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戰後,英國經濟衰敗的原因
英國在十九世紀末期就被德國和美國快速趕超。龐大的海外殖民尾大不掉,成了負擔。一次世界大戰更是泥潭。所謂二戰後的衰落,只不過是這一過程的加速罷了。
1. 二戰結束後,英國沿襲二戰時的計劃體系。官僚系統過於龐大,資源集中於中央,工會勢力強大,所以經濟失去活性。
2. 經濟的快速衰落,讓英國國內政治也極不穩定。在撒切爾夫人之前,首相頻繁下台,導致政策缺乏連續性。
3. 撒切爾夫人的私有化改革雖然激活了經濟,但公共服務部門如醫療和教育體系更趨於集中,消耗大量的資源。
4. 英國金融業發達,金融巨頭的話語權也很大。為了保護金融業利益,英鎊不斷走高,導致國內製造業轉移。
5. 二戰後,英國參與了數次沖突,比如馬島海戰和伊拉克戰爭。這帶來經濟上的包袱。
除了政策方面的原因,還有許多其他的原因,比如:
1. 德國人在工作場所的紀律和效率高於英國人
2. 英國人多購房,德國人多租房。英國勞動力的靈活性低。
⑵ 戰爭給自己帶來損失,給其它國家帶來災難,是什麼原因你怎麼看
國家沒有強大的國防難以立世,再強大的國家好戰必亡,在歷史的長河中,古今中外有多少霸權灰飛煙滅,只有五千年中國可以以一而貫,即尊奉了此一王道。
戰爭的定義有N種,熟知戰爭的軍事大家,無一人不清楚,它給社會帶來的重大災難和破壞是根本性的。身經百戰,有當代孫吳之稱的劉伯承元帥,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正謂戰爭雙方都會招致重大損失。因此,我們的兵家無不強調,非不得已而用。
生活在網路時代的鍵盤俠們,動輒即要給誰點顏色,說到裝備張口即說必須經過實戰檢驗,國家任奢侈的陽光勁揮,似乎早已按捺不住,早自打聲一片,即根本不明白兵非不利己而用的道理。
所謂以柔克鋼,四兩撥千金,是力量不均衡的辦法,是沒辦法的辦法,只能以戰止戰,被人帶節奏。吃力之餘就怕一個不小心,即便如此,造成的兵力和物質損失相當之大,如此觀察,你還能妄說妄論戰爭嗎?
⑶ 戰爭與經濟的聯系為什麼一個國家發生戰爭會拖垮經濟、政局動搖越詳細越好,謝謝、、、、
經濟是軍事的基礎,沒有強大的綜合國力,就不能進行軍事戰爭。現代戰爭,打的就是經濟實力。
發生戰爭了,除了人民不能進行正常的生產,製造,反而要消耗相當大的物資,所以就會拖垮經濟,陷入經濟危機,捉襟見肘,經濟極端困窘。
⑷ 戰後國家經濟衰敗的原因有哪些希望從戰勝國和戰敗國兩方面進行解讀~謝謝~
我覺得應該分為三個階段,
冷兵器一個階段
熱兵器一個階段
2戰後現代戰爭一個階段
但既然是問經濟衰敗的原因,現在戰爭階段尚未有大國之間實力平等國家的對決實例,所以要分析的話只有熱兵器到二戰結束。
先說說國家經濟吧。國家經濟,用最簡單的話來說,是國家土地,人口,工業,農業,商業,所創造價值的總體體現,耳以上5個特點在現代是相對等值的對比。
而熱兵器至二戰結束之間的戰爭行為,交戰雙方的主要目的都寄託於對於對方國家的土地,人口的佔領行為,對於對方國家的工業,農業,商業的破壞,這些都是傷害到國家經濟的根本行為,
對於戰敗方來說,土地,人口的減少以及工業,農業,商業,被破壞必然是造成國家經濟的衰敗(這是大方面的必然性,至於土地人口的減少和農業,商業,被破壞造成的經濟衰敗具體體現。由於是手打字。就不給你打了。這方面的質料你可以網路或谷歌一下。)
而對於戰勝方,實際上在戰爭期間已經結束後的一段時期,它所損失的經濟實力實際上是與戰敗方相對相同的(切記;以上觀點都是奠基在戰爭雙方實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
⑸ 導致一戰和二戰期間的經濟蕭條的原因或者事件是什麼 不好意思,沒有錢作為獎賞了,請知道答案者幫幫忙
在一戰結束後,美國在整個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正是工業革命蓬勃發展,經濟高度繁榮的時候,這段時間美國是美國柯立芝擔任八年的總統,所以稱這段時間為柯立芝繁榮。由於經濟自由主義思想的泛濫,對市場調節作用的過度迷信,使政府缺乏對經濟活動的必要監管。由於美國政府發行的戰爭債券讓人們開始嘗到投資的甜頭,大家開始把錢從銀行拿出來投資,而華爾街的銀行家們發現了這一融資渠道,他們開始引誘民眾把大量流動資金投入證券市場進行融資,華爾街的銀行家告訴民眾股票永遠不會跌,就像現在的房產商告訴我們的一樣,所以民眾紛紛把錢投入股市,據統計,在20年代,有300萬美國人在從事股票交易。銀行家則拚命放貸款給投資者炒股,和現在放貸款給炒房者一樣,這樣大量熱錢湧入股市,造成美國股市的十年牛市,沒人相信股市會跌,美國股市的泡沫越吹越大,1928年當選總統的胡佛也沒有插手規范股票市場的意圖。股市的牛市終結於1929年10月23日,當天汽車股大跌,造成了股市一個小時的瘋狂交易。數百萬美元的股票被賣出,第二天,1929年10月24日,由於投資者對股市信心的崩潰,股市一泄千里。大量資產蒸發,美國的大銀行團開始還准備給股市注資2.5億美元恢復信心,25日和26日的股市在這場注資救市保護下挺過去了,胡佛總統也出來講話安定人心。28日,由於在一天的停市後投資人急於想知道股市情況,全美電話線被打爆。由於周四的爆跌,那些貸款投資的投資者資產蒸發,導致資不抵債,他們的股票就被貸款銀行和經紀人收回拋售,從而導致更多的股票被拋售,在28日股市又出現瘋狂下跌,29日,股市比28日開市時下跌22%。至此,美國股市憑空蒸發了250億美元的個人資產。由於借貸投資者的破產,銀行和經紀人開始收回抵押並放到市場上拋售,這樣的結果就是投資者變得一無所有,而銀行的資金鏈斷裂,開始有銀行倒閉,而在這些銀行有儲蓄的民眾的錢也全打了水漂。而那些在其他銀行儲蓄的民眾對銀行信心的崩潰導致大規模的擠兌,從而導致更多銀行倒閉。到1931年,兩千家美國銀行倒閉。由於銀行的倒閉,實體企業沒有了融資渠道,小企業紛紛破產,大企業開始減員減產,所以失業率飆升。這一連串的事件導致了1929經濟危機和大蕭條。
⑹ 為什麼戰爭過後是經濟緊縮
經濟停滯,企業商家關門倒閉,工人失業,沒有收入來源,就沒有消費能力,因此,整個社會經濟蕭條,緊縮。
⑺ 為什麼戰爭過後,往往會出現經濟通縮的情況
一般來說,經濟緊縮是指經濟運行中,以商品和服務的成本指數來衡量的價格持續的全面下降。生產過剩:產品供過於求,產品沒有銷路。有效需求:受股市低迷、投資減少、經濟低迷、消費低迷、有效需求不足等負面因素的影響也是重要因素。與此同時,生產過剩和有效需求不足往往相互影響。作為全球經濟火車頭的美國經濟復甦疲弱,打擊了其他依賴美國推動經濟的國家,使它們陷入通縮。
從世界經濟的角度來看,通貨緊縮比通貨膨脹有更多的不利因素。通貨緊縮與債務相結合,造成嚴重的財政問題,加劇通貨緊縮,勢必會阻礙世界經濟的復甦。最好的解決辦法是降低存貸款利率,削減稅收,擴大財政支出,增加財政赤字,發行國債,啟動大規模項目。
⑻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美國的經濟為什麼會衰落!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美國的經濟衰落的原因主要是:戰爭對美國消費和經濟增長的刺激正逐漸消失。比如五、六十年代美國工業高漲,得益於世界大戰積累起來的被抑制的對固定資產、住宅建築、耐用消費品的需求,以及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的刺激。這些因素在70 年代以後已經逐步消失。
另外,科技發展處於低潮。20 世紀40 年代末,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率先掀起了以原子能和電子信息技術的發明與應用為先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六十年代以來推動了美國工業的高速增長。但經過了近20 年的科技高潮後,到70 年代初,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力已經明顯減弱。
(8)戰爭為什麼導致經濟衰退擴展閱讀:
美國在世界市場上的出口貿易額開始下降。自1960 年代開始,由於經濟全球化、區域化的發展,商品和生產要素國際間流動的限制大大減少,世界市場競爭加劇。直至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礎上,全世界范圍內以微電子技術、生物工程、新型材料、宇航工程、海洋工程、核能技術等尖端技術的應用為主要標志的新技術革命的新科技革命才再掀高潮。
⑼ 為什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民族工業會逐漸蕭條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一戰後,帝國主義勢力卷土重來,使得民族工業只是迎來「短暫的春天」,究其原因,在於以下幾點:
一、缺乏成長的自由空間。中國民族工業是在歐美列強忙於「一戰」,暫時放鬆對中國壓迫的間隙中發展起來的,反映了它對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的依賴性。
二、沒有形成完整獨立的工業體系。由於民族資產階級的經濟力量十分弱小,在這期間開辦的企業依然是輕工業多,重工業少,不可能形成完整獨立的工業體系。使得一戰後民族工業立見凋零。
三、沒有擺脫帝國主義的控制。一戰期間,歐、美列強雖然忙於戰爭,但他們仍然通過直接或間接投資來控制整個中國的工業。正如胡繩所說:「(民族工業)這種繁榮景象的暫時出現及其迅速消失,充分表現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壓迫是阻礙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根本因素。」
四、國內動盪,民族資本主義沒有良好的內部環境。極度動亂的社會,沒有給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必要的和平、安定環境。
但是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
⑽ 戰爭為什麼會拖垮國家經濟
因為戰爭的話,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很多年輕的人都出去打仗了,就沒有時間來創造經濟,自然會拖垮國家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