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廣元適合種植什麼經濟作物

廣元適合種植什麼經濟作物

發布時間:2022-08-07 00:52:48

㈠ 中國各省主要種植的經濟作物和糧食作物是什麼

全國各個地區主要農作物情況如下:
南方地區主要農作物:
糧食作物:水稻
糖料作物:甘蔗
南方地區的經濟作物有:甘蔗,油菜,棉花、天然橡膠等
南方地區的農作物:一年2—3熟,水稻、油菜等為主
南方地區的糖料作物:甘蔗
南方地區的油料作物:油茶、油桐
東北地區主要農作物:
東北主要糧食作物為水稻,玉米,高粱,穀子,還有小麥和薯類。經濟作物有甜菜,煙草,大豆等油料作物。在我國一般以長城為界,以北大體為春小麥,以南則為冬小麥。
華北平原的主要農作物:
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水稻、玉米、高粱、穀子和甘薯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大豆和煙草等。華北平原是中國的重要糧棉油生產基地。
遼河下游平原,以山海關為界,山海關以外的平原,是由遼河沖積形成的,沼澤地較多,局部有鹽漬化,平均氣溫低,但夏季仍然可以種植水稻,主要農作物以高粱、水稻、玉米為主;

海河平原,燕山以南,黃河以北,太行山以東地區。是由海河和黃河沖積形成的,所以也被稱為黃海平原,是中國糧棉的重要產區,南北距離達500多千米,所謂「千里平原」,主要作物為小麥、玉米和棉花。可以達到一年小麥、玉米兩熟。
黃泛平原,位於海河平原和淮北平原之間,是黃河沖積形成的,包括泛濫沉積,鹽鹼、沙化土地較多,但平均氣溫高,適合喜溫抗沙作物生長,主要作物有棉花、花生、水稻、棗等。
淮北平原,淮河以北,黃泛區以南,是黃河泛濫和淮河沖積形成的,氣溫高,水源充沛,由於以前黃河泛濫,淤積淮河幹道,造成這一帶經常性災荒,淮河經過疏通治理後,淮北平原成為中國小麥的主產區之一。
西北地區主要農作物:
瓜果、棉花為主,我國西北由於光照強,有利於糖分積累,瓜果特別甜;由於光照強,降水少,在一些有水的綠洲種植棉花,南疆是我國重要的棉花。
青藏地區主要農作物:
青藏高原主要是河谷農業,位於高原東北部的黃河、湟水干支流谷地年平均氣溫5-8.6℃,年均降水量250-400毫米,主要集中於6~9月,雨熱同期,是青海省境內最為溫暖濕潤的地區,這是河湟谷地成為青藏高原上農業最發達的區域的自然基礎。主要作物為春小麥、青稞、大麥、豆類、馬鈴薯和油菜等。遇到農業方面的問題,可以在雲種養平台咨詢專家,它是全球最大的農技問答網站。裡面集合了數萬名種植和養殖方面的專家,提出的每一個問題2分鍾內就會得到回復。此外,這里也是蔬菜、瓜類的重要生產基地。在高原南部的雅魯藏布江中游谷地,平均海拔在3500米左右,坡度平緩,土層深厚,氣候宜人,水源較充足,自然條件優越,宜於農作物生長,耕地相對集中,種植業佔有重要地位,是全地區主要的富庶的農業區,青稞、小麥、豌豆和油菜是這里的四大作物,一年一熟,成為高原的主要糧倉。雅魯藏布江正處中游,江面開闊,支流眾多,寬十數公里、長幾十公里不等的河谷多有分布。河谷兩側山地的高處是牧場,腰部是森林,谷底及河口則是肥沃的農田,最適合青稞、蕎麥、小麥等高原農作物生長。

㈡ 關於廣元的一切,能提供我要的資料我把我全部分送了。

4 【廣元簡介★自然資源】
全市現有耕地面積234.4萬畝(習慣畝,國土詳查面積為480萬畝),其中田103.1萬畝、地131.3萬畝。有效灌面108萬畝,保灌面積92.73萬畝(水利年報數據)。現有25°以上坡耕地49.5萬畝。全市森林面積1364.4萬畝,宜林荒山113萬畝,森林覆蓋率43%。盛產木耳、香菇、竹蓀、蕨菜、獼猴桃等山珍和天麻、杜仲、柴胡等名貴中葯材。全市水域面積89.47萬畝,水資源總量67.42億立方米,地表水資源總量57.8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270萬千瓦,可開發量186萬千瓦,已開發73.2萬千瓦。境內有開采價值的礦藏多達30餘種,尤以煤、大理石、石灰石、陶土以及黃金、銅、鉛、錳等儲量最為豐富。其中煤2.67億噸,黃金80餘噸。天燃氣儲量達50億立方以上。境內分布野生動物400餘種,其中大熊貓、金絲猴、牛羚等國家和省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就達76種(據99年統計僅大熊貓就多達60餘只)。分布境內野生植物2900多種,僅珍貴野生木本植物832種,其中:珙桐、水青樹、連香樹、領青木、劍閣柏等國家級重點保護植物34種。列入聯合國《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紅皮書的野生動植物就有40餘種。

5 【廣元簡介★天氣氣候】
廣元處於米倉山、龍門山和盆北低山三大地貌的交匯地帶,廣元又處秦嶺南麓,是南北的過渡帶,即有南方的濕潤氣候特徵,又有北方天高雲淡、艷陽高照的特點。北部山區高,南部丘陵較低,境內最高海拔3837米,最低海拔352米。屬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日照數1300-1400小時,年平均氣溫17℃左右。

6 【廣元簡介★旅遊資源】
一、廣元市文化旅遊發展基本情況

廣元扼川、陝、甘三省要沖,位於成都、重慶、西安、蘭州四大省會城市之間的腹心地帶,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生態優勢明顯,歷史文化底蘊豐厚,發展生態文化旅遊,條件得天獨厚。全市幅員面積1.63萬平方公里,轄四縣三區、257個鄉鎮,人口304萬,居有漢、回、滿、蒙、藏、苗等民族。境內人文、自然景觀富集,擁有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處國家森林公園,2處國家自然保護區,2處全國紅色旅遊精品景點。旺蒼紅軍城為全國第二大蘇區後期政治中心;翠雲廊是迄今為止世界唯一一條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遠的古驛道,被譽為「陸上交通活化石」;女皇文化享譽世界,旅遊資源富集度居全省第三位。氣候南北兼備,動植物資源種類繁多,森林覆蓋率達到43.9%,居全省第二位。已建成3個國家級、4個省級生態功能縣區,市中心城區南河生態工程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長期以來,廣元市委、市政府始終將旅遊業作為骨幹產業來抓,旅遊經濟發展迅速。2000—2004年全市旅遊總收入分別為3.4億元人民幣、4.0億元人民幣、5.4億元人民幣、6.77億元人民幣、10.08億元人民幣;接待入境旅遊總人數分別為0.03萬人次、0.03萬人次、0.01萬人次、0.02萬人次、0.03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分別為5.35美元、5.51萬美元、2.95萬美元、3.20萬美元、5.56萬美元。

二、廣元旅遊業發展定位及戰略�

隨著蘭渝等重大交通項目建設的推進,廣元將加速形成為連接西南、西北的重要交通樞紐,構建現代物流商貿中心,推進廣元區域性經濟中心的加速形成。圍繞市第五次黨代會和《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建設四川旅遊北環線的戰略目標,突破性發展以旅遊業和物流商貿業為重點的第三產業。以蜀道文化、三國文化、女皇文化、紅色文化為靈魂,加快實施「一線(古蜀道線)、兩翼(東西兩冀生態區)、三環線(成九、渝九、陝九)」建設工程,打造旅遊經濟強市。著力推進以廣元為中心成都至漢中的三國古蜀道開發,打造國際旅遊精品,啟動申報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工作;打造以女皇文化為代表的女性文化品牌,建好東方女性文化園;建成具有蜀道和女性文化特色的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實現「看蜀道必到廣元」、「游九寨必經廣元」、「領略女性風采首選女皇故里」的理念。�
為實現上述目標,廣元市決定做好以下十方面工作:一是按國家優秀旅遊城市標准,高起點、大手筆策劃編制旅遊產業發展規劃及實施方案,加快完成旅遊總規修編、景區詳規編制,加大規劃執行力度。二是加快旅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啟動蒼(溪)劍(閣)唐(青川唐家河)公路、廣(元)寧(強)高速公路、市城區至天台山森林公園公路、昭化至大朝至劍門關公路等一批旅遊公路項目,加速四川旅遊北環線的建設。三是圍繞建設生態廣元的目標,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周綠化和環境綜合整治力度,改善城市功能,打造一批精品街區、公園和綠地,體現生態特色。四是深度挖掘旅遊文化內涵,編制城市風貌設計。五是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業主經營的思路,組建旅遊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加大招商力度,拓寬融資渠道。六是綜合利用國債、財政、交通、扶貧開發以及民間資金投入旅遊開發。七是創新管理機制和體制,按自然和歷史文化的完整性劃分景區,按景區知名度、品質和影響力分級管理,整合資源,引進高素質管理人才。八是以劍門蜀道開發為龍頭,切實解決劍門關、明月峽、千佛崖景區斷道問題,深入推進劍門關、唐家河等重點景區建設。九是加快旺蒼紅軍城、廣元紅軍文化園等紅色旅遊景區建設,促進紅色旅遊資源的深度開發。十是加強對城市建設和景區建設的整體包裝、營銷和宣傳,開發旅遊特色商品,打造精品線路和景區,盡快建成旅遊目的地。

(十一)旅遊客運

廣元市有旅遊客運公司2個,旅遊車輛92輛,現有從業人員101人,2004年實現旅遊營業收入1402.18萬元。現有18對列車停靠廣元。

四、廣元市文化旅遊景點資源基本情況

已開發景點:劍門關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皇澤寺、千佛崖,劍門關國家森林公園,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世界奇觀翠雲廊,明月峽古棧道,木門寺,紅軍文化園,唐家河國家自然保護區。
著名景點:劍門蜀道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劍門關、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皇澤寺、千佛崖、覺苑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龍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蒼溪紅軍渡、觀音岩摩崖造像、紅軍文化園、鶴鳴山、明月峽古棧道、紅軍木門會址、紅軍血戰劍門關遺址等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元市城區、旺蒼東河鎮、旺蒼木門鎮、劍閣古城、昭化古城等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鎮)。

9 【廣元簡介★旅遊資源】
待開發景點:紅軍血戰劍門關遺址、蒼溪紅軍渡風景名勝區、川北民俗文化園、覺苑寺、白龍湖、利州古城、昭化古城、劍閣古城等。

五、廣元紅軍文化旅遊發展思路

(一)指導思想

大力挖掘紅軍歷史文化,加大廣元紅色旅遊開發,與達州、南充、巴中聯合打造成我省川東北旅遊線路,做成全省、全國知名的文化旅遊品牌。

(二)紅色旅遊線路

1、川東北革命將帥故里旅遊線:成都--廣元(血戰劍門關--紅軍文化園--紅軍城--紅軍渡--紅軍山--木門寺)--巴中(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紅四方面軍烈士墓)--南充(朱德故里)--廣安(小平故里、華鎣山)--達州(萬源戰役)--成都。
2、廣元市內二日游線路:廣元(紅軍文化園、血戰劍門關遺址)--元壩區(馬克思街、柳橋牌坊)--旺蒼縣(紅軍城、木門寺)--蒼溪(文昌宮、紅軍渡)--元壩(紅軍山、紅軍樹)--廣元。

(三)主要景點建設項目

1、紅軍血戰劍門關遺址:加修紅軍湖(後關門水庫),壩加高50M;恢復紅軍營地;設置野戰項目;建設紅軍廣場、紅軍戰斗雕塑、紅軍碑、陳列館等。總投資:2000萬元。
2、紅軍文化園第二期工程:改造上山公路,建設遊人中心、軍事文化公園、停車場等設施,總投資:2000萬元。
3、赤化縣遺址恢復:整體維修;公路改造;游覽接待設施、公廁建設。總投資:48萬元。
4、柳橋牌坊:劃定保護區、隔離保護,總投資:30萬元。
5、紅軍城:整體修繕;文物收集陳列;導游、解說管理機構;街道、排水、防火、電網等基礎設施改造。總投資:2000萬元。
6、木門寺:維護;青龍寨開發;游覽設施完善;基礎設施完善。總投資:300萬元。
7、紅軍渡:將軍廣場完善;渡江場面再現;景觀配置;陳列館、紀念館維修、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1800萬元。
8、紅軍山:遺址維護;游覽解說設施建設;度假項目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300萬元。
9、紅軍橋:摩天嶺古戰場遺址恢復;紅軍橋碑刻建設;導游設施建設。總投資:60萬元。
10、其它紅軍文化遺址維護:總投資:500萬元。

(四)主要道路建設項目

1、廣巴高速公路盡快上馬;
2、廣元——蒼溪段公路改造,盡快形成成都——廣元——南充——成都的高速公路;
3、旺蒼縣城——木門寺35KM公路改造成二級路面;
4、紅軍文化園2KM公路改造(二級路面);
5、紅軍橋——摩天嶺旅遊公路(5KM)建設;
6、劍門關鎮——紅軍湖(3KM)旅遊公路改造;
7、寶輪——白田壩(赤化縣舊址)1KM公路改造。

六、廣元三國文化開發思路

總體目標:劍門蜀道廣元段進行恢復古驛道,補植行道樹,在翠雲廊古驛道沿線合理布局建造反映三國歷史片段(以《三國演義》為藍本)的旅遊項目,以「百里長廊萬千兵」創吉尼斯世界記錄,全力打造一部三國歷史畫卷,完善古驛道及沿線各主要景區游覽系統,建成全國最大規模的集自然與奇觀、三國文化與運動休閑於一體的世界性徒步觀光旅遊勝地。
具體思路:規劃始終堅持以翠雲廊古驛道為主線,以劍門關、昭化古城、明月峽為重點,突出古驛道風貌和三國蜀漢文化。恢復以劍門關為中心,南至劍州古城、北至昭化古城的古驛道和補植行道樹,恢復「三百里程十萬樹」風貌;開發古驛道文化,恢復沿線石刻、碑刻、古祠、古關、古民居等古遺跡,特別是按二十里一驛、十里一鋪恢復古驛鋪,集餐飲、娛樂、休憩、觀賞、購物等功能於一體,開發地方特色小吃、川北民俗、三國歷史文化等項目,形成獨特的驛道驛站風貌;以《三國演義》為藍本,在翠雲廊古驛道沿線合理布局建造反映三國歷史片段的旅遊項目,以「百里長廊萬千兵」項目及古蜀道詩詞碑刻、壁刻等塑造三國文化長廊,展現三國歷史文化;重點建設劍門關、昭化古城、明月峽景區,擴建劍門關關樓,形成橫斷南北的雄關氣勢,在劍門關建設鍾會故壘、姜維營壘、吳國水寨、姜維祠三國文化園、諸葛智慧廣場,建成劍門關三國旅遊目的地,形成「到劍門、看三國』』的市場主題。對過境公路進行改道,形成獨立閉合的景區系統,基本恢復「三國重鎮」昭化古城原貌,將明月峽建成全世界唯一、最具代表性的交通歷史博物館。
遵循原則:劍門蜀道旅遊開發必須抓住三國歷史文化靈魂,再現三國時期的歷史人物、事件、文化、風情,突出三國文化主題。在特色方面,一是體現雄關漫道、絕壁峰崖、古樸蒼遠、幽清秀麗的自然特色;二是體現古驛站、古戰場、古城、古墓、古茶樓酒肆、古石刻、古民俗的文化特色;三是開展徒步、騎馬、坐轎、攀岩、古代武士互搏、探險等遊客參與性強的特色旅遊項目;四是開發好地方特色小吃、特色旅遊商品。

10 【廣元簡介★人居環境】
近年來,廣元市委、市政府加強城市生態建設力度,沿江沿河一批綠化帶和大、中、小型休閑、娛樂景點先後落成。這些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極大地改善了廣元的生態環境,大幅提升了城市品位,並先後被評為「全國衛生城市」、「省級山水園林城市」、「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人居環境範例城市」。這些成就的取得,向世人展現了女皇故里2300多年的滄桑巨變,更顯示了廣元人民傳承文明、與時俱進的堅強信心和巨大力量。
濱河路公園沿南河兩岸由東向西橫穿市區,東起老鷹嘴大橋,西至嘉陵江入口。兩岸全長6.5公里,新增綠化面積10.5公頃。工程截斷了城區段傾入河道的污染源,南河水質得到改善。沿河兩岸文化工程獨具特色,一批富有歷史內涵、時代特色、生活氣息的主題廣場和園林景觀,成為城市建設的靚點和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地方。

11 【廣元簡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綜合

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初步核算,全市生產總值實現145.19億元,比上年增長12.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7.26億元,增長7.5%;第二產業增加值42.54億元,增長20.2%;第三產業增加值55.39億元,增長10.3%。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9.2%、47.2%、33.6%,分別拉動經濟增長2.4個、5.8個、4.1個百分點。
產業結構得到調整,第一、二、三產業的結構比例由上年的33.7:27.4:38.9調整為32.5:29.3:38.2。
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21.4%,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城鎮化率達到27.4%,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
民營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實現增加值62.9億元,增長17.1%,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7.2%。其中:第一產業15.67億元,增長10.7%;第二產業20.56億元,增長24.2%;第三產業26.67億元,增長16.2%。
影響企業生產經營的宏觀環境明顯趨好,企業景氣指數為103.3,其中:工業企業114.9,批發零售企業100.0,社會服務企業140.0,房地產企業108.1,均處於景氣區間。
消費物價在糧油及豬肉價格走低的帶動下逐月回落,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上漲1.2%,比上年回落3.3個百分點,其中服務項目價格上漲0.7%,消費品價格上漲1.4%。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7.8%。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8.1%。商品房銷售價格上漲3.0%。

★農業

認真落實惠農政策措施,用抓工業的理念抓農業,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實現農業總產值80.76億元,比上年增長8.8%。
突出特色種植和規模種植,種植業結構繼續調整。糧油生產獲得豐收。全年糧食總產量136.74萬噸,增長2.5%;油料產量15.93萬噸,增長7.7%。
特色經濟作物面積達403萬畝。水果產量21.96萬噸,增長12.3%;茶葉1399噸,增長30.3%;中葯材3.55萬噸,增長10.4%;蔬菜77.8萬噸,增長15%。
以建設生態廣元為目標,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和退耕還林,實施城周綠化和綠色通道建設工程,自然生態進一步改善。造林總面積2.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5.2%,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
積極發展規模養殖、大戶養殖,畜牧業增長較快。生豬出欄366.75萬頭,增長9.4%;羊出欄80萬只,增長15.2%;小家禽出欄3235.5萬只,增長22.8%。肉類總產量33.8萬噸,增長10.4%。水產品產量3.28萬噸,增長17.6%。
農業生產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新增有效灌面1.6萬畝,改善灌面3.47萬畝,發展節水灌面3.32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15平方公里。年末農機總動力101.65萬千瓦,增長8.4%。化肥施用量(折純量)10.1萬噸,增長2.1%。農村用電量1.88億千瓦小時,增長7.3%。
扶貧開發工作取得新進展。全年共爭取各類扶貧資金 1.52億元,啟動扶貧新村建設80個,幫助5.05萬農村低收入貧困人口改善了生產、生活條件,當年解決農村貧困人口溫飽5085人。

★工業和建築業

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狠抓新建企業和更新改造項目工作,加強工業園區建設,積極扶持小型企業,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6戶。工業生產快速增長,全部工業增加值完成31.06億元,增長18.6%。
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以下簡稱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21.91億元,增長21%。其中,輕工業5.57億元,增長33.8%;重工業16.34億元,增長17.1%。國有工業6.22億元,增長27%;集體工業0.24億元,增長12.7%;外商及港澳台工業1.37億元,增長12.1%。非公有制工業完成增加值15.46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的70.5%,增長25.3%,比上年加快3.2個百分點。
工業經濟效益顯著提高。規模以上工業銷售收入73.33億元,增長20.1%;總資產貢獻率7.5%,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盈利企業盈利額4.33億元,增長35.4%;虧損企業虧損額2.39億元,下降16.0%;盈虧相抵後的利潤總額為1.94億元,增長3.09倍。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04.4,創歷史新高,比上年提高24.6個點。

12 【廣元簡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加快,企業創新能力增強。全年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3.06億元,增長14.6%。
積極發展個體私營工業,規模以下工業完成增加值7.19億元,增長15.9%。
全部建築業增加值完成11.48億元,增長24.6%。資質等級以上建築企業(不含勞務分包企業)完成總產值15.08億元,下降9.8%;實現利潤2486萬元,下降2.1%。

★固定資產投資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7.66億元,增長37.1%,其中,城鎮投資49.1億元,增長30.4%;農村投資18.59億元,增長58.6%。民間投資34.1億元,增長32.1%,
在50萬元以上項目中,第一產業投資2.92億元,增長74%;第二產業投資15.14億元,增長33.8%;第三產業投資35.15億元,增長33.8%。
在城鎮投資中,基本建設投資28.46億元,增長29.3%;更新改造投資12.34億元,增長90.6%;其它投資1.45億元,下降19.4%;房地產開發投資6.82億元,下降7.2%。

★交通運輸和郵電

交通建設成效顯著。開工建設國、省、縣、鄉公路868公里,通村公路646公里。新鋪油路和水泥路251公里。交通建設完成總投資6.4億元。
公路客運量2543.8萬人,增長7%,客運周轉量14.18億人公里,增長5 %;公路貨運量1916.2萬噸,增長7.2%,公路貨物周轉量10.09億噸公里,增長6.9%。
年末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2.59萬輛,增長12.7%。其中私人汽車16257輛,增長11.9%。民用轎車保有量達到6232輛,其中私人轎車4375輛。
郵電主營業務收入完成5.91億元,增長15.2%,其中電信主營業務收入5.37億元,增長19.9%。年末電話(座機)用戶48.15萬戶,增長20.6%,其中:住宅電話33.54萬戶,增長26.4%。行動電話59.25萬部。居民電話普及率達到30.5部/百人。

★貿易、旅遊

居民消費慾望增強,市場繁榮興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63.36億元,增長14.2%,比上年加快1.2個百分點。其中,城市消費品零售額21.68億元,增長14.4%;農村消費品零售額41.68億元,增長13.9%。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49.1億元,增長13.8%;餐飲業零售額8.3億元,增長16.9 %;其他行業零售額5.97億元,增長14%。
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11576萬美元,增長8.6 %,其中出口 8756萬美元,下降2.8%。
旅遊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全年接待國內遊客262.61萬人次,增長39.8%;國內旅遊收入14.11億元,增長40.1%。

★財政、金融、保險

財政收入大幅增長。全年實現財政一般預算總收入9.35億元,增長25.5%(可比口徑)。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92億元,增長28.6%(可比口徑);上劃中央收入和省級收入分別增長31.7%、13.6%。一般預算支出27.91億元,增長18.9%。
金融運行態勢良好。全社會金融機構年末存款余額164.81億元,增長15.4%,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24.87億元,增長15.9%。各項貸款余額145.53億元,增長11.3%,其中,短期貸款74.29億元,增長12.0%;中長期貸款60.06億元,增長6.0%。
保險業快速發展。保費收入3.65億元,增長23.7%。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0.98億元,增長14.2%;人身險保費收入2.67億元,增長27.8%。財產險賠款金額6274萬元,增長13.3%;人身險賠款和給付金額3518萬元,下降32.7%。

★科學技術、教育和環境保護

科學技術事業穩步發展。科技成果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評定和頒發廣元市科技進步獎24項,組織鑒定科技成果 13項,推廣科技成果16項,完成專利申請64項,轉化實施重點專利技術15項,申報國、省重點科技項目24項,實施市級重點科技項目80項。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4.1%,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
加強農村義務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努力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質量,積極探索高等教育發展新途徑,教育事業持續發展。全市現有普通高校1所,成人高校2所,普通專科在校生1319人;成人專科以上在校生1708人;網路專科以上在校生2799人。

13 【廣元簡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中等職業教育學校23所,在校生4.32萬人,比上年增加7600人,專任教師1439人,增加217人。普通中學210所,在校學生18.45萬人,專任教師9365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學生5.62萬人,比上年增加0.6萬人。參加普通高考人數18817人,比上年增長29.0%;錄取12439人,增長24.4%,錄取率達66.1%。初中畢業升學率達89.4%。
小學校、點1523所(個),比上年減少328個校點,在校學生26.59萬人,減少1.5萬人,專任教師1.38萬人,增加300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98.94%,小學五年鞏固率達96.52%,小學畢業生升學率為98.42%。
幼兒園172所,比上年減少26所,在園幼兒4.96萬人,減少4800人。
特殊教育學校2所,特教中心1個,在校生1381人,增加988人。
現有民辦教育機構74個,在校生3.49萬人。
小學、初中、高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達到98.4%、94.7%、78.9%,分別比上年提高0.3、3.2、10.8個百分點。
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全市建成煙控區12個,總面積33萬平方公里;建成環境雜訊達標區9個,總面積21.9平方公里。城市污水和垃圾日處理能力分別達到5萬噸和200噸。市城區環境空氣質量日均質達二級標准天數為74%。

★文化、衛生、體育

文藝創作繁榮,獲全省性專業藝術獎勵2項。積極舉辦專題文藝演出,舉辦各種文藝培訓班,大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完成了民族民間文化的普查工作。加強文化館、圖書館建設,國家和省資助的兩個縣區文化館、圖書館建設工程進展順利。全市共有文化館7個,公共圖書館7個。文物保護得到加強。
廣播電視事業進一步發展。全市新增光纖聯網鄉鎮16個,累計聯網鄉鎮203個;新增聯網村150個,累計聯網村1538個;新增有線電視用戶1.9萬戶,累計用戶36萬戶。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5.9%;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8.6%。
衛生事業穩步發展。城鄉衛生改革,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農村衛生基礎建設積極推進。全市已建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個、社區衛生服務站20個,263個建制鄉鎮衛生院全部上劃縣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進展順利。年末全市鄉及鄉以上衛生機構1282個,實有病床7989張,衛生技術人員9021人;其中鄉鎮衛生院280個,實有病床2938張,衛生技術人員2995人。村衛生室2240個,衛生技術人員、鄉村醫生和衛生員3266人。醫療救治和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得到加強,公共衛生應急處置能力不斷提高。全年無甲類傳染病及非典、禽流感、人感染豬鏈球菌病發生。
廣泛開展群眾體育、競技體育、學校體育和協會體育。全市共舉辦各類賽事活動127次。成功舉辦了2005中國.廣元國際鳳舟節鳳舟比賽。我市輸送的運動員獲全國十運會女子賽艇銅牌1枚、女子沙灘排球銅牌1枚。全民健身運動蓬勃開展。

★人口、就業與保障、居民生活

計劃生育工作穩步開展,人口低速增長。年末全市戶籍人口304.26萬人,比上年增加0.35萬人,增長0.12%,其中:女性146.91萬人,占總人口的48.29%。計劃生育率96%。全年出生人數1.99萬人,出生率6.48‰;死亡人數1.74萬人,死亡率5.68‰;人口自然增長率0.80‰。
年末全市城鎮單位從業人員14.4萬人,從業人員年人均勞動報酬10284元,增長6.2 %。
勞動就業保障工作得到加強。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5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1%。全市養老、醫療、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18.6萬人、17.6萬人、12萬人、8.04萬人。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生活費做到了按月足額發放。
社會福利與救助工作得到加強。實施社會救助政策,推進扶貧幫困工程,孤、老、病、殘和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對城鎮低保對象實現了應保盡保。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數7.6 萬人,全年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912萬元。農村低保全面啟動,納入低保對象7.92萬人,已保9200人,全年發放保障金132.5萬元。對農村14338人實施了醫療救助,支付救助金185萬元。農村五保對象供養金按時足額發放。
城鄉居民生活繼續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15元,比上年增加507元,增長9%;人均消費支出4891元,增長5.3%;恩格爾系數為0.40。農民人均純收入2000元,比上年增加154元,增長8.3%;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682元,增長24.3%;恩格爾系數為0.50。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能源、原材料和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幅度較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強,市場競爭能力較弱;農業產業化經營規模還小,傳統的生產經營方式仍佔主體;部分服務業設施落後,不能滿足和刺激居民消費需求;就業再就業壓力大,部分居民生活仍較困難。

㈢ 四川適合種植那些經濟作物

水稻、小麥、玉米、紅苕、馬鈴薯、大豆。

1、水稻

水稻喜高溫、多濕、短日照,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是水稻土最好。幼苗發芽最低溫度10~12℃,最適28~32℃。分櫱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適溫30℃左右;低溫使枝梗和穎花分化延長。抽穗適溫25~35℃。開花最適溫30℃左右,低於20℃或高於40℃,授粉受嚴重影響。

相對濕度50~90%為宜。穗分化至灌漿盛期是結實關鍵期;營養狀況平衡和高光效的群體,對提高結實率和粒重意義重大。抽穗結實期需大量水分和礦質營養;同時需增強根系活力和延長莖葉功能期。每形成1千克稻穀約需水500~800千克。

2、小麥

土層深厚,結構良好耕層較深,有利於蓄水保肥,促進根系發育。土壤結構是指固體(有機體和無機體)、液體、氣體的組成比例,它與土壤水分、空氣,溫度、養分有著密切關系,如沙土、重粘土結構不良,難以形成高產。

冬型品種適期的日平均溫度為16~18℃,半冬型為14~16℃,春性為12~14℃。溫空的高低受地理緯度和海拔的影響,即緯度和海拔愈高,氣溫愈低,播種期可早些。

小麥長日照作物(每天8至12小時光照),如果日照條件不足。就不能通過光照階段,不能抽穗結實。小麥光照階段在春化階段之後。

3、玉米

玉米是喜溫作物,全生育期要求較高的溫度。玉米生物學有效溫度為10℃。種子發芽要求6—10℃,低於10℃發芽慢,16—21℃發芽旺盛,發芽最適溫度為28—35℃,40℃以上停止發芽。苗期能耐短期-2--3℃的依溫。拔節期要求15—27℃,開花期要求25—26℃,灌漿期要求20—24℃。

4、紅苕

番薯喜溫、怕冷、不耐寒,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2-30℃,溫度低於15℃時停止生長。番薯喜光,是短日照作物。植株生長過程中對光能要求高,屬不耐陰的作物。 番薯耐旱適應性強,土壤持水量宜控制在60-70%,適宜的水分條件可以滿足不同生長期的需求。

5、馬鈴薯

溫度:性喜冷涼,不耐高溫,生育期間以日平均氣溫17℃ ~ 21℃為適宜。

光照:光照強度大,葉片光和作用強度高,塊莖形成早,塊莖產量和澱粉含量均較高。

水分:馬鈴薯的蒸騰系數在400 ~ 600之間。如果總降雨量在400 ~500 mm之間,且均勻分布在生長季,即可滿足馬鈴薯的水分需求。

土壤:植株對土壤要求十分嚴格,以表土層深厚,結構疏鬆,排水通氣良好和富含有機質的土壤最為適宜,特別是孔隙度大,通氣度良好的土壤,更能滿足根系發育和塊莖增長對氧氣的需要。

營養:馬鈴薯的生長發育需要十多種營養元素,對肥料三要素的需求,以鉀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6、大豆

大豆性喜暖,種子在10-12℃開始發芽, 以15-20℃最適,生長適溫20-25℃,開花結莢期適溫20-28℃,低溫下結莢延遲,低於14℃不能開花,溫度過高植株則提前結束生長。

種子發芽要求較多水份,開花期要求土壤含水量在70%-80%,否則花蕾脫落率增加。大豆在開花前吸肥量不到總量的15%,而開花結莢期占總吸肥量的80%以上。

㈣ 四川廣元好不好

當然好了,有山有水,還有朴實的人們、、、還有很多景區 廣元市位於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白龍江和南河的匯合處,川陝甘三省的交界地,交通發達,公路、鐵路、航運都十分便利,是川北地區的交通樞紐及毗鄰地區的商品集散地和貿易中心,也曾是川陝蘇區老革命根據地,素有蜀門重鎮、川北門戶之盛譽。廣元現轄三區四縣,總面積1.9萬平方公里,人口300萬,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宜人,是四川省重點山水園林城市和全國衛生城市。廣元山環水繞,綠樹蘢蔥,環境優美,城市功能健全,這里山高谷深,北連秦嶺,南接劍門,「地勢雄險」,自古即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之說,素以歷史悠久,風光秀麗,文化古跡眾多著稱,有千佛崖 、明月峽 、以及號稱天下第一雄關的「劍門關」等。

廣元有2300多年歷史,春秋時為苴國都邑,西魏時稱利州,元世祖時改稱廣元路,取其"德威廣播、疆士廣大"之意,廣元由此得名。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時代傑出的女政治家武則天生長於廣元。

廣元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30多種,尤以煤、鐵、石灰石、黃金、粘土礦、陶土、銀、銅、錳、重晶石、石英石、花崗石等礦藏儲量豐富,具有很高的開采價值。同時廣元物產豐富。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油菜和薯類,蒼溪、劍閣兩縣被列為國家級商品糧基地縣。有經濟作物數十鍾,其中有全國聞名的蒼溪雪梨、中華獼猴桃、油桐等優質水果,以及名貴中葯材如杜仲、黃柏、天麻、厚朴。全市有草場面積500 多萬畝,是全國肉牛生產基地。

廣元有很多名土特產,象核桃餅、青川竹蓀、劍門豆腐、劍門火腿、蒼溪雪梨、蒼溪獼猴桃、女皇蒸涼面,大家可以好好品嘗一下。還有美麗的民間工藝,如麻柳刺綉,是廣元市朝天區麻柳鄉一帶祖傳下來的手工藝品。廣元民間石雕工藝品及劍閣手杖得多是值得一看和收藏的。

㈤ 四川(廣元)農作物生育特點

在植物王國里,花生是獨有的地上開花、地下結果的植物,而且一定要在黑暗的土壤環境中才能結出果實,所以人們又稱它為「落花生」。

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從插種到開花只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而花期卻長達2個多月。它的花單生或簇生於葉腋。單生在分枝頂端的花,只開花不結果,是不孕花。生於分枝下端的是可孕花。每株花生開花,少則一二百朵,多則上千朵。花生開花授粉後,子房基部子房柄的分生組織細胞迅速分裂,使子房柄不斷伸長,從枯萎的花萼管內長出一條果針,果針迅速縱向伸長,它先向上生長,幾天後,子房柄下垂於地面。在延伸過程中,子房柄表皮細胞木質化,逐漸形成一頂硬幅,保護幼嫩的果針入土。當果針入土達2~8厘米時,子房開始橫卧,肥大變白,體表生出密密的茸毛,可以直接吸收水分和各種無機鹽等,供自己生長發育所需。靠近子房柄的第一顆種子首先形成,相繼形成第二、第三顆。表皮逐漸皺縮,莢果逐漸成熟。

地上開花,地下結果是花生所固有的一種遺傳特性,也是對特殊環境長期適應的結果。花生結果時,喜黑暗、濕潤和機械刺激的生態環境,這些因素已成為莢果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條件。所以,為了生存和繁衍,它只有把子房伸入土壤中。

總之落花生的果實需要在黑暗中慢慢形成,如果子房柄因土面板結而不能入土,子房就在土上枯萎。為此,落花生要栽植在沙質土壤里,並需要及時進行中耕,多次進行培土,以便它的果實在黑暗中形成。

㈥ 四川盆地和其他丘陵地區適合什麼農作物生長為什麼

我這屬廣東瑤山,山上家裡海拔約在800~900米左右,,屬濕潤林,但冬天差不多每年都下雪過於寒冷,,我家海拔跟四川海拔差不多,但地方不同。。可以考慮種梨、桃子、李子、大間現在已經引進種植成功的除了桑葚、葡萄、芒果、桂圓、枇杷、石榴、櫻桃、和荔枝外,這幾年菠蘿蜜、蓮霧、火龍果、菩提果、藍莓新興水果的種植面積也在逐年增加,芒果更是作為四川地區種植什麼我也不太清楚,我是甘肅人,只知道我們這里有好多來自四川的橘子,甘蔗,橙子,還有好多蔬菜。每年四川的蔬菜運往甘肅的還是非常多,水果也不少。花椒在不用說可以種植柑橘類,芒果,桃子,李子,蘋果,西瓜,火龍果,李子,梨子,香蕉,葡萄,水蜜桃,哈密瓜,核桃,龍眼,荔枝,人參等等,這些都可以種植。

㈦ 種什麼經濟作物好

一、適合山地種植的經濟作物

山地若是面積廣泛,可種植葯材一類的作物。例如玉竹或者金銀花等,收益很不錯。另外,還可種植水果類的,像是桔子,櫻桃,楊梅,桃樹等一些常綠樹木。若是想近期就可看到收成,更建議種植季節類的蔬菜。
二、適合北方種植的經濟作物

北方的天氣相對寒冷,適合種植一些耐寒的果樹。不過蘋果,梨等大宗水果就不建議再發展了,可栽種第三代水果,效益比較高。還可種植特種玉米,投資小,收益大。此外,也可種植蘑菇,高棚蘑菇或者高溫蘑菇效益都很可觀。
三、適合南方種植的經濟作物

南方氣候適宜,可種植的經濟作物很廣泛。像是蔬菜,花卉以及果樹類的都可以。其中蔬菜可種植西紅柿,苦瓜菜豆等。花卉類的有含笑,玉蘭,茉莉等。果樹類的有龍眼,板栗以及柑桔等等。
我們這,有一個人包了200畝田地,都是用來種植甜棒子,一年賺個十萬塊錢毫無壓力,前提是你要低價租地,高價賣,這樣才能賺到錢,因為我這就城裡特別近,大多數人都外出打工,就把地免費租給包地的,正因為如此,他才會賺點辛苦錢。不然,他就是干賠本賺吆喝。
除了種植玉米,還有就是大量種植西紅柿賺錢。西紅柿扣大棚,一年下來也能賺幾萬塊錢呢,在鄰村,就有一個人家,種植了好幾個大棚的西紅柿,他家就是搞批發,所有大車都到他那裡去裝貨。人家不零賣,小三輪去了,人家連理都不理。
記得有次我們出於好奇,就去他的大棚參觀了一下,裡面真的是很忙碌,一個大車接一個大車的,從表面上看人家生意真的是好的不行。看來種植西紅柿確實靠譜,只不過是需要有銷路才可以,不然它會不會砸手裡?現在用大車賣東西,就是受歡迎,不知道為什麼。
西紅柿炒雞蛋,涼拌西紅柿,西紅柿雞蛋面,看看市場里,西紅柿多麼炙手可熱。所以,種植西紅柿應該是不錯的選擇,只不過大棚投資好像有點大,這個要多久才可以回本?做的好,一年左右就能回本,這個西紅柿比較穩定,你只需賣第一季,肯定能賺到不少錢。

㈧ 四川廣元地區適合種什麼經濟作物

雪梨,水稻

㈨ 廣東地區適合種那些經濟農作物

廣東省主要的經濟作物有:
荔枝、柑桔、香蕉、菠蘿、甜玉米、馬鈴薯、梅菜、甘蔗、茶葉、劍麻、桐籽、龍眼、荔枝、柚類、芒果、花生、橡膠、檳榔、桑蠶、胡椒、香茅等等。 其中香蕉、荔枝、龍眼和菠蘿是嶺南四大名果

閱讀全文

與廣元適合種植什麼經濟作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幸福谷講的什麼 瀏覽:10
什麼是有渴望的婚姻 瀏覽:247
兩人都是處女座的婚姻怎麼樣 瀏覽:237
我太累了不想再談什麼狗屁愛情 瀏覽:28
北外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哪個好 瀏覽:79
愚言故事的有哪些 瀏覽:50
大美女的那種從哪裡下載 瀏覽:157
全中國哪裡最有美女 瀏覽:87
哪個區域是蕭山經濟開發區 瀏覽:364
那個講三個故事的僵屍片叫什麼 瀏覽:200
如何推動科技創新實體經濟的發展 瀏覽:388
怎麼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 瀏覽:927
如何面對唱衰經濟 瀏覽:755
老公怎麼追美女 瀏覽:694
按勞分配只存在於什麼經濟當中 瀏覽:284
甘南有哪些美女 瀏覽:166
直轄市事業轉公務員什麼級別 瀏覽:562
莆田哪裡辦健康證要檢查什麼 瀏覽:956
事業單位職稱和技師哪個重要 瀏覽:260
兒童mp3故事哪裡下載 瀏覽: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