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傳統經濟其特點是什麼

傳統經濟其特點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12 00:56:56

Ⅰ 我國傳統經濟模式的特點

我國傳統經濟發展方式存在」四重四輕」的弊端:重國外需求、輕國內需求,是難以持續的風險之路;重經濟增長、輕資源節約和環境改善,是資源環境難以支撐的負重之路;重技術引進、輕自主創新,是國際競爭力和軍隊戰鬥力難以快速提升的低端之路;重經濟建設、輕社會建設,是人民群眾難以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失衡之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需要」四個大力推動」:大力推動內需特別是國內消費需求的增長,使經濟社會進入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大力推動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和環保收費改革,使經濟社會朝著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方向發展;大力推動科技融入經濟建設和」民技軍用、民企參軍」,使經濟社會進入創新驅動和軍民融合式發展軌道;大力推動社會事業發展和政府職能轉變,使經濟社會進入經濟建設與社會建設良性互動的發展軌道.

Ⅱ 中國傳統經濟指什麼有什麼基本特點

計劃經濟;賣方市場為主是它的特點

Ⅲ 中國傳統經濟發展的階段性及特點。

傳統中國經濟是「男耕女織」式的自給性很強的小農經濟,農業是具有絕對主導地位的產業,家庭幾乎是唯一的生產實體,因為農業生產在家庭之內就能完成。超越家庭之外的合作幾乎沒有。傳統社會里家庭也是最基本的甚至是唯一的消費實體。家庭是最小的利益共同體,家庭內部成員沒有利益分享的差別。家庭的生存保障只能靠家庭自己。家庭之外不存在一種組織和機構能對家庭提供任何幫助。家庭之外的經濟活動就是購買家庭所不能自足的少量商品,如鹽、煙、手工製品等,同時出售家庭少量剩餘產品。這些交易活動都能通過在方圓十里的社區內集市貿易完成。所以,少量的經濟活動也就限制於這一社區范圍之內。
總之,在傳統社會,最基本的生產組織就是家庭,此外沒有比家庭更大的生產組織。一些手工作坊的生產雖然超越了家庭,但因其在社會中所佔比重很低,故其社會影響力小,也不足以改變整個社會結構的性質。
一、奴隸社會經濟 :
1、夏朝(奴隸社會形成) 夏朝是奴隸制的開端,用木製的耒、耜翻土播種,用石刀、蚌鐮收割莊稼,已有原始的水利灌溉技術。
2、商朝(奴隸社會發展階段) 商朝是奴隸制經濟的發展時期,農業是商朝生產的主要部門;畜牧業佔有重要地位,大量牲畜用於祭祀;青銅器製造是商朝手工業的重要部門。
3、西周(奴隸社會全盛階段) 農作物的種類增多,包括了後世的大部分作物;手工業也有發展,分工更細。
4、春秋(奴隸社會瓦解階段) 由於鐵器和牛耕的使用,生產力顯著提高,這種生產力的發展最終促使奴隸制生產關系走到了終點。
中國傳統自然經濟對中國文化發展的影響體現在三個方面:
①是農耕經濟的持續性造就了中國文化的延續力,傳統農業的持續發展保證了中華文明
的綿延不斷,使其具有極大的承受力、癒合力和凝聚力;
②是農耕經濟的多元結構造就了中國文化的包容性,中國文化不僅包容百家學說和不同
地區的文化,而且長期吸納周邊少數民族的優秀文明;
③是農耕經濟的早熟促進中國文化的凝重性和早熟性。

Ⅳ 我國的傳統經濟發展模式是什麼

一、傳統經濟發展模式是粗放、效益低下、附加值低的低端工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導向模式,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國民經濟發展戰略及其生產力要素增長機制,運行原則的特殊類型,主要包括經濟發展的目標、方式、發展重心、步驟等一系列要素。

二、傳統經濟發展特徵:

(1)是一種封閉式的經濟發展模式.

(2)是一種以高速增長為主要目標的趕超型發展模式.

(3)是一種藉助政府的行政力量實施的發展模式.

(4)是一種經濟結構傾斜型的發展模式.這種發展模式實質上是以農業、輕工業等產業部門的緩慢發展為代價的.

(5)是一種粗放型發展模式.這種發展模式的顯著特徵是追求外延型擴大再生產方式,通過大量的勞動力和資金的投入來不斷增加產品數量。

(4)傳統經濟其特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傳統經濟發展方式:

1、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實現未來經濟發展目標,「關鍵要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經濟發展方式」的表述,首次見諸黨代會的政治報告,並被提到重中之重的位置。

2、黨對經濟問題的認識和理念,經歷了一個從「增長」到「發展」的轉變過程。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強調,必須把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作為「十一五」時期的戰略重點,努力取得突破性進展,使經濟增長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質、高效利用資源、減少環境污染、注重質量效益的基礎上。

3、十七大將黨對經濟問題的認識又推進了一步,明確提出,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彰顯出中國共產黨對21世紀中國發展的理念變得更加理性、更加成熟。

4、經濟發展,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均實際福利的增長過程,不僅指社會財富的量的增多,還包括社會財富的質的提升,即經濟結構、社會結構的變化,投入產出效益的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等。

5、經濟發展是在經濟增長的基礎上,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結構、社會結構持續高級化的進程和人口素質、生活質量、生活方式不斷提高和文明化的過程。

Ⅳ 傳統經濟是什麼

傳統經濟是經濟學的名詞,又稱為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相對,多是於鄉村以及農業社會之中出現,主要是依據社會風俗和慣例以解決三個基本經濟問題(生產什麼、如何生產、生產給誰)

Ⅵ 知識經濟和傳統經濟相比具有哪些特點

知識經濟和傳統經濟相比,具有的特點:
①知識成為經濟活動的核心要素。在傳統經濟活動中,資源、資本、勞動力是其基本要素,但在知識經濟時代,它們都不如知識重要了。有了知識,就可大大提高傳統生產要素的生產能力和速度。
②知識創新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創新貫穿於生產、交換、消費等各個環節之中。它是人類高智慧的最佳體現.新思想、新觀念、新產品、新技術的不斷推出,使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社會經濟不斷增長。
③計算機、網路、數字化成為經濟發展的技術基礎。因為這些東西的發展,加速了知識的傳播和商品化,也直接參與和推動了知識創新。
④教育成為知識經濟的中心。人才的培養、知識的創新都離不開教育,現代和未來的國際競爭就是綜合國力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更是教育的競爭。
⑤高新技術產業成為支柱產業。知識經濟走在世界最前沿,其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來源於知識型公司。

Ⅶ 傳統經濟的發展特徵是什麼

所謂經濟發展模式,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國民經濟發展戰略及其生產力要素增長機制、運行原則的特殊類型,它包括經濟發展的目標、方式、發展重心、步驟等一系列要素。在生產技術一定的條件下,經濟發展戰略的實現最終將受到一國可供利用資源的約束。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選擇了一種以強調數量增長和以外延方式為主的發展模式。這種發展模式具有以下特徵:
(1)它是一種以高速增長為主要目標的趕超型發展模式。
(2)它是一種藉助政府的行政力量實施的發展模式。
(3)它是一種經濟結構傾斜型的發展模式。這種發展模式實質上是以農業、輕工業等產業部門的緩慢發展為代價的。
(4)它是一種粗放型發展模式。這種發展模式的顯著特徵是追求外延型擴大再生產方式,通過大量的勞動力和資金的投入來不斷增加產品數量。
(5)它是一種封閉式的經濟發展模式。
這種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盡管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起過一些積極作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弊端日益顯露。例如,經濟結構嚴重不合理,高積累、高投入與低效益、低產出相聯系,區域發展失衡,資源浪費嚴重,經濟發展呈大起大落格局等。這種發展模式與市場經濟存在內在的沖突性。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要使國民經濟長期穩定協調地發展,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和最有效的利用,經濟發展模式的轉換已勢在必行

Ⅷ 中國傳統農業經濟是什麼其基本特徵是什麼

中國傳統農業經濟是集約型農業,主要特點是因時因地制宜,精耕細作,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為中心,採取良種、精耕、細管、多肥等一系列技術措施。其形成與封建地主經濟制度下小農經營方式和人口多、耕地少的格局的逐步形成有關。

Ⅸ 傳統經濟發展模式特徵

(1)它是一種以高速增長為主要目標的趕超型發展模式。
(2)它是一種藉助政府的行政力量實施的發展模式。
(3)它是一種經濟結構傾斜型的發展模式。這種發展模式實質上是以農業、輕工業等產業部門的緩慢發展為代價的。
(4)它是一種粗放型發展模式。這種發展模式的顯著特徵是追求外延型擴大再生產方式,通過大量的勞動力和資金的投入來不斷增加產品數量。
(5)它是一種封閉式的經濟發展模式。

閱讀全文

與傳統經濟其特點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池塘邊都有什麼故事 瀏覽:893
微信上在哪裡查健康碼啊 瀏覽:12
什麼叫愛情最美的人 瀏覽:888
未來的婚姻關系如何 瀏覽:611
良言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512
幸福有多少種遇到你是第一種 瀏覽:761
愛情三觀一致有什麼例子 瀏覽:827
楊家評哪裡有美女 瀏覽:345
你要的幸福就有結果什麼歌 瀏覽:753
在愛情裡面如何欲情故縱 瀏覽:415
什麼人才是真正愛情 瀏覽:118
集體經濟脫貧做了哪些事 瀏覽:995
花樣游泳美女來自哪裡 瀏覽:52
婚姻的邊緣什麼意思 瀏覽:775
愛情片哪個網站免費 瀏覽:435
九月女龍四月男狗婚姻怎麼樣 瀏覽:633
屬兔男和猴相配婚姻如何 瀏覽:956
俗話說哪裡出美女 瀏覽:905
幸福樹換盆時怎麼養 瀏覽:456
事業單位編委會過會要多久 瀏覽: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