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現如今陝西省的經濟狀況如何呢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我國的經濟實力在不斷的增強,每個省份的經濟實力也在不斷的高速發展過程之中,其中就包括我們所熟知的陝西省,陝西省這些年的經濟發展還是非常不錯的,不僅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企業家,而且還造就了很多優秀的企業,可以說陝西省現在的經濟早已經非同小可。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明顯的知道,現在陝西省的經濟發展還是非常不錯的,無論是在糧食產量方面,還是在科技,經濟發展方面,都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地步,這是整個陝西省人民努力的結果,可以說令人非常的敬佩,也非常的令人尊重。
B. 請幫忙分析下陝西省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
陝西省
的
經濟
我認為有兩個很重要的有利條件,第一個就是歷史文物景點,
陝西
有著悠久的歷史名勝古跡,可以大力發展
旅遊業
。如秦皇陵、秦兵馬俑,就是很好的例子。
第二個就是自然資源,現在陝西已經發現了大量的
煤炭
、
石油
、
天然氣
等
化石能源
以及
鹽業
、
稀土
等重要資源,可以好好利用起來,造福一方。
C. 歷史上的陝西為經濟繁榮勝地,現在為什麼蕭條了
從歷史的進程中,我們不難發現
其實這與北方的頻繁戰爭,海上貿易興起有莫大幹系
大致來說
從秦漢隋唐時期,古代人口主要集中北方地區,陝西到河南一塊(關中和中原地區)
那時候從陝西到河南一帶屬於人口集中,農工興旺的發達地區
加上那時絲綢之路的開辟,古代的對外通商貿易都是從陝西到新疆再到歐亞地區
因此,那時候陝西作為秦漢隋唐的皇都和文化中心
經濟肯定繁榮,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然而唐代以後,遭遇五代十國的境況,被割據成多個國家
北方尤其征戰頻繁激烈,百姓苦不堪言
對外通商貿易緩慢停滯,人口發展受到戰爭環境制約,百姓負擔加重
而相對應的南方,戰事規模和頻率都較少,人口開始不斷往南遷移
五代十國結束後,就是宋朝建立
宋朝時期,南方經濟得以發展,以江浙地區突出迅猛
宋朝時,古代經濟文化進入了鼎盛時期,百姓安居樂業
然而宋朝後期,北方游牧民族發展成勢建國,並揮軍南下,宋朝軍力不敵
北方丟失了眾多領土,陷入了長期的拉鋸對抗
由此北方發展被削弱,人口大量向南遷移,宋朝也因丟失北境,國都南移成為了南宋
而宋朝丟失的北境包含了今天的西安到北京等一大片地區,落入北方外族之手達百年以上
直到朱元璋起義成功建立了大明王朝,北方領土才順利收復
因此啊,唐代以後,北方戰事繁多,人口不斷向南方遷移
加上明朝以後,海上貿易興起,比如鄭和下西洋促進了大明和域外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
在西北的絲綢之路逐漸被海洋貿易取代,導致經濟重心向東南沿海靠攏的這一趨勢出現
到了清朝時期,西北地區人口已大不如前,加上戈壁荒漠的環境,不被古人重視
所以,歷史潮流就是如此,隨著時代的前進,人口環境不斷變化,形成了當今之局面
D. 陝西為啥這么窮!
我在陝西工作過三年,感覺陝西阻礙其經濟發展的最大問題是人的思想意識問題——思想不開放,固守傳統,特別是皇城根兒意識比北京人還嚴重。在這種意識指導下,政府也罷,民眾也罷,小富即安,滿足於現狀,哪裡還想著怎麼發展經濟,有閑功夫還不如吼兩嗓子秦腔!
不是有句話,陝西「有女不外嫁」嗎,就是一種很真實的寫照。
陝西在經濟上,太依從西安了,其他地方沒有經濟支撐,無法形成經濟帶,整個省的發展就很受影響。看看發達省份,哪一個沒有經濟帶?
E. 請問陝西這個地方生活好不好
呵呵,不論在哪個地方有富就有窮。就整個中國西部而言,陝西經濟水平居高。陝西可分為三大區域:一、陝南;二、關中;三、陝北(陝西北部)。其中陝北最為特別,因氣候的關系,有許多地方飲水都困難;但神府(為與陝西、山西、內蒙交界地帶)煤田的存在又使之經濟日益發達,人均消費比西安高了1.5~2倍。西安的消費一般,大部分的人均工資在800~1200之間,其消費水平就可想而知了。至於陝南,我了解不是盛多,但它由於秦嶺的關系,氣候條件優越,農業的發展不錯,其中糧油佔全省的2/3。
F. 陝西榆林的經濟發展實力如何呢
另外榆林還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比如白雲山或者鎮北台等地都是理想的去處,可以見證到眾多特色的美景。雖然現在它的經濟總量不是很高,但人均GDP卻很出色,然而到目前為止它依然還是三線城市,相對來說還是有些不可思議了。不過榆林還是有很多的特色之處,除了旅遊資源,還是屬於糧食產地,同時還擁有了世界上最大的煤田,礦產資源豐富,如果之後把這些優勢凸顯出來,相信能夠帶來更好的發展。對於陝西最有錢的城市,人均GDP碾壓省會西安,至今只是一座三線城市,不知你怎麼看?
G. 簡述陝西省的經濟特點
陝西省是典型的西部經濟發展的佼佼者。其實整個西安的發展趨勢都是非常好的,但是有一點不妥的就是。西安過於的自己發展的快,但是周邊的一些城市發展真的是有待提高。所以的話,希望陝西能夠重視平均的發展。
H. 有個問題想不通:陝西經濟不是很發達,但教育為什麼卻那麼厲害。。。有那麼多高校都排名在前
因為陝西自古就是比較重要的地方,這里一直是教育比較重視的,因此在歷史祭奠上就高。
在加上陝西又是西部來說很出名的地方,因此很多的優秀教育者選擇來這里,就為這里帶來了很多的有識之士。
陝西的學府也很多,在競爭中,更加加快了發展。
I. 陝西經濟情況怎麼樣
上半年全省生產總值4289.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8%,增速同比加快5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增速高5.7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74.81億元,增長5%;第二產業2338.32億元,增長22%;第三產業1676.67億元,增長12.1%。
一、農業生產保持穩定,糧食產量增長。今年以來,全省各地積極加大對糧食生產扶持,千方百計保糧食麵積穩定,促糧食單產提高,全省糧食生產形勢良好。全省夏糧總產445.8萬噸,增長4.6%,其中小麥總產401.6萬噸,增長4.8%;夏糧畝產225公斤,僅次於歷史最高年份2004年(226公斤),其中小麥畝產233公斤,增長4.5%。油菜總產量37.3萬噸,同比增長4.6%;上半年,肉類總產量47.4萬噸,增長3%,其中,豬肉產量36萬噸,增長6.3%;牛奶產量64.1萬噸,下降12.5%;禽蛋產量24.1萬噸,下降1.1%。
二、工業生產穩步增長,經濟效益好轉。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工業增加值1883.0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8%,增速較上年同期加快15.7個百分點。
三大產業拉動工業快速增長。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5060.15億元,同比增長38.8%,增速較上年同期加快33.9個百分點。其中,能源化工工業實現總產值2318.97億元,增長44.5%,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9.6個百分點;裝備製造業1221.42億元,增長35.3%,拉動8.8個百分點;有色冶金工業553.65億元,增長45.4%,拉動4.7個百分點。能源化工、裝備製造和有色冶金三大產業拉動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長33.1個百分點。
重工業增速快於輕工業。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重工業實現增加值1624.6億元,同比增長25.7%;輕工業實現增加值258.44億元,增長19.8%,重工業增速較輕工業高5.9個百分點。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增加。上半年,天然原油開采量1410.9萬噸,同比增長10.4%;原煤16815萬噸,增長15.3%;天然氣115.55億立方米,增長15%;發電量550.01億千瓦小時,增長29.5%;水泥2439.46萬噸,增長24.3%;生鐵249.84萬噸,增長8.1%;鋼材463.73萬噸,增長17.5%;汽車37.43萬輛,增長90.8%。
工業經濟效益明顯好轉。1-5月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834.2億元,同比增長47.8%,較上年同期提高45.2個百分點;實現利稅773.57億元,增長71.7%,提高88.8個百分點;其中利潤458.64億元,增長1.3倍,提高168.3個百分點。
工業用電量增長加快。上半年,全省全社會累計用電425.8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用電280.76億千瓦時,增長25.9%,增速同比加快25.2個百分點。
客貨運周轉量穩步增長。上半年,全省客貨運周轉量1457.90億噸公里,同比增長10%,比一季度加快2.2個百分點。其中,公路589.47億噸公里,增長13.2%;鐵路863.68億噸公里,增長8.0%。
三、投資持續高位運行,結構不斷優化。上半年,全省全社會投資3826.57億元,同比增長30.6%。其中,城鎮投資3664.83億元,增長32.2%。
投資結構不斷優化。上半年,全省第一產業投資99.34億元,同比增長41.3%,占城鎮投資的比重為2.7%,佔比較上年同期提升0.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1355.01億元,增長24.5%,比重為37%,回落2.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2210.48億元,增長37%,比重為60.3%,提升2.1個百分點。三大產業佔全省城鎮投資的比重呈現二產佔比回落,一產和三產佔比提升的良好態勢。
房地產開發投資平穩增長。今年國家房地產調控力度加大,政策效果開始顯現,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512.83億元,增長25.8%,較1-5月回落0.3個百分點。其中,土地開發投資13.44億元,下降12.5%;商品房銷售面積987.73萬平方米,增長28.7%,較1-5月回落0.2個百分點。
建設資金到位情況良好。上半年,全省城鎮投資項目本年到位資金4855.78億元,同比增長36.7%。其中,國家預算內資金400.14億元,國內貸款727.16億元,自籌資金3167.32億元,分別增長12.6%、24.1%和42%。
四、市場需求持續旺盛,消費熱點紛呈。上半年,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95.48億元,同比增長18.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7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市場為1283.36億元,增長18.4%;鄉村市場為212.12億元,增長18.6%。汽車、燃油、家電、傢具類商品持續熱銷。上半年,據對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統計,汽車類商品實現零售額190.82億元,同比增長31.8%;石油及製品類90.58億元,增長52.1%;家用電器和音響器材類41.81億元,增長26.2%;傢具類19.93億元,增長63.4%。
五、物價呈恢復性上漲,CPI接近全年目標。上半年,陝西CPI累計同比上漲2.9%,其中,城市上漲2.5%,農村上漲3.9%。PPI、原材料購進價格、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均呈現恢復性上漲,同比分別上漲10.7%、10.3%和3%,漲幅分別較上年同期提高14.2、10.9和2.1個百分點。
六、進出口形勢好轉,利用外資大幅增長。今年以來,全省外貿出口一改2009年月月負增長格局,保持了恢復性高增長態勢。上半年,全省進出口總額54.35億美元,同比增長37.1%,其中:進口27.09億美元,增長27.8%;出口27.26億美元,增長47.9%。上半年,全省實際利用外資9.19億美元,同比增長19.3%,較上年同期提高17.7個百分點。
七、財政收入增幅加快,支出繼續傾向民生。上半年,全省財政收入886.82億元,同比增長28.1%,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8.1個百分點。民生領域財政支出繼續加大。上半年,全省財政支出814.45億元,增長23.4%;其中城鄉社區事務、社會保障和就業、環境保護和醫療衛生支出增加較多,分別增長40.9%、24.1%、22.3%和21.8%。
八、金融貸款持續增加,中長期貸款增長較快。6月末,全省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9464.84億元,新增貸款1169.18億元,同比下降31%。短期貸款2379.22億元,新增貸款減少100.33億元;中長期貸款6558.1億元,增長40.7%。各項存款余額15741.77億元,新增存款1870.37億元,同比下降5.5%。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7543.82億元,下降9.4%。
九、新增就業任務完成過半,居民收入平穩增長。截至6月底,全省新增就業23.99萬人,完成年度計劃32萬人的75%;再就業人員8.59萬人,完成年度計劃11.8萬人的72.8%;其中就業困難人員為2.45萬人,完成年度計劃3.2萬人的76.6%。6月末,全省城鎮單位從業人員為355.71萬人,比一季度末增加2.94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2.93萬人。上半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83元,同比增加773元,增長10.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9%;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412元,增加296元,增長1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2%。
J. 陝西經濟怎麼樣呢
目前陝西的經濟和發達地區還有差距,南方的個省比陝西可能要富裕,在西北陝西算是經濟大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