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區域經濟指標有哪些
數量指標是指在經濟活動中用以反映規模大小和數量多少等數量特徵的各種指標。它用絕對數表示。如,工農業主要產品產量、基本建設投資額、房屋竣工面積、職工人數等。數量指標對反映國民經濟計劃的實現程度,並據以規定各種具體比例關系等具有重要作用。它為各種有關質量指標的計算提供依據。
B. 合格小區的各項指數
1、 住宅類型及戶型配比自定
2、 公建配套指標
1) 幼兒園一座用地面積為4000㎡
2) 文體活動中心一座,分球、棋、藝術、健身等
3) 社區服務中心一座包括:老年人服務站建築面積300㎡、物業管理建築面積300㎡、居委會建築面積200㎡、公廁建築面積50㎡、衛生站建築面積150㎡、郵政所、小商店、菜市場等其他設施
4) 停車:住宅1.5車位/戶(可建地下停車位),公建按國家規范規定配置
3、 技術經濟指標
1) 容積率:居住用地≤2.8,商業用地≤3.5
2) 建築密度≤35%
3) 綠地率>35%
4) 規劃路紅線寬度及建築退縮要求:建築物退縮15米寬規劃路邊線不少於5米,退縮20米寬規劃路邊線不少於6米,退縮26米寬規劃路邊線不少於7米,退縮40米寬以上規劃路邊線不少於8米。
5) 建築間距要求:建築物南北主要朝向間距不少於1H(H為建築物室外地坪以上總高度),其他間距應符合城市規劃管理的有關要求。
6) 建築高度要求,高度≤100米。
C. 居住小區經濟技術指標居住總人口怎麼計算
居住區綜合經濟技術指標演算法在城市規劃設計課中有詳細的講解,建議你看看
第20~35條是公式
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1)基本指標:總用地面積(公頃)、居住總人口(人)、總戶數(戶)、人口密度(人/公頃)、停車位(輛、輛/戶)、住宅平均層數(層)、住宅建築總面積(平方米)、公共建築總面積(平方米)、容積率、建築密度(%)和綠地率(%)。
(2)居住區規劃用的平衡表
項目 面積(公頃) 人均(平方米/人) 佔地比例(%)
居住建築用地
公共建築用地
道路、廣場用地
公共綠地
總計
附:居住區規劃的基本術語
1、城市居住區
一般稱居住區,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規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幹道或自然分界線所圍合,並與居住人口規模(30000~50000人)相對應,配建有一整套較完善的、能滿足該區居民物質與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務設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居住小區
一般稱小區,是被居住區級道路或自然分界線所圍合,並與居住人口規模(7000~15000人)相對應,配建有一套能滿足該區居民基本的物質與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務設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3、居住組團
一般稱組團,指一般被小區道路分隔,並與居住人口規模(1000~3000人)相對應,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層公共服務設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4 、居住區用地(R)
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綠地等四項用地的總稱。
5、住宅用地(R01)
住宅建築基底佔地及其四周合理間距內的用地(含宅間綠地和宅間小路等)的總稱。
6、公共服務設施用地(R02)
一般稱公建用地,是與居住人口規模相對應配建的、為居民服務和使用的各類設施的用地,應包括建築基底佔地及其所屬場院、綠地和配建停車場等。
7、道路用地(R03)
居住區道路、小區路、組團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小汽車、單位通勤車等停放場地。
8、居住區(級)道路
一般用以劃分小區的道路。在大城市中通常與城市支路同級。
9、小區(級)路
一般用以劃分組團的道路。
10、組團(級)路
上接小區路、下連宅間小路的道路。
11、宅間小路
住宅建築之間連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
12、公共綠地(R04)
滿足規定的日照要求、適合於安排遊憩活動設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遊憩綠地,應包括居住區公園、小游園和組團綠地及其它塊狀帶狀綠地等。
13、配建設施
與住宅規模或與人口規模相對應配套建設的公共服務設施、道路和公共綠地的總稱。
14、其它用地(E)
規劃范圍內除居住區用地以外的各種用地,應包括非直接為本區居民配建的道路用地、其它單位用地、保留的自然村或不可建設用地等。
15、公共活動中心
配套公建相對集中的居住區中心、小區中心和組團中心等。
16、道路紅線
城市道路(含居住區級道路)用地的規劃控制線。
17、建築線
一般稱建築控制線,是建築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線。
18、日照間距系數
根據日照標准確定的房屋間距與遮擋房屋檐高的比值。
19、建築小品
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點綴、裝飾和美化作用的、從屬於某一建築空間環境的小體量建築、遊憩觀賞設施和指示性標志物等的統稱。
20、住宅平均層數
住宅總建築面積與住宅基底總面積的比值(層)。
21、高層住宅(大於等於10層)比例
高層住宅總建築面積與住宅總建築面積的比率(%)。
22、中高層住宅(7~9層)比例
中高層住宅總建築面積與住宅總建築面積的比率(%)。
23、人口毛密度
每公頃居住區用地上容納的規劃人口數量(人/ha)。
24、人口凈密度
每公頃住宅用地上容納的規劃人口數量(人/ha)。
25、住宅建築套密度(毛)
每公頃居住區用地上擁有的住宅建築套數(套/ha)。
26、住宅建築套密度(凈)
每公頃住宅用地上擁有的住宅建築套數(套/ha)。
27、住宅面積毛密度
每公頃居住區用地上擁有的住宅建築面積(m2/ha)。
29、建築面積毛密度
也稱容積率,是每公頃居住區用地上擁有的各類建築的建築面積(m2/ha)或以總建築面積(萬m2)與居住區用地(萬m2)的比值表示。
30、住宅建築凈密度
住宅建築基底總面積與住宅用地的比率(%)。
31、建築密度
居住區用地內,各類建築的基底總面積與居住區用地的比率(%)。
32、綠地率
居住區用地范圍內各類綠地的總和占居住區用地的比率(%)。
綠地應包括:公共綠地、宅旁綠地、公共服務設施所屬綠地和道路綠地(即道路紅線內的綠地),不應包括屋頂、曬台的人工綠地。
33、拆建比
新建的建築總面積與拆除的原有建築總面積的比值。
34、土地開發費
每公頃居住區用地開發所需的前期工程的測算,包括征地、拆遷、各種補償、平整土地、敷設外部市政管線設施和道路工程等各項費用(萬元/ha)。
35、住宅單方綜合造價
每平方米住宅建築面積所需的工程建設的測算綜合,應包括土地開發費用和居住區用地內的建築、道路、市政管線、綠化等各項工程建設及必要的管理費用(元/m2)。
D. 區域經濟發展指標有哪些
市場開放度、外資引進度、資源留存度、國家干預度是區域經濟評價的四大衡量指標。區域經濟發展是一門經濟學理論(發展經濟學),首先由西方發展起來。 區域經濟是指在一定區域內經濟發展的內部因素與外部條件相互作用而產生的生產綜合體。以一定地域為范圍,並與經濟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結合的區域發展實體。區域經濟反映不同地區內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以及內涵和外延的相互關系。
人類社會最基本的活動是經濟活動,經濟活動又總是在一定的地理區域內進行的,經濟區域對人類社會的生存與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區域經濟作為發展經濟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它具有嚴格的內涵:在一個自然環境、人文條件基本相似的地理區域內,如何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財力以實現最優化的發展。其必不可少的要素有:1、特定的地理區域;2、資源條件相同或相似;3、人文社會條件基本相同;4、經濟活動的方式及特徵具有連續性和一致性;5、區域內形成統一、有序、健康的市場。在我國現階段,研究區域經濟發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一)我國是個大國,經濟區域眾多,條件千差萬別,因而區域經濟發展的水平和狀況有差異。怎麼使各地區都發展起來,區域經濟活躍,整體效益高,就是發展經濟學要研究和很好解決的關鍵問題。區域和產業是不可分的,區域經濟發展起來必定會帶動一批產業發達起來。還要通過建立全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把各區域聯結起來,優勢互補,分工協作,才能把整個國民經濟搞上去。
(二)中國是個發展中的大國,地區差距大,總體發展水平低,而且發展不平衡是基本特徵。中國要完成工業化、市場化、社會化的歷史重任,也是實現現代化這一時代賦予的偉大使命,其任務相當艱巨。經濟發展應該是我們完成這雙重歷史使命的重要一環。實現現代化應是一個分階段、有計劃、有步驟的過程,到21世紀中葉才能基本實現的宏偉目標。
(三)新時期中國最根本的特徵是改革開放。中國正處在由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向現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的進程中。發展區域經濟,縮小地區差距,不僅對於實現現代化,而且對保持穩定,維護祖國統一,再樹強國形象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E. 房地產經濟數據指標是什麼意思
房地產經濟數據指標,指對企業景氣調查中的定性經濟指標通過定量方法加工匯總,綜合反映某一特定調查群體或者發展趨勢的一種指標。
它是根據經濟周期波動理論和景氣指數原理,採用合成指數的計算方法,從房地產業發展必須同時具備的三個基本條件(土地、資金和市場需求)出發,選擇8個具有代表性的房地產開發統計指標(投資、資金來源、土地出讓收入、完成土地開發面積、空置面積、新開工面積、竣工面積、商品房銷售價格)進行分類指數測算,然後進行加權平均得到的總體指數,並以1994年12月為基期對比計算出用百分製表示的指數體系。
F. 住宅小區經濟功能的體現包含哪些
住宅小區經濟功能體現在交換功能和消費功能兩方面:
1、交換功能是指業主通過合同的方式將住宅和其他用房的出售或出租經紀中介服務和小區管理勞務的交換。
2、消費功能是指住宅商品化及其管理,包括住宅在購、租兩方面的逐漸商品化及小區的管理和服務有償性。
住宅小區的特點
住宅小區最大的特點是居住功能單一,小區相對封閉獨立,居民集中居住。小區內一切設施都是為小區居民居住便利而設計、構建的,小區內不包括社會物質生產等城市其他功能,這樣便於管理與服務,便於提高城鎮居民的居住條件和水平。
住宅小區內建築密度大,形成了住宅小區內人口密度高、人口結構復雜的特點。小區居民以家庭形式為單位居住在小區內,人口結構以年齡劃分,可以涵蓋人口各個年齡階段。
G. 經濟指標有哪些
常用的宏觀經濟指標有:
1、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
2、生產者物價指數(Procer Price Indexes)英文縮寫為PPI,PPI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是反映某一時期生產領域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
3、國內生產總值GDP(Gross Domestic Proct)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國民經濟各部門增加值的總額。該指標是宏觀經濟中最受關注的經濟統計數字,因為它被認為是衡量國民經濟發展情況最重要的一個指標。
4、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
第一產業是指種植業與養殖業 。也就是通常講的「大農業」。第二產業是指採掘業.製造業(工業).建築業。第三產業是指除第一、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
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等。
5、固定資產投資額是以貨幣表現的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活動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速度、比例關系和使用方向的綜合性指標。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按經濟類型可分為國有、集體、個體、聯營、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其他等。按照管理渠道,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分為基本建設、更新改造、房地產開發投資和其他固定資產投資四個部分。
經濟指標是反映一定社會經濟現象數量方面的名稱及其數值。經濟現象的名稱用經濟范疇表述,經濟范疇的數量方面則通過數值反映。
例如,社會總產品和國民收入是經濟范疇,表現這些經濟范疇數量方面的名稱及其數值「社會總產值××億元」、「國民收入××億元」就是經濟指標。經濟指標在反映經濟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的數量表現時,是以理論經濟學所確定的經濟范疇的涵義為依據。
H. 房建 土建的經濟指標,知道的大神麻煩說下
房地產建築成本(按建築平方米算)
1、樁基工程(如有):70~100元/平方米;
2、鋼筋:40~75KG/平方米(多層含量較低、高層含量較高),合160~300元/平方米;
3、砼:0.3~0.5立方/平方米(多層含量較低、高層含量較高),合100~165元/平方米;
4、砌體工程:60~120元/平方米(多層含量較高、高層含量較低);
5、抹灰工程:25~40元/平方米;
6、外牆工程(包括保溫):50~100元/平方米(以一般塗料為標准,如為石材或幕牆,則可能高達300~1000元/平方米;
7、室內水電安裝工程(含消防):60~120元/平方米(按小區檔次,多層略低一些);
8、屋面工程:15~30元/平方米(多層含量較高、高層含量較低);
9、門窗工程(不含進戶門):每平方米建築面積門窗面積約為0.25~0.5平方米(與設計及是否高檔很大關系,高檔的比例較大),造價90~300元/平方米,一般為90~150元/平方米,如採用高檔鋁合金門窗,則可能達到300元/平方米;
10、土方、進戶門、煙道及公共部位裝飾工程:30~150元/平方米(與小區檔次高低關系很大,檔次越高,造價越高);
11、地下室(如有):增加造價40~100元/平方米(多層含量較高、高層含量較低);
12、電梯工程(如有):40~200元/平方米,與電梯的檔次、電梯設置的多少及樓層的多少有很大關系,一般工程約為100元/平方米;
13、人工費:130~200元/平方米;
14、室外配套工程:30~300元/平方米,一般約為70~100元/平方米;
15、模板、支撐、腳手架工程(成本):70~150元/平方米;
16、塔吊、人貨電梯、升降機等各型施工機械等(約為總造價的5~8%:約60~90元/平方米;
17、臨時設施(生活區、辦公區、倉庫、道路、現場其它臨時設施(水、電、排污、形象、生產廠棚與其它生產用房):30~50元/平方米;
18、檢測、試驗、手續、交通、交際等費用:10~30元/平方米;
19、承包商管理費、資料、勞保、利潤等各種費用(約為10%):以上各項之和*10%=90~180元/平方米;
20、上交國家各種稅費(總造價3.3~3.5%):33~70元/平方米,高檔的可能高達100元/平方米。
以上沒有算精裝修,一般造價約為1000~2000元/平方米,高檔小區可達3500元以上。以上沒有包括部分國有企業開發造成的腐敗成本。精裝修造價一般為500~1500元/平方米,這要看檔次高低,也有300元/平方米簡裝修,更有3000~10000元/平方米超高檔裝修(拎包入住)。
21、設計費(含前期設計概念期間費用):15~100元/平方米;
22、監理費:3~30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