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經濟學的主要概念是什麼
經濟學是一門對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分配以及消費進行研究的社會科學。注重的是研究經濟行為者在一個經濟體系下的行為,以及他們彼此之間的互動。在現代,經濟學的教材通常將這門領域的研究分為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檢視一個社會里基本層次的行為,包括個體的行為者(例如個人、公司、買家或賣家)以及與市場的互動。而宏觀經濟學則分析整個經濟體和其議題,包括失業、通貨膨脹、經濟成長、財政和貨幣政策等。
拓展資料:
1、 經濟學
經濟學是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於經濟學類專業。本專業培養具備比較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基礎,熟悉現代西方經濟學理論,比較熟悉地掌握現代經濟分析方法,知識面較寬,具有向經濟學相關領域擴展滲透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2、 經濟學是什麼
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社會在各個發展階段上的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相應的經濟關系及其運行、發展的規律的學科。經濟學的核心思想是物質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資源,可分為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兩大主要分支。
3、 經濟學研究對象是什麼
人類經濟活動的本質與規律,經濟學研究對象是人類經濟活動的本質與規律。即價值的創造、轉化、實現的規律,以及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論,經濟學主要分為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經濟學兩大類型。
4、 經濟學可以考什麼證書
①財務方面,就可以考一些有關會計的一些職稱證書,現在的話可以考會計從業資格證和初級資格證。CPA是中國承認的最高證書,ACCA是世界最權威的。
②證券方面:光是從業資格證就有證券從業資格證、期貨從業資格證、外匯從業資格證。最好的就是金融分析師、理財規劃師。
③保險方面:經紀人資格證、公估人資格證、保險會計證。最好的就是精算師了.不過這個證難度非常非常非常大.經濟方面最難考的估計就是這個了。
④理財方面:銀行從業資格證、理財規劃師、財務策劃師。
5、 經濟學可以從事什麼職業
可以從事的職業崗位:財務經理、會計、財務總監、銷售代表、總經理助理、銷售經理、項目經理、客戶經理、文案等。經濟學更偏重於理論,且經濟類專業的課程實用性都比較強。
② 經濟學是一門什麼樣的學問
怎麼說呢!比較宏觀!也是當前最熱門的學問涵蓋很多門知識!
③ 經濟學立科之本是什麼
您好,經濟學立科之本是科學學的研究制定經濟政策,為社會經濟提供依據。
經濟學是什麼?
經濟學研究的是一個社會如何利用稀缺的資源生產有價值的商品,並將他們在不同的個體之間進行分配。——保羅·薩繆爾森《經濟學》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財富的學問,同時也是一門研究人的學問。 ——馬歇爾《經濟學原理》
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是研究人類社會在各個發展階段上的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相應的經濟關系及其運行、發展的規律的學科。經濟學核心思想是物質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資源,可分為兩大主要分支,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經濟學研究和應用受到國家和民眾的關注越來越高,理論體系和應用不斷完善和發展。
經濟學的分類?
一般學者會把研究范圍歸納入「微觀」或「宏觀」層面。「微觀經濟學」研究的是個體或個體與其他個體間的決策問題,這些問題包括了經濟物品的消費、生產過程中稀缺資源的投入、資源的分配、分配機制上的選擇等等。「宏觀經濟學」則以地區、國家層面作為研究對象,常見的分析包括收入與生產、貨幣、物價、就業、國際貿易等問題。
按照研究對象分為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經濟學兩大類型。 政治經濟學根據所代表的階級的利益為了突出某個階級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發從某個側面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科學經濟學自覺從整體上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
經濟學的核心是經濟規律;在對稱經濟學看來,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只是經濟規律的展開和具體表現,經濟學的對象應該是資源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後面的經濟規律與經濟本質,而不是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的,是政治經濟學而不是科學的經濟學。
④ 經濟學的基本觀點是什麼
基本思想
其基本思想是:(1)生產關系是一切社會關系中最基本的關系。(2)在繼承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科學成分的基礎上,創立了勞動價值論,提出了商品二重性、勞動二重性理論。(3)在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創立了剩餘價值理論,認為該理論揭露了資產階級剝削的本質和資本主義社會階級對立的根源,並認為該理論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理論依據。(4)創立了社會再生產理論。(5)創立了利潤理論、利息理論和地租理論。(6)對未來社會做出了構想。
基本原理
經濟學十大原理之一:人們面臨交替關系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為了得到一件東西,通常不得不放棄另一件東西。作出決策要求我們在一個目標與另一個目標之間有所取捨。
學生面臨如何分配學習時間的交替,父母在購物,旅遊和儲蓄間面臨交替,社會面臨效率與平等的交替。
-- 效率:社會能從其稀缺資源中得到最多東西的特性。
平等:經濟成果在社會成員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經濟學十大原理之二: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
很多情況下,某種行動的成本並不像乍看時那麼明顯。 一種東西的機會成本是為了得到這種東西所放棄的東西
經濟學十大原理之三:理性人考慮邊際量
許多決策涉及到對現有行動計劃進行微小的增量調整,經濟學家把這些調整稱為邊際變動。
邊際變動:對行動計劃小的增量調整
經濟學十大原理之四: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
貿易使每個人可以專門從事自己最擅長的活動。通過與他人交易,人們可以按較低的價格買到各種各樣的物品與勞務。
經濟中每個家庭都與其他所有家庭競爭,但是把你的家庭與所有其他家庭隔絕開來並不會過得更好,如果是這樣的話,你的家庭就必須自己種糧食,做衣服,蓋房子。國家和家庭一樣也能從相互交易中獲益。
1、重商主義
主要觀點是重視金銀貨幣的積累,把金銀看作是財富的形式,認為對外貿易是財富的真正源泉,只有通過出口才能獲取更多的金銀財富。因此,主張在國家的支持下發展對外貿易。但是重商主義的研究只限於流通過程,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經濟理論體系。
2、古典經濟
主要觀點是流通過程不創造財富,只有農業和畜牧業才是財富的源泉。提出自然秩序的概念,用農業來概括經濟,用租地農場主的生產經營活動來分析資本的流通和再生產。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經濟學家稱重農學派為「現代經濟學的真正鼻祖」。
3、自由主義
主要觀點是經濟全球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和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但經濟全球化並不排除政治和文化的多元化,更不等於全球經濟、政治、文化一體化。新自由主義鼓吹經濟全球化,而是著力強調要推行全球經濟、政治、文化一體化,即全球化。
(4)經濟學的本色是什麼擴展閱讀:
經濟學學派中自由主義的發展概況:
NewLiberalism:19世紀70年代,英國經濟危機嚴重,為適應資產階級新的政治要求,T.H.格林首先提出了既堅持英國自由主義傳統,又實施國家干預,充分發揮國家作用的新理論。
90年代以後,英國自由黨內外很多自稱集體主義者的激進知識分子,主張建立平等、合作的新社會,要求國家在減少日益嚴重的失業和貧困現象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他們從格林的著作中尋找行動的理論依據。「新自由主義」成為他們所推崇的理論的代名詞。
此時的新自由主義事實上是NewLiberalism,因為新自由主義對「自由」解釋與古典自由主義相比有了顯著的不同,提出自由應該是制度框架內的自由,而不是放任自流。
⑤ 什麼是經濟學,經濟學因何而生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行為及如何將有限或者稀缺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的社會科學。就是研究社會中的經濟現象,以達到利用有限的資源來滿足人們日益發展的物質文化需要的一門學科。經濟學研究的范圍很廣,按不同的劃分標准它可以分為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實證經濟學和規范經濟學。
經濟學產生於西方,根源於經濟的發展,人們思想的進步越來越覺得社會現象的奧妙,於是便有人從事專職的研究。主要內容有:
一、起源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是近代經濟學的奠基之作。在亞里士多德時代的觀點是:政治學、倫理學、政治經濟學三位一體,諾貝爾獎獲得者阿馬蒂亞·森在《倫理學與經濟學》說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經濟學科曾經認為是倫理學的一個分支。
經濟活動是人們在一定的經濟關系的前提下,進行是生產、交換、分配、消費以及與之有密切關聯的活動。在經濟活動中,存在以較少耗費取得較大效益的問題。經濟關系是人們在經濟活動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在各種經濟關系中,佔主導地位的是生產關系。
經濟一詞,在西方源於希臘文,原意是家計管理。古希臘哲學家色諾芬的著作《經濟論》中論述了以家庭為單位的奴隸制經濟的管理,這和當時的經濟發展狀況是適應的。
在中國古漢語中,「經濟」一詞是「經邦」和「濟民」、「經國」和「濟世」,以及「經世濟民」等詞的綜合和簡化,含有「治國平天下」的意思。內容不僅包括國家如何理財、如何管理其他各種經濟活動,而且包括國家如何處理政治、法律、教育、軍事等方面的問題。
包括在「經世濟民」內的「經濟」一詞,很早就從中國傳到日本。西方經濟學在19世紀傳入中、日兩國。日本的神田孝平最先把economics譯為「經濟學」,中國的嚴復則譯為「生計學」。 二十世紀80年代以來,經濟學已逐漸成為各門類經濟學科的總稱,具有經濟科學的含義。
現代經濟學在研究方法上大量運用現代數學方法和現代計算機技術,進行經濟數量關系的分析,這是由於現代經濟發展日益錯綜復雜,在此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需要運用這些新的方法進行精確的描述和解釋。經濟學各門學科依據本身的特點,適當運用現代數學和計算機技術的新方法和新成果,對於增強經濟科學的精確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經濟學發展簡史
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是在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的。在資本主義社會出現以前,對當時的一些經濟現象和經濟問題形成了某種經濟思想,但是並沒有形成系統。
在以歷史和文明悠久著稱的民族和國家中,以中國、古希臘、古羅馬及西歐中世紀保存的歷史文獻最為豐富。它們是兩個獨立發展的文化系統,在經濟思想方面都有重要的貢獻。
古希臘、古羅馬及西歐中世紀的經濟思想
古希臘在經濟思想方面的主要貢獻中,有色諾芬的《經濟論》,柏拉圖的社會分工論和亞里士多德關於商品交換與貨幣的學說。
色諾芬的《經濟論》論述了奴隸主如何管理家庭農庄,如何使具有實用價值的財富得以增加。色諾芬十分重視農業,認為農業是希臘自由民的最好職業,這對古羅馬的經濟思想和以後法國中重農學派都有影響。
柏拉圖在《理想國》一書中從人性論、國家組織原理以及使用價值的生產三個方面,考察社會分工的必要性,認為分工是出於人性和經濟生活所必需的一種自然現象。這種分析與中國古代管仲的「四民分業」論和孟子的農耕與百業、勞心與勞力的「通功易事,以羨補不足」的理論,基本上是一致的。
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與《倫理學》兩書中指出,每種物品都有兩種用途:一是供直接使用,一是供與其他物品相交換,而且說明了商品交換的歷史發展和貨幣作為交換媒介的職能,指出貨幣對一切商品起著一種等同關系的作用,從而成為最早分析商品價值形態和貨幣性質的學者。
古羅馬的經濟思想部分見於幾位著名思想家如大加圖、瓦羅等人的著作中。古羅馬對經濟思想的貢獻,主要是羅馬法中關於財產、契約和自然法則的思想。
古羅馬早期有十二銅表法,以後在帝國時期有適用於羅馬公民的民事法律—市民法,和適用於帝國境內的各族人的萬民法。在這些法律中,對於財產權、契約關系以及與此相聯系的買賣、借貸、債務等關系都有明確的解釋。萬民法所依據的普遍性原則和自然合理性,以後逐漸形成自然法則思想,成為資本主義初期的自然法、自然秩序思想的重要來源。
西歐中世紀雖然經歷了千年之久,但封建制度是在十一世紀才真正建立起來。中世紀的學術思想為教會所壟斷,形成所謂經院學派。
經院學派主要用哲學形式為宗教的神學作論證,但也包含某些經濟思想,用來論證某些經濟關系或行為是否合法或是否公平。後來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城市的興起,教會不得不回答當時社會上出現的兩個重要問題:一是貸款利息的正當性問題,一是交換價格的公正性問題。
貸款取息與教義抵觸,教會曾一再明令禁止。但後來迫於大量流行的貸款取息的現實,經院學派不得不採取調和態度。
在中世紀神學家中較早論述公平價格的是大阿爾伯特,他認為公平價格是和成本相等的價格,市場價格不能長期低於成本。對這兩個問題,在中世紀並未形成有說服力的觀點,但為以後的經濟學家提出了研究的課題。
三、經濟學分為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兩部分:
一.宏觀經濟學是研究國民經濟系統整體運行的經濟理論。
宏觀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第一:作為消費者的家庭部門和作為生產者的廠商部門如何作出選擇,以決定消費和投資數量,從而決定整個經濟的總需求。
第二:家庭和廠商部門如何選擇供給投入以決定整個經濟的總供給。
第三:經濟中的總需求和總供給決定資源總量和價格總水平。
第四:資源總量和價格總水平的長期變動趨勢。
二.微觀經濟學以單個經濟單位作為研究對象,圍繞稀缺資源的配置,研究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定,其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具體來說,就是研究均衡價格的決定和變動,消費者行為的決定和變動,生產者行為的決定和變化,市場結構差異,要素市場的價格決定和變化,一般均衡過程以及福利經濟等問題。
微觀經濟學通過對以上理論的研究,為市場主體的生產行為和消費行為提供解釋和指導。所以,微觀經濟學的內容包括一般包括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市場結構理論,要素市場理論,一般均衡理論,福利經濟學以及微觀經濟政策等。微觀經濟學在分析方法上,既採用實證分析方法,又採用規范分析方法,大量使用均衡分析方法和邊際分析方法等。
⑥ 經濟學主要講什麼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行為及如何將有限或者稀缺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的社會科學。
在階級社會里,經濟學是一門具有階級性的科學。一般來說,持有不同階級立場的經濟學家,對同樣的社會經濟現象,往往持有不同的觀點,研究時也有不同的目的和側重點。對於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之間,就有不同的定義。例如,對於作為整個經濟學科的基礎的理論經濟學,在資產階級經濟學界比較流行的一個定義,認為它研究人們既定的目的與具有不同用途供選擇的手段之間的關系,即認為人們要滿足的慾望是眾多的,而一定時期作為滿足慾望手段的資源總是有限的,用於某個目的就不能用於其他目的,經濟學就是要研究人們在以有限的資源滿足眾多的慾望時怎樣作出合理的選擇。在這里,人們之間的剝削關系,資本剝削勞動的本質,就被掩蓋了。當然,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對理論經濟學的對象還有其他種種說法,但是它們具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強調經濟學是「超歷史」、「超階級」、「超政治」的,從而,它適用於任何社會和任何歷史時期。這類定義的主旨,顯然是要把資本主義經濟制度說成是永恆的、普遍的。盡管在資產階級經濟學中,有時也揭露以至譴責資本主義制度的剝削性質及其矛盾,但其目的還是企圖經過各種改良的、修修補補的辦法,使它永存下去。
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經濟學,一般稱為政治經濟學。關於它的對象,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中間,雖然也有一些不同看法,但多數認為它是研究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的生產關系體系,即在一定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前提下包括生產、交換、分配、消費諸關系在內的經濟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在階級社會里,政治經濟學的任務是在於揭露各個階級社會的階級剝削。有的則認為它研究人類社會各個階段上生產方式的發生、發展以及滅亡的規律,因此,它既要研究生產關系,也要研究與之相結合的社會生產力的性質、狀況及其發展規律。事實上,就是主張政治經濟學研究生產關系的經濟學家,也不把生產關系作為孤立的研究對象,而是同社會生產力結合起來研究。同時,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認為,政治經濟學既然是以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的生產關系(或生產方式)作為研究對象,那麼,它既是一門理論的科學,也是一門歷史的科學。它不僅要研究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或生產方式),揭示資本主義發生、發展和必然為社會主義所代替的規律;而且要研究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或生產方式),特別是要研究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或生產方式),揭示社會主義經濟關系的性質及其運行的規律,以及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或生產方式)的發生、發展及其走向共產主義的必然性,為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服務。
至於以理論經濟學為基礎的應用經濟學,它的研究對象是國民經濟各個部門的經濟活動(如農業、工業、商業等)、或涉及各個部門而帶有一定綜合性的專業經濟活動(如經濟計劃、財政、貨幣、銀行等)、或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活動(如企業的經營管理)及其相應的經濟關系。應用經濟學就是要研究這些經濟活動和經濟關系的特殊規律性。由於各種經濟活動都是在一定的經濟關系中進行的,在資本主義社會里有資本主義的應用經濟學,在社會主義社會里有社會主義的應用經濟學。由於所有應用經濟學都以一定的理論經濟學為基礎,或多或少地要受到經濟學家的階級立場和觀點的制約,這樣,就有資產階級的應用經濟學和馬克思主義的應用經濟學的分野。但是由於資產階級經濟學主要研究在社會化大生產和商品經濟支配下的經濟活動,因而它們的某些分析內容和分析方法,撇開其資本主義剝削內容,也有可資吸取和借鑒的地方。
經濟學作為多種經濟學科的總稱,除了理論經濟學與應用經濟學外,還包括其他許多門類和分支,它們也都各有自己的研究對象。
⑦ 經濟學是學什麼的
研究的是勞動 價值 價格 交換 等價 各經濟主體 等。。。然後研究他們之間發生交集之後的產生的各種可能性
⑧ 經濟學是什麼它解決的基本問題是什麼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行為及如何將有限或者稀缺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的社會科學。
社會科學是研究人類各種社會活動和各種社會關系的理論和歷史的多種學科的總稱。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除了經濟活動和經濟關系之外,還有政治、法律、軍事、教育、道德、語言、藝術、民族、宗教、家庭等方面的活動和關系。從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來說,在所有的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中,具有決定性作用的是經濟活動和經濟關系。經濟活動是其他一切活動的物質基礎,經濟關系也是其他一切社會關系的物質基礎。因而,除了哲學之外,經濟學,特別是作為理論經濟學的政治經濟學,就成為社會科學中的基礎科學,成為人們認識社會、改造社會必先掌握的思想武器。
任何階級或學派的經濟學,都自覺或不自覺地以某種哲學作為自己的方法論基礎或指導思想。如前所述,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是以馬克思主義哲學,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作為自己的方法論基礎的。當然,經濟學各個學科也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提供生動、具體的材料,對各種經濟活動和經濟關系之間辯證關系的研究,也能豐富後者的內容,推動後者的發展。
經濟是社會的基礎,政治、法律等是社會的上層建築。一個社會的政治、法律等,歸根結柢都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都是為維護自己的經濟基礎服務的。資產階級的國家制度、法律等,是根據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要求而確定的,是以維護整個資產階級的私有制財產和經濟利益作為任務的。社會主義的國家制度和法律等,則是根據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要求而確定的。就是以維護人民的整體利益,維護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導地位和促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作為任務的。這種經濟基礎與作為上層建築的國家制度、法律等之間的作用與反作用,使研究人類社會的經濟基礎的經濟學和研究國家制度、法律等的政治學、法學等緊密聯系起來。經濟學要聯系國家制度、法律等上層建築來研究各種經濟活動和經濟關系;政治學、法學等要聯系所要維護的經濟活動和經濟關系來研究各種國家制度、各種法律等。這種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關系,也同樣適用於經濟學與以其他的社會上層建築作為研究對象的社會科學學科之間。
經濟學與社會學、心理學等也有密切的聯系。人們的經濟活動與經濟關系是決定一個社會結構的基礎;而經濟活動又以相互間結成一定經濟關系的個人作為生產的基本成員,以家庭為消費和生活的基本單位,由此結成錯綜復雜的社會活動網路。人們的生產活動和消費行為都有一定的心理動機,並受行為習慣的影響。但是人們的心理狀態和行為狀態,也往往是以一定經濟利益的考慮為基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