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水路運輸有哪些技術經濟特徵

水路運輸有哪些技術經濟特徵

發布時間:2022-08-15 07:47:18

『壹』 五類運輸方式的技術經濟特徵

1、鐵路運輸:運量大,速度快,運費較低,受自然因素影響小,連續性好;鐵路造價高,佔地廣,短途運輸成本高;大宗笨重、需長途運輸的貨物。
2、公路運輸:機動靈活,周轉速度快,裝卸方便,對各種自然條件適應性強;運量小,耗能多,成本高,運費較高;短程、量小的貨物。

3、水路運輸:運量大,投資少,成本低;速度慢,靈活性和連續性差,受航道水文狀況和氣象等自然條件影響大;大宗、遠程、時間要求不高的貨物。

4、航空運輸:速度快,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現代化運輸方式;運量小,耗能大,運費高,且設備投資大,技術要求嚴格;急需、貴重、數量不大的貨物。

5、管道運輸:損耗小,連續性強,平穩安全,管理方便,運量很大;設備投資大,靈活性差;大量流體貨物。

『貳』 水路運輸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水路運輸對經濟、文化發展和對外貿易交流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水運主要是承擔大數量、長距離的運輸,是在干線運輸中起主力作用的運輸形式。在內河及沿海,水運也常作為小型運輸工具使用,擔任補充及銜接大批量干線運輸的任務。
一、水路運輸是以船舶為主要運輸工具、以港口或港站為運輸基地、以水域包括海洋、河流和湖泊為運輸活動范圍的一種運輸方式。水運至今仍是世界許多國家最重要的運輸方式之一。水路運輸是為目前各主要運輸方式中興起最早、歷史最長的運輸方式。其技術經濟特徵是載重量大、成本低、投資省,但靈活性小,連續性也差。較適於擔負大宗、低值、笨重和各種散裝貨物的中長距離運輸,其中特別是海運,更適於承擔各種外貿貨物的進出口運輸。水路運輸有著悠久的歷史。人類還在石器時代,就以木作舟在水上航行,後來才有了獨木舟和船。人類在古代就已利用天然水道從事運輸。最早的運輸工具是獨木舟和排筏,以後出現木船。帆船出現於公元前4000年。15~19世紀是帆船的鼎盛時期。
二、中國是世界上水路運輸發展較早的國家之一。公元前2500年已經製造舟楫,商代有了帆船。公元前500年前後中國開始工鑿運河。公元前214年建成了連接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的靈渠。京杭運河則溝通了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和海河五大水系。唐代對外運輸絲綢及其他貨物的船舶直達波斯灣和紅海之濱,其航線被譽為海上絲綢之路。明代航海家鄭和率領巨大船隊七下西洋,歷經亞洲、非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把蒸汽機裝在"克萊蒙特號"船上,航行在紐約至奧爾巴尼之間,航速達每小時6.4千米,成為第一艘機動船。19世紀蒸汽機驅動的船舶出現後,水路運輸工具產生了飛躍。1872年,我國自製的蒸汽機船開始航行於海上和內河。當代世界上水路運輸發達,世界上許多國家擁有自己的商船隊。現代商船隊中已有種類繁多的各種現代化運輸船舶。
三、中國水路運輸發展很快,特別是近30多年來,水路客、貨運量均增加16倍以上,目前中國的商船已航行於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中國當前已基本形成一個具有相當規模的水運體系。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水路運輸對經濟、文化發展和對外貿易交流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叄』 水路運輸有哪些特點

一、水路運輸的優點:

  1. 運能大,能夠運輸數量巨大的貨物。通

  2. 用性較強,客貨兩宜。

  3. 越洋運輸大宗貨品,連接被海洋所分割的大陸,遠洋運輸是發展國際貿易的強大支柱。

  4. 運輸成本低,能以最低的單位運輸成本提供最大的貨運量,尤其在運輸大宗貨物或散裝貨物時,採用專用的船舶運輸,可以取得更好的技術、經濟效果。

  5. 平均運輸距離長。

二、水路運輸的缺點:

  1. 受自然氣象條件因素影響大。由於季節、制約的程度大,因而一年中中斷運輸的時間較長。

  2. 營運范圍受到限制,如果沒有天然航道則無法運輸。

  3. 航行風險大,安全性略。

  4. 運送速度侵,淮時性差,經營風險增加。

  5. 搬運成本與裝卸費用高,這是因為運能最大,所以導致了裝卸作業量最大。

『肆』 水路運輸的適用范圍。

水路運輸的適用范圍:水路運輸是以船舶為主要運輸工具、以港口或港站為運輸基地、以水域包括海洋、河流和湖泊為運輸活動范圍的一種運輸方式。
水運仍是世界許多國家最重要的運輸方式之一。水路運輸是為各主要運輸方式中興起最早、歷史最長的運輸方式。其技術經濟特徵是載重量大、成本低、投資省,但靈活性小,連續性也差。較適於擔負大宗、低值、笨重和各種散裝貨物的中長距離運輸,其中特別是海運,更適於承擔各種外貿貨物的進出口運輸。
《水路貨物運輸合同實施細則》第二條 本細則所稱水路運輸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沿海、江河、湖泊以及其他通航水域中一切營業性的貨物運輸。
本細則適用於水路運輸企業與其他企業、農村經濟組織、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法人之間簽訂的水路貨物運輸合同。
持有營業執照的個體(聯戶)船民與企業、農村經濟組織、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法人之間,以及水路運輸企業與個體經營戶、個人之間簽訂的水路貨物運輸合同,應參照本細則執行。
軍事運輸,水路與鐵路、公路、航空、管道之間的貨物聯運,另行規定。
第四條 水路貨物運輸合同,除短途駁運、擺渡零星貨物,雙方當事人可以即時清結者外,應當採用書面的形式。大宗物資運輸,可按月簽訂貨物運輸合同。對其他按規定必須提送月度托運計劃的貨物,經托運人和承運人協商同意,可以按月簽訂貨物運輸合同或以貨物運單作為運輸合同。零星貨物運輸和計劃外的整批貨物運輸,以貨物運單作為運輸合同。

『伍』 水路交通運輸設施包括哪些

水路交通運輸設施包括線路基礎設施,站場基礎設施,樞紐基礎設施和附屬基礎設施,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是指各種交通方式中為完成客流和物流所需要的固定設施。
水路運輸是為目前各主要運輸方式中興起最早、歷史最長的運輸方式。其技術經濟特徵是載重量大、成本低、投資省,但靈活性小,連續性也差。較適於擔負大宗、低值、笨重和各種散裝貨物的中長距離運輸,其中特別是海運,更適於承擔各種外貿貨物的進出口運輸。

『陸』 水路運輸的簡介

水路運輸是為目前各主要運輸方式中興起最早、歷史最長的運輸方式。其技術經濟特徵是載重量大、成本低、投資省,但靈活性小,連續性也差。較適於擔負大宗、低值、笨重和各種散裝貨物的中長距離運輸,其中特別是海運,更適於承擔各種外貿貨物的進出口運輸。

『柒』 如何評價各種運輸供給方式的技術經濟特徵

2019年水路運輸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內河航運的作用不斷加強

華經情報網
09-01 · 優質財經領域創作者
一、水路運輸概述

水路運輸是為目前各主要運輸方式中興起最早、歷史最長的運輸方式。其技術經濟特徵是載重量大、成本低、投資省,但靈活性小,連續性也差。較適於擔負大宗、低值、笨重和各種散裝貨物的中長距離運輸,其中特別是海運,更適於承擔各種外貿貨物的進出口運輸。

根據航行水運性質,水運分海運和河運兩種,它們是以海洋和河流作交通線的。海運即海洋運輸,是使用船舶等水運工具經海上航道運送貨物和旅客的一種運輸方式。它具有運量大、成本低等優點,但運輸速度慢,且受自然條件影響。

河運即內河運輸,用船舶和其他水運工具,在國內的江、河、湖泊、水庫等天然或人工水道運送貨物和旅客的一種運輸方式。它具有成本低、耗能少、投資省、少佔或不佔農田等優點,但其受自然條件限制較大,速度較慢,連續性差。需要通航噸位較高的船舶,窄的河道要加寬,淺的要挖深,有時還得開挖溝通河流與河流之間的運河,才能為大型內河船舶提供四通八達的航道網。

水路運輸的分類

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水路運輸一般包括四種形式,分別是沿海運輸、近海運輸、遠洋運輸、內河運輸。沿海運輸是使用船舶通過大陸附近沿海航道運送客貨的一種方式,一般使用中、小型船舶。近海運輸是使用船舶通過大陸鄰近國家海上航道運送客貨的一種運輸形式,視航程可使用中型船舶,也可使用小型船舶。遠洋運輸是使用船舶跨大洋的長途運輸形式,主要依靠運量大的大型船舶。內河運輸是使用船舶在陸地內的江、河、湖、川等水道進行運輸的一種方式,主要使用中、小型船舶。

水路運輸的四種形式

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水路運輸業發展現狀

1、客運量

隨著高鐵的提速,以及其他交通工具的發展,從2017年起全國水路客運量逐年降低,2019年全年完成客運量2.73億人,比上年下降2.6%。而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截止至7月全國水運客運量7031萬人,同比下降54.9%。

2015-2020年7月中國水路客運量情況統計

數據來源:交通運輸部,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2、貨運量

得益於不斷增長物流運輸需求,以及港口設施的完善,水運的在區域物流中的地位逐漸凸顯,貨運需求增長穩定,貨運量也保持穩定增長態勢,2019年我國水運共完成貨運量74.72億噸,同比增長6.3%,占國內貨運總量比重也達到了16.16%。其中,內河運輸完成貨運量39.13億噸;沿海運輸完成貨運量27.27億噸;遠洋運輸完成貨運量8.32億噸。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水運貨運量呈現下跌趨勢,到2020年7月我國水運共完成貨運量40.92億噸,同比增長-6.9%。

2015-2020年7月中國水路貨運量情況統計

數據來源:交通運輸部,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自2015年以來,中國的內河航運相對較快,佔比有較為明顯的提升,近兩年佔比較為穩定,且有所下降,主要是煤炭、鋼鐵、鐵礦石等大宗商品需求量有所回升,沿海貨運量增長較快推動。

2015-2019年中國各類型水路貨運量情況統計

數據來源:交通運輸部,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水路運輸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

3、內河航道里程

從國內水路的航道里程來看,近幾年我國內河的水路通航里程已經基本穩定,保持在12.7萬公里左右,且存在小幅的波動,主要是由於航道等級提升工程等因素影響,造成的部分區域航道周期性封閉與開通所導致的。

據統計,截止2019年末,全國內河航道通航里程12.73萬公里,比上年增加172公里。等級航道里程6.67萬公里,占總里程52.4%,提高0.2個百分點。三級及以上航道里程1.38萬公里,占總里程10.9%,提高0.3個百分點。

2015-2019年中國內河航道通航里程數情況統計

數據來源:交通運輸部,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4、貨物周轉量

2015-2019年,我國水路貨運周轉量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到2019年我國水路運輸完成貨物周轉量103963.04億噸公里,同比增長5.0%。其中內河運輸完成貨物周轉量16302.01億噸公里;沿海運輸完成貨物周轉量33603.56億噸公里;遠洋運輸完成貨物周轉量54057.47億噸公里。2020年,水運貨物周轉受到疫情影響,呈現下降趨勢,截止至7月我國水路運輸完成貨物周轉量57.140.77億噸公里,同比增長-7.1%。

2015-2020年7月中國水運貨物周轉量情況統計

數據來源:交通運輸部,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5、港口貨物吞吐量

2015-2019年我國港口吞吐貨物總體保持穩定,不存在大幅度波動。到2019年,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39.5億噸,同比增長5.7%,其中內、外貿吞吐量分別增長6.1%和4.7%。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6億標箱,同比增長4.4%。到2020年隨著疫情的結束,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由負轉正,截止至7月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80.7億噸,同比增長1.4%。

2015-2020年7月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情況統計

數據來源:交通運輸部,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水路運輸業未來發展趨勢

1、港口在運輸領域的中心地位持續凸顯

國務院下發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指出,要打造綠色高效的現代物流系統。優化運輸結構,加快推進港口集疏運鐵路、物流園區及大型工礦企業鐵路專用線等「公轉鐵」重點項目建設,推進大宗貨物及中長距離貨物運輸向鐵路和水運有序轉移。推動鐵水、公鐵、公水、空陸等聯運發展,推廣跨方式快速換裝轉運標准化設施設備,形成統一的多式聯運標准和規則。預計未來,中國港口在大宗貨物與長距離運輸的領域的中心地位將會持續凸顯。

2、內河航運作用不斷加強

隨著產業結構的地域性調整,未來中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顯著受益於航運與鐵路運輸的聯動式發展,尤其是長江經濟帶的中游的各個省份。隨著內河航運的發展,未來有望降低基礎原材料價格與產業運輸成本,有利於中西部地區承接東部地區基礎性產業,降低下游產業成本,有利於豐富地區產業類型,完善產業結構,並為東部地區的產業結構升級轉型騰出空間。

內河航運為何衰落
港口未來10年前景
2020航運業十大預測
航運業2020能回暖嗎
航運海運最新消息
我國水路運輸發展現狀

『捌』 水運優點

法律分析:
一、技術性特性上水陸運送的優勢:
1、在運送標准優良的航線,根據工作能力基本上不受到限制。
2、輸送量大。在五種運輸工具中,水路運輸工作能力較大 ,在湘江主幹線,一支拖駁或頂推駁船隊的載運工作能力已超出萬噸級,海外較大 的頂推駁船隊的載運工作能力達3~4萬噸級,世界最大的運輸船已超出50萬噸級。換句話說船運可以運送總數極大的貨品。
3、實用性較強,客貨兩宜。水陸運送通用性特性也非常好,既可運客,也可運東西,能夠 運輸各種各樣貨品,特別是在是大物件貨品。
二、技術經濟指標上水陸運送的優勢:
1、遠洋運輸大宗商品貨物,聯接被海洋所切分的內地,遠洋運輸是發展趨勢進出口貿易的強勁支撐。遠洋運輸在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層面占與眾不同關鍵影響力,在我國有超出90%的出口外貿貨品選用遠洋運輸,是發展趨勢進出口貿易的強勁支撐,臨戰又能夠 提高國防安全工作能力,它是其他一切運輸工具都沒法替代的。
2、勞動效率高,沿海地區運送勞動效率是鐵路貨運的6.4倍,湘江主幹線運送勞動效率是鐵路貨運的1.26倍。
3、船運基礎設施投資省,水路運輸只需運用江河湖泊等當然水利資源,除務必項目投資購造船隻,基本建設海港以外,沿海地區航線基本上不需項目投資,治理航線也只是只能高鐵建設花費的1/3~l/5。
4、均值距離長,水陸運送均值距離各自是鐵路貨運的2.3倍,公路貨運的59倍,管輸的2.7倍,民航運輸的68%。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管理條例》
第二條 從事道路運輸經營以及道路運輸相關業務的,應當遵守本條例。前款所稱道路運輸經營包括道路旅客運輸經營(以下簡稱客運經營)和道路貨物運輸經營(以下簡稱貨運經營);道路運輸相關業務包括站(場)經營、機動車維修經營、機動車駕駛員培訓。
第三條 從事道路運輸經營以及道路運輸相關業務,應當依法經營,誠實信用,公平競爭。
第四條 道路運輸管理,應當公平、公正、公開和便民。

衍生問題:
物流運輸方式的分類具體是怎樣的?
1.公路運輸。這是主要使用氣車,也使用其它車輛(如人、畜力車)在公路上進行貨客運輸的一種方式。公路運輸主要承擔近距離、小批量的貨運和水運、鐵路運輸難以到達地區的長途、大批量貨運及鐵路、水運優勢難以發揮的短途運輸。由於公路運輸有很強靈活性,近年來,在有鐵路、水運的地區,較長途的大批量運輸也開始使用公路運輸。公路運輸主要優點是靈活性強,公路建設期短,投資較低,易於因地制宜,對收到站設施要求不高。可以採取「門到門」運輸形式,即從發貨者門口直到收貨者門口,而不需轉運或反復裝卸搬運。公路運輸也可做為其它物流運輸方式的銜接手段。公路運輸的經濟半徑,一般在200公里以內。
2.鐵路運輸。這是使用鐵路列車運送客貨的一種運輸方式。鐵路運輸主要承擔長距離、大數量的貨運,在沒有水運條件地區,幾乎所有大批量貨物都是依靠鐵路,是在干線運輸中起主力運輸作用的物流運輸方式。鐵路運輸優點是速度快,運輸不大受自然條件限制,載運量大,運輸成本較低。主要缺點是靈活性差,只能在固定線路上實現運輸,需要以其它運輸手段配合和銜接。鐵路運輸經濟里程一般在200公里以上。
3.水運。這是使用船舶運送客貨的——種物流運輸方式。水運主要承扭大數量、長距離的運輸,是在干線運輸中起主力作用的運輸形式。在內河及沿海,水運也常做為小型運輸工具使用,擔任補充及銜接大批量干線運輸的任務。水運的主要優點是成本低,能進行低成本、大批量、遠距離的運輸。但是水運也有顯而易見的缺點,主要是運輸速度慢,受港口、水位、季節、氣候影響較大,因而一年中中斷運輸的時間較長。

『玖』 武漢的水路運輸和鐵路運輸分別有什麼特點

水路運輸是以船舶為主要運輸工具、以港口或港站為運輸基地、以水域(海洋、河、湖等)為運輸活動范圍的一種客貨運輸。在蒸汽機發明及其用於交通動力前即已出現,為目前各主要運輸方式中興起最早、歷史最長的運輸方式。其技術經濟特徵是載重量大、成本低、投資省,但靈活性小,連續性也差。較適於擔負大宗、低值、笨重和各種散裝貨物的中長距離運輸,其中特別是海運,更適於承擔各種外貿貨物的進出口運輸。水運至今仍是世界許多國家最重要的運輸方式之一。

武漢周圍多有山巒重疊,鐵路運輸總會經歷多段上山下山的過程,較適合一些相對輕型物品的運輸,如若是要運送大型器材和重型裝備,那水運進武漢將是最經濟的選擇

閱讀全文

與水路運輸有哪些技術經濟特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戀愛時如何提及婚姻問題 瀏覽:85
找對象為什麼不幸福 瀏覽:503
什麼是菩提心動畫故事 瀏覽:642
微信健康碼的信息填錯怎麼改 瀏覽:967
遇到事業打擊後怎麼調整 瀏覽:123
哪個國家有蘇聯美女 瀏覽:243
當事人確有經濟困如何認定 瀏覽:269
冷漠婚姻什麼意思 瀏覽:311
幸福之城地下之王怎麼存檔 瀏覽:277
漫畫如何用鏡頭講故事 瀏覽:458
上海幸福里彩北哪個小區最好 瀏覽:207
395什麼意思愛情 瀏覽:61
美女主播用的是什麼拍攝軟體 瀏覽:567
如何查詢外地他人健康碼 瀏覽:164
廊坊經濟開發區怎麼樣 瀏覽:36
杞子別名有哪些好看的電影愛情 瀏覽:700
愛情公寓一個女人最後怎麼樣了 瀏覽:913
pes在經濟裡面是什麼 瀏覽:140
有情人的幸福是什麼 瀏覽:626
花市買回來的幸福樹怎麼養 瀏覽: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