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經濟進入滯漲期是什麼意思
經濟發展停滯,同時通貨膨脹,主要成因是由於貨幣超發,引發了通貨膨脹,市場凌亂沒有投資熱點,發出來的錢無法進入實體經濟投資領域,就只能進入實體經濟的民生領域,尋求保值。央行看到物價上漲,就要緊縮銀根。而企業,由於銀行緊縮銀根就會陷入經營困難。如此越是通脹,就越要緊縮,就越是經濟停滯,各路資金就越要購買資產品尋求保值,從而加速物價上漲,推動通脹,如此循環下去,周而復始。可以引發大面積失業和動盪
❷ 滯漲的危害和滯漲產生的原因
滯漲的危害
對短期的影響
滯脹的物價持續上漲現象會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經濟產量下降會導致企業提供的勞務和物品減少,從而導致失業率上升,企業甚至會面臨破產倒閉,整個經濟呈現衰退的趨勢。高通脹率影響財富分配並扭曲價格,高失業率使國民收入下降。
對長期的影響
在長期中,物品與勞務的產量在一段時期內仍處於較低的水平,但是,隨著工資、價格和感覺根據較高的生產成本進行調整,最終衰退會自行消失。例如,低產量和低就業會加大使工人的工資下降的壓力,較低的工資又增加了供給量。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短期總供給曲線移回到原來的位置時,物價水平下降,產量接近於其自然率,經濟回到總需求曲線與長期總供給曲線相交的位置,這一過程也就是經濟的自我糾正。
滯漲產生的原因
經濟學家提供造成滯脹的兩個主因:
經濟產能被負面的供給震盪而減少。例如石油危機造成石油價格上漲,生產成本上升及利潤減少,引致商品價格上升同時經濟放緩。
另一原因為不當的經濟政策。例如中央銀行容許貨幣供應過度增長,政府在商品市場和勞動市場作出過度管制。
在分析1970年代的滯脹時提供了兩種解說:首先是油價暴漲,繼而中央銀行使用過度刺激的貨幣政策對抗經濟衰退,形成物價/薪資螺旋(price/wage spiral)。
(2)國民經濟發展滯脹有哪些表現擴展閱讀:
滯漲的解決方法
對付滯脹,中央銀行很難依靠單一的貨幣政策來消除滯脹,因為採用緊縮貨幣政策,一提高利率,企業經營成本加大,經濟就有可能更加蕭條,甚至引發倒退,若採用寬松的貨幣政策(即印銀紙但同時沒有抵押),降低利率,刺激了經濟增長,但又會引發惡性通貨膨漲。
因此,政府應該擴大公共財政支出,同時減稅,加上適度提高利率來壓抑通漲,隨著時間過去則可逐步消除滯脹。但此方法可能增加國債負擔。
❸ 二戰後經濟「滯漲」的表現,結果,影響
「滯脹」引發的思考滯脹全稱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滯」是指經濟增長停滯,「脹」是指通貨膨脹。在經濟學,特別是宏觀經濟學中,特指經濟停滯(Stagnation)與高通貨膨脹(Inflation),失業以及不景氣同時存在的經濟現象。通俗的說就是指物價上升,但經濟停滯不前。它是通貨膨脹長期發展的結果。實體經濟:成本上漲,需求不足,增發貨幣,流通不暢,結構不均,實體需求仍然不足,持續經營困難;虛擬經濟:虛擬流通過剩,效率低下,資金轉移,效率還低,再轉,通貨膨脹,就是沒價值。實體經濟由於成本的上漲和工人工資要求上漲兩頭擠的壓力,業績停滯。同時,虛擬經濟資源配置功能發揮不到位,錢投到哪兒都不好再賺錢了,賺誰的錢,錢都在你手上呢,哪兒還有餘錢往你那錢窩里鑽啊?由於成本上漲而引起的貨幣的增發,沒有真正用到消化產出增加的那部分成本上,沒有形成真正的對應的需求。真是錯亂所致啊。政府是沒錯的,人民也沒有錯,因為,這不是國內的簡單的矛盾,也不是一個國家所獨有的矛盾,更不是一個國家能輕易解決的矛盾,它是市場而聯系起來的世界上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們人類生活在這個地球上,不說為了什麼,就是為了生活,也要吃喝,還要玩樂。吃喝:吃喝有現成的,還可以靠智慧和雙手的勞動生產出自己想吃的想喝的。玩樂:可以玩自己,玩別人,也可以造東西玩兒,玩出花花,滿足精神需求,和過剩的慾望。活著的價值:有人為了自己,吃好喝好,生活好,就滿足了。有人為了責任,不可避免的不能只為了自己,還有家人,老的小的,特別是那個需要感情來維系關系的對方。有人為了小家,有人為了大家,有人為了國家,有人為了全世界。當初的願望總是很美好的,可真站在能實現自己當初願望的那個位置上,他又不能全部為了自己的願望了,還要考慮到自己的組織和身邊的人的慾望,當初的願望就不純潔了,就打折了,社會發展的效率就低下了,社會發展的水平就完不成期望的水平了。也許這就是現實,現實是很完全的,但不是完美的,因為它裡面有太多的0.5/3-1.2/3的人的俗套,是實現社會(持續自然溜冰爬雪山過草地開飛機坐火箭去火星)發展的必需的犧牲。大概這就是社會發展的社會必須付出的成本,地球還是地球,人們只不過是在倒蹬地球上的土,地上和地下的資源,低空的資源(應用不多也沒法多)。人們應用食物、實物也只不過是來回倒蹬。虛擬的東西到能滿足人的幻想,因為虛擬的產生本身緣自人的幻想。心理學家給我們有個啟示:幻想可以有,但不能亂,亂了就是浪費時間和糧食;好的幻想就是理想,他必須有價值,不光滿足自己,得能與人共享才行。個人有個人的家,家裡都還有其他的人,個人有個人的願望,要管好家,就得照顧家裡所有人的願望,才能當好家,才能維持好家。家是國家社會的單元,國家是世界的單元,都管好自己的家,過好自己的家,這樣家就不亂,家家都不亂,世界就太平了。但是自家不亂,搞不好家和家會亂啊,亂起來,人性的弱點顯露無遺,人類的控制力弱的只剩1/10。但就石油資源來說,由於各國經濟利益導致的政治參與,使得有限的資源不能得到良好的配置。搞得經濟動盪,雞犬不寧,弄不好,積怨久了,打起來了;弄好了,和平解決,弟兄們都照顧到,繼續往前走。好像娛樂,打牌,輸了就得上貢,上一張大牌沒問題,娛樂一下罷了;上了錢,就是賭博了,賭博能掙錢,說明人的腦子通過打牌能掙錢。關鍵打牌不是勞動啊,沒有真正的實際價值的產生啊。說他們最終的目的是不勞而獲一點也不為過。也不怪他,人類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不就是懶出來的嗎。帝國主義相對發達的國家的人啊,有發達的思維,也有發達的幻想,他們的幻想的目的是很明確的,無非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活著的附加有點多的慾望。他們知道不勞也能獲,他們信神,神眷顧著他們,或者說照顧著他們。我們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就是沾染了不幹凈的東西,也還是能洗掉的,就是真的洗不掉了,要不再來個「耶穌」重新給大家洗牌。。。。。。。。人們有句話叫「好自為之」,但願「明天會跟好」。
❹ 中國經濟已經陷入嚴重滯漲的現象有哪些
工資下降、物價上漲、產能過剩、就業不足
❺ 滯脹是什麼意思
滯脹即停滯性通貨膨脹,在經濟學、特別是宏觀經濟學中,特指經濟停滯,失業及通貨膨脹同時持續高漲的經濟現象。通俗的說就是指物價上升,但經濟停滯不前。它是通貨膨脹長期發展的結果。
(5)國民經濟發展滯脹有哪些表現擴展閱讀:
滯脹經濟影響
1、對短期的影響
滯脹的物價持續上漲現象會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經濟產量下降會導致企業提供的勞務和物品減少,從而導致失業率上升,企業甚至會面臨破產倒閉,整個經濟呈現衰退的趨勢。高通脹率影響財富分配並扭曲價格,高失業率使國民收入下降。
2、對長期的影響
在長期中,物品與勞務的產量在一段時期內仍處於較低的水平,但是,隨著工資、價格和感覺根據較高的生產成本進行調整,最終衰退會自行消失。例如,低產量和低就業會加大使工人的工資下降的壓力,較低的工資又增加了供給量。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短期總供給曲線移回到原來的位置時,物價水平下降,產量接近於其自然率,經濟回到總需求曲線與長期總供給曲線相交的位置,這一過程也就是經濟的自我糾正。
❻ 經濟滯漲現象
滯漲的含義就是一方面即經濟發展衰退,一方面又出現了通貨膨脹,是經濟陷入了低增長高通脹的局面,擴張的財政政策失去了刺激成長的效果,而僅僅導致通貨膨脹。
通脹一般指因紙幣發行量超過商品流通中的實際需要的貨幣量而引起的紙幣貶值、物價上漲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
因此,通脹只是滯漲的一個表現。經濟的滯漲一定伴隨著通脹,而通脹的時候卻不一定代表一個經濟體進入滯漲。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如果還有什麼問題請直接HI我
❼ 哪些經濟指標可以判斷經濟衰退,復甦,繁榮,滯脹
從目前我國經濟的實際運行情況來看,起碼已具備以下兩點:價格總水平持續下降,持續期至少在半年以上。由此可以判斷:通貨緊縮跡象非常明顯。 近段時期我國CPI(消費價格指數)持續走低,貨幣供應量增速放緩。從宏觀層面上看,今年前5個月由於需求不足引發的通貨緊縮仍然是我國經濟面臨的最大問題,作為宏觀經濟先行指標的生產資料價格指數在前5月均大幅走低,1到5月份分別為-6.3%、-5.4%、-4.9%、-4.4%和-3.8%,累計同比下跌5.0個百分點,無論批發還是零售,產業上游價格還是下游價格,一、二產業還是第三產業,價格走低成為一種普遍現象。CPI的實際走勢也完全支持我們這一判斷,國家統計局剛公布的數據顯示,CPI在3月份又開始掉頭向下,達到-0.8%,4月份更是達到了令人不可思議的-1.3%,創下1999年8月以來單月最大降幅,5月份是-1.1%,預計今年未來幾月CPI仍會延續頹勢。商品零售價格也持續低位運行,一季度,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同比下降1.6%,而1-5月份CPI則整體降低0.8個百分點,通貨緊縮現象有逐步加劇的趨勢。 消費價格的持續走低使實際利率上升,從而對市場利率構成一種下行的壓力,從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平均利率來看,資料顯示,今年1月份以來銀行間同業拆借平均利率逐月走低,1-5月分別為2.37%、2.27%、2.22%、2.16%和2.12%,1-5月平均為2.24%,比去年同期的2.57%低了0.33個百分點,由於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形成是大宗資金的供給方和需求方集體競價的結果,其利率走勢基本上反映市場的真實情況,並且是其他各類市場化利率形成的基礎和參照,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今年以來的逐月走低預示著市場對利率有一種內在的下調要求,這一點也應該引起決策層的注意。中國國民經濟在總體上保持較高增速的同時,經濟體系中的一些深層次問題依然沒有很好解決,股市低迷及貨幣流通性嚴重不足、產業的重復建設、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緩慢等都是造成目前通貨緊縮的重要原因,從發展趨勢看,通貨緊縮現象恐怕短時期內沒有治癒的希望。種種跡象表明,我國正在迎來一個持續時間較長的「低利率時代」。 我國的通貨緊縮既有外部環境的影響,也有自身體制性因素的影響。但其根源也在於長期以來實行的高積累政策,而高積累的背後是經濟增長的質量不佳和投資效率差,在長期的高積累政策下,居民的收入和消費水平不斷受到壓抑,但消費需求不足的矛盾一直被過於旺盛的投資需求所掩蓋。消費不足導致中國的生產過剩時代過早到來,過剩又導致企業效益下滑進而導致投資急劇萎縮,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顯現出來並引發通貨緊縮。通貨緊縮的深層次原因決定了這一壓力將是中國經濟今後的一個長期矛盾,因此需要將短期的刺激政策與中期改革目標和長期增長目標協調起來,著眼於提高增長質量和投資效率從而改變高積累政策。 應當指出的是,貨幣緊縮並非我國通貨緊縮的主要原因,我國經濟的緊縮更多表現為「流動性陷阱」的特點,「流動性陷阱」是指當利率下降到某一低點,貨幣供應量的增加並不能使利率進一步降低,而只是引起人們手持現金增加的現象。日本經濟明顯符合「流動性陷阱」的大多數特點,日本1999年三季度的隔夜拆借存款利率只有0.02%,而一些短期政府債券的收益率僅為0.055%。我國在今年春節第8次降息後表現出來的某些特徵也與日本相似,今年1月份以來銀行間同業拆借平均利率逐月走低。而隨著央行第八次降息的付諸實施,場外資金不斷湧入國債市場,國債市場的價格節節上揚,內在收益率不斷創出新低,其中以長期國債的表現尤為明顯。最近數據顯示,在銀行間債券交易市場中,20年期國債010011券內在收益率已降至2.89%,15年期國債010004年收益率也僅為2.79%。雖然交易所市場的20年期長期國債0107券的收益率稍高,為3.3%左右,但如果考慮回購因素,則這只券種收益率應該還會有所下降。四月份物價指數公布後,當日的交易所國債市場放量上漲,新老券種價格的收益率全線下降,大都跌破了2.5%的防線,可見我國經濟也已經陷入「流動性陷阱」,成為引發通貨緊縮的又一重要原因。
❽ 經濟滯漲的可怕之處
滯脹會造成通貨膨脹的現象,通貨膨脹會使物價水平上漲,資產購買力下降,老百姓資產縮水,收入減少,面臨失業等問題。
滯脹是指一個國家的經濟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通貨膨脹是指貨幣供給大於貨幣實際需求,貨幣的購買力下降,從而使得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普遍地上漲,滯脹和通貨膨脹通常是同時發生的。
滯脹的危害:
對短期的影響
滯脹的物價持續上漲現象會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經濟產量下降會導致企業提供的勞務和物品減少,從而導致失業率上升,企業甚至會面臨破產倒閉,整個經濟呈現衰退的趨勢。高通脹率影響財富分配並扭曲價格,高失業率使國民收入下降。
對長期的影響
在長期中,物品與勞務的產量在一段時期內仍處於較低的水平,但是,隨著工資、價格和感覺根據較高的生產成本進行調整,最終衰退會自行消失。例如,低產量和低就業會加大使工人的工資下降的壓力,較低的工資又增加了供給量。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短期總供給曲線移回到原來的位置時,物價水平下降,產量接近於其自然率,經濟回到總需求曲線與長期總供給曲線相交的位置,這一過程也就是經濟的自我糾正。
滯漲產生的原因
經濟產能被負面的供給震盪而減少。例如石油危機造成石油價格上漲,生產成本上升及利潤減少,引致商品價格上升同時經濟放緩。
另一原因為不當的經濟政策。例如中央銀行容許貨幣供應過度增長,政府在商品市場和勞動市場作出過度管制。
在分析1970年代的滯脹時提供了兩種解說:首先是油價暴漲,繼而中央銀行使用過度刺激的貨幣政策對抗經濟衰退,形成物價/薪資螺旋(price/wage spiral)。
❾ 20世紀70年代的經濟滯漲是怎麼回事又導致了什麼後果
滯脹全稱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在經濟學,特別是宏觀經濟學中,特指經濟停滯(Stagnation)與高通貨膨脹(Inflation),失業以及不景氣同時存在的經濟現象。通俗的說就是指物價上升,但經濟停滯不前。它是通貨膨脹長期發展的結果。
(PS:個是網路里說的)
1974年世界經濟陷入嚴重衰退時,大多數國家的通脹卻加劇了。其中許多國家的通脹率幾乎翻了一倍。1974年和1975年美國的通脹率分別達到了10.9%和9.1%。為了描述1974-1975年間這種特殊的宏觀經濟形勢,人們發明了一個新的名詞:「滯脹」,即生產停滯與高通脹的組合。
後果:國民生活水平大幅下滑,典型的後果是通脹放緩—這是「滯脹」的第二階段—但是物價仍在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