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要居住環境如何
先看看地理位置。好還是不好,各個人的標準是不一樣的。 反正我是不會在這里居住的。本人成都人,經常出差去高要 千年古郡高要{中國壓鑄產業基地,中國建築五金產業基地,廣東省蔬菜產業龍頭市,廣東省綠色名市,中國羅非魚之鄉、中國羅氏沼蝦之鄉} 高要市的歷史文化簡略介紹 :高要位於廣東省中部,西江中下游,東經112°11′~112°50′、北緯22°47′~23°26′, 東鄰三水市,南與高明、新興縣接壤,西連雲浮、德慶,北接廣寧、四會縣。高要市位於廣東中部、西江中下游,屬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和肇慶市經濟發展中心區。東與珠江三角洲腹地接壤,西與粵西相聯,處於經濟發達的珠江三角洲和資源豐富的西江經濟走廊結合部。市城區與國家優秀旅遊城市肇慶市隔江相望,距廣州90公里,香港138海里,西江黃金水道、三茂鐵路、國道324線以及廣肇高速公路穿境而過。 1986年,全縣總面積2695.7平方公里。1988年劃永安、廣利、沙浦為鼎湖區,全縣總面積減至2196平方公里。東西最寬67公里,南北最長74公里。耕地面積65萬畝,約佔30%,山地面積157.5萬畝,約佔60%,水系面積佔10%。
『貳』 肇慶市高要區和肇慶市四會市 這兩個地方哪個比較好
從地理位置來看兩者都接壤佛山三水區,且兩者都在珠三角環線,高要的金利四會的大旺都不錯,高要持有金利金渡蜆崗南岸蓮塘等大片平原地區,現在高要有珠三角新干線機場+空港經濟區加持,加上後續的肇明高速(直通南沙港)、肇慶環城高速,高要會爆發。目前來說二者實力相當,至於將來個人比較看好高要
『叄』 金利鎮的經濟狀況
金利鎮產業集聚初具規模,擁有金淘、金盛、創業、永利四大工業園區,其中,金淘工業園是集汽配產業、新型建材、不銹鋼製品、精細化工、小五金於一體的綜合性現代汽配產業基地,規劃面積1.5萬畝,落戶項目達75個,合同投資總額261.8億元,包括總投資60億元的大唐發電、總投資14.3億元的瀚和精細化工產業基地、總投資12.5億元的新天衣高分子材料、總投資10.5億元的通產玻璃、總投資10億元的一汽大眾汽配等一批大項目;金盛工業園主要承接大型五金製造業,佔地5000畝,落戶項目230多家,建成投產170多家,在建50多家,投資總額超過55億元;目前,我鎮正按照市要求申報汽配產業園區。按照規劃,金利鎮將用2~3年時間把金淘、金盛兩大工業園區分別打造成為年產值超300億元、100億元的現代化產業基地。
高要區金利鎮被稱作「創業者的天堂」。隨著「雙轉移」戰略的實施,金利鎮大刀闊斧以招商引資求發展,使該鎮企業林立,成為遠近聞名工業強鎮。 1.「魚米之鄉」,全鎮共有耕地面積10.8萬畝,優質水稻種植、高值淡水養殖、花卉、劍花種植等農業生產穩步發展。 2.「五金、汽車配件之鄉」,城鎮建設和工業園區建設快速推進以及佛山南海一汽大眾汽車產業園產業外溢,帶動鎮內五金業與汽車配件蓬勃發展。在全鎮1600多家民營企業中從事五金生產的企業有1100金家,主要產品有地彈簧、五金裝飾品、鎖類系列產品、門鉸、不銹鋼製品、合金製品、五金配件等。行銷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 3.「龍舟之鄉」,全鎮共有龍舟100多艘,是國內龍舟最多、群眾性體育活動活躍的鄉鎮。
該鎮有100多條自然村,有龍舟200多艘,數量居國內鎮級龍舟之冠。歷史上金利龍舟頗負盛名,素有「廣州逛花市、金利看龍舟」美談,金利賽龍舟「大過年」。按習俗,金利賽龍舟以農歷五月初一至初五最熱鬧,而農歷五月初一是金利龍舟的傳統正節,是龍舟賽中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天,萬人空巷,堪比過年。 4.「劍花之鄉」,劍花種植遍及全鎮千家萬戶,是農民創收的亮點。
『肆』 肇慶高要是一個怎樣的地方聽說不發達,很落後的還是整個肇慶本來就不發達我記得我以前去過肇慶,
摘要 高要屬於珠三角經濟圈 在珠三角來說屬於次發達地區
『伍』 高要的經濟
高要縣開發歷史悠久,在距今六千年前已有漁獵經濟,五千年前出現彩繪陶器;戰國時期始制青銅器。西漢時期高要便是全國36個鹽運中心之一,東漢專賣鹽鐵,主收鹽稅。宋、明兩代為高要重要開發時期。前清,高要乃兩廣軍事、政治、經濟、文化要地。但是直至民國時期,高要縣的社會生產力水平還很低,社會經濟以農業經濟為主,工業基礎極為薄弱,僅能生產一些鐵木製小農具和火柴、日用陶瓷等日常生產和生活用品,農業生產技術水平低,抵抗自然災害能力差,交通、通訊等設施十分落後,加上民國後期物價飛漲,人民生活處於極端貧困之中。自民國2年(1913年)日華電燈公司建立時起至1949年,全縣工業企業只有10餘間。1949年國內生產總值僅為2193萬元,工業總產值1508萬元,農業總產值9776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社會總產值為當年價,金額為當年幣值,工業、農業產值折算為1990年可比價,下同)。
新中國成立後,高要縣社會經濟開始大規模建設和發展,雖然經歷了兩次較大的曲折,但整體上仍然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特別是1978年以來,在經濟體制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形成了一套適應高要縣情的靈活管理機制。1987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00543萬元(1987年前社會經濟數字含廣利、永安、沙浦三鎮,下同),比1949年增長16.51倍(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並剔除廣利、永安、沙浦三鎮,下同),工農業總產值193598萬元,增長16.16倍。1993年國內生產總值280404萬元,比1987年增長2.11倍,工農業總產值466327萬元,增長2.07倍。
2011年全市實現地方生產總值267.36億元,比增17.4%;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6.53億元,比增26.1%;國稅收入總量11億元,地稅收入總量10.3億元,本級稅收收入10.1億元;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5%、29.4%、9.4%;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37.27億元,比增34.9%;社會各項存款余額172.8億元,比增10.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1.9億元,比增20.1%;人均生產總值35052元,比增14%。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一年新成效」:一是轉型升級有新突破。落實「發展年」工作部署,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堅持優化提升傳統產業,全面開展陶瓷企業升級改造,編制了《高要市五金產業發展規劃綱要》,啟動金利五金國際商城建設,推動五金產業集群創新。
啟動新型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大唐國際、巴德富精細化工、禾惠電子等大項目相繼落戶,鴻圖科技三期、天龍油墨二期、華鋒電子鋁箔等在建重點項目建設順利推進。金鼎黃金公司等重點企業效益不斷提升,「金鼎」商標成為我市首個國家馳名商標。農業現代化進程進一步加快,榮獲「中國果菜產業科技創新十強市」、「中國果菜安全生產示範市」、「廣東省蔬菜生產先進市」稱號。
肇慶市經濟工作崗位責任考核領導小組公布對8個縣(市)區2007年度的主要經濟指標、24個市重點經濟建設項目和新引進超10億元的新增重大項目的考核結果。考核結果顯示:高要市綜合考核評分達215分,比考核滿分100分超出115分,位居肇慶市8個縣(市)區首位。
肇慶市經濟工作崗位責任考核內容分「主要經濟指標」、「招商引資、外經工作」、「農村工作」三大類,具體指標包括實現GDP、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綜合增長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市重點項目固定資產投資等12項。高要市多項指標超出滿分要求,其中財政綜合增長率65.36%,當年新投產投資額人民幣3000萬元以上的工業類生產項目42個,新引進投資12.5億元的新天衣高分子等重大項目,成為該次考核的亮點。
地處粵中西部、珠三角經濟區西部的肇慶高要市,其五金製品業歷史悠久,有五金生產廠家2000多家,從業人員5萬多人,每年為國家納稅達8000多萬元,形成了涵蓋汽車、裝飾、傢具、工具、日用、水暖、建築等行業共七大類2000多個品種的五金產業規模,大至飛機零部件,小至門窗拉手,品種琳琅滿目,產值占當地工業產值的1/3。該市最重要的五金專業鎮金利鎮,就有五金企業1200多家,五金工業銷售額達21億元人民幣。高要五金業已從以前的「小蝦」成長為「大魚」,引領著全市3萬多戶家庭走上了致富路。國家科技部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與國家建設部中國建築裝飾協會聯合授予高要市「中國建築五金產業基地」的牌匾,並將「中國建築五金精品生產(采購)名鎮」的牌匾授予該市金利鎮。此外,還有11家五金企業被中國建築裝飾協會指定為「全國建築五金名優品牌生產(采購)定點企業」。
高要市連續五屆被列入「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獲得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20強、中國最具區域帶動力中小城市百強、「中國承接產業轉移投資環境十佳縣(市、區)」、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市),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市等殊榮;相繼獲得廠東省文明城市、省衛生城市、省文化先進市、省雙擁模範市、省科技進步先進市、省綠色名市等稱號,是「廣東省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廣東省產學研合示範縣(區)」 。
近年來,被授予「中國壓鑄產業基地」、「中國建築五金產業基地」、「中國壓鑄產業集群示範基地」、「中國鑄造業教育培訓基地」、 「中國新型建材產業基地」、 「中國羅非魚養殖基地」、 「中國羅氏沼蝦養殖基地」「中國果菜無公害十強市」、「中國果菜標准化建設十強市」 。
高要是肇慶市唯一擁有2家上市公司的縣(市、區)。市委、市政府致力扶優扶強,推動企業做大做強。繼2006年12月29日廣東鴻圖科技成功掛牌上市後,2010年3月26日,天龍集團又成功掛牌上市,是高要第二家上市企業。河台金礦、鴻圖科技、天龍油墨3家企業躋身「廣東省500強企業」。財政綜合增長率連續兩年(2007、2008年)位居全省第一 。
廣東省50個山區縣(市)中首個財政收入突破10億元大關的縣(市) 。
『陸』 肇慶哪個區最富哪個區最窮
NO.1 肇慶市高要區
2015年,高要市地方生產總值391.41億元。高要位於廣東省中西部。2014年,轄16個鎮1個街道。土地面積2185.62平方千米。年末戶籍人口80.07萬人,常住人口77.56萬人。
NO.2 四會市
2015年,四會市地區生產總值327.79億元。 四會市位於廣東省中西部。2014年,轄10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113個村民委員會和41個社區居委會。土地面積1166.38平方千米。年末戶籍人口41.89萬人,常住人口48.53萬人。
NO.3 懷集縣
2015年全縣生產總值218.56億元。 懷集縣位於廣東省西北部。2014年,轄18個鎮和1個民族鄉,設村(居)委員會323個,行政區域面積3554.07平方千米。年末戶籍人口109.10萬人,常住人口83.57萬人。
NO.4 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15年,肇慶高新區實現生產總值215.27億元。肇慶高新區位於珠三角中心區西部、肇慶市最東端,與佛山市三水區一河之隔,東距廣州市區50千米,西到肇慶市區45千米,屬廣佛半小時經濟生活圈范圍。2014年轄1個街道5個社區,轄區面積98平方千米。年末戶籍人口3.15萬人,常住人口8.58萬人。
NO.5 肇慶市端州區
2015年,端州區生產總值194.03億元。 端州區位於肇慶市中部。2014年轄4個街道,60個社區居委會。行政區域面積154平方千米。年末常住人口49.11萬人,戶籍人口37.09萬人。
NO.6 封開縣
2015年,全縣生產總值135.81億元。封開縣位於廣東省西北部。2014年,轄16個鎮,設178個村委會和21個居委會。年末常住人口40.75萬人,戶籍人口50.76萬人。
NO.7 廣寧縣
2015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130.74億元。廣寧縣位於廣東省中西部。轄15個鎮,行政區域面積2455.46平方千米。年末戶籍人口57.34萬人,常住人口43.43萬人。
NO.8 德慶縣
2015年,德慶縣地區生產總值120.74億元。 德慶縣位於廣東省中西部。2014年,轄12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域面積2002.8平方千米。年末全縣戶籍人口38.77萬人,常住人口34.99萬人。
NO.9 肇慶市鼎湖區
2015年鼎湖區生產總值96.15億元。鼎湖區位於肇慶市東南部。2014年轄4個鎮、3個街道;土地面積552平方千米;年末戶籍人口15.56萬人,常住人口17.06萬人。
NO.??? 肇慶新區
肇慶新區選址於肇慶市鼎湖區中部。規劃面積115平方千米,規劃總人口60萬人,西以鳳凰大道為界,東至珠三角環線高速公路,南臨西江,北至鼎湖山脈。
NO.??? 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
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由主體區和拓展區組成,主體區以梧州市和肇慶市兩市交界為中軸,由雙方各劃出50平方千米、共100平方千米組成,具體位於廣佛肇高速公路以南、梧州市萬秀區白雲山以東、肇慶市封開縣城西北,其中以西江南岸10平方千米作為起步區。拓展區40平方千米,由雙方各劃20平方千米,具體位於梧州市龍圩區社學和肇慶市封開縣平鳳鎮境內,其中各劃3平方千米作為起步區。
以上數據來源網路,僅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