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濟重心南移對我國的經濟格局產生了怎樣
我經濟重心南移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1.東晉南朝:趨向平衡。西晉滅亡以後,南方地區經歷了東晉南朝的政權更替。東晉南朝時期江南經濟的開發使南北經濟差距縮小、趨向平衡,為以後我國經濟重心的逐漸南移打下了基礎。
2.隋唐五代:開始南移。整個五代時期,我國的經濟重心繼續南移,南方日益成為全國經濟的發達地區,人口數量超過了北方。
3.兩宋時期:最終完成。
南宋是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最終完成的階段。明清時期,南方經濟中心的地位得到鞏固和發展。
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具有三個明顯特徵:1.北方人民大批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驗,體現了當時生產力的最高水平;2.南移趨勢往往在國家分裂或割據戰亂時最突出;3.政治中心的南移對經濟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響。
供參考
2. 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對我們今天的經濟建設有何啟示
1、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區域是從北向南、從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和江南一帶、從內地向東南沿海逐漸轉移的。
2、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趨勢往往是在國家分裂或封建割據戰亂時期表現的最為突出(如魏晉南北朝時期、安史之亂後、五代十國時期、宋金對峙時期等等)。
3、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和南方經濟發展都是在北方戰亂而南方相對穩定的條件下完成的,這說明政治穩定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戰亂、動盪不安的社會環境只能破壞社會生產力和摧毀經濟發展的成果。
4、由於戰亂,古代北方人民大批南遷,增加了南方的勞動力,給南方帶去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體現了當時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最高水平,這說明各族人民的辛勤勞動和生產力的進步是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引進和運用最先進的生產技術是促進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保證。
5、統治者對經濟發展的重視程度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社會經濟的發展必須得到統治者的重視。
6、政治中心南移對於經濟重心南移有一定的影響,如南朝都城在建康、南宋都城在杭州對江浙地區成為全國經濟重心具有一定影響。
7、經濟重心南移是漫長歷史變遷中自然環境與整個社會生產力之間辯證發展的必然結果,自然環境對經濟的發展影響巨大。當前,在祖國西部大開發過程中,要注意經濟開發與保護生態平衡之間的保持協調發展,堅定地走可持續發展之道路。
應答時間:2021-04-3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3. 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向南移,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⑷歷史啟示:①政治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經濟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經濟的發展都是在北方戰亂而南方相對穩定的條件下完成的。②生產力的進步是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及時引進、運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於經濟建設中是促進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保證。③統治者對經濟發展的重視程度是其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經濟的發展必須得到統治者的重視。④自然環境對經濟的發展影響巨大,經濟重心南移是自然環境與整個社會生產力之間辯證發展的必然結果。在我國西部開發的過程中,應注意經濟開發與保護生態平衡的辯證統一,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4. 我國經濟重心南移給後世帶來什麼樣
唐朝後期,我國的經濟重心開始南移。隋唐時期,南北方經濟均獲得極大發展。江南地區的土地資源得到進一步開發,成為重要的糧食產地。但是安史之亂以後,北方出現了藩鎮割據的局面,北方經濟再次受到嚴重破壞,至唐朝後期,已經出現了「賦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現象。我國的經濟重心開始南移。五代十國時期,北方戰亂頻繁,而南方戰禍較少,相對安定。整個五代時期,我國的經濟重心繼續南移,南方日益成為全國經濟的發達地區,人口數量超過了北方。南宋是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最終完成的階段。
5. 經濟中心南移的啟示
①政治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經濟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經濟的發展都是在北方戰亂而南方相對穩定的條件下完成的。
②生產力的進步是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及時引進、運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於經濟建設中是促進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保證。
③統治者對經濟發展的重視程度是其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經濟的發展必須得到統治者的重視。
④自然環境對經濟的發展影響巨大,經濟重心南移是自然環境與整個社會生產力之間辯證發展的必然結果。在我國西部開發的過程中,應注意經濟開發與保護生態平衡的辯證統一,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親,求採納哦
6. 經濟重心南移對我國的經濟格局產生了怎樣深遠的影響
不贊成一樓的說法`
經濟重心南移就是使我們的南方逐漸開始成為我國的經濟重心啦`
這就是對我國的經濟割據產生的影響`
還有一點影響就是我國其他的地方的經濟模式是北方中原的沿襲`使我國的經濟形式單一化啦`這也算是對經濟格局的影響吧`
7. 經濟重心南移給後世帶來什麼樣
1.對我國交通貿易的影響.由於經濟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發展,海上交通和運輸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南宋完成經濟重心南移後,南方城市一直到現在都受益匪淺.一些有海港的城市利用海上交通和河運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促進了與周邊國家的經濟和政治交流.2.對人口分布的影響.人口的轉移一定程度上致使了經濟重心由北向南遷移,而經濟中心的南移又反過來促使了北方人民進一步南遷.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脹,我國南部、東南部人口在全國總人口中的比重不斷增長.3.對人才教育的影響.經濟重心的南移,導致了人才教育的相應變化,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狀元的變化.自唐至明清,狀元籍貫地理分布具有明顯自北向南逐漸推移的趨勢.唐宋兩代來自北方的狀元共68名,佔全國總額的61%,北方籍狀元占明顯優勢.元明清三代狀元籍貫的地理分布與前代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一時期全國共有狀元194名,其中來自北方的僅26名,佔全國總額的13.4%;南方狀元則有168名,佔86.6%,南方籍貫狀元在數額上形成了絕對優勢.4、對民族關系的影響.經濟重心的南移,使我國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了一起,北方人民的南遷,使游牧民族和漢族有了更深更廣泛的交流和合作,促進了民族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的發展.5.對南方環境的影響.南方一些地區的過度開發,如「放火燒荒、圍湖造田」等,在一定程度上破壞生態環境,影響可持續發展.
8. 經濟重心南移是指什麼
經濟重心南移是指中國歷史上一種經濟活動的現象。經濟重心開始南移,從五代起,南方經濟開始逐漸超過北方。經濟重心南移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國古代南北經濟發展的巨大變化。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是中國開發最早的地區,人口集中,經濟文化發達,成為最早的經濟中心。而南方經濟後來居上,經濟重心逐漸南移。
應答時間:2020-11-1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9. 簡述經濟重心南移的影響
1.對我國交通貿易的影響.由於經濟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發展,海上交通和運輸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南宋完成經濟重心南移後,南方城市一直到現在都受益匪淺.一些有海港的城市利用海上交通和河運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促進了與周邊國家的經濟和政治交流.
2.對人口分布的影響.人口的轉移一定程度上致使了經濟重心由北向南遷移,而經濟中心的南移又反過來促使了北方人民進一步南遷.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脹,我國南部、東南部人口在全國總人口中的比重不斷增長.
3.對人才教育的影響.經濟重心的南移,導致了人才教育的相應變化,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狀元的變化.自唐至明清,狀元籍貫地理分布具有明顯自北向南逐漸推移的趨勢.唐宋兩代來自北方的狀元共68名,佔全國總額的61%,北方籍狀元占明顯優勢.元明清三代狀元籍貫的地理分布與前代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一時期全國共有狀元194名,其中來自北方的僅26名,佔全國總額的13.4%;南方狀元則有168名,佔86.6%,南方籍貫狀元在數額上形成了絕對優勢.
4、對民族關系的影響.經濟重心的南移,使我國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了一起,北方人民的南遷,使游牧民族和漢族有了更深更廣泛的交流和合作,促進了民族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的發展.
5.對南方環境的影響.南方一些地區的過度開發,如「放火燒荒、圍湖造田」等,在一定程度上破壞生態環境,影響可持續發展.
10. 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及其歷史影響
南遷雖然是歷史無奈的選擇,但是也對今人值得思考的地方:
中國古代經濟 經濟重心南移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國古代南北經濟發展的巨大變化。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是中國開發最早的地區,人口集中,經濟文化發達,成為最早的經濟中心而南方經濟後來居上,經濟重心逐漸南移。
我經濟重心南移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1.東晉南朝:趨向平衡.西晉滅亡以後,南方地區經歷了東晉南朝的政權更替.東晉南朝時期江南經濟的開發使南北經濟差距縮小、趨向平衡,為以後我國經濟重心的逐漸南移打下了基礎.
2.隋唐五代:開始南移.隋唐時期,南北方經濟均獲得極大發展.江南地區的土地資源得到進一步開發,成為重要的糧食產地.但是安史之亂以後,北方出現了藩鎮割據的局面,北方經濟再次受到嚴重破壞,至唐朝後期,已經出現了「賦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現象.我國的經濟重心開始南移.五代十國時期,北方戰亂頻繁,而南方戰禍較少,相對安定.整個五代時期,我國的經濟重心繼續南移,南方日益成為全國經濟的發達地區,人口數量超過了北方.
3.兩宋時期:最終完成.兩宋時期,北方同樣戰亂頻繁.北宋滅亡以後,南宋政權偏安於東南一隅,使南方經濟進一步發展.當時太湖流域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表明江南的農業生產已經超過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經濟重心的地位.至元朝,為解決「南糧北運」問題,大力興辦漕運,開辟了規模空前的海運,足以說明南方經濟的重要性.可見,南宋是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最終完成的階段.明清時期,南方經濟中心的地位得到鞏固和發展.
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具有三個明顯特徵:
1.北方人民大批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驗,體現了當時生產力的最高水平;
2.南移趨勢往往在國家分裂或割據戰亂時最突出;
3.政治中心的南移對經濟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響.
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1.北方戰亂較多,南方相對和平穩定.
2.北方農民大批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為江南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
3.江南統治者為發展實力,比較重視發展經濟.
4.南北方勞動人民共同辛勤勞動,開發了江南.
5.南方生產條件和自然環境比較優越.
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影響:
1.對我國交通貿易的影響.由於經濟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發展,海上交通和運輸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南宋完成經濟重心南移後,南方城市一直到現在都受益匪淺.
2.對人口分布的影響.人口的轉移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經濟重心由北向南遷移,而經濟中心的南移又反過來促使北方人民進一步南遷.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脹,我國南部、東南部人口在全國總人口中的比重不斷增長.
3.對人才教育的影響.經濟重心的南移,導致了人才教育的相應變化.
4.對民族關系的影響.經濟重心的南移,使我國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北方人民的南遷,使游牧民族和漢族有了更深更廣泛的交流和合作,促進了民族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的發展.
總結:時過近千,南遷奠定了現在的經濟面貌和人口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