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情況如何
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叢亮用三個關鍵詞概括了當前中國經濟運行情況,即「形穩」「質優」「勢好」。
「形穩」,主要宏觀經濟指標穩定運行在合理區間,經濟發展「大盤」是穩的。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8%,連續12個季度穩定在6.7%—6.9%的區間。居民消費價格漲勢溫和,前7月,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就業基本穩定,7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勢好」,經濟運行保持了穩中向好的態勢。上半年我們既保持了『穩』,也實現了『進』,成績確實來之不易,為實現全年經濟發展目標打下了一個好的基礎。
❷ 目前我國第三季度的經濟運行情況如何
在疫情開始以來,全球的經濟都處於低迷的狀態,我國也不例外。我國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經濟運行情況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一直處於低迷的狀態,因為當時的人都需要自行在家隔離,各個城市的工作都處於停滯的狀態,一切工作都要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讓路。人們不上班,沒有經濟活動,沒有收入和支出,經濟就上不去。目前我國第三季度的經濟運行情況良好,已經呈現上升的趨勢,而且已經正式由負轉正了。這都是因為我國前兩個季度的抗疫工作做的好的原因。接下來,我就來說一說,抗擊疫情以來我國的經濟運行情況。
三、在2020年以來我國第三季度的經濟運行情況處於上升期在十月一日國慶假期的時候,我國的旅遊業迎來近幾年的高峰。從旅遊業這一個小的窗口可以看出,我國的經濟和生活已經恢復到了一個很理想的狀態。我國第三季度的經濟也由負轉正,開始了上升。
❸ 國家統計局稱我國經濟景氣水平較4月有所改善,目前我國的經濟狀況如何
我國的經濟正在有序的復甦。後疫情時代,我們經歷了比較艱難的一段時期,但是相信這一切的困難都是暫時的。
❹ 簡述當前經濟運行的特點
1、經濟增長總體平穩;
2、內需潛力不斷釋放;
3、產業發展持續升級;
4、城鄉區域差距縮小;
5、民生保障扎實有力;
6、三大攻堅戰繼續顯效。
從趨勢看,中國經濟運行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同時一些領域的風險也會加快釋放,經濟運行的困難和挑戰將繼續加大,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要堅持做好對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的綜合平衡。
按照十三五規劃建議的部署,更加註重培育新動能,平穩度過高風險的新舊動能轉換期,實現新動能驅動的新增長,使發展進入新境界。
(4)經濟運行情況如何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一些行業深度調整,持續調整,而另一些行業則如初升太陽,勃勃生機,經濟運行復雜多變,給人們准確地把握經濟總體態勢增加了難度。
如果僅從經濟增長速度看,容易得出在逐步變差的悲觀看法。既要看增長,又要看結構和效益變化,既要看短期,還要看長期趨勢,最主要的是看新的增長因素的變化,它代表的是未來。
新常態下經濟增長,謀求的就是新增長新發展,即通過結構優化升級和培育新增長點,實現高質量高效益的持續平穩增長。對傳統經濟領域的調整要有平常心,傳統經濟領域調整是周期性的。
更是發展階段性的,是合理的調整,是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不可避免的陣痛,對解決我國的長期結構性矛盾具有積極的作用。經濟政策主要是防止它們在短期內下滑過多過猛,而不是逆趨勢促其回升。
❺ 中國目前的經濟狀況是什麼
伴隨著美國幾家銀行的倒閉和股市的迅速下跌,金融危機儼然已經成為一個熱點。受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全球經濟形勢一片暗淡,再加上歐洲債務危機禍起蕭牆,愈演愈烈,長時間沒有得到好轉和明朗,致使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出口量縮減,企業倒閉,裁員潮,工作難找,工資低等問題困擾著廣大民眾。政府出台多種對策來解決問題,幫助人民群眾和各大企業度過難關。
今年以來,歐債危機從希臘向西班牙等大國蔓延,發達經濟體增長乏力,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回落,世界經濟復甦進程艱難曲折。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使得我國經濟下行風險加大,特別是4月份以來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呈全面趨弱態勢,就業形勢進一步惡化,出口量存在下降態勢,而物價上漲壓力明顯減緩,國際收支趨向平衡。展望下半年,在「穩增長」預調微調政策效應顯現、房地產市場企穩等因素影響下,我國經濟有望逐步企穩回升,初步預計,上半年及全年GDP分別增長7.6%和8.1%左右,CPI分別上漲3.4%和3%左右。我國應妥善處理好「穩增長」與調結構的關系,著力落實結構性減稅,加大企業技改投入,增強經濟穩定增長的後勁。
進入2012年,物價高位滑落,企業融資成本增加,工廠開工率不足,出口量減少,庫存量增加,失業率上升。截止目前,鋼鐵價格、水泥價格、煤炭價格、生豬價格有了連續5個月降低。資金鏈的斷裂,房地產開發商迎來一輪又一輪的倒閉潮。央行年內有過三次下調准備金率、降低存貸款利率,以應對增速下滑的中國經濟。6月份物價指數為2.2%,再創新低,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率為7.6%,三年來首次跌破8%,中國經濟增速的回穩或將推遲。
值此艱難時刻,關鍵是鼓起勇氣和信心,這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危機是挑戰,也是機遇。
經濟全球化經過調整後,以空前的速度和規模持續深入發展,各國經濟互相之間的依存性不斷上升。全球資本與生產技術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帶來全球政治經濟格局重大而深刻的變化。
當前世界經濟對我國有以下影響:1、世界經濟保持增長,我國外貿市場空間仍較大,但近期出口量又有了下滑。2、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對我加工貿易影響顯著,一般貿易保持高速增長。3、主要經濟體失業率高企加劇了世界經濟摩擦的風險,歐美等國對我發起的貿易摩擦多由失業部門發起。4、油價高企加劇了我國的進口成本,可能導致我國生產企業成本高企。
2012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依然較強,經濟仍具備實現平穩快速增長的有利條件。但也應看到,經濟運行仍然面臨許多困難因素,財政政策是繼續加大調控力度,還是繼續保持原有的增長率,陷入兩難。並且,一些長期性的矛盾和問題還有待通過深層次的改革和調整來加以解決。
我國經濟增長的外部環境短期難有所改善,外部需求恢復增長需要較長時期。世界各大主要經濟體均出現不同程度增長停滯。美、歐、日等主要經濟體呈現復甦艱難的跡象,目前仍面臨失業率飆升、財政赤字劇增和消費不振等諸多挑戰,經濟刺激計劃也將收縮或陸續退出,經濟全面復甦將是一個曲折而漫長的過程。因此,增長率放緩的中國經濟恢復期或將推遲。
經濟形勢存在的主要問題:
1、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增大
當前,雖然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可能性減小,西班牙卻因國內銀行危機被迫提出接受外部援助的請求,歐債危機呈現進一步擴散和惡化的趨勢,歐元區大部分國家同時深陷債務與景氣「雙重危機」境地。美國失業率出現反彈,消費者信心下降,經濟復甦動力不足。新興經濟體面臨結構調整壓力,經濟減速超過預期。因此,世界經濟面臨的不確定性增加,我國經濟發展的外圍環境依然嚴峻。
2、消費需求持續低迷
今年以來消費增勢不盡如人意。1-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名義和實際增速分別為14.5%和10.9%,同比分別下降2.1和0.7個百分點。消費增速減緩主要受到汽車、家用電器和石油及製品等大額商品銷售不景氣的影響。初步測算,1-5月限額以上企業汽車、家用電器和音響器材、石油及製品銷售額分別下拉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約0.48、0.56和1.54個百分點。在經濟減速的同時,消費需求以更快的速度減緩,說明結構調整沒有朝預期方向發展,廣大居民對分享經濟發展成果的新期盼沒有得以滿足,不利於轉變發展方式,擴大消費任重道遠。
3、房地產調控面臨兩難境地
經過兩年多的嚴格調控,我國房價過快上漲的局面得到初步控制,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連續出現負增長,房地產業的泡沫不斷得到擠壓。但是,過去幾次房地產調控越調房價越高的經歷,使我國房地產政策有可能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局,降息傳遞出貨幣政策轉向寬松的政策信號,使得房地產市場預期發生較大改變。盡管有關部門一再強調房地產調控政策取向不變,但居民半信半疑,居民購房意願明顯增強,5月份以來住宅成交量和土地出讓成交量環比明顯上升。當前,房地產調控面臨兩難困境,一方面,為了防止經濟減速過於明顯,需要房地產市場的穩定發展,房地產成交量放大有積極意義;另一方面,房地產調控尚未取得根本性成效,一旦房地產成交量連續放大有可能帶動房價和土地成交價回升,似乎再次驗證「塔西倫陷阱」效果,房價反彈將使民眾再次失望,房地產調控有前功盡棄的風險。
4、企業轉型升級困難重重
目前我國工業增速減慢,一方面受到出口減少、國內需求不旺的影響,另一方面在於企業發展缺乏技術創新、缺乏新的增長引擎。發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價值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投資大、周期長、見效慢和風險大的特點,而目前大多數工業企業都面臨「去庫存化」和「去產能化」的雙重壓力,在企業經營困難普遍、實現利潤大幅降低的情況下,產業轉型升級缺乏資金和技術支持,製造業的結構優化和調整依然處於陣痛期。
5、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效率不明顯。
今年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率為7.6%,上半年為7.8%,為三年來首次破8%。6月份物價指數為2.2%,再創新低。年內有過三次降低存貸款利率、下調銀行准備金率,以應對經濟增長放緩。此外:
A。房地產價格的回落,並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抑制房地產價格的途徑和辦法,主要是通過國家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實行的。換句話說,之所以房地產價格會降低,是由於有了央行的收緊市場流動性的手段。房地產房價價格走低,將會使得商品價格、物價水平同樣走低;
B。央行收緊了信貸規模和流動性,就會迫使市場價格降低,降低的市場價格不僅僅是房地產價格,同時還會使得鋼材價格、煤炭價格、水泥價格等品種物資價格同步降低,社會用電量也在降低;
C。央行增加准備金率,收緊銀根就使得市場流動性資金量減少,從而就降低了企業的生產經營的活力;上調大型銀行存貸款利率,就使得企業融資成本增加,企業融資成本的增加,就使得企業整個生產成本的增加。這兩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產性企業、商業性流通企業就會不堪重負,難以為繼。前個時候,就有部分房地產企業由於資金鏈斷裂,出現經營者「逃遁」、「跑路」的現象。
並不是房地產價格的降低,就必然會導致中國經濟增速下滑,而是通過國家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在起作用。這是一個原因多種結果的因果關系和連鎖反應。
❻ 北京市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北京的經濟發展情況如何
北京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6%左右,報告顯示,2019年北京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6.2%左右。今年本市GDP增長任務安排在6%左右,將繼續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在首都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全力推動穩定增長。2010年8月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啟動一年多來,部市聯合對接啟動了一批重大科技項目。 其中北京市啟動典型科技項目15個,從種子、食品安全、農業互聯網、現代物流等幾個方面,圍繞“一城、多園、五中心”產業布局,穩步推進農科城建設。
資源集聚取得突破性進展。良種繁育中心的啟動,對加快我國作物新品種培育和產業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農業科技網路服務中心經過前期“互聯網項目”項目建設,有效整合農業科技信息資源,實現互聯網機制新產地農產品現代物流科技園已經啟動,將為全國農產品物流業發展提供技術和服務支持。 今年北京產業發展將更加註重精度、高度和梯度,規劃報告顯示,將逐步提高先進製造業比重,大力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建設國家集成電路技術創新中心。 制定5G領域工作方案,加快建設實現5G在超高清視頻等領域實現實質性商用的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培育AI醫療、AI政務等新興業態。
❼ 湖北2021年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新鮮出爐:GDP的情況如何
從這一次湖北的一季度運行數據就可以看出,在疫情恢復之後,湖北的經濟發展可以說增速非常快的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九十多。取得這樣的成就可以說是極為喜人的。而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展示了國內的經濟活力。很多人在看到這樣數據的時候非常的興奮,認為疫情結束的時候我國的經濟可能會再次飛速發展,那麼今天就跟大家來探討一下湖北的GDP情況以及未來的經濟發展形勢。
第三,如何看待以後的經濟形勢?
在最開始的時候,我也說了,之所以湖北省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主要就是因為在此前他們一直壓抑著其省內的經濟,因為基數比較低,所以才能夠取得這么高的經濟增長規模。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那一點,如果經濟達到正常的水準,肯定也會逐漸的恢復理性。所以以後可能很難看到這樣的高速增長。但與此同時,丟失了高速增長並不意味著我們的發展速度就會降低。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高速增長對於我們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穩定而質量高的增長才是真正的利國利民。
❽ 試分析中國當前的經濟形勢
經濟總體平穩、穩中向好。
分析經濟形勢首先要看「形」,既看速度、又看質量。我國經濟增長、就業、物價、國際收支、勞動生產率等主要指標都處於合理區間,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進展,經濟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從國際比較看,2019年第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長6.2%,遠高於美國2%、日本1.3%、歐盟1.3%的經濟增速,也高於新興經濟體中表現較好的印度5%的經濟增速。從歷史比較看,中國現在實現的經濟增量相當於2010年經濟規模下11%左右經濟增速實現的經濟增量。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如此巨大的經濟規模下仍能實現持續穩定的中高速增長,實屬難能可貴。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就業、居民收入等主要民生指標表現良好,實現了比較充分就業。截至2019年9月底,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97萬人,已完成全年目標的99.7%,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持續低於5.5%的預期目標;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1%,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8)經濟運行情況如何擴展閱讀:
從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看,在經歷高速增長階段之後經濟增速放緩是一個普遍現象。中國的經濟增速雖然比高速增長時低,但在世界范圍仍是較高增速。從實際情況看,有些困難和問題也沒有想像的那麼嚴重。從我們最近對一些地區的調研來看,許多企業對外部環境變化都有較強應對能力,一些企業在壓力下反而加快了轉型升級步伐。
事實充分證明,中國經濟不是一個小池塘,而是一片寬廣的大海,有巨大的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正如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只要我們保持定力、站穩腳跟,在埋頭苦幹中增長實力,在改革創新中挖掘潛能,在積極進取中開拓新局,中國經濟航船就一定能夠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❾ 如何全面客觀看待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承壓前行,平穩運行的總體態勢
我國經濟承壓前行,實現了較好開局,經濟運行基本平穩,總體態勢符合預期。深入闡釋我國經濟的發展前景。
雖面臨一系列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經濟壓力有增無減,但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的基本特徵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希望始終大於困難。著力宣講經濟運行中的積極變化。
重點闡述產業結構的改變,投資結構的優化,需求結構的改善,新業態、新動能加快成長等方面。宣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的成效,深入解讀關於培育新的經濟結構,強化新的發展動力,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有力、有度、有效落實好「三去一降一補」等重點任務的決策部署。
針對部分熱點問題予以正面引導。圍繞樓市去庫存、債市風險、失業壓力增大等熱點,做好解釋引導工作。
(9)經濟運行情況如何擴展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
以新常態來判斷當前中國經濟的特徵,並將之上升到戰略高度,表明中央對當前中國經濟增長階段變化規律的認識更加深刻,正在對宏觀政策的選擇、行業企業的轉型升級產生方向性、決定性的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