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鞏義市回郭鎮經濟怎麼樣

鞏義市回郭鎮經濟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8-17 07:44:38

『壹』 回郭鎮的鄉鎮影響

在回郭鎮人看來,他們之所以不像農業大省河南其他地方的農民那樣祖祖輩輩種地,那是被逼迫的,原因是當地屬丘陵地帶,人多地少、僅靠種地難以養家糊口。另外,回郭鎮恰好依傍著伊洛河,水路運輸發達的狀況,為回郭鎮提供了經商的便利。 但是,回郭鎮現代意義上的商業也並非自發而成,實際上和一個名叫李顯白的人淵源甚深。
據李顯白之子李秀岐先生所著的《回憶先父李顯白》一文記載,清末民初,為發展民族工業,以李顯白為首的革新派人士率先在回郭鎮創辦了公立學校,並設棉紡織工廠,傳播先進文化和科學技術知識。學校的籌建,得到了當地市農工商的極力擁護,「大眾奔走相告,提泥搬瓦……既落成,婦孺老幼,以入學為榮,工廠門庭若市」。
如此,以學校和紡織廠為依託,回郭鎮各種商號、客棧、飯店、手工業作坊等應運而生,是為中國近代民營經濟的發軔和雛形。其中,以卷煙業發展最為迅猛,到20世紀40年代,煙廠最多時達48家,其中部分還實現了機械化。
一個值得大書特書的細節是,當時的卷煙機械都是木柄的,需要來回地搖啊搖,聰明的回郭鎮人將之加工成了鐵柄,生產能力隨之扶搖直上,遙遙領先當時的全國市場。
以卷煙業為基礎,紡織業、印刷業、糧業、花行、葯店、雜貨店、京貨估衣、客棧等也逐步發展起來,一街兩行,一個相當繁榮的工商名鎮雛形初顯。
據介紹,河南省最大的卷煙工業企業也是長江以北最大的煙草集團——新鄭煙草集團就誕生於回郭鎮,原名是回郭鎮新中卷煙廠,後因需要劃歸國有,搬至新鄭。
同時,回郭鎮在老企業的基礎上又先後建立了鐵工廠、炸葯廠等企業,由於這些廠規模大、技術成熟、工人操作熟練,因國家需要先後轉為國有企業。
靠坐地銷售,在20世紀40年代末,回郭鎮個體私營經濟已相當紅火,發展成了聲名遠揚的物資集散地,逢五、逢十集市,上市人數多達三四萬人,商賈雲集,以致有「小上海」之美譽。
老人們津津樂道的一個說法是,當時多個鄰縣如登封、偃師等地的群眾說「去街上」,指的就是回郭鎮的商業街。盡管有些人去趟「街上」需要跋涉百多里,卻樂此不疲。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在國家的主持下,回郭鎮原來的老企業開始了社會主義改造,劃歸社隊所有,「社隊企業」的稱謂開始逐漸叫響。
而此時的回郭鎮,已經因為藏富於民而名聲在外。
一個令回郭鎮人至今依然驕傲的是——回郭鎮地下沒有任何礦產資源,發展工業沒有能源不行,解決能源首先要解決運輸問題,因此,1952年,當地通過自我籌資購買地皮,在當時的偃師縣山化鄉建成了回郭鎮火車站,同時辦起了全國第一個小電廠。
但當時的全國形勢風雲多變,「反右運動」、「大躍進」、「三年自然災害」接連發生。也就是在這種宏觀背景下,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為解決全國人民吃飯這個難題,中央決定社隊一般不辦企業——「公社管理委員會,今後若干年內,一般不辦企業」。
但讓人吃驚的是,即便是在這一壓抑創造的時期,回郭鎮還偷偷摸摸地辦起了一批社隊企業——「五小企業」。「最有名的是建在偏僻的沙溝河的五七化工廠,當年投資,當年盈利。」楊樹林說。
建成五七化工廠之後,回郭鎮利用「滾雪球」、「母雞下蛋」的辦法,又先後投資辦起了化肥廠、棉紡廠、鑄造廠、磚瓦廠、電器廠、第二化工廠等企業。
如此到1974年10月,回郭鎮的社隊企業已發展到了57個,全鎮到處廠房林立。一些農戶家裡神奇地置買了拖拉機,農村澆地和耕田基本實現了機械化。而當時,「文化大革命」的陰霾尚未散去,「割資本主義尾巴」的喧囂依然餘音繞梁。
回郭鎮的富庶和特立獨行讓人吃驚,1974年歲末,一位剛調到河南省委的領導在路過回郭鎮時發現,在河南看了那麼多地方,惟有這個地方呈現生機勃勃,一派繁榮景象,他馬上問這是什麼地方?隨後指示讓《河南日報》派記者下去調查一下。1974年12月15日,《河南日報》在頭版顯著位置以《光明燦爛的希望》為題,詳盡地報道了回郭鎮社隊企業發展的調查報告。 《河南日報》報道回郭鎮的報紙輾轉到了浙江省永康縣一銀行職工--周長庚的手中,這位長期從事農村經濟調查研究的普通基層幹部認為,社隊工業大有可為。1975年9月5日,他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周長庚居然把河南日報的樣報和自己寫的建議信一並寄給了毛主席,並建議黨和政府切實加強對社隊企業的領導,幫助和支持農民興辦各類企業,增加經濟收入,以進一步加強農業基礎,繁榮城鄉經濟。
後來,該文引起了毛澤東的關注和批示。1975年10月11日,《人民日報》頭版以《偉大的光明燦爛的希望》,「圍繞農業辦工業,辦好工業促農業」的調查報告,並配發了署名郭大江的評論《滿腔熱情地支持社隊企業》,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經理的吳桂賢曾親自到回郭鎮視察指導。指出「回郭鎮人為中國農村經濟發展找到了康莊大道」。
從此,回郭鎮名聲陡增,當時回郭鎮政府負責接待工作的李文奎介紹,在1975-1985年之間,來回郭鎮參觀社辦工業的國內外團體絡繹不絕,每天接待人數少則三、四百人,最多的時候一天曾經接待3000人。據當事人介紹,當時,除了西藏和台灣,中國各省市自治區都來過人,甚至朝鮮、阿爾巴尼亞、古巴等國際友人也都到此取經。
以區區50平方公里的面積,回郭鎮當年曾深深刺激和激勵了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老人們說,回郭鎮民營企業的大量涌現和20世紀80年代初的一場大水有關。
1982年8月,伊洛河漲水,回郭鎮7個行政村被水所淹,倒塌房屋近4000間,許多建在低窪處的社隊企業遭受重創。
同時,改革開放戰略已經提出,中國經濟體制已悄然變化,精明的回郭鎮人看到了機遇。
憑借學到的技術、積累的資金,回郭鎮人選擇了自主創業——在廢墟上蓋上簡陋的廠房,購買機器,開始了以家庭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有些村民則合夥辦起了簽訂有股份協議的股份制企業。一時間,民營經濟便如雨後春筍般立即在全鎮涌現。
根據《鞏縣志》(鞏義市原名鞏縣)記載:他們變圍繞農業辦工業為圍繞市場辦工業,走出封閉的農業框架,開始辦起了電線電纜、家用電器、機械、化工、化纖、輕紡、海綿設備、鋼板、農副產品加工等工廠,在很短時間內就開辦工廠1691家。
「目前回郭鎮最為有名的四大支柱企業——明泰、順源、鑫泰和萬達公司,都是那個時候起步的。」回郭鎮原辦公室主任孫志威老人介紹說。
時間走到1984年,回郭鎮工農業總產值在河南省鄉鎮中第一個突破億元大關。當年,河南省軍區還在回郭鎮召開了民兵帶頭致富現場會,時任省長何竹康、省軍區司令員戰景武均親臨現場指導。
借著這次會議的東風,回郭鎮的民營企業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呈現出了「家家辦工廠,戶戶機器響,老少齊上陣,婦孺闖市場」的蓬勃發展局面,逐漸形成了經營銷售玻璃紗、棉紗、廢塑料、廢鋁線、廢銅等電線電纜原料專業市場,那時僅生產電線電纜的個體廠家就有1000多個,成為全國最有名的生產和產品集散地。
據統計,回郭鎮1992年工農業總產值突破10億元大關。而此時,鄧小平同志剛剛南巡講話不久,包括很多南方城市的個體、民營企業也剛剛起步,還處在小理發店、小餐飲店的起步階段。
發軔早、成長快,回郭鎮成為當時全國當之無愧的學習的榜樣,領跑全國經濟潮流。
作為領跑者,一南一北,「中國兩大『鎮』:深圳,回郭鎮」的說法開始流傳。

『貳』 鞏義市回郭鎮政府在哪裡

古都名鎮——回郭鎮
---鞏義市回郭鎮政府
回郭鎮位於河南省鞏義市西南部,是鞏義的西大門,地處鄭州與洛陽工業走廊中心位置,全鎮總面積約50平方公里,耕地3.7萬畝,人口8.5萬人,轄21個村,226個村民組,2009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9718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4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9.03億元,引進內資4.7億元,出口創匯完成8600萬美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695元,經濟總量位居全省鄉鎮之首,綜合實力名列全省十強。近年來先後榮獲「河南省改革發展建設綜合試點鎮」、「河南省發展鄉鎮企業先進鎮」及「外商眼中的河南最佳投資鄉鎮」、「鄭州市小康鎮、重點鎮」等多項榮譽稱號。2008年入選民政部主辦的中國鄉鎮綜合實力500強和中國鄉鎮投資潛力500強,分別列472位、219位。---鞏義市回郭鎮政府

回郭鎮區位優越,交通便利。這里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距今四千年前,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朝就曾在這里建都,掀開了中華文明燦爛的第一頁。著名的嫦娥奔月、洛神等美麗的傳說都源於此,清乾隆年間就成為河南四大名鎮,建國初期工商業發達,享有「小上海」之美譽。 ---鞏義市回郭鎮政府

回郭鎮是全國鄉鎮企業的發祥地。上世紀70年代以工促農、大辦五小企業和社隊企業,開中國鄉鎮企業之先河,1975年10月12日《人民日報》以《偉大的光明燦爛的希望》為題,在頭版頭條刊發了我鎮的經驗與做法,受到毛澤東同志的圈閱批示。近年來,回郭鎮傳承發揚敢為人先的拼搏精神,依託雄厚的工業基礎,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目前全鎮工業企業總數達1000多家,形成了鋁加工、電線電纜、板帶鋼、銅加工、精鑄等支柱產業。---鞏義市回郭鎮政府

回郭鎮鋁加工業集聚發展特色明顯。近年來,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強力推進工業園區化戰略,目前規劃面積13.3平方公里的鞏義產業集聚區已建成7平方公里,企業達220多家,其中超億元企業10家,吸納農民就業1.5萬多人,2009年實現銷售收入205億元,利稅22.4億元。集聚區以鋁加工業為主導,鋁加工能力已達到100萬噸,是全國最大的普通鋁板帶箔加工基地,先後榮獲了省級民營科技園區和全國先進民營科技園區的稱號。明泰、永順、鑫泰、萬達四大鋁加工企業的迅速崛起與壯大,輻射帶動了園區鋁加工業的集聚發展和產品的精深加工,僅今年新上鋁加工項目就達12個,產品由原來的傳統板材向食用箔、醫用箔等高端產品方向發展,其中明泰鋁業公司鋁加工能力達30萬噸,全國排名第二,電纜箔產品銷量佔全國市場的50%,固定資產達13億元,年銷售收入37億元,順源鋁業公司與河南50強企業永煤集團戰略重組,新建的永順鋁業年加工能力20萬噸,空調箔產量佔全國市場的30%。此外,萬達、鑫泰、永發等企業的產能都在10萬噸左右。目前,回郭鎮與廣東南海的大瀝鎮被稱為中國鋁加工業兩大鎮,河南省政府在制定「十一五」鋁加工業發展規劃中,將鎮園區列為全省三個鋁加工業聚集區之一,明泰鋁業公司被列入七大鋁加工業培育集團之一。---鞏義市回郭鎮政府
目前全鎮正在以打造國家級鋁加工基地為目標,突出園區建設,以園區的擴張,拉大城鎮框架,帶動新農村建設,努力為建設鞏義西部副中心城市和打造國家級鋁加工特色產業園區的目標而努力奮斗!---鞏義市回郭鎮政府

『叄』 鞏義市哪個鎮離洛陽最近現在在洛陽考穩定的工作太難,考上了鞏義招教,在那裡上班怎麼樣

回郭鎮距離洛陽挺近的,與洛陽之間就隔著一個偃師市。洛陽招教確實不好考,鞏義還可以,那邊經濟發展不錯,比較富裕,工資挺高的,當然,物價也稍微高一點。個人覺得鞏義是個不錯的城市。

『肆』 請問河南省鞏義市回郭鎮鋁加工業產業集群近幾年具體情況

那是商業機密 即使不是機密也不會隨便泄密 不多我好像在網上看過類似的發展報告 你可以找下 說實在話 我聽說現在鋁廠都是賠錢做買賣 不知道真的假的

『伍』 鄭州回郭鎮富裕嗎

富裕。
1、鄭州回郭鎮是鄭州鞏義市著名的工業重鎮,被命名為「中國鋁加工第一鎮」,連續多年經濟總量位居全省鄉鎮之首,綜合實力名列全省十強,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富裕大鎮。
2、鄭州回郭鎮的由來是:話說唐朝名將郭子儀曾在此作戰,故得名「回郭頭鎮」,明嘉靖年間改稱:回郭鎮。

『陸』 鞏義市是全國經濟百強縣之一,你知道哪些鞏義市的美食

鞏義市是鄭州的縣級市,位於河南省中部,嵩山北麓,是全國經濟百強縣之一,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一。鞏義市有很多風景優美的旅遊點,是一座歷史底蘊深厚的文化名城,很多鞏義的旅遊風景區都值得一覽。除了欣賞美景外,鞏義的許多美食特產也不容錯過,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到了鞏義有哪些好吃的必須品嘗一下。

1、鞏義燴面

燴面是河南省最有代表性的一道小吃,在河南不少城市都有自己獨特味道的燴面。鞏義大街小巷到處都是燴面館,最好吃的燴面當屬虎家燴面和喂庄燴面,到鞏義的朋友如果想吃燴面了,這兩家絕對是你最好的選擇。喂庄燴面傳承比虎家燴面要悠久一些,但是市裡的喂庄燴面味道並不正宗,想吃還是去喂庄,燴面味道非常正宗。

以上6道美食味道都很不錯,是鞏義美食的典型代表,到鞏義的朋友不妨找找嘗嘗,相信你也會喜歡上這種味道的。當然,鞏義的美食還有很多,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我是孤塵一粒沙,致力於給大家推薦各地美食,喜歡我就關注我,你的關注是我不斷更新的動力!

『柒』 河南百強鎮,商丘有4,哪4個

河南省百強鎮最新排行榜出爐為反映我省農村城鎮化發展進程,展示小城鎮建設成就,科學評價鄉鎮經濟發展狀況,省農調隊利用 2003年全省建制鎮統計調查資料,採用專家賦權、綜合指數測評方法,從經濟發展規模、產業結構、經濟發展水平、社會環境和鎮區發展水平等方面,對全省860多個建制鎮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進行了綜合測評和比較,從中測評出:鞏義市竹林鎮、安陽縣水冶鎮、鄭州市金水區柳林鎮、鞏義市米河鎮、鞏義市回郭鎮、中牟縣城關鎮、汝南縣汝寧鎮、洛陽市洛龍區關林鎮、偃師市城關鎮和濟源市克井鎮等前100名建制鎮(簡稱百強鎮,見附表)。 在百強鎮中,有 48個城關鎮和19個省定重點鎮。與2002年相比有18個建制鎮首次進入百強鎮行列,有18個建制鎮從百強鎮中出局。 從地域分布上看,全省 18個省轄市中都有進入百強的建制鎮,其中:鄭州市有24個鎮進入了百強,所佔比重近四分之一,前10名中有5個;洛陽市有11個,南陽市有9個,安陽市、新鄉市、三門峽市、駐馬店市各有6個,信陽市、周口市各有5個,焦作市、濮陽市各有4個,開封市、漯河市各有3個,許昌市、商丘市、濟源市各有2個,平頂山市、鶴壁市各有1個。 百強鎮雖然在數量和人口上僅佔全省建制鎮總數的 11.6%和13.3%,但與其它建制鎮相比,經濟區位優勢明顯,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顯示出小城鎮的集聚吸納功能。 一、具有一定的經濟規模,綜合實力強勁 2003年百強鎮創造經濟總收入1148.3億元,佔全省鄉鎮經濟總收入的29.1%,平均每個鎮創造經濟總收入11.48億元,是全省建制鎮平均經濟總收入的2.5倍;百強鎮實現財政收入122910萬元,佔全省建制鎮財政收入的25.2%,平均每個鎮實現財政收入1229萬元,是全省建制鎮平均水平的2.2倍。 全鎮經濟總收入最高的鎮為鞏義市回郭鎮達到57.07億元,財政收入最高的鎮為鄭州市金水區柳林鎮達到4891萬元。 二、非農產業較為發達,大部分勞動力從事二、三產業 2003年百強鎮從業人員中,從事二、三產業勞動力的比重達到77.1%,比全省建制鎮從事二、三產業人員比重高38.8個百分點;在全鎮經濟總收入中,二、三產業收入達到94.0%,比全省鄉鎮經濟總收入中二、三產業的比重高19.5個百分點,鞏義市竹林鎮、項城市秣陵鎮、鞏義市回郭鎮、鞏義市米河鎮等11個鎮二、三產業收入所佔比重達到99%。 三、社區環境明顯改善,鎮區人口聚集水平較高 2003年百強鎮中,每萬人擁有固定電話2277部,比全省建制鎮平均水平多1094部;每萬人擁有教師126人,比全省建制鎮平均水平多29人;每萬人擁有醫生49人,比全省鄉鎮平均水平多28人。同時還有比較健全的汽車站、幼兒園、中小學校和敬老院、福利院等基礎設施。 百強鎮中, 2003年鎮區人口佔全鎮總人口的比重達到59.3%,比全省建制鎮平均水平高34.4個百分點。鎮區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2.5%,比全省建制鎮平均水平高36.6個百分點,其中有68個鎮的鎮區居民全部使用上了自來水;生活用燃氣普及率達到65.2%,比全省建制鎮平均水平高14個百分點,其中有7個鎮生活用燃氣普及率達到95%以上;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83.7%,比全省建制鎮平均水平高34個百分點, 其中有11個鎮的鎮區居民戶全部通過使用有線電視收看節目;有72%的建制鎮擁有大小不一的公園,供居民休憩、遊玩。鎮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4.8平方米,比全省平均水平多2.9平方米。 四、居民生活水平明顯高於全省平均數 2003年,百強鎮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348元,比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高49.7%,農民人均純收入最高的鎮為鄭州市金水區廟李鎮,達到7180元;人均居民儲蓄存款余額5800元,是全省建制鎮居民儲蓄水平的2.7倍,人均居民儲蓄存款余額最高的鎮為洛陽市洛龍區關林鎮達到28100元, 人均居住面積27.5平方米,比全省建制鎮平均數多3平方米。 五、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2003年百強鎮中,有11%的鎮區人口參加了醫療保險,有8.2%鎮區人口參加了養老了保險,分別比全省建制鎮平均水平高2和2.7個百分點;同時收入低、生活困難的人口,還享受到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 楊書曾 張傑業 張凱歌 ) 2003 年全省建制鎮綜合實力測評前 100 名 縣(市)、鎮名稱 綜合指數 位次 縣(市)、鎮名稱 綜合指數 位次 鞏義市竹林鎮 53.0430 1 輝縣市城關鎮 35.4162 51 安陽縣水冶鎮 51.0276 2 長垣縣城關鎮 35.3454 52 鄭州市金水區柳林鎮 47.5299 3 泌陽縣泌水鎮 35.3167 53 鞏義市米河鎮 47.0403 4 林州市陵陽鎮 34.9271 54 鞏義市回郭鎮 46.4823 5 伊川縣城關鎮 34.8437 55 中牟縣城關鎮 46.4741 6 臨穎縣城關鎮 34.7717 56 汝南縣汝寧鎮 44.7048 7 靈寶市城關鎮 34.7468 57 洛陽市洛龍區關林鎮 43.7501 8 方城縣城關鎮 34.3513 58 偃師市城關鎮 43.2336 9 滑 縣道口鎮 34.3231 59 濟源市克井鎮 43.1953 10 開封縣城關鎮 33.9645 60 鄭州市金水區廟李鎮 42.7393 11 蘭考縣城關鎮 33.8810 61 輝縣市孟庄鎮 42.2285 12 固始縣城關鎮 33.7921 62 項城市秣陵鎮 42.0099 13 尉氏縣城關鎮 33.7678 63 鄭州市中原區須水鎮 41.9141 14 偃師市顧縣鎮 33.7033 64 項城市水寨鎮 41.6521 15 平輿縣古槐鎮 33.6903 65 鞏義市北山口鎮 41.5368 16 新密市來集鎮 33.6785 66 新鄉市郊區王村鎮 41.4229 17 欒川縣城關鎮 33.5435 67 鞏義市大峪溝鎮 41.3022 18 潢川縣城關鎮 33.5145 68 滎陽市峽窩鎮 40.8907 19 桐柏縣城關鎮 33.4928 69 新密市大隗鎮 40.8351 20 唐河縣城關鎮 33.4901 70 林州市姚村鎮 39.4967 21 商城縣城關鎮 33.3941 71 新密市超化鎮 39.2320 22 南樂縣城關鎮 33.3737 72 鹿邑縣城關鎮 38.4956 23 鄭州市二七區馬寨鎮 33.3574 73 新鄉縣七里營鎮 38.2614 24 湯陰縣城關鎮 33.3143 74 鎮平縣城關鎮 38.1891 25 林州市臨淇鎮 32.8348 75 淅川縣城關鎮 38.0290 26 鄭州市中原區石佛鎮 32.7720 76 內鄉縣城關鎮 37.8944 27 靈寶市尹庄鎮 32.7375 77 宜陽縣城關鎮 37.5724 28 新 縣新集鎮 32.7077 78 鄭州市管城區十八里河鎮 37.1841 29 羅山縣城關鎮 32.7074 79 鄭州市金水區祭城鎮 37.0928 30 靈寶市豫靈鎮 32.6229 80 永城市城關鎮 36.9691 31 鞏義市芝田鎮 32.5924 81 滎陽市汜水鎮 36.9296 32 禹州市方山鎮 32.5874 82 濮陽縣柳屯鎮 36.9237 33 偃師市翟鎮鎮 32.4871 83 西峽縣城關鎮 36.6928 34 禹州市神後鎮 32.4671 84 溫 縣溫泉鎮 36.6834 35 濟源市承留鎮 32.4624 85 淇 縣朝歌鎮 36.6326 36 郾城縣城關鎮 32.4408 86 洛陽市洛龍區安樂鎮 36.5720 37 武陟縣木城鎮 32.4015 87 西平縣柏城鎮 36.5458 38 商水縣城關鎮 32.2384 88 濮陽縣文留鎮 36.1389 39 新鄭市新村鎮 32.2225 89 南召縣城關鎮 36.0927 40 登封市盧店鎮 32.2179 90 新蔡縣古呂鎮 36.0920 41 靈寶市朱陽鎮 32.2016 91 盧氏縣城關鎮 36.0846 42 武陟縣西陶鎮 31.9601 92 確山縣盤龍鎮 36.0786 43 三門峽市湖濱區會興鎮 31.9520 93 新野縣城關鎮 36.0671 44 偃師市諸葛鎮 31.9486 94 睢 縣城關鎮 35.6892 45 洛寧縣回族鎮 31.9331 95 新鄉縣小冀鎮 35.6648 46 舞陽縣舞泉鎮 31.9120 96 沁陽市西向鎮 35.6646 47 洛寧縣城關鎮 31.9098 97 鞏義市孝義鎮 35.6475 48 濮陽縣城關鎮 31.8944 98 葉 縣昆陽鎮 35.6256 49 鞏義市西村鎮 31.8798 99 扶溝縣城關鎮 35.5045 50 鞏義市站街鎮 31.7012

你自己看看,哪些是商丘的城鎮吧

『捌』 回郭鎮的未來格局

1992年可謂回郭鎮發展的一個頂峰年,照此不懈努力,完全有笑傲和領導全國電線電纜的能量,但也正是這一年,各項事業蒸蒸日上的回郭鎮產品卻因質量問題遭受假電線電纜風波,開始了無奈的下坡之路。
電線電纜產業興起之初,回郭鎮就迅速出現了跟風現象。家家戶戶都在加工電線電纜,雖然形成了當時看似繁榮的電線電纜產業基地,但隨著產品的越來越多,開拓市場跟不上,大家便形成了惡性競爭——競相壓價。為了保證利潤,一些人開始想方設法偷工減料,最終造成了後來的毀滅性的「假電線電纜」事件。
1992年初,「中國質量萬里行」系列行動開始。「回郭鎮又一次在全國產生了轟動效應,然而這次的轟動,和30年前人民日報發表先進經驗,形成了巨大反差。」牛玉乾痛心地說。
1992年4月的一天,面對中央電視台的現場轉播鏡頭,回郭鎮人民親手點燃了涅槃之火:18萬米劣質電線電纜和數千公斤劣質材料被付之一炬。原《河南日報》記者、《偉大的光明燦爛的希望》的作者之一姬業成在一篇紀念文章中寫道:「我再次回到回郭鎮的時候,正是家家工廠關門、有關部門去抓人的時候,全鎮經濟一片蕭條。」
當時造成巨大破壞力的影響,至今依然痕跡深深,像針一樣扎在回郭鎮人的心上。
當時南方的溫州也和回郭鎮面臨同樣的境地,但是溫州的打假方式是:一邊打擊假冒偽劣,一邊復制質量過關的優秀企業,正泰德力西就是因為質量過硬,被國家推薦為榜樣,後迅速發展起來。反觀回郭鎮的打假是一竿子打死,在加上國家政策慢慢偏向沿海,於是回郭鎮慢慢落寞了。
而與此同時,在蘇南等地,經過數次到中原取經後的近20年培育,回郭鎮精神在當地已紮下了根,民營經濟盡顯勃勃生機。
幾年之後,作為中國民營經濟發祥地的回郭鎮,其光芒逐漸為後來者所掩蓋,最終走上了左沖右突的新的求索之路。
回郭鎮人創業精神嚴重喪失,已是不爭的事實。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重塑回郭鎮精神——天不怕地不怕的敢想敢幹精神。 一個讓老年人唏噓的境況是,回郭鎮還在活躍的企業家都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成長起來的那批年輕人,1990年以後創業的隊伍本身就少,竟然鮮見年輕人的身影。 缺少了年輕人的參與,回郭鎮商業的可持續發展,面臨源頭斷水之險。 面對現實,一些老年人不知所措。回郭鎮是一個內陸鎮,地下沒有任何礦產資源,發展經濟全靠引進,缺少了敢想敢乾的創業精神,在後來者迅速跟進並且趕超的情況下,回郭鎮還有什麼優勢可言? 事實上,缺乏創新精神的不獨是年輕的回郭鎮人,老一輩創業者也越來越表現出了小富即安的苗頭,活動在一個很小的區域,經營著越來越難盈利的傳統行業,這些行業將來必須轉產,而且轉產越晚越被動,否則就只能退出了。
回郭鎮有太多的內容可供解讀和深挖。
這不僅源於它是中國民營經濟的發祥地,最重要的是它經歷了中國民營經濟的各個歷史階段。其中,從萌芽,到發展,到風波,到壓制,到轉型,再到做大、做強,回郭鎮民營經濟的探索和發展具有樣本價值。 因此,審視回郭鎮,就是審視中國民營經濟的發展。

『玖』 回郭鎮的介紹

回郭鎮位於鞏義市西南部,全鎮面積 47.2 平方公里,耕地約4.0 萬畝,常住人口 8.3 萬人,轄 21 個行政村,226 個村民組。2001 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 14.2 億元,位居鄭州市鄉鎮之首;財政收入 1831 萬元,佔全市鄉鎮財政收入 11.5%;稅收 3960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4050 元。連年來,先後榮獲「全國綜合實力百強鄉鎮」、「河南省綜合改革發展試點鎮」、「河南省發展鄉鎮企業先進鎮」等多項榮譽稱號。

『拾』 回郭鎮的經濟建設

回郭鎮地勢南高北低,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有效灌溉面積達 3.3 萬畝,農業生產條件較好,年糧食總產量保持在 2300 萬公斤左右。全鎮種植牧草、花卉、林果等經濟作物以及養殖牛、豬、鴨、甲魚、蝸牛等種養專業戶達 337 戶,其中初具規模 180 戶,2001 年全鎮農業總產值達 5053 萬元。
回郭鎮是全國鄉鎮企業的發祥地,70 年代在全國率先大辦鄉鎮企業,曾被毛澤東主席譽為「偉大光明燦爛的希望」。改革開放以後,民營經濟迅猛發展,鎮黨委、政府因勢利導,配套完善了水、電、路、通訊、煤制氣等各種基礎設施,大力優化經濟環境,使民營企業走出庭院,走向聯合,成為全鎮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全鎮民營企業總數達 3267 家,佔全鎮企業總數 98.8%,其中工業企業 1115 家,2010年回郭鎮工業銷售收入突破300億元大關,完成305億元,比2009年增加48.2%。預計全年財政收入完成1.3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46.5億元,出口創匯1.6億美元,人民純收入達到1.05萬元。在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鎮黨委、政府又提出了「完成工業增加值52億元,實現銷售收入360億元,爭創國家級鋁加工特色產業基地」的奮斗目標,全力開創新一輪跨越式發展。 回郭鎮自古以來就是區域物資的集散地,到今天還是商賈雲集,貨暢其流。早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 代,資本主義工商業已開始盟芽,各種商號、客棧、飯店、手工業作坊應運而生,僅卷煙業就達48家,年產值達 1700萬元(銀元),故有中原「小上海」之稱。建國後,回郭鎮的商業有了迅猛的發展,逢五、逢十集日,上市人數達3-4萬人,日交易額平均近10萬元。
回郭鎮民營經濟在發展中呈現出良好的態勢:一是企業規模越來越大。全鎮民營企業年產值超億元企業有 3 家,超千萬元的有 43 家,超 500 萬元的有 57 家。一批龍頭企業發展勢頭異常迅猛,河南明泰鋁業有限公司 年產值近 3 億元,2002 年 10 月底可達 8.7 億元,正在建設的熱連軋生產線完工後可使產值提高到 30 億元。二是產品結構趨於合理。全鎮已形成以電線電纜、鋁加工為主的五大支柱行業,其中電線電纜企業 733 家,產值 19 億元,佔全鎮工業總產值的 45.5%;有色金屬加工企業 35 家,年產值 16 億元,佔全鎮工業總產值的 38.4%。兩大行業鋁的年加工轉化能力已超過 10 萬噸。鞏義三大鋁廠的電解鋁基本上不出鞏義即可就地加工轉化。此外,以中州化纖為代表的醫葯化工企業有 15 家,年產值 1.5 億元;以鄭州白雲制動器材公司 為代表的汽車配件企業 36 家,年產值 1.2 億元;以河南精工木器製造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傢具製造企業達到 12 家;以東方精鑄廠為代表的精密鑄造企業發展到 33 家。三是企業科技水平、運行質量明顯提高。90% 的企業都有技術依託單位或建有自己的研發機構,企業聘請的高級顧問、專家已達 87 人,現有各類專業技術人才 1408 人。引進國外先進生產線 5 條,擁有國際先進設備 15 台,國內先進設備 36 台;有 25 家企業通過 ISO9000 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和國家級生產許可證。
回郭鎮自古以來就是區域物資集散地,有經商的傳統和濃厚的商品意識,全鎮第三產業共 1689 家,從業人數 6402 人,其中,交通運輸企業 478 家,批零貿易企業 892 家,餐飲企業 196 家,旅遊服務企業 130 家。2001 年完成增加值 2.2 億元,佔全鎮國內生產總值的 15.5%。
依靠經濟的強力支持,回郭鎮社會各項事業發展迅速,有大型高標准文化館一個,中小學校 28 所,一級甲等衛生院一所,全鎮村村都有自己的劇場、門球場,各種文體活動豐富多彩。特別是體育活動異常活躍,每年都要邀請省內外高水平籃球隊競技表演。有「籃球之鄉」美譽。全鎮有 117 支門球隊,隊員 1000 多人,多次參加國家、省、市級比賽,並取得優異成績。是河南省義務教育示範鎮、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三年500億、躋身省十強;五年雙翻番、建成小城市」。
「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 在清醒分析發展形勢和充分把握發展原則的基礎上,結合我鎮實際,「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三年500億、躋身省十強;五年雙翻番、建成小城市」。通過三年發展,到2013年底,集聚區營業收入突破500億元,提前兩年完成鞏義市委、市政府下達的「十二五」發展目標,躋身全省十強產業集聚區行列;通過五年的努力,到2015年底,財政收入和農民人均收入實現雙翻番,分別突破3億元和2萬元。同時加速「產城互動,產城融合」發展,把回郭鎮基本建成10萬人以上、功能完善、產業優勢明顯、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富裕和諧小城市。 實現振奮人心的宏偉目標,需要我們抓住重點,把握關鍵,強力推進,實現突破,重點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強力推進產業集聚發展戰略,努力打造省級產業集聚區的示範區。持續加大項目投資,重點建設好鑫泰鋁業、明泰鋁業、萬達鋁業、順源鋁業等總投資達60億元的8大鋁深加工建設項目。高標准實施和完成310國道回郭鎮段的改造工程,完善西部和北部路網,推進連霍高速集聚區出入口及引線工程建設,建設物流中心、科技研發中心、污水處理廠、標准化廠房等配套設施,不斷提升產業集聚區的輻射力、帶動力。進一步壯大鋁加工產業規模,提升競爭優勢,搶占經濟發展制高點,爭當全國鋁加工業的領航者。力爭到2015年,鋁加工產能超過300萬噸,爭取2到3家企業成功上市,4家企業跨入百億企業行列,使產業集聚區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級鋁加工特色產業基地。
二是加速產城融合,建設富裕和諧小城市。進一步加大投入,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力爭到2015年集聚人口10萬以上,城鎮化水平達到80%,城區面積達到7平方公里,建成全省產城一體化發展的小城市。嚴格按照城市標准,依規建設。重點做好緯一路、緯二路延伸,長城路、文昌路、老310國道、西部九路工程和北部路網建設工程及文化體育活動中心、敬老院、污水處理廠,鎮中心小學和幼兒園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不斷提高城市綜合承載力。加快推進府東小區、文昌路小區、北羅小區等一批新型社區的建設,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完成20萬平方米的社區建設。進一步強化管理,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創造優良的環境。
三是大力改善民生,構建和諧社會。加大農水建設投入,積極發展現代農業,不斷提高群眾收入。進一步穩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5‰以下。充分發揮鎮教育基金的作用,振興教育事業。進一步改善醫療水平,更加重視和幫助弱勢群體,認真落實各項福利政策,使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全民素質。切實轉變作風,抓好社會安全穩定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打造優良環境。 回郭鎮的經驗做法影響了中國現代民營經濟最發達的江浙地區,現代流行的「溫州模式」、「蘇南模式」都深深地打上了回郭鎮烙印。 在鄭州遇到不少溫州商人,他們在談到回郭鎮的時候,都認為回郭鎮人當年的做法的確是「敢為天下先」,並為他們沖開了發展民營經濟的道路。
中國實力百強縣之冠--江蘇無錫市在他們撰寫的《走在中國的前列》一書中,這樣描述:「無錫的鄉鎮企業之所以能夠取得中國第一的成就,是因為早在20世紀70年代曾到回郭鎮參觀學習過,受到那裡的社隊企業的啟迪,而後又因地制宜地發展了這種社隊企業。」
不僅如此,回郭鎮的經驗做法,對於中國經濟最發達的上海也有著一定的影響。在《上海地方工業志》中,這樣描述:「關於河南鞏縣回郭鎮公社發展社隊企業的調查報告,對崇明的社隊企業起到了春風化雨的作用。」
河南省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趙懷讓認為,回郭鎮是中國在農村發展工業化道路上一個活生生的樣本,它在國內有著很大的普遍性。在人民公社化十分明顯的20世紀70年代,他們就能以敏銳的嗅覺把握市場脈搏,能以非凡的膽略頂著社會和政策的壓力,能以獨特的思路在農村大辦社隊工業,的確有著獨到的、超前的創新意識,值得現代民營企業學習和借鑒。
河南省銀監局副局長陳益民認為,回郭鎮的做法至少說明了以下幾點:一是在30年前,回郭鎮人就能以人為本,以工促農,發展社隊企業,說明他們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識;二是回郭鎮在當時的政策環境下,偷偷在山溝里辦工業,說明他們敢於冒市場風險,勇於承擔政治責任;三是回郭鎮人當時在沒有圖紙、資料的情況下,能夠自己摸索出社辦企業的發展路子,是一種創新精神;四是回郭鎮人能在30年前辦企業,說明回郭鎮人當時就有較強的市場意識,這為中國以後的市場經濟發展奠定了最初的萌芽。

閱讀全文

與鞏義市回郭鎮經濟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女主播用的是什麼拍攝軟體 瀏覽:564
如何查詢外地他人健康碼 瀏覽:161
廊坊經濟開發區怎麼樣 瀏覽:33
杞子別名有哪些好看的電影愛情 瀏覽:697
愛情公寓一個女人最後怎麼樣了 瀏覽:911
pes在經濟裡面是什麼 瀏覽:136
有情人的幸福是什麼 瀏覽:622
花市買回來的幸福樹怎麼養 瀏覽:660
內部情節重復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215
全球經濟衰退應該如何避免大蕭條 瀏覽:246
概括宋代經濟發展有哪些表現 瀏覽:146
事業單位社保交費比例是多少 瀏覽:938
健康碼上的時間倒計時是什麼意思 瀏覽:780
猴人牛年干什麼事業最合適 瀏覽:427
婚姻沒味怎麼挽回 瀏覽:939
fate的起源故事在哪裡看 瀏覽:536
龍貓動畫故事梗概怎麼寫 瀏覽:343
自相矛盾小故事怎麼講 瀏覽:568
校園健康碼未啟用怎麼回事 瀏覽:599
我國哪個縣都是美女 瀏覽: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