙游端午節有「送節」和「送粽子」的習俗。初五之前,出嫁的女兒生育後,須給娘家「送節」。由女兒親送一些米粉、面條和肉類。娘家以小兒服裝、紅肚兜、紙扇和雞蛋十二粒回贈;鯉城及山區人們,用上等白米,添加蟶干、蝦肉、香菇等佐料,製作粽子,作為禮物,饋贈親朋戚友,以示情誼。
民間初一食糕點,初二食桃子或粽子,初三食海螺,初四在窗戶上插艾葉。這個節日,農家均要蒸果糕,供祀神靈,初五日天未亮,庶民用麥稈點燃把屋裡的蚊子引送田野,寓為夏天免受蚊蟲騷擾。與此同時,家家戶戶清掃室內外環境衛生或點燃蚊香,噴灑雄黃酒水,清毒驅邪,以示消災,祈保家人平安。
初五中午庶民以炒米粉或面條當午飯。飯後大人小孩均要洗澡,換除冬服,穿上新夏裝。洗澡水須用午時正的井水,加上金銀花、鐵芒箕、番石榴葉、蘭草、豆稈等的「午時草」燒開水(俗稱午時水),燒水時亦把雞(鴨)蛋放入共煮。全家老幼均食一雙蛋,把畫上虎圖案的蛋,裝在香囊袋裡掛在孩童的脖子上,並在孩子的鼻子上和耳朵抹上雄黃,寓為迎祥納福,消災避禍,來日好經風雨,少生病。初五下午在鯉城的虎嘯潭、會仙、大坂口、榜頭的溪東、龍騰、紫澤、大濟、杉尾等木蘭溪溪流及楓亭的霞橋太平港,舉行「扒龍船」競賽活動,場面非常。
還有楓亭的蘭友、學士兩個社區組織龍鼓隊,敲鑼打鼓走街串巷進行游唱《十二月景》的龍船詩,以慰屈原遊魂,祈求福壽安康。
而仙游端午時最與眾不同的習俗就是把鴨蛋用午時草煮得黃黃的。盛在一起後,有興趣時孩子或有童趣的大人便會把起兩個鴨蛋對碰,先碰碎者為輸。
Ⅱ 仙游縣現在的經濟怎麼樣在莆田經濟中占什麼地位為什麼網上有人說我們仙游是沿海的貧困縣
聽樓下的放屁。仙游暴發戶多的去了,樓下估計是少數難民,才這么說
Ⅲ 莆田現在經濟發展怎麼樣
非常好,十一五期間GDP增幅排名全省第一,民富驚人,有錢人太多了,開醫院的,搞木材的,珠寶的,加油站的,還有網貿的。(這里說的莆田是莆田市,仙游縣經濟不行,修一條路會修幾次,人太鬼了)
Ⅳ 福建莆田的 仙游 是靠山 還是靠海
我是仙游的一份子,大家都會說自己的家鄉有怎麼不好或怎麼優秀,其實每個人的家鄉都一樣,出去了,才懂得最溫暖的港灣是哪裡;在家裡,你就會嘻嘻地對待家鄉的問題。
1.仙游在楓亭鎮那一角有海,楓亭那邊由著名的游燈,全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那邊有通往湄洲灣運輸港,還有,東南沿海鐵路也要從那邊經過。
2.至於莆田的經濟,我告訴你,不怎麼窮,雖然曾經是貧困縣的名號,那隻是因為官員沒搞好,普通人家的經濟還是可以的,仙游以木雕和水果產業著名,榜頭的木雕傢具全國第一,當年宋朝的椅子就是這邊出來的,當時的蔡京和蔡襄都是仙游楓亭人。莆田因為有湄洲(就是海神媽祖的故鄉,每年吸引很多台灣信眾來這邊,都說海神媽祖是澳門的,其實不是,真正的家鄉是莆田湄洲島)和九鯉湖。人們主要靠什麼生活?這個誰都不確定,有出外打工的,也有很多人做生意,各種生意都有,因為人比較精明,被其他地方的人說是奸詐,其實人在世上混,誰能不奸詐一點?
3.估計你是要找男朋友或者嫁女兒的,所以來特地問一下仙游或者這邊的男人。你不能這么問「那邊的男人基本是什麼樣的品質」,你這樣問不覺得很傻嗎?哪裡會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呢?「嫁人不嫁莆田男」,我告訴你,誰都不能這么肯定,大家都是人,怎麼就偏偏要這么確定或肯定,不要這么固執低問這個,想當年下海的那些莆田人,都是很不容易的,至少能說刻苦,只是人家仇富。你去看惠安那邊的男人,什麼事都可以不幹,就坐在那裡喝茶,全是女生干,所以惠安女子賢良淑慧能幹。沒文化?現在誰會這么說?你本身的這個問題就有問題。你應該仔細看好自己身邊的那位莆田男,到底是可取之處多一些,還是不好之處多一些,這得看個人,不能聽大家說什麼莆田男不行你就要站在不好的角度看。
Ⅳ 仙游何時可以升級為縣級市啊仙游的經濟什麼時候才可以跟上福建中型城區或時區啊
其實把一個縣升格成縣級市是要有一定的標準的。第一是看它的GDP總值和人均GDP能不能達到這個標准。第二是看它的城鎮建設,城市建成區能不能達到縣級市的標准。我對仙游不太了解,不過樓主可以把它同晉江、石獅、福清等周邊縣級市進行比較,如果,它能達到這個標准,那麼我相信仙游設市也是水到渠成的。
Ⅵ 在仙游縣做什麼生意好
第一次投資推薦飲食業,投資少低風險,利潤高,主要就是做飲食業太累,如果能吃苦,再在縣城找一個差不多的地段,一年幾萬快是沒問題的。如果技術過硬,衛生搞的好,一年十幾萬也是可以的。。
Ⅶ 福建省仙游縣的消費水平怎麼樣
看哪方面了.房價算是低了,套房一平米才三千了.要是說娛樂,不算低啊.唱K的最低消費是399,周末沒有提前預定是沒房間的.小旅館一個晚上80RMB以上,仙游大酒店標房一個晚上300左右.店面的月租2000以上,825中心地段那一個月據說有上萬的.服裝行業越貴越熱鬧.
Ⅷ 仙游經濟如何
仙游經濟在福建很落後,號稱沿海的貧困縣!2008全年實現生產總值94.16億元!
仙游地處福建沿海中部,湄洲灣南北岸結合部,木蘭溪中、上游,位於東經118°27'-118°56',北緯25°11'-25°43'之間,隸屬於莆田市。縣境東接莆田市區,西接永春、德化,南連惠安、南安、泉州市泉港區,北介永泰,東南瀕臨湄洲灣,挨天然良港秀嶼港,接肖厝港。縣域東西寬49公里,南北長63公里,海岸線長5公里(全縣唯一靠海的鎮為楓亭鎮),區域總面積1815平方公里(摺合272.2萬畝),其中耕地35.5萬畝,山地203萬畝,有林地178萬畝。從縣城至福州交通里程152公里,至莆田市區42公里,至泉州85公里,至廈門192公里。
2013年末,戶籍人口11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3.59萬人。
仙游縣域整個地勢順趨木蘭溪,西北高東南低,形成「馬蹄狀」,沿海、平原、山區層次分明。著名的東西鄉平原是魚米和蔗糖之鄉,東北角的「興泰里」和西北角的「仙游山」是著名的珍稀林區。全境分布著「七山一水二田」。
Ⅸ 福建仙游園庄鎮是如何帶領村民致富的
奧運冠軍張國政是福建仙遊人。 園庄鎮是典型的貧困鄉鎮,總人口 5.8 萬人。由於水源缺、旱地多。境內資源匱乏, 1986年被定為全省重點扶持的33個貧困鄉之一。 窮則思變。由於園庄地處偏僻山區,條件惡劣,過去群眾生活困難。改革開放以來,受惠於黨的富民政策,純朴、憨厚、勤勞的園庄人民發揚吃苦耐勞、敢闖敢拼的精神,發揮聰明才智,走南闖北,開辟特色產業—麵食業。採取親幫親、戶帶戶等方式,逐漸形成規模,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從福建省重點扶持的貧困鄉鎮,到人均年收入過萬,多名面點師傅每年外出務工掙得十萬以上的收入,這就是繼承了閩南人會賺錢血統的園庄鎮面點師。 小麵食,大作為。目前,全鎮在面點行業的從業人員達 2.2 萬人,從事發酵麵食加工業人員佔全鎮勞動力人數的80%以上。 園庄面點師會賺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實行經濟一條龍。二是善於迎合消費者胃口。 據統計,園庄鎮目前在全國開有7000多個麵食包點店,與此同時,配套的開發了50多家麵食原料經銷店。這幾千家麵食包點店基本上從這些原料經銷店買原料。「經濟一條龍,每一塊錢都落入到園庄人的口袋。」當然,無論是買者還是賣者,對原料他們有高要求,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證園庄人做的面點被老百姓認可」 園庄人還非常善於抓社會熱點、迎合消費者的需求。比如,當消費者開始意識到老面饅頭的種種缺陷的時候,園庄人早就開始宣傳酵母饅頭了,他們認為酵母饅頭有營養、安全、衛生,才是未來的主方向。近年來,油條鋁害問題突出,老百姓對傳統油條有愛又怕,園庄鎮人看到了這個市場機會。他們率先使用安琪公司無鋁油條膨鬆劑,在各地賣起了無鋁油條,結果大受歡迎。 這就是聰明的福建人,能將市場機會牢牢抓住的園庄面點人。
Ⅹ 仙游縣未來的發展如何
除此之外它的工業方面也很不錯,比如化工新材料以及金屬製品等都做出非凡的成績。加上它具有悠久的歷史氣息,境內可以見到很多的文物,加上國家大力發展旅遊業,使得很多人都願意過去留下足跡,比如文廟和雁塔等都是不錯的去處,還有眾多的名人遺跡,都受到了遊客的喜愛。如果之後把自身的優勢全部凸顯出來,未來會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對於莆田最受寵愛的縣城,發展勢頭非常迅猛,未來有望"撤縣設區",不知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