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想知道: 南陽市 鄧州市經濟形勢如何 在哪
現在已經升級為地級市了,公檢法也在慢慢的向省里接軌呢直接歸省里領導,總體來看經濟發展還是挺不錯的。
B. 河南鄧州簡介
鄧州市基本情況和發展優勢
一、鄧州市基本情況
鄧州市地處豫西南邊陲,素有「三省雄關」、「豫西南門戶」之稱,更有「中原之雄區,天府之亞選」的美譽。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市。全市轄28個鄉鎮(辦、區),578個行政村,156萬人,總面積2369平方公里,耕地240萬畝。1988年撤縣建市,1989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對外開放城市,1992年被河南省確定為歷史文化名城,199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改革開放特別試點市;2004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確定為5個重點擴權縣(市)之一,享有省轄市經濟管理許可權和部分社會管理許可權。省政府規劃在「十一五」期間「把鄧州建設成為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區域性中等城市。」
歷史文化悠久。鄧州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山海經》有「誇父逐日,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的神話傳說,鄧林即今鄧州市。1994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的「八里崗仰韶文化遺址」表明,早在6800年前,鄧州就有先民居住。鄧州為鄧姓發源地,每年都有海內外鄧氏族人前來鄧國侯吾離陵尋根謁祖。鄧小平在《鄧氏家譜》中記載:「我姓始於周之鄧國,盛於漢之高密,唐宋元明,代有偉人。」鄧州建制較早。夏、商、周皆為侯國。春秋時期,楚國滅鄧,鄧歸楚地。今鄧州杏山仍有楚長城遺址。隋朝時置鄧州。中華民國二年,改鄧州為鄧縣。至今,鄧州有建制機構1300餘年。
交通區位優越。鄧州地處武漢-鄭州-西安大三角和南陽-襄樊-十堰小三角的中心地帶,起著連接東西、南北的「橋梁」作用。鄧州市交通便利,207國道和六條省干線穿境而過;位於焦枝鐵路和寧西鐵路、二廣高速公路和陝滬高速、207國道和312國道三個「十字」交匯的樞紐位置。水路從老河口、襄樊等地碼頭入位,通江達海。距襄樊、老河口、南陽三個機場均在60公里以內。鄧州市不斷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力度,形成了九縱七橫城市道路網路,正在逐步成為具有較強輻射帶動能力的豫西南區域性現代化中等城市。
綜合實力雄厚。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和南陽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針,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建設「經濟強市、文化名市、現代化中等城市」目標,強力實施三大戰略(工業立市、開放帶動、人才興鄧),堅持三抓帶動、產業支撐,全力推進「六大工程」(工業振興工程、農民增收工程、城鄉一體建設工程、勞動技能培訓工程、社會保障工程、生態鄧州建設工程),走好三條路子(工農互動,探索農區工業化路子;城鄉互動,走城鎮化路子;經濟生態互動,走可持續發展的路子),實現了鄧州經濟社會的跨越發展。2008年全市完成生產總值205億元,同比增長12.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76億元,同比增長17.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3.4億元,同比增長39.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18元,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增長8.6%;農民人均純收入5089元,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增長7.2%;居民儲蓄66億元,同比增長18.4%,增速居南陽各縣市區首位。一二三產之比達到29.2:43.3:27.5。
二、鄧州具有的發展優勢
農業特色突出。鄧州全境平原廣袤,土地肥沃,糧豐林茂,水域寬廣,生態良好,物產豐饒,盛產小麥、棉花、油料、煙草、豆類、辣椒等優質糧油等農副土特產品,形成了林牧煙棉等四大優勢產業,是全國聞名的綠色農副產品產加銷基地,是國家糧食核心主產區,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和糧食生產先進縣(市),還是全國糧食、黃牛、外貿煙出口生產基地和河南省棉花、芝麻生產重點市。2008年全市完成農業總產值101.9億元,同比增長5.9%;完成農業增加值59.8億元,同比增長5.9%。
工業基礎雄厚。圍繞建設「工業強市」目標,強力實施項目統攬戰略,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擴張壯大優勢產業,依託鄧州資源優勢和現實生產力,大力培育發展棉紡服裝、建材、糧油食品、林板紙、醫葯化工、機械製造等優勢支柱產業,形成了門類齊全的新興工業體系,加快了工業化進程。支柱產業成為支撐鄧州經濟快速發展的強力引擎。2008年全市完成工業總產值258.6億元,同比增長18.6%;限額以上工業完成產值124億元,同比增長18%;完成增加值40.8億元,同比增長18%;實現利潤6.8億元,同比增長70%。全市工業企業入庫稅金9796萬元,同比增長22.9%。工業綜合效益指數315.3%,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達到130家,實現產值佔全市工業總產值70%以上。強力培育壯大支柱產業,六大支柱產業快速發展,實現產值佔全部工業產值80%以上。
商貿流通發達。鄧州市圍繞建設豫西南商貿物流中心和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發展定位,依託資源、區位、產業優勢,強化市域中心城區對人口和經濟活動的集聚吸納能力,已經形成獨具特色和規模優勢的彩棉種植及加工中心、服裝產業集散中心、農機製造及銷售中心、豫西南糧食倉儲現代物流服務中心、優質煙葉生產及加工供應中心、豫西南石油儲備戰略中心等六大市場體系,對周邊形成了強有力的輔助帶動作用。
C. 河南省省級產業集聚區有多少分別是哪些許昌市有哪些省級產業集聚區我在哪裡可以查到這些內容
首批河南省產業集聚區共180個(其中許昌有8個),名單如下:
1、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含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鄭州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3、鄭州航空港區
4、鄭州國際物流中心園區
5、鄭州市白沙產業集聚區
6、鄭州市官渡產業集聚區
7、鄭州市金岱工業園區
8、鄭州上街裝備產業集聚區
9、鄭州馬寨產業集聚區
10、鞏義市產業集聚區
11、鞏義市豫聯產業集聚區
12、新鄭新港工業園區
13、新密市產業集聚區
14、登封市產業集聚區
15、滎陽市產業集聚區
16、開封汴西產業集聚區
17、開封黃龍產業集聚區
l8、開封邊村產業集聚區
19、尉氏縣產業集聚區
20、杞縣產業集聚區
21、開封市精細化工產業集聚區
22、通許縣產業集聚區
23、蘭考縣產業集聚區
24、洛陽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含洛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5、洛陽工業產業集聚區(含洛陽工業園區)
26、洛陽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洛陽經濟開發區)
27、洛陽市伊洛產業集聚區
28、洛陽市洛龍科技園區
29、洛陽市洛新產業集聚區
30、洛陽市石化產業集聚區
31、洛陽市先進製造業集聚區
32、洛寧縣產業集聚區
33、宜陽縣產業集聚區
34、新安縣產業集聚區
35、欒川縣產業集聚區
36、孟津縣產業集聚區
37、汝陽縣產業集聚區
38、嵩縣產業集聚區
39、伊川縣產業集聚區
40、偃師市產業集聚區
41、平頂山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含平頂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42、平頂山平新產業集聚區
43、平頂山化工產業集聚區
44、平頂山市石龍產業集聚區
45、郟縣產業集聚區
46、汝州市產業集聚區
47、葉縣產業集聚區
48、寶豐縣產業集聚區
49、舞鋼市產業集聚區
50、魯山縣產業集聚區
51、安陽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含安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52、安陽市產業集聚區
53、安陽市紡織產業集聚區
54、安陽市新東產業集聚區
55、安陽縣產業集聚區
56、滑縣產業集聚區
57、林州市產業集聚區
58、湯陰縣產業集聚區
59、內黃縣產業集聚區
60、鶴壁市鶴淇產業集聚區
61、鶴壁市寶山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
62、鶴壁市金山產業集聚區
63、浚縣產業集聚區
64、新鄉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含新鄉高新技術開發區)
65、新鄉工業產業集聚區(合新鄉工業園區)
66、新鄉經濟技術集聚區(含新鄉經濟開發區)
67、新鄉化學與物理電源產業園區
68、新鄉市新東產業集聚區
69、新鄉市橋北新區
70、長垣縣產業集聚區(含長垣起重工業園區)
71、原陽縣產業集聚區
72、獲嘉縣產業集聚區
73、封丘縣產業集聚區
74、衛輝市產業集聚區
75、延津縣產業集聚區
76、輝縣市產業集聚區
77、焦作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焦作經濟開發區)
78、焦作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
79、焦作工業產業集聚區
80、武陟縣產業集聚區
81、溫縣產業集聚區
82、孟州市產業集聚區
83、沁陽市沁北產業集聚區
84、修武縣產業集聚區
85、博愛縣產業集聚區
86、濮陽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濮陽經濟開發區)
87、濮陽市產業集聚區(含濮陽工業園區)
88、濮陽市濮東產業集聚區
89、南樂縣產業集聚區
90、清豐縣產業集聚區
91、台前縣產業集聚區
92、濮陽縣產業集聚區
93、范縣產業集聚區
94、許昌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許昌經濟開發區)
95、河南省(魏都)民營科技園
96、許昌尚集產業集聚區
97、中原電氣谷核心區
98、長葛市城南產業集聚區
99、鄢陵縣產業集聚區
100、襄城縣產業集聚區
101、禹州市產業集聚區
102、漯河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漯河經濟開發區)
103、漯河市沙澧產業集聚區
104、漯河市東城產業集聚區
105、漯河淞江產業集聚區
106、舞陽縣產業集聚區
107、臨穎縣產業集聚區
108、三門峽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三門峽經濟開發區)
109、三門峽產業集聚區
110、義馬市煤化工產業集聚區
111、盧氏縣產業集聚區
112、澠池縣產業集聚區
113、靈寶市產業集聚區
114、陝縣產業集聚區
115、商丘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商丘經濟開發區)
116、豫東綜合物流集聚區
117、商丘市梁園產業集聚區
118、商丘市睢陽產業集聚區
119、永城市產業集聚區
120、民權縣產業集聚區
121、夏邑縣產業集聚區
122、虞城縣產業集聚區
123、柘城縣產業集聚區
124、寧陵縣產業集聚區
125、睢縣產業集聚區
126、周口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周口經濟開發區)
127、周口市川匯產業集聚區
128、項城市產業集聚區
129、淮陽縣產業集聚區
130、扶溝縣產業集聚區
131、鹿邑縣產業集聚區
132、鄲城縣產業集聚區
133、西華縣產業集聚區
134、沈丘縣產業集聚區
135、太康縣產業集聚區
136、商水縣產業集聚區
137、駐馬店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駐馬店經濟開發區)
138、駐馬店裝備產業集聚區
139、駐馬店市產業集聚區
140、遂平縣產業集聚區
141、新蔡縣產業集聚區
142、正陽縣產業集聚區
143、汝南縣產業集聚區
144、西平縣產業集聚區
145、泌陽縣產業集聚區
146、平輿縣產業集聚區
147、確山縣產業集聚區
148. 上蔡縣產業集聚區
149、南陽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含南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150、南陽市新能源產業集聚區
151、南陽光電產業集聚區
152、鄧州市產業集聚區
153、新野縣產業集聚區
154、浙川縣產業集聚區
155、內鄉縣產業集聚區
156、唐河縣產業集聚區
157、桐柏縣產業集聚區
158、鎮平縣產業集聚區
159、西峽縣產業集聚區
160、社旗縣產業集聚區
161、南召縣產業集聚區
162、方城縣產業集聚區
163、信陽市產業集聚區
164、潢川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潢川經濟開發區)
165、信陽市平橋產業集聚區
166、信陽市上天梯產業集聚區
167、信陽金牛物流產業集聚區
168、信陽明港產業集聚區
169、固始縣史河灣產業集聚區
170、固始縣產業集聚區
171、光山縣官渡河產業集聚區
172、新縣產業集聚區
173、羅山縣產業集聚區
174、淮濱縣產業集聚區
175、商城縣產業集聚區
176、潢川縣產業集聚區
177、息縣產業集聚區
178、濟源市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
179、濟源市玉川產業集聚區
180、濟源市虎嶺產業集聚區
D. 鄧州有什麼特產
鄧州古稱「鄧」或「穰」,是河南省直管市,是豫西南門戶城市,國務院確定的丹江口庫區區域中心城市。鄧州市享有中原天府,丹水明珠之稱。
窩子面
鄧州窩子面
鄧州窩子面原為熱乾麵,傳入鄧州後經過改良更上一層樓,加入了綠豆芽,牛肉丁,澆上牛油辣椒,香辣無比,在武漢最老的熱乾麵館因為沒人去吃而倒閉,鄧州的窩子面館卻是日益紅火。
高湯燴面
源自清真羊肉泡饃,因豫西南人食不慣羊肉之膻腥騷味,故而改進,發揚光大,成為當時和時下市面上的大眾食品。每當夜幕一下,鄧州的方城燴面館食客林林總總,人滿為患,成為一道亮麗的街景。人們因為喜愛,無論是販夫走卒,還是高官政要,大有不分尊卑共聚一桌的思想,正是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元妙觀扒素雞
元妙觀扒素雞
製法:(1)「扒素雞」:豆腐皮10張,在清水鍋內煮幾滾後,取出用新抹布包壓起來,約10--15分鍾揭掉抹布,用刀片成5厘米長、1.5厘米寬、1.5厘米厚的塊,擺放碗內。(2)上放花椒1個、蔥花1.5克、糯米1.5克、鹽1.5克,添半勺黃芽湯,入籠蒸15分鍾端出,再兌點開水和胡椒面即成。特點:形似雞塊,嫩脆香辣。
糊辣湯
鄧州美食糊辣湯配料以鮮肥羊肉、麵筋、麵糊為主,雜以大蔥、生薑、花椒、胡椒、辣椒、茴香、金針菇等20餘種菜蔬作料。其色褐,其味鮮。食前加幾滴小磨香油、陳醋,則更是異香撲鼻。已知,鄧州經營糊辣湯的,小戶近千家,大戶也有數十家,而其中最負盛名的,當數「拐子(張文勝)糊辣湯」和「韓家糊辣湯」了。這兩家均為百年老店,在色香味的調制方面已經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極受市民歡迎。
小磨油
河南省鄧州市是小磨油製作工藝的發祥地,至今已有120餘年的歷史。據鄧州志載:早在清光緒年間,鄧州小磨油每年就有30餘萬公斤經漢口「鄧幫商行」銷往港澳和東南亞地區。
鄧州小磨油之所以出名,其一是原料芝麻獨特。該地屬暖溫帶區,土壤、水分中含有多種礦物質,因此芝麻籽粒飽滿,千粒平均重達3克以上,出油率高達75%,且油脂中富含人體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其二是製作工藝原始:先將芝麻炒至半煳,爾後用專用小型石磨壓榨成糊狀,接著按比例兌水,攪拌,最後沉澱,濾凈,即成為原汁原味的小磨香油。其三是清、香、醇兼備,曾經有「無風香三里,有風十里香」之美譽;其色清澈透亮,其味甜潤清爽,若用以烹炸食品或調制涼拌菜餚,則可去腥臊而生奇香,若配製中葯,則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之功效
絞股藍黃酒
鄧州特產榮冠牌紅曲絞股藍黃酒系列被世人譽為「南方人參」、「福音草」的神農架野生絞股藍精品和紹興特製紅曲為主原料精釀而成。酒體飽滿可人,口味鮮美醇厚,營養豐富齊全,常飲降血脂、降血壓、養顏減肥。是一種集營養保健和飲用美酒為一體的純天然飲品。
棉花
棉花,是錦葵科棉屬植物的種子纖維,原產於亞熱帶。植株灌木狀,在熱帶地區栽培可長到6米高,一般為1到2米。花朵乳白色,開花後不久轉成深紅色然後凋謝,留下綠色小型的蒴果,稱為棉鈴。錦鈴內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從棉籽表皮長出,塞滿棉鈴內部。棉鈴成熟時裂開,露出柔軟的纖維。纖維白色至白中帶黃,長約2至4厘米,含纖維素約87—90%。棉花產量最高的國家有中國、美國、印度等。
南陽黃牛
南陽黃牛是全國五大優良品種之一,居全國黃牛品種之首。南陽黃牛主產於南陽盆地唐、白河流域。國家在鄧州市設有黃牛良種繁育場,研究、改良、發展黃牛。南陽黃牛不但為農業生產提供畜力,而且還提供大量肉類、皮張等畜產品及一批良種種牛。南陽黃牛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南陽黃牛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E. 鄧州有什麼工業區
鄧州產業聚集區!百行各業任你選、白馬向南北京大道南頭
F. 請問河南省鄧州的經濟如何有什麼特產
2005年,全市完成生產總值125億元,同比增長14%,人均生產總值達到8150;地方財政收入2.12億元,增長32.6%,增輻為8年來最高水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6億元,同比增長70%;農民人均純收入3130元,同比增長17.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94元,同比增長14.8%;金融儲蓄存款余額42億元,凈增8.2億元,綜合實力位居全省第40位。 2008年全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05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8億元。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持續影響,鄧州經濟一季度處於低谷,自二季度開始,隨著中央一系列保增長政策的實施,鄧州經濟出現企穩回升苗頭,至三、四季度,回升態勢更加明顯,經濟增速呈現逐步加快趨勢。一、二、三季度GDP增速分別為8.9 %、8.3%和9.3%,預計全年GDP有望達到225億元,增長9.7%,其中一產增加值62.4億元,增長4.3%;二產增加值100億元,增長13.2%;三產增加值62.6億元,增長11%。預計全年財政一般預算收入有望達到4.2億元,比上年增長10.5%。三次產業結構為27.7:44.5:27.8,首次由「二一三」轉變為「二三一」,人均GDP達到16000元。初步預計,2010年GDP將達到250億元,增幅在10.5%左右[2]。
鄧州物產豐富,資源雄厚.盛產小麥、棉花、煙草、小辣椒、花生、豆類,被國家確定為商品糧、優質棉基地縣(市), 是河南省油料生產和優質煙出口重要縣(市)。年糧食總產10 億公斤以上,棉花總產3500 萬公斤,煙葉總產2000 萬公斤,花生1000 萬公斤;畜產品資源豐富,是南陽黃牛中心產區,年存欄45 萬頭,生豬存欄70 萬頭,家禽1500 萬只。鄧州素有「糧倉」之稱,是全國商品糧基地和糧食生產先進縣、河南省油料生產和優質煙葉出口重點市。鄧州礦藏資源得天獨厚,水泥灰岩儲藏量13 億噸,溶劑灰岩2 億噸,黑墨大理石1100 萬立方米,花崗岩儲量600 萬立方米[1]。
G. 誰知道鄧州 在哪 具體點
已解決問題 收藏 轉載到QQ空間 鄧州主要產什麼 [ 標簽:鄧州 ] 滄海一粟 回答:4 人氣:16 解決時間:2007-12-22 11:12 檢舉 位於河南省西南邊緣,北依中原,南抵楚襄,被稱為豫、鄂、陝三省雄關。如今橫貫全境的焦枝鐵路、207國道,距離不足50公里的南陽、襄樊、老河口三個機場和通江達海的河口碼頭,構築了這座新興城市的立體交通網路。通訊設施完備,國內外直撥電話、傳真已開通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鄧州素以「資源大市」著稱,是全國秸桿養牛示範縣(市)和南陽黃牛、商品糧、外貿煙、優質棉基地,礦藏豐富,主要有高品位資土和黑墨玉大理石。 「八五」期間,全市糧食年均總產6億公斤;畜牧、煙、棉、林果、蔬菜等五大支柱產業形成規模;煙、棉、油總產量躍入全國百強行列。
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形成了食品、紡織、建材、化工、機械六大工業體系。 回首過去步履堅實,展望未來信心百倍。到「九五」末國民生產總值要達到76億元,工農業總產值要達到175億元,財政收入達到3.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500元,使鄧州成為工業發達、農村富強、城鎮繁榮、社會事業進步的中等城市。
招商引資以「引鳳工程」為載體,實行以資源換技術,以產權換資金,以存量換增量,以市場換項目的方法,開辟間接利用外國政府及民間組織貸款的新途徑;以「中國穰東服裝節和經貿洽談會」為橋梁,積極和「三沿」發達地區締結友好城市、友好鄉鎮,抓住沿海產業升級和向內地轉移的機遇,積極主動地聯合協作。
目前,鄧州市委、市政府正帶領百萬鄧州人民,學習先進找差距,搶抓機遇上台階,以「奮力拚搏爭一流水平,務實苦幹創一流業績」的鄧州精神,闊步邁向21世紀。
古文化簡介
鄧州自古迄今,文化燦爛,名人輩出。 鄧州古為荊州之地。距今約六千年前已有原始人群居住,屬苗蠻部落群。禹征苗,夏「仲康封子於鄧,始有鄧國」。《詩經》中的《台南》、《周南》即為襄、鄧境內的民歌。鄧州載入光輝史冊的東漢「二十八宿」中的賈復、杜茂、劉隆,曾為漢王朝的中興立下汗馬功勞;偉大的醫學家張仲景開中醫之先河,世尊其為「醫聖」、「群方之祖」:宗懍以其善治和博學成為南北朝時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學家;唐代名將張巡固睢陽,以寡敵眾,一舉挫敗安祿山叛軍,遏其南下江淮。
北宋賢臣范仲淹在鄧州創建花洲書院,在此寫下不朽名篇《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歷歷激越後人,千古頌唱;南宋名將王堅扼守合州釣魚城,致號稱「上帝之鞭」的蒙哥大汗「折鞭」於城下;明朝內閣大學士李賢所著《天順日錄》、《古穰文集》被收入《四庫全書》。
辛亥革命先驅王庚先、女發明家丁育三、現代著名語言學家丁聲澍、著名作家姚雪垠、著名教育家韓作黎、著名軍旅青年作家周大新等,各領風騷,無愧為一代英才,國之驕子,是鄧州的光榮和驕傲。 鄧州景色秀麗、文物眾多。境內有1.3億年前的化石點5處, 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13處,以及商代、戰國、漢代遺址51處。
1988年鄧州福勝寺塔地宮出土的宋代文物金棺、銀槨,轟動國內外;1995年鄧州八里崗發掘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部落遺址,被評為全國10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八里崗新石器時代遺址
工業企業風采 改革開發以來,工業發展迅速。已建成了食品、紡織、建材、化工、機械六大工業體系,得到上級各部門的肯定和贊譽。近年來,全市各企業轉抓練增,苦練內功。六大工業體系的總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70%以上,組建化工、糧油、棉紡、建材四大企業集團,努力造就和培育了一大批企業家隊伍。
其中,鄧州市第一棉紡廠自1988年建成投產以來,經過近10年的長足發展,產品已遠銷國內20餘個省市自治區,受到了廣大用戶的青睞和歡迎,部分45 s棉紗通過香港出口西歐地區,在國外市場佔有一席之地,是南陽市、鄧州市的重點骨幹企業和利稅大戶之一。被河南省統計局授予「河南省效益百佳、稅利百強企業」,被河南省工商銀行命名為AAA級信譽企業。
鄧州市第一化肥廠是中一型全民企業,始建於1966年,現有固定效益8500萬元,主要產品碳酸氫銨、資料編織袋,產值超億元。該廠主要產品「鄧福」牌碳銨產品以含氮量高,水份低質量穩定而深受廣大農民的歡迎,產品不僅暢銷本省,還遠銷湖北、四川等省市,躋身於「河南省一級先進企業」、「河南省百強企業」、「中國500家最大化學工業企業」, 被化工部授予「全國化肥生產先進企業」等多項榮譽稱號。鄧州卷煙廠始建於1969年,現為國家中二型企業,年生產規模15萬箱,具備獨立研製開發各種類型不同風格的卷煙能力,先後推出16個牌號20多種規格的卷煙,其中雪茄型「松」煙1992 年被評為「全國暢銷牌號」, 烤煙型「華貴」煙1995年被國家煙草局評為「一等品」,目前產品遠銷五省區100多個市縣, 是河南省百家利稅大戶之一,多次被省市評為先進單位,多次榮獲河南省工行「AAA」級企業。
宋朝福勝寺塔
農業·糧油·畜牧·煙·棉·小辣椒 農業是鄧州市的基礎產業。「九五」期間,全市糧食年均總產6億公斤,煙、棉、油總產量躋身於全國百強行列。畜牧、煙、棉、林果、蔬菜五大支柱產業已形成規模。進入「九五」,鄧州市的農村經濟有了突破性進展,1999年,全市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40.6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1991元,糧食總產突破75萬噸大關,其中夏糧總產突破5萬噸,再創歷史最高水平,棉花產量3.49萬噸,煙葉產量2.25萬噸,油料8.1萬噸。
中國黃牛在南陽,南陽黃牛在鄧州。鄧州是全國秸桿養牛示範縣(市)和優質牛基地,其中肉鮮嫩味美,皮質優良。全市黃牛飼養量達50餘萬頭,以黃牛為主的畜牧業已成為鄧州市五大支柱產業之一,1999年總產值完成11.6億元,肉類產量達10.28萬噸。
鄧州市是我國重要的煙葉生產基地、優質煙開發基地,內貿煙儲備基地和外貿煙出口基地,年種植面積在15萬畝以上,產煙量在2000萬公斤上下,年煙葉出口量占河南省的70%以上。鄧州市煙葉以其質量好,顏色鮮,吸味芬芳,曾在多次國際各種展覽會上獲得殊榮。至90年代已與國際上的多個煙草公司建立了長期穩定的貿易聯系,如英美、德寶、環球等多家國際公司。 除煙葉外,芝麻、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也是主要經濟作物,芝麻年產量在350萬公斤以上,油菜年產在500萬公斤左右,花生年產在5000萬公斤以上。 鄧州市棉花品質優良,棉花絨長,細度、強力、成熟系數、色澤各項指標均達到和超過國頒標准,曾遠銷到蘇聯、日本、法國及東南亞等國,平均年種植在20萬畝以上,產量1000噸以上。 近兩年,鄧州市大力對農業產業結構進行戰略調整,通過發展高產、高效含稅的小辣椒生產,2000年種植天鷹椒、三鷹椒、貴州王三大系列優質小辣椒面積達50萬畝,加上周邊縣市50萬畝,該區域內種植面積達100萬畝,產量有20萬噸,佔全國總干椒面積的1/4,逐步形成全國最大的小辣椒集散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
近年來,鄧州市委、市政府對糧食系統的各部門進行大力改革,在全國糧食系統不景氣的情況下,鄧州市的糧食系統卻煥發出勃勃生機,一改糧食部門單一的管理職能,大力興辦企業,著力在「兩個轉變」上下功夫,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求發展。已初步形成以糧辦加工業為龍頭,以多種經營、糧貿為兩翼的發展格局。目前,以麵粉、油脂、飼料、綜合包裝、花生製品為依託的加工業體系已初具規模,實現農產品深加工,農工貿一體化的初步格局。糧辦工業各項指標連年均居河南省同行業先進水平。近年來,糧辦工業共獲「優質產品」及「消費者信得過產品」30個。其中國家金獎產品5個,部優、省優產品12個,產品暢銷豫、鄂、川、陝、京、津、滬等10多個省、市、區。
H. 西峽和鄧州相比哪個經濟強大
鄧州的經濟總量絕對更強大。。這是肯定的,質量也不差,隨著鄧州省直管,高鐵鄧州東站的建設,鄧州可能要甩西峽三條街了。。。
I. 在鄧州市做什麼生意好
鄧州市市場挺大的,可以做的東西真的也不少了,可以先調查一下鄧州市的市場情況,去看一下市場上面那個行業的競爭比較小,那個行業的市場需求比較大,那這個行業應該就比較適合去做的,可以考慮去做特色小項目,但是最好不要選擇那種投入過大的項目,因為投入大了風險高,風險高壓力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