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市場調節的滯後性表現在
滯後性: 在市場經濟中,市場調節是一種事後調節,即經濟活動參加者是在某種商品供求不平衡導致價格上海或下跌後才作出擴大或減少這種商品供尖的決定的。
這樣,從供求不平衡——價格變化——作出決定——到實現供求平衡,必然需要一個長短不同的過程,有一定的時間差。也就是說,市場雖有及時、靈敏的特點,但它不能反映出供需的長期趨勢。
當人們競爭相為追求市場上的高價而生產某一產品時,該商品的社的需求可能已經達到飽和點,而商品生產者卻還在那裡繼續大量生產,只是到了滯銷引起價格下跌後,才恍然大悟。
然而,此時即使轉產,也已造成產品積壓,不得不賤價拍賣,有的鮮活產品還會因變質而蒙受巨大損失(如近年有些城市的雞蛋、水果因積壓變質而降價者屢見不鮮)。
(1)市場經濟的靈活性表現在哪裡擴展閱讀:
市場調節的特徵
1、微觀性
市場調節在單個商品的供求平衡方面具有靈活便利的特點,但難以自發實現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宏觀平衡;
2、事後性
市場調節以價格為基本信號,但價格的變動,只有在供求出現矛盾時才會發生,因此沒有預先調節的功能。
3、自發性
由於對於更高利潤的追逐,導致哪裡有更高的利潤的市場機會,各種市場資源便會自發的給哪裡增加。
4、盲目性
由於市場中的每個生產經營者對於市場前景的判斷並不能從宏觀層面做准確的把握,也無法控制經濟變化的趨勢,因此所有生產經營者的決策都會帶有一定的盲目性。
5、滯後性
在個體的經營者看來合理的決策,在宏觀層面上有可能是已經滯後。市場調節是一種事後調節,從價格形成、價格信號傳遞到商品生產的調整有一定的時間差。
一般來講,單純的市場調節具有以下缺陷:
第一,單純的市場調節難以實現國民經濟的總量平衡,容易造成周期性的經濟波動。
市場調節是通過供求和價格的波動來實現的,由於單個生產者對經濟總體及有關市場信息的掌握是有限的,對未來看法往往出現偏差,個別企業的計劃難以簡單地自發綜合為全國統一的計劃,決策者之間很難相互協調。
比如,他可能僅僅了解區域市場的有關商品供求及價格狀況,但難以了解全國市場的狀況,很可能盲目生產,導致過剩或不足,而當這種矛盾達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經濟波動甚至經濟危機,導致社會財富的浪費和生產力的倒退。
這就要求政府提供計劃指導,並通過財政、金融政策進行調節,平抑經濟周期,避免經濟較大波動。
第二,單純的市場調節難以解決國民經濟長期發展問題。這里有兩種情況。首先,市場經濟中各個商品生產者基本上是根據價格進行決策,但價格所反映的供求關系往往是短期的,而不能反映國民經濟長遠發展的要求。
如果任憑生產者根據這種價格變化進行決策,很可能不利於國民經濟的長遠發展。比如,某些產品特別是高科技新產品,潛在需求很大,對未來經濟發展具有關鍵性作用,但它尚未被人們所認識,需求不大,價格不利,所以生產者往往不願意進行投入,如果政府不進行指導或實行優惠政策,就有可能影響國民經濟長遠發展的最佳結構。
另一種情況是:某些基礎性產業、高科技產業等,投資規模大,投資期長,個人和企業無力承擔,也要求政府承擔或實行傾斜政策,否則也會影響國民經濟長遠發展的最佳結構。
第三,單純的市場調節無法解決經濟的外部性問題,影響社會的整體效益。經濟的外部性是指有些經濟活動的社會效果同個體效果之間,社會成本同個體成本之間存在差別。就是說,對個體有利的經濟活動,不一定也對社會同樣有利,甚至可能造成損害。
例如,化工廠生產化工產品,利潤頗高,但排出的污水卻污染了河流,不僅使在同一條河流取水的食品工廠無法生產,也影響了廣大群眾的飲水安全。相反的情況是,有些項目可能社會效益很好,對地區經濟發展有好處,但在企業內部的經濟核算上並不理想。
以上兩種情況都不能單純地通過市場調節得到解決,最終必將影響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因此,政府有必要採取非市場方式進行調節和引導。
比如,用行政規劃限制某些污染行業的發展,或徵收排污費用以治理環境、補貼受影響的廠家和居民等。
第四,單純的市場調節容易導致壟斷的產生,難以保證競爭機制的正常作用,從而影響整體經濟效益的提高。市場機制的有效作用是以充分競爭為前提的,但競爭並不具有自我持續的特性。
完全的自由競爭,其結果必然是壟斷的產生。比如在某些規模經濟意義顯著的行業,規模越大,競爭力越強,最終通過「大魚吃小魚」的合並過程,形成幾家大企業壟斷的局面,而這些壟斷企業通過壟斷原料、壟斷技術、壟斷價格等手段操縱市場,使競爭機制失去效力,最終損害整體經濟效益的提高。
因此,反對壟斷,保證公平競爭,是政府行政干預的重要內容和必不可少的職責。在市場體系不發達的國家,競爭的作用還受市場發育程度低、市場秩序不健全的制約,因此,政府還承擔著培育和組織市場的重要職責。
第五,社會公共產品難以通過正常的市場價格機制來進行分配。公共產品是向整個社會共同提供的產品,其特點是無法分成若干份額,分別劃歸為某些個人或企業消費,而拒絕其他個人或企業消費,消費的增加也不會引起社會邊際成本的增加,這就是所謂公共產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費的非排他性和受益的不可阻性。
比如氣象台通過電視網公布的天氣預報,所有收看電視的人都可受益,究竟是5000萬人收看還是5億人收看,並不影響當日預報播出的成本,也無法向收看人單獨收費。公共產品的例子還有國防、警務、環境保護、某些公共設施等。還有不少產品被稱為「准公共產品」,也具有上述某些特徵。
這些產品完全依靠市場調節是無法解決的,一般由政府承擔,納入財政職能范圍,有的要由政府定價和實行虧損補貼,以保證社會得到足夠的公共產品。第六,單純依靠市場調節,容易產生收入不均和兩極分化現象。
市場競爭以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為原則,同時也承認不公平和機遇的存在。在任憑市場競爭自由發揮作用的經濟中,一是由於生產者佔有的生產資源的質量和數量不同,一進入市場就決定了競爭的勝負,同時與市場波動相關的風險性因素也會影響競爭的勝負。
因此,會造成收入差別擴大和兩極分化現象,加劇社會矛盾和沖突,影響社會安全和穩定。因此,政府必須通過各種收入分配政策和社會保障政策,防止收入差距擴大和兩極分化,並實行必要的社會保障。
總的來說,市場作為社會資源配置的手段,並不是盡善盡美的,由於這些缺陷的存在,決定了單純的市場調節不足以保證社會資源達到最合理的配置,也不能保證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因此,必須由政府對市場經濟進行宏觀調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市場調節
Ⅱ 什麼是經濟市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市場經濟是一種資源配置方式。 所謂資源配置,是指將包括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在內的經濟資源按比例地分配在各種產品和勞務的生產上,以滿足人們各種不同的需要。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堅持社會主義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
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標志。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實現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能夠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
Ⅲ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的一般市場經濟的共性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報告指出,要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必須「保障所有市場主體的平等法律地位和發展權利」。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特徵是共同富裕
社會主義經濟是市場經濟,是人們對社會主義社會的認識的深化。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只有市場經濟,才能使資源實現有效配置,從而促進經濟的發展,從而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但是,既然是市場經濟,就免不了存在著優勝劣汰的可能性,就免不了產生大魚吃小魚的可能性。如果我們在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只注意資源的有效配置,只注意經濟效益。只講效率第一,不講公平,或者僅僅局限於「兼顧公平」;結果只能導致貧富兩極分化,社會消費萎縮。導致經濟發展的不可持續性。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那些優勝者通過市場競爭,佔有和壟斷了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源,這就必然剝奪了那些被劣汰者本應享有的社會資源。正如我們在改革開放這些年裡所看到的那樣,整個社會的話語權完全徹底傾向於那些先富起來的階層。我們的一些改革開放具體措施,越來越多地傾向於照顧那些先富起來的階層。比如,一面是暴力拆遷,而另一面是房地產暴利和「空手套白狼」;巨額的醫療費用迫使大多數工農群眾看不起病;一面是廣大工農群眾「有病自己挨」,另一面是那些不法醫葯商卻利用種種機會吃回扣發大財。教育產業化,把大多數平民子弟排斥於高等教育大門之外,迫使他們不得不為接受本應接受的高等教育而負債累累。而如果按少數人所說的那樣,認為高等教育大門不是向所有人開放的,而僅僅是向極少數人開放的。那麼,當知識經濟信息時代到來之時,我們的民族只有極少數人才能適應這個時代,而大多數人只能被迫邊緣化。那麼,我們的民族還有什麼希望呢?近些年來,隨著中國加入世貿,一些外國銀行也進入中國。於是,一些人打著「與國際接軌」的旗號,全盤照搬英國匯豐銀行的作法,主張實行銀行高收費政策,使銀行只向富人開放,銀行變成富人的理財工具,而把廣大工農通過巨額收費服務從銀行大門中排擠出去。
顯然,不去認真面對和解決這個問題,只能導致我們的社會日益兩極化。從而必然導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開放徹底失敗。我們不要忘記了,北宋時期王安石變法失敗的教訓,就在於改革舊體制變質成為少數人撈 取不法利益的手段。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同於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首先必須實現共同富裕。社會主義不是共同貧窮,但也不是只有少數人致富。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由於生產資料是歸全社會佔有的,因此,我們的國家完全可以拿出一部分稅後利潤用於失業者的技能培訓以及職業介紹,從而使那些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者重新具備競爭能力,參與經濟活動。從而得以致富。只有共同富裕,才能使我們的社會的消費力不至於萎縮。才能使經濟得以可持續發展。其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規則,必須面向絕大多數人。我們的國家的改革政策的設計者必須要公正地通過民主程序制訂改革政策,而不能關起門來由少數人閉門造車。我們回想一下,當年實行土地承包的改革,就不是由少數「著名經濟學家」在象牙塔中制定出來的,而是人民群眾在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所以,才取得了成功。然而,今天,我們國家的那些國有企業改革,無不是在在象牙塔的小圈子中由少數「著名經濟學家」制定出來的。我們的改革,本來應當首先依靠廣大工人階級,而事實上我們的改革卻只依靠那些象牙塔中的「著名經濟學家」。
Ⅳ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哪些基本特徵
市場經濟作為經濟機制,它的基本特點或內在要求,就在於通過運行的自主性、平等性、競爭性和有效性來配置資源。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即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市場經濟,它強調的是在社會主義經濟下發展市場經濟。
市場經濟是由生產力發展水平和不同利益關系決定的一種經濟形式,它有自身的規定性,這種規定性是不同社會經濟制度下市場經濟的共性或一般性;而不同的社會制度條件,使市場經濟的發展具有不同的特點,表現為市場經濟在不同社會條件下的特殊性。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同社會主義基本社會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市場經濟,體現社會主義的根本性質。是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的經濟體制。
它使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適應供求關系的變化;通過價格杠桿和競爭機制,把資源配置到效益最好的環節中去,並使企業實行優勝劣汰。
Ⅳ 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市場經濟作為經濟機制,它的基本特點或內在要求,就在於通過運行的自主性、平等性、競爭性和有效性來配置資源。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即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市場經濟,它強調的是在社會主義經濟下發展市場經濟。
市場經濟是由生產力發展水平和不同利益關系決定的一種經濟形式,它有自身的規定性,這種規定性是不同社會經濟制度下市場經濟的共性或一般性;而不同的社會制度條件,使市場經濟的發展具有不同的特點,表現為市場經濟在不同社會條件下的特殊性。
現代市場經濟存在著以下共同特點:
(1)資源配置的市場化。資源配置是指為使經濟行為達到最優和最適度的狀態而對資源在社會經濟的各個方面進行分配的手段和方法的總稱。市場經濟區別於計劃經濟的根本之處就在於不是以習俗、習慣或行政命令為主來配置資源,而是使市場成為整個社會經濟聯系的紐帶,成為資源配置的主要方式。
(2)經濟行為主體的權、責、利界定分明。經濟行為主體如家庭、企業和政府的經濟行為,均受市場競爭法則制約和相關法律保障,賦予相應的權、責、利,成為具有明確收益與風險意識的不同利益主體。
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徵是什麼
一、是在所有制結構上,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一切符合「三個有利於」標準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在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公有制企業與其他企業在市場經濟中平等競爭、共同發展,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發揮主導作用。
二、是在分配製度上,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運用包括市場在內的各種調節手段,既鼓勵先進,促進效率,合理拉開收入差距,又防止兩極分化,注重社會公平,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三、是在宏觀調控上,以實現最廣大勞動人民利益為出發點和歸宿,社會主義國家能夠把人民的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結合起來,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更好地發揮計劃和市場兩種手段的長處,使社會主義的優勢與市場經濟的優勢都能夠得到充分發揮。
(6)市場經濟的靈活性表現在哪裡擴展閱讀:
以公有制為主體:在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非公有制經濟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的水平低,發展又很不平衡,客觀上要求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而且,非公有制經濟與市場經濟有著天然的聯系,如產權清晰、機制靈活、適應性強,能在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以計劃指導:市場以計劃為指導,計劃以價值規律為墓礎,二者相互滲透。
以達到全民的共同富裕為目標:從我國實際出發,使農民通過市場經濟走向富裕,根本出路在於:堅持發展鄉鎮企業,使自然經濟轉向市場經濟;以發達的交通、通訊和社會化流通體系,把浩如海水而又分散的農民同整個國民經濟聯結起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
以堅持黨的領導為政治保證:中國共產黨的最高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當前是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現在全國人民正在努力實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領導經濟建設就是黨的中心任務。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同社會主義基本社會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市場經濟,體現社會主義的根本性質。是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的經濟體制。
它使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適應供求關系的變化;通過價格杠桿和競爭機制,把資源配置到效益最好的環節中去,並使企業實行優勝劣汰;運用市場對各種經濟信號反應靈敏的特點,促進生產和需求的及時協調。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指通過市場的供求、價格、競爭等機制對社會資源配置起決定作用的體制。市場經濟是經濟分工與協作的產物,作為一種經濟活動,是生產社會化與現代化不可逾越的階段。計劃經濟仍然是國家調節市場和供應的重要手段之一。
Ⅶ 市場經濟作為社會主義的制度特徵主要表現在哪幾個
市場經濟作為社會主義的制度特徵主要表現在:
1、以公有制為主體
在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非公有制經濟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的水平低,發展又很不平衡,客觀上要求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而且,非公有制經濟與市場經濟有著天然的聯系,如產權清晰、機制靈活、適應性強,能在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必須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有更大更健康的發展,使非公有制經濟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2、以計劃為指導
計劃和市場具有各自的優勢和長處,也有各自的局限和短處。計劃調節的優勢范圍主要在宏觀領域,能有效地對經濟總量進行控制,但對微觀經濟活動難以發揮有效的調節作用;
市場調節的優勢范籌主要在微觀領域,能有效地激發經濟主體的活力,但對經濟總量的平衡、宏觀經濟結構的調整、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等的調節顯得無能為力。
3、以達到共同富裕為目標
我國現在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在這個大家庭中農民是佔有絕大多數的。因此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尤其要關注農民,農民作為市場主體遠比其它任何市場主體都大。發展市場經濟使人民共同富裕,其重點、難點和核心就是使農民逐步富裕。
4、以堅持黨的領導為政治保證
中國共產黨的最高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當前是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現在全國人民正在努力實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領導經濟建設就是黨的中心任務。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創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一般市場經濟的重要區別,就在於市場機制與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相結合。
(7)市場經濟的靈活性表現在哪裡擴展閱讀: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我們知道,法應該反映人類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規律的客觀要求,也是保障經濟持續健康運行的現實需要。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市場經濟活動中各個主體、各種行為都必須以法律的形式得到規范,經濟法律制度對市場經濟關系發揮著確定、引導、促進、規范、保護和制約的作用。
從國內外經驗來看,沒有健全的市場經濟法律制度,就不可能有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這既是成熟市場經濟國家的成功經驗,也是這些年我們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踐的總結。
以1804年法國民法典為標志,歐洲主要國家在其工業革命完成後,都建立了較為完備的市場經濟法律體系,保障了經濟的有效運行和不斷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以來,我國高度重視經濟法制建設,不斷加強經濟立法工作,立足中國國情,大膽借鑒國外經驗,制定了一系列調整市場經濟關系的法律法規,使各方面經濟活動逐步納入制度化、規范化、法治化軌道。
但也要看到,我國的經濟法律基礎仍比較薄弱,法律規范仍不完善,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要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市場經濟秩序不規范,市場經濟運行成本較高,都與市場經濟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不足密切相關。
1、保護產權的法律不到位。隨著我國《民法通則》《合同法》《擔保法》《物權法》等一系列法律的實施,國家、集體、個人的財產所有權、用益物權等產權保護有了法律依據。
但伴隨公有制實現形式的多樣化發展,對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企業法人財產權、土地承包經營權等各類財產所有權的法律保護明顯滯後,公有產權受侵犯、國有資產流失的現象仍不少,隨意查封、扣押、凍結民營企業資產等現象也時有發生。
對民營企業的法律保護難以到位,民營企業受到侵權損害時,往往無法依法追責。
2、促進創新的法律不健全。我國制定實施了《科學技術進步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等法律,鼓勵科技創新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制度逐步完善。
但在科技創新方面,政府習慣於注重用政策的辦法,而不是法律的方式,已有的法律規定也過於原則,操作性不強,缺乏應有的約束力。而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高度重視用法律手段保障創新政策的落實。
如美國出台《美國競爭法案》,採取縮短專利審核期等辦法,加快科研成果盡快形成知識產權;再如日本頒布《研發力強化法》等,加強創新政策的執行能力建設。
我國雖然科技成果較多,但能夠轉化的科技成果卻很少。同時,涉及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類民事、刑事案件頻出,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的法治環境還有待進一步改善。
3、市場法律體系不完備。我國目前通過實施《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商業銀行法》《證券法》《保險法》等法律法規,對市場體系和市場要素進行規范。
但一些重要領域的法律法規有空白,現行的法律法規中有的也受當時客觀條件和認識水平的限制,對市場經濟規律反映不充分,難以規范市場行為,有的甚至很難執行。同時,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一些方面的法律制度還明顯滯後。
比如,在一些城市已出現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並存的現象,而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尚未作出相應修改。
再如,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大量的資金要素流動已偏離了已有的市場法律規范,民眾大量參與互聯網金融,而又缺乏相應的法律保障,存在風險隱患。另外,能源環保領域法律法規也很不完善,各類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沒能依法得到有效遏制。
4、規范市場秩序的法律不完善。我國目前已實施《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價格法》等法律,初步建立了規范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制度。
但總的來看,保障合同自由、維護公平競爭、恪守誠實信用原則的法治環境尚不完善,損害市場秩序的價格欺詐、市場壟斷、行政封鎖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得不到有效制裁。
特別是對經濟生活中大量存在的行政壟斷沒有提出有效的法律措施,利益關系人直接提起民事訴訟的法律程序缺乏,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的法律體系亟待完善。
5、法治建設與體制改革不同步。以法治思維推進改革,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既要保證重大改革於法有據,又要不失改革的靈活性。目前,在很多領域兩者之間還明顯存在不協調、不配套的地方。
比如,在制定經濟領域各項具體改革方案的過程中,有的對推進改革可能需要調整、修訂的法律法規梳理不夠。另一方面,在推進改革的過程中,也需要法律法規及時調整修訂,但有時由於涉及的相關法律法規數量多、相互交叉,其清理修訂工作又需要一個過程,就不免出現滯後的情況。
Ⅷ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徵表現在哪些方面(簡答題)
(1)在所有制結構上,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一切符合三個「有利於」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不同所有制經濟的企業還可以自願實行多種形式的聯合經營;各類不同的企業都進入市場,國有經濟在市場平等競爭中發揮主導作用。
(2)在分配製度上,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制度。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運用各種調節手段,既鼓勵先進,促進效率提高,合理拉開收入差距,又防止兩極分化,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3)在宏觀調控上,能夠把人民的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結合起來,更好地發揮計劃和市場兩種手段的長處。
Ⅸ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是:以公有制為主體、以計劃為指導、以達到共同富裕為目標、以堅持黨的領導為政治保證。
1.以公有制為主體。在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非公有制經濟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的水平低,發展又很不平衡,客觀上要求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而且,非公有制經濟與市場經濟有著天然的聯系,如產權清晰、機制靈活、適應性強,能在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必須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有更大更健康的發展,使非公有制經濟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2.以計劃為指導。傳統觀念認為,社會主義是公有制、計劃經濟;資本主義是私有制、市場經濟。因此,我國在1956一1978年間,一直把非公有制、市場經濟視為異己力量對之進行排斥打擊。這是對馬克思主義的誤解。
事實上,我國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短短的20多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20多年來,我國經濟平均增長率9.5%,高於世界經濟的平均增速,也高於發達國家的增長速度,為世界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3.以達到共同富裕為目標。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是與資本主義的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必然形成生產無政府狀態,兩極分化,需求不足,周期性經濟危機。失業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伴侶和必要條件。
達到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所在和最基本的追求,因而也必然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鄧小平同志提出了「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用「最終」來說明「共同富裕」的時段性和目的性。
4.以堅持黨的領導為政治保證。中國共產黨的最高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當前是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現在全國人民正在努力實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領導經濟建設就是黨的中心任務。
(9)市場經濟的靈活性表現在哪裡擴展閱讀:
在新的歷史條條件下,黨領導經濟建設要有一個新的定位。要完善領導市場經濟的新體制,新機制和新方式,就是要遵循客觀經濟規律,堅持民主原則,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經濟單位和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履行對經濟建設的領導職責。
從我國實際出發,使農民通過市場經濟走向富裕,根本出路在於:堅持發展鄉鎮企業,使自然經濟轉向市場經濟;以發達的交通、通訊和社會化流通體系,把浩如海水而又分散的農民同整個國民經濟聯結起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
Ⅹ 市場經濟活動的連續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1,預測對象自身在較長時間內所存在的數量變化特徵保持相對穩定。
2,預測對象系統的因果關系結構基本上不隨時間而變化,存在相對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