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四川達州可以種什麼葯材
土地資源2000年全市土地面積為166平方公里 (2001-2003年無變化)。耕地面積為90.80萬公頃。2001年略有減少,為29.08萬公頃。人均耕地2000年為人均0.055公頃,2001年為0.054公頃。平壩、丘陵土地肥沃,有機物含量豐富,主要分布在開江縣、達縣、通川區、大竹縣、渠縣等地。境內潛在土地資源十分豐富。低產田土、低產園地、低產林地、低產水面土地有57.6萬公頃,佔全市耕地、林地、園地、養殖水面之和的47.67%。以大竹縣、達縣、宣漢縣萬源市較多。待開發土地資源為27.03萬公頃,占轄區面積的16.31%。以萬源市、宣漢縣、達縣較多。全市已發現礦物38種,產地250餘處。其中探明儲量的28種,產地146處;可開發利用的28種,已開發利用的21種。 一、能源礦 石煤 已探明儲量7.63億噸,其中保有儲量5.80億噸,表外儲量1.22億噸,煉焦用煤6.39億噸。主要分布在達縣(含通川區)、大竹縣、宣漢縣、渠縣及開江縣、萬源市境內。 天然氣 已探明儲量2000億立方,可開發量900多億立方,埋藏深度3000至5000米,主要分布在開江縣、宣漢縣、達縣和大竹縣境內。以開江縣為中心,包括周邊的宣漢縣、梁平縣、開縣地質帶 (大天池)天然氣儲量900億立方。 二、金屬礦 鐵礦 保有儲量3743萬噸,預測儲量1400萬噸,主要分布在萬源市紅旗、長石、城區、關壩、水田、沙灘等地。達縣新興,宣漢縣新華、樊噲、漆碑、天生、上峽等地也有分布。 錳礦 萬源市大竹河田壩一仙鵝一帶,發現一處錳礦。礦床延伸30餘公里,僅在北段8公里地區內探明菱錳礦表外D級儲量113.5萬噸。礦石中錳最高含量36.27%,最低 11.1%。 釩礦 主要分布在萬源市大竹河蒲家壩、隔檔溪地區,D級保有儲量,五氧化二釩42.88萬噸,礦石5918萬噸。 鋁土礦 分布於萬源市花尊山一帶,長18公里,厚度0.43至3.2米。探明儲量84萬噸,平均品位35%-51%。 三、非金屬礦 石灰岩 萬源市、渠縣、通川區境內局部地區探明保有儲量5億噸。大竹縣、宣漢縣、達縣都有出露。全市地質儲量20億噸左右。 石膏 已探明儲量2.3億噸,主要分布在渠縣、萬源市、達縣等縣的一些地區。 岩鹽礦 達縣鐵山背斜北端含鹽塊區,面積12平方公里,遠景儲量2億噸以上;宣漢縣西北含鹽塊區,面積14平方公里,遠景儲量4億噸以上;通川區羅江、宣漢縣王家含鹽塊區,面積12平方公里,遠景儲量0.9億噸以上。 富鉀鹵水 已探明儲量1.3億立方,主要分布在宣漢縣境內。 白雲岩 遠景儲量2272萬噸,硅石遠景儲量5億噸,鉀鹽礦遠景儲量1000萬噸,鋇礦遠景儲量20萬噸以上,鑄石遠景儲量5億噸以上,大理石遠景儲量2000萬立方以上。 其他非金屬礦產耐火粘土地質儲量500萬噸,磷礦保有儲量631萬噸,硫鐵礦200萬噸,膨潤土 (俗稱白泥巴)保有儲量11.76萬噸,頁岩、粘土礦695萬噸。 水能資源 年平均降水量為207億立方米,年徑流總量為105.7億立方米,過境水量145.685億立方米。溪河分布廣,水資源發電潛力很大,水力蘊藏可開發量為44萬千瓦。2000年發電量為20.07億千瓦時,供電量為25.27億千瓦時。2001年發電量為20.30億千瓦時,比2000年增加5.1%;供電量為29.26億千瓦時,比2000年增加15.8%。 中草葯資源 全市普查鑒定的2158種植物中,可供葯用的有1652種,現已收入標準的有500多種。大宗品種有30多個,暢銷國內外市場。達縣出產的白芷、紅花、百合、烏梅;宣漢出產的黃連、黨參、大力子、厚朴;開江縣出產的香附子、山植;萬源市出產的陳皮、黨參、柴胡、杜仲、天麻。渠縣出產的白芷、川芎等均為大宗產品。其中天麻、杜仲、黃柏、厚朴、首烏等頗負盛名。 動植物資源 全市共有脊椎動物400餘種,其中獸類60多種,鳥類230多種,爬行類14種,兩棲類10多種,魚類85種。有國家、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2種。屬國家二級保護的獸類14種,鳥類20種,兩棲類1種 (大鯢,俗稱娃娃魚);屬省重點保護的獸類3種,鳥類12種,爬行類2種;屬四川省林業廳公布的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動物250種。 全區有野生植物5000餘種,分屬201科、1269屬,具有種類多、分布廣、數量大、南北植物兼備等特點。除稀珍保護植物31種,佔全國列為保護類的8.8%左右外,還有葯用價值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植物、澱粉植物、纖維植物、單寧植物、菌藻類植物和花卉等。 旅遊資源 達州市的名山大川、河湖風光、花草樹木、飛禽走獸等,自然景色絢麗多姿,被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贊為「西南奇勝」。達州市歷史悠久,廟宇古塔,石刻雕塑遍布全境;歷代能工巧匠、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跡。革命文物亦為豐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達州市是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陝革命根據地的組成部分。無產階級革命家劉伯承、徐向前、李先念、王維舟和李家俊都曾在這塊土地上戰斗過和生活過,留下諸多文物可供後人瞻仰。在已公布的全國和全省重要文物保護單位中,達州市有15處。主要名勝古跡有:通川區的龍爪塔、夏雲亭;達縣的真佛山、鐵山森林公園;開江縣的金山寺;萬源市的花萼山、觀音峽、八台山以及萬源保衛戰陳列館;宣漢縣的百里峽、王維舟紀念館和紅四方面軍第33軍紀念碑;渠縣的漢闕、漢代宕渠城遺址、文廟、三匯文峰塔;大竹縣的竹海公園等。 森林資源 全市主要喬木和灌木有73科192屬357種。現有林業用地622087公頃,占幅員面積的37.5%。其中有喬木林地403048公頃,灌木林地72768公頃,疏林地48207公頃,未成林造林地35013公頃,跡地50203公頃。森林覆蓋率為32.21%。達州市有經濟林木面積42092公頃,占林業用地的6.77%。主要有:木本油料的油桐、油檄攬、油茶、核桃等;木本食物的板栗、柿;木本葯材的杜仲、黃柏、厚朴、銀杏等;水果類的柑桔、蘋果、梨、桃等。林化、林副類的生漆、銀耳、木耳等;還有桑、茶等。特別是油桐、生漆等產量和質量在全國和全省頗有名氣。 草資源 全市草場植物約有100科475種,其中可供牲畜採食的植物約432種。在飼用植物中,禾本科約73種,菊科45種,豆科44種,莎草科18種,雜類295種,可供引種馴化栽培的15種。 全市天然草場面積389840公頃,占幅員面積的23.5%。全市成片草場面積111處,面積為90666.67公頃,占草場總面積的23.26%,其中面積666公頃(萬畝草場)以上32處,面積共52000公頃,主要分布在萬源市、宣漢縣、達縣。全市草場資源的年產草量6438554噸,其中可利用量396679.6噸,利用率61.61%。
請採納。
B. 亞熱帶濕潤氣候(四川·達州)適合種什麼水果和疏菜
金橘,橄欖,蘭草,石榴,桑葚,小金南瓜,小西瓜
苦瓜,培養菌和木耳,
C. 達州丘林地區種什麼比較好
種植粑粑柑最好!粑粑柑汁多甘甜味美風淧全國,走向世界。達州丘林地區特別適宜柑橘類植物生長,種植粑粑柑,一畝能達60——75棵,一棵產量在100——150公斤,每公斤批發價7——10元,超市售價約為3O元每公斤,這個賬很好算的。
D. 幫我介紹一下達州
達州市位於四川省東北部,地處川渝鄂陝接合部,是中國西部四大名城———成都、重慶、西安、武漢交匯輻射的中心地區,轄通川區、達縣、大竹縣、渠縣、宣漢縣、開江縣,代管省轄萬源市,幅員面積1.6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638萬居全省第3位,經濟總量位居全省第5位。達州是中國「漢闕之鄉」和「薴麻之鄉」,是全省重要的天然氣、煤電、化工基地,是全國、全省重要的商品糧油基地,是四川人口大市、農業大市、川東工業重鎮、交通樞紐和川渝鄂陝四省市接合部的商貿中心。
歷史悠久,人傑地靈。達州上古屬巴地,自東漢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設縣治所,歷為州、郡、府、專署、地區所在地,隋、唐稱通州,宋、元、明、清為達州,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達州是原達縣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1993年設立達川地區,1999年撤地成立達州市。達州曾養育過宋代文學家張思訓、清代著名思想家唐甄等一代名流。達州曾是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徐向前、李先念、許世友、王維舟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浴血奮戰,走出了張愛萍、陳伯鈞、魏傳統、向守志等50多位共和國名將。
交通便捷,商貿活躍。達州是四川通江達海的東通道,國道210、318線縱橫全境;襄渝鐵路、達成鐵路、達萬鐵路四通八達;河市機場復航後可直達成都、武漢、西安、廣州、深圳、北京等地;達渝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2小時以內就直通重慶,到成都也僅需3個半小時;達陝高速公路也正在規劃建設,渠江航運經重慶可直達上海。今日達州,已建成集水陸空為一體的立體交通網。良好的區位和交通優勢加速了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向達州聚集,同時由於達州人口眾多,市場潛力很大,達州已成為全省五大二級物流中心之一,商貿流通十分活躍。
資源富集,物產豐饒。全市已探明可開發利用礦產28種,天然氣、鉀鹽、石灰石、煤、石膏、富鉀鹵水、硫磺礦、鋰、鍶、錳、釩等,儲量十分豐富,特別是天然氣儲量高達1.5萬億立方,是僅次於新疆、東海的全國第三大氣田。工業基礎較好,已形成天然氣、煤電、化工、冶金、建材、醫葯、食品、紡織等支柱產業,培育了達鋼集團、華鎣電力、達竹煤電、華川汽車、川東電纜、川環橡膠、地奧天府、美好塑業、智鵬麻業、金橋麻業等一批優勢企業。達州農副產品資源豐富,加工增值潛力很大,是全國、全省重要的商品糧油、畜禽、薴麻、茶葉、中葯材生產基地,燈影牛肉、巴山雀舌、東漢醪糟、大竹薴麻、渠縣黃花、開江銀杏和油橄欖等享譽巴蜀內外,特色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發展前景廣闊。
山川秀美,生態宜人。全市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個,國家AA級旅遊區2個,國家級森林公園1個,省級風景名勝區4個,省級森林公園3個,省級自然保護區1個。各種自然、人文景觀精彩紛呈。宣漢羅家壩巴人文化遺址堪與「三星堆」媲美,開發潛力極大;渠縣漢闕堪稱我國古代文化瑰寶;萬源八台山、花萼山雄奇壯麗,幽深高遠,有「川東峨眉」之美稱;宣漢百里峽,風光秀麗,曲折幽深,不是三峽勝似三峽;大竹五峰山竹海綿連萬余畝,相傳為「天下竹林之根」;達縣真佛山廟群是集「佛教、儒教、道教」合一的宗教勝地。
誠信政府,服務優良。全市制定和完善了鼓勵外來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成立投資服務中心,實施「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辦結、一條龍服務」、「全程幫辦、特事特辦、限時辦結」制度,改善服務質量,提高辦事效率;大力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重商、親商、護商、愛商的政務環境,努力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改善投資軟環境,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商機無限,前景美好。當前,達州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大力弘揚「指導思想求實、工作作風務實、工作效果講實」的「三實」精神,認真落實「想幹事、敢幹事、善幹事、干成事」的「四干」要求,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全面實施「融入成渝、聯動秦巴,強工重農、興城活商,追趕跨越、富民強市」的發展思路,堅定不移地推進跨越式發展,在未來3—5年內投資300億元,加快建設一批重點項目,傾力打造中國西部的「天然氣煤電化工基地」。
達州是改革開放的熱土,達州是投資興業的樂園;達州商機無限,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十分美好。開放的達州熱忱歡迎各界人士到達州旅遊觀光、投資興業、合作發展,共創美好明天。
商貿繁榮興達州
近年來,達州市充分發揮獨特的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大力發展商貿流通,實施「流通興市」戰略,夯實市場基礎,培育市場主體,打造艦隊,集聚商氣,努力構建秦巴地區商貿中心,取得了顯著的成效。200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94.4億元,增長15.2%,增幅居全省第2位。其中:城鎮市場實現零售額52.2億元,同比增長15.8%;農村市場實現零售額42.2億元,同比增長14.5%。
達州區位優勢突出,商品輻射能力較強,人氣旺盛。達州地處川渝鄂陝接合部,自古以來就是商賈雲集之地。近年來,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襄渝鐵路、達成鐵路、達萬鐵路四通八達,210、318國道縱貫全境,渠江航運通江達海,達渝高速公路全線通車,河市機場將於年底復航,達州已發展成集水陸空為一體的立體交通網。郵電通訊業也取得了飛速發展。獨特的區位、交通樞紐和通訊優勢,促進了商品的輻射能力的顯著增強,目前已吸引了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客商湧入達州,上海上聯集團、香港南益集團、北京全贏、台灣德克士等企業紛紛入駐達州謀求發展。
去年以來,達州大力實施「融入成渝、聯動秦巴,強工重農、興城活商,追趕跨越、富民強市」的「24字」發展思路,商貿流通產業煥發蓬勃生機。達州積極構建個體私營為主的商貿流通生力軍,形成了國有、集體、聯營、股份制、個體等多種經濟成分、多種經營方式並存,多渠道、少環節競相發展的商品流通新格局。2003年,民營企業實現零售額55.8億元,占市場份額的59.1%,增長24%,比2002年提高了3個百分點。各商貿流通企業通過營銷創新,連鎖經營從無到有,蓬勃發展,各種形式的便民連鎖店、連鎖超市、專賣店加盟連鎖等競相發展,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業已開始進步。目前,全市連鎖網點1600多個,2003年全市連鎖企業零售額實現20.5億元,約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7%。全市重點培育了煙草公司、中油集團達州分公司、達州商業集團、天泰醫葯集團、金屬材料公司、鑫儂供銷集團、新華書店有限公司、中貿糧油總公司8個骨幹商貿企業,2003年實現銷售收入27.3億元,實現稅利1.09億元,分別比2002年增長29.7%,6.2%。商品市場發展方興未艾,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場體系。2003年底止,全市有各類商品市場563個,經營總面積近100萬平方米。外貿自營出口也有了新的發展,出口產品除紡織品類和食用肉類兩大主體產品外,已拓展到機電產品、中葯材、傢具等產品,2003年外貿自營出口額達到1030萬美元,比2002年增長36.1%。
農業產業化譜新篇
達州,自古以來就是四川農業大市和全國重要的商品糧油生產基地。近年來,達州市堅持科學發展觀,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2003年,達州農業總產值、糧食總產量位居全省第二位,肉類總產量、鄉鎮企業總產值位居全省第三位,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353元,比上年增加130元。
達州特色農業資源豐富,加工增值潛力巨大。宣漢的黃牛奶牛、萬源的舊院黑雞和板角山羊、開江的白鵝等家禽獨具特色,大竹的薴麻、渠縣的黃花、達縣的蠶桑、萬源的富硒茶和兩耳一菇(黑耳、白耳、香菇)、宣漢的地道中葯材等經濟作物久負盛名。近年來,達州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民增收為目標,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
一是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全市農村專合組織共有1426個,其中16戶獲「省百強農技協」稱號,資產總額達3.2億元,年經營收入20億元,帶動農戶31.8萬戶致富。
二是培育龍頭企業。全市共有龍頭企業4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龍頭企業60多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6家。今年1—5月,省市級重點龍頭企業完成銷售收入6.45億元,實現稅金5564萬元。
三是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目前,全市糧經播面比達到65:35,農產品綜合優質品率達到48%。
四是重點培育支柱產業,建設商品基地。全市發展薴麻、肉牛、茶葉、油橄欖四大支柱產業,大力建設「優質糧油、畜禽、薴麻、茶葉、果品、中葯材」等六大商品基地。全市現已建成全國肉(奶)牛基地縣3個、全國油料基地縣1個、省級薴麻基地縣2個、省產茶大縣2個、省瘦肉型豬基地縣5個、省水禽基地縣3個,渠縣黃花、柑桔基地被確認為「四川省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大竹被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命名為「中國薴麻之鄉」。
五是積極推進勞務開發。達州始終把勞務開發工作作為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來抓,取得了顯著成效。2001—2003年,全市年均輸轉農村富餘勞動力108萬人,年均勞務收入30億元以上,全市農民年人均勞務收入600元以上。
天然氣開發備受青睞
達州市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儲量達1.5萬億立方米,是僅次於新疆、東海的全國第三大氣田。中國石油集團西南油氣田分公司組建的川東北氣礦和中國石化集團西南分公司進駐達州,全面負責天然氣勘探、開發、建設與管理及終端市場開發等工作。面臨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要求宣漢縣委、縣政府舉全縣之力抓好天然氣資源開發,以更大的勇氣,更務實的作風,更優惠的政策,更靈活的舉措,積極創造良好的開發環境,營造出了重商、親商、護商、安商的政務環境,全力打造四川重要的天然氣化工基地。
開明和誠信吸引了兩大石油國企公司在宣漢上100億元的投資。中石化集團西南分公司計劃總投資56.2億元開發天然氣,其中天然氣凈化廠投資15億元。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在宣漢投資25億元建羅家寨凈化廠,第一期工程投資13億元,2007年1月正式竣工投產,建成後日處理含硫天然氣600萬方,年外輸天然氣16.6億立方米,年產硫磺30萬噸
。第二期工程投資12億元,2009年投產,年外輸天然氣15億立方米,年產硫磺26萬噸。該廠建成後將成為國內乃至亞洲日處理能力最大、處理含硫量最高的凈化廠。同時,還將投資近50億元,開發其它幾個氣田。今年3月,香港明倫集團看好宣漢豐富的天然氣儲量,投資10億元在宣漢建立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年產40萬噸甲醇」項目已正式動工修建。該項目建成達產後,預計可實現年均銷售收入52920萬元,投資利潤率13.45%,投資利稅率23.6%,投資回收期(稅後)7.31年。該項目的啟動標志著達州市充分利用天然氣資源優勢,進行天然氣綜合開發利用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為該市建設天然氣化工基地打下堅實的基礎。達州天然氣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必將帶動和促進達州二、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將為達州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旅遊文化光彩奪目
達州古時稱「通州」,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自然生態、歷史文化、紅軍文化、民間民俗文化獨具特色,具備建設和發展休閑度假旅遊、生態文化旅遊的獨特優勢,是川東旅遊類型齊全和高品位旅遊資源大市。
目前,全市有國家AA級旅遊區3處(達縣真佛山、宣漢百里峽、渠縣龍潭—漢闕),國家級森林公園1處(大竹五峰山),省級風景名勝區4處(達縣真佛山、宣漢百里峽、萬源八台山—龍潭河、渠縣龍潭—漢闕),省級自然保護區2處(宣漢百里峽、萬源花萼山),省級森林公園4處(達縣鐵山和雷音鋪、渠縣大坡嶺、宣漢觀音山)。達州歷史文化古老厚重,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個(渠縣漢闕和宣漢羅家壩遺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個(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處。宣漢羅家壩遺址,距今3000—4700年,33號墓坑凸現巴國王侯蹤跡,是目前面積最大的先秦文化遺址;渠縣馮煥、沈府君等7闕(稱漢闕之鄉),是我國最大的漢闕群,以藝術精湛而著稱於世,引起了中外歷史學家和漢學家的廣泛關注;達縣真佛山,一佛寺雙塔刺破雲天,是集「儒教、佛教、道教」合一的宗教勝地。達州是革命老區,以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王維舟紀念館、張愛萍故居為代表的紅色遺跡,生動再現了當年徐向前、李先念、王維舟、張愛萍等老一輩革命家血與火的戰斗歷程。達州民俗文化多姿多彩。渠縣三匯彩亭,踩高蹺、雜技、戲劇於一爐,堪稱中華一絕;通川元九登高、巴山薅草鑼鼓、大竹嗩吶、巴山民歌等蜚聲巴蜀內外。
城市面貌展新顏
達州市在推進「三個轉變」過程中,始終把經營城市作為重點,植入新觀念,創新經營思路,突出和彰顯達州自身的特點,使達州舊貌換了新顏,2003年全市經營城市收入實現8.5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6.2億元,位居全省第四名。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城市基礎設施投資2.7億元,佔全年目標任務的54%,其中,中心城區完成投資1.13億元,其他各縣(市、區)完成投資1.57億元。市本級經營城市收入11053.6萬元。
為了彌補建設資金嚴重不足,達州人廣辟城建融資渠道。按照「加快三個轉變,推進三化進程」的總要求,全市上下創新了經營城市理念,堅持把凡是可以用市場經濟規律經營的政府資源全部納入經營城市的范疇,全方位推進了城市土地、礦產及水、氣、污水處理、城市計程車、公交線路經營權等城市公益性事業、公共資源經營。成功推出了城區1053輛計程車經營權公開競賣,實現競賣收入8074萬元;對市給排水總公司、市燃氣總公司、市電力公司、市污水處理廠等幾家公用企事業單位實行整體出讓,目前各項准備工作已基本就緒。
由於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強力推進,達州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加快,2003年全市城鎮化水平提高到18.8%,2003年底中心城區建成面積達2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達35萬人,與2002年底相比,建成區面積增加3平方公里左右,城市人口增長了3萬人左右,中心城市擴張進入加速期。達州市委、市政府決定抓住機遇,通過幾年時間的努力,把達州建成人口50萬人以上,建成區面積40平方公里以上功能齊全、設施完備的大城市。
E. 四川達州的氣候適合種什麼經濟效益高作物!
馬鈴薯、大豆、甘蔗、油菜,水果、蔬菜
F. 四川適合種植那些經濟作物
水稻、小麥、玉米、紅苕、馬鈴薯、大豆。
1、水稻
水稻喜高溫、多濕、短日照,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是水稻土最好。幼苗發芽最低溫度10~12℃,最適28~32℃。分櫱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適溫30℃左右;低溫使枝梗和穎花分化延長。抽穗適溫25~35℃。開花最適溫30℃左右,低於20℃或高於40℃,授粉受嚴重影響。
相對濕度50~90%為宜。穗分化至灌漿盛期是結實關鍵期;營養狀況平衡和高光效的群體,對提高結實率和粒重意義重大。抽穗結實期需大量水分和礦質營養;同時需增強根系活力和延長莖葉功能期。每形成1千克稻穀約需水500~800千克。
2、小麥
土層深厚,結構良好耕層較深,有利於蓄水保肥,促進根系發育。土壤結構是指固體(有機體和無機體)、液體、氣體的組成比例,它與土壤水分、空氣,溫度、養分有著密切關系,如沙土、重粘土結構不良,難以形成高產。
冬型品種適期的日平均溫度為16~18℃,半冬型為14~16℃,春性為12~14℃。溫空的高低受地理緯度和海拔的影響,即緯度和海拔愈高,氣溫愈低,播種期可早些。
小麥長日照作物(每天8至12小時光照),如果日照條件不足。就不能通過光照階段,不能抽穗結實。小麥光照階段在春化階段之後。
3、玉米
玉米是喜溫作物,全生育期要求較高的溫度。玉米生物學有效溫度為10℃。種子發芽要求6—10℃,低於10℃發芽慢,16—21℃發芽旺盛,發芽最適溫度為28—35℃,40℃以上停止發芽。苗期能耐短期-2--3℃的依溫。拔節期要求15—27℃,開花期要求25—26℃,灌漿期要求20—24℃。
4、紅苕
番薯喜溫、怕冷、不耐寒,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2-30℃,溫度低於15℃時停止生長。番薯喜光,是短日照作物。植株生長過程中對光能要求高,屬不耐陰的作物。 番薯耐旱適應性強,土壤持水量宜控制在60-70%,適宜的水分條件可以滿足不同生長期的需求。
5、馬鈴薯
溫度:性喜冷涼,不耐高溫,生育期間以日平均氣溫17℃ ~ 21℃為適宜。
光照:光照強度大,葉片光和作用強度高,塊莖形成早,塊莖產量和澱粉含量均較高。
水分:馬鈴薯的蒸騰系數在400 ~ 600之間。如果總降雨量在400 ~500 mm之間,且均勻分布在生長季,即可滿足馬鈴薯的水分需求。
土壤:植株對土壤要求十分嚴格,以表土層深厚,結構疏鬆,排水通氣良好和富含有機質的土壤最為適宜,特別是孔隙度大,通氣度良好的土壤,更能滿足根系發育和塊莖增長對氧氣的需要。
營養:馬鈴薯的生長發育需要十多種營養元素,對肥料三要素的需求,以鉀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6、大豆
大豆性喜暖,種子在10-12℃開始發芽, 以15-20℃最適,生長適溫20-25℃,開花結莢期適溫20-28℃,低溫下結莢延遲,低於14℃不能開花,溫度過高植株則提前結束生長。
種子發芽要求較多水份,開花期要求土壤含水量在70%-80%,否則花蕾脫落率增加。大豆在開花前吸肥量不到總量的15%,而開花結莢期占總吸肥量的80%以上。
G. 四川達州適合開發什麼經濟農作物種植
你這個問題太寬泛了點,是經濟作物還是其它植物?
以下是從達州市情介紹中摘錄的:
全市普查鑒定的2158種植物中,可供葯用的有1652種,現已收入標準的有500多種。大宗品種有30多個,暢銷國內外市場。達縣出產的白芷、紅花、百合、烏梅;宣漢出產的黃連、黨參、大力子、厚朴;開江縣出產的香附子、山植;萬源市出產的陳皮、黨參、柴胡、杜仲、天麻。渠縣出產的白芷、川芎等均為大宗產品。其中天麻、杜仲、黃柏、厚朴、首烏等頗負盛名。
全市主要喬木和灌木有73科192屬357種。現有林業用地622087公頃,占幅員面積的37.5%。其中有喬木林地403048公頃,灌木林地72768公頃,疏林地48207公頃,未成林造林地35013公頃,跡地50203公頃。森林覆蓋率為32.21%。達州市有經濟林木面積42092公頃,占林業用地的6.77%。主要有:木本油料的油桐、油檄攬、油茶、核桃等;木本食物的板栗、柿;木本葯材的杜仲、黃柏、厚朴、銀杏等;水果類的柑桔、蘋果、梨、桃等。林化、林副類的生漆、銀耳、木耳等;還有桑、茶等。特別是油桐、生漆等產量和質量在全國和全省頗有名氣。
H. 達州有哪些特種經濟作物
優質牛肉,枇杷,柑橘等等,多著呢!
I. 四川省有哪些經濟作物
水稻、小麥、玉米和紅苕這4種是四川的主要糧食作物(油菜作為主要農作物品種 不屬於主要糧食)
小麥播種期:四川盆地於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為宜;小麥大面積收獲期為4月底到5月上旬
油菜播種期:育苗移栽9月15-20日(下旬時間);收獲期在4月下旬
水稻早稻播種期:3月中旬至4月中旬(四川盆地一般可以提前5~10天) 收獲期:9月初至10月上旬
玉米播種期:穀雨前後(也可以3-5月播種) 收獲期:寒露前後(也可以6-7月收獲)
紅苕播種期:3-4月間 收獲期:春種的一般夏季可收獲,夏種的一般秋季可收獲,秋種的一般冬季可收獲。其中秋、冬兩季為收獲的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