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臨空是什麼意思
臨空不是一個漢語詞彙,指是一個具體地方,全稱是臨空經濟區。
臨空經濟區以發展臨空產業為核心,包括先導產業和相關產業。先導產業如:運輸業(客運、貨運)、民航綜合服務業;相關產業如:配套服務、傳統的製造業、物流配送、商務餐飲、住宅開發和高新技術產業等。最後,它具體指某一地理位置。臨空經濟區以機場為地理中心,沿交通沿線向外發散式擴張,它具體存在於一定的地理范圍內(通常在以機場為中心,以10-15km為半徑的范圍內)。
臨空經濟區的概念包含了三個層次:首先,它是一種新的經濟模式。由於機場對周邊地區產生的直接或間接的經濟影響,出現資金、技術和勞動力的聚集,從而產生了集聚效應和擴散效應的新經濟現象。其次,它暗含了一系列相關產業。
(1)臨空經濟區是什麼產業擴展閱讀
臨空經濟區產生的動因有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次的影響。
1、宏觀角度
航空港所在國家和城市經濟在較長一段時間內持續快速發展。臨空經濟真正發展是後工業化時代。
2、中觀角度
空港及臨空經濟產業本身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規模擴大。機場提供了一種快速安全的交通方式和遍布全球的航空網路,這種資源是臨空經濟區所佔有的獨特資源,無法在區域之間流動,其他區域無法仿製,從而形成臨空經濟產業存在的獨特性和壟斷性。
3、微觀角度
單個企業區位選擇偏好發生改變。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經濟發展的模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使得有些企業的區位偏好發生改變,由原來的運費指向、供給指向、市場指向轉變成時間價值指向,時間價值成為影響企業區位選擇的重要因素。
② 重慶臨空經濟區到底是什麼有什麼投資前景嗎
2017年5月,重慶市政府印發《重慶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方案提出,提升江北國際機場樞紐集散功能,構建以航空運輸為基礎、航空關聯產業為支撐的產業體系,並劃定了總面積147.48平方公里的臨空經濟示範區。其中,江北機場總體規劃區36.68平方公里。
重慶臨空經濟示範區按照核心引領、區域聯動的發展思路,以十二個功能平台為支撐,著力構建「一核五區」的產業空間格局。
圖: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未來,臨空經濟示範區要成為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落地實施的重要載體平台和集中展示區,成為重慶乃至西部地區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引領示範,在航空、低碳人文、高端製造業、國際貿易、創新等方面都要走在前面。
③ 什麼是臨空經濟發展的核心支柱產業
航空物流業是臨空經濟發展的核心支柱產業。
臨空經濟核心區組建後,產業定位為「臨空高端服務產業」,重點發展航空運輸、保稅物流、總部商務、產業金融、文化創意、商務會展等國際化、高端化的臨空型現代服務業,培育航空資源全鏈條。
④ 南昌臨空經濟區的介紹
南昌臨空經濟區地處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核心區域。建設南昌臨空經濟區,有利於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加快把南昌打造成為帶動全省發展的核心增長極,有利於促進南昌、九江兩市城市共建融合和產業互補對接,推動昌九一體化發展。
⑤ 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是什麼意思
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是依託航空樞紐和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提供高時效、高質量、高附加值產品和服務,集聚發展航空運輸業、高端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而形成的特殊經濟區域,是民航業與區域經濟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相互提升的重要載體。
(5)臨空經濟區是什麼產業擴展閱讀:
基本原則
統籌規劃、優化布局。認真總結既有經驗,客觀分析現實條件,結合國家戰略安排和區域發展需要,統籌考慮全國民用機場布局和機場總體規劃,優化整體布局,推動資源優化配置與要素合理流動,促進有序開發。
集約節約、保護耕地。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嚴控新增建設用地佔用耕地,統籌新增建設用地和存量挖潛,優化開發利用格局,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促進土地利用模式創新。
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加強規劃和政策引導,立足比較優勢、突出區域特色,合理確定發展方向和重點,把握准入標准,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
有力有序、穩步推進。嚴格控制總量、重視發展質量、適度超前布點,統籌考慮各地經濟發展水平,成熟一個、推進一個,明確職責分工,加強督促檢查和跟蹤指導。
改革創新、先行先試。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在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等方面先行先試,著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⑥ 南昌臨空經濟區的簡介
謀劃空港經濟藍圖 2025年建成大型客運航空樞紐
2014年3月28日,省政府正式批復《南昌臨空經濟區發展規劃(2014-2025年)》。根據規劃,南昌臨空經濟區以南昌昌北國際機場及周邊服務區為核心。臨空經濟區總體格局分為空港
樞紐區、集聚發展區和臨空輻射區。空港樞紐區和集聚發展區的規劃面積為223平方公里。
南昌臨空經濟區將構建「一心、一廊、兩軸、兩區」,形成向鄱陽湖扇形敞開式的功能布局。「一心」是指以昌北國際機場為核心,重點建設航空客貨樞紐、多式聯運設施和客運換乘中心,形成多功能立體交通樞紐。「一廊」是指沿梅嶺-溪霞水庫-白馬廟休閑旅遊中心-象山森林公園-南磯山濕地候鳥觀景區-環鄱陽湖西側生態旅遊帶,形成一條西南至東北的弧形生態屏障,打造集生態保護和休閑旅遊於一體的生態廊道。
「兩軸」是沿昌九高速公路、昌九城際鐵路以及昌九大道形成昌九城市發展軸;沿贛江依託港口形成贛江黃金水道發展軸;「兩區」則是指:先進製造業集聚區,包括生物醫葯產業園、電子信息產業園、裝備製造產業園、綜合保稅區等,重點發展臨空型先進製造業;產城融合區,包括機場周邊和桑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城鎮化區域,重點發展物流基地、總部基地、商務基地、休閑基地和配套基地等。
根據規劃,南昌臨空經濟區確定了3個階段發展目標:到2015年,昌北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1000萬人次,臨空經濟區實現生產總值80億元,集聚人口20萬人。
到2020年,昌北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1500萬人次,臨空經濟區實現生產總值300億元,集聚人口45萬人,初步形成臨空型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集聚區。
到2025年,昌北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3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到30萬噸;臨空經濟區實現生產總值1000億元,集聚人口100萬人。建成國內大型客運航空樞紐和中部國際貨運航空樞紐,臨空經濟區基本成型。
⑦ 資陽臨空經濟區包括哪些地方
資陽臨空經濟區包括資陽市主城區北面和東西兩側,定位為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國家級內陸臨空經濟發展示範區,西部重要的現代化空港新城,西部重要的創新創業基地,資陽臨空經濟區是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的兩大片區之一。
資陽臨空經濟區是成資一體及內陸開放的重要平台,是「成渝製造業核心區、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內陸開放前沿區」的重要載體,重點發展臨空製造、高端商務、旅遊度假等臨空指向型產業。在綠地景觀規劃上,規劃了「一脊、兩帶、多園」的綠地景觀系統,讓35平方公里的城市圍繞山水田園林布局、依託山水田園林建設、融入山水田園林之中,讓65平方公里的自然生態景觀融入到城市各個空間,臨空經濟區總綠化覆蓋率達到70.9%。
⑧ 臨空經濟區是什麼意思
臨空經濟是指以航空運輸(人流、物流)為指向的產業在經濟發展中將形成具有自我增強機制的聚集效應。
不斷引致周邊產業的調整與趨同,這些產業在機場周邊形成的經濟發展走廊、臨空型製造業產業集群、以及各類與航空運輸相關的產業的集群,進而形成以臨空指向產業為主導、多種產業有機關聯的獨特經濟發展模式,這種以航空貨流和商務人流為支撐的經濟就稱之為臨空經濟。
從空間結構看,臨空經濟是一個多層次的圈層結構。由於臨空經濟是航空樞紐巨大影響力(包括吸引力和輻射力)的產物,按照航空樞紐的影響程度以及相應的空間布局變化特徵,可以將整個臨空經濟依次分為機場區、空港區、航空城、臨空經濟、臨空經濟經常影響區、臨空經濟偶發影響區等六個影響圈層。
當然,由於臨近空港地區的空間結構不僅取決於空港和航空服務的特徵,還取決於空港與中心城市的地面交通通達性、中心城市的經濟結構以及周邊區域環境等因素,現實中的臨空經濟空間結構並不會呈現規則的同心圓結構,而是會隨著地面自然條件和交通走廊以及與中心城市的經濟聯系方向而發生一些不規則的變化。
⑨ 渝北那邊的臨空經濟區到底是什麼未來發展前景好嗎
臨空經濟區以發展臨空產業為核心,包括先導產業和相關產業。先導產業如:運輸業(客運、貨運)、民航綜合服務業;相關產業如:配套服務、傳統的製造業、物流配送、商務餐飲、住宅開發和高新技術產業等。最後,它具體指某一地理位置。臨空經濟區以機場為地理中心,沿交通沿線向外發散式擴張,它具體存在於一定的地理范圍內(通常在以機場為中心,以10-15km為半徑的范圍內)。
重慶渝北的臨空經濟區,主要承載都市臨空區的商務功能以及發展現代化服務產業,將是重慶經濟發展的重要展示窗口和戰略高地。
綜上,那邊未來發展肯定是不錯的。目前那邊有重慶創意公園、西南國際汽貿城、聖名世貿城等等大型商業和廣告園區項目,而且還有很多商業+公寓的樓盤,就比如飛洋創拓·兩港中心那些,商業與公寓一體,離輕軌也近。想投資這塊的話可以實地來看看。
⑩ 如何理解高新區,臨空經濟區的聯系和區別
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引進國外資本、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並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在一些城市和地區中劃出的實行一系列類似經濟特區優惠政策的地區。 高新技術開發區:指建立發展高新技術的產業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