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盤錦市有哪些縣
截至2019年4月,盤錦市下轄1個縣。盤山縣。
一、盤山縣:
盤山縣,遼寧省盤錦市轄縣,位於盤錦市的北部,遼河下游,渤海之濱。東與台安縣、海城市隔河相望,南與盤錦市區、大窪區毗鄰,西連錦州市凌海市,北與錦州市北鎮市接壤。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4月,盤山縣轄3個街道、9個鎮,共有18個社區、148個村。
二、盤錦市:
盤錦市是遼寧省下轄地級市,位於遼寧省中南部。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4月,盤錦市下轄1縣、3區,即:盤山縣、雙檯子區、興隆台區、大窪區。共有21個鎮、35個街道,292個村、237個社區。
(1)盤錦哪個縣的經濟最好擴展閱讀
位置境遇:
(一)、盤山縣
盤山縣地處遼東半島與遼西走廊的匯合處,距北京500公里,沈陽120公里,錦州90公里,大連300公里,位於東經121°34′至122°29′,北緯40°50′至41°27′之間。
(二)、盤錦市
盤錦位於遼寧省西南部、遼河三角洲中心地帶,地理坐標處在東經121°25′至122°31′、北緯40°39′至41°27′之間。東、東北鄰鞍山市,東南隔大遼河與營口市相望,西、西北鄰錦州市,南臨渤海遼東灣 。
『貳』 盤錦市盤山縣有錢嗎
有錢。
盤山縣,遼寧省盤錦市下婡冄轄縣,頭筿位於盤錦市的北部,遼河下游,渤海之濱。東與鞍山市台安縣、海城市隔河相望,南與盤錦市區、大窪區毗鄰,西連錦州市凌海市,北與錦州市北鎮市接壤。
2013年,盤山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97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191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實現22.3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6100元,增長25.3%。
盤山縣是「遼寧省綜合實力十強縣」、「中國河蟹產業第一縣」、「遼寧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2018年12月13日,入選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單。
2019年11月,盤山縣被命名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2020年,盤山縣地區生產總值201.69億元,比上年增長8.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46557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054671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515682萬元,下降2.6%。三次產業比重22.1:52.3:25.6,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3767元。
『叄』 有誰知道盤錦的經濟好不好!主要以什麼工業為主.個人消費水平如何!外來人口有多少!建築會不會多
盤錦兩區(雙檯子區、興隆台區)兩縣(盤山縣、大窪縣),全國五大化肥廠之一的華錦化工地處雙檯子區,全國第二大油田遼河油田總部位於興隆台。經濟相當好,盤錦千萬富翁密度很高;
盤錦沒有支柱性工業基地,常住人口20萬(10年前的數據,呵呵),是個後變市的小縣城而已,所以當地人也蠻土氣的,有種暴發戶的感覺,很有錢,不會消費,跟風兒;
盤錦的支柱產業是大米以及河蟹,那麼近幾年盤錦市將盤錦所擁有的世界第二大濕地,盤錦葦塘籌劃成旅遊項目,同時借十一長假之際,又搞了河蟹節,吸引不少外地遊客,在濕地深處生長一種海草(盤錦有遼河,有入海口)到秋季變紅,形成一望無際的紅海灘,風景蠻好的,也吸引了不少遊客哦。
盤錦,恩,不光是盤錦,哪個城市的建設現在不多呢?哪裡都蓋樓。個人認為盤錦的摟絕對不是外地人買的,是油田啊,生意人啊等有錢人買的,一家都好幾套房子,在盤錦的小區溜達你就看得到,哪也沒盤錦住宅的窗戶上貼出租出售的多。入住率很低。
你如果說想搞裝修,會搞,搞得好,在哪都掙錢。你說是不?但盤錦這地方你有兩下子,來這掙大錢不會錯。來吧,歡迎你,到時候給你打工去要不?呵呵。
有錢的話做點別的也掙錢,看你投資多少了,項目大我帶你見市長去。盤錦市長蹇彪也歡迎你哈!
『肆』 盤錦哪好啊
聽說盤錦廣濟醫院不錯,建議你去看看,他們的地址是;遼寧省盤錦市興隆台區油田總站東樓
找不到可以打電話:0427-3202999。
『伍』 盤錦市經濟條件最好最繁華的區是哪一個
興隆台區(盤錦市)
『陸』 盤錦華發和遼濱哪個好
盤錦華發。
1、盤錦華發是位於盤山縣,府前南路縣政府對面,發商的口碑還不錯,戶型剛需性價比高,設計合理。
2、盤錦華發的小區品質好而且潛力大地理位置優越,管理的非常好。盤錦遼濱經濟開發區位於新興的石油化工城,交通網路四通八達土地容量大,具有極佳的開發價值但是相比之下盤錦華發更好。
『柒』 大窪縣哪個鄉鎮經濟最發達,資源最豐富
大窪縣
全縣轄10個鎮、4個鄉、1個民族鄉。全縣境內系沉積性退海平原,無山多水,地勢平坦,海岸線長68公里。這里四季分明,溫和宜人、物產豐富,素有「漁米之鄉」美譽。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目前大窪縣已形成以水稻生產為基礎,棚菜、水產、畜禽、蘆葦五大主導產業全面發展的大農業生產體系。富有大窪特色的大米、鮮細菜、河蟹、海蜇、淡水魚、對蝦、文蛤、填鴨、生豬、蘆葦10大生產加工基地。大窪縣擁有石油、天然氣資源優勢,全國第三大油田--遼河油田的發祥地,油氣帶促進了城鄉工業的快速發展。石油、機械、電子、輕紡、建材、醫葯、冶金、食品、飼料等主導產品。廣袤的田野,投資的沃土,吸引了美國、日本、韓國、泰國、俄羅斯、義大利、新加坡等國家及香港、台灣的投資者。
大窪縣地圖
2006年,遼寧省大窪縣申報的「古漁雁民間故事」,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間文學項目類別,序號18。
編輯本段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大窪縣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大窪縣由大遼河、遼河淤積退海灘塗發育而形成的濱海平原,無山無崗,地勢平坦。海拔一般為2.5米至3.5米,由東北向西南以二萬分之一的坡降,傾斜於渤海遼東灣。東北部、中部隨著成陸逐墾農田;西南部為沼澤地帶生長蘆葦;沿海灘塗逐漸向海內延伸。
氣候特點
大窪縣處於南溫帶亞濕潤區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大窪縣
無霜期長。春季,多西南風,氣溫回升快;夏季,氣溫高,但無酷熱;秋季,多晴朗天氣,氣溫明顯下降,雨量驟減,北風漸多;冬季,嚴寒季節,多西北風。年平均氣溫8.3℃。一月平均氣溫-10.2℃,最低氣溫-27.3℃;七月平均氣溫24.6℃,最高氣溫35℃。年平均降水量645毫米,多集中在七、八月份,無霜期175天左右。
水文狀況
大遼河、遼河繞大窪縣境流入渤海,海岸線長68公里。
自然資源
大窪縣土地肥沃,平坦遼闊,水資源豐富,灌溉條件好,適宜以水稻栽培為主的糧
地理環境
食生產,當地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盛產優質大米,年出口大米2萬多噸,已成為遼寧省商品糧和優質米生產出口基地之一。
大窪縣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和地熱資源,是中國第三大油田―遼河油田的中心地帶。水源豐富,有淺海、灘塗、淡水水面近400萬畝,盛產文蛤、對蝦、河蟹、海蜇等水產品。遼東灣葦田年產蘆葦12萬噸。是遼寧省蘆葦重要產區和造紙工業原料基地。
水產資用內陸養魚、養蟹和蚌珍珠。沿海灘塗養殖的對蝦、蛤蜊等銷往日本及歐美等國家和地區。
編輯本段
地名由來
大窪縣名取自大窪鎮,因地勢低窪而得名。大窪鎮原是一普通小村落,後由於鹽、葦、漁業興起,始成一集鎮。至今大窪鎮周圍還有小窪、西窪、北窪等屯名沿間。
編輯本段
歷史沿革
大窪縣境戰國時屬燕地。
紅海灘
秦屬遼東郡。
西漢屬遼東郡的房縣。
東漢隸遼東屬國。
三國、西晉時期屬昌黎郡。
東晉十六國時期,先後屬前燕、前秦、後燕、北燕和南北朝所割隋屬燕郡。
唐屬營州。
遼屬東京遼陽府。
金屬廣寧府。
元屬廣寧府路。
明屬海州衛。
清屬奉天海城縣。
編輯本段
文物古跡
駕掌寺
「駕掌寺」始建於明朝末期,佔地30餘畝,是盤錦地區重要的歷史古跡。其由來有一個傳說:「明末國難之年正是清發祥之日,兩國交戰在遼河兩岸,而下游正有商船停泊,當時炮火連天、烽煙四起,遼河風浪翻滾、愁雲壓地,往日平靜的流水就要倒海翻江,商船來到這險境如同進了包圍之中,一周氏船家祈求神靈保佑,如能人財平安,定要修建廟宇,以表謝意。頓時一道神火從遠處而來,把船引送到安全的水域。船家感謝神靈保佑,建了「駕掌寺」,「駕掌」即駕駛掌舵的船長。「駕掌寺」即為船家的廟。因主祀「天後聖母」而正名「天聖官」。該廟毀於文革時期。
張氏墓園
張氏墓園地處東風鎮葉家村鏡內,佔地面積25畝。張學良高祖張永貴、曾祖
張氏墓地
張發、祖父張有財、二伯父張作孚均葬於此。解放後,東風鎮政府先後兩次共投資300萬元,重新修建了圍牆,門樓等設施。
張氏故居
張氏故的祖居風鎮葉家村北約一公里,清道光年間,張學良高祖張永貴從河北遷到東風鎮時就選中了此地。故居分東西兩處,相距1米左右。東西各5間正房。張作霖成為東三省巡閱使、安國軍總司令、陸海軍大元帥時,曾投巨資對故居進行建設。鼎盛時為兩座四合院,車馬成群,十分勢派。「九·一八」事變後,故居被日寇拆毀,至今為一片廢墟。故居遺址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駕掌寺新民小學校遺址
駕掌寺新民小學校是張學良將軍德惠鄉里的一項偉業。1928年秋,張學良為了栽培家鄉青少年,造就一批人才,出資30萬大洋,經過一年時間,在家鄉駕掌寺(東風鎮原名)修建了一所小學,共8棟青磚瓦房,佔地面積12,000平方米。該校對學生不收任何費用,不論貧富,一律對待。學校注重思想教育,張學良新授校訓「公、任、強」,即學生要有公德心、責任感、自強不息精神。學校共開辦2年,共培養學生500多名,所有經費都由張學良個人出資。「九·一八」事變以後,學校失去資金來源,1931年春停辦。
編輯本段
歷史事件
中日甲午戰爭田莊台戰役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3月5日,日軍攻佔牛庄。3月7日,營口陷落,隨即日軍
大窪縣
集中步、炮、騎、工兵近2萬人,大舉進攻田莊台。此次是甲午戰爭爆發以來日軍最大一次用兵。是時駐守田莊台一帶清軍約3萬人。日軍先後發動兩次大規模進攻,均被清軍擊退。3月9日,日軍再次發起進攻,雙方展開激戰庄台陷落清軍和群眾千餘人,綁押街面,身灑煤油燒死。隨後,日軍開始大肆燒殺搶掠。屠殺平民400餘人,焚毀民、商房千餘間和民船300餘只。田莊台鎮「火焰沖天,終夜不熄,田莊台一市全歸烏有」。清軍殘部敗退至雙檯子。至此,甲午陸戰以中國戰敗告終。
義和團運動
1900年夏歷五月,義和團大師兄丁洛魁率數百人,從廣寧方向入本境進行反帝活動。田莊台、營口兩地義和團聯合,集合三大廟,火燒教會開設的「合成賭鋪」,砍死清官吏「夏軸子」,攻打洋人開辦的「遠東洋行」,搗毀雙檯子、沙嶺、高平(今高升鎮)、胡家等地洋教堂,尋機與俄國侵略軍作戰。義和團員發展到二、三萬人。8月4日,俄軍遼河艦隊和大批陸戰隊侵佔盤山,盤山商會會長李慶余與俄軍勾結,血腥鎮壓義和團,義和團運動失敗。
田莊台、大窪保衛戰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侵佔營口的日軍多門師團分東西兩路向田莊台進犯。
行政區劃
駐田莊台海防練軍營和地方保安隊不戰而逃。東路日軍輕取田莊台。12月23日,西路日軍在田莊台西南魏家溝受到中國東北軍19旅665團裝甲車部隊的奮勇阻擊,日軍遭到重創。後日軍向田莊台集結。
24日,日軍動用飛機、大炮在檯子前火車站與東北軍展開爭奪戰,東北軍退守大窪火車站,日軍退回田莊台。25日,日軍出動4架飛機向大窪火車站投彈,炸毀數處鐵軌。26日,日軍在炮火掩護下向大窪進犯,被裝甲車部隊擊退。27日凌晨,裝甲車部隊再次擊退日軍進攻。
28日,日軍出動騎兵300餘名,裝甲車30輛,大舉進攻,與裝甲車部隊在大窪火車站南遭遇,雙方展開激戰。午後2時以後,日軍龜縮於田莊台。裝甲車部隊因彈葯缺乏退往盤山。當日,東北軍乘日軍不備,收復牛庄。東北軍與抗日義勇軍夜襲田莊台,擊斃日軍60餘人。日軍潰退營口。29日,日軍集結步、騎、裝甲汽車兵近千人攻入田莊台,侵佔大窪,並向盤山猛撲。東北軍19旅65在營長頑強戰斗。日軍不斷增援,憑借飛機、大炮、輕重機槍等武器優勢,猛烈向東北軍陣地開火,兩連士兵堅守陣部壯烈時,盤山縣城淪陷。
編輯本段
歷史名人
胡錦波
胡錦波,字筱瑗(生卒年不詳),大窪縣城郊鄉西青堆子村人。1909年,任盤山廳警務長。1911年,任警防步營營官。1912年,因賑務業績突出,奉天都督兼民政長官趙爾巽獎給五品藍翎頂戴。1913年,任盤山縣預警團團總。1915年,任督辦中俄會議事宜公署咨議。同年,選為省國民代表會議議員。1917年,任奉天省清鄉總諮議。1918年,任盤山縣清賦所主任。1919年,獲得奉天省長獎給二等獎牌。1921年,任奉天省第三屆議員年,任第四屆省議員。、德高望重,先後榮獲「廉正堪欽」、「鄉「德治匾。
李蓉鏡
李蓉鏡(1868~1946),字虛堂,大窪縣田家鎮大堡子村人。畢業於奉天法政專門學校法律專科,曾任奉天警道總務科、民政司民治科科員。1907年,順從民意撰寫《盤山全境紳民以康家段設治不便請移置雙檯子呈文》,得到批准,使廳治所改設在雙檯子。
1910年,任盤山廳勸學員長,後任遼陽地方檢察廳檢察官。1915年,考取第四屆縣知事試驗乙等,先後任山陽、任邱、正定、文安、南樂、安平、靜海等縣承審員、高等檢察廳書記官、廣中縣知事。1928年,任奉天禁煙善後局總務科長。1931年,日本軍隊佔領沈陽後,回到盤山縣。12月,被盤山縣商紳請出組織臨時地方治安維持會。1932年1月,任偽盤山縣治安執行委員會委員長。2月,因與總務科長崛澤(日本人)發生爭議,隨即辭去委員長之職。1934年,任盤山縣縣志館館長,纂修《盤山縣志》。
1935年5月2日,偽盤山縣公署集會「慶祝」偽滿皇帝溥儀訪日歸來,因發表不滿日本統治的講話,而被「特要視察」。1939年,為阻止日本侵略者在盤山縣強行購置土地,組建殖民開拓團,代鄉紳撰寫《請暫緩徵收生由》,疾聲陳述「民焉存」的道理。1946年夏,病逝於盤山縣城。現存詩作61首、散文4篇。
趙廷襄
趙廷襄(1876~1931),字藎臣,大窪縣田家鎮東荒地村人。奉天法政專門學校畢業。曾任奉天警務廳督察長。1915年,考取第四屆縣知事試驗乙等,先後任南皮、東亭、江蘇省財政廳廳長、奉。1924年,為民請命,控訴官府私占救災費,狀告成功。1931年病逝。
於在藻
於在藻(1874—1935),字香崖、香岩、湘岩 ,盤錦大窪縣平安鄉哈巴村人。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入京應試,考取癸卯恩科第36名舉人,獲「文魁」匾額,在京任兵部郎中。民國初,任營口南路觀察使署科員,後任洮遼鎮守年,其。
於在藻,秉性清高,隱退後,不問時事,不理家務,終日以讀書自娛,其書法深厚老練,風骨蒼勁,頗有顏柳氣韻。善詩文,張作霖、鮑貴卿墓地碑文皆出其手,是當地著名文人。遺稿有《秋夜吟》、《遼源雜感》及《重修駕掌寺娘娘廟碑記》等詩篇。1930年,整理已去世23年的業師李龍石的遺作,翌年輯成《李龍集》六卷刊印出5年,終年61歲le]title縣轄1鄉、1個民族鄉:大台鎮、風l]新開鎮[田家鎮、[水鎮[/興鎮、西安鎮、新立鎮、王家鄉、唐家鄉、榮興朝鮮族鄉、平安鄉、趙圈河鄉。
大窪鎮鎮政府駐四新,人口6.74萬人,面積23平方千米,轄12個社區居委會:站前、向陽、橋南、振興、四新、興順、繁榮、生產、永安、新興、東升區、興盛;4個村委會:西三、三家子、西青、大窪。
田家鎮鎮政府駐田家,人口2.95萬人,面積80平方千米,轄12個村委會:田家、大高家屯、二十里、三十里、北小窪、大堡子、毛家、馬圈子、上房、甜水、荒地、小鍋。
新立鎮鎮政府駐唐家,人口2.33萬人,面積86平方千米,轄10個村委會:唐家、前胡、史家鋪、孫家、張家、大崗子、楊家、蘇家、雲家、胡家。
新開鎮鎮政府駐鐵南,人口1.98萬人,面積67平方千米,轄9個村委會:西伍、胥家、田家鋪、曲家、史家、八家子、於樓、張家、鐵南。
東風鎮鎮政府駐駕掌寺,人口2.26萬人,面積110平方千米,轄12個村委會:大崗子、河沿、腰屯、水庫、欒家、大北屯、駕掌寺、馬家、葉家、東風、黃金帶、二道邊子。
西安鎮鎮政府駐高坎,人口2.55萬人,面積85平方千米,轄14個村委會:高坎、三家子、高坎灣、小亮溝、王家塘、上口子、西安鋪、窪邊子、小窪、桑林子、劉家、桃園、八家、韓家。
田莊台鎮鎮政府駐久遠,人口2.95萬人,面積36平方千米,轄5個社區居委會:南大、北大、久遠、碼頭、勝利;9個村委會:龐家、中央鋪、吉家、高家、李揚、白家、馬蓮、大碾房、鹽灘。
二界溝鎮鎮政府駐海興,人口2.54萬人,面積118平方千米,轄17個村委會:鄭家、拉拉、曾家、榆樹、新立、尤家、馬圈子、郭家、青年、青鳳、四家憶、碾房、林牧場、西榆、濱海、海興、海隆。
清水鎮鎮政府駐立新,人口2.28萬人,面積74平方千米,轄14個村委會:清河、大清、小清、五岔、育紅、立新、南崗子、小堡、永紅、錦紅。
新興鎮鎮政府駐坨子里,人口2.1萬人,面積66平方千米,轄9個村委會:坨子里、躺崗子、腰崗子、兩棵樹、王家、紅草溝、育新、於崗子、園林。
唐家鄉鄉政府四十里,人口3.71萬人,面積145平方千米,轄19個村委會:何家、顧家、高家、葛家、陳家、劉家、關家、東山、袁家、杜家、四十里、南小房、北窯、朱家、白家、唐家、戴家、勝利、東升。
平安鄉鄉政府建設,人口1.98萬人,面積57平方千米,轄11個村委會:曹菜、新屯、建設、新立、新農、哈巴、平房、大亮、大房、小房。
榮興朝鮮族鄉鄉政府榮興,人口2.27萬人,面積212平方千米,轄13個村委會:中央屯、雙井子、平安河、小莊子、新開、前進、斗溝子、佟家、有雁溝、海濱、榮興、榮濱、遼河。
王家鄉鄉政府王家,人口1.33萬人,面積69平方千米,轄8個村委會:王家、羅家、東方紅、曙光、西海、常家、姚家、旭東。
趙圈河鄉鄉政府興盛,人口0.88萬人,面積172平方千米,轄6個村委會:蘭石鰲、園林、紅塔、圈河、興盛、興河。
編輯本段
經濟概況
農業
基本形成了水稻、水產、蔬菜、畜牧、蘆葦五大主導產業。水稻種植面積80萬畝,年產量45萬噸。水產業形成了繁育、養殖、捕撈、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化格局,年創產值8.2億元,棚菜面積9.3萬畝,年產量11億公斤。西安生態養殖場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全球五百佳」稱號後又獲得國家三個農產品「有機證書」。特種養殖業發展較快。造林總面積6.6萬畝,森林覆蓋率為9%,葦田面積23.1萬畝,年產蘆葦10萬噸。培育壯大了10個產業化龍頭項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實施了優質米工程,蟹田種稻工程、稻改菜、稻改魚、稻改草、稻改樹,退耕還葦、埝埂經濟等工程。
工業
立足資源優勢,重點發展科技含量高和深加工企業,形成了石油化工、造紙、釀造、建材、食品、飼料、醫葯等工業門類,產品達到280多個,有20多個產品被評為國家、省優質產品,有7戶鄉鎮企業被省政府列入亮面企業。
第三產業
有各類市場21處,佔地158萬平方米,張家黃瓜市場、二界溝水產品市場、田家機動車交易市場、鶴吉商貿中心等繁榮活躍,金融、保險、通信、旅遊、房地產、咨詢等新興第三產業發展迅速。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迅速,注冊資金達到7.2億元,年創稅收6500萬元。
外經外貿
現有「三資」企業20家。與美國、加拿大、奧地利、日本、韓國、泰國、俄羅斯及香港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系。出口產品主要有:大米、填鴨、文蛤、對蝦、海蜇、稻草、飼料、蘆葦產品、工藝製品、服裝、二甲基亞碸、水飛薊素、壓力容器、金屬桶等。
編輯本段
交通運輸
大窪縣交通便利,溝海鐵路、盤海高速公路、305國道貫穿境內,距沈陽桃仙機場1.5小時路程,距大連3小時路程,境內有盤錦港和二界溝漁港,構成了縣域主要交通網路。
編輯本段
風景名勝
大窪縣旅遊資源豐富,遼河三角洲濕地風光生態旅遊資源獨具特色,一批人文景觀吸引了大量遊客。依託雙檯子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發建設了集濕地風光、生態旅遊、農業觀光、休閑娛一體的遼河三角洲濕地風光旅遊產業。
渤海金灘蛤蜊崗
渤海遼東灣的萬頃碧波,遮掩著數不盡的珍奇異寶。盤錦市西南部的二界溝海邊的蛤蜊崗就是一處神奇的所在。乘坐漁船,來到蛤蜊崗上,等潮水漸漸地落下去,一片金色沙灘從海水中顯露出來,挽起褲腿,甩掉鞋子,光腳踩上松軟的沙灘,令人有說不出的爽適與愜意。
蛤蜊崗以盛產文蛤而著稱。所產文蛤味道鮮美、個體肥碩,飲譽海外,行銷到日本、歐洲等國家和地區。隨著潮汐隱現,這里文蛤世代繁衍、密布如星、俯拾即是,此外還生長著四角蛤蜊、藍蛤、白蜆子、毛蚶子、海螺、扇貝、竹蟶等多種貝類,素有「渤海蛤庫」之稱。
盤錦文蛤繁育歷史久遠。據現已掌握的資料表明,文蛤幾乎同人類祖先同時來到這個世界上。南北朝時期的陶弘景所著《神農本草經》對文蛤就有過記載。在唐代,文蛤曾是對皇家的貢品。當乾隆皇帝嘗到二界溝蛤蜊崗文蛤時,不禁贊不絕口,這位風流倜儻的天子當即為之冠以「天下第一鮮」的美稱。如今,凡是嘗過蛤蜊崗文蛤的人,必定會覺得這絕不是過譽之詞。
文蛤的營養價值很高,有史以來,在中國,文蛤列入名廚菜譜不下十幾種,春白蛤蜊、雪花蛤蜊、姜米蛤蜊、蛤蜊黃魚湯,都以鮮嫩濃滑、色艷味鮮而吊人管花樣脫不掉字。 ,到蛤采蛤,風情此地一大特色旅遊項目。
大窪[ur[/處[u灣[/、遼河三角洲腹地,是環渤海經濟帶縣份,東]遼河[/鄰渤海,南與營rl]隔河相市區毗鄰,區位優越。198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沿海開放縣,是遼寧省12個縣域經濟發展示範縣之一,境內的紅海灘風景區為國家AAAA級風景區。
『捌』 盤錦庄河哪個更有發展
盤錦市概括
盤錦市位於遼寧省西南部,地處遼河三角洲中心地帶,南鄰渤海,北倚松遼平原,地面平坦,多水無山。盤錦擁有海岸線118公里,全市城鄉人口130萬,幅員面積4071平方公里,濕地面積3149平方公里,佔全市面積的80%,被譽為「濕地之都」、「魚米之鄉」。
盤錦市轄2個區、2個縣,即雙檯子區、興隆台區、盤山縣、大窪縣。盤錦市政府位於盤錦市區域中心興隆台區,南轄大窪縣,北轄盤山縣。交通順暢,有京沈、盤海營高速公路、305國道,京沈、盤海營高鐵、溝海鐵路等交通網路四通八達。盤錦市境內有大、中、小河流21條,遼河從盤錦市城市中心通過。
盤錦本是非常年輕的新興城市
1984年6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盤山縣,設立盤錦市(地級),直屬遼寧省。盤錦市政府當年因故並沒有選擇在盤山縣城內建設。而是遠離盤山縣城南約十公里處,倚靠遼河油田總部建設新市區。當時興隆台區居住人口不足萬人,盤錦市新區建設如同在一張白紙上作畫。
建市伊始,新區與老區隔遼河遙遙相望。因此,後來盤錦市城市整體規劃也是南、北兩個相對獨立的雙組團規劃。
時至今日,經過二十六年城市一體化努力,盤錦市城市框架初見雛形。遙遙相望的兩區在局部區域才有所靠攏,還沒有真正合攏。在兩區之間的城市核心區域,還存在巨大的城市發展空間等待開發建設。在連接兩區的雙興路東側,遼河路兩側,中華路兩側,東、西外環路內,都存在巨大的城市建設發展空間用地。
盤錦市現有城鄉總人口130萬,市中心人口佔60餘萬。遼濱沿海經濟區位於盤錦市最南端,西鄰渤海遼東灣,南部、東部與營口市區隔河相望。(據傳:營口市、錦州市政府都准備搬遷)。從盤錦市整體轄區來看,其地理位置即偏僻又狹窄,處於盤錦一隅。
城市之間應有距離,如果盤錦市政府搬遷到遼濱,就等於將盤錦市區與營口市區拼到一起建設,就如同我國首都從北京搬遷到大連一樣,盤錦市政府如此規劃搬遷令人難以理解。
建設遼濱沿海經濟區主要為了發展海洋港口運輸工業,受自然地理條件所限,位於遼河與大遼河入海口之間的盤錦港屬於淺水港,不僅存在淤積隱患,冬天還容易結冰。明顯與大連港、營口鮁魚圈港、錦州港、丹東港、葫蘆島港相比之下不佔優勢。其發展前景難以看好。交通運輸主要以陸路為主,海上運輸只是陸路運輸的補充。僅僅是為了發展建設遼濱港口運輸工業而搬遷市政府毫無道理。
盤錦市海岸線位於大遼河口與大凌河口之間,盤錦境內21條河流在這里匯歸入海。河海的交互作用,攜帶泥沙的沉積,形成了大面積的發育灘塗和沼澤濕地。盤錦市沿海濕地生態資源聞名海內外,擁有獨具特色的紅海灘自然生態景觀,總面積8萬公頃的蘆葦濕地植被為世界之最。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盤錦市海岸線中心地帶。保護區內野生動物有699種,其中有丹頂鶴、白鶴、白鸛、黑鸛、黑嘴鷗等數百種鳥類在此棲息、繁衍。盤錦沿海濕地還盛產聞名遐邇的盤錦大米和盤錦河蟹等土特產。
我覺得是盤錦,北京-盤錦-沈陽,北京-盤錦-大連!新興資源城市,國家政府扶植!消費能力遼寧第二!
『玖』 2020年盤錦市各區,盤山,興隆台,雙檯子,大窪哪個區GDP高
2020年盤錦市各區,盤山,興隆台,雙檯子,大窪,相比之下,興隆台區的GDP還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