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廈門島內的經濟支柱是什麼

廈門島內的經濟支柱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06 01:15:26

① 廈門的優勢產業和特色經濟是

我告訴你吧,我是本地人

何謂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專指先秦時期中華大地不同區域的文化。有專家主張,地域文化專指中華大地特定區域的人民在特定歷史階段創造的具有鮮明特徵的考古學文化。一些學者則將地域文化劃分為廣義和狹義,認為狹義的地域文化專指先秦時期中華大地不同區域范圍內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而廣義的地域文化特指中華大地不同區域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時間上是指從古至今一切文化遺產。經過再三研究、反復探討,多數與會專家學者認同「地域文化專指中華大地特定區域源遠流長、獨具特色,傳承至今仍發揮作用的文化傳統。」

廈門市地域文化有什麼特徵?
廈門的文化特徵可以說是很不明顯,廈門也沒有多少歷史文化遺產。在這方面,它遠不如它的兩個近鄰泉州和漳州。盡管廈門是福建的一部分,但此說至多說出了福建人的共性,卻未能說出廈門人的個性。事實上,廈門人的文化性格和文化特徵究竟是什麼,只怕連廈門人自己也說不大清。如果你拿這個問題去問廈門人,保證連他自己也張口結舌,說不出個子丑寅卯、周吳鄭王來。其實,就連「廈門人」這個說法都成問題。人們一般並不使用這個概念,而稱之為「閩南人」。
說不清當然並不等於沒有,只是有些含糊而已。何況廈門的歷史再短,也短不過深圳;而廈門人與泉州人、漳州人的區別,也還是看得出的。事實上,一百多年的風雲變幻,已使廈門明顯地不同於閩南的其他城市,也使廈門人與其他閩南人多有不同之處,只是少有人認真進行一番剖析研究罷
廈門多少有點像上海。
廈門與上海相似的地方很多。比方說,它們都不是什麼古都、古城、古郡、古邑,而是近現代以來才興起的新型城市;它們都遠離中央政權,偏於東南一隅;它們都面對大海,被海風吹拂,海浪沖擊;它們也都在國內較早地接收西方文化,較早地成為洋行職員和海外華僑的培養基地等等。上海和廈門,都是沒有多少傳統文化而更多現代文化,沒有多少本土文化而更多外來文化,沒有多少政治文化而更多經濟文化(或消費文化)的地方。
廈門也有點像廣州。
廈門像廣州的地方不少。比方說,兩地都是中國近代史上開埠最早的通商口岸(廣州又更早),都與海外尤其是南洋關系密切,都有許多華僑在海外大展宏圖並回國回鄉捐資投資等等。甚至兩地的建築也不乏相同之處,比如廈門中山路、思明路一帶就和廣州一樣,也是「騎樓」式的建築。
最溫馨的城市
事實上,所謂「海上花園」或「風景港口」,其涵義並不僅僅只限於自然風光。廈門的自然風光無疑是美麗的。但廈門之所以美麗可人,恐怕還在於她很小、很安靜、很清潔、很溫馨。舊城小巧,新區精緻,有著南方沿海城市特色的街道和建築,都收拾得非常干凈漂亮。
島與人
美麗小島廈門,是祖國母親的嬌女。
廈門位於我國東南海域,是一個三面大陸環抱、一汛碧波盪漾的海灣中的小島。她很像我們祖國母親的一個美麗而嬌嗲的小女兒,一面偎依在媽媽的懷抱里,一面伸出兩只小腳丫去戲水。與西安、太原、南京、武漢這些大哥大姐相比,廈門的地位和命運有些特別。她既不是洛陽、江陵、蘇州、曲阜那樣的古都名邑,也不同於深圳等新興的「明星城市」。她在中國古代史上名不見經傳,在近現代史上卻榜上有名。
廈門人有種根深蒂固的「小島意識」。島原本具有開放和封閉的二重性。因為島所面對的大海,既可能是暢通無阻的通道,又可能是與世隔絕的屏障。只要想想英倫三島、日本列島上人和塔西提島、火地島上人的區別,便不難理解這一點。廈門島上人當然不是塔西提島、火地島上人,但也不是英倫三島、日本列島上人,總體上說他們是既開放又封閉。其封閉之表現,就是抱殘守缺於一隅,自我陶醉於小島。廈門人有一種奇怪的觀念,就是只承認島內是廈門,不承認島外轄地(如集美、杏林)是廈門。的優勢產業和特色經濟是?

② 以廈門目前的經濟體量,它能不能算大城市呢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解決一個問題,評定一個城市是幾線,拿什麼作為評定標准?人口數量?城市JDP?消費指數?物價指數?還是人均收入?官方的評定肯定少不了這些。我個人認為應該加入城市的規劃設計,人的綜合素質,文化的底蘊,人在城市居住的舒適度,人的健康指數,生活的便利程度,還有一個就是核心中的核心……政府為居民服務的能力!

廈門作為一個海濱城市,處在福建這樣一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地貌中,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空氣清新,水資源豐富而有干凈,又有福建的亞熱帶海洋氣候,水果豐富,鮮花滿地,廈門大學的人文文化深深地融入閩南人的愛拼才會贏的精神世界,更有福建人窮怕了被逼出來的苦中求發展的走出去的思想。

廈門有鼓浪嶼,有廈門大學,有曾厝垵,有胡里山炮台,有珍珠灣,有影視城,有集美學村,有海水溫泉,有中山街等等

綜合而言,廈門就是一個濃縮的一線城市!

③ 廈門為什麼具有投資環境

因為廈門是
一.沿海經濟特區,是最早四個經濟特區之一
二.海上花園,著名的海港旅遊城市
三.廈門是中國十大港口之一
四 交通發達.
五,優惠的投資政策
六,大量外商投資

上面是我寫的,下面是我搜的
廈門市是中國東南沿海一座著名的海港旅遊城市,風景秀麗,環境優美,是國家級衛生城市、園林城市、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和優秀旅遊城市,也是中國設立最早的四個經濟特區城市之一,享有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和擁有地方立法權,是中國東南沿海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全市總面積156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為131萬人。創辦經濟特區以來,廈門依託優越的地理區位、優惠的投資政策、良好的投資環境,國民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國內生產18.4%,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達4500美元。
廈門是外商投資的熱點城市,至2000年底已累計批准外商直接投資4991項,協議利用外資175.27億美元,已開業三資企業4327家,三資企業工業總產值已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80%以上。一些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如柯達、戴爾、ABB、太古等企業都已相繼來廈門投資。
廈門海、陸、空交通配套銜接水平較高,具有區域性交通樞紐中心的優勢。廈門港是中國十大港口之一,與40多個國家地區的60多個港口通航。定期國際、地區航線至美國、德國、比利時、英國、荷蘭、日本、東南亞、韓國、高雄、香港等。2000年港口貨物吞吐量1965萬噸,其中集裝箱108萬標箱,是中國的第六大集裝箱港。
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已開辟國內外航線76條,其中國際地區航線有至新加坡、檳城、吉隆坡、馬尼拉、雅加達、大阪、名古屋、曼谷的航班,每周出港約380餘個航班,有22家航空公司在機場營運,是華東地區主要的航空樞紐之一。
高等級公路和高速公路,連接國內各地,擁有各類型客貨運企業,還有往返廈門--深圳--香港的集裝箱運輸車。此外,鐵路客運和貨運列車溝通全國各地。

廈門市鼓勵外商投資的產業:
1、道路橋梁、港口碼頭、環保項目、市政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
2、先進運用技術和高新技術產業,重點是電子信息、機械製造、化工醫葯三大支柱產業;
3、傳統輕紡、建材工業的引進和改造;
4、新材料、元器件等配套基礎工業;
5、能帶動相關行業發展的大型骨幹項目;
6、以外銷為主,增加出口創匯的項目;
7、適應中國市場需求的替代進口產品項目;
8、開發旅遊資源,發展有民族特色、文化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旅遊項目;
9、符合國家投資導向的服務貿易項目;
10、農業綜合開發和優良品種繁育推廣項目。

④ 誰能告訴我廈門的產業結構怎麼樣

廈門市發展計劃委員會主任鄭柵潔30日表示,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廈門的旅遊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廈門市「十一五」規劃擬將旅遊業列入現代服務業支柱產業來培育、發展。
電子、機械、化工目前是廈門市三大支柱產業,它們占廈門市工業總產值的70%以上。近年來,隨著工業經濟的快速增長,廈門的旅遊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2004年,廈門市接待國內外遊客總人數達到1616.6萬人次;其中,入境遊客達76.6萬人次,國內遊客達1539.99萬人次。去年,廈門市旅遊總收入達到210.67億元;其中,入境旅遊收入達到4.16億美元,國內旅遊收入達到176.24億元;旅遊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到8.3%。廈門市基本形成了「食、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比較完善的大旅遊產業體系和以觀光、休閑、度假為主的都市旅遊體系。

⑤ 廈門的支柱產業是哪些

電子、機械、化工是廈門的三大支部產業,現在光電產業發展也很快,可能會形成廈門的第四大支柱產業。

⑥ 廈門的經濟支柱是什麼

⑦ 廈門經濟是如何做到一年時間GDP增加上千億趕超廣州的

說起廈門,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作為福建副省級市,它同樣還擁有計劃單列市、經濟特區身份,且在旅遊業日益興盛的趨勢下,順利成為熱門風景旅遊城市,多次榮獲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最浪漫休閑城市等稱號。


所以近些年選擇“逃離”的人群並不少,可一個人走了,接下來還會再來兩個人、三個人,對當地經濟也造不成影響。

⑧ 廈門支柱產業有哪些熱門行業又是什麼

外資向電子信息、機械裝備和石油化工三大主導產業以及服務業集聚,已經成為外商投資福建的突出特點。這是福建今年前三季度經濟社會發展統計數字的充分體現。

從最新披露的今年前三季度福建經濟運行情況可見,電子信息、機械裝備和石油化工三大主導產業實際利用外資十七點二億美元,增長百分之四十五點八。其中,最為突出的是石油化工業實際利用外資八點二億美元,增長百分之七十八點六。

在主導產業外資增勢強勁的同時,福建服務業的外資比重不斷提升。今年前三季度,福建新批服務業外資項目三百零三項,實際利用外資近十五億美元,增長一點四倍,占福建實際利用外資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百分之十九提高到百分之三十一。

福建省副省長張志南在此間一個經濟形勢分析會上表示,福建要引導更多外資投向先進製造業,加快高端服務業等領域的閩港、閩澳合作,提高服務業利用外資水平,積極拓展金融領域利用外資,並推動一批交通、市政等基礎設施項目對外招商。

目前,福建電子信息、機械裝備和石油化工三大主導產業實力壯大,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百分之三十九點五;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特別是軟體、動漫、創意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

答案補充
廈門市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廈門市機械、石化和電子三大主導產業完成投資71.22億元,增長77.22%,增幅高出同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9.45個百分點。

其中石化行業完成投資20.08億元,增長1.93倍;電子行業完成投資34.21億元,增長1.73倍;機械行業完成投資16.92億元,下降18.57%。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快速增長將使廈門工業企業生產能力、技術裝備水平得到迅速提升

⑨ 廈門的經濟概況

解放前,廈門是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商業消費性海島城市,經濟基礎脆弱,結構畸型,生產落後。
解放初到1978年,由於受到海防前線國家投資少、「大躍進」對生產力的破壞和「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廈門市社會經濟發展不穩定,人民生活停留在較低水平。1978年,全市生產總值僅4.8億元,財政收入1.54億元,分別比1950年增長11.1倍和20.26倍,年均增幅僅9.3%和11.5%。工業總產值7.21億元,農業總產值1.5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4億元,分別比1950年增長33.3倍、4.0倍和4.2倍,年均增幅為13.5%、5.9%和6.1%。人均生產總值僅528元,職工年平均工資62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8元,比1950年分別增長4.9倍、24.3%和1.8倍,年均增幅分別僅6.6%、0.8%和3.7%。
截止2003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累計達到1 946.37億元,建成各類房屋面積達6 258.28萬平方米,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全市實現生產總值759.69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1 394.17億元,完成農業總產值30.4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分別比1950年增長496倍、5 032倍和14.8倍,年均遞增12.4%、17.4%和 5.3%。財政總收入149.2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0.34億元,比1950年分別增長2 131倍和535倍,年均遞增l5.6%和12.6%。全市人均生產總值(按戶籍人口計算)達到53 586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 91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 152元,人民生活步入富裕型小康。
2015全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66億元,增長7.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 23.9億元,下降0.5 %;第二產業增加值1509億元,增長7.9%;第三產業增加值1933.1億元,增長6.5 %。結構調整優化推進,廈門三次產業結構為 0.7:43.5:55.8,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持續居全省九地市首位。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為9.04萬元,摺合 1.45萬美元。 據1993年土地利用現狀調查統計,廈門土地總面積為575.71km²。土地利用率達92.8%,可供開墾的荒地僅2.56平方千米,佔全島陸地面積的1.8%,土地後備資源不足。主要畜禽種類有豬、牛、羊、馬、雞、鴨、兔、鵝,零星和小量養的種類有驢、狗、貓、珍珠雞、鵓鴿、鵪鶉等。
在改革開放的1979、1980年的兩年時間內,廈門在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確立了水產、畜牧、蔬菜、水果、花卉五大主導產業,建立了一批不同類型、各具特色的農業示範園區和生產基地,形成了一批比較知名的農業產品品牌,以及如意、銀鷺、惠爾康、湧泉等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到2003年,全市農村社會總產值突破200億元,達235.57億元,比1978年增長150倍,年均增長22.2%。其中,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1978年增長2.2倍,年均遞增4.7%。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為種養業的3.7倍,16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完成產值48億元,實現利潤2.1億元。1993年農村工業產值超過農業產值,吸納農村36%的勞動力就業;2003年鄉鎮企業產值由1978年的不到1億元發展到208億元,增長692倍,年均增長29.9%。生產由原來的作坊式生產向集團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年產值上億元以上企業33家,組建了5家企業集團(公司);2003年全市鄉鎮企業實現出口產品交貨值18.32億元,成為農村出口創匯的重要力量。
2003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5 152元,比1978年增長29.67倍,年均遞增14.7%,其中來自非農產業的收入佔74.4%。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 931元,比1978年增長26倍,年人均支出增加151元。恩格爾系數由1978年的57%下降到40.7%,住房面積從1978年的人均16.18平方米增加到43.16平方米。通過發展鄉鎮企業,鼓勵農民務工或轉產經營,農村勞力1997年以來連續多年出現減少,2003年全市從事農林牧漁業勞動力21.02萬人,只佔全部鄉村勞動力人數的52.5%。廈門島內2003年全部實現「村改居」。
2012年全年,廈門市農林牧漁業產值41.29億元,全年完成產值301.21億元;銷售收入294.55億元;上繳稅金總額14.31億元。吸納本地農從業人員2.3萬人,帶動農戶數21.51萬戶,該地農戶從產業化組織得到的收入18.09億元;工資總額5.93億元。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13455元,工資性收入7333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54.5%,已成農民收入增長的主要來源,全年農村人均轉移性收入908元。 改革開放初期,廈門工業企業規模小,結構鬆散、基礎脆弱,所有制以國營、集體企業為主,產品市場主要集中在國內市場。改革開放後,尤其是特區建設開始後,廈門市把戰略目標和發展重點放在工業化的加速推進上,大力引進外資,發展外向型經濟,構築「一主三型」(工業為主、發展生產型、技術型、出口創匯型企業)現代化產業體系。
2003年,全市實現工業總產值比1978年增長172倍,年均遞增22.9%,工業增加值佔全市GDP的比重達53%,對全市GDP增長的貢獻率達69.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達942家,完成產值1 318.2億元,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94.5%,企業資產合計1 190.35億元,實現產品銷售收入1 336.39億元,利稅總額152.82億元,年產值上億元的企業已達170家,其中5家產值超二百億元。
2003年,電子、機械、化工三大支柱產業完成產值1 042.9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79.1%,其中,電子工業完成產值就達532.25億元;全市211家高新技術企業完成工業產值829.8億元,佔全市工業產值的59.5%。自1984年7月第一家三資企業成立至2003年底,全市累計批准外資工業生產項目4 359個,合同外資129.5億美元,佔全市合同外資的62.3%。1988年開始,三資工業企業完成產值超過國有工業,2003年,全市「三資」工業企業完成產值1 116.55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84.7%,其產品出口交貨值佔全市的95.8%。
2012年全年,廈門市實現全部工業總產值4664.6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072.57億元;全年產值超百億企業有宸鴻、戴爾、友達、聯想、翔鷺石化、冠捷、廈門煙草等7家,合計完成工業產值1391.45億元;十三條重點產業鏈完成產值3027.78億元,增長9.6%,佔全市規上工業的68.3%;機械、電子兩大行業分別完成工業產值1081.43億元和1762.46億元,合計完成產值2843.89億元,占規上工業的64.2%;輕工業產值1358.47億元,重工業產值3072.32億元;規模以上高新技術工業共336家,全年實現工業產值1877.38億元,佔全市規上工業的42.4%。 金融:2012年完成金融業增加值237.03億元,拉動第三產業增長3.3個百分點,對第三產業的貢獻率為27.2%。至年末,全市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5472億元;全市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5107.35億元。
交通郵電:全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70.84億元,拉動第三產業增長2.2個百分點,對第三產業的貢獻率為16.8%。全年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7227.31萬噸;集裝箱吞吐量720.17萬標箱;廈航加入天合聯盟,開通廈門至柬埔寨直航航線,全年空港貨郵吞吐量27.15萬;空港旅客吞吐量1735.41萬人;郵電業務總量100.06億元。
旅遊業:旅遊業是廈門市的支柱產業。截止2011年,廈門市星級旅遊飯店共72家,其中4星級以上旅遊飯店30家;旅行社113家,其中出境組團社17家;4A、5A級旅遊景區10家。2011年廈門市共接待國內外遊客已經突破3522.94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到453.44億元人民幣,是中國十大熱點旅遊城市和接待國際郵輪最多的口岸之一。
對台貿易:2012年,廈門與台灣多家銀行簽訂人民幣清算代理協議,人民幣結算額增量居中國首位。台資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703.03億元,高於全市規上工業6.4個百分點。對台引資取得進展,全年台灣直接投資項目121個,佔全市新設外資項目總數的36.6%,居各來源地首位;合同台資1.07億美元;實際利用台資0.64億美元。主要投資領域包括製造業中的光電、模具、機械設備,現代服務業的軟體業等。對台貿易穩步增長,對台進出口貿易總額76.47億美元,其中對台出口14.66億美元;自台進口61.81億美元。台灣水果進口量保持大陸各口岸第一。大嶝對台小額商品市場交易免稅額由3000元提升至6000元。
「9.8」投洽會: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簡稱「投洽會」)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於每年09月08日至11日在中國廈門舉辦。投洽會由商務部主辦,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聯合國工發組織(UNIDO)、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IFC)、世界投資促進機構協會(WAIPA)協辦,中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部分計劃單列市政府,國家有關部門和部分全國性商協會作為成員單位參與組織工作並組團參會、參展。是中國惟一以吸收外資和對外投資為主題的國際性投資促進活動,位列國家主辦的三大交易會之一。 鼓浪嶼鋼琴博物館 鼓浪嶼鋼琴博物館,位於鼓浪嶼上的菽庄花園,2000年1月落成,是中國唯一一家鋼琴博物館。博物館里陳列了愛國華僑胡友義收藏的40多架古鋼琴,其中有稀世名貴的鎦金鋼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鋼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鋼琴,有古老的手搖鋼琴、有產自一百年前的腳踏自動演奏鋼琴和八個腳踏的古鋼琴等。 廈門奧林匹克博物館 廈門奧林匹克博物館是由國際奧委會和中國奧委會批准成立的中國第一家奧林匹克專題博物館,也是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聯盟12家成員之一,為獨立的國際化非盈利性公益機構。館內收藏了豐富的奧運會相關文物,旨在薪傳奧林匹克文化、弘揚奧林匹克精神,讓更多的人了解、感受和分享奧運的歷史與輝煌。 華僑博物館 華僑博物院是陳嘉庚於1956年倡辦,1959年落成開放,是中國第一座由華僑集資興建的文博機構,是唯一全面、系統展示華僑華人歷史的綜合性博物館。2008年被國家文物局評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此外還有鄭成功紀念館、廈門市博物館、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等。 國外友好城市友好城市締結時間友好城市締結時間友好城市締結時間英國加的夫郡 1983.3.31日本佐世保市 1983.10.28菲律賓宿務市1984.10.26美國巴爾的摩市 1985.11.7紐西蘭惠靈頓市 1987.6.23馬來西亞檳島市 1993.11.10立陶宛考納斯市2001.3.11墨西哥瓜達拉哈拉市 2003.08.15荷蘭祖特梅爾市 2005.7.14印度尼西亞泗水市2006.06.24韓國木浦市2007.07.25美國薩拉索塔市 2007.11.09
(思明區友城) 希臘馬拉松市 2009.1.4德國特里爾市 2010.11.11澳大利亞陽光海洋市 2011.1.9加拿大列治文市2012.4.27塔吉克杜尚別市2013.6.20法國尼斯市2014.5.22 國內友好城市城市 時間 城市 時間 城市 時間 邯鄲市 1984.12 鞍山市 1985 普陀區 1986.7 吉安市 1987.6 淄博市 1988.2 漢中市 1988.4 安陽市 1988.5 撫順市 1988.10 吉林市 1990.12 青島市 1991.6 丹東市 1991.12 哈爾濱市 1992.5 南京市 1992.10 咸陽市 1992.12 龍岩市 1993.6 三明市 1993. 萬洲區 1993.9 保定市 1993.11 太原市 1993.1 濰坊市 1994.5 平頂山市 1994.10.21 鷹潭市 1995.1.7 蕪湖市 1995.3.8 雞西市 1995.5.9 長沙市 1995.12.26 韶山市 1995.12.27 安慶市 1996.5.21 大連市 1997.7 溫州市 1998.4.8 沈陽市 2005.2.18 蘭州市2007.7潮州市2013.7

閱讀全文

與廈門島內的經濟支柱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婚姻炸騙判多少年 瀏覽:863
幸福的層次是什麼 瀏覽:239
哪個台在播幸福滿園 瀏覽:905
男朋友看美女該怎麼給他說 瀏覽:247
吳建豪下一站幸福電視劇哪裡能看 瀏覽:195
歌聲里的愛情就像檸檬草是什麼歌 瀏覽:189
霞浦縣和羅源縣哪個經濟好 瀏覽:857
如何感受幸福的英語作文 瀏覽:180
為什麼經濟下行而用電量又上漲 瀏覽:11
推薦什麼關於魔法的故事 瀏覽:29
老年人怎麼評論美女 瀏覽:261
婚姻感情糾紛怎麼解決 瀏覽:454
美女你長得怎麼那麼像趙麗穎 瀏覽:888
愛情沒有捷徑走可走什麼意思 瀏覽:160
霍啟剛體育事業有哪些 瀏覽:298
愛情保衛戰你為什麼不讓我離開 瀏覽:80
現場故事編寫怎麼編 瀏覽:553
幸福谷講的什麼 瀏覽:15
什麼是有渴望的婚姻 瀏覽:253
兩人都是處女座的婚姻怎麼樣 瀏覽:243