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融危機後經濟得多長時間復甦
此次危機預計要到2009年上半年股市才會平緩,世界經濟要恢復則要數年左右,中國大概3年左右,美國可能需十數年。 本次次危機到今天已經造成了世界金融也蒸發了50萬億美元左右,全球約有數千萬人在此次危機中失業, 世界各國投入的救市資金已經超過3萬億美元,將來會投入更多 中國受到的影響: 股市縮水60%,市值蒸發近20萬億RMB;實體經濟也開始大規模受損,許多公司銷售業績下滑;房產市場冷淡,部分房產商血本無歸,許多樓盤無人購買,大量中小房產機構倒閉,中小企業艱難度日,部分企業倒閉;大型企業融資困難,面臨合並或被迫收購;消費市場縮減,開始出現通貨緊縮。 但總體上對中國的影響並不大,因為中國前三季度的數據顯示中國的GDP增長率為9.9%還是保持了較高的增長率,社會固定資產增加值超過了去年同期水平比去年同期快了1.1%,去年GDP的增長率為12.3%,今年d發展雖然有所放緩,但的來說經濟發展水品還是很高的,遙遙領先與世界其他國家,雖然金融不景氣但是中國金融資產的佔有國民經濟總量中比重還不是很大,同時中國自身的消費市場巨大,所我們小老百姓的正常生活不會受太大影響 中國政府的應對政策 1銀行降息,鼓勵老百姓去做投資,不要把錢存起來 22008-2010年左右投入4萬億RBM 用於社會投資和刺激消費 3救助中小企業,為陷入困境的中小企業提供貸款,以及適當的減稅政策 4為大公司提供融資渠道,使這些支柱企業盡快復甦 5扶植建築業,讓作為國民經濟基礎之一 的建築業脫離困境 6投資農業以及加快一些大工程基礎工程建設,拉動內需
⑵ 中國經濟什麼時候可以復甦
復甦只需1-2年,但這種復甦只不過仍然是像現在一樣的所謂的GDP的高增長,於真正改善民生、改善自然環境作用不大。中國經濟離真正的健康發展還有很大距離,至少10年內還做不到。
以上為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⑶ 目前金融危機剛剛結束,勢必會需要經濟復甦。請問復甦周期需要多久
金融危機遠遠沒有結束。現在,人們都在對中國和美國翹首以盼。美國自奧巴馬上台後,經濟已初見成效。我國兩會溫總理已高調宣布。中國已對金融危機做好了充分准備,有充足的彈葯。我們很希望金融危機盡快扭轉。盡管有許多人在對危機的結束和好轉做著各種預測,但是審慎來看,絕不能預言危機就這樣結束了。它已經不是一起金融事件,因為它的傳導方式是螺旋式地席捲:我們可以看到,美國房價的大幅下跌,讓抵押貸款業蒙受了巨大虧損,參與次貸衍生品業務的華爾街金融巨頭被拉下水,全球其他與之有金融交易的金融機構也無可倖免。美國金融市場的暴跌帶來了全球幾乎所有重要經濟體的資本市場的大幅下挫,民眾資產急劇縮水使得消費意願也在急劇下降;消費意願的下降帶來國際原油和其他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持續暴跌,反過來又影響著上市公司的業績,導致股市繼續下跌,民眾資產的進一步縮水和消費意願進一步降低。歐美國家經濟不可避免面臨衰退,以它們為主要貿易出口國的國家最終也被捲入。就這樣,從金融到實體,從美國到全球。不但使美國人陷入其中,也禍害了全球! 有專家說2014年有望轉暖。但如此大的海嘯。誰也無准確預測。 金融危機造成我國第四季度出口下降17。8。進口下降2。2%。一些中小外貿企業紛紛倒閉或破產。外資企業也紛紛撤資。這些都直接影響了我國就業市場的困難。今年出口業第一季度下降比較嚴重,二月份下降29%,這是一個很不好的情況。要解決這個問題,也只有靠四萬億的資金拉動內需的實際效果了。總的形勢是不容樂觀的,但更不能悲觀,溫總理講得很清楚,信心是最重要的,如果信心沒了,那比金融危機更可怕。
⑷ 中國經濟15個月持續復甦,這反映了一個什麼問題
這充分說明了中國經濟的韌性是非常強大的,即便是我們經濟在去年遭受了非常嚴重的沖擊,但是對於今年我們國家來說,我們的經濟又在短時間內得到了充分的恢復和發展,我們國家的經濟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取得最要好的成績是和我們國家的整個我們經濟體制有著密切的關系的。
更為關鍵的是對於我們國家來說,整個國家的經濟面臨著轉型的壓力和風險,但是我們國家仍然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經濟復甦增長,這與整個國家的宏觀調控是密切相關的,在疫情期間國家出台了多項政策來緩解疫情,對我們國家經濟帶來的壓力,通過各種各樣有效的政策,有效的提高了經濟的活力,讓大多數的企業能夠在短時間內轉入生產狀態,讓這些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沒有後顧之憂,這也是我們國家所特有的政治優勢,所以說對於我們國家來說,我們國家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也是整個社會制度的優勢所在。
⑸ 2021年經濟為什麼這么差好久能恢復
主要是受疫情影響,疫情沒有再次惡化的前提下,世界經濟復甦樂觀因素或更多一些。IMF表示,明年世界經濟有望迎來觸底反彈,實現約5.2%的增長。OECD則預測世界經濟將反彈約4.2%,明年主要經濟體有望實現復甦。
1、2020年,無疑是世界經濟最糟糕的一年。在這場前所未有的全球公共衛生危機之下,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循環遇阻,各國經濟深陷衰退泥潭,廣泛實施的「封城令」更是使航空、零售、酒店、旅遊等行業面臨「至暗時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受疫情影響,2020年世界經濟將萎縮4.4%;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布的數據也不容樂觀,今年上半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資(FDI)同比銳減49%,預計全年將減少40%。
2、諸多國際觀察人士指出,此次疫情給世界經濟的生產端和需求端帶來了巨大創傷,世界經濟短期內很難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以全球航空業為例,多家國際知名航空公司業績在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硬著陸」之後,業界估計至少需要四年以上時間才能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聯合國貿發會議指出,疫情之下倒閉的部分企業和就業崗位將難以恢復。同時,歐美等地區實施的經濟刺激政策或使全球債務高企,進而影響世界經濟中長期的發展。
拓展資料
1、中國經濟的表現令世人贊嘆。在各國經濟紛紛「亮起紅燈」之際,IMF稱中國今年是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無疑給世界經濟的「至暗時刻」帶來了一抹亮色。盡管年初經濟出現短暫下滑,但下半年開始,中國經濟復甦態勢強勁,三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了4.9%。目前,中國經濟已實現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由負轉正。在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交出了一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
2、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近期發布經濟預測稱,明年全球主要經濟體有望實現更大范圍的復甦,但中國依然領跑全球,預計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有望實現8%的增長,明顯高於其他經濟體的增速。「疫情的有效控制為中國經濟復甦創造了有利條件,中國經濟的率先復甦將引領世界經濟復甦,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麗西亞加西亞埃雷羅說。多名國際觀察人士也指出,從各大國際機構發布的預測數據看,明年中國經濟有望繼續發揮「火車頭」作用,為世界經濟復甦貢獻力量。
⑹ 中國經濟15個月持續復甦,你如何看待我國的經濟市場
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情況下,中國的經濟已經實現了15個月持續復甦的情況。而且在最新的2021年第一季度的時候,經濟增長直接突破了18%,可以說成為了全球GDP增長最快的一個國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人也比較的興奮,對國家的經濟非常的看好,甚至有很多人都認為國內經濟的水準以及活力已經遠超過世界其他國家。那麼今天就跟大家來分享一下我對國內經濟市場的一些看法。
第三,如何看待國內現在的經濟市場行情?
正如同我在上面所講到的那樣,我對國內的經濟還是比較樂觀的,但是對於國際經濟行情卻並不是太樂觀,主要就是因為目前很多國家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已經認識到國內的基礎製造行業是多麼的重要,所以在這之後它們可能會發展相應的工業,從而能夠應對這樣的情況,而這會對我們的工業造成一定的沖擊,特別是對於進出口貿易行業。
⑺ 中國經濟什麼時候能復甦
此 次 危機預計要到2009年上半年股市才會平緩
世界經濟要恢復則要數年左右
中國大概3年左右,美國可能需十數年
此次危機已造成
世界金融也蒸發了35萬億美元左右
全球約有上千萬人在此次危機中失業
世界各國投入的救市資金已經超過3萬億美元,將來會更多
中國
股市縮水60%市值蒸發20萬億RMB
實體經濟也開始大規模受損
房產市場冷淡
中小企業艱難度日
大型企業融資困難
消費市場縮減
繼而沖擊其他與以上有關的每個行業
迫使中國政府決定在2010年左右投入4萬億RBM 用於救市和刺激消費
但總體上對中國的影響並不大
因為
中國前三季度的數據顯示中國還是保持了較高的增長率
社會固定資產增加值超過了去年同期水平
發展雖然有所放緩,
但經濟發展水品還是很高的
雖然金融不景氣但是中國金融資產的佔有國民經濟總量中很少
同時中國自身的消費市場巨大,我們的正常生活不會受太大影響
中國政府的應對政策
除了拿出4萬億用於就是之外
銀行將進行數次降息,同時對陷入困境的中小企提供貸款,和減稅政策
為大型企業提供融資渠道
根源
追尋此次危機的根源是現有的金融體制存在嚴重缺陷
所以這次危機過後肯定會制定新的金融經濟秩序
而中國將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
中國很可能藉助此次千載難逢的機遇,美歐經濟不景氣,美元這一世界貨幣疲軟的機遇崛起 世界經濟新格局將因此形成
⑻ 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還能維持幾年
中國還可以繼續維持未來8至10年的較高增速的經濟增長。
中國過去十年經濟總量整整增長了200%,中國經濟總量2011年超過了日本,位居全球第二。人均收入增長方面,2012年各地區城鄉人均收入增幅不盡相同,但都在10%以上,基本在12%至17%之間。中國正在和平崛起,未來的五至十年,中國經濟還會保持較高的增速,增速大約在7.8%至8.2%之間。
未來10年中國經濟還會保持較高的增速,中國的經濟總量將會翻一番多,國家實力更為強大,民眾的生活水平將會更為富足,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會更多。政治體制將會更為優化,政治透明度將會更高。文化產業將會得到更大的發展,有許多有特色的文化產業企業嶄露頭角,群眾的文化生活將會更為豐富多樣,大家對於群眾文化的參與性將會更強,群眾對於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將會更高。
但在2013年,為受到歐債危機沖擊後恢復期的第一年,宏觀調控政策、貨幣政策將更顯效,中國經濟發展、經濟運行格局,以及市場價格並不會大起大落,將會更為穩健,保持平穩增長。
過去的一年多時間,為中國經濟受到歐債危機沖擊,市場需求低迷,大宗貨物價格降低,工廠開工率不足,失業率上升,但中國經濟增長率依然達到了7.8%,同期印度為6.1%,美國僅為2.2%。2012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各行業先後實現見底回升,截止一月底,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連續四個月保持在50.6% 以上,今後兩三年為中國經濟的恢復期,2013年經濟運行態勢將會好於去年,經濟增長率有望實現7.8%至8.1%的增長,但既不會大幅增長,也不會急劇下滑。
2012年已經過去,最後一個月經濟有兩大看點:一是受蔬菜價格上漲推動,CPI將繼續回升;二是投資見效,製造業經理指數為50.6%,與上個月持平,從第三季度、第四季度GDP增速已出現小幅回升。
不僅如此,宏觀經濟在年末出現眾多可喜變化,先是PMI等先行指標持續回升,再是工業企業利潤增速轉正,製造業指數連續四個月由負轉正,一系列數據成為印證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的最新證據。
2012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長7.8%,較三季度回升0.4個百分點,對應全年增速約為7.7%。基礎設施建設和商品房銷售的持續提速,是拉動四季度相應工業生產和消費活動景氣度回升的主要驅動力。
2012年中國經濟增長率為7.8%,經濟總量超過50萬億美元,約佔全世界總量的13%,約為美國的39%,但美國近年僅保持較低水平的增長率,2012年僅為2.2%。
2013年為中國經濟恢復期的第一年,但還會穩定增長,增長率有望保持在7.8%至8.2%之間,穩增長成為2013年經濟發展的主基調,側重內需拉動。經濟增長並不會大起大落,既不會急劇增長,也不會大幅回落,屬於經歷歐債危機之後的恢復性增長。
但由於鋼鐵、紡織產能過剩,房地產市場及其我國調控政策存在的變數,以及美國正忙於應對財政懸崖危機,美國經濟面臨6000億美元額度的財政懸崖,又處於增加稅收、減少財政開支的雙重夾擊,美國經濟後期難免重振乏力,如果態勢急轉直下惡化,將會拖累全球經濟的復甦和我國經濟的發展進程,使我國經濟運行帶來一些不確定性因素,但我國經濟增長還會保持較高增速,並且,由於央行存貸款利率處在次低位水平,通脹壓力將會輕微加大。
對此,中國的企業界應以更為積極的心態應對2013年的經濟局勢,順勢而為,未雨綢繆,早作計劃,拓展市場,以爭取生產企業的更好收益。
擺脫農業大國的中國在向著工業大國邁進,加速追趕世界上的第一大國,中國正在和平崛起,國家實力在持續增強,正走在奔小康的康莊大道。從2010年起的10之內,我國的經濟總量將會要再翻一番,到期就會實現小康社會的建設目標,但現階段我國國民民眾社會收入水平高低懸殊,高低差距越來越大。我國經濟總量到2020年,大約中共創建100年,就有望和美國平起平坐,到2030年中國的經濟總量將會超過美國,成為第一大經濟體,再到2049年,在新中國創建100年的時候,就將會全面超過美國,但美國的綜合國力、國家實力、科技競爭力依然很強,不可小覷。
⑼ 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有望保持在怎樣的區間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2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控制在5.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進出口保穩提質,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等。
⑽ 中國經濟15個月持續復甦,中國經濟究竟經歷了什麼
今年年初1月,2020年中國經濟年報正式出爐。全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首次突破10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3%,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實現正增長的國家。 可以說,這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進作用,在疫情頻發的年代,中國還能保持經濟復甦長達15個月之久,這對於國家民眾對經濟的信心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預示著我國抗風險能力的大大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