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羅馬為什麼是經濟中心

羅馬為什麼是經濟中心

發布時間:2022-08-10 19:02:34

Ⅰ 古羅馬的經濟

古羅馬經濟工商業發達,奴隸制經濟繁榮。早期羅馬的經濟似於希臘的。可在帝國時期,由於對外征戰,獲得大量奴隸,他們流入羅馬,大批地投入勞動,出現了奴隸經濟,它對自由民經濟構成了競爭;隨著奴隸勞動的擴大,奴隸成為了社會的基礎,羅馬的大地產大規模地使用奴隸,在工業中奴隸勞動也占重要地位,奴隸之所以被如此廣泛地使用,一來是由於奴隸的來源源源不斷,二來是由於使用奴隸勞動比使用自由民勞動更為有利可圖,因為奴隸可以被不停地驅使去勞動,價格又便宜,而且他們不用服軍役。這樣,大規模的奴隸勞動就出現了。它具有極大的競爭性,嚴重地排斥著小農經濟。我們看到了羅馬經濟的繁榮,實為奴隸經濟的繁榮,在這段時期內,它表現得非常具有「經濟性」;與此同時,小農勞動由於無法與之競爭,獨立的小農被逼得走投無路,他們抵押了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土地遷往別處,或者流落在城市中做城市流氓無產者。農民破產,農業開始衰敗,整個帝國的經濟基礎被破壞了。羅馬的征戰結束了,奴隸來源不在廣泛,價格上升,而且奴隸表現得更為不具有積極性;同時整個帝國的產品市場不再存在,這時,奴隸制經濟不再有利可圖了,而農業基礎又破壞了,帝國無可奈何地衰落下去了。帝國統治者此時想挽救它的農業了,於是將大土地分成了小塊的土地讓農民去耕作,不許他們流動,希望能穩定稅收和剝削。這些耕作者成為了農奴或隸農,於是「自由的人只剩下無產者、乞丐和強盜」。但是這並未能改變現實,羅馬終於還是為人所滅。

Ⅱ 羅馬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羅馬(Roma),是義大利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羅馬也是古羅馬和世界燦爛文化的發祥地,已有2500餘年歷史,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而被昵稱為「永恆之城」。城市位於義大利半島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是義大利佔地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游覽地之一。

Ⅲ 為什麼羅馬人人為羅馬是世界中心

原是義大利的一個小城邦。公元前3世紀羅馬統一了整個亞平寧半島。公元前1世紀,羅馬城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羅馬帝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羅馬帝國為了加強其統治,修建了以羅馬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據史料記載,羅馬人共築硬面公路8萬公里。這些大道促進了帝國內部和對外的貿易和文化交流。公元8世紀起,羅馬成為西歐天主教的中心,各地教徒前往朝聖者絡繹不絕。據說,當時從義大利半島乃至歐洲的任何一條大道開始旅行,只要不停地走,最終都能抵達羅馬。更有趣的是,古羅馬統治者為了調兵遣將的方便,下令在大道的兩旁種上大樹,以便為行軍的士兵遮擋炎熱的陽光。

Ⅳ 羅馬的經濟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羅馬就成為義大利最重要的經濟中心。羅馬的GDP在義大利各城市中位居第一位,占義大利全國GDP的6.7%,並以每年4.4%的速度繼續增長,這在整個義大利也處在最前列。
如今的羅馬擁有多樣化而且充滿活力的經濟,包括國家管理、旅遊業、服務業、科研、通信和個體經商業。旅遊業是羅馬的支柱產業之一,市內的眾多博物館包括梵蒂岡博物館、Borghese美術館、Capitolini博物館等。作為一個工業城市,羅馬的工業產業集中在傳統的紡織品和旅遊紀念品,以及食品、醫葯、機械、造紙和冶金等新興的行業。此外,羅馬憑借良好的氣候條件和保存完整的歷史建築,成為影視業的重要基地,經常成為電影的拍攝地和場景地,如《不設防城市》(羅伯托·羅塞里尼導演,1945年)、《羅馬假日》(威廉·惠勒導演,葛雷哥萊·畢克與奧黛麗·赫本主演,1953年)、《平民天後》(希拉里·杜芙主演,2003年)等。羅馬同時也是銀行業、電子工程工業和航空業中心。
眾多國際企業和組織將總部設在羅馬,比如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聯合國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聯合國世界糧食理事會和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等。

Ⅳ 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區別及其經濟

比較古希臘與古羅馬經濟的異同
同:
1 都是奴隸制經濟
2 都是以農業為基礎且農業形成一定的地域區分 3 都有多種地產和經營方式 4 手工業和商業都發達 5 高利貸都很普遍 6 對外貿易繁榮
7 被征服土地經濟漸漸超過本土 8 形成了貿易中心和經濟中心 9 出現銀行和銀行家
異:
1雅典的手工業規模不大,而羅馬的市有和國有手工業通常規模很大
2 希臘手工業生產的基本組織單位是奴隸佔有制小作坊,而羅馬的是家庭與大作坊 3 希臘內陸和城邦之間的貿易規模不大,主要是海上貿易;而羅馬是兩方都重 4 希臘特設了公務人員監管市場貿易
5 希臘一直阻止大地產制的發展保護中小地產,而羅馬對大地產實施國家免稅待遇刺激大地產發展
6 波希戰爭促進了希臘的經濟發展,而戰爭破壞了羅馬的農業

Ⅵ 羅馬和北京哪個歷史文化底蘊深呢

實際上來講是羅馬的歷史文化底蘊更深的。

首先按時間的長短來說,羅馬始建城在公元前600多年,時至今日,如果不算被攻佔毀壞的時間,羅馬建城至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

反觀北京城的發展,自建城以來極少受到進攻和大規模焚毀,除近代帝國入侵外,古建築保存都及其完好。

Ⅶ 多邊貿易、商品集結地,古羅馬帝國前期為何能成世界貿易中心

3.軍事策略的調整給商業提供安全保障

在時期羅馬的兵役制度是全民服役,為期一年。士兵入伍、訓練後再去參戰,不過一兩個戰役就退伍了。屋大維開始了常備軍制度後,自願兵的服役期可達20年,羅馬的軍隊才走向職業化。

另外對外軍事的基本方針由原來的征服擴張轉變為防禦為主。整個帝國前期,對外無過多戰事,反而對內鎮壓猶太人和爭奪王位的內戰更多些。

帝國收斂兵力在境內實施防禦措施,比如在國家公路沿線設立軍事要塞和軍用物資補給站,在多瑙河邊境和不列顛修築長城(原來中西理念是相通的)。以上這些措施為帝國境內帶來了安寧,也給商業活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結語

古羅馬帝國前期的兩百年裡,無論是經濟領域還是文明領域都獲得了空前的發展,領先於世界民族之林。無怪乎中世紀發起的文藝復興要致力於重現那個時代的輝煌。對於羅馬帝國後來的衰敗的原因,史學家眾說紛紜。

有倚重外族說,有自然災害瘟疫說,有內部分裂說。而筆者認為奴隸制是制約羅馬進一步發展的首要因素。因為奴隸,生產力和消費力得不到解放;因為,限制了兵員質量;因為奴隸,加深並激化了內部矛盾。時至今日,當時的政治、軍事、經濟發展模式和貿易模式都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和總結的地方。

Ⅷ 羅馬為什麼稱為「永恆之城」。

羅馬在西方被譽為「永恆之城」。據傳說,早在公元前753年,第一座羅馬城就修建於義大利的拉丁姆地區,是為羅馬城防建築的開始。當時的城牆是把長方形的大塊岩石先製成一塊塊的磚塊,然後再壘砌而成,磚塊之間的空隙處則用小石塊和碎石子塞滿,再加粘土砌成。 公元前6世紀,羅馬人又用磚塊建造了卡庇托利山崗的城堡要塞。羅馬早期城防建築構造龐大、結構粗笨,並且要使用較多的人力和物力。公元前4世紀起,羅馬開始走上大規模擴張的道路.羅馬人的城防建築也隨著軍事形勢的發展變化而不斷改進。維愛戰後,高盧人突然南下,他們打敗羅馬人的軍隊,一度佔領除卡庇托利山崗城堡要塞之外的羅馬城。盡管高盧人在大肆搶掠一番之後就撤兵了,但這卻使羅馬人痛苦地認識到加強城防建築的重要性。為了提防高盧人再犯羅馬,羅馬人在原先的城防基礎上,建成了周長為I0公里、厚達近a米、高為7米多的城牆。建築城牆的材料是從維愛附近山上采來的大石塊。此外.在地勢險要和交通要道之處還修建了不少堡壘和塔樓,並將台伯河上的木橋改為橋用石料鋪築了四通八達的道路,並配以橋涵。整個工程至公元前378年全部完成。 在城內各山丘的凹地處,羅馬人建造了中心廣場。這個廣場承襲了古希臘廣場的形制,是全城的政治活動中心。在古羅馬千餘年的歷史中,無數場驚心動魄的政治悲喜劇就在里上演。 羅馬人還在城內修建了古代最早的「自來水」工程。它將水引人城裡,供給居民日常生活、浴場、噴泉等使用。翰水道以石塊、磚和天然混凝土鋪設,用鉛管、陶管和木管作為通人室內的輸水管。公元前312年,羅馬人修建了一條長達16公里的地下引水道—阿匹克勞狄水道,從東郊把泉水引人城裡。公元前144年修建的馬西亞輸水道,首次採用了拱券結構,是羅馬最長的輸水道。至此,羅馬開始有了堅固的城防建築,可謂固若金湯,在此後的近千年裡再未被外敵攻破過,並因此而獲得了「永恆之城」的美名。

閱讀全文

與羅馬為什麼是經濟中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是跨階層婚姻 瀏覽:916
事業單位調檔後放棄多久拿到檔案 瀏覽:941
宿遷事業單位公積金和獎金有多少 瀏覽:907
近14天健康碼在哪裡看 瀏覽:793
福州事業單位編內招聘在哪個網站 瀏覽:563
如何查詢婚姻登記信 瀏覽:169
經濟套餐體檢哪些項目 瀏覽:436
在西鄉做餐飲健康證要多少錢 瀏覽:308
人活一輩子什麼最重要健康最重要 瀏覽:570
浙江省打疫苗後健康碼多久變色 瀏覽:12
摩羯座的婚姻宮在什麼位置 瀏覽:492
為什麼南京是幸福感城市 瀏覽:246
愛情是什麼的經典回復 瀏覽:399
女生說幸福肥怎麼回 瀏覽:447
三國演義空城計是哪個故事 瀏覽:708
易經婚姻不好怎麼辦 瀏覽:328
加強經濟建設是什麼理論 瀏覽:850
幸福樹生蟲怎麼搞 瀏覽:483
面子與愛情你會選擇哪個 瀏覽:489
廣東美女做電商怎麼樣 瀏覽: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