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升級經濟園區的申報是哪些部門

升級經濟園區的申報是哪些部門

發布時間:2022-08-11 00:50:07

㈠ 開發區、園區和產業聚集區有什麼區別哪一級什麼部門負責批

【開發區】是指由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規劃區內設立 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旅遊度假區等實行國家特定優惠政策的各類開發區。 同時,開發區特指的是未被開發的地方,是具有經濟或人文環境潛力的地方,所以稱之為開發區.政府集中統一規劃指定區域,區域內專門設置某類特定行業、形態的企業、公司等,進行統一管理。 目前中國的園區大致可以分為: 1、工業園區:以工業生產企業為主的特定區域; 2、農業園區:以農業生產為主的特定區域; 3、科技園區:以高科技研發企業為主的區域,包括:軟體園區、高新園區等 4、物流園區:以物品集散、交易、轉運為一體的各種產品的區域,包括港口園區、交易園區等。產業集聚區 就是同一產業集聚在同一個地方,比如生產鞋的,那麼賣生產鞋的原料的,賣生產鞋的機器的,販賣鞋的商家,做鞋墊的,做鞋皮的,各種各樣的每個環節都在這里做,這樣可以節約運輸成本,當某人失業時,因為同時有很多這樣的公司,能很快又找到工作,降低失業。就是說廠家能很容易僱到員工,這又節約了成本,相同的企業在一起還能互相學習,又能提高效率。所以產業集聚能產生較高的經濟利益,因此很多地方都在提高產業的集聚度。 園區一般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負責 產業聚集區一般由地方政府的規劃部門負責

㈡ 申請國家級開發區審批程序

具體要看申請的是哪一類國家級開發區。國家級開發區是指由國務院批准在城市規劃區內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國家級保稅區等實行國家特定優惠政策的各類開發區。以下是《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擴建審批原則和審批程序》:

審批程序 :

1、由國家級開發區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正式向國務院行文提出擴建申請;

2、由國務院批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主管部門(商務部)會同國土資源部、建設部提出初審意見;

3、在商務部、國土資源部、建設部三部門初審意見一致的基礎上,由商務部起草請示報告會簽國土資源部、建設部後報國務院審批;

4、經國務院批准,由商務部、國土資源部、建設部三部門聯合發函予以批復。

審批需報送的文件、資料 :

1、國家級開發區綜合經濟發展情況(國家級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或相應管理機構出具);

2、國家級開發區土地利用規劃和城市規劃與工業、倉儲、房地產等各類規劃用地面積與比例、開發區批准文件和文本、說明書、圖紙等(國家級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或相應管理機構和所在城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城市規劃管理部門共同出具);

3、國家級開發區依法用地的證明文件(省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出具);

4、國家級開發區依法實施城市規劃管理的證明文件(由省級城市規劃管理部門出具);

5、經國務院批准或省級人民政府批準的所在城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圖紙及文本,在圖紙上需標出國家級開發區現有位置,擬擴建區域位置,明確的四至邊界(加蓋省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公章及省級城市規劃管理部門公章);

6、國家級開發區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實施情況。

(2)升級經濟園區的申報是哪些部門擴展閱讀:

國家級開發區是指由國務院批准在城市規劃區內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國家級保稅區等實行國家特定優惠政策的各類開發區。

1、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中國對外開放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大都位於各省、市、自治區的省會等中心城市,在沿海開放城市和其他開放城市劃定小塊的區域,集中力量建設完善的基礎設施,創建符合國際水準的投資環境。

通過吸收利用外資,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的現代工業結構,成為所在城市及周圍地區發展對外經濟貿易的重點區域。

有利於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有利於國有經濟結構的進一步優化,進一步提高吸收外商投資的質量,引進更多的先進技術。

截至2015年9月,中國共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19家,內地每個省區均有分布,其中江蘇省最多,有26家,其次是浙江省21家,山東省15家。

2、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國家高新區」、「國家級高新區」,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成立的國家級科技工業園區。

2015年10月29日從科技部獲悉,國務院批復清遠、嘉興秀洲、常熟、吉安、贛州、德陽、萊蕪、安康、揚州、仙桃、湖州莫干山、璧山、隨州、德州、焦作、攀枝花釩鈦新技術產業園區等十六家省級高新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至此國家高新區由原來的129家增加至145家。

3、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是指符合國際度假旅遊要求、接待海內外旅遊者為主的綜合性旅遊區,有明確的地域界限,適於集中設配套旅遊設施,所在地區旅遊度假資源豐富,客源基礎較好,交通便捷,對外開放工作已有較好基礎。

與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等自然保護區域不同的是,國家旅遊度假區屬國家級開發區。

㈢ 如何申報國家級高新區和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求詳細的指標要求。

申報國家級高新區需要條件:
(一)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台地區)注冊的企業,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並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二)產品(服務)屬於《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三)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四)企業為獲得科學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了研究開發活動,且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於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於6%;
2.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0,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於4%;
3.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於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佔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於60%。企業注冊成立時間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計算;
(五)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六)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另行制定)的要求。

《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擴建審批原則和審批程序》
審批程序
(一)由國家級開發區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正式向國務院行文提出擴建申請。
(二)由國務院批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主管部門(商務部)會同國土資源部、建設部提出初審意見。

(三)在商務部、國土資源部、建設部三部門初審意見一致的基礎上,由商務部起草請示報告會簽國土資源部、建設部後報國務院審批。
(四)經國務院批准,由商務部、國土資源部、建設部三部門聯合發函予以批復。
需報送的文件、資料
(一)國家級開發區綜合經濟發展情況。(國家級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或相應管理機構出具);
(二)國家級開發區土地利用規劃和城市規劃與工業、倉儲、房地產等各類規劃用地面積與比例、開發區批准文件和文本、說明書、圖紙等。(國家級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或相應管理機構和所在城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城市規劃管理部門共同出具);
(三)國家級開發區依法用地的證明文件。(省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出具);
(四)國家級開發區依法實施城市規劃管理的證明文件。(由省級城市規劃管理部門出具);
(五)經國務院批准或省級人民政府批準的所在城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圖紙及文本,在圖紙上需標出國家級開發區現有位置,擬擴建區域位置,明確的四至邊界。(加蓋省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公章及省級城市規劃管理部門公章)。
(六)國家級開發區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實施情況。(商務部 辦公廳)

㈣ 創業園區的創建向哪個部門申報

符合申報條件的單位向當地人社部門提出書面申請,並提供創業企業及所帶動就業人員花名冊;工商注冊登記;業務制度流程;入園企業書面孵化協議;園區生產經營場地;創業扶持活動開展等材料。騰訊那邊的朋友在眾創空間做過,這樣提道。

㈤ 遼寧省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規定(2004修正)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管理,加快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建設,促進本省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邊境經濟合作區和省級經濟開發區,適用本規定。第三條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邊境經濟合作區和省級經濟開發區(以下簡稱開發區)是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或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具有明確的區域界限,實行特殊的管理體制,對發展我省經濟具有牽動、示範和輻射功能的經濟區域。第四條省人民政府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門綜合管理全省開發區的工作,負責對開發區的審核報批、宏觀管理、政策指導、工作協調和監督檢查。
省計劃、經貿、財政、金融、工商、稅務、土地、規劃、環保、公安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實施對開發區的服務指導或監督管理;海關、檢驗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依法實施對開發區的監督管理。第五條開發區建設應納入省、市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總體規劃,堅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量力而行的原則,注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第六條開發區應堅持企業以外商投資企業為主、資金以利用外資為主、產品以出口為主的方針,建設成為外向型、高科技、多功能的新型經濟區。第七條開發區應為投資者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工作、生活條件,依法保護投資者的財產所有權、經營自主權和其它合法權益。
開發區內的投資者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第八條申報升為省級經濟開發區應具備的條件和提交的文件:
(一)起步區內要實現土地平整、通水、通電、通氣、通熱、通郵、通訊、通路,做到基礎設施和配套生活服務設施齊備;
(二)具有所需的建設資金;
(三)外商投資項目20個以上、合同金額5000萬美元以上與合同外資額3000萬美元以上;
(四)管理機構健全,具有適應外向型經濟工作需要的人員;
(五)可行性研究報告及環境影響評價報告;
(六)開發區總體規劃和第一期開發的詳細規劃;
(七)市人民政府的審核意見。第九條申報省級開發區,由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門會同省有關部門進行審核,並自收到申請報告之日起30日內提出審核意見。經審核同意後,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申報國家級開發區,必須經省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後,報國務院批准。第十條開發區應設立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管委會),為所在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代表市人民政府對開發區的經濟、社會事務和有關行政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和管理,行使所在市市級經濟管理許可權,法律有特殊規定的除外。第十一條管委會有權根據實際工作需要,按照政企分開政事分開和科學、精幹、高效、統一的原則,在總編制內,設置職能機構,按管理許可權任免幹部。
管委會工作人員納入公務員管理序列。第十二條管委會的主要職責是:
(一)編制開發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計劃和年度計劃,經專家論證和政府有關部門批准後組織實施;
(二)組織實施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定和組織實施開發區的各項制度;
(三)負責開發區內土地的開發和管理;
(四)規劃、建設和管理開發區的各項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
(五)編制和組織實施開發區的環境保護規劃,監督管理開發區的環境保護工作;
(六)負責開發區內企業和規定許可權內項目的審批和申報;
(七)按有關規定和程序批准和認定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項目;
(八)綜合管理開發區的財政、工商、稅收、國有資產、勞動、人事、社會治安工作;
(九)管理開發區的技術、生產資料、建設、商貿、人才、勞務、信息、文化等各種市場;
(十)按規定許可權管理開發區進出口工作,處理開發區的涉外事務;
(十一)上級政府和委託機關賦予的其它職責。第十三條開發區應按照國家和省的產業政策導向,主要興辦下列項目:
(一)技術、設備和生產工藝屬國內外先進的;
(二)高新技術、高附加值和深加工的;
(三)產品以外銷為主或能替代進口的;
(四)能源、交通、通訊、環保等基礎設施建設的;
(五)以金融、貿易為重點,與開發區產業結構相適應的第三產業;
(六)企業符合開發區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規劃,進行易地更新改造的。
開發區限制或禁止興辦污染環境、技術落後、設備陳舊、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的項目。

㈥ 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擴建審批程序和條件

法律分析: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中國對外開放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大都位於各省、市、自治區的省會等中心城市,在沿海開放城市和其他開放城市劃定小塊的區域,集中力量建設完善的基礎設施,創建符合國際水準的投資環境,通過吸收利用外資,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的現代工業結構,成為所在城市及周圍地區發展對外經濟貿易的重點區域。有利於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有利於國有經濟結構的進一步優化,進一步提高吸收外商投資的質量,引進更多的先進技術。

法律依據:《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擴建審批原則和審批程序》

一、審批原則

(一)對已完成原經國務院批准規劃面積的開發建設,因經濟發展需求確需擴大規劃用地范圍的國家級開發區可申請擴建。

(二)擴建國家級開發區必須符合所在城市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土地管理與規劃管理工作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三)申請擴建應切合開發區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不佔用或少佔用耕地,根據規劃確需佔用的,要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用相關手續,並妥善安排好失地農民的工作與生活。

(四)申請擴建國家級開發區應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1?主要經濟指標在申報前兩年保持持續增長,綜合投資環境評價總指數排名在25位之前;

2?年工業產值40億元/平方公里以上;

3?年稅收收入達到10億元;

4?年出口額達到5億美元;

5?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累計10億美元。

二、審批程序

(一)由國家級開發區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正式向國務院行文提出擴建申請。

(二)由國務院批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主管部門(商務部)會同國土資源部、建設部提出初審意見。

(三)在商務部、國土資源部、建設部三部門初審意見一致的基礎上,由商務部起草請示報告會簽國土資源部、建設部後報國務院審批。

(四)經國務院批准,由商務部、國土資源部、建設部三部門聯合發函予以批復。

㈦ 產業園項目建設需要什麼審批

項目建設需要政府主管部門(省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簡稱:發改委)對項目進行審批。
審批流程如下
有行政主管部門的開發商,由主管行政部門轉報項目立項申報資料;無行政主管部門的開發商,可直接報市房地產開發管理辦公室,項目立項申報資料由該辦轉報市發改委。
納入土地收購出讓的項目,開發商在通過招標、拍賣方式取得開發土地使用權後,憑《中標確認書》或《拍賣成交確認書》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與其它申報材料一起上報。市發改委在收到申報資料後,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現場勘察,對符合條件的,市發改委予以批復。
對屬上級發展計劃部門審批許可權內的項目,由市發改委負責轉報。在收到申報資料後,5個工作日內予以批復可研報告。
拓展資料
產業園區已經發展成為我國區域經濟的龍頭,是對外開放、招商引資、管理創新的主要載體。科學地評估城市在地區發展中的優劣勢、潛力等因素,才能因地制宜地確定產業發展方向和布局,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進而形成良好的經濟運行模式和輻射效應。
在此基礎上,吳維海教授全面系統地講述了產業園規劃的規劃依據、規劃目標、收益支點、制定策略、發展現狀、未來發展及存在的瓶頸。為了便於大家理解,吳維海教授以保定市產業園為例,進行了產業園規劃流程的深入剖析。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由"頂層設計"轉向"全面實施"的大環境下,地處"三軸"核心位置的保定市,承擔著首都功能疏解、創新發展模式的責任和能力,對新興產業和社會資本有著較強的吸引力。基於對宏觀環境的了解,吳維海教授劃分了保定市產業園的類別,制定了相關的開發策略,包括實施分類招商,產業對接,統籌資源,強化跨區域合作等。
吳維海教授重點提到了保定市園區建設中幾大重點產業鏈的發展策略、產業鏈結構和關鍵鏈條,包括新能源產業鏈、休閑服裝產業鏈、現代農業產業鏈、綠色建材產業鏈、新材料與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鏈、生物醫葯產業鏈、電子信息產業鏈和現代服務業產業鏈。
如今,全國各地的產業園規劃與建設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但整體發展水平仍需提升。吳維海教授現場解析了一批可供借鑒的國際重量級產業園的創新模式,如矽谷產業園、日本築波科技城等。在產業園的發展水平方面,吳維海教授創造性地提出了"生態文明"這一概念,指的是以生態利用和創新驅動為核心驅動力,達到人與自然、城市與產業完全融合的狀態。但目前,我國產業園的發展與這一目標的實現還相距甚遠。

㈧ 開發區需要經過哪些部門審批

開發區是指由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規劃區內設立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旅遊度假區等實行國家特定優惠政策的各類開發區。

個人有錢不能開。組織有錢不能開。政府沒通過也不能私自開。必須經過國家批准才可以開。需要經過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

開發區,設有相應的管理委員會、投資公司,投入資金,對本轄區進行開發、建設,具備政府職能部門的性質,其主要管理人員一般是當地政府行政管理的高層人員。

它根據國家相關外資產業政策,對外國直接投資企業的鼓勵類項目進行稅收減免(如企業所得稅的兩免三減半),優惠提供工業用土地和其他一些優惠政策,吸引各種資金和實體投資辦廠,辦公司。

加強標准體系建設。改革標准體系和標准化管理體制,組織實施製造業標准化提升計劃,在智能製造等重點領域開展綜合標准化工作。發揮企業在標准制定中的重要作用,支持組建重點領域標准推進聯盟,建設標准創新研究基地。

(8)升級經濟園區的申報是哪些部門擴展閱讀:

開發區發展歷程:

開始起步階段

1984年,國家批准興建了大連、秦皇島等14個經濟技術開發區,標志著中國開發區的正式誕生。1985年7月,中國科學院與深圳市政府聯合創辦中國第一個高新技術開發區——深圳科技工業園區,拉開了創辦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序幕。

這一時期,是中國開發區建設的摸索階段,一方面,由於缺乏基礎設施的資金投入,吸引外資和引進技術的能力較弱,開發區的發展速度較為緩慢;另一方面,開發區作為一種新型的經濟模式,極大的刺激了各地政府和投資商的熱情。

高速發展階段

同時,各省市也都在建立各自的開發區,全國范圍掀起了設立開發區的熱潮,各種類型、各種級別的開發區建設呈現迅猛發展之勢。這是中國開發區歷史上大規模擴張的時期,中國的對外開放區由東部沿海向沿江、中西部內陸城市發展,多層次、全方位的開放格局基本形成。

在這一階段,開發區以吸引大型跨國公司為主,大規模、成批量的引進外資,項目的檔次明顯提升,而且帶來了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管理理念,這直接推動了中國工業現代化的進程。中國的產業結構也由單一轉向多元化。

規范調整階段

加入WTO後,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聯系更為緊密,開發區作為對外開放的排頭兵,其與世界經濟的關聯度進一步增強,外向型經濟受國際市場的影響也陡然增大。國內外經濟環境和政策的變化使開發區利用外資減少。

國務院辦公廳於2003年8月份下發了《關於清理整頓各類開發區加強建設用地管理的通知》,同年底,發改委、國土資源部、建設部以及商務部又共同發出了《關於清理整頓各類開發區的具體標准和政策界限的通知》。

這一階段,開發區在吸引新投資的同時,著重培養區內發展良好的企業,實現資本經營的新突破,形成區內的核心競爭力。

開發區在追求產出值的同時,更注重集約化發展,注重產業的升級。但隨著優惠政策的淡出,土地資源的稀缺性導致土地成本上升,用什麼吸引資本成為每個開發區中重點思考的問題。開發區進入了服務為主的發展階段,各開發區都在盡力完善服務體系以吸引資本。

與升級經濟園區的申報是哪些部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事業單位調檔後放棄多久拿到檔案 瀏覽:941
宿遷事業單位公積金和獎金有多少 瀏覽:907
近14天健康碼在哪裡看 瀏覽:793
福州事業單位編內招聘在哪個網站 瀏覽:563
如何查詢婚姻登記信 瀏覽:169
經濟套餐體檢哪些項目 瀏覽:436
在西鄉做餐飲健康證要多少錢 瀏覽:308
人活一輩子什麼最重要健康最重要 瀏覽:570
浙江省打疫苗後健康碼多久變色 瀏覽:12
摩羯座的婚姻宮在什麼位置 瀏覽:492
為什麼南京是幸福感城市 瀏覽:246
愛情是什麼的經典回復 瀏覽:399
女生說幸福肥怎麼回 瀏覽:447
三國演義空城計是哪個故事 瀏覽:708
易經婚姻不好怎麼辦 瀏覽:328
加強經濟建設是什麼理論 瀏覽:850
幸福樹生蟲怎麼搞 瀏覽:483
面子與愛情你會選擇哪個 瀏覽:489
廣東美女做電商怎麼樣 瀏覽:562
經濟數學試卷分析報告怎麼寫 瀏覽:564
© Arrange www.gzoltjx.com 2012-2022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