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經濟效益是怎麼算的
總體評價企業經濟效益,就是真實感知企業財務狀況的實際情況,包括經營過程中的經營成果評價,也包括在某個時點的資產負債表所反應的數據評價,即既有對時點數字的理解,也有對期間數字的理解。一般,可以從以下方面來評價一個企業的經濟效益:
企業盈利能力評價
企業運營能力評價
企業財務安全評價
企業盈利能力評價
毛利率=毛利額÷主營業務收入×100%
毛利額=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
銷售凈利率=凈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資產凈利率=凈利潤÷資產總額×100%.
凈值報酬率=凈利潤÷平均股東權益×100%.
市盈率=股票的現價÷每股盈餘
企業運營能力評價
存貨周轉率=商品銷售成本÷存貨平均佔用額
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凈額÷應收賬款平均余額
流動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平均流動資產
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平均資產總額
存貨周轉時間=1年時間÷存貨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時間=1年時間÷應收賬款周轉率
流動資產周轉時間=1年時間÷流動資產周轉率.
企業財務安全評價
安全邊際率=(主營業務收入-保本點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收入×100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已獲利息倍數=稅息前利潤÷利息費用
② 經濟效益 與 經濟利益 有何不同
經濟效益是企業在經濟活動中所取得的勞動成果與勞動消耗的比值。從生產經營角度分析,經濟效益可用資產報酬率、權益報酬率等指標反映;從物化勞動效果角度分析,經濟效益可用銷售利稅率、成本費用利稅率、固定資產生產率和流動資產周轉率等指標反映;而從活勞動效果角度分析,經濟效益可用全員勞動生產率和人均利稅率等指標反映。由於這些指標在一個企業的不同歷史時期或同一時期的不同企業中表現出高低錯落的狀態,而很難作出經濟效益的最終判斷。
經濟利益就是企業總共獲得的營業額減去你的成本!剩下的就是企業的獲得的利益!
不知道這樣回答你滿意不!
③ EBCR(經濟效益費用比)要如何計算
效益費用比:在經濟評價中,某一方案的歷年效益現值之和除以歷年費用現值之和所得的比值。
效益費用比:即以工程項目或方案在整個財務計算期內,所取得的各項財務收入的折算現值與各項支出費用折算現值之比,稱財務效益費用比。 效益費用比大於或等於1.0的方案,在財務上是可行的。獨立方案比較時,財務效益費用比越大的方案財務效果越好。互斥方案比較時,需進行方案間增量分析,當增量財務效益費用比大於或等於1.0時,擴大規模的方案才是合理的。
④ 經濟利益和經濟效益的區別是什麼
經濟利益就是企業總共獲得的營業額減去你的成本,剩下的就是企業的獲得的利益!
經濟效益是企業在經濟活動中所取得的勞動成果與勞動消耗的比值。
⑤ 經濟利益和經濟效益的區別
經濟效益是通過自己及其所在的團隊的努力在經營活動中產生的盈餘,經濟利益不管是否產生於生產經營活動中,只要有經濟收益就行,比如,別人給我們的捐贈:是經濟利益而不是經濟效益。
⑥ 經濟效益和經濟利益有什麼區別啊
經濟效益就是你在經濟活動中取得到勞動成果,經濟利益是你的營業額減去成本,剩下的就是你的利益。即收入多少。
⑦ 什麼叫經濟效益
經濟效益
經濟效益:通過商品和勞動的對外交換所取得的社會勞動節約,即以盡量少的勞動耗費取得盡量多的經營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勞動耗費取得更多的經營成果。
(1)經濟效益是資金佔用、成本支出與有用生產成果之間的比較。所謂經濟效益好,就是資金佔用少,成本支出少,有用成果多。
(2)提高經濟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一,提高經濟效益,意味著生產更多產品和勞務,從而有利於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滿足。
第二,提高經濟效益,意味著增加企業盈利和國家收入,增加資金積累,從而有利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第三,提高經濟效益,意味著提高投資效益和資源利用效益,從而有利於緩解我國人口多與資源相對不足、資金短缺的矛盾,提高經濟增長的速度。
(3)正確處理經濟效益與經濟增長速度的關系。
經濟效益與經濟增長速度之間既有統一的一面,又有不一致的一面。
首先,速度和效益是統一的。符合客觀實際的經濟增長速度本身就標志著良好的經濟效益,而良好的經濟效益又必然表現為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
其次,速度和效益又存在著不一致性,經濟增長速度快,經濟效益不一定好。
因為,經濟增長速度是同一指標(產量或產值)在動態上的比較,而經濟效益則是資金佔用、成本耗費與有用生產成果的比較。經濟增長速度快,可能伴隨資金佔用多、消費大、產品積壓,經濟效益差。正確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必須堅持: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下,爭取盡可能快的經濟增長速度。
(4)經濟效益又可分為微觀經濟效益與宏觀經濟效益。
⑧ 什麼是經濟效益
經濟效益,是通過商品和勞動的對外交換所取得的社會勞動節約,即以盡量少的勞動耗費取得盡量多的經營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勞動耗費取得更多的經營成果。
經濟效益是資金佔用、成本支出與有用生產成果之間的比較。所謂經濟效益好,就是資金佔用少,成本支出少,有用成果多;提高經濟效益對於社會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經濟效益是衡量一切經濟活動的最終的綜合指標。所謂企業的經濟效益,就是企業的生產總值同生產成本之間的比例關系。用公式表示:經濟效益=生產總值/生產成本。
由於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由多方面的內容和環節構成,所以決定企業經濟效益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為了能夠客觀地反映企業的經濟效益,必須從多角度進行考核,採用一系列相互關聯、相互交叉的指標即指標體系進行全面、准確的衡量與評價。
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性
(1)提高經濟效益,有利於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2)提高經濟效益,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3)提高經濟效益,搞好國有大中型企業,才能增強綜合國力,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⑨ 經濟效益和經濟效果的區別
經濟效益:指經濟活動中勞動耗費和勞動成果之間的對比。反映社會再生產各個環節對人力、物力、財力的利用效果。
經濟效果:指生產過程中產出量與投入量的比值。它反映的是生產過程中勞動耗費轉化為勞動成果的程度。其表達式為式中:勞動耗費指勞動消耗量或勞動佔用量, 把「成果與消耗之比」、「產出與投入之比」稱為經濟效果,而將經濟活動中所取得的有效勞動成果與勞動耗費的比較稱為經濟效益。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2-01-1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⑩ 什麼是經濟效益
經濟效益是指農業生產中所取得的有效成果與勞動佔用和勞動消耗量的比較。講求經濟效益,就是要以盡可能少的勞動佔用和勞動消耗,生產數量既多質量又好的農產品。在進行效益核算時,把生產的勞動成果稱為產出或所得,把勞動佔用或消耗稱為投入或成本,則經濟效益與投入、產出的關系為:
經濟效益=勞動所得(產出)/勞動佔用或消耗(投入或成本)
產出和投入比較的結果,反映了生產經營活動達到的目的狀態和程度。同一項生產經營活動,效益大小同勞動成果或產出成正比,同勞動佔用和消耗或投入成反比。單位投入所得產出數量越多、質量越好,經濟效益就越好,反之,就表明農戶生產經營的效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