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以前美國是如何利用國債打擊日本
美國沒有利用國債打擊日本。美國只是通過「廣場協議」迫使日元對美元升值,利用日本的經濟泡沫,令日本經濟陷入衰退。美國是外因,關鍵還是日本經濟泡沫太大,就像現在中國的房地產。一旦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中國經濟勢必陷入衰退,經濟增長「硬著陸」。人民失業,企業倒閉。
㈡ 80年代美國制裁日本經濟是怎麼回事
當時日本的產品物美價廉,賺了很多西方的錢。並且行為囂張,在全球購買資產,比如買下了美國經濟的象徵--洛克菲勒大廈。為了扭轉這種情況,美國等西方國家要求日元升值。日本人不得不答應,因為太多地方受制於人(美軍就在那呢)。日元硬生生升值三倍,由250左右兌1美元變成80左右兌1美元。直接導致日本出口大減,進口大增。這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美國逼我們升值人民幣!
㈢ 美國是怎麼搞垮日本和韓國的經濟的
1.廣場協議(Plaza Accord)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美國財政赤字劇增,對外貿易逆差大幅增長。美國希望通過美元貶值來增加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以改善美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狀況。 廣場協議是美國對日本發動的赤裸裸的金融戰和金融掠奪。通過廣場協議推動放大日本的經濟泡沫,然後強力刺破泡沫,抽離美元引發日本經濟崩潰,美國從中吸血日本資產。 ,「廣場協議」對日本經濟則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因為,廣場協議之後,日元大幅度地升值,對日本以出口為主導的產業產生相當大的影響。為了要達到經濟成長的目的,日本政府便以調降利率等寬松的貨幣政策來維持國內經濟的景氣。從1986年起,日本的基準利率大幅下降,這使得國內剩餘資金大量投入股市及房地產等非生產工具上,從而形成了1990年代著名的日本泡沫經濟。這個經濟泡沫在1991年破滅之後,日本經濟便陷入戰後最大的不景氣狀態,一直持續了十幾年,日本經濟仍然沒有復甦之跡象。http://ke..com/view/67984.htm?fr=aladdin
2.1997年7月2日,以美國索羅斯的量子基金為首及老虎基金一些支持他的資本主義集團熱錢,瘋狙擊泰銖;亞洲金融風暴席捲泰國,泰銖貶值。不久,這場風暴掃過了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中國香港等地。打破了亞洲經濟急速發展的景象。亞洲一些經濟大國的經濟開始蕭條,一些國家的政局也開始混亂。 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此時,日本政府試圖從政治角度加以干預,日本政府最先提出了建立高達1000億美元的「亞洲貨幣基金」的東亞貨幣合作框架建議。這個提議受到了亞洲各國的支持,但在最後一刻,IMF和美國出來阻止了日本對IMF的主導權的挑戰。柯林頓政府聯合西歐國家對東南亞國家施加影響,從而使日本的計劃徹底破產。此後,美國和西歐國家為了打擊日本的威脅,積極促成了印尼、韓國等與IMF的貸款協議。 韓國為滿足OECD成員國的條件,從20世紀90年代早期起實行金融自由化,但缺乏有效的金融監管。
1997年11月韓國爆發金融風暴,6日至17日韓國政府開始韓元保衛戰,11月11日當天韓國的外匯存底只有38.4億美元,兩周後需要償還的外債就達100 億美元。而當時韓國從外國輸入生活必需食糧,一年也需要120億美元。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008∶1。17日起韓國政府關閉了外匯市場三天。11月20日韓國請求日本政府說服日本的銀行借短期貸款給韓國,但此時日本的金融機構已被深深地捲入到這場危機中,日本四大證券公司之一的亞馬馳四天後破產。美國拒絕以韓金融幫助的請求,21日韓國政府宣布向IMF尋求援助,12月4日韓國和IMF達成總值為570億美元的協議。但到了12月13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又降至1737.60∶1。21日,韓元危機也沖擊了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金融業。資本熱錢令韓國幾乎一夜之間被打回原形,大宇、金星等大企業相繼倒閉,韓國兩大商業銀行韓國第一銀行和首爾銀行破產。此後破產、失業、自殺等陰霾伴隨很久,
09年金融危機又被歐美再耍了一次,韓國民眾們才從四小龍夢逐漸醒過來,當時韓國民眾沉醉在泡沫經濟中,貸款買房買車,刷卡消費,他們熱衷於海濱別墅,瑞士歐米茄、法國XO、德國賓士。像美國人一樣,他們每年也瀟灑地安排去歐洲旅行;孩子送到私立學校……房地產吹起的泡沫換來銀行貸款壞呆賬;由於大企業從銀行獲得資金過於容易,造成一旦企業狀況不佳,不良資產立即膨脹大量存在只有破產了,也算自作自受。
一方面許多東亞國家的信貸市場畸形發展,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等國的國內信貸額與GDP之比均高達115%—200%;另一方面,其資本市場又不成熟或發育不全,致使企業過度依賴商業銀行的間接融資,而銀行又過於依恃政府的「主導」與擔保,導致銀行信貸過度擴張,銀行不良債權或壞賬過大。如韓國、泰國的銀行不良資產佔到其GDP的34%—40%。與此同時,東亞銀行制度的不成熟性還表現在金融監管不力、法規不健全上。許多東盟國家的中央銀行並沒有隨著不良債權增大而增加貸款損失准備金,菲律賓在金融危機爆發前三年間銀行貸款增大了38%,而貸款損失准備金在貸款總額中的比重卻從 3.5%減到1.5%,比重最高的馬來西亞也只有2%。這么孱弱的金融體系。
正因為如此,國際熱錢看到其中的弱點,在美國默許下,一舉擊潰日韓。
㈣ 美國有哪些手段對日本政治進行干涉
多了去了
第一:在軍事上,美國對日本有直接的軍事承諾,雖然日本整體科技能力不差,但是核心軍事科技和知識產權都在美國的手裡,更不要說駐日3萬美軍,和美國對日的核承諾了,沒有美國的軍事事實存在,日本在面對潛在的如中國,俄羅斯這樣的大國在有限的軍事地區沖突,全面沖突的勝算是小的多的,事實上今天中國評估與日本的潛在軍事沖突,美國因素是最大的考量!
美國在軍事上,可以對日干涉的就有軍事技術轉移,聯合情報共享,軍事基地的使用,和安全承諾!如果沒有美國在背後,日本軍事底氣就小了太多。
第二:在經濟上,美國主導了現在整個全球的經濟次序,不要說TPP這些組織沒有美國,就不存在構建的必要,就光說美國是日本最大的資本市場,最大的外貿進口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和全球最大的市場,日本幾乎所有特大企業的最重要的市場都在美國,美國大可以通過經濟壓力,進口限入,甚或高關稅就限制日本經濟的發展。日本所謂經濟向西看的說法事實上就是經濟北美化。
第三:在外交上,美國是日本最重要的盟友,沒有美國支持,聯合國發展,很多地區議題,日本獨木難撐,事實上在聯合國相對中國來說,日本最可以依靠的力量就是美國了!這也是解決朝鮮問題的關鍵!
㈤ 美國是如何做空其他國家經濟的
我們知道,美國做空一國經濟具有兩大法寶:高油價+美元。
一國經濟發展離不開石油。
沒有石油,工廠無法開工,汽車無法奔跑。
就拿中國來說,我們雖然是產油國,不過我們也是全球最大的「建築工地」。
為了防止A國老百姓來瘋狂兌換美元,A國會選擇加息。
加息的話會促使一部分缺乏石油,但是又買不到石油的企業破產並退出市場。
同樣也會阻止國內的老百姓兌換美元,選擇把本國貨幣存進銀行獲取高息。
而加息的副作用也很明顯,這會誤傷一些不需要石油來發展生產的行業。
由於A國持續的加息,這些行業會承受不起這種高息,最終破產清算。
這樣的話,A國的經濟就會陷入全面癱瘓的狀態,遍地都是廉價的資產。
這時,美國會選擇再次降息,讓國內資金進入A國市場收割廉價資產。
美元資金會趁機進入關繫到A國國計民生的行業,如銀行、電力、航空、鐵路等行業。
當然,如果這個過程不是太順利的話,美國會選擇讓「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兩大被自己控制的國際組織給自己打配合。
美國會躲在幕後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如開放更多的市場,獲得更多的特權等。
這就是美國利用石油+美元霸權控制一國經濟的全過程。
㈥ 美國當時是怎樣打垮日本經濟的
具體說很復雜
簡單概括下吧
1 廣場協議逼迫日元升值,日本是完全靠出口的國家廣場協議2年後日元升值幾乎一倍,日本出口製造業幾近癱瘓
2.逼迫日本調低利率, 製造業癱瘓日本採伐手中大量游資需要保值又無處可去的情況下,只能投資不動產 藝術品 股票 等等,而美國逼迫日本調低利率從而造成流動性泛濫,結果就是故事泡沫 樓市泡沫 藝術品泡沫
3美國要求世界所有銀行都將利率提高8% 巴塞爾協議,日本對外收購停止擴張
4. 股指期權,在美國狙擊之後日本股市樓市全面下跌 日本經濟一蹶不振至今
日本兩次「攻入」美國本土,而美國使日本兩次遭受「核彈」毀滅
㈦ 美國當年是怎樣做空日本經濟的
二戰後,日本靠山寨美國的產業,在汽車,製造領域發展迅速,上世紀80年代,日本一舉躍居世界經濟第二位,其GDP甚至達到了美國的一半,於是,日本買下了好萊塢,買下了洛克菲勒廣場,買下了很多美國地標性的建築,也就是在此時,石原慎太郎甚寫了《日本可以說不》等書籍向世界宣稱日本即將超越美國。而同一時期,由於70年代,美國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垮台,導致美元和黃金脫鉤,世界各國都要從美國取回自己的黃金,導致美元一度極其危險,美元指數下跌,因此在1985年,美英德法日在紐約廣場賓館簽署了著名的「廣場協議」,表面目的是讓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貶值」,以增加美國出口來拯救美國經濟,實際上是開始醞釀對日本的金融絞殺。
日本銀行在美國財政部長「貝克」的高壓之下,被迫同意在廣場協議簽訂後幾個月內,日元兌美元從250比1升值到149比1,進而再升值到90比1,最高時達到了70比1.
由於事先知道日元會大幅升值,大量外資湧入日本,由於日元升值,日本出口業瀕臨崩潰,大量資金進入了股市和樓市,於是一夜之間,日本股市樓市暴漲,甚至達到了東京一個區域內的房價超過了全美的房價總和。而在1989年12月29日,日經指數甚至達到了38915的高點。
同一時期,美國的第二金融殺手鐧也布局日本,這就是股指期貨。所謂股指期貨就是對賭股票是漲還是跌,而日本當時所有人都沖昏了頭,認為股票不可能跌,而美國則在日本大肆兜售股指期貨來做空日本。
等到一切都已就緒,1990年1月12日,美國交易所突然出現「日經指數認證沽權證」,且讓其在一個月不到就全面崩潰,於是,日本開始了長達14年的房地產下跌,股市下跌,甚至到了今天,日本都還沒有恢復。
於是這里有一筆賬可以好好算算。由於參與國事先知道該協議內容,並且把大量的美金進入日本,例如有100萬美金,那麼,可以等值的兌換25000萬日元,這些日元在日本股市中暴漲了很多倍,假設達到了100000萬日元,此時,開始拋售股票,兌換成現金並購買股指期貨做空日本,再次獲利,達到了200000萬日元,此時日本金融已經崩潰,這些外資開始逃離日本,要把日元兌換成美金,而此時的匯率卻是70比1,因此日本政府需要拿2857萬的美金進行回購。而這才是區區100萬美金短期內的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