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村集體經濟發展面臨的困境主要包括
盡管當前具備了逐步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現實可能性,但這並不意味著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就能一帆風順、順理成章。要把這種可能性變成農村改革和發展的現實,還需要克服不少困難和障礙。
1.社會輿論仍然對集體經濟存在偏見。近年來,在我國學術界,一直存在著一股否定集體經濟的風氣。一些學者大肆渲染劉庄、南街、華西這些集體經濟典型村的特殊性,無視這種特殊性背後的歷史必然性和普遍性;有的學者否定中國農業合作化過程的合理性,認為中國根本不存在集體化,只有「被集體化」,直接為土地私有化鳴鑼開道。在他們看來,農村集體經濟不僅是低效的、落後的,而且是不人道的,是腐敗和村霸的「溫床」。這些認識的根源在於,一是,由於各地生產力發展不均衡,在我國農村改革和發展過程中確實存在不少問題,尤其是在一些集體經濟「空殼村」,問題更嚴重。在反思這些問題的時候,一些人首先有意無意地將集體經濟看作罪魁禍首,而根本不去思考集體經濟的弱化所引發的更嚴重的問題。二是,在思想上絕對地、片面地看待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的關系、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中家庭分散經營與集體統一經營的關系、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與共同富裕的關系,看不到二者的對立統一性。因此,他們看不到或者無視集體經濟的先進典型,一提集體經濟就立刻與產權不清晰、低效率、管理不善劃等號。他們看不到改革開放為逐步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所准備的物質基礎,也無視廣大農民群眾要求發展集體經濟的根本意願,而一味地不顧實際地強調私有化的改革方向。在他們看來,誰若強調發展集體經濟,誰就是極「左」的表現,就是思想不解放的表現。
2.一些地方對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還缺乏相應的政策支持。在集體經濟是保守的、落後的這一不利輿論影響下,一些地方缺乏集體經濟發展的寬松政策環境,造成集體經濟貸款難、稅收負擔重等問題,一些改革政策措施很難落到實處,黨的方針政策被流於形式。
3.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需要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離不開自身本領過強、作風過硬的帶頭人和強有力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早在1987年,中共中央發出《把農村改革引向深入》的通知,要求農村黨支部、村民委員會和合作組織的幹部,要由具有獻身精神和開拓精神、辦事公道、能帶領群眾致富的人擔任。在集體經濟實力弱的農村,黨員年齡偏高、文化水平較低,黨員幹部隊伍不穩定,黨組織凝聚力、號召力、戰鬥力不強等問題比較普遍。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尤其是村級黨組織建設成為限制大多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的「瓶頸」。因此,加強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已經成為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迫切要求。
4.集體主義觀念有所弱化。集體主義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也是集體經濟的靈魂。由於幾千年來小農經濟的深刻影響,加之小農思想改造的長期性、艱巨性等原因,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條件下,廣大農民仍然不可避免地保存某些舊社會的思想和習慣。一些地方「有分無統」、「重分輕統」的做法,使廣大農民多年形成的集體主義精神受到削弱。
5.人才缺乏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善。人才引進和培養成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面臨的一大難題。絕大多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既缺乏懂得現代經濟管理的人才,又缺乏農村經濟發展急需的科技人才。在一些村級集體經濟組織中,存在著決策不科學、創業觀念淡化、揮霍集體積累、無視集體財產流失、忽視市場經濟規律、產品科技附加值低、競爭力弱等現象。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更多地表現出無奈。
2. 如今農村人富裕了嗎他們的經濟來源主要來自何方
農民主要的經濟收入到底來源於哪一些方面,這個問題其實很顯而易見,因為農村並沒有什麼特別豐富的資金來源,像金融市場投資之類的都不太可能,所以基本只有兩方面,一方面是農業的收入,另一方面是務工的收入。
3. 山西稷山有幾個鎮幾個鄉,每個鎮有哪幾個村,每個鄉有哪幾個村,希望能盡快的答復,謝謝大家!
稷山縣轄5個鎮、2個鄉:
稷峰鎮、西社鎮、化峪鎮、翟店鎮、清河鎮、蔡村鄉、太陽鄉。
稷峰鎮 轄:孫家城村、陶梁村、姚村、平隴村、賈峪村、桐上村、上柏村、楊趙村、管村、王村、小杜村、太杜村、管村堡村、下費村、崔村、下庄村、武城村、下迪村、吳城村、富樂村、上迪村、和合村、姚家莊村、馬家巷村、關家窯村、西店頭村、西薛村、史冊村、陽史村、東北街村、東街村、西街村、南街村、西北街村、甘泉村、寺後窯村、羊牧頭村、荊平村、苑曲村、加庄村、吉家莊村、新莊村、下柏村、馬村、永寧村、南陽村、東渠村、原家莊村、澗東村、桐下村、上廉村、下廉村等。
西社鎮 轄:西社村、高渠村、馬家溝村、沙溝村、白坡村、清水庄村、范家莊村、三界庄村、張家莊村、劉家莊村、劉堡村、李老莊村、東庄村、中社村、楊家莊村、山底村、麻參坡村、柴家莊村、曹家莊村、肖家莊村、薛家莊村、仁義村、鋪頭村、韓家莊村、麻古垛村等。
化峪鎮 轄:化峪鎮村、化峪村、南堡村、西堡村、位林村、吳付村、南位村、西段村、東段村、梁村、梁堡村、程杜村、胡家莊村、路村、路村莊村、邢堡村、邢家莊村、付家莊村、上胡村、開東村、開西村、李家莊村、李馬吳村、四合庄村、劉家莊村、佛峪口村、陽平村、寧翟村、寧翟堡村等。
翟店鎮 轄:翟東村、東小翟村、西小翟村、翟西村、南翟村、太郝村、南梁村、北吳村、東位村、寺庄村、北小寧村、西小寧村、南小寧村、西位村、太寧村、寧南村、西位坡村、仁和村、東大有村、古路岔村、寶泉村、南吳坡村、峨嵋村等。
清河鎮 轄:清河村、三交村、南松鶴村、北松鶴村、七級村、南陽城村、北陽城村、段壁村、荊庄村、北辛庄村、南辛庄村、秦家莊村、薛庄村、上費村、劉村、薛村、晉村、馬家莊村、店頭村、吳壁村等。[
蔡村鄉 轄:蔡村、薛家堡村、段家堡村、復興庄村、五里井村、郝壁村、上李村、小李村、大李村、楊村、柴村、東柏村、西柏村、仁義庄村、坑東村、東蒲村、底史村、西埝村、南埝村、東埝村等。
太陽鄉 轄:三堡村、白家莊村、塢堆坡村、修善村、丁庄村、興隆庄村、東王村、西王村、北王村、三坡村、楊家莊村、太陽村、塢堆村、廟岔村、小陽坡村、小陽堡村、小陽村、勛重村、東里村、西里村、董家莊村、均安村、均和村、西小郝村、白池村、白辛村、上王尹村、長嶺村、劉家坪村、石佛溝村、下王尹村等。
希望能夠幫到你
4. 如何發展村集體經濟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增強服務功能、促進經濟發展和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質基礎。村集體經濟是農村經濟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發展程度關系整個農村經濟發展大局,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切實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重大的政治問題,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堅強支柱,是加強農村基層黨的組織建設,為進一步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提供經濟保障。
改革開放以來,我市農村集體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有了明顯提高,公益事業投入力度不斷加大,農村社會保障也已開始起步。但同時也看到,從近幾年我市309個村的村集體經濟發展情況看,村級經濟發展不平衡,收入增長不快,各村對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認識不一,加上原先的基礎不同,這就形成了村集體經濟發展程度相差懸殊的情況。有的村集體經濟實力薄弱,使很多公益事業難以興辦,村級服務功能也難以發揮,大大削弱了基層黨支部對廣大村民的凝聚力與號召力,甚至有部分村的集體經濟還是一片空白或發展的路子不寬,又無資金的「空殼村」,這樣不但會影響「三農」問題的有效解決,而且將會影響干群關系的改善,農村幹部隊伍的穩定,基層政權的鞏固。
一、當前一些村在發展村集體經濟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發展集體經濟觀念弱化,氛圍不濃。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基層幹部群眾發展集體經濟的意識逐漸淡薄,認為黨的政策是鼓勵發展個體經濟、民營經濟,發展集體經濟已經過時,認為搞市場經濟就是誰有本事誰致富,只要經濟發展了,農民富裕了,有無集體經濟無關緊要;也有人認為現在國有企業都改制了,各級都在放手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再提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是走回頭路,不合時宜,在思想素質方面,由於保守和小農意識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創大業的開拓進取精神;在文化素質方面,農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於農民科技知識低下,對新事物、新技術缺乏認識,從而阻礙了接受新事物、學習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對村的集體經濟建設漠不關心,積極性不高,存在嚴重的「等、要、靠」思想,這些錯誤認識嚴重製約了村集體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
2、村級集體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活力。一是盡管有些村的村級集體資產管理制度上作了一些改進和完善,但農村集體資產管理體制並未得到根本性的觸動,這種模糊的制度不僅制約了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同時也導致村民對村集體資產的好壞不關心;二是管理難度加大,不同程度出現集體資產流失現象,使部分幹部群眾對發展集體經濟喪失了信心。由於集體經濟在體制上存在先天不足,導致集體資產流失比較嚴重,同時村幹部領導水平低下,思想作風不正,素質不高,管理不善等原因挫傷了幹部群眾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積極性;三是財務管理制度形同虛設,財會人員業務素質不高,而且往往只負責核算,不履行監督職能,村幹部的行為失去了監督。
3、村幹部思路不活躍,認識不足。有的村幹部只會怪沒有資源、沒有資金、沒有好政策,怨天尤人,只抱怨工作難做,幹部難當,他們對如何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思路未激活,「老辦法不能用,新辦法不會用」,在發展村集體經濟的激勵機制方面沒有形成切實可行的措施和辦法,對發展集體經濟束手無策,領導無方,感到前途渺茫、日子難混。殊不知,任何一個地方都有優勢可找、都有潛力可挖。
二、加快發展村集體經濟的對策與思考
1、理清思路,努力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一是大力開發集體資源。山林資源優勢明顯的村,可發揮現有的速生林等主導產業優勢,使之上規模;田地資源較豐富的村,須大力發展種、養殖業,引導農業規模經營,推動農業向規模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形成區域特色,提高農業效益;二是做好「以地生財,築巢引鳳」工作。通過招商引資,建工業園區,大力招商引資辦廠,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推進農村工業化;三是開展物業租賃等增加集體經濟收入。按照科學利用的原則,發展物業管理等有償服務業?熏對那些集體閑置的土地、林場、漁塘、房產等實行租賃經營,積極實施項目開發,興辦各類集體經營項目,實現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合水鎮高河村在這方面已經取得較好的經驗,他們充分發揮本村交通便捷,地理條件優越等優勢,積極探索集體經濟發展的新路子。高河村集體經濟原來比較薄弱,兩年前年收入僅1.9萬元,針對這一情況,駐村工作組和村兩委幹部千方百計想辦法,切實把壯大村集體經濟,盡快脫貧作為重要工作來抓。為改變高河村集體經濟薄弱的現狀,近年來,駐村工作組和村黨組織根據本村實際,採取多種行之有效的途徑,使村級集體經濟步入良性發展階段,促進了村集體經濟較快發展,主要包括:(1)大力招商引資辦廠,現在高河村高流河工業園區發展規劃總面積是2500畝,首期開發1250畝,已完成征地300畝,目前已有4家企業先後落戶高河工業園區。其中有投資1200萬元的豪庭傢俱有限公司、投資2000萬元的雲板業有限公司、投資1600萬元的志廣鋼業有限公司,還有投資1500萬元的順聯肉類加工廠項目。(2)發揮高河千年古墟的效應,每年農歷五月初四成集日的高流河圩,其富有神奇色彩的傳說招惹萬人趕集,中外遊客慕名而來,觀光購物,打造以高河的風姜雞、艾頭雞湯等主要飲食品牌,擬建高流河飲食服務一條街,村委會建飲食商鋪12個單元間,以出租形式發包給商人,把高流河地帶建設成為一個具有文化品位,以飲食、休閑、商品流通於一體的繁榮集市,以全力打響高流河旅遊品牌,使高流河墟成為全市旅遊文化產業的一面旗幟。(3)利用閑置的房屋、地皮,以集體所有的山林、水體、河灘等通過租賃、改造等形式,實行業主經營,集體一次性或分年度收取土地租金,盤活資產,提高利用率,增加集體收入。高河村通過市建設局掛點的「十百千萬」幹部穿針引線,立足本村豐富的蠶桑資源,多方爭取資金建了高河蠶繭收購站,該項目不僅方便了周邊群眾賣蠶繭,而且為村集體帶來1.9萬元/年的收入。現又通過工作組和村委會向上級政府爭取資金,在離舊村委會不遠的地方興建一幢新辦公樓,新辦公樓已經啟用,將村委會舊辦公樓出租,每年增加村集體收入2.8萬元,目前高河村主要的集體經濟收入有:魚塘、山地、廠地、花卉場、舊辦公樓、蠶繭站等出租項目,預計2007年村集體經濟增加到7.2萬元。
2、大膽創新管理機制,形成良好發展局面。切實加強村級事務監督管理,把工作的側重點放在完善和落實各項制度上?熏嚴格村級各項管理制度,促進村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對一些發展項目、承包工程等重大事項,須提交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成立村民議事會,全體村民參加,使民主決策、民主管理真正落到實處,加強農村財務管理,規范財務制度,嚴防挪用集體資金,建立議事機制,提出並公開討論村事務,提交村黨支部研究決定,同時,監督村集體資產運營情況。大力宣傳新形勢下帶頭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先進典型,形成良好創業氛圍,共同營造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寬松環境,以項目促發展,培育、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3、選准村級領導班子和幹部,強化培訓提高。一是注重德才兼備和群眾公認的原則,真正選把有能力、有本事,會幹事,肯幹事,能幹成事的村幹部,二是注重優化班子結構,注重選拔優秀年輕幹部,努力形成合理的年齡、知識、優化村領導班子的群體結構,實現村領導班子的最優搭配,達到知識互補、性格相容,提高領導班子的整體水平和駕馭全局的能力。三是開展系統性培訓,培訓對象要覆蓋村幹部、村黨員和全體村民,並根據不同對象量身定製培訓內容,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培訓內容要涵蓋思想政治、政策法律、手藝技能等,並根據不同對象的需求確定內容,增強培訓的有效性。培訓主體可邀請黨政領導、農業部門的技術人員作培訓,地點可在村委會、田間地頭等,增強培訓的吸引力。
總之,村集體要「有錢辦事、有人管事、有章理事」,這是一個有機整體。只有解決了「有錢辦事」問題,才能調動幹部積極性,達到「有人管事」的要求;「有章理事」是制度保證,確保村集體經濟及各項工作健康發展,三者互為一體,缺一不可。其中,「有錢辦事」是實現「三個有」目標的前提和基礎。我們要把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增強農村發展後勁,推動「三農」工作健康發展置於農村工作的首位,統一思想認識,增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緊迫感和自覺性。通過扎實有效的抓發展、抓創新,不斷增強「造血」功能,從根本上改變村集體經濟發展乏力的現狀。
5. 有誰知道山西運城稷山縣段壁村孫建因的聯系方式這個騙子騙人錢財後換了手機號,我想搜索出他的新號。
我稷山的 好像沒有這個村子吧?你搞清楚!不要弄錯了!
6. 如何結合本地實際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堅強支柱,是實現農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手
段,是增強服務功能,促進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是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迫切需要。因此,新形勢
下,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存在著哪些問題,如何促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就成為我們加快社會主義
新農村建設急需破解的難題。
一、正視現狀,認真分析村集體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三農」工作的集大成。近年來,按照黨中央提出的「二十字」總方針,結合
我們高平提出的「十個必須」、「八個著力」強勢推進「富民、健康、希望、戶通、生態、創建、平
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八大工程」,使公共財政的陽光普照長平大地,農村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
展,廣大農民享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實惠,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但是,我們在新農村建設的實踐
中,也遇到了不少困惑和難題: 1、農民增收的壓力仍大,農民收入的增長是新農村建設的核心,而目前
面臨的問題:一是農產品價格低迷。即農產品價格漲幅與農資價格上揚差距大,農業增收空間窄;二是農
業綜合生產能力低。表現在:農業裝備水平,良種推廣,農業基礎設備,循環經濟,沼氣建設等; 三是
農業產業化經營低。表現在: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建立龍頭帶基地,公司連農戶,產加銷一條龍,各類專
業合體經濟組織建設等; 四是政府支農政策體系低。表現在:農業管理體系,技術推廣體系、科技教育
體系、財政金融體系、中介服務體系等。2、農民生存現狀落後,表現在: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簡陋,學
校、醫療、文化等公共產品供給不足,社會保障體系脆弱等。3、農民意識缺乏規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
村,對農民來講既是受益者又是參與者,離開了農民的熱情參與和真心支持,就會變成空中樓閣,而如今
的農民享有生產的自由權、收益的處置權和言論的自由權,因為規范的缺乏和利益的驅動,使其淡化了自
身的社會責任和集體榮譽感,一但涉及個人的利益,就會反復揣摩、計較、爭執,由此而導致許多公益事
業的中途夭折。造成這些困惑和難題的成因盡管是多方面的,但核心症結就是一個字「錢」。我們要提高
現代農業水平,要改變農民生存現狀,要增強農民的意識規范,都需要充足的資金作保障,需要村集體經
濟的壯大發展,而目前的狀況是:
1、村集體經濟來源的渠道不多。隨著「三提五統」的取消和第二輪土地承包的延續,村集體原有的
統籌和集體機動地收入的不復存在,導致相當一部分村成為集體「空殼村」,村集體收入的渠道,除了上
級轉移支付,像我們這樣的城郊結合部村就是來源於各種形式的佔地補償和租憑,再有就是通過關系千方
百計地爭取上級一些專項補助資金。
2、村幹部開拓創新能力不強。多數村幹部雖然有干好工作的良好願望,但由於家底薄,對發展集體
經濟往往缺乏信心,一些村幹部只會怪沒有資源、沒有資金、沒有好政策,抱怨工作難做、幹部難當,對
發展集體經濟束手無策,不能尋找自己的優勢,挖掘當地的潛、力,開拓創新尋求出路。
3、發展集體經濟的氛圍不濃。尤其是一些農民群眾受文化素質,小農意識的影響,從心理上行動上
排斥集體經濟的發展,特別是一些有煤礦的村利潤分配集體所剩無幾,大部分以人頭下分;還有一些村由
於幹部努力經營得來的集體資產,老百姓也想分光吃凈,寧願自己走泥路孩子住舊校。公益事業不發
展,還有「發展集體經濟已過時」,「發展集體經濟是走回頭路」以及「等、要、靠」等錯誤認識嚴重製
約了村集體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
4、村集體資產管理不嚴。村級集體資產管理制度還不完善,集體資產流失比較嚴重,財會人員業務
素質不高等,不僅制約了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而且也影響幹部群眾對發展集體經濟的關心和信心。
二、因地制宜,積極探索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方法和途徑
1、加強村級組織建設,選培好班子。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必須首選著眼於村黨支部班子的加強和
幹部隊伍素質的提高。一是要認真選優配強黨支部一班人,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在選配上一定要堅持標
准,把那些事業心強,懂經營,會管理,具有發展集體經濟的強化意識,開拓精神和無私奉獻,不怕吃
苦,秉公辦事,廉潔自律的人選進班子。同時要制定一些激勵政策,從優秀大學畢業生,市、鎮機關選拔
一批年輕人到村擔任實職並作為後備幹部進行培養,要注意從能人、大戶、科技致富帶頭人中選配村千部,提高村級班子發展集體經濟的能力。二是要堅持不懈地抓好農村幹部的培養教育,通過市場經濟知識
和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使他們轉變思想觀念,增強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和經營管理的水平,用好的典
型、經驗激發他們解放思想、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增強他們發展集體經濟的恆心和本領。要讓他們意識
到作為一名農村幹部,不抓集體經濟發展是失職,抓不好集體經濟發展就是不稱職,切實把解決「有錢辦
事」的問題落到實處。
2、加強集體資產管理,選用好機制。要把工作的側重點放在完善和落實各項制度上,嚴格村級各項
管理制度,促進村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一是要制定集體資產保值增值的辦法,盤活現在資產,防止資產
流失。對集體原有的廠房、設備等資產及農村「四荒」資源要通過採取承包、租憑、拍賣、股份制等形式
開發利用,以此盤活集體資產,壯大集體經濟的實力。二是加強村級債權債務清理。村級債務是當前制約
集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對債權債務進行徹底的清理整頓,摸清底子,想盡法子,積極應對。三
是要進一步完善村級集體資金管理制度,通過鄉鎮(辦事處)會計服務中心,實行村級的財務帳目和資金管
理,由會計服務中心全權代理,嚴格規定村集體資金的使用方向和原則,切實履行「兩公開、一監督」制
度,搞好民主理財,控制各種非生產性開支,管好用好集體資金。
3、加強發展模式探索,選准好路子。發展村集體經濟應本著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則,挖掘潛
力,揚長避短,唱地方戲,打優勢牌,謀特色路。結合我們南城辦事處實際,我們應著重做好城郊型文
章。一是發展集約農業。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城郊農村土地急劇減少,不適合分散經營,我們就是要依
據人員往城鎮集中,土地往大戶集中的思路,鼓勵能人、企業家經營土地,建設溫室大棚和科技示範
園,通過搞集約農業、高效農業增加集,體收入,促進農民增收。如橋北村利用僅剩土地200畝,建立了苗
木花卉基地;下韓庄利用能人建起了百畝四季桃園大棚;龐村建成了100棟溫室蔬菜大棚。二是發展特色農
業。利用村級組織的信譽優勢、組織優勢,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幫助農戶及時發展適銷對
路農產品,滿足市場對優質化和多樣化農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增加集體收入,促進農民增收。如我們朴
村村建起了500畝旱地西瓜基地;城南、上庄建成了千畝鈣果、大棗基地。三是存量土地的開發利用。 目
前,從全處情況看,存量土地的開發利用已成為發展村集體經濟的重要舉措,加快存量土地的開發利
用,我們就是要增加土地有效供給,通過土地整理,老宅基地還原,建設用地置換等,形成規模效應,就
是選擇合適的開發途徑,根據開放投入強度,集體經濟承受能力,採取自主開發,聯合開發,實現土地資
源優勢向村集體經濟優勢轉化。現在我們正在進行的龍渠、橋北兩村的「城中村」改造,就是這一模
式。四是「以地生財、築巢引鳳」。通過招商引資,建工業園區,大力招商引資辦廠,發展壯大村級集體
經濟,推進農村工業化。現在已有全市重點企業天脊中化集團、泫氏鑄業集團落戶我處,吉利爾服飾、藍
天泵業正在積極籌建。五是發展三產經濟。可以利用閑置地發展農賢市場、小餐飲業,提供攤位場地出租
增加集體收入。再有就是利用優勢,利用閑置場地實施項目開發,興辦各類集體經營項目。趙庄村在這方
面已經取得了較好的經驗,他們充分發展本村交通便捷,地理條件優越等優勢,積極探索集體經濟發展的
新路子。趙庄村原來村班子不強,集體無收入,群眾思想復雜秩序混亂,正是由於造出了一個好班子,根
據本村實際,採取多種行之有效的途徑,建設農民住宅樓,興建商貿大樓,綜合服務大樓給村上租金,給
老百姓發放米、面、油方式出租,使村級集體經濟步入良性發展階段,促進了村集體經濟較快發展。
三、理清思路,努力實現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健康和持續
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對於鞏固農村基層組織,發展農村各項事業,實現農民共同富裕意義重大,我們
一定要理清思路,找准切入點,實現集體經濟發展的健康和持續。
1、以促進農民增收為切入點,發展集體經濟。農村經濟發展既要立足進富農戶,又要立足於壯集
體,兩者不可偏廢。一方面,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要致力於促進、帶動全體村民致富,在服務村民中實現
集體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村民在增加個人收入的同時也要自覺地參與和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因為
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了反過來又能夠為村民個人發家致富創造更好的環境和條件,如北陳村通過集體經濟組
織,承擔了天脊集團的肥料裝運任務,僅此一項收入每個裝運工每年都在萬元以上,同時集體通過組
織、管理也壯大了集體經濟。
2、以發揮比較優勢為切入點,發展集體經濟。因各地在交通區位、經濟基礎、資源稟賦以及農民
素質等方面的情況不一。 因此,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時,不能一哄而上,套用一個模式,而必須充分立
足當地實際,以項目開發為載體,發揮當地比較優勢,合理有效地利用當地資源,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
優勢,不斷增強村級集體經濟實力。
3、以優化發展環境為切入點,發展集體經濟。一是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列入農村經濟工作
的總體規劃中,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制定好本地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規劃,合理確定指標,組織職能部
門抓好實施,並從信息、人才、技術、立項等方面給予幫助。二是各級財政應從支農資金中拿出一部分作
為發展集體的周轉金,金融部門應發放一定的貸款扶持發展集體經濟,在稅收、工商管理上,對村級興辦
的集體企業和各種經營項目適當給予減免。三是對集體經濟發展好的村幹部制定獎勵政策,使村幹部的報
酬增長與集體經濟的發展、集體積累的增加有機掛鉤,形成內在的激勵機制。四是要藉助外力發展壯大集
體經濟,通過招商引資,聯合開發等形式,大搞資源開發與利用,增加集體經。濟收入。五是加強對發展
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典型事跡的宣傳,形成發展集體經濟的良好社會氛圍。
4、以資金積累滾動為切入點,發展集體經濟。一是要合理界定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的關系,絕不
能只圖眼前利益,急功近利,對開發的項目一賣了之,而是要採取合理的經營方式,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和長久化。二是在集體經濟發展後,必須很好地兼顧積累與發展的關系,既要投入一定數量的資金為村民辦
實事,搞好基礎設施環境建設,辦好教育、養老、醫療等公共福利事業,使他們切身感受到發展壯大集體
經濟帶來的好處,增強他們對村兩委班子的信任感。同時,還要考慮集體經濟的擴大再生產,經營好村集
體經濟項目,抓好集體經濟的管理,為村集體提供長遠、穩定的經濟收入。
有人管事,有錢辦事,有章理事是駕馭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三駕馬車,有人管事是前題,有章
理事是保證,那麼有錢辦事就是關鍵。因此,我們一定要增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緊迫感和自覺
性,通過扎實有效措施從根本上改變村集體經濟發展乏力的現狀。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快速發展。
7. 什麼是村集體經濟
村集體經濟一般是指依靠或者利用行政村所屬資源產生的各類收益,常見的如村集體土地發包收入,集體房屋租賃,集體土地上規劃修建商業房產出售或者租賃收入。
8. 你好 你說的是不是 稷山 鎢粉 我沒這邊也有被騙的 我是河北清河 關注案件發展 還有 我們這邊是廢金屬市場
段壁村,山西運城稷山縣下的一個小村莊,潛伏著一批詐騙犯。
他們以孫姓人員為首,團伙作案,以該村家家戶戶磨雕刻刀為名,說有磨下來的鎢粉處理,等你去後,帶你去看貨,看一兩家,貨是有的,但量不大,就說訂好了價格給你去村裡別人家湊湊。
湊的時候,問題就來了,湊來的幾噸根本不是你看的樣品,做鎢的應該知道,能磨下幾噸粉子,得多大量的合金啊,那個村子其實只有兩三家是磨鎢的,而且量很少,而這兩三家就成了誘餌。
詐騙案就這樣一樁接一樁的發生了,手法相同,我們知道的人員名字有孫建因和孫海慶,肯定還有潛伏在幕後的黑手,但是,你找當地警方報案,警方說你證據不足,同樣的詐騙案發生在一個地方,警方能不知道其中蹊蹺嗎?
只能說,大家不言而喻吧!
我們只能謹防這個村,避免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