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重慶銅梁和四川郫縣哪個經濟好點
當然是成都郫縣。 郫縣位於川西平原腹心,地處西南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市近郊,距成都市區1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生態環境優美,市政設施完善,區位優勢、比較優勢和後發優勢突出,有銀郫縣之稱。全縣幅員面積437.5平方公里,轄14個鎮(街道),總人口48萬人,非農業人口10萬人。郫縣是四川省成都市下轄的一個縣,郵政編碼611730。縣人民政府駐郫筒鎮。 郫縣古稱郫邑,為古蜀國都城。公元前314年,秦滅蜀後設蜀郡,郫邑始稱郫縣,迄今已有2300餘年。郫縣歷史悠久,鍾靈毓秀,人傑地靈,孕育出漢代哲學家、語言學家揚雄(又作「楊雄」)、宋代著名詩人張俞,清代名將羅應旒,以及當代英籍華人作家韓素英、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著名道士薩守堅,一代高僧圓悟克勤禪師等古今名人。 近年來,郫縣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為主線,擴大開放招商引資為重點,提高經濟運行質量為核心,壯大財政綜合實力為目標,縣域經濟持續快速高效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先後被列入全國鄉村城市化試點縣、國家軟體產業化基地、國家級出口加工區、國家中葯現代化科技產業園、國家生態示範區、全國蔬菜標准化生產示範區、中國盆景之鄉等。2005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85.5億元,同比增長14.8%,一、二、三產業比達到12:52:36;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2億元,增長90%;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8.76億元,增長33.2%;地方財政收入4.91億元,增長36.6%;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00元,增長10.5%;農民人均純收入4715元,增加505元。進入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50強。 郫縣自然環境優越,是成都的後花園。境內七河並流,花木久負盛名,現有近10萬畝花卉苗木,是成都市鮮花基地、中國盆景之鄉和中國鄉村旅遊示範點。境內鬱郁蔥蔥,滿目清綠,四季鮮花盛開,風光秀麗如畫,是居家生活的理想之地、創業者的樂園。郫縣交通方便快捷。國道317線、成灌高速、繞城高速、成鐵西環線等近10條主幹道縱貫東西、橫跨南北,鎮鎮通二級公路,村村通水泥路,等級公路密度達世界先進水平,已形成『三橫六縱一圈』的城市交通網路體系和『一刻鍾經濟圈』。規劃中的成都地鐵東西線穿越境內,屆時乘地鐵10分鍾可到達郫縣。郫縣經濟基礎雄厚,產業基礎扎實。境內擁有以電子信息產業、生物醫葯產業為重點的國家級開發區��� 成都高新區(西區)和成都出口加工區(西區),作為高新西區配套產業基地的省級開發區具有良好的產業配套環境。先後引進發展了摩托羅拉、英特爾、中芯國際、友尼森、百事可樂、瑞士布魯克西部基地等世界500強企業,及銀河磁體、正大集團等一批國內外知名優勢企業。科教資源富集。郫縣境內聚集了西華大學、西南交大等15所大學和二級學院;高新西區和駐縣大學聚集了白領、高知近4萬名,高收入消費群體龐大。縣內社會治安秩序良好,是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縣。2005年,郫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5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600美元,榮獲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50強,經濟競爭力居西部百強縣第七位。預計,到200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2.9億元,比上年(下同)增長18.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2.2億元,增長34.9%;全口徑財政收入29.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1.9億元,分別增長110.6%和132.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53元,增長14.5%;農民人均純收入5996元,增加840元。
② 重慶巴南區有哪幾個鄉鎮,經濟發展好點的是哪幾個
巴南區轄2個街道、19個鎮:魚洞街道、李家沱街道、花溪鎮、南泉鎮、界石鎮、一品鎮、南彭鎮、惠民鎮、安瀾鎮、跳石鎮、木洞鎮、雙河口鎮、麻柳嘴鎮、豐盛鎮、二聖鎮、東泉鎮、姜家鎮、天星寺鎮、接龍鎮、石灘鎮、石龍鎮
魚洞和李家沱就不用說了,肯定是巴南區的經濟中心。除此之外界石、一品的經濟較好。
界石地處要塞,扼重慶主城南大門. 界石交通優勢明顯,上界、渝黔、渝湘、繞城四條高速公路橫貫全境,半小時內可達主城各地。
一品鎮1996年被列為重慶市都市外圍十一個組團之一,劃入重慶市都市發達經濟圈,城鎮規劃面積為6平方公里,現市政基礎設施逐漸完善,公路四通八達,210國道、渝黔高速和規劃中的重慶二環高速公路均通過鎮境,並留有開口轉盤,被稱為三條公路交匯的「金三角、西南出海大通道」。
③ 青田縣,文成縣,慶元縣,泰順縣,哪個縣經濟好點
青田的經濟是最好的,文成和泰順是溫州最窮的縣,慶元是麗水比較落後的縣,青田因為是著名的華僑之鄉,外匯資金流入很大,又接軌溫州,工業發展很快,所以建議你選擇青田。
④ 重慶有多少個產業園區分別是什麼類型叫什麼名字
重慶市一共有30個工業園,其中市區的有:重慶港城工業園區
重慶市西彭工業園
重慶市空港工業園
重慶建橋工業園區
重慶市珞璜工業園區
重慶市井口工業園區
重慶市南岸茶園工業園
重慶市港城工業園區
重慶市九龍工業園區
重慶市兩路工業園
其中巴南區的經濟園區有四個部分組成,第一個是花溪工業園區。第二鹿角工業園區,第三金竹工業園區,第四,花溪的界石工業園區,整個規劃面積是60萬平方公里,其中花溪和金竹60公里,其他共計54平方公里。
花溪工業園區主要是以汽車摩托車機械製造服裝生產加工為主導產業。
鹿角工業園區的主導產業是裝備製造電器製造和機械製造。
金竹工業園區是第三塊,產業定位主要是汽車、摩托車及零配件以及機械加工製造業。
界石拓展區的規劃產業第一是機械加工,第二節能建材製造業,中國西部節能建材園就規劃在界石拓展區。第三個是物流運輸以及傢具製造產業。
重慶兩路工業園區 主要是房地產的。
重慶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微電子,電腦之類的。
回答還是不完全的,因為有些我也不清楚,希望能對你有幫助哈,謝謝~~
⑤ 金融學,產業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區域經濟學哪個就業方向好點沿海經濟發展快一點的
金融學最好,產業經濟學和區域經濟學都屬於應用經濟學,招工都以經濟大類招。當然,一些政府發展部門可能會要一些,產業經濟學和區域經濟學的諸如南開、人大等的研究生或博士生。
⑥ 重慶北區發展已到巔峰,未來向何方
其實重慶北區的發展,還沒有達到樓主所說的巔峰,只是有部分商圈和中心地帶幾近飽和而已。十餘年來,重慶因為主城區的地形因素,很大一部分時間選擇了向北擴張,這就是所謂的 「重慶向北發展 」。重慶向北發展,造就了觀音橋商圈,還一度超過解放碑商圈,以及諸多新興的城市商圈,包括 禮嘉、空港、大竹林、悅來、恆大照母山、汽博中心、蔡家 等等;還有 重慶北站、果園碼頭、國際博覽中心、重慶大劇院、長安工業園 等一大批項目都建在了北區,第三個國家級新區、內陸第一個國家級新區—— 重慶兩江新區 也是在北區,還有渝北獲批國家首批「 臨空經濟示範區 」,這都是因為北區的腹地更廣闊,以及有強大的經濟基礎支撐!但是就近兩年來看,除了向北發展,重慶西部和南部的發展勢頭也很強勁,西部大渡口方面,就地產發展項目來看, 萬達、華宇、中鐵建、金地 等房企強勢入住;而南岸的茶園, 保利、萬科、同景、魯能、奧園、碧桂園、榮盛 等大量地產巨頭和其他行業眾多項目相繼在茶園啟動商業項目,整合眾多力量打造茶園新商業中心;而同屬南邊的巴南區,同樣是重慶的供地大戶,聚集了多家開發商,而巴南政府著力打造的龍洲灣,是重慶南部地區的中心商圈之一,除了早期進駐龍洲灣的 萬達 以外,還相繼進入了 碧桂園、華宇和保利 的知名企業。
(重慶主城區地圖)
所以說,重慶向北發展並未到巔峰,而西部和南部的發展也不容小覷。雖然重慶的自發格局是向北發展, 禮嘉組團、悅來組團、中央公園組團、蔡家組團、空港組團 等的地價對這一點也體現的較為充分。但是城市的發展始終要多向並進,共同發展,而如今的重慶也具備多向發展的條件。就土地供應量來看,去年六月,南部的巴南以10塊的土地擬成交量排名第一,南岸以5塊排名第三,西部的大渡口7塊排名第二,均高於北部地區。所以說,從目前整個重慶的土地存量來看,未來南區和西區可開發的土地還有很多。
(重慶主城區航拍圖·2016)
而樓主認為未來重慶在與成都的競爭或者推進成渝城市群的建設時,重慶會「吃虧」,我覺得樓主完全也不必擔心,去年五月,重慶市勘測院編制完成了 《重慶五大功能區之大都市地圖》 ,其核心區域包括重慶主城九區,附屬區域包括重慶的9個衛星城市(說簡單點,就是老重慶九區十二縣)。其定位和作用就是 重慶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載體,以及國家「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中成渝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以說,未來在成渝城市群的建設和與成都的競爭中,重慶因為衛星城市的原因,反而會更加有利!
你看好重慶的未來發展嗎?歡迎評論
我簡單說兩句,
你怎麼會想到用巔峰來形容北區,
你看到的都是房子吧,眼裡只有泥巴,石頭,山,樹,這些推了變成了房子,
2018年智博會在國博中心舉行後,重慶的智能化產業就紮根在北區了,
有仙桃數據谷,專職研究及培養大數據人才的。
能明白智能化的含金量不,
第四次工業革命來了,從此人類進入智能化時代了。
以後得十年才是北區發展的關鍵,你居然說到了巔峰。
覺得無言以對。
比如:
龍湖兩江新宸雲頂小區作為重慶市首個三星級智慧小區,該小區的門禁也是滿滿的高 科技 。住戶可以花樣解鎖,比如「刷刷臉」、手機藍牙開門等多種高 科技 ,如果朋友來訪,訪客通過輸入業主發過來的驗證碼就可以進入小區,再也不用業主親自下樓開門啦。
除此之外,業主離家時,紅外報警系統就會啟動。例如家中發生燃氣泄漏,它會觸發燃氣報警裝置,系統將報警信號同步傳送到物業控制中心,物業人員會立刻上門解決險情。
當車庫一氧化碳濃度超標時,監測系統還可下達指令驅動風機運行,迅速排除車庫廢氣。另外,小區的自動灌溉設備系統還可以根據土壤濕度智能噴水灌溉花草樹木。
要是在小區公共休閑區,業主還可通過無線網路連接小區藍牙音響播放美妙音樂,與三五好友一起欣賞,簡直不要太舒爽!
如果北區發展到足夠了,甚至還不至於巔峰。重慶的發展方向個人觀點是 向東發展 。
以重慶母城渝中區,重慶地理中心解放碑朝天門為始點,重慶一直都是北向優先,由於北部地勢平坦,易於規劃建設,江北機場、兩江新區、軌道交通都重點布局在此。
而南邊有南岸區、西邊有沙坪壩、西南有九龍坡大渡口。而唯有東邊何東南邊尚處於大面積未開發狀態。即: 海爾路—寸灘—鐵山坪—唐家沱一帶的江北區東部;劉家坪輕軌站以北區域。
1.海爾路—寸灘—鐵山坪—唐家沱
江北區東部的龍興、兩江影視城;鐵山坪板塊、郭家沱板塊是靠山濱江的風水寶地,再加上軌道4號線和8號線串聯,極大縮短與兩江新區和南部江南新城的時空。
4號線
劉家坪輕軌站以北區域(茶園北)
目前,該區域所在的江南新城已經形成通江大道、茶園大道、富源大道、江橋路、玉馬路等「七縱十六橫」的城市道路主骨架。通過真武山隧道、慈母山隧道和南山隧道與市中心緊密相連,成為重慶新的1小時經濟圈核心。
8號線(左轉90度看)
一家之言,如有紕漏,歡迎指正討論。希望對你有幫助。
重慶目前發展,北方已經大體的發展的很好了。那麼接下來會是哪裡。
先來看看這兩個事情,2018年1月25日,重慶西站開通,然後沙坪壩站也開通了。現在重慶已經有四個火車站了,其實重慶北站有兩個火車站了那麼實際就有五個火車站了。
大家都知道,一個地方的發展,交通是一個大問題,交通便利了,那麼也會發展起來了。北站大家看到了,南廣場發展的很好,現在北廣場也在繼續發展。隨著他們倆地鐵的開通,那麼現在就更加方便了。菜園壩火車站,這是老火車站了,也叫重慶站,聽說下一步的規劃是要把菜園壩好好修整一下呢,具體時間這些我就不了解了。然後是如今剛開沒多久的沙坪壩站,以前沙坪壩就是有一個火車站的,後來拆了好像,現在又建起來了,聽說三峽廣場的商圈要擴大,這和這個火車站的修建有一定的關系而且沙坪壩以後還是個交通樞紐站呢,集軌道列車,火車站, 汽車 站為一體呢。然後是重慶西站,說實話,目前重慶西站還發展的不咋滴,畢竟重慶西站這邊比較偏了。不過重慶西站的前景還是不錯的,畢竟投資那麼大,而且修的那是一個高大上呢。
那麼下一個地方會是哪裡呢!
重慶東站,在茶園。已經開始動工預計2021年使用。這里會不會是重慶下一個要打造的地方呢,拭目以待吧!
建立衛星城區的構想是正確的,相互之間用城際快鐵與高速公路以及黃金水道相輔構成!這比平原城市一環二環三環N多環科學得多,特別節假日交通堵塞問題也分流了!各區域各商圈相互競爭、百花齊放,隨著城市版圖進一步擴展,連接地帶可根據地形地貌打造公園綠化休閑文化產業,類似於華為在東莞松山湖新址的模式!加油,重慶!
未來應該是謀求所有區縣一體化發展,協調發展,把三峽工程攔截下來的上千億方洪水,通過巫山大寧河連通丹江口水庫送到華北平原,取代東線和中線,補充漢江中下游缺水,降低調水成本價,並把本區域內的耕地面積旱澇保收!完成大城市帶動大農村,把轄區內辦成華西村類似的 社會 主義新農村,讓三峽庫區成為新 一顆耀眼的明珠!
首先糾正一下題主的錯誤,重慶北區的發展遠遠未達巔峰。就現階段而言,重慶的北區的發展相對來說,要更為超前,但和沿海城市比,單位土地的產值,基礎設施配套等,還很落後。
重慶北區近期開發的水土,龍興等,最多隻能說把路修好了,還有很多土地待開發,實地去走一下就知道了。
前段時間,西部(重慶)科學城,主要區域就是西部槽谷,北至北碚的歇馬,南至江津的西彭。
在西部(重慶)科學城提出來之前,重慶西部槽谷的發展是各自為政,單點發展,比如大學城,西永,雙福,西彭等,在統一規劃建設後,會形成合力,勢必會成為重慶未來發展的新引擎。
但是在此,說明一點,並不是說重慶舉全市之力發展西部(重慶)科學城,北區就不管不顧了,而是將之前大部分精力放在北區的情況,分一部分到西邊。
個人認為重慶北區的發展還沒有到巔峰期,雖然目前整個重慶的房價當屬北區最高,但是整觀歷年來,重慶的發展一直一路向北,都是有目共睹的。照母山,中央公園可能是重慶以及外地人關注最多的兩個北區板塊,當然這兩個板塊的房價也可以說是大部分人的「高攀不起」。要說北區發展是否到巔峰,我覺得還沒到,因為北區不僅有許多開發商在拿地,而且很多在建的大型商圈商業都還沒有完工,現在的房價都已經很高了,如果等到全部完工開業,我肯定現在的房價肯定買不到了!所以我覺得北區的房價還未到巔峰
可以回答你這個問題。
1、重慶北區現在主要開發兩江新區,有1200平方公里,至少還需要10年才開發完。
2、重慶高新區有兩千多平方公里,現在開始開發,至少要20年的時間,開發完成。
3、還有巴南區開發鹿角、界石、南彭區域,至少需要15年,才能開發完成。
4、南岸區開發茶園新區,至少還要10年時間,才能開發完成。
5、九龍坡區開發陶家、西彭、銅罐驛區域,還要15年的時間,才能開發完成。
6、大渡口區開發釣魚嘴、陳家壩、伏牛溪、跳蹬區域,也需要10年時間,才能開發完成。
7、還有江津、璧山兩個區,也需要15年左右時間,才能開發完成。
北區到巔峰還早,這會正在大力發展呢,中央公園會變成重慶另一個中心,現在據我所知,14號線5號線9號線10號線都在這里有交點,還不算3號線,所以拭目以待吧
⑦ 界石在重慶哪個區
界石在重慶巴南區西部,以下是具體信息:
界石鎮地處巴南區西部,東與南彭街道接壤,南接一品街道,西跨龍洲灣街道,北與南泉街道毗連,處於重慶都市經濟發達圈和「一小時經濟圈」核心層,是重慶市主城規劃區東部組團的重點發展區域,重慶市二環以內重要的產業發展區,是江南新城和環樵坪經濟區的核心區域和主城南部新的人口聚集地和重慶衛星城區。
以上信息來自:http://ke..com/view/379795.htm?fr=aladdin
⑧ 模里西斯和中國哪個國家經濟好點謝謝
這當然是中國的經濟好了。
中國GDP世界第二,增長速度今年能達到7%.
模里西斯GDP 2014年才125億。連中國一個市都不到。更不用說,這么小的國家,GDP增長率甚至不如中國這么龐大的經濟體。經濟潛力也很一般。
⑨ 重慶公租房申請,界石,陶家,西彭,三個地方哪個地方未來發展好一些丫
陶家
⑩ 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哪個國家經濟好點
哥倫比亞
國名:哥倫比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Colombia)
獨立日:7月20日(1810年)>>>
國慶日:7月20日(1810年)
參考資料:http://www.world68.com/sort.asp?bid=77(哥倫比亞網站導航)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3:2。自上而下由黃、藍、紅三個平行橫長方形相連而成,黃色部分佔旗面的一半,藍色、紅色各占旗面的1/4,黃色象徵金色的陽光、穀物和豐富的自然資源;藍色代表藍天、海洋和河流;紅色象徵愛國者為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而灑下的鮮血。
國徽: 中心圖案為盾徽。盾面中間是一頂「自由之帽」,象徵自由和解放。盾面上部為兩只象徵豐饒的羊角,中間一顆紅石榴。哥倫比亞曾稱「新格拉納達共和國」,「格拉納達」在西班牙語中意為「石榴」。盾面下部的圖案描繪哥倫比亞西瀕太平洋,北臨加勒比海的地理位置。盾徽上端為一隻美洲神鷹叼著月桂枝葉花環,象徵國家的獨立和光榮;鷹爪下的綬帶上用西班牙文寫著「自由、秩序」,意為在秩序下實行自由。盾徽兩側各懸掛兩面國旗。
國家政要:總統阿爾瓦羅·烏里韋·貝萊斯(Alvaro Uribe),2002年8月任職。
自然地理:1141748平方公里(除島嶼和領海外)。位於南美洲西北部,東鄰委內瑞拉、巴西,南接厄瓜多、秘魯,西北角與巴拿馬接壤,北臨加勒比海,西瀕太平洋。
首都波哥大玻利瓦爾廣場的節日彩燈
人口: 4453萬(2003年)。其中印歐混血種人佔60%,白人佔20%,黑白混血種人佔18%,其餘為印第安人和黑人。人口年增長率1.79%。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多數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波哥大(Bogota),人口649萬(2001年)。年平均氣溫14℃。
貨幣:比索>>>
簡史:古代境內為奇布查族等印第安人的分布地區。1536世紀淪為西班牙殖民地,稱新格蘭納達。1810年7月20日宣布脫離西班牙獨立,後遭鎮壓。1819年南美解放者玻利瓦爾領導的起義軍在波亞卡戰役獲勝後,哥倫比亞最終獲得獨立。
行軍禮的哥倫比亞軍人
1821年至1822年同現委內瑞拉、巴拿馬和厄瓜多共同組成大哥倫比亞共和國,1829年至1830年委、厄兩國先後退出。1831年改稱新格蘭納達共和國。1861年稱哥倫比亞合眾國。1886年定國名為哥倫比亞共和國。1903年,巴拿馬省在美國策動下宣布脫離哥獨立。獨立後,自由黨和保守黨輪流執政。2002年5月,獨立人士烏里韋在大選首輪投票中以超過半數的選票當選總統,打破了哥兩大傳統政黨輪流執政的政治格局。
政治:根據憲法,哥倫比亞為中央集權國家。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權分離。總統由直選產生,為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議會是國家的立法機構。內閣是政府行政機構,由總統直接領導。實行代議制民主,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權分離;總統為國家元首兼政府首腦,亦是武裝部隊統帥,由直接選舉產生,不能連任;恢復設立副總統;省市長改為直接選舉產生;保障人身安全、信仰、結社、勞動、思想和教育自由,以及國家負責使人權得到尊重。
經濟:自然資源豐富,煤炭、石油、綠寶石為主要礦藏。已探明煤炭儲量約240億噸,居拉美首位。石油儲量18億桶,天然氣儲量187億立方米,綠寶石儲量居世界第一位,鋁礬土儲量為1億噸,鈾儲量4萬噸。此外還有金、銀、鎳、鉑、鐵等礦藏。森林面積約4923萬公頃。哥倫比亞歷史上是以生產咖啡為主的農業國。1999年,受亞洲金融危機等影響,經濟陷入60年來最嚴重的衰退。2000年經濟開始復甦,之後,一直保持低速增長。2003年增速加快,建築業持續增長,電力需求加大,金融業勢頭良好,貸款和私人投資增加,傳統產品出口擴大。哥是拉美重要的旅遊中心之一,旅遊業較發達。2003年,外國遊客62萬人。主要旅遊區有:卡塔赫納、聖瑪爾塔、聖菲波哥大、聖安德列斯和普羅維登西亞群島、麥德林、瓜希拉半島、博亞卡等。
新聞出版:全國約有400種報刊雜志。主要報紙有:《時代報》,《旁觀者報》,《新世紀報》,《共和國報》。主要雜志(均為周刊)有:《向導》、《新邊疆》、《經濟綜合》、《星期》、《口號》。以上報刊均為西班牙文。哥倫比亞新聞社是哥最大的私人通訊社,成立於19811年,向全國近20家報紙和電台提供新聞。全國共有582座廣播電台。「國家電台」是唯一國營電台,創建於1940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全國廣播公司」和「托德拉爾」電台為較大的三家私人廣播公司,在各地設有廣播發射台和轉播台。電視業始於1954年。全國共有15家電視台,其中三家為國家電視台和播放台,但一、二台通過合同向私人電視節目製作台和播放台出租,第三台為國家直接管理,播放文化教育等節目。
外交:奉行獨立自主、不結盟和多元化的外交政策。外交重點是進一步密切與美國的關系,加強同拉美地區特別是周邊國家的合作,鞏固同歐盟的傳統聯系,增進與亞太國家的交流合作。
與中國關系:1980年2月7日,哥倫比亞同中國建交。
①國名。在南美洲西北部,西瀕太平洋,北臨加勒比海,東同委內瑞拉,東南同巴西,南與秘魯、厄瓜多,西北與巴拿馬為鄰。面積114.2萬平方公里。人口3,060萬(1987),印歐混血種人佔57%,白種人佔20%,黑白混血種人佔14%,余為黑種人和印第安人等。西班牙語為國語,多信天主教。首都聖菲波哥大。西部除沿海平原外,為西、中、東三條平行的科迪勒拉山脈構成的高原,山間有寬闊的各地,南部有一系列火山錐,西北部為馬格達萊納河下游沖積平原,水道紛歧,湖沼廣布。東部為亞馬孫河與奧里諾科河上游支流沖積平原,約佔全國總面積的三分之二。赤道橫貫南部,平原南部和西岸為熱帶雨林氣候,向北逐漸轉為熱帶草原和乾燥草原氣候,海拔1,000-2,000米的山區屬亞熱帶,2,000-3,000米屬溫帶,3,000-4,500米屬高寒草地,4,5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帶終年積雪。礦物資源豐富,主要有石油、煤、金、鉑、鐵、銅、綠寶石等,此外還有銀、鋅、鎳、鋁土、鉛、鈾等。水力蘊藏量為5,000萬千瓦。森林面積約佔全國面積的一半以上。十六世紀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10年7月20日宣布脫離西班牙統治,1819年獲得獨立。1822年同今厄瓜多和委內瑞拉組成大哥倫比亞共和國。1829年、1830年委、厄相繼退出後,1831年稱新格蘭納達共和國。1861年改稱哥倫比亞九省聯邦。1863年又改稱哥倫比亞合眾國,1886年改名哥倫比亞共和國。1903年境內巴拿馬省脫離哥倫比亞,建立巴拿馬共和國。經濟以農業為主,從業人口佔全國勞動力的一半。咖啡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以上,產量和出口量僅次於巴西,居世界第二位。其他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香蕉、甘蔗、棉花和煙草。畜牧業較發達,牧場占總面積28.9%。礦業以開採石油和煤為主,是拉丁美洲主要產金國,鉑產量居世界第四位,綠寶石產量居世界首位。工業發展較快,其產值已佔國內生產總值的五分之一以上。以製糖、咖啡加工、紡織為主的輕工業占工業總產值的70%以上,還有冶金、機器製造、汽車裝配、水泥、化學、煉油、石油化工等。旅遊業有較快發展。輸出以咖啡為大宗,占出口總額的50%以上;次為煤、黃金、石油、香蕉、貴金屬以及紡織品、服裝、水泥等。花卉出口次於荷蘭居世界第二位。輸入機器設備、車輛、工業原料和食品等。交通運輸以公路為主,航空運輸亦較發達。②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最大城市、首府。位於中部,康格利河溯航終點。人口9.9萬,大市區40.8萬(1980)。1786年建為州首府,1865年南北戰爭時被毀,後重建。向為棉花和其他農產品集散地,現仍為南部棉紡工業中心之一,農林產品加工、電子儀器、玻璃、塑料和肥料等工業發達。文教中心。有大學多所。③美國密蘇里州中部城市。在傑斐遜城以北 48公里。人口6.2萬(1980)。建於1821年。1826年設市。周圍地區農牧業發達。工業有乳製品、磚瓦、印刷等。主要醫療和學術中心。設有州立癌科醫院、州立精神病院、密蘇里大學、基督教大學等。④美國密西西比州南部城鎮。在傑克遜以南120公里處。人口7,700(1980)。是附近生產棉花、穀物、家禽、牛的貿易點和工業中心。開采原油、天然氣,還有服裝、傢具、紙漿、膠合板等工業。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197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