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青海經濟條件如何

青海經濟條件如何

發布時間:2022-08-19 20:23:39

『壹』 青海省經濟狀況怎樣

由於地理和歷史的原因,青海省一直以來就是我國經濟發展極為落後的地區之一。經濟發展水平遠遠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且地區間經濟發展也極不平衡

『貳』 青海地帶經濟狀況

由於地理和歷史的原因,青海省一直以來就是我國經濟發展極為落後的地區之一。經濟發展水平遠遠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且地區間經濟發展也極不平衡。對於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青海省有著更為迫切的願望。然而,地處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具有特殊的氣候條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生態系統,即是我國國家生態環境建設的戰略要地,同時也是生態系統極其脆弱的地區。因此,青海省經濟的發展更加需要對經濟發展的狀況進行全面、客觀的整體把握,更加需要注重經濟系統與社會系統、生態環境系統的平衡與協調。

『叄』 青海經濟條件在全國排名第幾

排在第21位,下面是抽樣調查某一年份全國經濟排名2005年全國各省GDP排名
單位(億元人民幣)
台灣 28544左右
廣東 21701.28
山東 18468.3
江蘇 18272.12
香港 14000-15000(2004年為12820億港元,2005年增長率8%左右)
浙江 13365
河南 10535.2
河北 10116.6
上海 9125
遼寧 7920
四川 7385.1
北京 6814.5
福建 6487
湖南 6237
湖北 6000
黑龍江 5510
安徽 5375.8
江西 4070
廣西 4063.3
山西 4000(超過)
內蒙 3822.7
陝西 3674.75
天津 3663.86
吉林 3614.92
雲南 3400(預計)
重慶 3069.1
新疆 2680(預計)
貴州 1910(預計)
甘肅 1894(預計)
澳門 900-1000(2004年為827澳門元,2005增長率為8-9%)
海南 903.6
青海 543.2
寧夏 525(預計)
西藏 250.4

人均GDP只是一個並不精確的參考數據,並不能代表人均收入排名,更不能代表一個地區本地居民的人均收入排名。因為首先各地人口都無法精確統計,按國家制定的標准以各地公布的人口總數或常住人口總數來計算,由於各地公報未全部出來,人口就按2004年底的計算,2005年的各地GDP也只是初步統計或估計,這樣得出的2005年人均GDP當然不準確,但是誤差也不會大,只是各省的數字普遍稍大一點。
人均排名 省區 人均GDP(元RMB)
01 香港 201625-216026
02 澳門 186722-207469
03 台灣 15215美元
04 上海 52378
05 北京 45652
06 天津 35791
07 浙江 28318
08 廣東 26134
09 江蘇 24584
10 山東 20118
11 遼寧 18781
12 福建 18476
13 內蒙 16032
14 河北 14858
15 黑龍江14436
16 新疆 13652
17 吉林 13347
18 山西 11994
19 海南 11049
20 河南 10842
21 青海 10085
22 湖北 9973
23 陝西 9918
24 重慶 9761
25 江西 9501
26 湖南 9312
27 西藏 9149
28 寧夏 8933
29 四川 8465
30 廣西 8311
31 安徽 8292
32 雲南 7701
33 甘肅 7232
34 貴州 4893
注1 (香港人均GDP2004年為186267港元,2005年增長率8%左右)
注2 (澳門GDP2004年為827億澳門元,2005增長率為8-9%)
注3 (台灣人均GDP為自己公布)

『肆』 青海經濟發展條件

青海礦產資源非常豐富,開發現成資源成為最便捷的致富手段,許多地方都是「因礦成企」,進而「因礦成城」,比如茫崖。如果有一天資源開發殆盡,這些企業或者城市的人口該如何生存?因此必須研究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

青海的GDP增長速度為12%,靠的是什麼?主要靠的是豐富的資源。各地應該在政府的主導下,發展產業群,實現多個產業輪動發展,這樣才能避免某一產業的興衰對經濟發展的不利影響。

可以通過產業政策和稅收政策引導資源產業的良性發展,延長資源產業的壽命期。比如可以規定,資源型企業在開採的頭幾年可以不做深加工,在開采一定年份後,深加工礦產品在開采量中的比例必須逐年上升,避免對資源的簡單利用和浪費。怎樣做到?只有一個辦法,靠國家的產業、財政、稅收政策來引導。

青海的資源非常豐富,但有些資源開發難度很大,換句話說,青海的部分資源目前還不具備開發條件。比如,金瑞礦業(8.20,0.09,1.11%)的碳酸鍶儲量非常豐富,但面臨電力成本高、交通運輸成本高等一系列不利的外部條件。茫崖的石棉儲量非常豐富,但由於氣候和給養供應的困難,全年只有3—10月才能開工,其它時間無法工作。青海的部分資源型企業,也面臨著總部和生產基地之間交通不便的困難。

高原的生態環境比較脆弱,護坡護土已成為國家的大型研究課題,但這個課題還沒有完全研究清楚。在南方一些省份,護坡護土可以成為研究課題是無法想像的。退耕還林和退牧還草就成為青海的現實選擇,從執行的情況來看,效果是相當好的。但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農牧民不光要吃飽飯還要進一步提高生活水平,退耕和退牧相當於他們要少種地少放牧,政府還要引導農牧民拓寬致富路徑。

由於高原氣候的特殊性,植樹造林的成本非常高。政府可以考慮搞活土地經營機制,將部分荒山荒地的永久經營權出讓,激發經營者的改造和投資熱情;也可以考慮在荒山荒地綠化後,向開發者溢價買回,使經營荒山荒地成為雙贏之舉。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陳耀教授:高載能產業是青海的重要發展途徑

發展重化工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無法逾越的一個階段,但是重化工業應該在什麼地方發展?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可以發展重化工業。兩類地區適合發展重化工業,一類是資源富集地區,一類是交通便捷的沿海地區和內河港口城市。

工業布局的一個基本原則是,原材料加工失重大的行業適宜布局在資源產地,可以減少交通運輸成本。青海資源富集並可以就地加工轉化利用,在青海發展重化工業具有天然優勢,當然也要注重資源的深加工,向下游產業鏈延伸。如果這不是青海經濟發展的唯一途徑,也是最重要的途徑。

現在對所謂的「高耗能產業」有一個不恰當的認識,就是不應該提倡西部地區發展這些產業。應理性看待電解鋁等耗能產業,如果在正常的技術條件下,企業的耗能沒有超過行業一般標准,耗能是合理的正常的,就可以利用能源優勢發展這些產業,同時注重提高行業的技術水平。因此,可以把「高耗能產業」稱作更為中性的「高載能產業」。當然在發展重化工業的同時,一定要注意環境保護。

在少數情況下,種植業的發展並不一定和保護環境背道而馳,這方面可以借鑒內蒙古的經驗。內蒙古阿拉善盟搞蓯蓉養殖,由於蓯蓉是寄生於梭梭林根繫上的葯材,要增加蓯蓉產量就必須養護梭梭林,茂密的梭梭林起到了防風固沙的作用,可謂典型的生態經濟。

要按照青海各個地區的具體情況,將其劃分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禁止開發等類型的主體功能區。可以將重要的水源地和濕地比如三江源,列為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的地區,將人口遷移出來,或者利用轉移支付補貼當地群眾。

在西部地區可以因地制宜發展六大產業:能源化工、礦產開采及深加工、農產品(23.29,0.19,0.82%)及深加工、裝備製造、高科技產業、旅遊文化產業。由於青海資源富集,發展四大支柱產業是有優勢有潛力的。

『伍』 為什麼青海的經濟不發達

青海處於高原地區,人口相對少。且環境較差。沒有消費群體,交通運輸也相對落後,不能形成經濟圈。再者少數民族也是影響青海經濟的一個原因~

『陸』 求:青海的社會經濟概況

經濟總量:2008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961.5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2.7%,比上年增速高0.2個百分點,是1985年以來增速最高的一年;人均生產總值17389元,增長12.1%。全年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05.58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529.4億元,增長16.5%;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326.55億元,增長10.0%。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分別為3.06%、66.72%、30.22%。三次產業結構由2007年的10.6:53.3:36.1轉變為11 :55 :34。
財政:全年全省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36.51億元,比上年增長23.6%。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71.56億元,增長26.2%;中央一般預算收入64.95億元,增長20.8%。

全年全省工業增加值442.8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9.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1.5%。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48.3元,比上年增長13.35%。農牧民人均純收入3061.24元,比上年增長14.06%。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00.35元,比上年增長11.7%;農牧民人均純收入2358.37元,比上年增長8.9%。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6.23%,比上年下降0.08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44.2%,比上年下降0.97個百分點。年末城鎮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增加到18.54平方米,農牧民人均居住面積增加到18.53平方米。多方籌措資金,對8個州地市、39個縣的277個絕對貧困村實施整村扶貧推進項目1181項,全年凈解決農村貧困人口中15.23萬人的溫飽問題。

2009年青海省一般預算收入達到166.5億元,增幅超過全國水平10.2個百分點。為預算的110.8%,比上年增收29.9億元,增長21.9%。 2009年,全省生產總值1081.2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07.40億元,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576.34億元,增長11.3%;第三產業增加值397.53億元,增長9.8%。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分別為4.6%、57.8%和37.6%,與2008年相比,第一、第三產業貢獻率分別提高1.7和2.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貢獻率下降3.8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由2008年的10.4:54.7:34.9轉變為2009年的9.9:53.3:36.8。全年人均生產總值19454元,增長9.6%。

2010年以來,面對玉樹突發強烈地震和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中央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各項政策措施,努力克服金融危機及玉樹地震帶來的不利影響,搶抓機遇,開拓進取,全省經濟呈現速度加快、質量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

經國家統計局核定,2010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1350.43億元,比上年增長15.3%,增速為30年來最高。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4.92億元,增長5.9%;第二產業增加值744.63億元,增長19.3%;第三產業增加值470.88億元,增長12.1%。

『柒』 青海省的經濟支柱

青海省有三大經濟支柱:礦業、牧業、旅遊業。

『捌』 根據已經學過的經濟地理學知識分析青海省經濟發展制約因素及有效途徑

摘要 西部大開發.為青海加快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抓住機遇,用 好機遇,需要我們實事實事求是地估量加快發展的有利條件和制約發展的不利因素,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 ,把不利因素 盡快轉變為發展的有利因素。 1 青海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 1 . 1 生態環境惡劣 多年來由於經濟建設的需要, 青海的天然林一直在不問斷地被採伐, 大片草地和草山被開墾, 使有限的森林面積 日趨減少 , 防護功 能削弱 , 草場環境不斷惡化, 地表裸露。我省屬高寒氣候, 脆弱的森林植被一旦被破壞, 就很難在短期內得到恢復。而草場載畜過量的同時仍伴之以較嚴重的亂挖、 亂采、 濫墾, 更加劇了地表的裸露、 沙化和土壤的退化, 使我省的水土流失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 4 6 %,省內年平均輸沙量 1 1 4 9 5萬 t , 其中長江源頭平均輸沙量 1 3 0 3萬 t , 黃河流域平均輸沙量 8 8 1 4萬t 。 僅僅十多年時間, 號稱「 三江源頭」 的青海千百條河流湖 白乾涸 、 滯流, 黃河源 頭第一縣的瑪多縣境 內原有 的 4 O 7 7個湖泊 , 現在 2 O 0 3 多個 已經乾涸。近年來 出現繁的春季乾旱、 少雨 、 揚塵、塵暴天氣和夏季氣溫持續高漲, 冬季乾旱少雪,或者夏季一場中等的降雨就使局部地區發生洪澇災害等。這種惡劣的生態環境必然制約青海農牧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 1 . 2 思想觀念滯後 主要表現在政府職能的轉變緩慢, 計劃經濟下的思維方式濃厚, 行政命令嚴重困擾和阻礙著市場經濟的發展 。只重視規模不講實效, 只顧眼前利益不講長遠發展, 其結果是只投入不產出。行政辦事效率低下, 不按經濟規律辦事的蠻干行為時有發生, 如湟水谷地的硅鐵走廊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一方面重復建設, 另一方面環境污染嚴重。 1 . 3 人才環境發育不良 由於人才運用環境的狹窄, 人才結構的失衡,使人才培育的目標不明確, 人才開發缺乏戰略眼光。相當部分專業人才學非所用和閑置, 出現一種惡性循環; 在財力非常緊張的情況下, 拿出錢來發展教育, 而培養的人才由於社會人才需求的局限性被浪費, 或流人外地發達地區。 1 . 4 科技知識普及程度低下 科技知識普及程度低下, 制約著青海經濟建設深入 、 持久 、 全面地發展 。平時常聽到科技下基層 、科技下鄉的消息, 但真正落實和形成產業優勢 的科技項目少之又少。現代科技知

『玖』 青海面積那麼大為什麼還那麼窮

1、自然條件:海拔高,戈壁多,荒山多,然後才是草原,耕地極少。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
2、人口匱乏:由於自然條件導致青海人口匱乏,沒有人就沒有發展的潛力,無論是發展工業還是農業,都要有人才有發展基礎。
3、國家政策:青海有很多的礦藏,但根據國家發展規劃是不準採挖的。國家對青海的定位是維穩和生態保護。
最後來說,青海其實不算最窮,如果從人均收入來看,他排名28,後面還有新疆,西藏,甘肅。這幾個省的面積也很大啊……

『拾』 青海和寧夏哪個發達 青海和寧夏哪個經濟更發達

1、青海發達。

2、青海和寧夏中間相隔了甘肅,青海和寧夏相比的話,青海要比寧夏大非常多,而且青海的經濟水平要比寧夏高很多,但是寧夏的特色小吃卻要比青海多很多。

3、青海以古墓群,古寺廟,古岩畫,古城堡為特徵的名勝古跡眾多。青海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文化傳統,保持著獨特的,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和習俗。青海有青海湖、茶卡鹽湖、被稱為青海高原的西雙版納的孟達林區、三江源、有「小故宮」之稱的瞿曇寺等等著名景區。

4、寧夏位於甘肅的北部,寧夏自治區的首府銀川,寧夏的經濟水平這幾年的增速一直比較高,未來的發展潛力是很大的。寧夏的旅遊景點也是比較多的,有水洞溝、鎮北堡西部影城、西夏王陵、沙坡頭、賀蘭山、沙湖等等。

閱讀全文

與青海經濟條件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樣去介紹一個美女 瀏覽:719
幸福出行共享電動車如何收費 瀏覽:509
423愛情暗語什麼意思 瀏覽:115
事業單位退休工資指數怎麼算 瀏覽:545
樹和風箏的故事主要講的是什麼 瀏覽:286
68在愛情中代表什麼 瀏覽:273
蘇州健康證在哪個區辦理 瀏覽:493
健康管理生活的方式有哪些 瀏覽:270
美年大健康怎麼預約不知道卡號 瀏覽:970
慶余年有什麼美女 瀏覽:811
萬科美女在哪裡 瀏覽:256
房產視頻為什麼要掛幸福里app 瀏覽:672
二十四節氣寫了哪些故事 瀏覽:785
美女寫字時頭發怎麼畫 瀏覽:896
吉大數量經濟招多少 瀏覽:66
交警大隊的事業編是什麼編制 瀏覽:582
塔羅看事業用什麼牌陣 瀏覽:411
旅行經濟能帶動什麼 瀏覽:894
國內哪個省盛產美女 瀏覽:720
男女對現在婚姻怎麼看 瀏覽: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