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我國經濟未來改革重點任務是哪些

我國經濟未來改革重點任務是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15 15:25:23

『壹』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和難點是什麼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就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深入推進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奪取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全面勝利的根本途徑。」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彭森一語中的。那麼,具體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我們要繼續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大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深化國有企業和壟斷行業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等。把產業結構調整作為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有效抓手,將穩增長、調結構和深化改革結合起來,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的實質性轉變。產業結構調整是經濟結構調整的中心環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所有制結構逐步調整,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在發展經濟、促進就業等方面的比重不斷變化,增強了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更好體現和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進一步探索基本經濟制度有效實現形式,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

要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強調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有利於國有資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競爭力。這是新形勢下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和必然選擇。

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關系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

二,是需要進一步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尤其是加快資本市場要素市場建設。國家應引導社會資本有序進入實體經濟領域,並要注意適當控制實體經濟發展中的財務風險和市場風險。我國市場體系建設的薄弱環節,是要素市場建設相對於商品市場滯後,特別是各類要素的市場供求決定價格的機制尚未形成。加快培育和發展要素市場,改革要素市場的價格形成機制,是完善現代市場體系的重點。

建設現代市場體系的首要任務,是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的全國大市場,促進商品和要素實現跨地區自由流動。這是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升市場資源配置功能和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的內在要求。必須廢止妨礙公平競爭、設置行政壁壘、排斥外地產品和服務的各種分割市場的規定,打破行政性壟斷、行業壟斷、經濟性壟斷和地區封鎖,增強市場的統一性。應加快《反壟斷法》的制定工作,將行政性壟斷、行業壟斷和經濟性壟斷納入《反壟斷法》的規制范圍,加大反壟斷力度;加快制定或修訂保護和促進公平競爭的法律法規和政府規制,保障各類經濟主體獲得公平的市場准入機會;依法規范政府行為,界定政府在市場准入和市場運營方面的許可權和行為,提高市場准入程序的公開化和准入的透明度;針對國內市場的分割問題,強化打破地區封鎖的協調工作機制,消除行政壁壘、地方保護等分割市場的行為;推進現代流通進程,積極發展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促進商品和各種要素在全國范圍自由流動和充分競爭。

三,是要健全宏觀調控體系,通過公共財政體制建設,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繼續深化金融機構改革,健全資本市場,完善政府的投資和調控體制,尤其是要發揮經濟和法律手段在宏觀調控的主導作用。而當前制約民間投資的是投資管理體制和壟斷。雖然現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向民間投資開放,但民間投資真想進入卻往往遇見「玻璃門」和「彈簧門」。特別是一些利潤率較高的壟斷性行業,民間投資仍無法進入。龐大的民間投資,一旦真正啟動,將會極大地增強經濟的活力,強力拉動經濟的增長。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要求就是,既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有效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又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有效避免市場失靈。緊緊抓住並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使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再上一個大台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都對健全宏觀調控體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健全宏觀調控體系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的重要舉措,是實現宏觀調控目標、提高宏觀調控水平的重要制度性保障,對於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意義重大。

四,是要深化與民生有關的體制改革,主要是就業、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圍繞改善民生深化改革,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重點,從頂層優化制度安排,顯著增強我國民生保障能力。關注和改善民生是歷屆政府工作的一大特色和亮點。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各級政府要著力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質量,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推進經濟建設型政府向公共服務型政府轉變。針對社會發展和民生領域的突出問題,把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與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機結合,加快解決收入分配問題,加快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加快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加快發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會服務,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更好地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進一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大力推進養老保險、教育、醫葯衛生等社會領域改革和脫貧攻堅,通過創新機制更多吸引民間資本,增加公共服務有效供給,著力提高群眾獲得感。

五,是繼續推進農村綜合改革,進一步完善鄉鎮機構設置、義務教育體制、縣鄉財政體制,以及土地徵用制度、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等。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要進一步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增強農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快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增加科技含量、提升研發設計、重視品牌建設、改善市場營銷,實現「高端化、品牌化、精細化、清潔化」發展,大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是一個廣泛的內容,包括:

1,完善家庭承包經營、統分結合的雙層經濟制度;

2,推進鄉鎮機構改革、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和縣鄉財政體制改革等農村綜合改革;

3,推進土地徵用制度改革;

4,建立健全農村金融體制;

5,推進包括鄉鎮企業在內的產業體制改革,其中也包括集體企業及資產的股份制改造問題;

6,推進農村公共服務體制改革,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此外還要繼續推進農業技術推廣體制改革、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等等。

六,是要深化涉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促進生產要素的跨境流動和優化配置的體制和政策,提高引進外資質量和水平,轉變外貿增長方式,促進國內外經濟平衡發展,解決宏觀經濟存在的外匯儲備過多等突出矛盾。涉外經濟體制改革,既是改革,也是開放。國際形勢與我國比較優勢的新變化,對深化涉外經濟體制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只有深化涉外經濟體制改革,才能打造對外開放升級版,同時倒逼國內經濟體制改革,釋放改革紅利。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國對外開放全面推進,涉外經濟體制開放取得巨大進展。但是,我國的比較優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金融危機後的世界經濟處於深度轉型調整時期,現行涉外經濟體制越來越難以適應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現行涉外經濟體制不能適應提升我國國際分工地位的要求。提升我國在全球產業價值鏈的地位,是我國比較優勢變化的必然要求,但是,現行涉外經濟體制尚不適應這種新要求,既不利於引進高端產業活動、高級生產要素,也不適應企業「走出去」整合外部資源,使我國難以充分利用新的戰略機遇期。

其次,現行涉外經濟體制不能適應我國優化產業結構的要求。服務業開放不足,管制過度,限制了服務業的發展。稅收、通關等政策限制了我國吸引高端製造、地區總部等活動,不利於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七,是推進社會事業領域改革,包括教科文衛體制改革,其中網友提到的衛生體制改革,現在國家有關部門正在抓緊研究,其基本思路是綜合配套推進,醫葯衛生體制、葯品產銷體制和醫療保險體制改革。其中,醫葯衛生體制改革關鍵是要解決政事分開、管辦分離、醫葯分離等問題。還要加大政府的公共衛生投入,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管理和監督,為廣大人民提供價格合理、服務周到的醫療衛生服務。

社會事業領域制度的改革創新,是促進社會事業健康快速發展、更好地保障人民社會權利的重要手段。那麼,怎樣才能讓改革舉措深入人心,扎實推進,富有成效呢?既要統籌好社會事業改革與經濟建設相互之間的協調發展,又要統籌好社會事業改革各領域內部之間的均衡發展;既要搞好制度建設的創新,又要實現工作方法的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優化教育環境,增加就業崗位,實現收入分配公平,完善保障體系,創新醫療衛生體制,才能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有尊嚴。

改革發展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讓全體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而普通群眾特別是弱勢群體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既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衡量改革發展成效的重要標准。

八,還要進一步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包括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政府機構改革,建立健全科學民主的決策機制和績效評價機制,推進依法行政,促進政治體制改革等。持續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簡稱「放管服」),切實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和優化政府服務,抓緊制定行政審批中介服務、職業資格、政府定價收費等清單,形成全國統一政務服務平台,著力為實體經濟升級營造更好環境。

對於政府職能轉變主要包括四個方面:1,是職能轉移,解決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系問題;2,是職能下放,解決中央與地方各級政府的職責關系問題;3,是職能整合,解決部門之間職責交叉、關系不順的問題;4,是職能加強,解決政府該管的事沒有管住管好的問題。

轉變政府職能,就是要把政府該放的放下去,政府該管的管起來。當務之急是以改革為突破口,大力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權,這有利於政府集中精力、資源管好自己該管的事。放權的同時也要加強和改善管理,放管結合,使政府職能轉變順利推進。


資料來源——

人民網: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115/c1001-23559509.html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1038/4415883.html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5/1101/c40531-27762208.html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1015/c40531-23202658.html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1101/c40531-23398660-4.html

http://www.people.com.cn/GB/32306/54155/57487/5654199.html

中國人大網:

www.npc.gov.cn/npc/xinzhuanti/xxgcsbjszqhjs/2013-12/18/content_1817430.htm















『貳』 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是什麼

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要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要正確把握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目標和重點任務,不斷把經濟體制改革引向深入,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2)我國經濟未來改革重點任務是哪些擴展閱讀:

要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宏觀調控體系、開放型經濟體系,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事關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任務繁重艱巨。要在以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決貫徹執行《決定》的各項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完善體制機制,重在實乾落實,譜寫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歷史新篇章。

『叄』 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改革的主要方向是什麼

我國未來經濟發展與改革,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可以做的:一、通過保障就業,提高就業率,增加就業機會,創造就業機會,來確保通過刺激內需,推動經濟增長。二、經濟轉型,即從外向型經濟、勞動密集型經濟,轉向服務型經濟、和內需型經濟。從資源消耗型,向資源再生型轉型。三、通過立法,確保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四、提高廣大勞工階層收入,健全社會保障系統,使之得以享受經濟繁榮帶來的成果。五、平衡區域經濟,政策向西部傾斜,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肆』 我國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是什麼

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是政府改革。未來政府改革的本質,就是把適用於計劃經濟的政府管理方式和職能轉變為適應於市場經濟的政府管理方式職能。

一要堅定推進市場化改革解決好政府的 「越位」問題,把市場能做的交給市場做。

二要解決好政府的 「缺位」問題。從這個角度看,未來改革,政府的職能很可能不是減少了,而是增加了;政府監管的難度不是下降了,而是提升了。

(4)我國經濟未來改革重點任務是哪些擴展閱讀:

過去對於市場的管理,採取的辦法是不讓進入,這種管理相對容易;而當今在很多經濟領域中,放低准入門檻之後,政府監管的水準就必須大幅度提高,這個難度更大。但是,當市場真正在資源配置方面起到決定性作用時,資源真正由市場機制調節,政府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時,整個經濟的活力就上升。

總的來說,更好地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就要推進政府改革,政府職能要實現從過去對經濟進行計劃,轉向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從過去直接干預微觀經濟,到調控市場的轉變等,真正解決好政府的 「越位」問題和 「缺位」問題,建設一個高效的服務型的廉潔的政府。

『伍』 經濟體制改革的新任務有哪些

經濟體制改革的新任務有:
一是深化投資體制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快推進投資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精簡和下放投資審批事項,嚴格規范審批行為,加快建立縱橫聯動協管機制,推進投資領域法制化建設。進一步改善民間投資環境,進一步完善和落實民間投資36條及其相關實施細則和配套政策,推出一批鼓勵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投資參與的示範性項目。加快推進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促進社會資本積極參與鐵路建設。
二是推進資源性產品等價格改革,形成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進一步減少政府定價項目,放開一批具備競爭條件的商品和服務價格,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完善和擴大居民生活階梯價格制度,探索建立主要農產品目標價格制度。
三是深化財稅金融改革,促進經濟轉型和服務實體經濟。實施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規范政府舉債融資制度,推進營改增試點、消費稅、資源稅、房地產稅、環境保護稅等稅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要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發展,繼續推進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有序放寬金融機構市場准入,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切實防範系統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
四是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界定不同國有企業功能,推動各種所有制資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加快推進電力、油氣、鹽業等重點行業改革。
五是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促進資源要素優化配置。重點在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社會信用體系、市場監管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推動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秩序建設,健全市場導向的科技創新體制,促進各類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
六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相關改革,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要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推進新型城鎮化,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多元化可持續的城鎮化投融資機制,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改革試點,著重解決好人往哪裡去、錢從哪裡來、地該怎麼用等問題。
七是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擴大服務業領域對外開放,深化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試點,完善支持企業「走出去」的體制機制,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
八是推進社會事業相關改革,健全民生保障體制機制。堅持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深化教育、醫葯衛生、文化、社會保障、住房保障、收入分配等領域改革,統籌基本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改革,努力實現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更好激發全社會發展活力。
九是健全資源節約環境保護體制,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抓好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思路研究和先行示範區建設,加大主體功能區制度實施力度,狠抓節能減排制度建設,推進環境治理體制創新,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加快建設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陸』 當前和未來幾年改革開放的重點任務主要有哪些

1、按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加快推進要素市場、資源價格、財稅、金融、投資、科技等方面的改革;
2、按照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要求,推動勞動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教育、醫療等方面的改革;
3、按照統籌城鄉、區域發展的要求,建立有利於改變城鄉二元結構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體制機制;
4、按照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和促進公平競爭的要求,繼續推進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進一步加快壟斷行業改革;
5、按照經濟、政治、文化、社會體制「四位一體」改革相協調的要求,加快推進政治、文化、社會體制改革;
6、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建立起扶貧幫困和化解社會矛盾的體制和機制;
7、按照擴大開放的要求,加快涉外經濟體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
8、按照國際慣例和世貿規則的要求,在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方面邁出新的步伐。

『柒』 當前和未來幾年改革開放的重點任務主要有哪些

按照黨的十七大的總體部署和最近幾年的新情況,當前和未來幾年改革開放的重點任務,主要有。第一,按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加快推進要素市場、資源價格、財稅、金融、投資、科技等方面的改革;第二,按照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要求,推動勞動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教育、醫療等方面的改革;第三,按照統籌城鄉、區域發展的要求,建立有利於改變城鄉二元結構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體制機制; 第四,按照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和促進公平競爭的要求,繼續推進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進一步加快壟斷行業改革;第五,按照經濟、政治、文化、社會體制「四位一體」改革相協調的要求,加快推進政治、文化、社會體制改革;第六,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建立起扶貧幫困和化解社會矛盾的體制和機制;第七,按照擴大開放的要求,加快涉外經濟體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第八,按照國際慣例和世貿規則的要求,在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方面邁出新的步伐。

閱讀全文

與我國經濟未來改革重點任務是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市場經濟學有哪些專業教材 瀏覽:214
美女工作累嗎有什麼不高興的 瀏覽:794
戀愛時如何提及婚姻問題 瀏覽:85
找對象為什麼不幸福 瀏覽:503
什麼是菩提心動畫故事 瀏覽:642
微信健康碼的信息填錯怎麼改 瀏覽:967
遇到事業打擊後怎麼調整 瀏覽:123
哪個國家有蘇聯美女 瀏覽:243
當事人確有經濟困如何認定 瀏覽:269
冷漠婚姻什麼意思 瀏覽:311
幸福之城地下之王怎麼存檔 瀏覽:277
漫畫如何用鏡頭講故事 瀏覽:458
上海幸福里彩北哪個小區最好 瀏覽:207
395什麼意思愛情 瀏覽:61
美女主播用的是什麼拍攝軟體 瀏覽:567
如何查詢外地他人健康碼 瀏覽:164
廊坊經濟開發區怎麼樣 瀏覽:36
杞子別名有哪些好看的電影愛情 瀏覽:700
愛情公寓一個女人最後怎麼樣了 瀏覽:913
pes在經濟裡面是什麼 瀏覽: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