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未來世界經濟發展中心將會出現在哪裡
越南等目前製造成本還相對低的地方,中國大陸近幾年隨著製造成本的上升,已逐漸失去優勢,諸多企業已慢慢轉移陣地。
希望對你有用!
⑵ 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省會,都有哪些呢
眾所周知,現在我們國家的經濟正在飛速的發展,經過短短的幾十年時間,我們國家在全球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實力也是不容小視了,在我們國家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們國內各做城市的經濟也在飛速的增長
成都在漢代就已經成為全國五大都會之一,唐代成為中國最發達的工商業城市之一,歷來經濟發展都非常的好,在2019年成都地區生產總值也是高達17012.65億元,雖說總量上可能並沒有非常的高,但是成都也是我們國內成為一線城市潛力最大的城市
⑶ 中國最低調的省會是哪裡當地經濟發展的怎麼樣
中國共有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2個特別行政區的國土面積較大,許多省和城市之間的巨大差距,到處都有自己的歷史和文化的傳承,這也是中國各地區的風俗文化多樣交融局面形成的原因,所屬省中有兩個島嶼省,一個是海南省,另一個是台灣省。
⑷ 未來中國最有潛力的經濟發展區域會在哪
中國未來經濟最強的發展應該是在北京,天津,河北這一塊兒。就拿現在的雄安新區來說,之前那一片地根本就沒有人能夠重視起來,然而現在國家的發展政策確實將這個地方改造成為一個高新產業園。那個地方將是未來的中國第二深圳,可以說現在的高科技人才都是從北京往外走,然後給他們找到一個優越的辦公環境。因為北京是我們中國的首都,它的交通四通八達,所以說河北經濟跟他相鄰。
所以說我認為在未來的幾年當中,京津冀這個地方的經濟肯定會高於其他省,或者說直接要超過別的省份的。因為每個省份都是有著自己得天獨厚的發展,但是我認為京津冀是最好的一個。
⑸ 所有經濟數據在哪裡看
大豆產量這些農產品數據可以看農業部的數據統計
外貿類的數據可以看看商務部和海關網站公布的數據
GDP什麼的可以到國家統計局看看 歷年數據都有
國家統計局網站有歷年統計年鑒 它還建了個資料庫http://219.235.129.58/welcome.do
可以生成圖表 可以下載數據 很方便的 不過你得會用
還有地方性的數據 你可以到地方統計局查看
金融類的數據可以到央行網站和銀監會 保監會 證監會 各證券交易所可以查看
上面都是官方數據
此外一些行業性的網站也可以看看 也會有數據的
還有一些商業性子的數據平台如萬德(wind)等也不錯的
⑹ 2012年中國哪裡的經濟會比較好,在哪裡投資有利
哪裡會好就不得而知,不過炒股的話。2012軍工板塊應該有盼頭,至於搞實業方面,做安卓發面的開發有機可投。明年中國經濟形勢也不容樂觀,不過最近興起一種行業叫做代堵團,即專門幫人堵車,可謂本少利大,應該可以做
⑺ 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是哪裡
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是深圳。
1979年4月鄧小平首次提出要開辦「出口特區」,後於1980年3月,「出口特區」改名為「經濟特區」,並在深圳加以實施。按其實質,經濟特區也是世界自由港區的主要形式之一。
以減免關稅等優惠措施為手段,通過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鼓勵外商投資,引進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以達促進特區所在國經濟技術發展的目的。經濟特區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靈活的經濟措施和特殊的經濟管理體制,並堅持以外向型經濟為發展目標。
(7)哪裡會有經濟擴展閱讀:
經濟特區為全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的重大貢獻,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1、打開計劃經濟體制缺口。培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因素,推動建立並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形成勢不可擋的改革開放潮流。
2、培養大批外向型人才。經濟特區成為培養各類外向型人才最好的學校,現在許多馳騁於國際市場的中國企業家都是從經濟特區起步的。
3、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經濟特區是我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地區,是對外經濟交流最活躍的地區,通過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在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同時,也推動了對外貿易從加工貿易向一般貿易、產業從勞動密集型為主向資本和知識技術密集型為主的轉型升級。
4、帶動全國經濟騰飛。在經濟特區的示範效應和帶動作用下,我國經濟煥發出巨大活力,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成功結合,我國快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創造了中國經濟奇跡。
⑻ 在中國,哪裡經濟最發達
香港--------經濟最發達
⑼ 中國如果出現第四個經濟圈,會是哪裡為什麼
第四個經濟圈應該是四川盆地,四川盆地的成都、重慶和經濟強省江蘇的南京、蘇州之間的經濟實力及商業是不分上下的關系,四川盆地的中型城市綿陽、德陽、宜賓、瀘州都是商業比較集中的城市。
中國四大經濟圈
1.珠江三角洲
2.長江三角洲
3.環渤海
4.四川盆地
望採納,謝謝!
⑽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未來中國的經濟增長極會在哪裡
截至目前,中國生產的煤炭、鋼鐵、棉花、水泥、紡織品、電子產品的產量位居世界各國首位。近年,我國的銀行業、保險業等服務業有了長足的發展,網路經濟、知識經濟、文化產業、大眾傳媒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中國是世界上的美國、歐共體之外的三大經濟體之一。中國改革開放十多年來,社會財富急劇增長,我國的外匯儲備高達3.2萬億。中國到2020年,就將會成為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
與此同時,普通居民佔有個人財富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在社會政治制度、文化生活方面,民主法制制度進一步完善,政治生活局面進一步開明,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人們的精神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人們更加信心百倍,意氣風發。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各行業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發展潛力也在發生變化。某些行業社會需求加大促進了這些行業的蓬勃發展,並成為未來社會發展的主導產業。
產業結構性調整:1、產業向科技高端升級;2、逐步淘汰落後產能;3、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4、進一步著手高科技成果的應用;5、大力開發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
展望未來,中國還將會保持較高速率的經濟增長。
細分來看,21世紀中國最有發展前景的行業:
根據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的預測,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各行業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發展潛力也在發生變化。某些行業社會需求加大促進了這些行業的蓬勃發展,並成為未來社會發展的主導產業。據有關專家的預測,21世紀巨大發展潛力的行業主要有:
1、網路信息咨詢與服務業。當今的時代是一個信息時代,信息網路技術的發展使人們對網路信息的依賴也越來越大,網路信息服務也成為社會上的一個重要的行業。這個行業包含了網上購物、商業信息服務、廣告媒體服務、技術信息咨詢與服務等等。
2、房地產開發業。隨著住房政策改革和住房的商品化,房地產開發業成為一個繁榮興旺的行業,購房也成為每個家庭的一件頭等大事,房地產開發業也因此面臨無限的商機,並因此帶動了與之相關的房地產開發、咨詢、銷售業務、物業管理、租借、二手房轉讓行業的迅速發展。房地產開發具有巨大的市場,也具有較高的利潤匯報,因此,成為眾多房地產投資者的青睞。
3、社會保險業。隨著國家經濟的進步和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人們的安全防護意識也不斷提高,保險意識越來越強。對於一般的家庭來說,都意識到了花少量投入,保證家庭財務和成員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保險業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4、家用汽車製造業。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們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家庭對汽車的需求量也呈不斷上升趨勢,個人對家用汽車的需求將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持續上升,給家用汽車製造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商家也將從中獲得豐厚的利潤。同時,家用汽車市場的發展還將帶動汽車配件、維修以及相關的技術產品生產業等行業的發展。
5、郵政與電訊業。在當今的快節奏高效率的時代,人們對信息傳遞快接性、同步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對相關通訊產品(如電話、手機、傳真機)以及通訊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目前中國的電話與行動電話人均擁有率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中國通訊市場的開發潛力巨大,這將給通訊業帶來新的機遇和豐厚利潤。
6、老年醫療保健品業。專家預測到2000年,我國老齡人口將達到1.3億左右,中國也隨之步入人口老齡化的社會。老年人比例的增加帶來很多醫療、保健、社區服務等方面的需求的增加。因此,從事老年人保養品、葯品、生活必需品、社區服務等將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並形成一個獨特的產業。
7、婦女兒童用品業。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尤其是女性朋友和兒童對服裝、化妝品、洗滌用品以及她(他)們生活中的一些必需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在這些用品上的投入也比較高,並帶動相關的產業的迅速發展,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這一行業的仍然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8、旅遊休閑及相關產業。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節假日數量的增多,外出旅遊休閑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人們旅遊休閑的機會也越來越多,這不僅帶動了旅遊業的發展,同時也代用了服務業、運動產品、體育場館、旅行社、旅遊產品等行業的繁榮發展,形成了一個促進經濟發展的強大產業。
9、建築與裝潢業。國內城市的居民住房的商品化,帶動了裝修業的發展,室內裝飾產品和裝修工程承包業成為一個獲利豐厚的行業。據有關部門的統計資料表明,當前城市居民裝修住房的投入大約在2-5萬元左右不等,並促進了裝飾材料業的發展。
10、餐飲、娛樂與服務業。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使人們對快餐業的需求增加。雖然國外的西式快餐業在中國迅速發展,但是,西餐式的快餐業更多地是針對兒童市場。對於中國人來說,更習慣於中國式的快餐,因此中式快餐業在未來社會發展中將佔有重要的地位。
除此之外,中國還將會大力發展文化產業,除了有國家資本的投資,還有民營資本的加入,文化事業力求向多渠道、多元化、多樣化發展。
但目前,我國在歐洲債務危機陰影的影響下,面臨通縮的壓力,經濟增速放緩,以至下滑。市場價格有了連續5個月下降,年內有過一次下調准備金率,降低存貸款利率。
經濟總量上來看,中國、美國、歐共體是世界三大經濟體,目前,中國是第二大經濟體。長期來看,中國經濟還將會保持較高速率的經濟發展增速,未來十幾年,還會保持8%上下的增長率。到了2020年中國國力就將會超過美國和歐共體,成為世界上經濟總量的第一大經濟體。
只有中國國力得到增長,普通居民才會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才會有更高的生活水平。
未來幾年改革重點任務:推動多種經濟共同發展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
中國經濟面臨的種種困難如一團麻般復雜,但換個角度看,卻如同一根線般簡單,那就是體制、機制的制約。
以更大決心和勇氣繼續全面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等各項改革,破解發展難題。今年的改革重點任務包括:推動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等。
分配製度改革的破題之舉,在於打破行業壟斷、打破部門壟斷、打破企業單位和事業單位雙軌制、對於高收入群體要課以高比率的收入調節稅,一次分配追求公平為主,二次分配補充為輔。
分配製度改革,其意義在於,不僅解決目前分配領域的不公平,縮小貧富差距,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增強動力,更會激活中國經濟長期發展的潛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