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與商家發生糾紛,應向什麼部門投訴
消費者與商家發生了糾紛是可以到當地的工商局或者消費者協會進行投訴的,投訴的方式主要包括書面投訴、電話投訴等多種方式,但是消費者在投訴的時候,首先需要講清楚自己要投訴的內容以及個人請求,商家違法的各種行為等證據。如果涉嫌商家銷售假貨的話,工商局也可以對商家進行相應的行政處罰。
【法律分析】
具體來說,消費者與商家發生糾紛消費者無論採取哪種形式投訴,都需要有以下這些內容:(一)投訴方以及被投訴方的相關基本情況。投訴方的姓名、地址、郵編以及聯系電話等;被投訴方的名稱、地址、郵編、聯系電話等,消費者委託代理人進行投訴的,應當向消費者協會提交相應的授權委託書;(二)具體投訴的相關內容。損害事實所發生的過程以及與經營者交涉的相關情況;(三)具體的相關證據。消費者有義務提供與投訴有關的相應證據,證明購買或者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受損害存在的因果關系。消費者協會一般是不留存爭議雙方所提供的原始證據,包括原件、實物等等;(四)消費者具體的投訴請求;(五)投訴的具體日期。商家的義務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履行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的約定相關義務。2、聽取意見以及接受監督的相關義務。3、提供安全商品以及安全服務的相關義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第二十二條 消費者有權就產品質量問題,向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查詢;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及有關部門申訴,接受申訴的部門應當負責處理。
第二十三條 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社會組織可以就消費者反映的產品質量問題建議有關部門負責處理,支持消費者對因產品質量造成的損害向人民法院起訴。
『貳』 經濟糾紛找哪個部門解決
一、經濟糾紛找哪個部門解決
1、經濟糾紛找以下部門解決:
(1)通過調解的方式解決經濟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找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
(2)如果經濟糾紛有調解仲裁協議的,可以到約定的調解仲裁機構調解。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第二條
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
第十條
仲裁委員會可以在直轄市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設立,也可以根據需要在其他設區的市設立,不按行政區劃層層設立。
仲裁委員會由前款規定的市的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和商會統一組建。
設立仲裁委員會,應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司法行政部門登記。
二、申請仲裁需要什麼材料
1、仲裁申請書;
2、仲裁協議或附有仲裁條款的合同,攜帶原件供核對;
3、身份證明文件;
4、須列明委託事項和具體代理許可權,有授權者的簽字或蓋章,並註明授權日期;
5、應當附證據材料清單,所有證據材料應當編好頁碼及證據序號。
『叄』 經濟糾紛找誰處理
法律分析:發生糾紛後有5種解決途徑來維護你的合法權益:一、雙方協商和解;二、消費者協會調解;三、向工商行政部分申述;四、雙方達成仲裁協議去仲裁;五、搜集證據材料去法院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肆』 經濟糾紛找哪個部門
法律分析:經濟糾紛可以找法院或者私下協商處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伍』 商業糾紛找什麼部門處理
法律分析:商業糾紛找什麼部門處理:雙方不能協商一致解決爭議的,可以按合同約定選擇訴訟或仲裁。沒有約定仲裁或者約定訴訟管轄權的,可以去被告住所地法院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訴。合同糾紛應先協商解決,協商不成時勞務合同應先的勞動仲裁部門進行仲裁,仲裁過後可以到法院進行訴訟程序解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經濟糾紛調解試行辦法》 第六條對商業經濟糾紛的調解工作,由調解機構指定調解員主持或組成調解小組主持。 調解員和調解小組以調解機構的名義開展工作,並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其主管領導請示匯報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經濟糾紛調解試行辦法》第十條 縣(市)、市轄區內的商業經濟糾紛,當事人雙方有共同上級主管部門的,由最直接的共同上級主管部門的調解機構調解;沒有共同上級主管部門的,由被申請人一方最直接的上級主管部門或縣級主管部門的調解機構調解。 不同縣(市)、市轄區的商業經濟糾紛,當事人雙方有共同上級主管部門的,由最直接的共同上級主管部門的調解機構調解;沒有共同上級主管部門的,由被申請人最直接的上級主管部門直至省級主管部門的調解機構調解。 不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商業經濟糾紛,由被申請人一方最直接的上級主管部門直至省級主管部門的調解機構調解;在全國有重大影響或爭議金額在一千萬元以上的商業經濟糾紛,由商業部調解機構調解。
『陸』 淘寶購物出現質量問題可以向哪些部門投訴
向交易平台投訴。向交易平台提出投訴,並提供自己所掌握的證據,包括實物、聊天記錄、發票、交易記錄等,一般的網購平台都有相應投訴機制,投訴屬實的,會有嚴厲處罰機制,可以挽回自身損失。向消協投訴。和實體店一樣,網購發生交易糾紛也可向12315消協投訴。同樣消費者也應保存好購物憑證等證據。
『柒』 買賣糾紛找哪個部門
法律分析:買賣糾紛可以到人民法院進行訴訟。解決糾紛有五種方式:一是雙方進行協商解決、二是消費者協會調解、三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交涉、四是雙方達成仲裁協議進行仲裁,以及向法院收集證據和材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七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八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捌』 經濟糾紛歸哪個部門處理
法律分析:經濟糾紛屬於民事糾紛,可以向鄉鎮、村,辦事處、居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也可以向法院起訴,如果是勞動糾紛,需要先到勞動局或是當地的勞動仲裁委員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第十七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