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涼山州會理縣的經濟怎麼樣
恩,我就是會理的人。會理這幾年的經濟發展得很快,雖然比不上西昌,但是在涼山的十多個縣里,它的經濟水平是排名第三的。現在縣城周圍到處都在擴建,城區的范圍是越來越大了。會理的支柱產業是礦業和農業。會理也是全國的烤煙生產基地,除此之外,會理也是全國的石榴之鄉。總之,會理的經濟還是可以的,雖然比不上大城市的繁榮,但是卻有小城市獨特的風格。另外,會理也是一個古城。
『貳』 四川大涼山到底有多窮
我們這里窮有幾個原因
第一交通,這邊全是山路很少有平路,盤山路Z字路較多。而且路不是很好走 很多大坑,主要是這邊礦場很多都是被大車壓的!而卻現在這邊的縣城都沒高速路!
第二 天氣 ,這邊天氣非常的乾燥,有時半年都不下一滴雨,山上全是光禿禿的我們種得最多的就是土豆,這邊可以種考煙,也是收入最多的,但是就在你要收成的時候突然就會下冰雹,之後所有烤煙全部洗白!真的是命苦啊!
第三 教育 ,我們這里的教育水平真的很低,能考70多分就很好了!1家長不是很重視教育,可讀書可不讀書!2,這邊的上課時間是上午9.30到下午3.30基本一天就上三四節課,這也沒辦法有的是山裡的孩子,來學校要走幾個小時!
之所以這么窮和這三點有很大關系,如今我們這里的年青人都到沿海城市打工去了,家鄉更別想發展起來了!
『叄』 四川大涼山哪個縣最窮
四川大涼山哪個縣最窮?
四川大涼山有哪些縣根據彝族的歷史學上來說。涼山攻為大涼山和小涼山。以美姑縣境內的黃茅埂山及安寧河為分界線,黃茅埂以西為大涼山,黃茅埂以東為小涼山。
如果一定要嚴格按照歷史學來劃分的話,「大涼山」包括昭覺、布拖、越西、普格、喜德、德昌、寧南、會理、會東共九個縣,以昭覺為中心。
小涼山包括甘洛、金陽、美姑、雷波四縣(為涼山州管轄)以及馬邊、峨邊兩縣(屬樂山市管轄)
西昌市(當時屬於漢人的直轄地盤:越嶲郡)、木里縣和鹽源縣不屬於大、小涼山范圍內,但是仍然屬於涼山彝族自治州管轄。
如果是說涼山彝族自治州管轄哪些縣的話,那一共是16縣1市:
西昌市鹽源縣德昌縣會理縣會東縣寧南縣普格縣布拖縣金陽縣昭覺縣喜德縣冕寧縣越西縣
甘洛縣美姑縣雷波縣木里藏族自治縣
走進大涼山,「最窮的地方」是啥樣觸目驚心
太多感動,太多心疼,太多無能為力
為什麼,四川大涼山那麼窮1、地理原因:大涼山地處大雪山邊緣地帶,山地西側美姑、昭覺一帶為山原,丘陵起伏,頂部渾圓平坦,林牧業發達。東南側為金沙江谷地,河谷深切,地面破碎。獨特而閉塞的地理環境使其與世隔絕2、歷史原因:大涼山是彝族聚居地,當地少數民族幾乎過著原始的農耕生活。由於受過的教育少,有些大涼山人固守傳統惡習,拒絕現代文明,不重視教育(這一點是當地的支教老師反映的)並且,解放前當地的彝族人處於奴隸社會,由於受國民黨反動統治壓迫比較排斥漢人,不與漢人通婚。3、社會原因:大涼山在解放後,由奴隸制社會邁向了社會主義社會,經濟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是新的社會問題也隨之產生,特別是毒品和艾滋病已經對涼山發展構成嚴重威脅,是中國幾個有名的艾滋病的重災區之一。毒品和艾滋病使當地人民體質下降,愈加貧弱。以上是我的個人分析,望採納!
走進大涼山,「最窮的地方」是啥樣鳥不下蛋,拉屎不生蛆。就是這個樣
四川大涼山為什麼這么窮涼山地區地處偏僻,天高皇帝遠,清末全國禁菸的時候開始種植。接下來幾十年的戰亂時期,對如此偏遠的地方都無力和無暇控制,種植成為涼山地區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有當地駐軍也靠貿易賺軍費。種得多,吸的人也就多了起來。那時候涼山地區彝族同胞的生活習慣和人生觀價值觀生死觀,和現在的題主肯定是不一樣的。當時,彝族同胞們並未將當做洪水猛獸,相反,吸食,代表了高貴和富有。一個能賺錢能帶來的東西,愛它都還來不及。進入涼山的初期,工作隊的「准」工作中有一條就是「不準宣傳禁種、禁食及沒收煙具」。種植與涼山彝區社會變遷(-)以上是彝區氾濫的歷史。在今天的這個社會,題主以及和題主一樣的大部分年輕人,想的是如何讀書上學娶妻生子功成名就,但對涼山落後的彝區的年輕人來說,是不一樣的。窮困,受教育程度低,有人甚至不會說漢話,被歧視而不是理解和包容,這些導致他們成了現代文明社會里被隔離的孤島上的居民,在泛濫的毒品里尋找解脫。
四川最窮的地方是大涼山嗎沒事好好讀書,不要問些無聊的問題!
四川大涼山哪裡最貧窮老涼山美姑、昭覺、布托那一條線的
關於四川大涼山這個地方?涼山州位於四川省西南部,南至金沙江,北抵大渡河,東臨四川盆地,西連橫斷山脈。處在東經100°15′~103°53′和北緯26°03′~29°27′之間。成昆鐵路和川雲國道縱貫全境,為"南方絲綢之路"上重要通道。
涼山歷史悠久,遠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中央王朝就在這里設置郡縣,委派官吏進行管理。唐、宋、元、明、清在涼山先後設置了郡、州、司、府以及路、衛、廳、縣等。這一地區,秦漢以前稱古邛都國或邛都部落,漢稱越嵩郡,隋唐為嵩州,南詔稱建昌府,元稱羅羅斯宣慰司,明為四川行都司,清稱寧遠府,民國稱寧屬。涼山地區的歷史沿革,反映了在不同朝代與中央政權的隸屬關系。盡管在歷史上,涼山地區轄地范圍有所不同,但大抵上是北至大渡河,南及金沙江,東抵烏蒙(今雲南昭通),西迄鹽井(今四川鹽源)。新中國建立初期,涼山廣大彝族地區還處於奴隸制社會歷史階段。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落後的奴隸制度和封建的土司制度,等級森嚴,家支林立,械鬥不斷。涼山長期處於封閉、愚昧、落後的狀態。1950年,涼山終於迎來了解放,1952年10月,涼山彝族自治區成立(後來改為州)。
人口民族:
全州2003年總戶數為1063140,總人口數為4154827。包括漢族、彝族、藏族、蒙古族、傈僳族、回族、納西族、苗族等14種民族民族。人口密度為68.8。
地質地貌:
境內地貌復雜多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高山、深谷、平原、盆地、丘陵相互交錯,有海拔最高為5958米的木里縣恰朗多吉峰,最低的雷波縣大巖洞金沙江谷底305米,相對高差為5653米。
氣候資源: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大部份地區四季不分明,但干溫季明顯,冬暖夏涼,乾季日照長,年平均氣溫14℃~17℃,日照時數2000~2400小時,日照輻射總量達120~150千卡/平方厘米.年。年降雨量1000~1100毫米;無霜期230~306天。獨特的光熱資源和氣候條件適宜農作物生長,被有關專家譽為「天然的塑料大棚」。全國著名的農學家盧良恕贊稱,涼山州「不是海南,勝似海南」。特別是西昌,海拔1500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素有「萬紫千紅花不謝,冬暖夏涼四時春」之譽。
水利水能資源:
涼山河流眾多,均屬長江水系,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45條,其中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11條。有邛海、馬湖、瀘沽湖等23個內陸淡水湖泊。有多種多樣的內陸地下水,其中地下熱水資源較多,以溫泉形式出露地表的51處,水溫在30℃~60℃之間,各溫泉總流量每秒110升。
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把水能資源源源不斷地送到涼山,使涼山成為名副其實的「水能資源王國」。據2002年對外公布的數據,涼山水能資源蘊藏總量達到7100萬千瓦,可開發量為5900萬千瓦,水能資源模數為1181千瓦/平方公里,盡管涼山的國土面積僅佔全國幅員面積的6‰,但卻擁有佔全國10.5%的水能資源量和15%的可開發量,假如把這些可開發的水能資源全部開發出來,每年可發電2970億度,平均每個中國人每年可用230度。
動植物資源:
州內脊椎動物計有5綱、40目、100科、661種(含亞種)。其中,獸類9目25科87種,占省的395%;鳥類計18目49科442種,佔全省的632%。此外,州內還有眾多珍貴的植物,如珙桐、光葉珙桐、銀杏古樹、柏櫟樹、格木、南方紅豆杉、銀葉桂、香果樹8種國家珍貴樹種等等。
礦產資源:
涼山地處「天府之國」四川省西南角、群山環抱,充滿神奇、富有魅力的涼山懷抱著一個聚寶盆。正處在「康滇地軸」成礦帶上的涼山州,是四......
四川哪個地方最窮四川貧困縣名單
四川36廣元市(3):蒼溪縣、朝天區、旺蒼縣南充市(4):閬中市、儀隴縣、嘉陵區、南部縣
廣安市(1):廣安區
樂山市(1):馬邊縣
瀘州市(2):古藺縣、敘永縣
宜賓市(1):屏山縣
巴中市(3):通江縣、南江縣、平昌縣
達州市(2):宣漢縣、萬源市
阿壩州(3):壤塘縣、黑水縣、小金縣
甘孜州(5):石渠縣、理塘縣、雅江縣、新龍縣、色達縣
涼山州(11):美姑縣、金陽縣、昭覺縣、布拖縣、雷波縣、普格縣、喜德縣、鹽源縣、
木里縣、越西縣、甘洛縣
大涼山在哪個市大涼山位於四川西南涼山彝族自治州內。
大涼山:中國西部山脈。在四川西南涼山彝族自治州內,是大雪山的支脈。東北-西南走向。海拔2,000~3,500公尺,個別高峰近4,000公尺。山地西側美姑、昭覺一帶為山原,丘陵起伏,頂部渾圓平坦,林牧業發達。東南側為金沙江谷地,河谷深切,地面破碎。大風頂一帶為大熊貓分布區。已建立自然保護區。大涼山為彝族聚居地區。大涼山以東為小涼山,以北為小相嶺,以西為安寧河谷地。
『肆』 涼山州各縣的經濟排名是怎麼樣的
最好的是西昌市。
涼山州17個縣市(截至2018年6月):
西昌市、鹽源縣、德昌縣、會理縣、會東縣、寧南縣、普格縣、布拖縣、金陽縣、昭覺縣、喜德縣、冕寧縣、越西縣、甘洛縣、美姑縣、雷波縣、木里藏族自治縣。
截至2018年6月,涼山彝族自治州轄17個縣市,542個鄉鎮(其中404個鄉(民族鄉13個)、138個鎮)、8個街道辦事處,123個社區、3745個行政村(9304個自然村)、19845個村民小組。
(4)涼山州經濟情況如何擴展閱讀:
西昌市,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地處四川省西南部安寧河谷地區,幅員面積2655平方公里,轄7個街道、11個鎮、5個鄉、2個民族鄉。西昌是全國糧食大縣、全國生豬大縣,中國洋蔥之鄉、中國花木之鄉、中國冬草莓之鄉,是舉世聞名的太陽城、月亮城、航天城,是「一座春天棲息的城市」。2017年年末常住總人口為77.72萬人,城鎮化率為58.92%。
西昌屬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區,素有小「春城」之稱,冬暖夏涼、四季如春。西昌旅遊資源豐富,是大香格里拉旅遊環線、川滇旅遊黃金線上的重要節點。境內及周邊有邛海-瀘山、邛海國家濕地公園、螺髻山、瀘沽湖、靈山寺、西昌衛星發射基地、知青博物館、黃聯土林等旅遊景區。
近年來,西昌先後獲得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十大最美古城、中國最美的五大養生棲息地、中國旅遊最令人嚮往的地方、中國最值得去的十座小城市之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綜合實力百強縣、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2019中國西部百強縣市、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單位。
『伍』 大涼山為什麼這么窮
由各種因素造成,地理原因:大涼山地處大雪山邊緣地帶,山地西側美姑昭覺一帶為山原,丘陵起伏,交通不方便。
歷史原因:大涼山是彝族聚居地,當地少數民族幾乎過著原始的農耕生活。當地很少種植糧食等經濟作物沒有太多可增加經濟收入渠道及方式。
思想教育比較落後,人口流失也比較嚴重。
『陸』 四川大涼山為什麼這么窮
『柒』 大涼山彝族為什麼那麼窮
大涼山彝族窮的原因:
1、地理位置
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四川省的3個自治州之一,首府西昌市。位於四川省西南部,北起大渡河與雅安市、甘孜州接壤,南至金沙江與雲南省相望,東臨雲南省昭通市和四川省宜賓市、樂山市,西連甘孜州。
涼山復雜險峻的地勢,使得涼山一直以來都很少與外界有來往,也直接導致當很多地方開始發展的時候,涼山還是原地踏步。
2、產業結構
和沿海重工業城市不同,涼山第一產業一直以來都是主要產業。雖然有豐富的資源,但技術和眼界還是不足以轉變自己的產業結構。工業發展不起來,依靠傳統的第一產業也就是農林牧漁為主,這也是涼山窮的原因之一。
3、交通
涼山的交通也是阻礙發展的原因之一,沒有便利的交通,也沒有成型的交通網路。當然這也和當地發展、地理位置有密切的關系。不過同樣符合馬太效應,窮沒有足夠的資本去修路,不修路也只能一直窮。
4、中國最後消除奴隸制的地方
涼山州是中國最後消除奴隸制的地區。20世紀50年代,涼山州還處於奴隸制、農奴制和封建制並存的階段,並相當完整地保持著該區域民族、社會、經濟發展的特殊樣式和民族固有的文化傳統。
5、教育
教育也是一個地方貧窮程度的風向標。涼山地區一直存在城鄉二元化,教育落後的現狀。即使在今天,這樣的問題依然存在。教育的落後也源於經濟的發展,沒有足夠的體量無法支撐教育。
其實很多人說涼山窮是因為教育不行,是因為那邊不倡導教育。這話說對了一半,涼山窮確實有教育不行的原因在裡面,但不倡導教育就有點以偏概全了。
5、犯罪與吸毒無所顧忌
由於涼山彝族地區文盲、法盲很多,社會治安較差。
調查報告顯示,當地罪犯作案的動機隨意化;作案的手段簡單化,甚至赤手空拳也作案;作案的目標低值化,為一包煙一瓶酒也去作案;他們對作案後果不計較,從未想到作案後會對他人和自己帶來什麼後果,只顧眼前目的的實現。
『捌』 涼山彝族自治州會東縣的經濟情況
會東的經濟在涼山來說是比較靠前的,這邊主要礦山多,這邊的主要經濟支柱就是礦產和烤煙,西昌到會東要4多個小時的樣子,聽說要修兩會路,好了之後就只要2個半小時左右了
『玖』 四川大涼山的現狀怎麼樣
在人們傳統的印象中,大涼山是一個貧困的地區。而布拖縣這樣位於大涼山腹地的小縣城,更是貧困中的貧困。不過如今的大涼山與以前相比,還是有了不小的改變,已然成為了一個主要勞工輸出地。現在涼山很多家裡只剩下留守的兒童和老人。
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彝族是一個古老而光榮的成員,主要分布在中國雲南、四川、貴州等地區。彝族人民在漫長的民族發展道路上創造了大量的、獨特的、璀璨奪目的民族文化,使其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財富。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位於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處,轄區內有漢、彝、藏、蒙古、納西等10多個民族。
位於涼山彝族自治州的腹地——布拖縣。布拖縣隸屬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位於涼山州東南部,距州府西昌114公里。與雲南省巧家縣隔江相望,是一個彝族聚居的高寒山區半農半牧縣。布拖又稱吉拉補特,是彝語「補特」的音譯,「補」指刺蝟,「特」指松樹,意思是「有刺蝟和松樹的地方」。它是彝族阿都的聚居縣,是彝族火把節的發源地,素有「中國彝族火把文化之鄉」、「 中國彝族火把節之鄉」、「火把節的聖地」等美稱。圖為阿婆年紀大了無法做農活,她的日常生活就是照顧孫子們的起居,平時做完事或者累了,便坐在自家門檻上小憩。
布拖縣民風古樸純厚,彝族人民熱情好客。每年七月,縣上都要舉辦以彝族選美、鬥牛、斗羊、賽馬等為主要內容的彝族火把節。涼山彝族火把節,是彝族太陽歷的第二個星回節,在農歷六月被慶祝。據歷史文獻記載,火把節有「以火色占農」、「持火照田以祈年」、「攜照田塍,雲可避蟲」等含意.
是彝族眾多傳統節日中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場面最壯觀、參與人數最多、民族特色最為濃郁的盛大節日。身著節日盛裝的彝族人民,圍著火把歡呼,載歌載舞,展示了古樸的彝族風情和傳統的彝族文化。布拖的火把節因古樸原始而聞名遐邇。圖為在父母沒有出遠門打工的家庭,媽媽去干農活或者上山砍柴的時候,基本上也是家裡的老人家照顧著孩子。在等待媽媽回來吃晚飯前,阿婆會煮一些土豆給小傢伙們加餐。
『拾』 四川大涼山哪裡最貧窮
摘要 大涼山彝族地區。涼山州是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來說,四川省最窮苦的應該是阿壩、甘孜和涼山三個地區。尤其是大涼山地區,是全國11個集中連片特困地。涼山地區獨特的地理地貌,讓道路建設變得極為困難,交通閉塞嚴重阻礙當地經濟發展。對於大山深處的村民來說,交通是連接外面世界的第一大難題。一個個存在分散在涼山山脈的無數高山深谷之中,這樣的地理條件下,道路建設的成本極為高昂。再加上當地本來就資金,沒有過多的資金用於修建道路。要改變當地的貧困面貌就必須有國家和省里的大量輸血。到2018年底陽山中的貧困發生率還有7%以上,貧困人口的規模約在66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